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时间:2019-05-13 18:1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篇: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姓名

一、填空

1、构造齐全的花由组成,这样的花叫。却少其中一部分、两部分、三部分的花,叫做。

2、果实都有

3、花粉粒萌发的花粉管伸入胚珠,精子穿过花粉管与融合。

4、茎的内部有两种管子: 管运输。

5、植物的叶一般都是绿色的,这是因为。

6、植物体内的水吸收周围的热,变成跑出去,腾飞到空中。叶的这种作用叫做。

7、每一个叶绿体,都是一个小小的“。在阳光照射下,叶绿体可以把根吸收来的和由进来的,合成植物所需要的,同时释放出。叶的这种作用叫做。

8、叶的光合作用,不仅为植物制造

9、蒸腾作用不仅使空气变得地。

10、茎有运输

11、在叶的下表皮,有很多供气体出入的小孔,叫做。

12、显微镜由、、组成。

13、植物的根可分两大类类和 类。

14、绝大多数植物都有根,根有、的作用。

15、根在吸收也吸收了。

16、一颗完整的植物包括、六部分。

17、现在已经知道的植物就有

18、根主要是靠。

19、做根吸水实验时,要在装植物的杯子水面处滴上油,杯口塞上棉花等东西。这是为了防止直接从蒸发。20、拔草时,我们的手感到很费劲。因为植物的在“抓”者泥土,牢牢地 着植物。

二、判断题

1、世界上如果没有植物,动物也无法生存。()

2、周围的温度越高,叶的蒸腾作用进行的越快。()

3、叶的光合作用,就是为植物制造养料,别无其他作用。()

4、胡萝卜、马铃薯供食用的部分,都是植物的根。()

5、树的根多,扎得深,伸展范围广,才不容易被风刮倒。()

6、一般来说,制作花的标本应该采集完全花。()

7、植物不进行蒸腾作用,也能正常生长。()

8、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非绿色植物,叶子中没有叶绿体,所以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9、叶的蒸腾作用对植物的生长时非常必要的。没有蒸腾作用,植物就无法生长。()

10、树林里空气比较潮湿,是树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

三、选择题

1、用塑料袋把一株植物扎起来,塑料袋内壁出现水珠,它是A 叶的蒸腾作用产生的B从湿土里跑进去的

2、树林里的空气比较潮湿,这是A树叶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造成的。B 树叶挡住了阳光,地下的水分蒸发不出来造成的。C树叶的蒸腾作用的结果。

四、简答题

1、在小树上栓铁丝晾衣服,日子久了,树皮会形成瘤状突起。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一些大树的树皮被动物啃食一圈后,会慢慢死掉?

2、在果实开花季节,如果遇到连阴雨的天气,常会造成果树减产,这是什么原因?

3、叶子的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有哪些好处呢?

第二篇: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提纲

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

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

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

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

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

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

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

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

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

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

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

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

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

第三篇: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第一课时动物怎样生活

学情分析: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对这门课程有所了解和喜欢,对新学期学生有更多对科学探索的愿望。

教学目标

1.知道某种被观察动物的显著观察特征和行为特征;

2.能根据提供的观察事项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观察、讨论和搜集相关信息;

3.进一步增强对植物和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初步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6种及以上的典型动物图片、观察事项记录单每组一份。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引导语:(教材第一段)

•请学生说说平时见过的动物。

2.分小组对选定的一种动物进行观察,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图片或文字资料。

观察记录单设计如下:(旁注:对动物的观察要全面,力争让学生更有兴趣地进行科学观察,引申到课后自觉的观察)

•它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各个部分是什么样的?

•它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它有哪些基本的生活需要?(此项有一定难度,教师可考虑使用)•这种动物的食物是什么?从哪里获得食物?怎样吃食物?它也排泄废物吗? •这种动物的生长发育经历了哪些过程?

•这种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这种动物怎样运动?

•这种动物会对光、震动、声音等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吗?怎样反应?

