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潮州单丛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探讨
一、茶叶产业概况
潮州茶产业已形成规模,茶树良种率90.2%,至2011年全市茶园面积13.5万亩,产量1.2825吨。建成3个万亩茶叶生产基地,两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形成两个茶叶专业镇、100余个茶叶专业村,3家茶叶生产企业被列为广东省农业龙头企业,有5家企业11个茶叶产品获广东省和全国名牌产品认证和著名商标。有6家企业生产有机品牌产品。已制订《乌龙茶凤凰单丛茶》、《地理标志产品凤凰单丛茶》标准。2009年有部分茶企、茶农开始研制红茶,红茶的加工技术初步趋于成熟。全市茶产业不断走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有机茶生产、品牌营销、产业化经营。
二、单丛茶产业优势
1、产地优势。潮州地处韩江中下游,是广东东大门,濒临南海,气候温和,平均气温21.4℃,日照时数2117.4h,雨水充沛,年降雨量1685.8mm,土地肥沃,山地资源丰富,是发展茶叶的最适宜区域。是广东省茶叶生产历史产地,是广东省乌龙茶发祥地和最重要的产区,盛产名优茶,最具发展名茶生产的历史优势和地域优势。单丛茶是潮州市最具特色的农产品,是全国名茶之一,也是山区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产业。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被列为国家茶叶出口商品基地。1995年潮州市茶叶主产区凤凰镇被命名为“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称号,1996年饶平县被授予“中国岭头单丛茶之乡”称号。
2、良种资源优势:经过茶叶科技工作者多年调查、筛选、利用、保护,现已筛选出较具价值的高香型单丛茶品种、品系80多个,拥有国家级茶树良种2个,省级良种5个。这些品种、品系含丰富的芳香物质,能生产出特殊自然花香或蜜韵。独具特色的品种资源,是潮州
单丛茶优化品种结构,打造品牌的优势和基础。
3、品质优势:单丛茶具有品质特征:一是具有特别的“花香丛韵”即为凤凰单丛;二是特殊的滋味,“兰香蜜韵”即为岭头单丛。凤凰单丛高山茶香气清高、细腻、持久,久泡不褪,香型明显,“丛韵”显露;中山茶香浓清爽,“喉韵”平和;低山、平地茶香气飘逸,有“杯面香”。岭头单丛高山茶花蜜香气清高持久,甜爽清润,蜜韵突出;中山茶花蜜香含韵;低山及平地茶有蜜香。单丛茶确为茶中珍品,有较大的发展景。
4、品牌优势。潮州市的六家有机茶生产企业通过经营有机品牌、市场调研、品牌市场促销和品牌服务等,建立了自己的企业形象。潮州市的有机茶叶在国际、国内茶博会上屡屡获奖,如广东国宾集团生产的岭头单丛茶参加第三届国际名茶评比(日本)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该公司生产的“国牌单丛茶”在第四届国际名茶评比(韩国)中荣获“国际名茶”金奖。广东国宾集团高品质有机岭头单丛茶进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成为国家接待特供茶。饶平县金利香茶厂“迎花树”牌水仙单丛茶产品曾被评为“单丛茶王”和“优质名茶”金奖;潮安南馥茶叶公司生产的“南馥”牌乌龙单丛茶产品曾被评为全国茶叶第一名,全国茶叶金奖、特等奖。
二、茶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生产要素制约 一是土地制约,凤凰及岭头宜开发种茶的土地空间有限。二是劳动力的制约,茶叶生产需大量熟练的劳动力,但近几年大量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和外出务工,茶叶采制劳动力异常缺乏。
2、经营体制制约
千家万户和“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模式作为潮州茶产业的主体,使潮州茶叶产品出现了几方面问题:一方面是,生产不规范,质量无标准;另一方面,是科技投入不足,产品科技含量低;再一方面是,经营管理不到位,产品宣传力度小,难于形成品牌效应。
三、发展思路探讨
1、科学制订规划
一是巩固和完善优质茶生产基地。改造和优化生产基地品种结构,修建机耕路,配套水利设施,改善基地生产条件。二是制订单丛茶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茶叶产业和相关产业扶持措施,鼓励、支持企业投资茶叶及相关产业;建立、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加大力度举办和组织产品展销会、文化活动节,推介茶叶产品和生产加工企业。三是单丛茶生态和知识产权保护。认真做好现有茶树资源的保护,对古(老)茶树,落实以健身养护为主要内容的保护和管护措施,建立建全潮州单丛茶种质资源库;做好开山种茶的规划,制定地方性政策措施,防止过度开发,保护茶区生态平衡;对质量优良、表现稳定的品系,开展审定新品种申报工作,落实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2、加强引导,推动产业化经营
一是扶持茶叶及相关产业的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通过实行资源整合、资产重组,组建拥有生产原料基地的规模企业;完善龙头企业与生产基地、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改革现行经营形式,建立统一生产标准、统一包装、统一品牌、统一价格、统一配送、统一核算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规模经营和资本经营,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二是政策引导和扶持茶叶行业协会、商会等经济组织。在现有的潮州市各级茶叶行业协会(学
会)基础上,建立适应市场、有地方特色的茶叶经济合作组织,研究、探索经济合作组织的运行机制,提高茶叶产业生产和经营者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能力,提高产业整体自我发展的能力。
3、加大科技投入,实施茶叶机械化采制
把科技发展作为支撑茶叶产业发展原动力,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我市茶叶优势产业的科技含量。茶叶科技部门根据潮州单丛茶的特性及适制性,一是研究增加茶类花色,根据不同季节,不同天气制作单丛红茶,制订红茶标准,让单丛红茶走出国门。二是研究茶树修剪、采摘、加工、包装等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操作的最佳技术,带动推行潮州单丛茶机械化采制程度的普遍化。解决生产存在问题,提高单丛茶的品质及经济价值。
4、加强质量安全体系管理
