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时间:2019-05-15 07:5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第一篇: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

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

规划设计任务书

一、项目概述

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位于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主要由十甲明清街坊、院落、条石街道、三八河及沿岸等组成,总用地约为177公顷,包括古镇休闲度假区、滨水休闲度假区、商务会议活动区及入口综合服务区等功能区域。其中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占地约14公顷(212亩),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主要包括临街商铺、居住民宅;二期主要为商务会议活动区,将包括高星级度假酒店等。

二、规划设计任务

本次规划设计主要任务,是在已通过评审的《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基础上,对建设一期即古镇休闲度假区进行深化和细化设计,用以指导各项建筑和设施项目的设计和施工。

 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 古镇休闲度假区施工图设计

三、规划设计原则

本项目主要为对古镇休闲度假区的临街建筑及居住民宅进行原翻原建、修旧如旧以恢复古镇旧貌的修缮建设或重建建设等,但对于建筑及院落内部将在功能利用上予以改造提升。

 保留老街核心区街巷地形道路肌理不变

 保留老街外形结构及古风貌不变

 保留老街临街建筑前店后舍的模式不变

 保留及利用当地材料

 对建筑及院落内部功能空间进行改造提升,增加现代娱乐及休闲设施(如SPA、酒吧等),体现高端度假接待品质。

四、规划设计的主要内容及成果要求

(一)项目核心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用以报当地规划部门审批,以取得规划许可证。其内容包括:

 综合现状与建设条件分析;

 用地及功能布局;

 景观系统规划设计;

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设计;

 绿地系统规划设计;

 旅游服务设施及附属设施系统规划设计;

 工程管线系统规划设计;

 竖向规划设计;

 环境保护和环境卫生系统规划设计;

 现有建筑保护修缮规划设计。

其成果应包括:

1、规划设计说明书(Word格式)

2、图件:

 综合现状图

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图(要求比例1:500,包括各建筑院落、道路设施等尺寸及定位;各建设指标等;)

 道路及绿地系统规划设计图

 工程管网综合规划设计图(水、电、暖、消防等专业布置)

 竖向规划设计图

 重点观光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姚家大院、桐乡书院、程氏祠堂、李鸿章钱庄) 古街商铺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商铺、餐饮、娱乐+住宿组合院落各1套) 古镇度假别院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高、中档独立式度假接待院落各1套) 古镇住宿建筑保护修缮平、立、剖面设计图(中、低档旅游度假接待院落1套)

 景区入口区规划设计(包括入口区平面、景区标志大门、售票及接待中心、停车场等)

 景区配套设施规划设计(包括一座都会古桥恢复重建及另一座入口古桥新建、景区导识系统设计) 鸟瞰及透视等效果图(包括整体鸟瞰效果2张、局部代表性的街铺节点效果3-4张、重点院落透视效果3-4张,夜景效果2-3张)

3、成果提交形式:

 A3打印图册

 打印蓝图

 电子文件(DWG格式、JPG格式、MAX模型等)

(二)项目核心度假区施工图设计,用以送审当地建设主管部门,以取得施工图许可证。其内容及成果应包括各建筑及院落的施工设计蓝图等,并提交电子文件。

五、规划设计时间要求

1、预计1-2个月内完成古镇休闲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

2、预计2-3个月内完成古镇休闲度假区施工图设计

第二篇:老街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 (本站推荐)