3.小组对观察与讨论结果进行汇报;

4.对各小组的汇报进行自评和相互评价;

5.在课外进一步进行观察和搜集相关资料,以补充记录单。

后记:每个 班的学生反应不同,观察的方面教全面,但是缺少观察实践。

第二课时形形色色的动物

教学目标

1.知道世界上的动物不仅身体构造不同,生活习性和繁殖方式也不同;

2.初步了解常见的6类动物分类方法: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两栖类。

3.初步了解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4.能通过小组形式讨论、整理、总结出6类动物的主要特点。

5.能通过合作形式整理总结出动物的动物的共同特征。

6.培养小组分工、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6种典型动物图片以及其他多种相关动物的图片、小组的信息记录整理

单(见教材)。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提供6种典型动物的图片,引入教材第一段。

2.寻找相似的动物的活动

•提供丰富的动物图片,先找出一种与猫、鸽子、金鱼、甲鱼、青蛙、蜻蜓相似的动物。•说说为什么这样找?/这样找的理由是什么?/它们怎样相似?

•分组将其他的动物分别归类。

3.逐步建立浅近的概念

•将看法一致的动物分别列在表格中。

•说说这样处理的依据是什么?(初步抽象出共同特征)

•将看法不一致的动物罗列出来。

•各方面陈述各自的理由。

•运用先前达成的共同特征来分析该种动物,如果看法达成一致则列入表格,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教师则提供进一步的资料(主要是形体特征和行为方面的)

•进一步抽象各类动物的共同特征,并为每类动物命名。

•提供科学家的分类依据和命名方法,交流:“我们的看法与科学家的分类方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修改和补充?”

•还有哪些动物和这6类动物都不相似?蜗牛是哪类动物呢?

4.寻找动物的共同特点

•引导语:这些动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小组讨论。

•交流,达成一致。

•教师总结动物的共同特征。

后记:学生喜欢这样的课程,激发了他们研究小动物的兴趣。老师鼓励他们课后多进行观察研究,查阅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

第三课时植物怎样生存

教学目标

1.知道多数的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依靠阳光、空气、水制成的。

2.知道绿叶能吸收二氧化碳、产生氧气,洁净空气,气孔是植物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通道。

3.了解海尔蒙的科学实验,初步了解植物气孔在放大镜下的样子。

4.经历对植物养料的探究过程,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过程。

5.培养学生不懈的探究精神。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教学用的植物光合作用挂图或演示图片,可供顺利观察的显微镜下的植物气孔(按条件分组观察)。

教学活动过程

•动物吃食物,这些食物可提供动物生长和生存所需要的养料,那么植物的生长和生存需不需要食物呢?

•讨论:植物生长需要的养料是从哪里得到的呢?(干脆利落地提出问题,教材中的“植物的养料是什么”可能不是一个好的科学问题)

2.作出假设

•说说各自的想法和理由,教师罗列出来。(说出理由很重要)

(从“与植物最直接关系的土壤”开始研究)•,植物真的是从土壤中获得食物的吗?教师板书:植物从土壤中获得食物。

•怎样证明这个假设?

3.实验设计过程

•讨论:学生的实验设计过程。

4.验证和结论。

•交流实验设计过程。

•提供海尔蒙实验的前半段,即“„„这是怎么回事呢?”

•阅读资料,海尔蒙是怎样猜测的?实验是怎样做的?海尔蒙的实验证明了什么?

5.进一步假设。

•先让学生进一步假设。

•阅读资料“„„一定是从雨水中得到的。”海尔蒙又是怎样作进一步猜测的?

•讨论交流:“从资料中,你认为我们应该从海尔蒙身上学习什么?”

“海尔蒙的这个结论正确吗?为什么?” •

“我们不知道海尔蒙是怎样继续他的实验的,如果你来设计实验证明的话,你想怎样做?”•

6.了解植物在体内制造养料。

“如果认为不正确,那么,植物的生长养料主要从哪里来呢?” •

•阅读资料:课文第三四段。

•说说植物利用什么能量、什么器官、什么原料在体内制造食物?

