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一年级美术评价期末方案
2010——2011学年度一年级美术
学生素质开放性评价实施方案
一、评价原则: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由基础知识、造型表现、想象创新、欣赏评述和学习态度五个方面组成的评价体系,并以平时成绩为主的全方位的综合评价学生的整体美术素质。
二:评价对象:一年级
三:评价标准:
1、基础知识(20%)
一年级学生的基础知识评价以学生是否认识大自然中基本色彩,是否理解用基本形概括和表现物象的造型方法;是否能在观察自然中感受美;是否了解 单独纹样和二方连续的知识为依据。
2、造型表现(30%)
考察学生能用绘画用具认识和描 绘各种基本形并运用平面形的组合表现景和物;能表现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表现自己熟悉的人和物为依据出发,考察学生造型表现成绩。
3、想象创新(20%)
考察学生是否能认识和表现生活 周围的美好事物,是否初步具有创造想象和创新性,感受祖 国的可爱和生活的幸福。
4、欣赏评述(20%)
低年级学生由于认知能力低,理解能力差,考察以启发对美术的兴趣、提高欣赏儿童优秀作品的能力为目标。
5、学习态度(10%)
积极参与体验学习活动的全过程,目标 明确、主动活跃,具有合作精神,有全局意识,体验乐趣,陶冶情操、轻松愉快、勇于进取、克服困难、耐心细致,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师生关系融洽、生生合作、和谐民主、平等互动、互相尊重。思维空间开放好,能主动、积极提出问题,发表不同见解。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质疑问题。
第二篇:一年级美术学科期末评价方案
一年级小学美术学科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新课标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着眼于激发学生美术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鉴赏美和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通过美术学习活动,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索性、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坚持水平、现状评估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全面考查学生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情况,从学生的整个学习活动过程中,做出全面而客观的评价过程。
二、考查内容、项目及标准
评价仅仅是个手段,我们更多关注的还是教育的全过程。所以,考查学生就一定要多元化,既要有过程评价也要有终结性评价。不能靠一张画或一次活动来简单的评价学生,也不能笼统的给一个等级或是考一张试卷。应着重从以下方面进行学生的质量评价。教师要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有所掌控,学生自己也对自己的美术成长有一个纵向的比较。
考查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针对一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考查的内容包括一年级学生所应掌握的基本技能。
考查项目:
1、学业质量跟踪评价(平时考查)
2、绘画技能测试
3、手工制作
本学期考察具体的操作方法及标准:平时考察(40%)
(一)工具准备:能按教师要求做好工具的准备,满足创作要求。
(二)课堂表现: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发言1次以上,大胆创作。
(三)作业展评:创作作品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好评。
(四)习惯养成:工具、课桌面摆放整洁,不随手丢弃字纸等垃圾,及时完成作品。
期末考察(60%)
(一)手工:根据平时手工课的学习,做一份手工作业,折纸,小制作都可。
(二)绘画:以“我最喜欢的动物”为主题,作一幅画。可用各种方式表现:画,剪贴„..(色彩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考核标准如下:
优秀:1作品富有想象力,画面内容丰富,能够突出主题; 2构图饱满,作品完整; 3主体突出,画面有疏密关系; 4用色大胆,涂色整洁。良: 1基本上能够表达主题; 2作品构图基本完整; 3涂色基本完整。合格:1能够表达主题; 2构图基本合适; 3涂色方法基本正确。不合格:1不能够表达主题; 2构图不合适; 3涂色方法不正确。
三、评价结果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一切的目标,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注重的也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多元的评价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评价结果一定体现过程性,客观反映学生在本学科的成长。
第三篇:小学美术期末评价方案
小学美术期末评价方案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期末美术评价时,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平时表现与期末测查相结合的方式。
一、平时成绩
除了课堂上重视学生的自我评价外,学生平时的美术作业成绩评定分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作业量,凡作业量上缴次数缺额过大的,教师须请学生补上,然后可给予合格等级。二是行为表现,凡材料携带、课堂卫生等项目有一半获得优秀的可以给予优秀等级,良居多的可以评定为良好,及居多的可以评定为及格。上述两者合起来有一项为优秀的平时即评为优秀,两项良好的评为良好,两项合格的评为合格。
.学期总评采用等级评价制,即优,良、合格与不合格(尽量少用或不用)。
二、期末成绩
这一部分是期末测查成绩,主要由任教的具体老师进行评定。具体方法是各年级出相同的试卷,主要以实践题为主。
美术成绩以平时为主,期末为辅,既要看结果,更注重看过程,以减轻学生期终的课业负担与心理压力,提高平时课堂效率。
三、比分安排:
1、平时作业占60%。
2、课堂常规占10%。
3、期末考查占30%。
吉 师 附 小
第四篇:小学美术期末评价方案
小学美术期末评价方案
根据美术新课标的要求,对于学生的评价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弱化甄别与选拨的原则。为了能更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在美术学习上所取得的成绩,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评价能促进学生正确对待自己的美术学习,进一步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以实现今后在美术学习上的持续发展。
一、比分安排:
1、平时作业占50%。
2、期末考查占30%。
3、课堂常规占20%。二:评分细则
1、学生平时作业教师评定细则
(1)绘画作品:能达到当堂提的作业要求,构图饱满,色彩搭配合理、认真细致即为“优”,此而为“良”,不认真敷衍为“中”,不做作业为“差”。
(2)手工作业:有创意、造型独特能围绕主题进行设计,做工细致 有设计感的即为“优”,此而为“良”,不认真敷衍为“中”,不做作业为“差”。
2、期末考察
(1)手工:根据平时手工课的学习,做一份手工作业,折纸,小制作都可。
(2)
绘画:“我的假期”为主题,作一幅画。可用各种方式表现:画,剪贴„..(色彩感知能力,审美能力,想象能力,观察能力)(每项评价分优、良、中、差四个等级。)
3、课堂常规评分细则
(1)工具准备平时工具是否准备齐全,用完的工具要及时补上。(2)堂课表现平时上课是否专心听讲,认真参与。(3)活动参与 学校组织的美术类的活动是否能积极参与。
我们注重的是评价的过程而不是它的结果。多元的评价形式,就是为了更好的展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评价结果一定体现过程性,客观反映学生在本学科的成长。
第五篇:小学六年级美术期末评价方案
小学六年级美术期末评价方案(2013.06)
鲁竹坝小学:熊文汉
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期末美术评价时,弱化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构建一种全面的、完善的、重过程的、重创新的美术教学评价体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比分安排:
1、平时作业占60%。
2、期末考查占30%。
3、课堂常规占10%。
4、特长展示加分
二、评价领域
1、造型表现: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
2、设计应用: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时间能力的学习领域
3、欣赏评述: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三、评价标准:
分为优、良、中、差四个档次
1、绘画:通过用不同工具或材料将所感所想表现出来,考核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能力。
评价方法及标准:
(1)、能否用近大远小和平行透视的规律,初步表现空间关系.(2)、能否在造型活动中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和协调的知识.2、工艺:用不同的材质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
评价方法及标准:
(1)是否在设计中表现出创意。
(2)能否对媒材进行简单的加工。
(3)能否用语言和短文的形式,对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进行评述。
(4)能否与同学进行良好的合作。
3、书法:钢笔字的书写姿势,习惯,速度,质量。
评价方法及标准:
钢笔字书写姿势是否正确,书写是否美观整洁,无错别字。
四、特长展示
提供一学期自己画的最漂亮的一幅画或是做的最出色的一件工艺品。如在美术考级中获得过优秀成绩、在美术比赛中获过奖、在各种报刊杂志上发表过作品的学生直接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