如何避免敛财式旧城改造专家:现行财政体制需完善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研究员、财政研究室主任杨志勇本版编辑:赵蓓蓓2011年01月25日00:00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留言12条手机看新闻打印网摘纠错分享推荐微博字号以地生财徐骏绘●大跃进式的旧城改造与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有关●即使调整了财政体制,若不改变当今国有土地事实上的地方所有制,地方政府依然不会放着资源在身边而不去动用●如果城市规划是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旧城被毁的可能性将大为下降●应建立健全分税制财政体制,让地方政府有与其事权(支出责任)相对应的财权和财力,老街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这样,地方政府卖地冲动将大为减少。还应健全个人财产权利保护制度,这样即使地方政府有卖地冲动,也难以野蛮拆迁编辑:近些年,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全国各地的老旧城纷纷面临或已经“被改造”。在“旧城改造”的旗号下,许多位于城市黄金地段、具有文物价值的老城被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摧毁了。有舆论认为,这种大跃进式的旧城改造很大程度上缘于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利益冲动,而这种冲动又与现行财税体制有关,因卖地的钱归地方财政。在您看来,引发这种大拆大建式的旧城改造的原因有哪些?杨志勇:具有文物价值的旧城被毁,的确令人痛心。应该说,为改善生活条件而进行的旧城改造有一定的合理之处,但对超越民众意愿,或以所谓公共利益为借口进行的以“揽财”为实质内容的大拆大建式的改造,毫无疑问要加以抨击。大跃进式的旧城改造与地方政府缺乏足够的财力有关。不少地方基础设施需要改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需要提高,但是地方政府手中缺乏必要的财力。最现实的是,通过拆迁和开发,释放出土地资源,为地方政府融资。现行财税体制的基本框架是1994年确定下来的。1994年财税体制改革意义非常重大。它从总体上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适应的财税体制框架,为两次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提供了坚实的财力基础,促进了宏观经济的稳定。但在客观上,由这次改革所设定的提高“两个比重”(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所决定,地方财政特别是省以下财力相对缺乏,亟待通过进一步完善分税制财政体制来加以解决。在这种框架下,地方政府为了保正常运转,加快经济和社会发展,就会另辟财源。即使是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般预算收入也主要用于保运转,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资金更多地通过其他途径来加以解决。地方政府绕过预算法的规定,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政府性债务。除此之外,地方政府还严重依赖土地财政,取得可支配收入。现行财税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土地财政。土地财政的形成还与地方官员的政绩评价体系有关。卖地、土地开发很容易做大当地的GDp。这种诱惑力对地方官员推动拆迁来说也是非常大的。从现实来看,土地财政的形成也有一个“学习”的过程。地方政府一开始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改造,后来往往就推向整个城市的重新规划,转向“经营城市”。一旦将“经营”的理念引入政府运作,在收获“效率”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有效监督,也必然带来侵害民众利益等一系列其他相关问题。编辑:实际上,地方政府与开发商是这类“旧城改造”的最大受益者。国土资源部负责人本月7日在全国国土资源工作会议上披露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的土地出让金总额高达2.7万亿元,同比增幅达70.4%。像大连这样的二线城市,其去年的土地出让金收入也已突破1000亿元,跻身全国前三名,难怪有读者质疑其“旧城改造”。对国内土地市场如此疯狂的“盛宴”,近来舆论质疑声不断,有媒体追问,土地出让金缘何能在“最严调控年”里创下新高?巨额的“卖地”进账如何使用?地方的“土地财政依赖症”是否会进一步加剧?您怎么看这些质疑。杨志勇:“最严调控年”土地出让金创新高,直接源于人们对未来房地产价格仍会高企的预期。地方政府没有动力降低地价。降价意味着地方政府财富的缩水,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卖地”将不再那么顺利。买涨不买跌,决定了地方政府为了持续获得土地收益,必然会采取不断抬高地价的做法。地方政府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地方政府是土地供应的垄断方。利用垄断优势,地方政府可以通过调节供地节奏,实现地价不降反升的目标。卖地收入中除了用于补偿成本外,相当一部分用于公共服务,但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一部分使用效率不高或没按照规定合理使用的问题,例如,保障性住房投入不足就是一个突出问题,规划方案《老街改造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如果不完善现行财政体制,地方“土地财政依赖症”仍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即使调整了财政体制,地方财权和财力都有了明显的增加,如果不改变当今的国有土地事实上的地方所有制,地方政府仍然不会放着资源在身边而不去动用。