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时间:2019-05-13 09:42: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篇: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复习资料

一、填空。

1、小猫是妈妈(生)的,小鸡是从(鸡蛋)里孵出来的。

2、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3、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态、大小、颜色)等各有不同。

4、“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

5、选种要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

6、我们试图从土壤中拔出一棵树是(非常困难)的,就连从草地里拔出一棵草(都很困难),因为它们都有深深的(根)。

7、植物的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还需要(养料)。

8、经过科学家的多年研究,发现多数植物都能自己制造(“食物”)。

9、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食物、养料)来自绿色的(叶)和(茎)。

10、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植物的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发育需要(养料)。植物的茎是(输送)植物的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

11、任何植物的茎上都有(节),它是茎最本质的(特征)。

12、果实的形成主要与花的(传粉)和(授精)有关系,所以植物只有开花以后才能结果。

13、解剖花时,用镊子把凤仙花的各个部分,从(外)向(内)一层层地撕下来。

14、观察果实的形成过程,可以知道果实的形成要经过(传粉)和(授精)两个重要过程。

15、拿一颗已经成熟的凤仙花果实,轻轻捏一下,果实会(开裂)。

16、凤仙花的身体可以分6部分,分别为(根)、(芽)、(叶)、(花)、(果实)、(种子)。

17、凤仙花的生长过程主要包括(种子)、(茎)、(花苗)、(开花)、(结果)。

18、通过观察我们发现,凤仙花的生长发育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19、凤仙花开花的季节是(夏季),一般花长在(叶腋)部位。

二、填空。

1、在解剖花时,应选用(A)。

A.新鲜完整的花 B.被虫子咬过的花 C.干枯的花 D.含苞未放的花

2、种子种到土里会长出一棵新的(A)。A.植物 B.种子 C.蘑菇 D.草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植物只要开了花,就能形成果实和种子 B.刚刚收获的粮食必须晒干了才可以入库

C.没有种子的植物,都没有根、茎、叶 D.种子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

4、凤仙花在开花之前会长出(B),而后变成花蕾。A.种子 B.花芽 C.根 D.叶

5、一粒种子能够长成一棵植物的奥秘在于(D)。

A.种子有种皮 B.种子有胚芽 C.种子有胚根 D.种子有胚

6、(A)可以使对种子的观察更好地进行。

A.浸泡种子 B.晒干种子 C.种子的胚根 D.种子有胚

7、为了便于观察种子,可以使用(A)。

A.放大镜 B.小镜子 C.手电筒 D.显微镜

8、通过观察记录,我们知道,水仙花的生长过程中,(A)先长出来。A.根 B.茎 C.叶

9、在研究根的作用的实验中,我们会发现,试管中的水(B)。A.变多了 B.变少了 C.没有变化

10、解剖花的顺序是(C)。

A.依次用镊子撕下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依次用镊子撕下雌蕊、雄蕊、花瓣、萼片 C.依次用镊子撕下花瓣、雄蕊、雌蕊、萼片

11、凤仙花有下列哪种特征(D)。A.茎上带刺 B.圆形的叶子 C.黄色的花 D.黑色的种子

12、一般凤仙花的花瓣有(C)片。A.三 B.四 C.五

13、凤仙花的果实像个(B),还长着毛。A.小铃铛 B.小辣椒 C.小圆珠

D.小葫芦

三、名词解释。

1、直立茎:垂直向上生产的茎叶。

2、缠绕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的茎叶。

3、攀缘茎:攀缘在其它物体上生长的茎叶。

4、匍匐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的茎叶。

四、简答题。

1、幼小的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答:幼小的绿色开花植物是从一粒种子成长出来的。它们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死亡的过程。

2、怎样播种凤仙花?

答: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准备好花盆和土。把一块小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适量的土。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坑,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坑里放1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盖上土。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使土壤湿润,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

3、根向什么方向生长?与种子放置方向有关系吗?

答:根向着有土壤和水分、养料的地方生长。它与种子放置的方向没有关系。

4、植物的根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答:植物的根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植物生长的需要,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什么叫光合作用,是谁发现的?

