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 处理好五个关系

时间:2019-05-15 07:03: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 处理好五个关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 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一篇: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 处理好五个关系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得到行政授权的非行政组织,按照法定职责、程序执行和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执法属于行政管理的职能活动,实施着行政管理的具体行为,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影响到单位(部门)的声誉,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关键和核心,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在行政执法中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确立“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四民观念”即:

一、尊重人民的观念。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理应尊重他们,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美德,也是保证法律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目前有少数行政执法单位和部门,对公民的权利和人格尊重不够,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动辙训斥,个别的还有变相打骂等现象,这些都是与法与情相悖的。尊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达到“四个有权知道”:一是有权知道执法者的确切身份,杜绝执法时不出示证件,虚晃一下证件或以执法服装代替证件的行为;二是有权知道执法者的执法依据,要向行政管理相对人讲清执法依据的具体内容,告知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使之心悦诚服;三是有权知道执法者的处罚裁量权,当必须给予处罚时,要讲明处罚条款及幅度,正确裁量的依据以及罚缴分离的规定,避免随意性;四是有权知道如何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对此必须明确告诉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得忽视或剥夺这一权利。

二、亲近人民的观念。就是要知道百姓冷暖,解百姓忧愁。一是情暖民心。要平等和睦相处,换位思考,沟通意见,禁止压迫群众,蔑视群众,甚至抓人卡民和搞株连殃民;二是善解民疑。满腔热情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的疑问,决不能不理不睬或以“法律是这样定的”,“领导就这样讲的”来搪塞了事;三是减轻民负。要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轻公民各种负担的有关规定,决不能乱扣压、乱处理、乱罚款,以减负扶民;四是化解民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决不能态度冷漠,甚至束之高阁,要通过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按有关规定和政策耐心引导,以解群众不满。

三、保护人民的观念。对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是做好执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行政执法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扭转“法律就是治民”的误区,把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作为首要职责予以定位,并实行以下原则:一是实行不违法不干扰的原则,在行政执法中一定要区分违法与非违法界限,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人民群众就是可以作为的,法律禁止的,人民群众才是不可违背的,行政执法人员决不能滥用法律,搞错对象,伤害百姓;二是实行不经一定的法律程序不得作为的原则,执法中绝不允许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三是实行尽可能不毁损财物的原则,要体谅群众的不易,不经法定程序不得乱扣、乱卡、乱损、扰毁、乱砍、乱拆等行为,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实行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辩不得加重处罚的原则,允许行政相对人有申辩权,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五是实行办错案必须道歉、赔偿的原则,凡是在行政执法中办错的案件,行政执法单位与个人必须主动上门赔礼、道歉,对造成一定损害的要按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或补偿。

四、廉政为民的观念。执法中不谋私利,是行政执法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当前在行政执法中吃拿卡要、横蛮硬推、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要以纠正存在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做到“四个牢记”,即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一切言行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牢记共产党人的从政准则,明确执法人员是公仆,只有为人民做好工作的义务,决不能利用职权执法违法,谋取私利;牢记党纪政纪处分条例,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于律已,不犯错误;牢记某些人以权谋私而放任悬马,栽进阴沟而失去自由的沉痛教训,要安于清贫,乐于奉献,经得住考验,不要因谋取私利、执法犯法而后悔和苦恼终生。

行政执法处于行政管理的最前沿,经常会遇到法与法相互交融,合理与合法相互交织,政策与法规相互牵扯的问题,因此行政执法中除要确立以上四个观念外,还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法与权的关系。权大还是法大,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但在实践中权大于法的现象确实大量存在,在某些地方或某些部门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行政权力行使的是首长负责制,是单一的命令和服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客观上造成了执法者在具体执行中只对领导负责,不考虑执行中有否过错或者这种过错是否合法还是非法。这种习惯做法,再加上自由裁量权限的幅度往往过大,极易造成权力滥用的现象;二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治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实行法治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要真正做到法大于权,以法治权,行政执法机关和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按首长意志行事的做法,牢固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依法行使职权的观念,同时,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坚决纠正以权压法的错误做法。

