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小测

时间:2019-05-15 07:33:1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小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小测》。

第一篇: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小测

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练习题

第一单元

一、看拼音写词语。

yàn zǐɡǎn jíqīnɡ kuàichì bǎnɡjiǎn dāowěi bāhuó pō

()()()()()()()wēi fēnɡwǔ dǎojù lǒnɡyī quānxì yèzēnɡ tiānzàn ɡē()()()()()()()ǒu ěrwàn zǐqiān hónɡlián penɡbì lǜdào tiányī zhuǎn yǎn

()()()()()()lüě ɡuòyīn fúqīnɡ tínɡwū hēiɡuānɡ jǐnɡhéhuāqīnɡ xiānɡ

()()()()()()()pò lièyī shanɡāi āi jǐ jǐjī línɡshēnɡ jī

()()()()()

piān piān qǐ wǔɡuānɡ cǎi duó mùyǎn zòufǎnɡ fú

()()()()

二、比一比组成词。

聚()翩()漾()稻()载()骤()篇()羡()蹈()裁()

符()宾()拂()装()沾()付()滨()佛()妆()钻()

胀()剪()堂()倦()蓬()张()箭()裳()圈()缝()

三、多音字组词。

zhuǎn quān()kòng()shì()圈zhuànjuànkōng()sì()ái()lâ()fónán()乐佛难

āiâ()fú nàn()

四、句子练习。

1、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改成陈述句)

2、可爱的小红在认真地看着有趣的新书。(缩句)

3、老师批改作业。(扩句)

4、小蜜蜂飞来飞去。(扩句)

五、填空。

群()吐艳姹()嫣红落英()纷郁郁()()喷()欲出()日东升夕()西下()月当空

()山峻岭()崖峭壁层峦()嶂苍翠()滴

第二篇: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小测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小测

(满分:60分 ;考试时间: 60分钟)

姓名_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每题2分,计32分。)请把答案填在括号里。

1.请你判断下列叙述中,不属于化学学科研究的问题是()

A.煤炭是由什么组成的B.铁矿石是如何冶炼成铁的C.地球是怎样围绕太阳运动的D.用粮食为什么能酿造白酒

2.在化学发展史上,发现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阿伏加德罗C.拉瓦锡D.门捷列夫

3.下列图示实验基本操作错误的是()

4.我们经常看到下列现象,其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潮湿的衣服经日晒变干B.瓷碗破碎

C.食物变馊D.石蜡熔化

5.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给盛半试管液体药品的试管加热

B.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C.用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药品时,将滴管伸入试管中

D.洒在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6.下列仪器不能用来加热的是()

A.燃烧匙 B.试管 C.量筒 D.蒸发皿

7.取3mL的液体,然后加热,需要的仪器有()

①试管 ②烧杯 ③试管夹 ④酒精灯 ⑤蒸发皿

⑥铁架台(带铁圈)⑦ 石棉网 ⑧滴管 ⑨量筒

A.①③④⑦⑨B.①③④⑧⑨

C.②④⑥⑧⑨D.④⑤⑥⑦⑧⑨

8.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取块状的药品时,如果没有镊子可以用手拿

B.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结束时用嘴吹灭酒精灯

C.用胶头滴管滴加液体时,滴管下端应紧贴试管内壁

D.用镊子夹取块状固体,放入横放着的容器口,然后再将容器慢慢竖起来

9.下列四种性质中,有一种与其他三种有本质区别,这种性质是()

A.颜色B.状态C.硬度D.可燃性

10.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1 s~2 s后取出,能观察到()

A.均匀的变黑B.与外焰接触部分被烧黑

C.与内焰接触部分被烧黑D.与焰心接触部分被烧黑

11.对化学实验室剩余的药品,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带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随意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试剂瓶中

12.下列实验项目所选择的仪器错误的是()

A.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试管B.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

C.较多量液体加热-烧杯D.盛放固体药品-细口瓶

13.某同学的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实验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得11.7 g食盐B.量取5ml盐酸用100 ml量筒

C.用量筒量取到5.26 ml盐酸D.根据节约原则,取用固体药品应1-2g

14.给烧杯中液体加热时用石棉网的目的是()

A.加快反应B.在铁圈上易托平仪器C.减慢反应D.使烧杯受热均匀

15.下面使用酒精灯的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

A.向酒精灯中添加酒精,不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

3B.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C.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D.酒精灯不用时,不用盖上灯帽也可以

16.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A、用干冰做致冷剂保存食品

B、压缩空气给轮胎充气

C、用石墨做铅笔芯

D、用煤气作燃料

二、非选择题(第17~20题每空1分,第21题每题2分,计28分。)

17.(12分)写出下列元素的符号或者元素名称

钠元素_______钙元素_______磷元素_____硅元素______

氢元素 ______Mg______钾元素______Fe_______

S _______Cl______C _____O________

18.(4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有一些现象常常会帮助我们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这些现象有哪些?(写出三个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分)在加热试管里的固体的实验结束后,发现试管破裂,你觉得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5分)现有下列实验仪器,请按要求填空

(1)写出仪器的名称:A______ CH。

(2)量取一定量液体除了图中某仪器,还需要。(填仪器名称)

(3)图中能被加热的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21.(2分)某同学需要用如图所示的仪器来制取一种气体,请你告诉他应如何检查这套装置的气密性。

第三篇:三年级小测 03.24

三月份 三 年级晚习班语文《每日一测》

月_日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快乐阅读轻松答。(12分)