•教师利用挂图或图片讲解(初步地)光合作用的过程,“在光合作用下,植物制造出氧气和淀粉,这些淀粉是植物生长的食物来源,也是动物生长的食物来源”。

•讨论交流:植物的生长与环境、与人们有什么关系?

7.观察气孔活动。

•说说空气和水是怎样进入植物的身体里去的?

•学生:水是有植物的根吸收的,空气是„„

•教师出示叶的气孔图片,解释气孔的作用。

•分组观察显微镜下的叶子气孔。

6.作业

利用课外时间收集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有关植物的资料。

后记:对于气孔的认知,学生还是比较模糊的。

第四课时植物的根和茎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依靠根来吸收水分和养料;

2.知道植物的茎能输送水分和养料;

3.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设计植物用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4.能通过小组讨论出植物吸收水分的改进方案;

5.能按照教材提示的方式进行实验活动;

6.经历对问题不断深入探究的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供小组研究的材料: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一株新采集的特别是根部完好的小植物;一个能够装进所采集的植物的根的试管;水;食用油;滴管;剪刀;两个装有不同颜色的水杯。

教学活动过程

1.引入:

•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养料怎样进入植物体内、怎样达到植物身体的各个部分呢? •引导学生作出解释——根从土壤里吸收水分和养料,茎把水分和养料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了解常见的植物都有根和茎。

2.用实验证明根具有吸收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提出研究问题:植物的根能吸收水分和养料吗?怎样设计实验来证明?

•学生讨论和提出种种初步的方案;

•交流和指导:

•选择什么样的植物做实验?

•用什么样的容器装水能容易的看到实验的现象?

•怎样知道容器内的水有没有减少?

•怎样保证试管中的水不散发(蒸发)到空气中去?

•你预测试管中的水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学生制作实验装置,并放置在阳光照射的地方。

•交流:根在植物的生长中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教师出示已经提前做的实验结果,让学生得到植物用根吸收水分和养料的结论。

3.设计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观察各种各样植物的茎的实物或图片。

•说说植物的茎有哪些作用?

•交流:有什么证据或方法可以证明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阅读教材中验证茎具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的实验。

•小组讨论这个实验应该怎样做?

•教师出示实验装置,并让某学生进行操作。

•预测:植物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4.作业

•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进一步实验和观察。

•收集和阅读各种植物的资料,带少儿植物图册一类的书,为后续的学习做准备。后记:一定要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否则学生就不能理解透彻。

第五课时形形色色的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大部分常见的植物都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生长阶段;

2.知道大部分常见的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植物繁殖后代的方式有许多种;

3.知道大部分常见的植物的身体分为根、茎、叶、花、果实、种子6部分;

4.知道并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

5.初步了解环境对植物的生长的影响,植物对环境变化的反应(或适应);

6.能以小组形式进行资料的收集和交流;

7.能概括出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凤仙花生长各阶段图(三下册)、多种多样的植物图片、植物向光性演示实验(在几天前应开始准备,教学时揭示实验结果);

小组活动材料:大的透明塑料袋、盆栽植物或校园中的小型植物、相关植物图册书籍、学习

单。

教学活动过程

1.交流。

•汇集学生带来的各种植物、植物书籍等资料,把学生所说的各种植物的名称一一列出来。•教师提供其他可供小组研究活动的资料。

2.植物个体特征的复习与学习。

•出示凤仙花有关生长过程图片与资料。

•凤仙花的一生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凤仙花是怎样繁殖后代的?

•凤仙花的身体结构可以分为哪6个部分?

3.植物群体特征的学习。

•出示更多植物的图片或活体。

•小组研究活动:

•选择一种典型或常见的植物进行小组研究。

•讨论完成学习单:(项目包括:植物名称、生长阶段、繁殖方式、身体结构、生长环境、其他特点等)

•小组交流

4.植物对环境刺激的反应

•问:植物能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做出反应吗?你有什么证据或例子?