制定潮州单丛茶及单丛红茶标准和生产规程,规范生产和加工技术,实施标准化管理,扶持和组织生产基地和企业做产品认证工作,支持奖励企业参与创名牌活动,提高优势、特色产品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第二篇: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近年来,我县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蔬菜产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有了长足的发展,蔬菜生产无论是种植规模还是其产品加工量、外销量都有了显著提高。根据省、地相关文件精神,我们就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认真细致地调研与探讨,现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自然资源状况
印江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部,铜仁地区西部,地处武陵山脉主峰梵净山西麓,位于北纬27°35′23″——28°20′53″,东经108°17′53″——108°48′15″。辖区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303省道过境我县,与周边县份均已实现通油公路,是铜仁到德江、沿河、思南等县份的交通枢纽。县内已实现村村通公路,随着杭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杭瑞高速过境印江),今后我县的交通将更为方便、快捷,境内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积温达5980—6144‴,平均气温15.9—16.8‴,无霜期265—295天,年降雨量1100毫米,全年日照时期为1288小时,生产区域海拔高度在380—1020米左右,海拔差异较大,呈垂直分布,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森林覆盖率在49.5%以上,野生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发展无公害商品蔬菜,以及绿色 蔬菜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境内土壤类型多为黄壤,肥力中上等,无工业污染,为生产无公害以及绿色商品蔬菜奠定了良好的自然基础。
(二)社会经济状况
1、农业生产总值持续增长
印江自治县是以农业为主的农业县,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又主要以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和蔬菜、水果生产为主导产业。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11723万元,比上年增长12.8%,增速比上年加快1个百分点,其增速分别比全国、全省、全区快4.1、1.6、0.7个百分点,全县人均生产总值为5318元。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8485万元,比2008年增长6.8%,其中:农业产值7967万元,增长2.8%;林业产值1871万元,增长24.7%;畜牧业产值59851万元,增长11.0%;渔业产值2614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4475万元,增长9.2%。实现农业人均收入3772.48元,人均占有粮371.44公斤。
2、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据印江自治县2009年统计年报,全县年末实有耕地面积(习惯面积)18600公顷,其中11867公顷以水果树为主,年未有效灌溉面积11164公顷,当年新增灌溉面积776公顷,农业机械总动力15.24万千瓦。农作物播种面积52540公顷(含复科数下 同),比上年增加2130公顷。其中:粮食播面35280公顷,油料播面8613公顷,全年粮食总产量146200吨。
3、人口及劳动力
全县辖17个乡镇,347个行政村,3103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43.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36万人,全县乡村有劳动力252801人,主要从事以农业、工业、建筑业及服务业等为主。外出务工计11万人,占劳动力人数的43.5%。
二、蔬菜产业现状
(一)全县蔬菜生产基本情况
至2009年止,全县蔬菜种植面积5.3万亩,其中无公害商品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绿色山野菜生产基地0.3万亩。蔬菜总产量6.5万吨,总产值1.128亿元,其中:销售商品蔬菜3.947万吨,销售额7120.1万元,调出蔬菜0.724万吨。
全县种植蔬菜人数4.231万个,种植蔬菜人均产量达1536公斤。我县现有蔬菜专业合作社6个、协会14个,200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有10个,50亩以上蔬菜种植大户有17个,其中从事冬春早熟蔬菜生产的大户有12个,夏秋蔬菜生产大户有15。目前全县共建立商品蔬菜示范基地10个,面积1万亩,其中分别以海拔在380—500米生产区域为代表的早熟蔬菜示范基地4个,面积3000亩,种植品种以茄果类、瓜类、豆类为主,主要分布在峨岭镇、朗溪镇。以800—1020米生产区域为代表 的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基地6个,面积7000亩,种植品种以番茄、辣椒、白菜、豇豆为主,主要分布在缠溪镇、沙子坡镇、朗溪镇、木黄镇、新寨乡、新业乡。
(二)蔬菜生产加工情况
目前全县共有6家企业从事蔬菜产品加工销售,年加工需原料:鲜辣椒600吨、干椒80吨、芋荷420吨、豇豆100吨、山野菜180吨、红薯1000吨,生产的产品主要有“印江土家油辣子”,印江泡辣、糟辣椒、酸芋荷、酸豇豆、薇菜、红薯粉等系列产品,产品种类达30余个,其中有3家企业印江农家食品厂、印江土司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印江梵净山西园农产品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8个产品均已取得国家QS认证,产品畅销省内,同时也远销广东、浙江、上海等地。蔬菜产品年销售量达1300吨,年销售额1000万元,创税收200万元。
(三)去冬今春蔬菜示范基地建设情况