答:植物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能够利用光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养料和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是1771年美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的。

6、植物生长发育所需的养料是从哪里来的呢?

答: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成的。

7、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

答:植物的茎具有支撑植物及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植物的茎能从下向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向下将绿叶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体的各个部分。

8、植物开花与结果之间有什么联系?

答:植物先开花,花凋谢后结出果实。这是因为植物的花里含有雄蕊,雌蕊、花药、柱头、子房等。当雄蕊成熟后,花药释放出2个精子,给子房受精,分别发育成胚和胚乳,同时分泌生长素,使子房发育成果实。当花受精了就发育成果实,没有受粉的花凋谢后不发育成果实。

9、凤仙花的果实在植物的什么位置长出来? 答:凤仙花的果实长在叶腋部位。

10、凤仙花开花期间植物的高度有没有变化?

答:凤仙花开花期间,高度不再长,这是因为它里面产生的养料主要供花的发育及果实、种子的发育。

11、凤仙花的身体可分哪6部分? 答: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12、植物的茎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答:垂直地面向下生长的茎叫直立茎。缠绕在其它物体上向上生长的茎叫缠绕茎。攀缘在其它物体上生长的茎叫攀缘茎。平卧在地面蔓延生长的茎叫匍匐茎。

五、判断题。

1、水越多,阳光越充足,凤仙花生长的就越好。(错)

2、只要把凤仙花的种子播入土壤中,种子就能发芽。(错)

3、一粒种子能长成一棵植物的奥秘在于种子内有营养物质。(错)

4、凤仙花可以像牵牛花那样爬到花架子上去。(错)

5、凤仙花的花瓣都是单瓣的,没有重瓣的。(对)

6、凤仙花都是粉红色的。(错)

7、所有的植物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错)

8、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全部相同。(错)

9、掰开一粒种子,我们会看到里面有一株小苗。(错)

10、秋天是播种水仙花最适宜的季节。(错)

11、在播种水仙花时,什么样的种子都可以。(错)

12、在播种水仙花时,要在花盆中放水,放的越多越好。(错)

13、植物开了花,就能形成果实。(错)

14、无籽西瓜,无核蜜橘和香蕉中都没有种子,所以它们都不是果实。(错)

15、成熟的凤仙花果实开裂后,种子落在地上可以萌发,即将成熟的凤仙花果实掰开后,种子落在地上也可萌发。(对)

16、果实都有种子和果皮。(错)

17、凤仙花从种子萌发到生芽、开花、结果,直至秋后逐渐死亡,只经历了一年的时间,所以凤仙花是一年生植物。(对)

第二篇: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1.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在观察和测量大树时,我除了用自己的(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等人体器官外,还用到了(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

第三篇: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

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植物教案

第一课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能够学会记录和学会讨论、学会倾听。

【教学准备】

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梧桐树的照片)

.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一棵什么树呢?(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

2.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

3.学生汇报:(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二、回忆中的大树

.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可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刚才很多发现都是大家平时看到大树时留下来的印象。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补充图片上没有的知识)

3.激发兴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想不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呢?

4.学生合作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小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小组合作交流: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三、观察真正的大树

.交流汇报: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观察注意事项:进入到草丛中,观察大树时,我们要注意什么?把观察到的信息,我们该怎么办?(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简短的词语、画画等方式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上)

3.研讨: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交流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四、课外延伸

.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

2.课外作业:观察跟课堂中不一样的大数并做好记录。

3.准备材料:记录本、一张纸,一支铅笔(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板书设计】

.我看到了什么

观察内容:树枝、树干、树瘤等等

观察方法:看、摸、闻、听

借助工具:绳子

【教学反思】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来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爱护树木的情感和愿意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观察记录本、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

上节课,我们已经观察了一棵大树,这节课你们还想继续去校园里观察树木吗?(揭题)

二、观察树木的方法

.观察树木之前,我们先解决这几个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我们应该按怎么样的顺序来观察一棵树?为什么?(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我们一边观察一边记录,很困难、很不方便,你们有什么办法使我们的记录更加完整、更加的快速呢?(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2.观察时我们今天要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3.观察笔记的要求: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观察记录一棵树(学生实践)

.温馨提醒: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

(4)观察我们要注意什么?