二是

要处理好法与法的关系。行政执法人员要改变过去那种领导指示大于文件,文件大于法律的观念,要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国家法律效力优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优于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效力优于国家部委和省政府颁布的规章,不能在执法中搞变通,钻空子,以法对法搞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

三是处理好政策与法的关系。当一部法律或法规刚刚出台,不可能一下子制定出十分完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其调整和规范,需要通过制定政策、规定来解决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总结经验,再正式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某些成熟的政策、规定上升为法规规章。法规规章制定颁布后,就不应该再强调政策的提法,更不能随意制定新的政策、规定来代替法的条款,否则有损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是处理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长期以来,行政机关对实体法的运用相对较好,但程序法运用比较差,在我国法制史上,一贯就是“重实体、轻程序”,在立法上也表现为实体法制定得多,程序法相对较少,执法上表现为执法者只要抓准了、处理对了,程序上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而在执法工作中,错案的发

生往往不是适用实体法不正确,而是适用程序法不正确或程序法本身有待完善,比如:现阶段房屋的拆迁、土地的征用,政府一度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采用先斩后奏的方法,先拆除后补办手续,这一做法恰恰违背了程序法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在很大程序上可以说就是一部程序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都应当要把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依法履行职能,避免因程序不合法而造成执法违法现象。

五是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有权利必有义务,没有义务就不应有权利,行政执法也是如此。行政单位不能一味强调行政权利和行政管理,更要注重对执法部门义务和监督性的规定,注重法律规范配置上的平衡。执法中既要以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为出发点,依法行使职权,又要注意各执法部门之间的彼此关系,防止权限划分不清,责任不明而无人管理或者出现利益驱动而出现各个部门争着管、抢着管的多头管理、重复执法的现象。同时要严格执行对滥用职权的惩罚制度和对因被滥用权力而受损害者的赔偿制度,切实体现政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的行政职能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第二篇: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最终版)

文章标题: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

行政执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得到行政授权的非行政组织,按照法定职责、程序执行和适用行政法律规范的行为。行政执法属于行政管理的职能活动,实施着行政管理的具体行为,行政执法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行政执法的效果,影响到单位(部门)的声誉,影响到党和政府的形象。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

方略的关键和核心,也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在行政执法中要贯彻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确立“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才能真正做到执法为民,体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四民观念”即:

一、尊重人民的观念。人民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我们理应尊重他们,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国家工作人员应有的美德,也是保证法律顺利实施的必要前提。目前有少数行政执法单位和部门,对公民的权利和人格尊重不够,高高在上,趾高气扬,动辙训斥,个别的还有变相打骂等现象,这些都是与法与情相悖的。尊民,就是要让人民群众达到“四个有权知道”:一是有权知道执法者的确切身份,杜绝执法时不出示证件,虚晃一下证件或以执法服装代替证件的行为;二是有权知道执法者的执法依据,要向行政管理相对人讲清执法依据的具体内容,告知应该怎么做,不该怎么做,使之心悦诚服;三是有权知道执法者的处罚裁量权,当必须给予处罚时,要讲明处罚条款及幅度,正确裁量的依据以及罚缴分离的规定,避免随意性;四是有权知道如何提起行政诉讼或申请行政复议,对此必须明确告诉行政管理相对人,不得忽视或剥夺这一权利。

二、亲近人民的观念。就是要知道百姓冷暖,解百姓忧愁。一是情暖民心。要平等和睦相处,换位思考,沟通意见,禁止压迫群众,蔑视群众,甚至抓人卡民和搞株连殃民;二是善解民疑。满腔热情地宣传有关法律法规,解答群众的疑问,决不能不理不睬或以“法律是这样定的”,“领导就这样讲的”来搪塞了事;三是减轻民负。要坚决执行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减轻公民各种负担的有关规定,决不能乱扣压、乱处理、乱罚款,以减负扶民;四是化解民气。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决不能态度冷漠,甚至束之高阁,要通过做好过细的思想政治工作,按有关规定和政策耐心引导,以解群众不满。