绿色的士兵

在美丽的原野上,树林像一排排站着的士兵。他们穿着绿色的上衣,在阳光中挺着身子。

狂风打着旋儿,夹着黄沙吼着:“我要进城!我要进城!”绿色的士兵挽起手臂,筑成一道长城:“狂风不能进!黄沙不能进!”狂风弱了,黄沙退了,我们的城市美丽又干净。远处,一列火车开过来,轰隆隆,把大地震动。随着滚滚浓烟,响起刺耳的汽笛声:“我要进城!我要进城!”绿色的士兵摇动着满身叶片,连起一道围屏:“烟雾不能进!噪音不能进!”汽笛声小了,烟雾散了,我们的城市晴朗又宁静。

在美丽的原野上□树林像站着的一排排绿色的士兵□给城市带来整洁□带来安宁□

1.根据短文内容填上合适的词语。(3分)

()的原野()的城市

()的上衣()的汽笛声

()的浓烟()的士兵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2分)

弱——退——

整洁——安宁——

3.给最后一个自然段加上标点,填在“□”里。(2分)

4.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3分)

5.短文采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按照

(A.总——分B.分——总C.总——分——总)的结构,介绍了树林像士兵一样给城市带来了整洁和安宁。(2分)

用心付出,用实力成就梦想!

电话22309033 1

三月份三 年级晚习班语文《每日一测》

月日姓名:_________成绩:________

一、拼音写字我最棒!(9分)

chènshānsì yǎnɡfùbù

()()()

tè shūsēnlínqǐ chénɡ

()()()

二、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8分)

1.尽()管我用尽()了全身的力气,但还是没能把这个箱子挪走。..

2.没有个三年五载()的奋斗历程,你怎么能载()誉归国呢? ..

3.这棵粗壮、挺拔、结()实的橡树结()果还是被人砍了。..

4.临时搭个地铺(),再铺()上被子,你就凑合着住吧!..

三、反义词对对碰。(6分)

浊——廉——罪——

劣——恶——懒——

四、我会填。(6分)

()()葱葱()()皑皑

()()交迫不()而()

1.南极大陆,到处()。

2.在这大年夜里,卖火柴的小女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真是()呀!

五、按要求写句子。(10分)

1.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几乎所有昆虫都被冻死了。(改成“把”字句)

2.妈妈修好了我的书包拉链。(改成“被”字句)

3.大雨一连下了五天五夜。(改成拟人句)4.,叶底黄鹂一两声。(补充诗句)

用心付出,用实力成就梦想!

电话22309033 2

第四篇:三年级下学期教案(第一单元)

[三年级下学期教案大全(第一单元)]

1 童年的泥巴

教材说明 〔解题〕

《童年的泥巴》是一篇怀念童年快乐生活的课文,三年级下学期教案大全(第一单元)。泥巴,平平常常,普普通通,但对孩子们来说却是心中最爱。泥巴给孩子们带来了无尽的乐趣,那段风一样的日子,永远定格在记忆中。〔结构分析〕

全文共有六个自然段,可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写梦回童年,怀念风一样的日子。第二部分(第三、四自然段),写放秋假,孩子们去西河滩捏泥人、泥物。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写孩子们饿了累了后,在河滩上备下野餐享用。第四部分(第六自然段),抒发对童年生活的无限眷恋之情。〔语意理解〕

“这风一样的日子哟!”

这是一个比喻句。童年的时光是美好的、短暂的,与自由自在、转瞬而逝的、春天的风儿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这样作比,简洁、鲜活,表达了对童年时光的追念之意。

“有蠢胖蠢胖的大肥猪、温和顺从的小绵羊、机灵乖巧的长耳兔,有笑眯眯的老爷爷、瘪瘪嘴的老奶奶、俊俏的新媳妇。”

这段话是对所捏泥人、泥物的例举,第一个分句介绍泥物,第二个分句介绍泥人,一连串修饰词语的运用表现出作品特点突出,活灵活现。

“一会儿,那边几个露着一排白牙的‘黑泥鳅’吹起了刚刚晒干的红泥哨儿,顿时,满河道回响起清亮亮、脆生生的童谣,为秋日沉寂的田野上平添了无限生机。”

“黑泥鳅”指的是小伙伴。由于孩子们经常在外面玩耍,皮肤都晒黑了,像是河里的黑泥鳅,所以这 里用“黑泥鳅”指代小伙伴。这段话写出了“三美”:白牙、黑皮肤、红泥哨儿,这是色彩之美;吹泥哨儿,童谣清亮亮、脆生生,这是声音之美;“为秋日沉寂的田野上平添了无限生机”,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在水草丛中随便抓摸几把,总会有意料之中的收获———不是金闪闪的红鲤,就是黑亮亮的胡子鲇,要么捉了稻田里养得正肥的闸蟹、黄鳝。”

“随便抓摸”“意料之中”“不是„„就是”“要么”等词语说明河滩可食用的野生资源极为丰富,同时也表现了这些孩子们“野外生存”能力强,生活充满乐趣。“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

结尾句照应了题目和开篇部分“这风一样的日子哟”,抒发了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之情。〔写作特点〕 1.首尾呼应。

在开篇部分写“这风一样的日子哟”,结尾部分写“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这是感情上的首尾呼应,使作者的情感得以充分的表达,同时,也使课文的脉络更为畅达,结构更加完美。2.承转自如。

本文主要写了捏泥人、泥物和备野餐两个内容,中间用“饿了,累了,我们这些孩子自有妙法对付”加以衔接、过渡,使上下文内容承转自如,环环相扣。3.引用童谣。

作者在课文中几次自然而然地引用捏泥人、泥物时唱的童谣,风趣幽默,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增强了课文的感染力。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理清课文条理,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热爱生活,开始感受“一切过去的都会成为美好的回忆”。