2.学生观察实践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交流:各小组的观察记录。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四、课外延伸

.总结、课外作业: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2.准备材料:捡几种常见的小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板书设计】

2.校园的树木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教学反思】

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

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能通过观察,发现一些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过程与方法:

能用灵活运用观察方法观察小草;

培养合作交流、动手实践的能力;

用多种方法记录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培养记录意识,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培养记录的及时和有效性。

【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激发兴趣

.欣赏了这些美丽的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应该怎么做?保护和爱护我们的自然环境

3.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大树和小草。(揭题)

二、观察小草的方法

.看大家对自己带来的小草已经手痒痒了,谁来说说你的小草从什么地方捡来的?

2.小草有了,你想怎么观察小草呢?(用感官、借用其他器材:放大镜、小刀等)

3.按什么顺序观察?

4.遇到不认识的小草我们应该怎么记录呢?

三、观察小草的实践

.温馨提示

(1)四人小组合作,及时做好记录,遇到不知名的小草用简图记录或标明不知名小草1、2

(2)仔细观察小草的根、茎、叶、果实等主要特点;(介绍小草的根茎叶果实指的是哪里)

(3)观察时由表及里,由点到面,由局部由整体;

(4)当你使用小刀、剪刀等锋利工具时要注意安全。

2.表格设计

我们观察到的小草

名称

简图

根、茎、叶、果实主要特点

小草的相同特点有:

草的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启发引导:从小草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

3.学生交流:畅所欲言自己的发现和记录

四、比较大树和小草

.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观察自带的樟树枝条、叶片、果实来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

狗尾草

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

颜色

形状

大小

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2.比较大树和小草

(1)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你们知道这个图是什么意思?它也有自己的名字?

大树

小草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

3.总结:从以上维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

五、课外延伸

.作业:我们知道了大树和小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课后可以继承补充并去学校的实验基地去寻找自己喜欢的小草和大树进行观察和记录。新课标第一网

2.准备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记录本、小刀。

【板书设计】

3.大树和小草

小草的观察方法、观察顺序、记录方式

大树

小草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填写懂维恩图;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感知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的区别和不同的生长情况;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相同与不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记录本,小刀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前几堂课我们学习了几种植物,有大树和小草。这些小草,大树都是生活在陆地 的,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下另外一类植物,却不是生活在陆地的,你们猜猜它会是生长在那里?

(学生:水里)

对了,就是在水里,我们把这些生长在水里的植物称水生植物。(板书揭题:水生植物)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观察对于我们科学课是多么的重要,也通过观察了解了很多。今

天,我们还是来通过观察来认识水生植物。

3.大家在河边、水池或者在电视上,都看到过很多的水生植物,有哪些水生植物?

二、学习新课

.观察金鱼藻和水葫芦

(1)我们现在就来观察水生植物,请同学们拿出水葫芦和金鱼藻以其他水生植物。每位同学选择自己喜欢的水生植物进行观察。

观察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在水槽中观察结束后,然后再拿出来进行观察,并做好记录;在一边观察一边思考,遇到了什么问题?观察是要注意纪律问题。

(2)小组汇报自己的发现以及遇到的问题。老师这里也有这么一个问题:水葫芦怎么能浮在水面上呢?