从去年9月份起,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整合资金600万元在我县板溪镇建设商品蔬菜示范基地,面积1500亩,在县扶贫办、县农业局、县水利局和当地镇政府的通力合作下,至今年3月份止,共建好生产育苗单体钢架大棚42个,面积1.344万平方米,钢架连体大棚6个,面积1.42万平米,排灌沟渠长8公里,防洪提长13公里,生产便道长15.4公里,机耕道长3.7公里,灌溉水池12口,补助生产物资折资金30万元。在农业局技术干部的蹲点指导与技术培训下,目前商品蔬菜示范基地各类蔬菜长势喜人,从5月5日起陆续有蔬菜上市,基地现种植番茄200亩、辣椒400亩、黄瓜150亩、豇豆200亩、苦瓜45亩、菜玉米300亩、西葫芦135亩、西瓜70亩。预测整个蔬菜基地今年将产商品蔬菜3000多吨(按平均每亩两季蔬菜计)产值将达400万元。板溪镇商品蔬菜示范基地分属1家企业和5个种植大户,为保证蔬菜产品的销售顺畅,在农业,工商等部门的帮助引导下,板溪镇政府成立蔬菜办,抽调精兵强将帮助基地生产大户跑市场,搭建蔬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同时引进外地蔬菜经纪人来基地实地调查,目前已初步鉴定1000吨蔬菜产品购销合同。
三、蔬菜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一)自然资源优势
印江自治县境内由于地处武陵山主峰梵净山西麓,形成了地形独特,海拔高度差异大,立体气候特征明显,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县城年积温6144‴,平均气温16.8‴,海拔在800米以上地区7月份年平均气温则在30‴左右。无霜期平均达295天左右,年降雨量1057—1100毫米,平均雨日158天,雨季明显,全年日照时数为1288小时昼夜温差大,雨热同季,土壤多为黄壤土、沙壤土、粘壤土等类型,土壤肥力中上等,有机质含量1.5—2.5%,水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有积雨面积20平方公里,河长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20余条,多发于梵净山,县城周边均无工业厂矿,无“三废”污染,优越的自然条件及优势,适宜不同种类蔬菜的生长。
(二)蔬菜产业发展的政策保障
近几年来,无公害生产的“菜蓝子”工程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引领和发展蔬菜生产给予了大量的政策资金扶持,从种子、种苗到栽培设施的建造,配套设施的建设,政府及相关业务部门给予了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在政策上也给予了强力支持。
(三)建蔬菜生产示范点,以科技促发展
以示范促推广,近年来我县缠溪镇湄坨村夏秋反季节蔬菜示范点、峨岭镇坪兴村、甲山村、中坝乡夫子坝村、小河村冬春早熟蔬菜生产示范点取得了明显成效,每亩最高单产6000余公斤,最高产值达1.1万元,给当地农户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推动作用,对推动全县蔬菜产业发展积累了技术储备。
(四)蔬菜产业在农村经济增长中作用明显
蔬菜种植的周期短、产量高、经济效量好,对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用明显,露地栽培蔬菜每亩净收入一般为1000—2500元左右,大棚蔬菜一般常为2200—4500元左右,价好的年份亩收入可达6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可观,提高了农户种植蔬菜的积极性。
(五)交通便利,通讯网络覆盖率高
我县位于铜仁地区西部,是我区西五县重要的交通枢纽,铜遵303省道穿城而过,印德线、印松线、印沿线三条通县公路可直到各县城中心,随着铜仁机场的通航和渝怀铁路的建成通车,南来北往交通更加方便快捷;无线通讯网络覆盖率高达90%以上,构筑和搭建了信息化平台。
(六)蔬菜产业在市场中的潜在优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无公害蔬菜生产,国内外蔬菜消费呈营养化、多样化、优质化、均衡化发展的趋势,蔬菜产品在市场的潜在优势十分广阔。我县距省城及相邻的地州市交通便捷,产品可远销省城及相邻城市,有利于发展无公害适销对路的鲜销蔬菜生产。另外,我县具有种植历史悠久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优势,如甲山白萝卜、夫子坝胡萝卜,以梵净山丰富地山野菜资源开发其绿色产品,培育好市场,使其在广阔的蔬菜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七)劳动力资源充裕,劳动者素质逐渐提高
全县现有耕地面积27.6万亩,常年蔬菜种植面积在5万亩以上,农村劳动力22.4万人,外出务工人员11万余人,青壮年劳动力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看到了蔬菜生产的发展前景,种菜技术、产品质量和市场意识逐渐增强,劳动力素质逐渐提高,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已成为广大菜农的迫切要求。
四、蔬菜产业发展思路及目标
(一)蔬菜产业发展指导思想及思路
重点打造梵净山旅游公路沿线生态农业观光带,实现以旅游促进农业发展,以农业带动旅游业兴旺。依托梵净山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发展绿色山野蔬菜,挖掘和培育多个山野菜品种,扩大到5000亩以上。
1、稳步发展冬春早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在原有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利用2—3年时间,完成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产地认定5000亩,产品认证4个,稳步推进将冬春早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扩大到5000亩,基地建设达到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实现无公害化,管理实现科学化。
2、抓好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建设
夏秋反季节蔬菜基地 我县海拔在800以上的乡镇,夏秋季节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生态环境好,适宜夏秋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的生产,主要种植区域在东至缠溪镇、洋溪镇、北至天堂镇、杉树乡、沙子坡镇、南至新寨乡等乡镇,种植的蔬菜种类以茄果类、豆类、根茎菜类、白菜类等为主,产品在保证本县市场及企业加工所需原料供应的基础上,依托铜仁市等周边县份市场,加工型蔬菜方向发展。