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3.认识双线格内的9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3个生字。〔教学难、重点〕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风一样的日子”的意思。〔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或有关童年的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操作要点〕 1.读书指导。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利用课文中的插图或童谣、有关童年的歌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阅读课文的兴趣,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中,驰骋丰富的想象。(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课文浅显易懂,因此,课堂上不需要做过多的讲解,而应放手让学生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强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3)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质疑、讨论,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在读中体验,在读中感悟。

(4)扩展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阅读《孵小鸡》或《小学语文阅读资源(注音版)》中有关的文章,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阅读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2.积累内化。

⑴独立完成“自选词语”,还可以简单说说选这些词语的理由。⑵抄写最喜欢的句子。3.识字写字。

⑴本课形声字较多,如“娘”“踩”“饿”“烤”等,都是左右结构的字,形旁表示字的意义,声旁标明字的读音,认读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这个特点,提高识记效率。⑵指导写字。

盐:上下结构。下面是皿,不是血。烤:左右结构。右面不要多一横。4.练习。

⑴把自己搜集的童谣与同学交流。

⑵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完成仿写。

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的、的、的,有 的、的、的。

⑶用“不仅„„还„„”写出课文中孩子们喜欢的活动。

资料

我属“猫”

爸爸属虎本领高,说我属鼠胆子小。我听了,把头摇,连说明天我属“猫”,爷爷乐,奶奶笑,花猫对我“喵喵”叫。

五指歌

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打不到,碰到小松鼠。松鼠有几个?让我数一数,数来又数去,一二三四五。

孙悟空打妖怪

唐僧骑马咚那个咚,后面跟着个孙悟空。孙悟空,跑得快,后面跟着个猪八戒。猪八戒,鼻子长,后面跟着个沙和尚。沙和尚,挑着箩,后面来了个老妖婆。老妖婆,真正坏,骗过唐僧和八戒。唐僧八戒真糊涂,是人是妖分不出。分不出,上了当,多亏孙悟空眼睛亮。眼睛亮,冒金光,高高举起金箍棒。金箍棒,有力量,妖魔鬼怪消灭光!

参考教案

1 童年的泥巴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首很好听的歌,(播放课件《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听到这首歌你会想到什么?(学生畅谈)2.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篇回忆童年的课文。(板书课题:童年的泥巴)3.齐读课题,质疑:看到题目你有哪些问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遇到困难的地方多读几遍。2.同桌或前后桌互读互听,指出对方的不足,并根据对方的评价再读课文。3.把自己读得最满意的地方读给全班同学听。4.再读课文,理清条理,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⑵根据“捏泥人、泥物”和“备下野餐”两方面内容写两个句子,但不要写成段意,要抒情。试一试,看谁写得好。

⑶请把你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请同学帮助解答,然后小组推荐自己认为最有趣的问题在全班交流。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⑴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课文描写的画面。⑵分小组朗读,并派代表在班上读。⑶班级赛读,评选班级“朗读能手”。2.质疑、讨论。

⑴课文中有哪两句话几乎是一样的?动笔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这是不是重复了,说说你的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这风一样的日子哟!”和“啊,童年的泥巴,那风一样的日子哟!”的作用和内涵。)

⑵你能围绕课文的题目、插图,文中重点词句及标点等内容,提出一些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吗?

四、扩展阅读,培养能力。

1.师:你们想知道名人的童年趣事吗?读一读下面的这篇《孵小鸡》,把你的感受跟大家说一说。

孵 小 鸡

爱迪生五岁的时候,有一天,他看见家里的母鸡,老待在窝里不出来,就“哦嘘哦嘘”地叫着去赶它。可是母鸡歪着脑袋,眨了眨眼睛,一动也不动。

这是怎么回事呀?爱迪生把母鸡抱起来一看,呀,窝里一大堆蛋,数一数,有十几个呢。奇怪,母鸡今天下了这么多蛋呀?他连蹦带跳地跑去问妈妈。

“妈妈,妈妈,母鸡今天下了十几个蛋,这是怎么回事呀?”“母鸡不是在下蛋,是怕蛋着凉。”妈妈把爱迪生搂在怀里,说:“妈妈抱着你,你不是就暖和多了吗?” 爱迪生更觉得奇怪了,瞪着眼睛问:“妈妈,蛋也跟咱们人一样,会着凉吗?” 妈妈笑着告诉爱迪生:“母鸡是在孵蛋呢。母鸡用自己的身子盖在蛋上,蛋就暖和了。不久,蛋里面就会长出小鸡来„„” 爱迪生听了妈妈的话,就跑开了。

爱迪生上哪儿去了?过了一个钟头,又过了一个钟头,妈妈没看见爱迪生,心里多着急啊!东找西找,啊,原来爱迪生跑到邻居家里去了。他用柴草做了一个窝,里面放了许多蛋,他学着母鸡的样子,正蹲在鸡蛋上面孵蛋呢!他想:母鸡蹲在鸡蛋上面,会孵出小鸡来,我蹲在鸡蛋上面,也准能孵出小鸡来。“孩子,快回家去吧!”“不,不!我正在孵小鸡呢!鸡蛋着了凉,就孵不出小鸡来了。” 妈妈看见爱迪生这股傻劲,真觉得好笑,把爱迪生拉了起来,说:“走吧,傻孩子„„” 2.把你的感想写下来,与老师同学交流。