(3)引导学生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水葫芦的葫芦里面不是实心的,是

有很多空隙的,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

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2.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1)刚才我们观察了水生植物,同时也观察了水葫芦和金鱼藻,那么它们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2)记录单

水葫芦和金鱼藻的相同点

(1)

(2)

(3)

……

3.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1)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同学们,还认识这个图形吗?我们继续用维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老师希望大家能填得更好,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三、课外延伸

.总结水生植物的一些知识:什么是水生植物?水生植物有哪些特征和习性?不同水生植物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水生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有些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2.作业:观察其他水生植物做好观察记录。

3.准备材料:

(1)学生准备:捡一些不同形状的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记录本。

(2)教师准备:一条枝条上面长着不同老嫩的树叶。

【板书设计】

4.观察水生植物

观察方法:

在水槽中进行观察

在水槽外进行观察

记录自己遇到问题

水葫芦

狗尾草

第五课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了解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征;

掌握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植物叶的数量和叶的种数;

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植物叶和不同种植物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学生研究植物的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通过观察、交流等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捡一些不同形状的落叶、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老师准备:一条枝条上面长有不同的叶子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秋天是落叶的季节,调皮的叶子宝宝纷纷从大树妈妈的身边跑开,到处去旅行交朋友。谁来说说你看到的树叶宝宝是怎么样子的?

2.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植物的叶。(板书揭题)

二、统计树叶,粗分树叶

.每个小朋友都收集了很多的树叶宝宝,想不想和叶子宝宝交朋友啊?老师先请大家帮我们的叶子宝宝交交朋友,你觉得他们之间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可以让他们成为朋友?

2.学生观察汇报:

(1)你们小组共有几片树叶宝宝?

(2)共有几种树叶?为什么这样分?一边听汇报一边把学生划分标准给记到黑板上。

(3)你觉得()和()是同种的,因为()

3.交流讨论:

分别拿出不同的叶来交流,一一分辨出划分标准

三、叶的结构

.叶子宝宝在一起玩的很开心,你看他们要介绍自己了,叶子宝宝说到:“我们都有相同的结

构就是……”小朋友们能猜猜看小树叶都说了些什么?

2.学生观察不同的叶子,猜测小树叶说的。

3.小结:它们都有叶片和叶柄,在叶片上还有叶脉。

(教师板书)

叶片:有叶脉

完整叶的结构

叶柄

四、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一条枝条上的树叶宝宝的观察

(1)出示一条枝条:我们刚才帮助树叶宝宝找到了兄弟姐妹,现在我们看看是不是正确,一条枝条的叶子大家看看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这条树枝上生长着不同阶段的叶子)

(2)分发树枝:下面请各组同学仔细观察一下树枝上的叶宝宝,你能在这条树枝上找出几种不同生长阶段的树叶宝宝?

(3)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是怎样的?(用板书引导:叶芽→小叶→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落叶)

(4)总结:许多植物的叶在春天长出了叶芽,然后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到了秋天就枯黄死去了,完成了叶的一生。

2.思考:那么,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长在树上的新鲜的叶是活的,是有生命的,而落叶是死的,是无生命的。)

师指出:看来,“叶也是有生命的。”(板书)

3.思想教育:既然叶也是有生命的,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树叶宝宝呢?今天,为了给同学们研究植物的叶,老师没有办法,只好摘了一些叶子,老师的心理是十分难过的。大家平时尽量不要去采摘好吗?

五、课外延伸

.自然界中有些树木竟然四季常绿,这是怎么回事?这些植物的叶有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2.请大家课外仔细观察,或者查查资料,这些植物的叶为什么四季常绿?等到你有了明确的答案时再来告诉同学,告诉老师。

3.准备材料:

学生准备: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本。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茶花。

【板书设计】

5.植物的叶

叶片:有叶脉

完整叶的结构

叶柄

叶的一生: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黄叶→落叶

叶也是有生命的 【教学反思】

第六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培养热爱植物、保护植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图片,带花苞的茶花。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自然界真的很神奇,一年有四节,不同的季节带给我们不同的享受。植物在春天带给我哪些神奇的变化呢?到了秋天又能有什么神奇的变化呢?

2.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揭示课题)

二、观察方法指导

.小组合作交流这些问题:

(1)植物在哪些方面发生了变化呢?

(2)我们应该怎样来观察植物的这些变化呢?怎样测量这四张大小不一的树叶?

2.学生汇报:

预设(1)树干变长变粗、叶子变色掉落、树木变高等。

(2)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数一数每天有多少落叶,测一测树叶的宽度等。

(3)还可以看看茶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等

三、校园内实地观察测量

.观察樟树的要求以及内容:(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吗?)

