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全观察与沟通的五个步骤
安全观察与沟通的五个步骤
1.决定
计划,整个行为安全审核的计划,时间、频次、区域
2.停止
靠近正在工作的员工,以致你能很清楚地看到员工正在做什么。前10~30秒的时间,要特别留意“蒸发掉的不安全行为”。
3.观察
以细致和系统的方式查看员工正在做的每一件事,特别注意他们是怎么做的,并回顾审核检查表的观察分类。
4.行动(六步法)
观察、表扬、讨论、沟通、启发、感谢
5.报告
(离开观察现场)回到办公室后,在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上,记录下你的观察结果
观察内容的类别:
1.人员的反应
2.人员的位置
3.个人防护装备
4.工具和设备
5.程序
6.人机工程学
7.整洁
安全观察和沟通的步骤(六步法)
1.观察:决定采取行动,安全地制止不安全行为。
2.表扬:肯定该员工作业中安全的部分。
3.讨论:与员工讨论其不安全行为:
该行为的后果;
安全的作业方法。
4.沟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与员工取得一致意见,并取得员工的承诺。
5.启发:引导员工讨论工作地点的其他安全问题。
6.感谢:对员工的配合表示感谢。
第二篇: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程序
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程序
范围与应用领域
1.1
目的为增强全员安全意识,强化安全行为,逐步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更好地促进安全文化建设,特制定本程序。
1.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以及为其服务的承包商。
1.3
应用领域
本程序应用于公司所有有人员活动的工作场所和施工现场,包括生产、施工、仓储、装卸、交通、办公及生活服务等区域。
参考文件
公司《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规范》
术语和定义
3.1
安全观察
对员工作业行为和作业环境进行观察,以确认有关任务是否得到安全执行的过程。如个人防护装备是否满足要求、员工操作是否安全、许可证是否完备等。
3.2
不安全行为
可能对人员、设备设施造成危害的人的行为。
3.3
不安全状态
可能导致人员伤害或其它事故的物(设备设施和环境)的状态。
职责
4.1
企管法规处负责组织制定、管理和维护本程序。
4.2
质量安全环保处负责公司级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的制定与实施的监督,并负责公司安全观察与沟通的管理。
4.3
人事处负责组织本程序的培训。
4.4
各部门/单位负责制定、实施本部门/单位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并按规定进行统计、分析、上报与处理。
4.5
公司其他员工可参照本程序要求进行安全观察与沟通,有权制止或举报各类不安全状况。
管理要求
5.1
基本要求
5.1.1
安全观察与沟通的重点是观察和讨论员工在工作地点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安全观察既要识别不安全行为或状态,也要识别安全行为或状态。
5.1.2
各级管理者均应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不得由下属代替,安全观察与沟通分为有计划的和随机的。
5.1.3
观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应立即采取行动,否则,是对不安全行为和状态的许可和默认。
5.1.4
安全观察的结果不作为考核的依据。但以下两种情况应由属地负责人按相关规定进行考核:
5.1.4.1
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不安全行为;
5.1.4.2
违反安全禁令的行为。
5.1.5
公司鼓励员工进行随机的安全观察与沟通。任何员工对发现的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有权制止或举报。
5.2
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
5.2.1
公司助理及以上领导和机关处室长的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由质量安全环保处统一编制;公司所属各单位、机关各处室的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自行编制,上报质量安全环保处批准后实施。
5.2.2
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应覆盖属地所有区域和/或班次,并考虑覆盖不同的作业时间段,如白班、夜班等。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5.2.2.1
观察人员;
5.2.2.2
安全观察的区域;
5.2.2.3
按编制的安全观察与沟通安排;
5.2.2.4
频次。
5.2.3
各级管理者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频次要求见下表:
管理者最低频次观察与沟通范围
总经理
党委书记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副总经理
安全总监、总经理助理及副总师1次/季度安全联系点及其他所辖部门/单位
第三篇: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