编辑: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其土地资源都是有限的,寅吃卯粮式的土地财政肯定不利于一座城市、一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也对不起子孙后代。老城往往因其位于城市的黄金地段而受垂涎,而遭拆毁或肢解。您认为该如何扭转这种现状?国家应做哪些制度及政策方面的调整与安排?应如何利用财税杠杆来遏制地方政府的卖地冲动,使老城的城市功能得以完善而不遭劫难?杨志勇:如果城市规划是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旧城被毁的可能性将大为下降。国家应该做的是如何有效保护个人财产权利。国家不能仅仅因为要土地开发,就让旧城居民特别是祖居旧城者搬走。国家要出台有关制度或政策,防止以“实现公共利益”为借口实则为了牟利的拆迁行为。关于旧城改造,一直有两种不同意见和做法。一是保留老城,另建新城。实践中也有例子,如云南大理。但现实中更多的是另一种做法,拆旧城,建新城。这种做法成本相对较低,但也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特别是不尊重个人财产权利的做法,对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也是不利的。应该建立健全分税制财政体制,让地方政府有与其事权(支出责任)相对应的财权和财力。这样,地方政府卖地冲动将大为减少。还应该健全个人财产权利保护制度,这样即使地方政府有卖地冲动,也难以野蛮拆迁。土地财政是不可持续的。地方政府应该建立起具有稳定收入的可持续的地方税体系。和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地方财政在一定程度上是土地财政,但土地财政收入不应是卖地收入,而应是与房地产相关的税收收入。编辑:卖地收入怎么用是百姓特别是被“改造”户、拆迁户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近几年,国务院、财政部都有明文规定,强调土地出让收入应用于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土地开发支出、支农支出、城市建设支出、其它支出(包括城镇廉租房住房保障支出等)。但从现实情况看,老百姓很难知道地方政府的这些收入究竟是怎么用的。如何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利益不受侵害?如何保障公民对土地出让金使用情况的知情权、监督权?杨志勇:从理论上说,只要被“改造”户、拆迁户得到了合理的补偿,他们就可以不必特别地去关心“卖地”收入的去处。但在现实中,补偿价格往往是不合理的。合理的补偿价格(市场价格)与实际补偿价格之差,就形成了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的超额收益。再加上拆迁改造经常是以公共利益的名义进行的,他们关心卖地收入的去向就非常正常。实际上,对政府的这种卖地收入,普通老百姓有充分的理由予以关注。这种收入不管形成途径如何,都构成了公共收入。当务之急是进一步落实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尽可能公开政府信息。通过完善政府全口径预算(综合预算),在不泄密的情况下,尽可能公开政府所有收支信息。阳光之下,违规行为必将减少。从制度上保障公民利益,还是要真正落实《物权法》,保护公民的基本权益。(责任编辑:申亚欣)期待荣新早日把方案变成现实!希关注城乡发展的先生们,研读前面37#38#39#40#41#42#的内容,1:老街改造的关键是拆迁--改为:关键是规划---符合城乡规划法的规划,有省级以上的专家、省级以上学者、有良知的老百姓、名符其实的的人大代表等参与和听证的规划,至少寿命100年以上的规划;2:现在拆迁的速度慢死人--改为:必须按新《拆迁条例》进行,不能人治下的讲所谓“快”与“慢”,必须先有协议达成(须公示)的搬迁方案,安置方案,补偿方案、资金保障(专用账户)等;3:民生大计,百年大计,不是吹口号、跳秧歌,写汉赋,整出来的;规划是在纸上,结果是在地上,规划是否等于结果,不知有多少个问号;4:开发商与县政府签的协议要公开、公示,开发商在有资质的银行且公证下的保证金是多少等都要公示,这是符合法律法规的,也是法律法规所要求的,否则后患无穷,现实的例子,大城市、小乡镇、烂尾楼,开发商逃之夭夭的比比皆是,据说平昌白衣的岳家乡至今都烂起的,当官的,混一届,饱了,升了,百姓那个呢?栽了!5:严厉打击阻扰平昌发展的人--改为:由省级成立专项督法执法队:严厉打击知法,又执法犯法的人,不依法行政的人,政务不公开的人,当然,百姓违法,依律同究!照上面的落实,平昌的明天有没有?反之呢?支持家乡建设,可没钱钱在那买房房在支持。很好,支持!看看荣新有几把刷子可以把老街糊平,这样的火中取栗的事不好搞,看能否侥幸取胜!老街的拆迁没有个十年八年搞不定啦,先拜拜码头看看风向好点!我说桥少了,不科学,就把回复给删了啊老街改造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动工呢?漫长的等待!楼房,欲与佛头试比高?就是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看到效果!好,应该顶,今后继续努力有无规划学校?医院呢?别又是全部拿去卖钱,公益配套一点不搞哈!现在的建筑商都是先用好的规划吸引你,等钱钱到手再来改动规划,面目全非了,比如.继续支持。老街改造是个民心、民生、形象工程,对平昌城市建设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除了住宅还有平昌古镇仿古街,大型商场、专业市场。还有休闲码头、水上乐园等等,我个人认为老街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希望政府要好好把握机会,不要辜负了平昌人民的期望,也不要辜负了前来投资开发,为平昌城市建设发展腾飞的开发商,既要利国利民,也要保护企业,私欲的东西不要出来,要阳光,阳光,在阳光!老街改造是个民心、民生、形象工程,对平昌城市建设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除了住宅还有平昌古镇仿古街,大型商场、专业市场。还有休闲码头、水上乐园等等,我个人认为老街改造势在必行,但是希望政府要好好把握机会,不要辜负了平昌人民的期望,也不要辜负了前来投资开发,为平昌城市建设发展腾飞的开发商,既要利国利民,也要保护企业,私欲的东西不要出来,要阳光,阳光,再阳光!

