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庄浪县城乡规划管理工作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城市规划重要性的认识还不高。一些单位和个人执行规划的自觉性、主动性不强,存在故意违反规划的现象。有的建设单位在规划审批中,遵守强制性条文的自觉性不够,在建设方案设计中违反强制性条文,以获得更大的利益,随意更改规划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招商引资项目以优化投资环境、简化程序为名,只讲优惠,不讲程序,漠视《城市规划法》,不经规划,先建设,后审批,甚至不经规划审批的问题仍然存在。
2、城市规划体系不够完备,城市特色彰显力不够。有的城市对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中小学和菜市场等布点规划尚未编制,城市配套服务设施缺乏,城市整体功能不够完善。有的城乡在规划编制和实施中,不注重与本地地理自然条件和历史文化传统相结合,盲目照搬别人的设计模式,致使街景不丰富,城市建设品位不高。
3、一些地方在编制规划中,脱离实际,规划前瞻性、科学性不够,有的束缚了城市的发展,修编频次较高;有的不注意资源环境承载力,在规划面积、空间布局、人口规模上,盲目求大,超越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环境承受能力,提出了过高的建设目标。有的集镇建成后缺乏二、三产业支撑,有镇无市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
4、规划执法有待于改进和加强。在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规划管理工作是当前面临的新课题。目前一些城区拆迁难、难拆迁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城市规划区内农民建设宅基地的矛盾比较突出。最近各市开展的拆除违法建设活动,一方面反映了各级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维护法律法规严肃性的决心,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行政执法不到位、甚至不作为的问题,造成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
5、城乡规划编制经费不足。当前,城市规划编制、基础测绘等工作量大,由于经费不足,尚不能有效保障计划任务的落实。县、乡两级财政十分困难,保工资、保运转的压力很大,乡镇规划编制经费缺口更大。
6、规划、管理技术人员不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每一万名城市人口应该至少配备一名城市规划管理人员,但目前一些省辖市没有达到规定要求。有的县(市)尚未健全和设置规划管理局。规划人才尤其是县(区)规划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缺乏,有的县甚至没有符合规划部门资格要求的管理技术人员,难以适应城乡规划工作的实际需要。
7、乡村规划管理滞后,工作基础薄弱,普遍存在“重建设、轻规划,有建设、无规划,有新房、无新村”现象,制约了城乡统筹的进程,影响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提高对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认识,切实增强规划法制观念。城乡规划是城乡建设和发展的龙头,是政府指导和调控城乡建设与发展的基本依据,关系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关系历史文化的传承。规划是城乡建设的法律,要持之以恒地抓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甘肃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培训工作,采取定期办班培训、集中学习、举办讲座、开展知识竞赛等行之有效的方法,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增强实效。通过宣传培训,为规划法律法规的实施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2、加强规划编制体系建设,继续推行民主决策。一是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按照循序渐进、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合理布局的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精神为指导,明确城乡规划的思路。二是加快各项专业规划的编制进度,进一步完善城镇规划编制体系,城市总体规划与各项专业规划要互相衔接,发挥总体规划对其他规划的指导和调控作用;同时,通过各项专业规划的实施,使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得到落实。三是各级政府每年要将规划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四是改进规划编制方法,推进民主决策。逐步形成“政府组织、部门协作、专家领衔、公众参与”的规划编制新机制,要扩大城乡规划的专家库,对涉及公众利益的项目要进行公示,使公民享有规划编制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
3、加大规划执法监察力度。要坚持规划的集中统一管理,市、县人民政府的规划管理权不得下放。要切实维护规划的严肃性,规划一经批准必须按规划实施建设,规划实施过程中如需调整,必须严格按有关法定程序报批。各级规划行政部门要依法做好“一书两证”的核发工作,坚持程序公开,批前公示。要加强执法工作,建立城市建设项目规划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对建设项目实行全方位的监督管理。