3.关于爱迪生你还知道些什么,介绍给大家听。

第二课时

一、识写生字,探究入微。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教师点拨。4.练习书写。

二、说说写写,积累运用。

1.把自己搜集到的童谣与同学交流。2.完成课后“自选词语”。

3.认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语句,结合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完成下列填空。

我们一帮小小子、小丫头尽兴地捏呀捏,没多久,活灵活现的泥人、泥物就摆满了一大片河滩:有的、的、的,有 的、的、的。

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后阅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相关文章。(当天完成)2.摘录文中优美语句。(当天完成)3.你可以独立为自己设计一项作业。(本周内完成)

2 雨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首优美的小诗,作者是当代著名的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和文学翻译家冰心。冰心早在1923年就曾对小朋友讲过:“为着要保守这一点的童心,直到我转入另一个世界为止,我恳切地希望你们帮助我,提携我。我自己也要永远勉励着,做你的一个最热情、最忠实的朋友。”几十年如一日,她一直喜爱孩子,描写孩子,做他们的启蒙人。这首《雨后》描写的是夏天雨后孩子们嬉戏玩耍的情景,童趣满纸,“乐”在其中。〔结构分析〕

全诗共有四节,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节),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第二部分(第二~四节),集中写兄妹俩在雨中玩耍时的快乐。〔语意理解〕

“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

这是一个生动的比喻,渲染了孩子们无忧无虑、不受拘束、尽情玩水的热闹场景,形成了无比欢乐的氛围。

“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放射出兴奋和骄傲。”

“糟糕———糟糕”,是担心妈妈责怪,还是顾忌小伙伴们的笑语?尽管摔了一跤,脸上的欢喜不仅没有丝毫减退,反而放射出“兴奋和骄傲”。他是为踩水尽情而兴奋,为溅起的水花高过同伴而骄傲吧,这真是懊恼中也有喜乐。

“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

相比较而言,小妹妹玩水无声无息,异常小心,这是何等别扭!干脆摔上一跤,像小哥哥那样该是何等痛快!“痛快”二字,不但再现了小哥哥的水中摔倒的感受,而且暗示了小妹妹希望摆脱玩水中的拘束,在小哥哥后,摔上一跤,玩得尽兴。〔写作特点〕

1.诗歌节奏感较强,语言清新、质朴,读起来琅琅上口。

2.全诗采用点面结合手法,先总写广场上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然后集中写兄妹俩在雨中玩耍时的快乐。“面”明确地显示了“点”的内涵,“点”具体而生动地体现了“面”的特色,加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全诗还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兄妹玩水不同情态的对比,给人一种亦庄亦谐、摇曳多姿的感受。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体会夏天雨后玩耍时的欢乐心情,鼓励学生把课文背诵下来。3.认识双线格内的5个字,会写田字格内的12个生字。〔教学难、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教学准备〕

录像、实物投影器。〔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操作要点〕

一、读书指导。

1.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采用情境导入和配像朗读相结合,创设好的课堂开头,激发学生情感的火花,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住。

2.自由读文,深入感悟。

先默读全诗,画出最喜欢的一节,再大声朗读出来,并想一想,从这一节想象到了什么或者想说什么。

学生自由质疑、解疑。

(预设问题:为什么哥哥摔了一跤,说糟糕的同时,脸上却放射出兴奋和骄傲?为什么妹妹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3.体验生活,感情朗读。

引导学生对生活的联想和体验,把理解与感悟作为学生个性化感情朗读的基础,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亲历”生活,欣赏生活,提高人文素养。

抓朗读难点要注意指导方式。期待式:先感受轻声效果,再让学生练一练。欣赏式:请情感到位、读得有风格的同学进行展示。请教式:课文有的诗句没有标点符号,该怎么读好呢? 4.背诵课文,积累巩固。

在有感情朗读的基础上,采用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注意背诵指导,在愉快的教学中积累语言。

⑴可指导学生借助插图练习背诵。⑵可指两名学生到讲台前,让两人一边听老师读课文,一边表演,然后全班学生一起看表演背诵。

5.扩展阅读,丰富生活。

给学生提供反映儿童生活的诗歌供他们阅读。

二、积累内化。

1.自选词语,学生自主完成。

2.文后“说”和“背”的练习在讲读中完成。

三、识字写字。

1.认读要求会认和会写的字。2.识记字形。

⑴采用谜语法记“骄”:马儿桥边站,木字看不见。⑵采用顺口溜、字群比较法记“梢”。稍:有禾稍微动一下(稍微)。梢:有木树上小细梢(树梢)。消:有水除害把毒消(消灭)。3.指导书写。

糟:注意右半部“曹”的笔顺: 曹。

傲:共12画,不要将中间的竖与撇写成一笔。

四、练习。

1.写出反义词。希望———(失望)骄傲———(谦虚)

2.仿照句子,写出比喻内容。平平得像一面镜子 冷

3.鼓励学生把自己有趣的生活写成小诗。只要分行写,写出“有趣”即可,不做过高的要求。也可以让学生把一年级学过的课文《送阳光》改写成诗歌,使学生有内容可写。

资料

〔冰心(1900-1999)〕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家、翻译家。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文学和译作。1923年,她在燕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学习英国文学。在五四运动潮流的推动下,在写作无标题的自由体小诗后,开始了以社会、家庭、妇女等人生问题为主题的小说创作,以流畅的文笔和感人的艺术,引起文坛的注目。1926年,冰心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执教于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校,教案《三年级下学期教案大全(第一单元)》。1946年赴日本任东京大学教授。1951年回国,先后任中国作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职。作品有散文集《再寄小读者》《我们把春天吵醒了》《归来以后》,小说集《超人》《冬儿姑娘》以及《冰心文集》《冰心著译选集》等。

