第一篇:药剂人员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药剂人员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一、相关要求:
1.药剂人员准时上岗开窗,佩带工号胸章,出示工号牌,仪表端正。岗上不看报、不大声喧哗、不与人闲谈、嘻戏、不干私活。
2.药剂人员应使用文明用语,语气、语调一律做到平顺、和蔼。不得态度冷漠,更不可与患者或其家属发生争吵,也不提倡微笑服务。
3.药剂人员应对每种药品的不同商品名、剂量、包装规格及一般用量用法有所掌握。
4.保持岗位环境卫生、整洁,药品严格按定位存放,不得任意堆放。发药桌面上不得留有与发药无关的物品。
5.药剂人员应经过培训,掌握国家药品管理的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各级行政部门关于药品使用的有关规定。
二、处方调配标准操作规程
1.系统登录
双击药房程序图标,根据窗口提示输入操作员工号和口令,按回车后进入系统。选择处方审核并选择相应的配药人员。
2.收方调配
(1)药剂师对打印的处方进行审查,内容包括“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对姓名,对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对剂型,对规格,对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对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临床诊断。若处方药品在名称、剂量、用法用量上未写清楚或与说明书所述有较大差异时,应将处方交医生请写清、更正或加盖签名确认。特殊管理药品处方,应检查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级医药管理部门的规定。遇有其他疑问及时与处方医生联系,必要时请医生修改。
(2)审查合格后配药,调配处方时应仔细核对药品名称、规格、剂型、数量、有效期等内容,并写清每种药品用法用量(整装药品要求提供说明书;拆零药品应在药袋上写清病人姓名、取药日期、药品名称、规格、用法用量等内容)。
3.呼叫病人
通过刷取处方上的条形码或直接点击电脑上病人姓名,呼叫该病人到窗口取药。
4.发药
(1)收取病人取药凭证,包括就诊卡以及蓝色药费发票。
(2)查对:对照取药凭证上的病人姓名、性别与配发药工作站上的病人姓名,核对一致后取出已配好的该病人药品并对照配发药工作站上该病人的用药信息进行药品查对,查对内容主要为:药品名称、规格、剂型、用法用量、药品有效期等。
(3)发药:查对无误后,将药品发予病人或其家属并向其进行相应的用药交待与指导,包括每种药品的用法、用量、注意事项等。同时嘱咐其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注意药品不良反应。
(4)执行发药:该病人药品发出取药窗口后在配发药工作站上执行发药。通过刷取病人的就诊卡或者点击工作站上的发药按钮,确认发药,并发就诊卡归还病人。
(5)若取药者有疑问或要求,发药人员应认真回答有关问题。若本人解释不了或需解释的内容较多时,可请取药者取完药后到用药咨询窗口或有关医生处咨询。
第二篇:处方调配程序
处方调配程序
【审查处方】
1、处方各项是否完整。尤其病人“年龄”项是否填写清楚了岁、月或天数;处方书写是否正规清楚,特别是药名必须明确无误,以免造成差错事故。
2、药物剂量、规格、数量、剂型是否正确,尤其是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一般不得超过规定剂量(麻醉药品:注射剂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片剂、酊剂、糖浆剂的超过3日常用量;精神药品:第一类每次不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每次不超过7日常用量;医疗用毒性药品:每次不超过2日极量)。如因医疗需要,必须超过时,医师必须在超过剂量旁重加签字。
3、有无配伍禁忌和药物相互作用。对暂缺药品,应建议医师改用其他药物或删除,不可擅自更改。整张处方必须以毛笔或钢笔书写。
4、应作过敏试验的药物是否写清楚“皮试”或“免皮试”字样,必须待皮试阴性,并在处方注明“阴性”后方可核算药价,调配处方。
对上述各项若发现问题,应当与医师协商解决或更正后方可调配。凡不符合规定者,药师可拒绝调配。
审查处方后核算药物价格,其核价准确率要求每张处方应不超过±0.05元。【调配处方】