4、突出抓好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坚持综合整治与建设并重。当前我省正处于“城市支持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重要发展时期,城乡规划建设部门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落实到规划管理工作中去,以乡镇综合改革为契机,全面开展乡镇规划编制和调整完善工作。有计划地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抓好村庄综合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5、各级人大要开展城市规划法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执法检查,及时听取同级政府关于城乡规划工作情况的报告,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要组织人大代表进行视察,加强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推动规划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
第二篇: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城市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建议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双60”大城市战略决策,努力打造人民满意大城市,实现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健康持续发展,当前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城市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城管局和下属四个副科单位仍然都是事业单位,作为负责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的市政府工作部门,不具备主体执法资格,下属各单位也只是委托执法,执法过程中面临很多法律问题和矛盾。建议成立城管执法局与城管局合署办公,从体制上解决城管执法主体问题,以适应管理大城市的需要。
二是城市管理资金瓶颈仍然存在。城市管理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经费支撑。尽管财政不断加大城市管理资金投入,但城市配套设施依然很难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城管工作人员的装备较差、待遇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管队伍的工作积极性。建议财政加大城管经费投入,建立财政优先支持机制,确保城管工作正常高效运转。
三是城市管理考核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城管局负责全市城市管理工作督查考核,但目前我市城管工作实行的是条块式管理模式,城管工作经费没有集中管理,导致出现奖金能够兑现,但处罚不能到位的现象。建议修改完善《***城市管理工作督查考核办法》,增加内容、细化责任,增强操作性和权威性。并建议将城管局下属单位和城区五个街道办事处城管办的业务经费由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流转拨付,确保奖罚到位。同时请求预安督查考核专项经费80万元,用于奖励城市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四是部门协作和联动机制不够完善。各职能部门对城管工作支持不够,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传递和共享,面对矛盾和问题时,各职能部门片面地强调自身的困难、注重自身的利益,工作中相互推诿,城管功能难以发挥应有作用。建议将城市管理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建立城市管理联动和协作机制,实行全方位管理,形成城市管理工作合力。
五是对房产开发项目配套设施建设监管乏力。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多数开发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没有规划建设配套的城市基础设施,房地产开发项目下水道不通、路灯不亮、绿地不足、垃圾成堆的现象比比皆是。建议将城管局参与城市开发项目的规划、设计、建设和验收的审批,确保房产开发项目建设中的市政、园林、环卫等基础设施配套到位。
六是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建设步伐急需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是应用多项现代科技实现的先进城市管理方法,使城市管理的区域达到精细化、管理部件的内容数字化,管理事件的处置精确化。实现城市管理由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变,进而全面提高城市管理的效率、质量和水平。建议参照试点成功城市的做法,在我市启动并加快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建设。
七是城管宣传阵地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市民素质的高低直接彰显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的高低,当前我市大部分市民是属于农民进城,还没有完全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在卫生意识、城市意识、文明意识上还存在较大差距,给城市管理工作带来极大压力。为此,建议宣传、教育、广电、文化等部门要通过多渠道、多层面,按照政府指导、舆论引导、学校教导、社会督导的方法大张旗鼓宣传城市管理各类法律法规,对市民进行社会公共道德意识和城市文明意识的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市民群众遵纪守法的意识,促进其良好生活和卫生习惯的养成,争取其对城管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减少工作中的阻力,营造良好的城管工作氛围。
第三篇: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关于市区卫生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对城市环境卫生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几年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和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经过有关部门和广大环卫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市区环境卫生面貌有了较大改观,但由于诸多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某些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一、城区环境卫生基本情况