•教师讲授一些植物对周围环境变化做出反应的例子。

•教师出示植物向光性演示实验装置,讲解实验原理,并揭示实验结果。

•让学生尝试解释现象。

5.植物叶的蒸腾作用实验。

•学生按教材所示方法进行小组实验准备。

•猜想实验结果。

•学生实验活动。

•学生对实验现象作做出自己的解释。

•说说植物的蒸腾作用对环境、气候、人的生产生活有什么好处。

6.植物共同特征的提炼。

•小组讨论并在学习单中写出植物的共同特征。

•交流。

后记:学生要理解,就需要自己动手做一做。

第六课时动物和植物

教学目标

1.知道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没有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2.知道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

3.能通过讨论归纳出生物的特征;

4.能区分和判断什么是生物,什么是非生物。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种物体的图片

教学活动过程

1.复习引入。

•出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回忆植物的共同特点,在圆圈中填写;

•出示各种动物的图片,回忆动物的共同特点,在圆圈中填写;

2.寻找动植物之间的不同点。

•小组讨论动植物之间的不同点;

•汇报交流;

3.寻找动植物之间的相同点。

•小组讨论并填写动植物之间的相同点;

•观察动植物的相同点,说说还有没有其他的相同点;

•根据动植物的共同点,给它们取一个共同的名字——生物。

•说说常见的周围的生物。

4.非生物的概念。

•说说周围有哪些物体不是生物?

•非生物具有什么特点?

•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属于非生物。

5.运用概念。

•出示各种物体图片,说说这些物体属于“生物”还是“非生物”,为什么? •出示一些能产生认知冲突的物体:火(现象)、计算机、人等。•教师讲解:人类是生物,有与其他生物相类似的特点和需要。

•讨论:人与其他生物相比,在哪些地方更为突出?

•讨论:人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第四篇:四年级科学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教学内容: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运用感官和工具认识到空气是有体积的,占据一定空间,而且不能随意缩小。

•会利用小工具制作验证假设的工具。•小组动手完成空气水“火箭”的制作。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占据一定空间的,是不能随意缩小的。

•知道空气的质量比水轻,能浮上来。

•知道空气是有压力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现生活中常见的利用空气也占据空间的例子,体验身边事物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不仅占据一定空间,而且有质量,不能随意压缩做占据的空间。教学课时:一课时 执教班级:四(2)班

教学准备:

水槽、玻璃杯、塑料瓶、气球三个、塑料绳、细竹箝、针筒、橘子皮、橡皮、橡胶塞、自行车气门心、气筒、塑料袋、塑料管、白、餐巾纸、天平。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先请大家猜个谜语,“摸不着,看不到,没有颜色没味道,植物动物都需要,一时一刻离不了。”这是什么东西呢?

2、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的主题就是空气。首先大家先想一想:空气占据空间吗?

二、自主学习

拿出一个纸团,我如果把纸团放进水里,纸团会湿吗?

1、初步认识空气占据空间的秘密。(1)实验一

①现在我把纸团放在杯子里,再把杯子反扣进水槽,纸团并没有湿,怎么回事呢?

②如果有的同学想试,可以让学生多试几次。(2)实验二

①班上哪个同学会吹气球?我请他来吹一个气球。

②我这里有一个塑料瓶,还是那个气球,把它放在瓶子里,再让他吹看看。

③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④既然发现了问题,就要想办法解决,你们小组能解释吗?(3)做了2个实验了,你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

(4)关于空气你还知道些什么?还有哪些问题?把它们记在活动记录上。演示实验,让学生猜测。

由学生来验证实验,提高学生兴趣。提醒:杯子要竖直放入水槽中。前后对比,让学生产生疑问。

引导学生发现“为什么气球放在瓶子里就吹不大?”的问题。

小组讨论,作记录。

选出或提出“空气有重量吗?”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从身边入手,由一个简单的小实验激发学生兴趣。重点是要他们自己说。

知道一定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

在前一个试验的基础上,学生应该能够说出原因。

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情况。

2、空气有质量。(1)空气有重量吗?

① 小组讨论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空气有没有重量?