1、配方前应认真考虑调配方法,若有配伍变化,要预先采取必要措施加以解决。配药前后应认真核对盛药容器上药物标签,切不可凭印象取药。
2、配方是应严格按照调剂操作规程进行,切不可用手数药片。严禁一张处方未配完又接受第二张处方,急诊处方可优先调配。
3、配好后,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包装药品,并在包装袋(瓶)上认真写明患者姓名,服用方法及配药日期。
4、凡调配麻醉、医疗用毒性及精神药品时,应严格按其管理办法进行操作,且将麻醉药品处方单独保存备查。
5、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有效,防止差错事故,调配后须由另一人按处方核对无误后方可发出。
6、处方调配后,调配者及复核者均应在其上签全名,以示负责。【发药】
1、发药时应对药品数量、外观和标签上所写的患者姓名、用法在进行核对,核对无误后方可发药。
2、发药时应告诉患者服药的注意事项(服药先后次序、禁忌、服药时间、对某些药物服用后应作的检查和可能发生大小便变色的情况)。解释某些医用术语,如坐浴、吸入等。
3、发给某些病人如残疾人、老年人、聋、哑、盲人等患者的用药应作特殊的交待。
第三篇:药品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药品处方调配管理制度
1.认真贯彻执行药品分类管理的规定,严格控制处方药的销售管理,规范药品处方调配操作,确保销售药品的安全、有效、正确、合理,特制定本制度。
2.实行处方调配管理的药品主要指国家正式公布的处方药品。
3.处方调配人员必须经专业培训,考试合格并取得地市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发的“岗位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处方审核人员应具备执业药师资格或药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
4.营业时间内,处方审核人员应在岗,并佩带标明姓名、执业药师或其技术职称等内容的胸卡。
5.处方药与非处方药应分开陈列。
6.处方药不应采用开架自选的方式销售。
7.销售处方药必须凭医师开具的处方销售,经处方审核人员审核后方可调配和销售,调配或销售人员均应在处方上签字或盖章,处方留存二年备查.8.对有配伍禁忌或超剂量的处方,应当拒绝调配、销售,必要时,需经原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字后方可调配和销售。门店工作人员不得擅自更改处方内容。
9.调配处方应严格按照以下规定的程序进行:
9.1营业员应将收到的处方交由处方审核人员进行审核:
9.2处方审核员收到处方后应认真审查处方的患者姓名、年龄、性别、药品剂量及医师签章、处方单位,如有药名书写不清、药味重复,或有配伍禁忌、“娃振禁忌”及超剂量等情况,应向顾客说明情况,经处方医师更正或重新签章后再调配,否则拒绝调剂:
9.3处方经审核合格并由处方审核员签字后,交由调配人员进行处方调配:
9.4调配处方时,应按处方逐方、依次操作,调配完毕,经核对无误后,调配人员在处方上签字或签章,交由处方审核员审核:
9.5处方审核员依照处方对调剂药品进行审核,合格后交由营业员销售:
9.6营业员发药时应认真核对患者姓名、药剂数量,同时向顾客说明服法、用量等注意事项。
10.处方所列药品不得擅自更改或代用。
第四篇:2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药店新版GSP认证
处方审核、调配、核对操作规程
一、目的
为依法经营,做好处方药的处方审核、调配、核对和销售工作,特制定本规程。
二、引用标准及制定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其实施条例;(2)《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及其实施细则。
三、操作规程
(一)处方审核
1、人员要求:处方审核人员要具有执业药师资格人员担任,西药师不得审核中药处方。
2、审核内容:处方审核人员接到处方后对处方进行审核,首先逐项检查处方前记、正文、后记书写是否清晰、完整,确认处方的合法性。其次要审核处方用药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剂量、用法的正确性;选用剂型与给药途径的合理性;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以及其它用药不适宜情况。