快乐读书屋 一 “球星”马嘴

教材说明 〔解题〕

这是一篇小小说,选自《小小说选刊》。“球星”马嘴是儿子的绰号,但“我”原来却毫无所知。当儿子与“我”谈“球星”马嘴的倒霉事时,“我”并没在意。直到后来“我”看到儿子的精彩表现,才知道他就是“球星”马嘴。这篇精巧的记叙文启示我们:两代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结构分析〕

全文共有十个自然段,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介绍儿子是个小球迷。

第二部分(第二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写儿子谈论学校足球队的“球星”马嘴在一场比赛中连失三球,都怪马嘴的爸爸没给儿子买饮料的零花钱。

第四部分(第七自然段),写儿子谈论马嘴打算不再踢球了,因为马嘴他老爸从来不关心他踢球。

第五部分(第八自然段~第十自然段),写“我”因事去学校,看到了儿子在球场上的上佳表现,才知道他就是“球星”马嘴。〔语意理解〕

“儿子谈得最多的还是他们学校足球队的一位赫赫有名的‘球星’———马嘴。儿子说这是人家的球场美称,意思是牛头不对马嘴。”

“牛头不对马嘴”,原指事物的两个方面不符合。人家美称儿子为“马嘴”,是指他喜欢足球,很有足球天赋,有可能成为足球明星,但他的家长却偏叫他做考试机器,封杀他的特长发展。“‘他太棒了,’我大为惊奇地说,‘他打的哪个位置?’” “‘他是守门的。’儿子半天才回答。”

通过父子颇有戏剧性的对话,交代了“马嘴”在场上的位置,为下文儿子守门设下伏笔,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儿子的幽默。“半天才回答”,暗示其中有隐情,因为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他自己。

“他老爸从来都不关心他踢球,从来都不去看他踢球,甚至不知道他打的是哪个位置,一回家只知道看儿子的作业本上是不是得了一百分,其他的事一概不问,好像儿子就是一架考试的机器。”

这是儿子想告别足球的原因。两个“从来”、一个“甚至”写出了老爸对儿子兴趣、爱好的极度漠视,“只知道”表明了老爸“分数至上”的思想极其严重。“好像儿子就是一架考试的机器”,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流露出儿子对老爸的行为的不满和无奈。“‘你们队的马嘴为什么没上场?’我微笑着问儿子的同学。” “‘马嘴?’一位同学眨眨眼睛说,‘你儿子的绰号就叫马嘴呀,你一点儿都不知道吗?’”

通过“我”与儿子的同学的一问一答,抖出了“包袱”———原来“马嘴”不是别人,就是自己的儿子。在令人忍俊不禁的同时,也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家长与孩子之间缺少了什么„„ 〔写作特点〕

1.叙事幽默而风趣,令人捧腹。2.主旨含蓄不直露,引人深思。3.结尾抖出“包袱”,构思巧妙。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课文,懂得两代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重要。

2.对本课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3.认识4个生字。〔教学难、重点〕

1.理解儿子为什么被称为“球星”马嘴。2.儿子为什么不直接告诉老爸自己就是马嘴。〔教学准备〕

字卡,重点语句投影片。〔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阅读建议〕

一、自读自悟。

1.根据文前提示,粗知大意,了解课文写了什么,在自己最有感触的地方做上记号,把自己的阅读感受写在课本上,三言两语都行。2.小组讨论:

⑴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⑵除此之外你还知道了什么? ⑶还有什么问题不能解决? 3.汇报交流:

⑴在小组讨论中,提出了哪些问题,是怎样解决的? ⑵哪些疑问最后还是无法解开,请讲出来。

4.交流阅读感受。从“球星”马嘴的故事中,你想到了什么?

二、拓展延伸。

可以让学生多角度、自由地理解、开拓课文内容。教师的任务是提供情景,诱发学生的表达欲望。例如:

1.模拟《实话实说》。教师成为“主持人”,学生推荐的代表成了节目的特邀嘉宾,有“球星”马嘴、老爸、马嘴同学和队友,前两排同学成了现场观众,其他同学就是场外的热心观众。节目围绕着“理解与沟通”的话题,有主持人与嘉宾的对话,有观众的提问,还有“热线电话”不断打来。2.仔细看图,联系《“球星”马嘴》一课,以《我是蜻蜓》为题写话。

通过创设说或写的情境,把封闭的课堂教学变成开放的教学,让学生传达、表现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和联想,使理解与表达、输入和输出紧密结合,形成综合能力,在“快乐读书屋”里感受快乐。

三、落实识字。

古 诗 三 首

教材说明 池

上 〔解题〕

池上,即池塘之上,点明了处所。这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所写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的是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的有趣场景。〔结构分析〕

前两句为第一层,写小女孩背着大人划船采莲回来,以为不会被人发觉,后两句为第二层,写小船冲开浮萍,出现了长长的水痕,完全暴露了她的行踪。〔语意理解〕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小娃”,指小女孩。“艇”,指轻便的小船。这两句是讲,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背着家人,偷偷撑着一只小船,到池塘深处采白莲,采完悄悄地回来了。这是一幅“偷采白莲图”。“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不解”,不知道。“浮萍”,一年生草本植物,浮在水面。这两句是讲,她以为自己的行动很隐蔽,不会被人发觉,可是她没有想到,小船驶来时,冲开了水面的浮萍,出现了一道长长的痕迹,完全暴露了她的行踪!这是一幅“浮萍泄密图”。〔写作特点〕