② 演示空气在水中的跑动实验,说明了什么?比水轻的物体浮上来。

③ 你能不能用气球、竹签、塑料绳想个方法验证我们的实验结果?把你设计的方案记录在P70上。

(2)我们可以为空气的性质这一栏上添个新的性质了:有质量 把讨论的方案记录在小组讨论板上。请学生演示。

通过实验了解空气是有重量的,空气的质量比水轻,所以能在水中浮上来,就是看到的气泡。

3、空气所占据的空间不能随意压缩。

我们今天已经知道了空气的两个重要的性质,我们还要通过试验再掌握空气的另一个重要的性质。(1)实验一

①大家都玩过气垫的玩具,你玩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

②用手轻轻压一下模拟小气垫,你发现了什么?怎么解释呢?(2)自我设计实验。

① 我们的猜测对吗?用橡皮和针筒设计个实验,再来验证一次,看看我们的实验结果对不对。

② 把观察的结果记在活动记录P71上。

(3)我们又发现了一个空气的新性质:有压力,不能随意缩小。(4)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的“不能随意缩小”的性质?

4、理论运用实际

大家玩过手枪吗?手枪就是利用了空气的这个性质,今天我们也可以来做一把简单的空气枪。(1)制作空气枪。①讲解制作方法。

②小组动手制作,比一比谁的“子弹”射的远。③你能说说制作原理吗?(2)制作压缩空气水“火箭”。① 讲解制作方法及原理。

②室外实验(提醒学生不要对着人“开枪”)

三、课外拓展 观察生活中利用空气性质的地方

四、作业布置

1、科学练习册第一课《空气的性质》。

五、板书设计

1、颗题:空气的性质

2、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无固定形状、会流动的气体。

3、空气的性质有:要占据空间、有重量、会流动、能被压缩等性质。

六、教学反思

第2课

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内容: 热空气和冷空气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通过实验学会由看风向来了解冷热空气的对流。•会分析风的形成和流动,热空气上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是会流动的,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

•知道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了解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兴趣研究空气的其他性质。

•乐于亲近自然,有研究自然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的冷热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执教课时: 一课时 执教班级:四(2)班

教学准备:气球、蜡烛、纸蛇、水槽、蚊香,有关孔明灯及热气球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上节课我们发现了空气的什么性质?这节课我们研究什么呢?

2、看到这个问题,说说你看到这个课题是怎么想的呢?

3、那你们的想法对不对呢?我们做个小试验吧。

回顾所学内容,先进行假设。

二、自主学习

1、风的形成。

(1)如果请一个同学来吹个气球,并且对着脸放掉气球中的气,会有什么感觉?

(2)这样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3)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会流动的,而且流动的空气就是风。那课题的问题已经解决了啊。分组试验,小组讨论体验。板书 :流动的空气 ——风

你们想想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验证空气会流动吗?

2、空气的流动。

自然界中的空气又是怎么流动的呢?(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① 空气也是分冷空气和热空气的,我们先来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② 我这里有个会“跳舞”的纸蛇,先来看看蛇是怎么“跳舞”的。

③ 是什么力量让蛇“跳舞”的呢?

④ 把手放在蜡烛上方和侧面,你感觉到了什么?有能说明什么呢?

⑤ 通过这2个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研究冷空气的流动。

① 热空气是上升的,你猜想冷空气会是怎样流动的呢?

② 生活中,你看到过冷空气的流动吗?打开冰箱冷藏室

③ 冷空气是下沉的。

演示P6实验二

小组先实验再讨论,记录观察结果。

适当点拨知道热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上升,知道冷空气的流动方向是下沉。

从生活入手,由经验建立新概念更容易。

3、冷热空气的对流。

(1)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怎么能形成风呢?想个办法,让我们大家能看到空气的对流呢?

(2)演示P7实验,用蚊香的烟雾流动表示。(3)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提示:怎么将看不见的空气显示出来呢? 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用实物投影展示。

知道冷热空气的对流形成风,了解冷热空气对流图。(4)你能说说冷热空气是怎么对流的?