3、重点发展地方特色蔬菜生产基地 印江梵净山薇菜、竹笋、红薯粉、甲山白萝卜和中坝乡夫子坝葫萝卜,是我县独树一帜的地方特色蔬菜品种,力争在3年时间内将我县特色蔬菜基地面积发展到1.5万亩以上,同时重点抓好印江绿色蔬菜生产及加工,将绿色山野种植规模扩大到5000以上,利用国家项目资金扶持企业迅速状大,扩大其加工能力,达到年加工量5000吨,从而提高我县地方特色蔬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我县财政税收,也同时提企业的知名度和增加其净利润。
五、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制定蔬菜产业发展政策。县委、县政府成立印江自治县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局、扶贫办、农办等涉农单位为成员,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农业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进行管理、指导、督促和协调等工作。各乡镇同时成立相应机构开展工作。
为抓好和落实印江蔬菜产业发展,县委、县政府切实及时制定印江自治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为我县蔬菜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二)加大资金扶持力度,以多渠道融资方式发展蔬菜产业。
集中捆绑使用各类涉农资金投入蔬菜产业发展,采取向省、中央财政申请,地方财政匹配、部门整合、农户自筹多渠道融资,为蔬菜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三)夯实蔬菜产业发展基础
按照全县蔬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每年安排水利、扶贫、农业综合开发、沼气建设、畜牧业养殖小区建设等项目向蔬菜产业倾斜,着力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的水、路、沼气等配套建设问题,积极推行畜—沼—菜生态循环发展模式,促进我县蔬菜产业向无公害和绿色产品方向发展。
(四)依托科研部门,完善服务体系,加大新技术的推广。我县无公害蔬菜产业化生产建设,紧紧以省、地等国家科研部门为技术依托,聘请省知名专家指导我县蔬菜产业的建设,与权威科研机构进行合作,建立科研基地,不断增加科技创新能力,加大对蔬菜新技术的推广力度,生产出名、优、特蔬菜产品。县、乡级业务部门要狠抓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更新和新技术的储备,选派技术干部到专业院校学习、培训,学新技术、新方法,提高业务水平。建立乡镇、村科技培训点,有重点地培养当地农村青年技术骨干,发挥他们在生产中的带头作用。
(五)扶持和引进蔬菜加工企业
我县现有以蔬菜为加工的企业6家,已生产的加工产品如印江酸芋荷系列、辣椒产品系列、野菜系列、腌菜系列、薯粉系列已远销省内外等大中城市,政府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促 进加工企业的壮大和发展;同时,引进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带动能力强,能与菜农形成利益共享的外来蔬菜加工型企业,以此促进蔬菜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实现产业链条的延伸。
(六)支持和鼓励建立多功效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生产模式的转化。
积极培育和扶持蔬菜专业合作社,实现蔬菜产业实施乡镇一村建立一个蔬菜生产合作社,推行“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种植大户+基地”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使全县蔬菜生产由原来的分散型、低层次经营逐步走向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七)培育蔬菜产销市场,打通绿色通道。
以县城市化建设为契机,新建1—2个以蔬菜产品为主的贸易批发市场,在县东郊、西郊区域新建农贸市场,打通东西大门的贸易通道;以网络市场信息为平台,充分发挥蔬菜专业合作社产、供、销一体化的自主运作功能。在省内外蔬菜市场建立信息网络和产品销售窗口,实现蔬菜产品市场化。
(八)加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认证和农产品质量监测。蔬菜产品无公害化是蔬菜产业发展的保障,我县蔬菜产业发展各个环节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生产规程,并积极作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认证工作;同时,发挥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 的职能,从蔬菜生产源头到产品严格按照国家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监测,坚决杜绝农药残留量超标,让广大消费者真正吃到放心菜、保健菜,使印江无公害蔬菜产品在省内外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2010年5月9日印江自治县农业局
第三篇:威宁茶产业发展
威宁县茶产业发展情况概述
威宁县茶产业发展办公室
根据《贵州省威宁县40万亩高山生态(有机)茶产业发展总体规划(2010~2020年)》及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安排意见,2010年我县计划新建茶园4万亩,实际完成3.91万亩,现将项目实施情况及资金投入使用情况汇报如下。
一,资金来源
到2010年全县共安排茶产业发展资金2611万元,其中,新增巩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茶园建设项目资金600万元、第一批“三江源”资金313万元、第二批“三江源”资金600万元,第三批“三江源”资金1000万元、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资金27万元、2009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资金29万元、2010年香炉山低产茶园改造资金42万元。
二,完成情况
今年按照《无公害优质高产标准化茶园建设技术规程》要求安排种植4万亩,实际种植约3.91万亩。其中,草海镇种植7447亩、炉山镇种植9377亩,双龙乡种植5072亩,幺站镇种植2918亩,金钟镇种植3160亩,东风镇种植9353亩,黑石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1198亩;哲觉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604亩。