目前,我区城区面积近42.5平方公里,辖10个街道办事处,52个社区,非农业人口269732人,仅环卫部门日清运垃圾就400吨,年清运垃圾14.6万吨。
二、城区环境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环境卫生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近几年来,虽然政府加大了环卫设施建设的投入,但由于人为破坏及管理维护不到位,环卫基础设施不能适应城市日益发展的需要。
二是部分市民在环境卫生方面的公德意识差。由于多年形成的陋习,市民的环卫意识仍然较差,随地吐痰、乱扔乱倒垃圾,街头随意散发宣传资料,宠物在公共场所随地便溺等不爱护公共环境卫生现象较为突出。
三是环境卫生管理和执法沟通协调不够。环境卫生工作实行管理和执法分离后,管理单位期望通过加强环卫执法来保障环境卫生工作,但执法部门则期望管理部门加强管理来减轻执法工作量,加之执法部门集中行使的行政处罚内容较多,环境卫生执法 1
力度不够,以至于出现互相推萎的现象。
四是建筑渣土私倒现象比较严重,与生活垃圾堆积在一起,客观造成环境卫生管理工作难度增大。
三、加强环境卫生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强化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市民环境卫生意识 “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人民是城市的主人,应当使广大市民成为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城市管理主体。巩固环境卫生管理成果,提高环境卫生质量,关键在于市民素质的提高,因此要将环境卫生宣传教育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一是要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利用广播电视、开辟专题宣传栏目、加强街头宣传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形成大范围、高频率舆论宣传声势;二是积极开展创建“红领巾义务监督”、“老年志愿者监督”、“社区文明监督员”等活动;三是坚持创建行动与宣传教育紧密联系,继续开展城区“万人保洁”活动;四是从学生抓起,在幼儿园、小学、中学开设“做文明市民”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二)完善环卫设施,夯实环境卫生管理基础。一是加大公共环卫设施建设力度。实行公共环境设施(公厕、垃圾中转站等)与房屋建筑工程同步规划建设,一方面有利于与市民生活设施的同步配套,缓解环卫设施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避免在建成房屋后再规划建设环卫设施时,选址附近的居民反对;二是严格住宅小区、商业区等开发项目业主自建环卫设施的审核工作。建设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建设封闭式垃圾池、公厕、果皮箱等环卫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交付使用。
为此,环卫管理部门应参与建设项目的审批管理过程,以便加强环卫设施的监管。
(三)进一步明确职能职责,建立环境卫生区域管理责任制。随着居住的社区化,暂住、流动人口和无单位归属人口的增长,以及过去依靠单位来管理环卫体制的衰落,现有的管理办法使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出现了“横管不到边,纵管不到底”的新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和完善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十分必要。建设社区环境卫生管理体系有利于组织动员辖区内各单位、各团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搞好自己所在社区的环境卫生。社区建设主要以社区为基础,充分发挥社区和广大市民共同参与的热情,使环境卫生的长效管理落到实处。
(四)加强城市环境卫生管理执法。根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条例》的规定,强化执法工作,在加大宣传的基础上,对违章行为予以重处。城管监察支队要成立环卫执法中队,专门负责环境卫生管理的执法,使之制度化、规范化,否则将执法权利授予环境卫生监察处,针对市区内卫生状况专门进行管理。
第四篇: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应急管理工作存在问题建议
(一)基础性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应急管理是一项基础性工作,是一项只有社会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工作。目前全市主要有四个方面基础性工作应予关注。一是没有预算的问题。全市各级各部门没有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各级财政预算,资金没有来源,开支没有口子,已严重制约了工作的开展;二是应急管理没有纳入各级各类学校培训课程。目前全市应急管理知识培训没有全面展开,培训教育工作处于起步阶段,应急知识进学校、进课堂不够深入,还没有完全进入各级党校培训主体班课程;三是市县两级没有建立应急管理专家库,如何做到专业的事情专家做,专业的事故专家处,已是我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四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薄弱。基层应急管理人员、资金、物资、装备不足,应急救援的基础条件薄弱,特别是农村公共基础设施较差,突发事件预警信息获取慢,先期处置能力弱,应急救援能力有待提高。(二)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