1.语言自然质朴,明白如话,没有华丽的词藻和雕琢的痕迹。

2.挑选细节,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真实而细微地展现出特定的客观事物,使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

风 鸢 图 诗

〔解题〕

风鸢,即风筝。中国是风筝的故乡,早在两千多年前,风筝就在中国出现。明代著名才子徐渭是个风筝迷,常以风筝作为绘画、写诗的题材,留下了数十首咏风筝的题画诗,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盛况。教科书所选这首《风鸢图诗》就是其中非常有名的一首。〔结构分析〕

前两句为第一层,写所见;后两句为第二层,写所想。〔语意理解〕

“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鸢。”

找来搓线的东西搓成丝绵线,搓得老长老长用来放风筝。“千寻”,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千寻”,虚指,意思是很长很长的线。“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青天。” 需要得到春风多大的力量,才能带着这群孩子飞到蓝天之上。“消得”,需得到。“儿辈”,指放风筝的孩子。〔写作特点〕

先描写搓线、放风筝的场景,接着联想到春风送儿辈上青天,思路开阔,想象丰富。

〔解题〕

所见,即所看到的。这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诗人夏日里偶然所见的一件小事,短短的二十个字,表现了农村牧童自在活泼的神态和热爱自然的朴素感情,反映了诗人乡居时怡然自得的闲情逸致。

〔结构分析〕

前两句为第一层,写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唱着歌儿,这是摹景;后两句为第二层,写牧童忽然又不唱了,这是写心。〔语意理解〕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讲牧童悠然自得地骑在黄牛背上。他唱着山歌,嘹亮的歌声在树林中回荡。这是一幅“牧童行歌图”。“振”,震荡的意思。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樾”,一是指两木交聚而成的树荫,一是指道旁成荫的树。结合诗句理解,当取后一个意思。“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讲牧童走着走着,忽然想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着向树上望去。这是一幅“牧童捕蝉图”。“意欲”,心想。“鸣蝉”,叫着的知了。〔写作特点〕

“动静结合”是这首诗的最大特点。前两句诗写动态,描绘了牧童活泼愉快的情态;后两句诗写静态,刻画了牧童的机智灵活。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三首诗。2.认识5个生字。〔教学难、重点〕

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情趣。〔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推荐阅读材料投影片。〔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阅读建议〕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读通诗句。

二、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借助注释、插图理解诗意,说说三首诗所写的内容。

2.指导朗读。古诗的音乐性很强,讲究韵律和平仄,读时注意节奏,音节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才显得更有韵味。

三、比较阅读,赏读古诗。

1.你对哪首古诗最感兴趣,说说你的理由。

2.请同学们找出这三首古诗中你最喜欢、最感兴趣的句子,并说一说为什么选这一句。

四、指导背诵,注重方法。

指导学生练习背诵要讲究方法,让学生觉得背诵也并不枯燥,能喜欢上背诵。

方法一:提问记忆法。如《池上》这首诗,教师可以这么提问:“一个小女孩在池上悄悄地干什么呢?”学生以前两句来回答。教师再问一句:“她是怎么样暴露踪迹的呢?”学生再背后两句。方法二:“二首”完形法。即抓住每首诗的首句和每句诗的首字来完成背诵。方法三:动作演示法。如做搓线、放风筝的动作,学生背《风鸢图诗》。

五、认读生字,推荐阅读。推荐阅读《题画》《园果》《溪居即事》三首与儿童有关的古诗,选你最喜欢的一首背诵。题

〔清〕袁枚 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鲜。牧童何处去?牛背一鸥眠。注〕却关:抽出门栓。

〔唐〕王建 雨中梨果病,每树无数个。小儿出入看,一半鸟啄破。

溪 居 即 事

〔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注〕却关:抽出门栓。

资料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大诗人。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他曾以唐穆宗的年号“长庆”为集名。与元稹共为新乐府运动的领袖,世称“元白”。他写诗非常刻苦,常常“酒狂又引诗魔发”,故有“诗魔”之称。主要著作有乐府诗《秦中吟·买花》,七言古诗《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辑有《白氏长庆集》。

〔徐渭(1521-1593)〕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别号天池、田水月等,明代山阴人。他是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文学艺术家,列为我国古代十大名画家之一。徐渭多才多艺,在书画、诗文、戏曲等领域均有很高的造诣,且独树一帜,给当世与后代都留下深远的影响。著有《徐文长全集》《徐文长佚草》及杂剧《四声猿》等。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清代文学家、诗人。浙江钱塘人。曾中过进士,做过江宁等县知县。他主张诗应该抒写性情,因此多数作品抒发其闲情逸致。著有《随园诗话》《小仓山房集》和文言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风筝〕又称“纸鸢”“风鸢”“木鸢”。北方多称“纸鸢”,南方则称“鹞子”。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我国的能工巧匠鲁班因看到鹞鹰在天空盘旋飞翔受到启迪,曾“削竹为鹞,成而飞之,三日不下”。和他几乎同时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墨翟也曾用三年时间,制成木鸢,能在天空中飞翔。汉代发明造纸术后,风筝改用纸糊制作,称作“纸鸢”。到五代时,李邺加以改进,在纸鸢头上装上竹笛,微风吹动,嗡嗡作响,有如筝声,故而得名“风筝”。明代著名才子徐渭常以风筝作为绘画、写诗的题材,留下数十首咏风筝的题画诗,形象地反映了明代民间放风筝的盛况。