第三篇: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作者: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 来源:原创 时间:2011-09-08 关键词:生态旅游度假 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项目信息:

项目名称: 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位置: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

项目范围: 165.20公顷

设计时间: 2010年6月

设计团队:

项目负责人:要雁峥

项目规划: 郭帆 覃玉柱 项目策划: 要雁峥 李丽

建筑设计: 李洪涛 产品设计: 周波 李丽

后期: 施辉 孟清

多媒体: 刘湘冰 赵莉

一、前言

此项目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洋畲村。洋畲村2006年开始发展旅游,柑橘采摘和农家乐已经初具规模,但仍存在旅游配套明显不足,农业产业发展单

一、区域发展的带动性差,产品链条短,休闲类产品欠缺等瓶颈问题。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深入调研并与各级领导、当地专家深度沟通后提出了打造“闽西第一山乡,百里生态画廊”的项目定位,同时提出通过“四大转变”带动“五化发展”的洋畲乡村旅游升级的战略思路,实现“洋畲”的品牌化,形成最具“原乡”特色与乡土生活方式的特色生态体验产品,从而解决了洋畲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问题。福建省龙岩市洋畲村已被列为国家级生态文化示范村,是福建乡村旅游的明星村。

洋畲村现状

洋畲村特色产业果林种植

二、项目分析

(一)环境分析

本项目地地处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狮子山脚下,森林覆盖率达96.8﹪,被称作“城市边上的原始森林”。拥有5000亩翠绿的竹林,1200多亩柑橘园,被誉为“果竹之乡”。同时,区内拥有2800亩保护完好的原始森林以及6000多亩的山林地。村落周边拥有千年池、紫金山、石源洞、仙竹石等自然景观,可以通过本项目的打造实现联动。而且地形地貌优势使项目地景观基础较好,山野风光秀丽幽静。生态植被以柑橘林等形态为主,天然植被丰富。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是本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并需通过林相配置、绿化调整和水景打造等手段进行景观打造,进一步完善景区的旅游环境。

(二)资源分析

项目地内有村庄、有果林、有山体、有原始森林,从旅游发展的角度而言,这些资源都为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尤其是果林种植是区域内发展的独特优势。通过这些特色资源与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特色旅游发展相对接,实现在产业链上的延伸、以及旅游度假区的发展。

项目资源现状及周边情况分析图

(三)区位交通分析

项目地距龙岩中心城市15公里,漳龙高速公路出口8公里,距离319国道4公里,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本项目地交通与区位上优势,为项目未来旅游的“可进入性”和“区域联动性”提供了保证。同时,从乡村旅游、度假旅游、自驾游市场的角度,本项目的区域优势也非常的明显。通过对本项目“洋畲原乡”度假品牌的树立和打造,必然会成为龙岩地区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

三、项目定位

(一)发展定位

1.整合——整合相关要素资源,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多赢化

2.前瞻——前瞻休闲旅游宏观趋势,前瞻度假旅游发展趋势

3.创新——基于要素整合和前瞻判断,进行项目的创新创意和运作模式的创新改革

(二)主题定位

1、项目名称:

龙岩洋畲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

2、主题释义:

1)洋畬:洋畬村是项目的核心区域,通过对项目地的包装打造,将洋畬从一个生态文化新村,升级为生态旅游区,将“洋畬”打造成为一个在福建甚至全国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乡村旅游发展“品牌”;

2)原乡:强调一种文化的原汁原味,一种对本土文化的尊重和保留,也为项目打上一种最为深刻的本土标签;

3)生态旅游:洋畬村是区域内的生态文化村,在项目发展中,要尊重和维护这样的环境基础,达成旅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效互动;

4)度假:度假是对项目功能的一种定位,项目本身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农业观光或生态观光景区的功能,朝着一个“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的、综合型旅游服务区过渡。