全市应急管理“一案三制”的工作格局虽已基本形成,但全市八个区县(市)和专业部门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一是机制不完善。全市应急联动响应机制不灵活,从上到下指挥不协调,部门间联动运行不充分,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响应不到位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还存在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问题。二是体制不健全。目前,仍有资阳、南县、高新区没有日常的专门机构和专门人员负责应急管理工作;住建、交通、教育等部门没有相应的管理机构。(三)突出问题有待抓紧解决。
一是消防装备设施落后。消防部队是主要的应急救援现场处置力量,目前全市市县两级消防装备能力不强,全市云梯消防车仅x辆,其中只有x辆最大举高x米,只能开展x层以下高楼的应急救援工作,一旦高层建筑失火,扑救难度大,后果不堪设想;二是地质灾害发展趋势和地质环境问题依然严竣。
全市地质灾害点多面广,防治任务重、难度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开山修路、村民不合理切坡建房引发的地质灾害等呈上升势头,建设工程地质灾害防治“三同时”制度没有得到较好的落实。三是危险化学品生产、运输、使用监督管理不到位。
我市生产、运输、使用危化品企业较多,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一、农用三轮车运输危化品监管不到位。目前,全市农用三轮车运输氧气、乙炔、液化气等工业气体的现象比较普遍,且无人监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第二、加油站内社会车辆乱停乱靠,妨碍公共安全。中石化X分公司目前在全市设有x个加油站点,社会车辆在加油站内乱停乱靠现象比较严重,仅凭中石化X分公司难以有效扼制,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第三、会龙山油库、双强化工、宏源稀土等涉危企业均处在资江城区段,一旦发生泄漏或爆炸,污染水源等突发事件,严重影响城区几十万人饮用水安全;每天穿行的数十台运输液氨、气油、柴油的车辆也是较大的安全隐患。三、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建议
(一)进一步理顺市县两级应急管理体制。
理顺体制,确保有机构理事,有人员办事;利用市县两级机构改革的契机,把政府办系统应急管理人员落实好。(二)进一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
突发事件主要发生在基层,防范和处置也主要在基层。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是全面做好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是深入推进应急管理的关健所在。目前,我市基层的应急救援和保障能力差距大,人员、资金、装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因资金困难投入不够;各类突发事件信息获取能力较差,综合预警能力不强;应急机制不健全,应急知识宣传教育不深入,遇到突发事件,先期处置能力较弱。应急管理工作重心应下沉、关口应前移,基层应急管理组织应健全,经费保障应有力,采取有力措施,逐步强化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三)进一步加大对应急管理经费的投入。
《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财政措施,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所需经费。《x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办法》第七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财政未将应急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对应急管理经费投入不足,不利于应急管理工作的开展。各级应加大应急管理工作经费的投入力度。(四)进一步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和灾害应对能力。
一是加强全社会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将公共安全知识纳入教育体系。认真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针对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不同阶段,开设不同课程。组织编写应急知识手册,向社区、农村等基层组织单位群众发放;利用各种新闻媒体,介绍普及应急知识,宣传应急预案,提高社会公众防灾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二是加强对企业应急管理培训工作。严格落实高危行业及其工作人员的岗前、岗中教育培训制度,抓好各类涉危企业应急管理工作。三是加强对各级干部应急管理知识能力的教育培训。制定培训规划,明确培训内容、标准和方式,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手段,有计划地对领导干部进行应急管理轮训,开展应急管理人员综合业务培训,努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和从业人员的应急管理能力第五篇:浅谈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兼并重组煤矿安全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安全工作是煤矿生产的永恒主题,特别是由于煤矿工作的特殊性,安全尤其重要。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有许多比较成功的管理经验,也经常推出一些新的举措,国家对煤矿企业安全的监管力度也在逐渐加强。但是,我国煤矿事故不断,零星事故不说,重大事故时有发生,给矿工家属造成极大的痛苦,也给煤矿企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极坏的社会影响及政治影响。尤其小煤矿过多过滥、非法违法现象严重、科技装备水平低,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充分暴露了我国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对安全管理工作成绩的否定。着力关闭非法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煤矿,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让有知识、有技术、有管理水平的大型企业骨干到小煤矿上从事安全生产管理、指导技术管理工作。把滞后、淘汰的设备及时更换,重新规划布置正规采掘面、构筑通风设施。基础管理逐步加强,推进了全国煤矿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目前,我国兼并重组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上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地方领导及企业老板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不够,安全