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
本节内容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的实施细则。
职
责
(一)公司安全环保部门负责编制本规定,负责对本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
(二)公司各相关部门负责业务范围内安全观察与沟通的实施、培训、指导及监督。
基本要求
(一)安全观察与沟通重点是观察和讨论员工在工作地点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后果。
(二)安全观察与沟通可按计划或随机进行,结合以下工作开展:
1.与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直线管理者的职责相结合;
2.与领导干部联系点相结合;
3.与日常监督检查相结合;
4.与现有的标准、规定相结合,将安全检查表等有效工具运用安全观察与沟通中;
5.与公司咨询师管理相结合;
6.与违章处罚相结合。
(三)对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都应及时采取措施。
进行安全观察与沟通的人员:
(一)公司副总师及以上领导,办公室、规划处、人事处、机动处、生产技术处、安全环保处及直属单位管理人员;
(二)二级单位领导、副总师及机动、生产、安全环保等专业科室管理和技术人员;
(三)基层单位领导、管理和专业技术人员;
(四)班组长;
(五)其他岗位管理人员提倡开展安全观察与沟通。
安全观察与沟通的频次:
(一)副总师以上领导至少1次/季度;
(二)公司处室领导至少1次/两月;
(三)处室管理人员至少1次/月;
(四)二级单位领导、副总师及相关专业科室管理和技术人员至少2次/月;
(五)基层单位领导、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和班组长至少4次/月。
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各单位应结合实际制定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计划的区域和时间应包括所有区域和班次、不同的作业时间段。
安全观察与沟通实施
(一)实施前的准备:对于需要观察的工作场所、观察目标、相关程序和规程、参与活动的员工情况、相关设备和工具、作业计划、安全观察与沟通的要素和相关制度要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
第四篇:安全观察与沟通工作计划
安全观察与沟通个人工作计划
根据集团公司及气矿有关hse体系有关要求,结合党支部的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安全观察与沟通个人工作计划:
一、认真做好现场观察及时发现隐患。
认真抓好“六个一”建设,组织党员对cng场站,办公楼以及外出员工所经过的地方,所处环境,进行有效观察,已达到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深层次危害,从而有效控制灾害事故发生。生产班每班设置安全观察员,每天定期不定期对设备进行安检,对进入场站的加气车辆认真按照“五步工作法”进行操作,严把车辆入口关,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二、及时表扬员工在工作中安全的积极性,提高安全管理业绩。
特别是压缩机、冷却系统、储气井、以及加气机在运行过程中,能及时发现隐患要给予肯定和表扬,已到达激励员工的积极性。
三、组织员工开展安全大讨论。
支部定期组织党员及员工进行安全经验分享,随时警示大家,从而提高安全责任心,每月组织一次行为安全分析,总结存在不足,及时纠正错误,达到共勉的目的,与员工讨论其不安全行为及后果和安全的作业方法。对员工提出意见时要真诚地表达你的关心。讨论针对后果而并非行为。提问时要探究原委,虚心求教而非教导。
四、及时与员工沟通提高员工与领导的安全互动。
支部每月至少有一至两次与班组及员工的正式沟通,及时与员工取得一致意见,还要定时不定时与员工沟通,把表象及深层次的不安全因素实时提出,进行交流、并取得员工的承诺。注意使用积极的、无强迫性的语言,多听他人讲,互相交换意见。当员工进行不安全作业时,观察者常因担心员工的反应、缺乏做好安全观察所需的技能或知识、不熟悉现场的工作或任务、不是我的责任范围等原因不愿与员工交谈。当员工安全工作时,积极主动评价你看到的情况。恳请员工谈谈他的工作及其安全方面,包括任何安全问题。
五、搞好启发引导唤醒员工高智商觉悟,已达到遇见次生事故的预防。
党支部在组织导论中,引导员工向可能和不可能事故方向思考,从而发现深层次的灾害事故,引导员工讨论工作场所的其他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六、公司党支部要真诚感谢员工,提出的安全方案以及找到的事故苗头,以绩效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为辅做到随时发现,随时表扬奖励,以提高员工积极性。
第五篇:运转队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办法
运转队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逐步消除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有效预防事故的发生。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行为安全观察,是指对一名员工从开班前会开始到井下正在工作的人员一系列工序任务的观察,以确认有关任务是否对其胜任,能够安全执行,包括对员工作业行为和作业环境的观察。