三、保护人民的观念。对公民的合法权益提供良好的法律保障,是做好执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行政执法工作必须从思想上彻底扭转“法律就是治民”的误区,把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利益作为首要职责予以定位,并实行以下原则:一是实行不违法不干扰的原则,在行政执法中一定要区分违法与非违法界限,凡是法律没有规定的,人民群众就是可以作为的,法律禁止的,人民群众才是不可违背的,行政执法人员决不能滥用法律,搞错对象,伤害百姓;二是实行不经一定的法律程序不得作为的原则,执法中绝不允许超越权限和违反程序;三是实行尽可能不毁损财物的原则,要体谅群众的不易,不经法定程序不得乱扣、乱卡、乱损、扰毁、乱砍、乱拆等行为,以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四是实行对行政管理相对人的申辩不得加重处罚的原则,允许行政相对人有申辩权,维护当事人的权利;五是实行办错案必须道歉、赔偿的原则,凡是在行政执法中办错的案件,行政执法单位与个人必须主动上门赔礼、道歉,对造成一定损害的要按国家赔偿法的规定给予赔偿或补偿。

四、廉政为民的观念。执法中不谋私利,是行政执法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当前在行政执法中吃拿卡要、横蛮硬推、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依然存在,为此,要以纠正存在的不正之风为突破口,做到“四个牢记”,即牢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明确权力是人民给予的,一切言行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准则;牢记共产党人的从政准则,明确执法人员是公仆,只有为人民做好工作的义务,决不能利用职权执法违法,谋取私利;牢记党纪政纪处分条例,明确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严于律已,不犯错误;牢记某些人以权谋私而放任悬马,栽进阴沟而失去自由的沉痛教训,要安于清贫,乐于奉献,经得住考验,不要因谋取私利、执法犯法而后悔和苦恼终生。

行政执法处于行政管理的最前沿,经常会遇到法与法相互交融,合理与合法相互交织,政策与法规相互牵扯的问题,因此行政执法中除要确立以上四个观念外,还必须要处理好以下“五个关系”:

一是要处理好法与权的关系。权大还是法大,这个问题并不难回答,但在实践中权大于法的现象确实大量存在,在某些地方或某些部门还相当严重,究其原因,一是我国行政权力行使的是首长负责制,是单一的命令和服从,缺乏有效的监督,在客观上造成了执法者在具体执行中只对领导负责,不考虑执行中有否过错或者这种过错是否合法还是非法。这种习惯做法,再加上自由裁量权限的幅度往往过大,极易造成权力滥用的现象;二是我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人治至上的思想根深蒂固,实行法治还需要一个过程,而要真正做到法大于权,以法治权,行政执法机关和人员首先要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改变过去按首长意志行事的做法,牢固树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和依法行使职权的观念,同时,任何组织和个人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活动,坚决纠正以权压法的错误做法。

二是要处理好法与法的关系。行政执法人员要改变过去那种领导指示大

于文件,文件大于法律的观念,要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国家法律效力优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行政法规效力优于各省人大及其常委会颁布的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法规效力优于国家部委和省政府颁布的规章,不能在执法中搞变通,钻空子,以法对法搞部门利益或个人利益。

三是处理好政策与法的关系。当一部法律或法规刚刚出台,不可能一下子制定出十分完备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对其调整和规范,需要通过制定政策、规定来解决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经过不断实践,逐步总结经验,再正式通过立法的形式将某些成熟的政策、规定上升为法规规章。法规规章制定颁布后,就不应该再强调政策的提法,更不能随意制定新的政策、规定来代替法的条款,否则有损于法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四是处理好实体法与程序法的关系。长期以来,行政机关对实体法的运用相对较好,但程序法运用比较差,在我国法制史上,一贯就是“重实体、轻程序”,在立法上也表现为实体法制定得多,程序法相对较少,执法上表现为执法者只要抓准了、处理对了,程序上差一点也没有关系,这是极其错误的认识。而在执法工作中,错案的发生往往不是适用实体法不正确,而是适用程序法不正确或程序法本身有待完善,比如:现阶段房屋的拆迁、土地的征用,政府一度为了加快地方经济发展,采用先斩后奏的方法,先拆除后补办手续,这一做法恰恰违背了程序法的要求。目前我国的行政处罚法在很大程序上可以说就是一部程序法,行政执法和司法机关都应当要把实体合法和程序合法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切实依法履行职能,避免因程序不合法而造成执法违法现象。