(1)测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与最小叶、中间叶的长度和宽度。

(2)测量树干的粗细,连测三次,取平均数。(为什么?)

(3)数一数落叶有多少?

(4)完成前面的同学,可以再观察和测量自己喜欢的?

2.学生在操场上观察测量,教师指导。

四、交流观察内容

.汇报落叶的数量。

落叶的数量说明了什么?(说明树叶在老化死亡)

2.汇报叶的大小数据。

树叶的大小变化,说明了什么?(说明树叶在成长,在变化)

3.汇报树干的粗细。

树干的粗细说明什么?(树干的粗细一次记录很难看出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需要以后继续观察。植物的树干变化可能是十分缓慢的)

五、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观察一棵树的一年四季中的变化,说一说有些什么变化?

2.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这进一步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的在生长,在成长,在变化。)

六、课外延伸

.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课后作业):

(1)书本上带给我了一些关于植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知识,我们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植物在不同的季节中是否真的会发生变化,那你们有什么方法吗?我们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2)观察记录表的设计

我的____________变化记录表

树干

树冠

叶子

其他

粗细

树皮

落叶数

颜色

大小

我的发现

小结:这样坚持下去,我就还可以科学的知道大树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2.准备材料:

(1)学生准备:观察记录本

(2)教师准备:水生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板书设计】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项目

观察情况

说明了什么

落叶

……

老化死亡

树叶

……

在成长

树干

……

变化缓慢,但也在成长

第七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

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图片,植物一生的图片;

学生: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回忆引入

.我们前面学习了哪些植物?它们分别生活在哪里?有什么特点?

2.小结:在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有高大的木本植物,也有低矮的草本植物,有生长在陆上的植物,也有生长在水中的植物。但是,它们都称为植物,为什么都属于植物呢?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植物的共同特点。(揭示课题)

二、植物生长的条件

.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等植物,你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呢?把你想到的记录在记录本上。(学生填写)

2.学生汇报。

预设:陆生植物有:杨树、桃树、樱花、菊花、车前草、油菜、小麦……

水生植物有:莲、菱、满江红、茭白、荸荠、菖蒲、芦苇……

3.这么多陆生植物,它们要健康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呢?(水分、阳光、空气、土壤、营养)

那么水生植物的生长又需要什么条件呢?(水分、阳光、空气、营养)

4.学生记录在记录本上,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设计表格。(可用维恩图记录)

5.小结:不管是陆生还是水生植物,它们共同的生长条件是什么?(水分、阳光、空气、营养)

三、植物的一生

.向日葵的一生

(1)人的一生要经出生、婴过儿、幼儿、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死亡等生长阶段,那么植

物的一生要经过哪些生长变化?你能举个例子吗?(学生举例)

(2)观察向日葵的一生图片(),思考向日葵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3)学生汇报。(种子-出芽-破土-子叶张开-幼苗-花蕾-开花-结果-种子成熟繁殖后代)

2.大树的一生

(1)刚认识了向日葵的一生,那么大树的一生又经历了哪些变化呢?(出示大树图片)

(2)学生汇报。(小苗-小树-大树-落叶-枝逐渐枯萎-死亡,大树靠种子、茎等繁殖后代)

3.比较大树和向日葵

(1)大树与向日葵的一生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寿命长短)

(2)大树与向日葵的一生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经历了从生到死的过程,会生长发育,还会繁殖后代)

4.从大家的思考和交流中,认识了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一生的变化,从植物这么一生的变化,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植物是有生命的,会生老病死,会繁殖后代)

四、植物的共同点

.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又是通过哪些方法知道的?

2.学生小组合作整理和交流、汇报。

3.小结: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些都说明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要爱护生命。

4.你想怎么来爱护植物呢?