(三)形象定位

林海原乡,花果画廊

城市中的森林,森林中的原乡 林海度假村,原乡生态谷

“龙岩洋畬原乡生态旅游度假区”是以洋畲村农村建设及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产业发展为前提,以游线整合及周边村落资源联动开发为基础的区域性旅游项目开发项目。通过景区化、休闲化与产业化理念的提出,为龙岩建设闽西第一个以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普及特色观光休闲农业,提升原乡生态旅游与山乡绿色休闲度假生活方式的复合型、综合性旅游度假区,从而形成以龙岩市新罗区龙门镇洋畲村为核心,环狮子山联动发展的旅游资源,共同创建“闽西第一山乡,百里生态画廊”。

区域联动发展示意图

(四)目标定位

塑造“洋畲原乡”品牌;

最具原乡特色和生活品味的山地农庄;

 龙岩旅游新标杆;

 闽西第一乡村旅游群落;

 整体打造4A级旅游度假区;

 全国“精品乡村旅游”示范区。

(五)功能定位

四大主要功能:山乡体验、四季休闲、生态度假、森林养生。

(六)市场定位

“立足龙岩,拓展周边,辐射全国”

 一级市场(核心市场):龙岩及其周边三小时经济圈的休闲市场;

 二级市场(拓展市场):闽西自驾游客度假市场;

 三级市场(机会市场):全国休闲度假游客市场,以及各类参观访问群体。

三、项目规划

(一)规划结构

根据考察研究,山合水易将洋畲原乡生态文化度假区分为四个功能分区,分别是:

 入口服务区

农庄休闲度假区

原乡生态体验区

森林养生游憩区(局部)

功能分区示意图

(二)游览线路规划

项目中的游览线路规划,主要依照“探村、探险、觅水、寻山”的路线展开。通过这四条线路对项目中各个景点的有效串联,而形成一个完整的旅游区游览线路。

(三)道路交通规划

1、车行交通规划

以原地块内道路为主骨架,对其进行加宽处理,局部进行调整,主干道红线宽度7米;各分区内部开辟次干道,红线宽度4米和5米。

2、游步道

规划区各主要景点均有游步道连接,采用木栈道、石阶、硬质铺地等形式,路面宽度1—2米。

3、停车场

为满足项目区内外交通的静态停车需求,在保留洋畲村停车场的基础上在入口服务区增加一处停车场为景区服务,停车位为327个。

四、项目重点产品设计

(一)入口服务区

1、生态停车场

与项目周边环境相配合,形成具有达成与片区环境相融合的环境,形成为片区服务

2、游客服务中心

关于游客服务中心的一点说明:本项目中的游客服务中心由一组建筑组成,这组建筑包含“农庄酒店”的大堂、酒店普通客房、并兼具服务中心的功能。因此,这是一组复合型、多功能的建筑群。

3、原乡商街

一方面满足整个区域游客的旅游商品购物需求,另一方面成为山庄休闲度假区的配套。主要提供具有洋畲特色的旅游商品、旅游纪念品,以及游客必须的生活用品的购买。

入口服务区总平面图

(二)农庄休闲度假区

1、五彩生态谷

以植物种植和生态环境的营造为主,形成良好的生态与农业观光的氛围。根据每个片区的不同发展特点,形成五片区域。让“五彩生态谷”真正融合当地的种植和生态特色,使整个农庄休闲度假区达到“四季常绿常花、沿途水流不断、风光移步换景”。五彩生态谷包括:山泉谷、山药谷、山花谷、山茶谷、山竹谷。

2、院落式农庄酒店

莅临入口服务区的位置,设立院落式农庄酒店。以农庄风格为特色,通过增加设计空间,与周边环境协调一致,形成普通客房+独立院落式客房两种客房样式。其中酒店的主体作为整个景区的游客服务中心使用,营造复合型的功能。其它的独立客房散落在酒店主体的周围。

3、山地农庄

以林地和山地为主要背景的接待群。利用区块中的山体优势,形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山地农庄接待区。是该区域相对私密和高端类型的产品。

山地农庄效果图

4、农家大屋

通过还原“原乡居住”农家大屋特色,形成有着多种功能的住宿接待区。整体形成具有农家特色的功能配套,如:农家的厨房、农家的储物间、农家的客厅卧室等,同时根据现代需求融入现代设施的。适合全家人或老年群体的度假需求。