投入少, 安全装备不完善,隐患处理落实不力。一些地方煤矿企业的领导习惯性地认为,煤矿企业不出事故是不可能的,把煤矿事故习惯化、正常化,对该投入的安全设施装备尽可能地减少到最低限度,甚至用于安全的资金也被挪作它用。
二、在安全宣传方面,大张旗鼓,但只重形式,忽视效果。特别是一些地方小煤矿,虽然也经常开展一些安全牌版展、安全知识竞赛、参观安全教育等一系列活动,并行文制定了许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考核办法,可谓形式繁多,花样叠出,虽然这些宣传一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教育和警示作用,但并没有真正起到触及人们心灵深处的根本作用。尤其是井下采掘一线的工人,绝大部分都是农民工,由于其自身文化素质低,加上煤矿企业对他们的安全培训教育工作不到位,其安全技能和安全意识差,还不能完全适应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要求。造成宣传和落实两张皮,宣传是管理者的事,干活是工人的事,安全精神落实到工作中的较少,习惯性违章仍然屡禁不止,工伤事故常有发生。即使身边刚刚发生的血的教训,仍不能对那些习惯性违章者起到警示作用。
三、安全管理考核奖惩办法及规定,针对生产单位和责任人的较多,针对管理部门和管理者的较少,而且考核力度也较小。由于小煤矿专业技术人员极为短缺,煤矿条件艰
苦、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地方小煤矿几乎没有采矿、通风、地质测量等专业的煤炭院校毕业生到煤矿工作,煤矿专业技术人才已经严重短缺。安全管理人员文化程度低,素质差。安全管理人员少,安全监督检查不力,隐患排查落实不到位,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审批有漏洞等一些重大责任事故,在事后的追查处理过程中,负有不可推卸责任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的责任没有突现出来,其处理结果也与其应承担的责任不符。另外,对事故责任单位主要领导的处理也因人而宜,没有按有关规定和统一标准进行处理,伸缩性较大,不能够真正起到事故处理应起到的效果。
四、反“三违”力度不够,习惯性“三违”屡禁不止。煤矿常年反“三违”,可“三违”现象时时处处存在于煤矿生产全过程。反“三违”是安检人员铁定的责任和义务,有些单位为此还下达抓“三违”指标。可是,查到的“三违”与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三违”数量相比微乎其微。主要的原因是对“三违”人员处罚不当,一个“三违”人员各项直接和间接的处罚加在一起,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三违”人员承受不了。有些“好心”的安检人员不愿去得罪人,“三违”人员为了减免处罚,总是直接或间接找人说情,从表面上看“三违”现象少了。
五、安全生产技术措施制订检查落实不力。许多小煤矿对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把安全技术措施作为开工通行证或者作为推卸事故责任的依据。有些小煤矿技术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安全技术措施编制和审批有漏洞。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操作规程简单,成了挂在墙上应付检查的摆式,作业规程和特殊的施工措施成了开工条,不执行或不严格执行措施成为很普遍的现象,施工人员往往凭经验和主观意识施工。施工项目时,口头向施工人员讲一讲施工内容及过程。既无学习措施又没有签字。由于安检人员对作业规程和操作规程不太熟悉,措施的贯彻落实执行情况又检查不到位,在安全监督检查上存在盲区,成为安全生产中的一个较大隐患。
六、煤矿从业人员尤其是小煤矿的从业人员安全素质技术水平还比较低,现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还不能完全适应煤矿安全工作的发展要求。每发生一起事故,受教育较深刻的是事故中的受害者和事故责任者,其他人员总觉得事故离自己很远,不能够从别人的事故伤害中吸取教训,总是凭经验或感觉去干活,习惯性违章甚至连自己也意识不到。有的是为了省时省劲,赶进度,干活时就走捷径,致各项措施和规定于不顾,盲目蛮干。
七、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小煤矿管理人员的业务技术素质等有待进一步提高。因煤矿工作的特殊性,许多特殊岗
位需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小煤矿管理人员、职工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但是,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安全技术培训流于形式,有些把取证作为应付上级安全部门检查的目的,甚至还因此出现了许多“培训专业户”,顶替单位领导或部分因故不能脱产培训的人员进行培训。即使培训部门也把培训作为取证的唯一目的,上课只讲应试考题,完全把安全技术培训的目的和意义扭曲了。
每一起事故的发生都是由多个事故因素在同一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要确保兼并重组矿井安全生产,就要想方设法消除每一个诱发事故的因素。针对兼并重组矿井在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搞好煤矿安全工作的建议如下。
1、加强兼并重组矿井的安全管理,切实保障矿井的生产安全