五、课外延伸

.我们是通过哪些方法来学习植物的知识的呢?(学生讨论)

小结:实地观察,小组讨论,画图,填表,记录观察内容。要想知道更多的植物知识,我们还可以查找资料。

2.布置课外活动:查找有关植物方面的知识,并记录在观察记录本中,下节课进行交流。

3.准备材料:观察记录本

【板书设计】

7.植物的共同特点

生长条件:

植物的一生:

水分、阳光、生长发育、繁殖后代

空气和营养

从生到死的过程

植物有生命,我们要爱护

第四篇: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在“观察折叠小人”活动中能够有所发现,提出问题。

2、能够从琴纳和牛痘的故事中受到启发,知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解答的过程。

知识与技能:

1、知道科学是什么。

2、知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科学课的学习产生兴趣。

2、想知道,爱提问。

教学重点:初步了解科学是什么。

教学难点:从科学家的经历中了解科学探究的大致过程。

教学准备:

插图、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从这学期开始,我们将学习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2、提问:你知道科学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了解科学是什么。

(1)、讨论“什么是科学?”

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发表自己的看法。

(2)、引导学生看课本第2页插图,开阔一下视野。

(3)、提问:图上的人在做什么?让学生说一说插图的内容,教师适当地加以补充说明。

(4)、谈话:只有科学家那里才有科学吗?你有没有做过下面这些小朋友做的事情?(看书中图片)想一想,你为什么想做这些事情?(学生交流)

(5)、师生小结:使学生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琴纳和牛痘的故事。

(1)、老师讲故事、学生自己阅读等不同方法让学生了解故事梗概。

(2)、提问:从故事中,我们可以知道琴纳是个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医生。在故事的开始部分,他有什么发现?(学生交流)

(3)、正因为有了这个新发现,他想到并提出了什么问题?此后,他又分别做了些什么事情?

(4)、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提出问题——寻找可能的原因——做试验证明——试验成功了。

(5)、你能按照上面的提示,复述一遍琴纳的故事吗?学生复述故事。

(6)、搜集资料,找出其他科学家在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共同的地方。

3、理解科学是什么。

(1)、教师讲解并演示活动方法,学生尝试操作。

(2)、要求学生边做边观察,然后说说自己有什么发现。

(3)、学生汇报。

(4)、提问:有谁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学生回答,若没有学生能说出来,教师作简单介绍)

三、全课总结

1、提问:通过前面的学习,你能告诉我们科学究竟是什么吗?

2、学生分组交流,并向全班同学讲述自己的想法。

3、总结: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求问题答案的过程。(板书)

1.2做一名小科学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从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活动中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

2、学会从身边的事物中提出问题。

知识与技能:

找出自己亲身经历的事与科学家发明创造的相似之处,认识科学是什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我们也能做科学的信心,立志从小做一位小科学家。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曲别针、卡纸等。

学生准备:剪刀、彩笔、夹子等;课前收集自己最喜欢的科学家的资料。

教学重点:感受自己的探究活动与科学家研究活动的相似之处。

教学难点:找出降低重心使物体平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会站立的纸鹦鹉导入:

1、教师出示会站立的纸鹦鹉。

2、谈话:今天科学课老师带来了一只纸鹦鹉,它能够站立在老师的手上。好玩吗?你们想不想也来做一个呢?

(二)、探究活动:

活动

一、制作纸鹦鹉,探究其中的奥秘。

1、教师介绍做纸鹦鹉的材料。

2、学生动手做,教师巡视指导。

3、尝试:让纸鹦鹉站在自己的手指或是纸环上。(或成功或失败)

4、引导学生思考:鹦鹉为什么能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怎样才能让鹦鹉站在纸环上不掉下来?)

5、分组试验,商量可行办法。(提示:把想到的办法简单记录在活动记录纸上。)

6、分组汇报、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和简便性。

7、教师做整个活动的总结。

活动二:想办法让更多的东西“站在”手指尖上。

1、提问:除了让纸鹦鹉站在你的手指上,你还能让其他东西(比如:铅笔、尺子等)也站在你的手指尖上吗?