4、热空气的用途。

(1)如果在地面上各个地方的空气冷热不同,它们会怎样?风是怎么形成的吗?

(2)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飞行的物体,你知道有什么吗?

(3)请学生介绍热气球和孔明灯的升空原理。了解人类对热空气上升原理的运用。

三、课外拓展

制作热气球、孔明灯。

四、作业布置

1、科学练习册第二课《热空气和冷空气》

五、板书设计

空气变热,体积膨胀上升;空气变冷,体积缩小下降。热空气和冷空气对流形成了风。

六、教学反思 第3课

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内容:

空气中有什么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对小车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总结。

•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知识与技能:

•知道有的飞行器要借助空气运动,例如飞机、帆船等。

•空气也可以对运动的物体形成阻力。

•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生活中体验科学的无处不在。

•激发学生对飞行器升空原理的探索兴趣,产生对人类发明的热爱。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影响物体的运动(阻力、借助空气运动)。难点: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长型气球2个、胶带、剪刀、小车模型、卡纸、塑料绳、塑料纸、白纸,相关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这节课我们还是来研究空气,前几节课我们研究了空气的一些重要性质,知道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有质量,但很轻。那空气对物体的运动有影响吗? 板书课题

二、自主学习

1、空气对运动物体的阻力作用。

(1)如果我要大家跑步的时候,拿一把打开的伞跑,会怎么样呢?(2)为什么跑不快,而且觉得很累呢?(3)是什么有这么大的力气挡住我们呢? 请一位同学在教室外跑,对比计时。说出自己的感受。

如果把伞收起来再跑,会怎么样呢?

接触空气越大的物体跑的越慢。

(4)为什么不拿撑开的伞跑起来就快点?你想到了什么?

2、空气对不同形状物体运动的阻力作用。

(1)小组讨论你们的想法,看看能不能商量个办法验证你们的猜想。(2)研究P9实验中的第一个问题:哪些条件应该相同?唯一不同的条件是什么?

(3)小组实验分析比较实验记录。你能验证你的猜想吗?你还有什么发现?

(4)描述不同外形的小车运动时,空气对它们的影响是怎样的。对比实验中的条件。

小组讨论分析数据,共同研究出结论。

注意:不同点只能有一个。知道空气对不同形状的物体有影响。

会对比不同情况下小车运动的不同,总结出空气对它们的影响。

3、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

(1)所以飞机是什么样子的?飞机有很大的翅膀,但从飞机前面看是什么样子的?

空气有时候也能推动物体运动。

(2)你知道现在最快的飞机是什么飞机吗?它是怎么飞上天的?

(3)模拟实验,先讲解实验方法,提实验要求: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充气多少与跑的速度和距离有什么关系?(4)你发现了什么?

出示飞机正侧面的图片,了解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有的物体是要借助空气运动的。

4、具体运用。

(1)观察P11图片,哪些设计是借助空气或是为了减小空气阻力?(2)你还知道哪些?

出示相关图片,了解在生活中对空气的运用。

三、课外拓展

制作竹蜻蜓、小降落伞

四、教学反思 第4课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内容: 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教学目标: 探究过程和方法:

•会研究车辆尾气对植物的影响。

•学会小组调查、访问的方法,及总结调查数据的分析。

知识与技能:

•知道空气和水一样,也是生命之源,要防治空气污染。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教学重难点:

重点:空气也是生命之源,我们有责任保护它。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准备:

盆栽植物两盆,塑料袋,空气污染的图片,让学生准备有关空气污染的资料。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我们已经研究了空气的不少性质,你能总结的说一说。

2、世界环境日是什么时候?今年的口号是什么?(水-20亿人生命之所系!)

3、其实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人常说:三天不吃饭还能活,三天不喝水就活不了,如果没有空气,那三分钟都不行。

加深世界环境日的保护意识。意识空气的重要性。

二、自主学习

1、空气和生命的关系。

(1)为什么说空气也是生命之源呢?(2)观察P12三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空气是生命的关键,意识到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

2、我们周围的空气。

(1)空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但是我们现在处在怎样的空气中呢?哪个小组愿意来介绍你找到的资料?