第三条 观察员工按照作业规程、操作规程和标准作业流程作业,包括人员精神意识、站位(身体姿势)、动作、行动轨迹、操作程序、工具使用和个体防护用品佩戴等方面。
第四条 规定适用于运转队。
第二章 组织与职责
第五条 队长、带班队长负责执行其所属区域的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计划;分析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结果;制订、执行并跟踪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报告整改计划。
第六条 操作员工接受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培训,参与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活动,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七条 本安管理员负责汇总、统计、分析观察与沟通报告的信息和数据,每月向分管领导汇报,并统计结果上报安全管理办公室。
第三章 安全观察具体要求
第八条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以六步法为基础,步骤包括:
(一)观察。现场观察员工的行为,决定如何接近员工,并安全地阻止不安全行为;
(二)表扬。对员工的安全行为进行表扬;
(三)讨论。与员工讨论观察到的不安全行为、状态和可能产生的后果,鼓励员工讨论更为安全的工作方式;
(四)沟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与员工取得一致意见,并取得员工的承诺;
(五)启发。引导员工讨论工作地点的其他问题;
(六)感谢。对员工的配合表示感谢。
第九条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应重点关注可能引发伤害的行为,应综合参考以往的伤害调查、未遂事件调查以及行为安全观察的结果。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内容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员工的反应。员工在看到他们所在区域内有观察者时,他们是否改变自己的行为(从不安全到安全)。员工在被观察时,有时会做出反应,如改变身体姿势、调整个人防护装备、改用正确工具、抓住扶手、系上安全带等;
(二)员工的站位。员工身体的位置和姿势是否有利于减少伤害发生的几率;
(三)个人防护用品。员工使用的个人防护用品是否合适,是否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四)工具和设备。员工使用的工具是否合适,是否正确,工具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五)程序。是否制定操作程序和顺序,员工是否理解并遵守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
(六)人机工程。作业环境是否符合人机工程学原则;
(七)整洁。作业场所是否整洁有序。
第十条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重点是观察和讨论员工在工作地点的行为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和不安全行为发生频次较高的人员。行为安全观察既要识别不安全行为,也要识别安全行为。各观察人员开展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不得由他人代替。
第十一条 月度安全观察计划分为定期和动态,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按个人计划每月对员工行为观察不少于一次。观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为和不安全状态都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整改。
第十二条 行为安全观察不替代安全检查,其结果不作为处罚的依据。
第十三条 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的执行人员应以请教而非教导的方式与员工平等的交流讨论安全和不安全行为,避免双方观点冲突,使员工接受安全的做法;应说服并尽可能与员工在安全上取得共识,而不是使员工迫于纪律的约束或领导的压力做出承诺,避免员工被动执行;应引导和启发员工思考更多的安全问题,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第十四条 员工行为观察要以现行《岗位标准作业流程》、《操作规程》、《作业规程》等为主要依据。
第十五条 对新上岗或调整岗位的员工、表现较差的员工、经常冒险作业的员工、缺乏能力的员工及高风险作业等应加密观察。
第四章 报告与结果统计分析
第十六条 观察者应在观察与沟通过程中填写观察与沟通报 3 告表。
第十七条 观察与沟通结果应每月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主要包括:
(一)对所有的观察与沟通信息和数据进行分类统计;
(二)分析统计结果的变化趋势;
(三)根据统计结果和变化趋势提出安全工作的改进建议。第十八条 针对统计分析结果,认真进行原因分析,制定并实施纠正措施,防止类似问题重复发生,不断优化管理、改进工艺技术、提升设备设施配饰提供依据。
第五章 监督与考核
第十九条 对于观察问题责任人屡教不改者,区队要落实处罚。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由运转队办公室负责解释。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