2、学生分组活动。

3、谈话:别上回形针试试,换作夹子试试。

4、交流发现,寻找相似之处。

(1)、提问:刚才大家在研究其他物体是否能站立时有什么发现呢?

(2)、学生交流、汇报。

(3)、谈话:同学们想想看今天我们科学课上是如何去研究的?课后继续研究怎样让更多的物体站起来。

(三)、总结拓展。

1、讲述:科学研究是个复杂的过程,有些结论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得出的,有些甚至到现在都内有得到准确的答案。比如:……

2、谈话:运用大家发现的原理,可以让许多物体“站”起来,你能利用这个原理制作一个玩具吗?

3、你们准备怎么做?做之前需要准备些什么?

4、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巩固课中的学习发现。

第五篇:第一单元科学练习题

1、植物的一生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呢?答:要种到土里获得养料,需要浇水,需要合适的温度,需要阳光,需要空气

2、种子发芽的基本条件是?

答:一是温度、二是水分、三是充足的氧气。

3、香蕉、松树、仙人掌分别生长在什么地方?

答:香蕉生长在热带雨林;松树原来生长在寒带,叶子面积小,叶子细胞中的液体浓缩能抵抗寒冷;仙人掌生活在热带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和动物的侵害,叶子退化为刺。它们都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的需要而长成各自不同的形状。

4、蚯蚓会选择哪个生活环境?

答:蚯蚓会选择黑暗的地方。

5、企鹅、天鹅、青蛙、大雁、狼等动物生活的环境。

企鹅在南极,因为它身体肥胖,只因体内有大量的脂肪,而脂肪有利于保温。天鹅是一种冬候鸟,喜欢群栖在湖泊和沼泽地带,主要以水生植物为食。生活在北方地区。青蛙小时候只能生活在水中,长大后还可以到陆地上生活。大雁适应温暖的环境,它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迁徙。北极狼适应寒冷的环境,北极狼有着一层厚厚的毛,可以御寒。可栖息范围包括苔原、草原、森林、荒漠、农田等多种生境

6、写出几条食物链。

水稻→稻螟虫→青蛙→ 蛇

水稻→稻螟虫→麻雀

水稻→麻雀(麻雀是杂食性的,既吃水稻种子又吃昆虫)植物→秧鸡→鹰

浮游植物→浮游动→小鱼→白鹭

7、生态瓶里所发生的变化,主要原因是什么?

生态瓶里的生物的数量和种类要平衡,必须有足够的氧气。

8、为了维护生态平衡,我们人类应该做些什么?

第一,热爱大自然,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第二,爱惜动植物,保护生态平衡。

第三,优化生产方法,防止环境污染。

第四,发展科学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下载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年级科学第一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年级科学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 1、果实和种子 教学目标: 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述观察结果。 2、 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

    2014年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2014年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检测题 红星小学代继安 一填空 每空3分共30分 1 物体的冷热程度可以用来描述,通常用符号来表示 2一般情况下,水受热时体积受冷时体积,我们把水的......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材料

    第一单元知识点 身边的材料: 1.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用(材料)制成的。 ▲判断物品用什么材料制成的主要方法有:看、摸、闻。 2.我们身边的材料可以分为:(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3.天......

    2017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湘教版

    XX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教案湘教版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 校园寻“宝”【一周一】 教学目的: (一)科学探究目标:模仿科学家一样地去寻“宝”能寻到合适的探究材料。 (二)情感态......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生长一般都要经历一定的生命周期。 2、植物根、茎、叶的作用。 3、绿色开花植物有根、茎、叶、花......

    三年级第一单元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计划单元教学内容1.《大青树下的小学》2课时2.《花的学校》2课时3*.《不懂就问》2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2课时语文园地二2课时计划课时11节单元教材间的联系本......

    三年级第一单元小结

    一、课文的写作顺序课文以燕子为线索,是按燕子的外形特点、燕子在春天从南方赶来、燕子飞行和停歇的顺序记叙的。二、每一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讲......

    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教学过程: 一、学习毫米产生的意义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1)出示例1情境图,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学生观察后,教师提出“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们愿意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