由于受年前冰冻及四五月份天气干旱的影响,全县茶苗受灾面积15875.88亩,成灾11350亩。其中,草海镇受灾面积3723.86
1亩,双龙乡受灾面积2268.58亩,炉山镇受灾面积3906.93亩,么站镇受灾面积1458.76亩,金钟镇受灾面积1580.42亩,东风镇受灾面积2036.28亩,黑石镇受灾面积599亩,哲觉镇受灾面积302.04亩。
到目前为止,平均成活率约为60%左右。经初步查验,其中有4525.88亩还须补苗。
三,资金使用情况
截止2今年8月,合计使用茶产业发展资金1361万元。其中,2010年香炉山低产茶园改造42万元、2010年茶苗采购资金1319万元。
四,采取的措施
2010年入冬以来,威宁县在茶产业发展过程一是领导到位。成立了由农牧局、林业局、财政局、质监局、发改局、水利局、交通局、电力局等单位组成的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刘青松任组长,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建成光和副县长祝德光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茶产业办公室,县农牧局局长罗永宽任主任、常务副局长李阳胜任常务副主任,同时,从相关单位抽调7名同志至茶产业办公室,全面负责业务工作;县农牧局副局长刘重林分管茶产业工作。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并明确了1名副科级领导亲自抓。二是措施到位。一方面采取茶苗公开招投标,并对翌年茶产业发展所需茶苗实行招标订单育苗,确保项目资金全部用在刀刃上,为确保2011年计划种植任务的顺利完成,已在炉山镇、草海镇、哲觉镇和麻乍乡共育苗1200亩;另一方面逐级分解下达新茶园建设任务,并认真签订责任书,确保相关单位人人有责、个个参与。三是宣传到位。县委、政府积极组织涉茶乡镇负责人、村级干部、种植大户赴湄潭参观学习茶产业发展经验,并引进贵州省茶科所在东风镇建立5000亩示范茶园;涉茶乡镇党委、政府组织工作组深入涉茶村组宣传讲解参与茶产业发展的惠民政策、威宁县发展茶产业的机遇和有利条件。通过广泛宣传,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群众参与茶产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资金投入到位。五是茶苗验收到位。每一批茶苗调运到种植点后,均安排县纪检、植保、茶产业办公室工作人员现场抽样验收,凡达不到国家二级茶苗标准的不合格苗必须按验收比例扣减,县财政仅支付合格茶苗款。六是技术指导到位。县茶产业办公室的全体成员从2010年9月初开始分片把关,培训和指导农民群众科学种茶,并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简单易懂的“十字”(牵线、深挖、打浆、踏紧、剪技)种茶经。七是督促检查到位。县乡督查组经常深入实地督促检查,发现问题立即纠正,有力地保障了新茶园的种植质量。到2011年3月10日前,全面完成2010年的种植任务并安排技术人员分片联系田间管理工作及抗旱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县是第一次大规模发展新茶园,因而在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主要表现在:
一是由于劳动力不足、种植任务重,新茶园种植时不开种植
沟种植的现象比较普遍,对茶苗的生长有一定影响。
二是部分农民群众认为补助资金少,并对政府能否兑现补助资金和成功引进茶叶加工企业持怀疑态度,因而参与热情不高,极少数茶农甚至在种植茶苗时敷衍了事,不按茶产业办的要求和指导的技术规程操作,不打浆、不踏紧、不回土,造成茶苗在短时间内就出现死亡现象。
三是草海镇部分农民群众因种植反季节蔬菜已经尝到了甜头,对参与茶产业发展的抵触情绪相对要大,因而在草海镇的茶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比较被动。
四是我县冬春季节比较干旱,茶苗移栽后蓄水灌溉措施跟不上,茶苗成活率受到影响。在三月份的检查中,尚有85%左右的成活率,四月后的干旱造成了茶苗的成活率只有60%。
五是由于技术人员少,种植面积分散,茶产业办即无经费又无交通工具,因而技术指导工作顾此失彼,达不到钉死钉实的效果。
六是在茶地中普遍套种洋芋、荞麦,致茶叶生长的肥力和长势受到极大影响,茶苗生长受到抑制。茶苗成活后部分农户管理不当,导致部分茶苗受损。
六,下步工作打算
针对一年来茶产业发展工作的开展情况,对下步茶产业发展工作打算如下:
一是集中资金以点带面,打造亮点,即以3000至50000亩为一片,重点指导农民种植,种植一片巩固一片,稳扎稳打,不搞
大面积齐头并进,采取建设好一片再建一片的工作方法。同时,在每亩补助茶农242元的基础上增加农民种茶补助费以确保农民种好茶、管好茶的积极性。
二是超前安排茶苗补种工作,以挽回去年的损失和巩固所取得的成果。对已经成片死亡的茶园,不再补种,对部分死亡的茶园进行补种。在土质、气候都适宜种茶的乡镇应多作宣传、转变工作作风,纳入目标考核管理才能有利于奠定茶产业发展的基础。对群众抵触情绪较大、干部支持不力的乡镇或村组,不再安排该项目。
三是加大宣传力度,及时兑现成活率达标的茶农补助以充分调动农民种茶的积极性。
四是调整种植方法,对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较好的乡镇采取本地育苗,就近移植的办法进行种植;对于土质干燥、气候干旱的乡镇采用茶果直播以保证成活率达到标准。
五是为使我县茶产业能够做强做大,增加农民收,应及时引进和扶持本县茶叶加工企业,让农民没有后顾之忧,提高农民种茶积极性。
六是抓紧对老茶园的保护和改造以及利用荒山种茶。我县老茶园有效面积在8000亩左右,集中成片在炉山—金种、小海—兔街、哈喇河—秀水、黑石—哲觉和么站—草海—双龙,结合老茶园的保护和改造,认真抓好荒山种茶工作,在适宜茶叶生产的荒山种茶,即不占用耕地,农民又能接受,这种方法虽然不显眼但能够增加农民收入并便于项目实施,因此,建议老茶园改造及荒
山种茶按新建茶园扶持标准给予农民补助支持。
七是根据全县的土壤化验检测结果,及时安排2011年至2012年的种植面积及2012年新建成茶园的订单育苗,保证我县的茶产业发展健康有序进行。
八是为确保新建茶园的成功,请县委政府安排水利和交通部门在新建茶园内修建蓄水池和耕作道。
九是建议设立茶产业发展工作的常设机构,充实技术人员,配备相应的办公用品以利于茶产业项目发展工作。
2011年8月25日
第四篇:浅谈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浅谈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