(2)人类一直不断的在污染着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空气的污染我们看不到,怎么知道空气受污染了呢?

(3)讨论研究P13的车辆尾气实验。

讨论 :空气和生命是密不可分的。

从身边的环境变化和动植物变化意识到空气对人类、全世界的重要性。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教育。

3、我们能做什么。

(1)空气被污染了,而且还在不断污染着。我们能做什么呢?(2)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宣传计划。(3)有价值的提议,可以向有关部门建议。

让学生从小学生的角度讨论我们能做的,意识到我们有责任呼吁大家一起来防治空气污染。

4、调查反馈。(1)展示收集的资料。

(2)空气污染还会造成哪些危害?

收集了解车辆尾气的“毒害”性,会收集资料。

三、课外拓展

1、调查了解当地采取了哪些措施防治空气污染

2、出一份保护、防治空气污染的小报。

延伸到课外,学生合作的完成 了解保护洁净的空气,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教学反思

第五篇: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复习资料

①四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班级姓名背出签字

1.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叫天气。人们通常从云量、降雨量、气温、风向和风速这几个方面来描述天气。温度计、雨量器、风向标和风速仪 是测量天气的工具。

2.天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在我们制作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 云量 和 降水情况、日期 和 时间、风速和 风向 等。

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 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气温。测量气温时,要把温度计放置到测量环境内2-3分钟,待液柱不再升高(或降低)时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的液柱顶端平行。一天中的气温变化规律是先上升后下降,清晨和晚上温度最低,午后2点温度最高。在我们家乡的秋冬季节,气温一般是早上低,中午高,傍晚低。

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 风向和风速 来描述。风向是指 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 八 个方位来描述风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 无风、微风、大风 来划分风速。

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 雨量器 来测量。雨量器可以找一个 直筒透明杯子 来制作。(24小时内的降水量:小于10毫米的是小雨;10~24.9毫米是中雨;25~49.9毫米是大雨;50~99.9毫米是暴雨;100~249.9毫米是大暴雨;大于等于250毫米是特大暴雨)

6.天空中漂浮着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 小水滴或冰晶 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 雾。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晴天、多云和阴天;我们把天空当成一个圆面,平均分成四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圆面内,如果云量不超过圆面的四分之一,就是 晴天 ;如果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就是 多云 ;如果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了整个圆面,就是 阴天。

7.云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根据云高度和形状可以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 的,层云变厚,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也称为雨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 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也能发展成积雨云,形成雷阵雨天气。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只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形成,由微小的冰晶 组成的。

8.我们了解天气的途径和方法有 看天气预报、看云、看植物现象 和看动物现象等, 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

9.风速口诀: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青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带叶小树摇,六级举伞步行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下载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天气》教案 1. 我们关心天气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1.初步感知可以从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现象来描述天气。 2.知道常见的一些天气......

    四年级上册复习第一单元

    第一课观潮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作文(范文大全)

    游龙门石窟 早就从书上看到过四大石窟的介绍,暑假里终于有机会跟家人一起游览了位于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不仅大饱了眼福,增长了见识,也再一次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祖先文化的灿烂悠......

    四年级教案(上册)第一单元

    第一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单元教学时间 七课时 1、空气的性质 教学目标 1、能用多种方法证明空气的存在; 2、能用多种方法认识空气的性质; 3、能比较水与空气的异同; 4、知道......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单元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们的食物》、《我们的营养》、《饮食与健康》3课内容。 本单元从学生的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切入,通过......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大象出版社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一、二单元教案 大象出版社] 第一单元 我们的考察计划 1 考察前,我们要„„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活动体会计划与组织的重要意义,培养合作精神,四年级科学上......

    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复习题

    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 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 四肢)四个部分。人的身体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 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骨骼( 支撑 )着我......

    四年级上册科学1-2单元精品教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教材简要分析: 本册教科书主要以科学现象和科学事实为依据,遵循“问题引领下的科学探究”及“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过程”的理念,围绕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