大农家屋效果图

大农家屋设计效果图

5、乡野农庄

区别于山地农庄以及农家大屋的乡村特色,形成依山就势,错落有致的山地农庄接待区乡野农庄以简单、明朗的设计为主,满足年轻群体的度假需要。

乡野农庄效果图

6、生态养生会所

会所主要包含:户外游泳池、网球场、篮球场等户外运动场,室内包含SPA康体、器械运动等,作为整个度假区辅助设施,形成该功能区完善的休闲度假配套。

院落式农庄酒店示意图

(三)原乡生态体验区

1、四季果庄

完成单一采摘到四季休闲的转变。适合区域发展的水果有水蜜桃、芙蓉李、日本甜柿、咖啡、百香果等等,将种类丰富起来,每个片区都形成特色水果的采摘园。

2、奇花异草园

以精品花卉种植、珍稀花卉种植为主,形成“精品花园”。

3、瓜果长廊

本块区域形成一道瓜果的绿色屏障,形成宽4米,长80米左右,用于游客纳凉、观光等,另一方面串联该区域的多个项目,另一方打造该区域的原乡农业生态走廊,在洋畲村周边果林设置以瓜果长廊为形式的科普节点。

4、高新农业实验区

在区域内形成一个现代温室大棚区域,内部作为温室植物、立体种植、无土栽培,展示现代农业成果和体验区。

5、原乡水景休闲

通过对水体的提升运用,营造水环境,包括水系、沙滩、植被、小品等全方面的景观营造,成为服务居民、游客的“3S”休闲地带。在水域中设置一些小型儿童游乐项目,融景观和游乐于一体。

6、创意农业工坊

在该发展片区内注入创意农业的理念,通过种植各种异形南瓜、异形葫芦等异形植物,增加农业产品的观赏价值;同时,以片区内的各类果蔬为原材料,形成各类工艺工坊,如水果雕刻、制作果汁、果酱、精油压制等,既形成二产的生产,又可吸引游客亲身体验和参与。

7、开心农场

对接项目中生态农业观光、深度体验的需求,开辟一个让游客深度体验的空。通过让游客深度参与到各项活动中来,通过水果种植、采摘、创意农业等活动项目,让游客有深度体验农业生产和种植的机会。

8、垂钓水空间

利用村落东南方向的区域,形成以垂钓、观赏、滨水休闲为功能的垂钓水空间。同时,可根据实际需求,提供户外的鱼类烹制产所,为游客提供鱼类现场制作。

原乡生态体验区总平面图

(四)森林养生游憩区(一部分)

1、森林茶庄

结合利用周边的独特环境,设立该区域一个重要的休憩节点。从生态开发的角度,建议形成临时性建筑,如敞亮的玻璃房或森林木屋,作为茶庄的主体建筑。

2、绿野迷宫

利用该区域地形较为复杂的区域,形成一个森林趣味性的游乐项目。即通过对区域内游线的编排和设置、弯曲的路线、茂密的森林,形成“迷宫”的概念,在不同的区域设置不同的标志性节点和景观,在引人入胜的同时,增加趣味性。

3、森林浴场

利用该区良好的山林环境,开辟天然的森林浴区域,其中包括登山观景、林中逍遥、荫下散步、郊游野餐、森林瑜伽等广泛接触森林环境的健身活动。在林中设置退台式木平台,每块面积在50-100平米不等,游客可以打拳、练剑、静坐等。

4、蝴蝶谷

造以蝴蝶养殖为主的“蝴蝶山庄”,网式蝴蝶园,包括蝴蝶生态观赏园、标本展览馆、蝴蝶繁殖园和以蝶文化商品为主的购物及工艺品制作室等。

5、鸟语林

放养白、蓝孔雀、丹顶鹦鹉、百灵、画眉、白鹭等鸟类。

林中生态餐厅设计示意图 森林养生会所示意图

五、项目寄语

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在洋畲的发展模式方面提出了通过“乡土化提升、景区化开发、品牌化整合、及市场化运作”等手法,创立“洋畲原乡”品牌,联动周边村落、景点资源,培育若干特色有机果蔬及养殖基地,打通两条绿色生态走廊,通过“公司+度假景区+特色农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经营模式,实现区域乡村旅游升级,同时为龙岩创建全国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示范县及旅游目的地提供支持。

第四篇:舞钢市龙泉湖南岸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规划编制合同

舞钢市龙泉湖南岸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规划编制合同

工程名称:河南舞钢市龙泉湖南岸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规划

工程地点:河南舞钢市龙泉湖南岸

合同编号:(由设计人编填)