[摘 要] 本文通过对原州区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思路、建议及重点建设的内容、保障措施。
[关键词] 特色经济林产业 现状及发展思路
[中图分类号] S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5)10-0141-01
近年来,在原州区委、政府的重视和领导下,林业部门依托地方自然条件和资源优势,以自治区林业特色产业政策为契机,以市场为引导、以科技为支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不断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基地建设规模,提升产量和质量。特色经济林产业概况
2000年以来,我局坚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积极培育和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北部清水河流域川塬区为主的枸杞产业带,以西大路和东部黄土丘陵河谷台塬区为主的桃李杏及小杂果产业带。全区现有经果林面积8.5万亩,其中枸杞种植面积2.5万亩,以红梅杏、早酥梨为主的特色小杂果6万亩;油用牡丹、文冠果等木本油料作物在生态移民迁出区示范种植1000亩以上,长势良好。
1.1 枸杞产业
枸杞是我区主要经果林产业,主栽在彭堡、头营、三营、黄铎堡等乡镇,涉及茨农2万余户;已成为宁夏枸杞主产区之一。目前面积2.5万亩,全面采取无公害生产,实现年产优质枸杞干果产量达到390万公斤,总产值达到1.56亿元。培育宁夏正杞红枸杞产业发展有限公司1个,种植面0.5万亩。收入约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70%左右,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2010年,原州区已取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和《无公害农产品证书》,这为全区枸杞产业标准化建设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2 早酥梨产业
主要集中在河川乡上黄等村,面积0.7万亩,平均亩产量2800kg,早酥梨年平均总产量30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到600万元。
1.3 红梅杏产业
红梅杏个小、味道甜、色泽好、存放时间长、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水果。主要集中在河川乡上黄、黄河村;头营镇徐河、马园村;彭堡、中河、官厅、寨科等乡镇,面积近10000亩,种植方式多以农户散种为主。集中连片约为4000亩,其中红梅杏挂果面积约为2000亩,平均亩产量2240kg,年总产量达到450万公斤,年总产值达到2600万元。经果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在枸杞基地建设上,无公害生产控制力量有限,枸杞采摘、烘干基础配套设备条件有限。
2.2 早酥梨、红梅杏晚霜冻危害严重,限制了产业化发展。早春晚霜冻频繁发生。极大挫伤农民的积极性,造成果农对果园管理不够,使早酥梨、红梅杏等小杂果产业发展缓慢。经果林产业发展规划及建议
3.1 “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思路
坚持“生态立区、产业富区”的发展理念,以保护和生态建设为前提,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创新机制,推进经济林产业提质增效,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强化技术服务,推行病虫害统防统治;建设科技示范点,示范户,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好枸杞和小杂果“两大林业产业基地”;大力推广优新经济林树种,逐步更新枸杞品种;培育壮大林业优势特色产业,构建我区林业产业体系,提升产业水平;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原州作出积极贡献。
3.2 “十三五”期间,经果林特色产业发展建议
3.2.1加大林业特色产业扶持政策,市区两级整合资金对枸杞栽植进行补贴,地方资金每亩再补助200元,重点扶持龙头企业,以带动原州区枸杞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3.2.2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对枸杞集中产区新建烘干温室,并给予相应补贴,建议每处补助15万元。
3.2.3鼓励扶持红梅杏、牡丹等其它林业特色产业发展,给予一定资金支持。
3.2.4增加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大力推进农村农业经营管理实用人才、新型农民科技培训,提高管理者的经营水平。
3.2.5完善市场体系建设,促进林果产品市场流通。建设重点
4.1 特色经济林
发展特色经济林1万亩,其中:彭堡镇种植枸杞0.05万亩,头营镇种植枸杞0.2万亩,三营镇种植枸杞0.15万亩,黄铎堡镇种植枸杞0.1万亩,河川乡种植红梅杏0.2万亩,古树林场种植红梅杏0.1万亩,马渠林场种植红梅杏0.2万亩。
4.2 重点推广油用牡丹、苦水玫瑰、文冠果等经济林树种
发展木本油料产业2.8万亩,建成油用牡丹基地1.7万亩,文冠果基地1.1万亩;培育木本油料种苗0.15万亩,其中培育油用牡丹种苗0.1万亩,文冠果种苗0.05万亩。科技推广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普及标准化、设施生产技术推广应用。加大在职技术人员新技术培训力度,鼓励技术骨干学习深造、异地交流学习,吸收新知识、新技术,加强技术交流。同时,不断强化新型农民技术培训。保障措施
6.1 科学规划
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科学布局,改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原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中长期发展规划。
6.2 科技创新
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大力推广普及标准化、设施生产技术,突出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集成示范和推广应用,努力提高特色产业标准化、产业化发展水平,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和市场监管能力。
6.3 加大绿色有机生产,保障市场畅销