3、处方拒收:处方审核人员对项目不齐或字迹辨认不清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补齐或书写清楚;对用量、用法不准确或有配伍禁忌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正或重新签名;对处方所列药品本店没有的处方拒收,并告知顾客找开方医生更换其他药品。
(二)处方调配
1、处方审核合格的,处方审核人员在处方上签名,并将处方交调配人员进行调配;调配人员依照审核人员签名的处方内容逐项调配,调配过程中如有疑问,调配人员立即向处方审核人员咨询。调配处方时应认真、细致、准确,同时要做到“四查十对”即查处方,对科别、姓名、年龄;查药品,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查配伍禁忌,对药品性状、用法用量;查用药合理性,对诊断证明。
(三)处方复核
1、调配人员调配完成后,在处方上签全名,将处方与药品交处方审核人员复核。处方审核人员按处方对照药品逐一进行复核。如有错发或数量不符,处方审核人员立即告知调配人员予以更正。复核无误的,在处方上签字并交还调配人员发药。
2、调配人员发药的同时,向顾客交待清楚药品的用法、用量、禁忌、注意事项等。并将处方留存,按月进行装订并记录。
第五篇: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
处方调配的一般程序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按操作规程调剂处方药品,一般包括以下过程:认真审核处方,准确调配药品,正确书写药袋或粘贴标签,包装;向患者交付处方药品时,应当对患者进行用药说明
与指导。
1.审核处方首先是开方医师的资质是否符合规定,不同的药品是否使用规定的处方笺书写,还包括以
下内容: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物,处方医师是否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处方用量与临床诊断的相符性;
(3)剂量、用法;
(4)剂型与给药途径;
(5)是否有重复给药现象;
(6)是否有潜在临床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2.调配药品
(1)仔细阅读处方,按照药品顺序逐一调配;
(2)对贵重药品及麻醉药品等分别登记账卡;
(3)药品配齐后,与处方逐条核对药名、剂型、规格、数量和用法,准确规范地书写标签;
(4)调配好一张处方的所有药品后再调配下一张处方,以免发生差错;
(5)对需要特殊保存的药品加贴醒目的标签提示患者注意,如“置2~8℃保存”;
(6)在每种药品外包装上分别贴上用法、用量、贮存条件等的标签;
(7)核对后签名或盖名章;
(8)法律、法规、医保、制度等有关规定的执行情况。
特殊调剂:根据患者个体化用药的需要,药师应在药房中进行特殊剂型或剂量的临时调配,如稀释液体、磨碎片剂并分包、分装胶囊、制备临时合剂、调制软膏等,应在清洁环境中操作,并作记录。
3.发药
(1)核对患者姓名,最好询问患者所就诊的科室以帮助确认患者身份;
(2)逐一核对药品与处方相符性,检查规格、剂量、数量,并签字;
(3)发现配方错误时,应将药品退回配方人,并及时更正;
(4)向患者说明每种药品的服用方法和特殊注意事项,同一药品有两盒以上时要特别说明;
(5)发药时应注意尊重患者隐私;
(6)尽量做好门诊用药咨询工作。
药品的摆放1.根据药品性质所要求的条件,对不同性质的药品应按规定放置冷藏、干燥处,常温以及避
光、冰冻等分别保存;
2.根据药品管理法要求,分别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毒性药品等分别专柜加锁保存;
3.从药品价格出发,对贵重药品单独保存;
4.对一些误用可引起严重反应的一般药品,如氯化钾注射液、氢化可的松注射液等宜单独放置;
5.对于名称相近、包装外形相似、同种药品不同规格等常引起混淆的药品应分开摆放并要有明显标记。
对差错的应对措施及处理原则
差错处理应遵守以下步骤:
1.建立本单位的差错处理预案。
2.当患者或护士反映药品差错时,须立即核对相关的处方和药品;如果是发错了药品或错发了患者,药师应立即按照本单位的差错处理预案迅速处理并上报部门负责人。
3.根据差错后果的严重程度,分别采取救助措施,如请相关医师帮助救治、到病房或患者家中更换、致歉、随访,取得谅解。
4.若遇到患者自己用药不当,请求帮助,应积极提供救助指导,并提供用药教育。
5.认真总结经验,对引起差错的环节进行改进,订出防止再次发生的措施。
责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