设计证书等级:甲级

委托方:河南舞钢市旅游局

设计方:北京达沃斯巅峰旅游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舞钢市龙泉湖南岸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规划设计,工程地点为舞钢市龙泉湖南岸,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并共同履行。

第一条 本合同签订依据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旅游规划通则》、《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定》和其它相关规定。

1.2 国家及地方有关旅游规划设计管理法规和规章

1.3其他:

第二条 设计依据

2.1 招标文件、投标文件

2.2 招标人提交的基础资料

2.3 设计方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是:

□《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建设部)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17775-199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

□《村镇规划标准》(GB50188-93)

□《河南省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计划及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舞钢市旅游发展规划》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其他: 国家现行的与设计相关的规划设计规范、标准等。

第三条 合同文件内容及优先次序

构成本合同的文件可视为是能互相说明的,如果合同文件存在歧义或不一

致,则根据如下优先次序来判断:

3.1 合同书

3.2 招标文件

3.3 委托方要求及委托书

3.4 投标书

3.5 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

第四条 本合同项目的名称、规模、阶段及设计内容(根据行业特点填写)

名称:舞钢市龙泉山湖南岸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规划

规模:□用地9.4平方公里□人口3000人

设计内容: 龙泉湖南岸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

第五条 委托方向设计方提交的有关资料、文件及时间

□地形图纸(比例尺_1:1000_)

□地形图电子文件

□其它资料《舞钢市旅游总体规划》

□时间2009年7月26日

第六条 设计方向委托方交付的设计文件、份数、时间

□蓝图0套

□彩图10套

□说明书或文本10套

□时间2009年10月30日

□电子文件3套

第七条 合同价款

7.1 本项目价款为80万元,设计方所编制的第一稿设计方案中投后,继续

完善其设计方案,并按程序进行专家论证,最终形成定稿,委托方分期分批支付给设计方工程款80万元,未能中标的两家单位,委托方各支付补偿费8万元。

7.2 本项目合同价款包括投标人完成本规划设计的所有工作内容并提供全

套规划设计文件(含图纸的费用)和与规划设计工作相关的各种因素所发生的费用(比如旅差费等)。

7.3 本合同价款不随国家政策或法规、标准及市场因素的变化而进行调

整。

第八条 支付方式

8.1 规划中标的单位,一周内委托方支付工程款的40%,即32万元,规划

最终定稿后,一周内委托方支付工程款的40%,即32万元,规划通过审批后,一周内委托方支付工程余款,即16万元。

8.2 规划未中标的单位,一周内委托方支付补偿费8万元。_

第九条 设计周期

9.1第一稿在40个日历天内完成。

9.2从第一稿到最终审定稿在50个日历天内完成。

第十条 双方责任

10.1 委托方责任

10.1.1 委托方按本合同第五条规定的内容,在规定的时间内向设计方提

交基础资料及文件,并对其完整性、正确性及时效性负责。委托方不得要求设计方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进行设计。

10.1.2 委托方变更委托设计项目、规模、条件或因提交的资料错误,或

所提交资料作较大修改,以致造成设计方设计返工时,双方除另行协商签订补充协议(或另订合同)、重新明确有关条款外,委托方应按设计方所耗工作量向设计方支付工费。

10.1.3 在合同履行期间,委托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已开始设计工作的,委托方应根据设计方已进行的实际工作量,支付设计费;不足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一半支付;超过一半时,按该阶段设计费的全部支付。

10.1.4 委托方应按本合同规定的金额和日期向设计方支付相关费用,逾

期超过30天以上时,设计方有权暂停履行下阶段工作,并书面通知委托方。委托方的上级或设计审批部门对设计文件不审批(审批未通过除外)或本合同项目停缓,委托方均应支付应付的设计费。

10.1.5 委托方要求设计方比合同规定时间提前交付设计文件时,须征得

设计方同意,不得严重背离合理设计周期,且委托方应支付赶工费。

10.2 设计方责任

10.2.1 设计方应按国家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技术规范、标准进行设计,按

本合同第六条规定的内容、时间及份数向委托方交付设计文件(出现10.1.1、10.1.2、10.1.4规定有关交付设计文件顺延的情况除外)。并对提交的设计文件的质量负责。