积极提倡统防统治,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应用,科学施肥,大力生产绿色、有机产品,加强市场调节管理,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优势特色林果产品的市场流通。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将特色林果产业建设与休闲度假、观光旅游紧密结合起来,建设内容丰富多样的特色观光林果庄园、农家乐、休闲垂钓中心、民俗观光村等。
参考文献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段俊平撰写的《商南县特色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2]《现代农业科技》2014年22期高科撰写的《固原市原州区经济林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第五篇: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思路
摘要农业机械化代表着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机械化发展必然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阐述了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现状,论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现状;发展思路
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农业将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我国农业只有加快现代化进程才能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提高机械化的综合水平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使我国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1我国农业及农业机械化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仍存在着生产结构不合理、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等特点,因此农产品无论从价格上还是从品质上相对发达国家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加入WTO后,国家要降低农产品进出口关税,取消对国内农业的各种扶持和补贴,国外质量好、价格低的农产品会对我国农产品形成强有力的冲击,我国农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必须抓住加入WTO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生产结构调整的机遇,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农业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其他产业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的发展。因此,农业波动将对人民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利的影响。
我国农业机械化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风雨之路,从总体上看,成绩是主要的。解放前我国基本上没有农业机械,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机装备总量的不断增加,推动了农机化作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业领域不断拓宽。小麦主产区基本实现了生产全过程机械化。水稻生产过程机械化发展势头正在加快。与此同时,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程度也明显提高,农业机械化作业领域正由粮食作物向经济作物,由大田农业向设施农业,由种植业向畜牧业、养殖业、农产品产后处理及加工业全面发展,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增强了抵抗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同时促使农业向农工贸一体化发展,促进了农业运输事业的发展。但是,我国农业机械化总体水平还不高,结构性矛盾突出,农机产品结构性过剩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以及发展不平衡,如:耕种环节机械化水平高、收获环节机械化水平低;粮食作物机械化水平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低[1-2]。
2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
我国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提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所谓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工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武装农业,使传统农业转化为以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现代化农业具有以下3个特征:一是生物技术的科学化,如不断培育和推广应用各种新的高产优质抗逆品种,利用普及新的耕作栽培、饲养护育技术;二是劳动手段的机械化,即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机械体系,在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中与劳动力形成配套的关系,从田间作业、运输到精选、烘干、入库、加工等全部过程都实现机械化;三是生产组织的社会化,将农业生产从缺乏分工的自然经济转化为区域专业化的商品生产,形成一个产、供、销密切联系高度社会化的经济体系。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所在是农业科技现代化,农业机械化又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核心技术组成,农业机械化始终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如进行的“白色农业”、“绿色农业”、“精准农业”等科技革命,在这一过程中,农业机械化将始终伴随着农业科技进步而不断创新与发展。同时,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取决于农业现代化的进展、农村经济的繁荣和农民收入的增长。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技术应用的手段与载体,不但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在提高