能说会写 讲讲童年趣事

教材说明

这次口语交际的内容是讲讲童年趣事。教材由两部分构成:一段文字和一幅插图。文字第一句引出话题,第二、三句揭示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和要求。插图描绘的是几个小伙伴在一起讲述自己童年趣事的情景。

这次口语交际围绕单元主题设计,与课文学习紧密相连,既是前面学习和活动的延伸、生活经历的分享,又让本学期第一次口语交际训练活动内容明确。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把自己亲历的真实趣事作简单描述,使听者清楚、明白,增进相互之间的了解。2.让学生乐于交际,在实践中学习交际。〔教学难、重点〕

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拓宽口语交际层面。〔教学准备〕

1.教室布置:撤去桌子,留下椅子。

2.贴出海报:让学生明白此次聚会活动的主题。海报题为:让我们聊聊吧———讲讲童年趣事。3.每位同学一个信封。信封里装有三样东西:涂有颜色的卡片、1~100中的一个数字、一种小动物图片。〔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操作要点〕 1.引入话题。

把口语交际定位在聊天,在课的开始就让学生觉得亲切、自然。2.分组交流,说说自己的一件童年趣事。

请学生拿出表示颜色的卡片,寻找拥有同色卡片的同学。合成一组(事先计划好,6人为一组)。找到自己的小组成员后,教师抽动物卡片,抽到的同学开始交流。以这样的形式来确定发言对象,可以避免表达能力强的同学“包场”,而另一部分学生坐冷板凳的情况发生。

接下来可以请4~5位同学发言,教师引导学生与他们交流,可以谈对同一内容的相关感受,也可针对这一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3.重组交流,推荐精彩。

请学生从信封中拿出数字,请1、6、10、16、20、26、30号举高手臂。1~5号组成一组,6~10号组成一组,以此类推。

学生在重新分组后再次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童年趣事,可以说与刚才相同的,也可以说另一件趣事。每个学生还要认真倾听小组同学的发言,在接下来的集体交流中,要推荐自己听到的觉得最精彩的童年趣事。

学生分组交流之后,教师通过报数字的方式请学生推荐在小组交流时听到的最精彩的童年趣事。

在交际过程中,可以选择适当的时机让学生表演、展示。这样既能活跃气氛,又能让学生在课堂中获得成功感。

4.总结谈话,交流所得。

我的课余爱好

教材说明

本次习作由两部分组成:两段文字和一幅插图。文字先列举了几种课余爱好,接着提出了习作要求和提示。《我的课余爱好》是习作文题,习作可以重新拟题,如《我爱集邮》《我喜欢养花》《搜集歇后语》等。当然,如果学生有困难,也可以用《我的课余生活》做题目。插图描绘的是同学们打篮球的情景。

《我的课余爱好》和《我的课余生活》这两个题目乍一看似乎没有多大区别。时间相同,内容近似,都是写课余时间里自己的所做所为,但如果把“爱好”与“生活”这两个词所表示的范围稍作比较,便会发现“生活”一词的范围要大得多。课余时间里所发生的一切,总称“课余生活”。而“爱好”则是指自己极感兴趣、并积极从事的某项活动,仅是课余生活的一部分。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能够把表现自己某一爱好的事例、乐趣等写清楚。2.先说后写,再将修改后的习作誊写在习作本上。〔教学难、重点〕

写清具体事例和从中获得的乐趣。〔教学准备〕

“友情提示”投影片或小黑板。〔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2课时。〔操作要点〕

1.谈话激趣导入,引出习作话题。2.讲述课余爱好,指导创意表达。

⑴学生自己想好自己最想与同学交流的课余爱好,然后四人小组合作交流各自的课余爱好。

交流之前,出示“友情提示”。

“友情提示”可以包括以下两方面内容: ①先说说自己的课余爱好是什么,接着说说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爱好的,有什么具体事例证明,给你带来什么乐趣。

②与课余爱好有关的其他内容,你认为有必要介绍的也可以简单地说一说。⑵指名全班交流,教师点拨引导。⑶小组合作交流,答“记者”问。

有了上述教师的点拨引导后,再采用答“记者”问的方式,以体现主体性。即小组内一位同学说的时候,其他几位同学以小记者的身份,就听不明白的地方进行质疑,引导组内成员都能说清楚。

3.写下课余爱好,相互评价交流。⑴动笔起草。⑵对比评议。

选一篇好的,一篇具有共性问题的,进行对比讲评。看哪些地方还需要完善,哪些地方写出了自己独特的体验,印象深的地方是否写明白了等等。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同时,示范评改,使学生明白怎样修改,为什么这样修改,教给学生修改习作的方法。⑶自主修改后,小组内互改。⑷誊写习作。

语文七色光 一

教材说明

本次“语文七色光”共安排四项内容。第一项练习包括按拼音填空组词、填写身体部位或器官的名称组成语、照样子写叠词。第二项是积累与主题相近的谚语。第三项是知识窗,通过阅读知识短文,了解中国少儿广播、少儿电视节目的有关知识。第四项是开心一刻,选了一个颇有童趣的父子小幽默。教学时,除“知识窗”外,其他三项内容均可以适当扩展。教学建议 〔教学目标〕