10.2.2 设计合同有效期至设计文件被审批通过为止,超期后如仍须执

行时,合同双方进行延期确认。

10.2.3 设计方对设计文件出现的遗漏或错误负责修改或补充。设计方

根据审核、审批意见对设计文件进行调整补充。

10.2.4 由于设计方原因,延误了设计文件交付时间,每延误一天,应

减收该项目应收设计费的千分之二。

10.2.5 合同生效后,设计方要求终止或解除合同,设计方应双倍返还

委托方已支付设计费用。

10.2.6 设计方交付设计文件后,按规定参加有关上级的设计审查,并

根据审查结论负责不超出原定范围的内容做必要调整补充。

第十一条 保密

双方均应保护对方的知识产权,未经对方同意,任何一方均不得对对方的资料及文件擅自修改,复制或向第三人转让或用于本合同项目外的项目。如发生以上情况,泄密方承担一切由此引起的后果并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二条 争议解决方式

12.1 本合同在履行期间,双方发生争议可采取协商解决或向当地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申请调解。

12.2 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或协商、调解不成时,双方同意:向舞

钢市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舞钢市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十三条 合同生效及其他

13.1 设计方为本合同项目的服务至规划材料上报审批通过,并提供合同

规定的规划成果为止。

13.2 委托方委托设计方承担本合同内容以外的工作服务,另行签订协议

并支付费用。

13.3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致使合同无法履行时,双方应及时协商解决。

13.4 本合同双方签字盖章即生效。一式四份,委托方二份,设计方二份。

13.5 本合同生效后,按规定应到上级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备案。双方

履行完合同规定的义务后,本合同即行终止。

13.6 双方认可的来往传真、电报、会议纪要等,均为合同的组成部分,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13.7 未尽事宜,经双方协商一致,签订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

具有同等效力。

委托方(盖章):设计方(盖章):法定代表人(签字):法定代表人(签字):委托代理人(签字):委托代理人(签字):

住所:舞钢市龙泉路西段住所:北京市朝阳区北苑路168号

邮政编码:462500邮政编码: 100101电话:0375-8185866电话: 010--58246888传真:0375-8185866传真: 010--58246092

二OO九年八月一日二OO九年八月一日

第五篇:海南香水湾旅游度假区详细规划

海南岛作为中国著名的热带海岛,海岛海滨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海南的民族文化、热带海滨风光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国际游客。香水湾旅游度假区位于海南岛陵水县东部滨海地带,以由牛岭流下的泉水而得名,规划用地面积约234.7公顷,有长达约4公里的天然海滩,拥有优越的海滨旅游资源——滨海复合生态环境,绿色丘陵山体和冬季温和湿润的气候,加上地处海南东线高速公路的直接辐射范围,与岛内的快速公路交通系统和海口、三亚两个国际机场联系便捷,其特色和综合优势十分明显。

一、规划构思

本次规划针对地段分为4块,由不同的开发商分别进行开发建设的项目特点,以整体性原则为核心,提出生态整合、景观整合、功能整合的三大目标,力图创造一个整体感强,同时又富有多样性的旅游度假区。

二、规划布局

1.空间结构:根据香水湾的地形条件和开发模式,确定为带状组团式布局,各组团依托主要干道沿海岸线布置,同时结合自然条件形成特色空间,强化可识别性,设置连续的公共活动空间,加强组团之间的联系。

2.绿地系统:结合自然环境资源,形成生态网络空间,既起到分隔组团的作用,也将地段内零散的景观资源和绿地有机地连接起来,达到了整合的效果,充实、完善了绿地体系的作用。

3.交通系统:道路系统规划结合地形,采用自由式布局,道路的景观设计反映乡村特色和热带滨海特点,修建排水洼地而不是排水沟槽。

三、创新与特色

1.规划依托自然生态资源综合评价,结合地段内原有的自然水系(适当人工开挖)、农田、热带果林和小山丘,形成了错落有致、相互联通的生态开敞空间,为生物迁移提供了必要的廊道,保证了物种的多样性,同时也为旅游人群提供了更多、更丰富的特色空间。

2.充分利用海岸线布置大型的度假酒店,使酒店具有最佳观海视野,同时也形成轮廓线较为丰富的岸线景观,在地段内部则结合农田、水系、山体等,布置体现不同景观风格特色的度假别墅,形成丰富的景观群,依托主要干道和出入口设置标志物,以强化整个区域的整体识别感。

3.在功能布局上,尽量在地块交界处布置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加强交流和共享,减弱“边缘”的感觉,4公里的海岸线以连续性的公共活动为主线,统一规划,整体构思,避免分段开发可能造成的破碎感。

下载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word格式文档
下载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旅游度假区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任务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