粮食单产和改善农作物品质方面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机械化收获、粮食产后烘干、粮食初加工等都是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农业机械化支撑着农业现代化。
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是基础。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必须大力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用现代农业工程技术及装备替代人力劳动,彻底改变以手工劳动为主的传统农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新时期是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要适应国家农业科技发展总战略的需求,为农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有效的装备保障,从技术角度支撑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3-4]。因此,农业机械化最终要在农业现代化中起决定作用,这就要求农机制造业尽快实施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尽快发展耕作栽培、收获机械、饲料加工机械和运输机械等,以适应国内外市场需要,提高产品竞争力。
3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思路
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农业机械化为稳定和发展农业与畜牧业做出了贡献,并通过转化为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农业机械化是农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主要力量,其水平和效益的高低已成为衡量农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在21世纪头20年内,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基本方向,也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中央1号文件系统部署了建设现代农业各项工作,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发展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充分显示了党中央对建设现代农业的高度重视。
实践证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道路,是顺应世界农业发展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势,立足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发展农业生产力为中心,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和农业发展方式转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根本途径。我国今后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个进程中,应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高度重视并解决好“三农”问题。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深入和中国加入WTO后面临的形势变化,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了更新、更高和更快的要求。
按照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进取、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在今后一段时期内,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总体思路是:坚持把发展作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作为主线,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为动力,以法制建设为保障,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突破,大力发展农机服务产业化,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增强农业机械化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支撑和保障能力,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农业机械化技术支持。
4参考文献
[1] 王金武,李智.农业机械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贡献[J].农机化研究,2007(1):9-11.[2] 周志艳,李庆,臧英.农业机械化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机化研究,2007(3):5-7.[3] 伦冠德.农业机械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农机化研究,2007(5):247-249.[4] 王勇,蔡秀侠,蔡建峰.农业机械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9(4):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