切实加强对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矿井的安全管理,切实加大投入,派出专业技术和管理人员,将安全、生产、技术、人员、考核等工作纳入到主体企业的统一指标体系中去,不是只派人、资金到位就能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能管住人,制定各种措施才能有效执行,做到令行禁止,切实通过资源整合、兼并重组,提高这些矿井的安全生产水平。
2、强化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针对兼并重组煤矿
从业人员素质较低的问题和煤矿工作环境的特殊性,领导干部和培训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看清煤矿在安全技术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教育培训走过程走形式,应付检查的思想和现象,真正把煤矿职工作为第一牵挂的承诺落实到位,始终把煤矿安全放在各项管理工作的首位。通过多种途径,采取多种方式,不断提高煤矿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从根本上消除干煤矿工作不违章干不成和干煤矿就要死人的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经过教育培训,也使煤矿生产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能够学以致用,上标准岗,干标准活,把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煤矿的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加强对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和特殊岗位人员、一般人员的安全培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和安全生产技能。
3、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夯实企业安全生产基础 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科学理念,营造有利于加强安全生产、促进安全发展的社会氛围。按照进一步完善形式、丰富内容、增强实效、突出效果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贴近生产、贴近生活的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营造安全生产的浓厚氛
围,把安全工作扎根人心。可通过定期悬挂安全标语、口号、安全警句、举办安全黑板报展览,组织安全活动、设立安全屏幕等形式,不间断滚动播出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和本矿安全规章制度,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安全氛围,有力地增强职工自主保安意识。利用安全活动日、班前班后会、广播等多种宣传阵地和载体,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考核机制,对安全宣传进行效果检验。
4、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对各类事故的预报、预警、预防和应急救援机制。并落实执行到位。在安全管理上既要务虚又要务实,既然出台一项规章制度,就要认真贯彻执行,严格考核,不走过场,不摆架子,不虚张声势,真正为企业着想,为矿工着想,扑下身子,针对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创新管理模式,扎扎实实地把煤矿安全工作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尤其是在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上,要一丝不苟,不能以人性化管理和人情因素为借口疏于管理制度的落实。
5、煤矿整顿关闭效果显著,产业结构渐趋合理 兼并重组煤矿把资源整合回来了,也把安全责任整合回来了。兼并重组矿井,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速度向前推进,并且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兼并主体企业开始陆续接管被兼并企业的安全及生产,其实重中之重就是安全,有了安全
才可以谈到一切,所以整合后的煤矿如何才能安全、高效投入生产,只有开展煤炭资源整合、技术改造,煤矿安全基础管理逐步加强,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才能推进兼并重组矿井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6、加大反“三违”、查隐患力度,改进“三违”考核办法,使全体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三违”的严重危害性。除安检人员外,所有有下井任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矿级领导,也要抓“三违”,造成一种声势,形成一种风气,定为一种制度,把抓“三违”完成情况作为绩效考核中的一项。在对“三违”人员考核时,不只要其丢票子、丢位子,更要其丢面子,使“三违”现象无立足之地。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为避免管理人员下井走马观花、为完成下井次数而下井的不良现象,矿应该建立责任连带追究制度。凡井下工作地点出现重大安全隐患或事故,要追究当天或当班到过这些地方的管理人员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的监督检查不力的责任。
7、加大安全投入,优化系统、提升装备、改善条件。广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真正把安全专项资金用到安全管理方面最需要的地方,切实解决制约煤矿安全生产的问题。比如,增加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六大避险系统”等的建设,以及完善调度装备、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等设备,必需的安全设施设备的投入与使用必须按要求和规定落实
到位。
业有限公司
日
汝州市瑞平朝阳煤
0一一年八月二十六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