1.通过同音字填空、填写身体部位或器官的名称、写叠词,了解语言的某些规律,更有效地积累、运用字词。2.积累谚语。

3.阅读短文,扩展知识面。4.学讲小幽默,感受幽默。〔教学时间〕

建议本课教学1课时。〔操作要点〕

本次“语文七色光”的教学可以打破原有顺序,结合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前勾后联,一气贯通。例如:先阅读“开心一刻”小幽默,教师用语言过渡:“此时爸爸会是什么神态呢? ”投影出示:()瞪()呆,由此导入“练”的第二项内容;然后用语言过渡:“儿子见老爸目瞪口呆就笑眯眯地对老爸说:“老爸,别当真,我是在和你开玩笑呢!”出示“笑眯眯”,由此导入“练”的第三项照样子写词语。1.练。

⑴学生借助字典完成填空组词并汇报,注意引导学生从字形上加以区别。可适当补充一些其他的多音字做扩展练习,或请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多音字。参考答案:友(谊)(意)见;外(形)类(型);树(根)(跟)随;童(谣)(摇)动。

⑵读题后剖析例子,知道身体部位或器官的名称都指什么,然后独立完成填空并交流,最后反复熟读。可适当补充相关练习或请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含有人体部位或器官名称的成语。

补充练习:浑身是(胆)(心)中有数 虎(头)虎(脑)(手)忙(脚)乱

⑶引导观察两组叠词的异同之处,知道两组都是abb的形式。第二组词的开头字是“一”,去掉重叠的一个字仍然是一个词,只不过数量是固定的;而第一组去掉重叠的一个字,有时就不是词了,如“笑眯眯”去掉“眯”就不成词,表达不了一个意思了。然后练习照样子写词语,可不受教材限制,能多写的可多写几个。最后可在组内交流。参考答案:

笑眯眯 乐呵呵 喜洋洋 亮晶晶 绿油油 一缕缕 一排排 一声声 一本本 一条条 2.日积月累。

在学生自读、引读、指名读、齐读的基础上指导背诵,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向课外扩展,可不受单元主题的限制,把平时积累的谚语、名言警句进行汇报交流,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兴趣、习惯。

3.知识窗。

先默读,再指名读,读后简要说说自己知道了什么知识。还可以谈谈自己喜欢听广播或看电视中的什么节目,喜欢的理由是什么。4.开心一刻。

让学生自由读这个小幽默。读后问:读完你觉得好笑吗,为什么。通过交流,使学生知道先看见闪电后听见雷声,是因为光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快,与眼睛、耳朵长的位置无关,儿子纯真幼稚的回答形成一种出人意外的喜剧性,令人从中感受到可爱而可笑的无穷趣味。师生互动,交流有关儿童趣答的小幽默。

课后给家人或朋友讲一个小幽默,让他们开心一笑。

资料

香蕉(小幽默)

在火车上,有人看见两个小女孩美美和丽丽很好玩儿,就给她们每人一个香蕉。她们有生以来第一次见到香蕉,美美好奇地咬了一口。正在这时,火车驶进隧道。她觉得眼前一黑,不禁大吃一惊。“喂,丽丽!”她叫了起来,“你吃香蕉没有?”“还没有吃呢?”丽丽答道。“噢,那就别吃了!”美美说,“吃了香蕉会什么都看不见的!”

月亮上的拥挤(小幽默)

有一次,老师在教室里讲月球上的情况。他说:“月亮大得很,在上面可以十分宽敞地居住几百万人。”小男孩亮亮突然大笑起来。老师问他笑什么,亮亮回答:“我想象得出,当月亮变成月牙儿的时候,住在上面的人该多么拥挤啊!”

第五篇:S版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三年级下学期语文复习教案【第一单元】

复习目标:

1、复习掌握第一单元的生字生词、多音字,量词。

2、重点了解背诵情况,按要求背诵第一课、第二课、第三课指定篇幅,并能默写古诗。

3、加强阅读理解,提高阅读分析能力。

4、能把句子补充完整,能修改病句。

复习内容:

一、听写词语。

1、听写词语:

2、同桌互批

3、提出易错字,师生共同修改,加深印象。

4、齐读。

二、复习多音字

在课文中找出多音字 答、转、佛

1、指名学生在黑板上组词。

2、集体更正。

3、齐读。

三、复习量词

1、小组比赛形式

2、齐读。

四、复习课文。

1、采用齐读、分组读、开火车读等多种方式复习一单元的内容。

2、指名背诵课文。

3、默写第二课。

4、同桌互批,各自订正。

五、阅读分析。

1、课内练习。

2、结合复习册进行课外阅读练习。

六、读读背背【跟春天有关的词语】

1、学生写,老师知道,指出易错点,加深印象。

2、齐读。

下载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小测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3——2014年三年级下学期第一单元小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一、 教学目的 1. 引导学生观察家乡的景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说清楚,通过合理的想象,激发兴趣,引导学生自由写作。 2. 适当的运用拟人、比喻、夸......

    三年级第一单元习作

    我的课余生活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绘画,每天晚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画一幅画,今天晚上我又画了一张画,名字叫《秋天的图画》,上面画了一片片金色的稻田,稻子在秋风中笑弯了......

    三年级第一单元小结

    一、课文的写作顺序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二、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小猫是妈妈(生)的,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

    三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清

    2015-2016学年度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清 班级 姓名 一、我能拼得准确,写得正确。 Chuī yān jīng xǐng biān câ dào dã zī rùn niàn dao ( ) ( ) ( ) ( ) ( ) ( )......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教案

    1.让我们荡起双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九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能力目标: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并练习说话。......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测量 单元内容:教材第1—14页的内容 单元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千米,建立相应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和分 米度量物体的长度。 2、通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