五是处理好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权利和义务是对等的,有权利必有义务,没有义务就不应有权利,行政执法也是如此。行政单位不能一味强调行政权利和行政管理,更要注重对执法部门义务和监督性的规定,注重法律规范配置上的平衡。执法中既要以维护和保障人民的权利为出发点,依法行使职权,又要注意各执法部门之间的彼此关系,防止权限划分不清,责任不明而无人管理或者出现利益驱动而出现各个部门争着管、抢着管的多头管理、重复执法的现象。同时要严格执行对滥用职权的惩罚制度和对因被滥用权力而受损害者的赔偿制度,切实体现政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赔偿”的行政职能

《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三篇: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文章标题: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打造“一小时经济圈”既是**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形成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关键,更是实现大城市带农村的破冰之举。我认为,在建设“一圈两翼”布局的过程中,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关系。

妥善处理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关系

非均衡

发展是发达国家和地区加快发展的成功理论和实践,均衡发展是目的,非均衡发展是手段。在建设“一小时经济圈”的过程中,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好非均衡发展和均衡发展的关系。

一是推进“一圈”和“两翼”协调发展。“一圈”与“两翼”的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是目的,“一圈”的“加快”和“率先”发展是重要手段。因此,在“一圈”和“两翼”的用力方面需要妥善把握,既要千方百计促进“一圈”加快发展,又要适度兼顾“两翼”的经济发展;既要避免出现只注重非均衡发展导致地区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象,又要避免出现过份注重均衡发展而导致的“均衡慢发展”的现象,以重点突破“一圈”之功,带动“两翼”共同发展,进而实现全市协调发展之效。

二是增强外延拉动带的综合竞争力。核心是外延的基础,外延是核心的延伸,核心强则动力足,外延强则辐射大。因此,在发展的策略上一方面要增强核心动力,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外延拉动带的综合竞争力,以更充分发挥“一小时经济圈”的整体辐射和带动作用。

三是扶持外延拉动带短板区县加快发展。毋庸讳言,“一圈”之内的23个区县中,有部分外延区县经济总量偏小、实力偏弱,是“一圈”发展的短板。木桶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要最大限度发挥“一小时经济圈”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需要外延拉动短板区县的迅速崛起。因此,在注重推动“一小时经济圈”整体发展的同时,更应该加大扶持短板区县的力度,在基础设施、重大项目、产业布局及政策扶持等方面给予支持。

妥善处理区域竞争与区域合作的关系

竞争与合作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竞争增强活力,合作使双方或多方共赢。

一是加强“一圈”内各区县的分工协作。建设“一小时经济圈”要注重从整体和全盘考虑“一圈”内各区县的产业发展重点,避免产业趋同导致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招商引资恶性竞争的现象。要引导各区县在基础设施、产业布局、项目建设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和优势互补,通过区域合作来做大规模、壮大产业、形成集群,切实发挥好聚集效应。

二是推动“一圈”与“两翼”区域协作。“一圈”与“两翼”合作主要体现在产业的对接、项目的扶持以及劳动力转移等方面,既要统筹“一圈”与“两翼”的整体协作,也要考虑对口帮扶区县产业对接与互补,增强区域协作发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推进川渝经济合作。川渝经济共生性强、竞争性大,既需要积极推进川渝合作,共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又需要在重大项目、重点产业以及招商引资等许多方面参与激烈的竞争,增强双方的经济活力。建议在“一圈”的外延区选二至三个区县作为川渝经济合作的示范点,建设川渝经济合作的桥头堡。这样既能增强“一圈”外延区的综合竞争力,又能推进川渝地区更为紧密的合作,促进成渝腹心地带的迅速崛起,增强成渝两个极核辐射带动能力。

妥善处理政府推动与市场调节的关系

建设“一小时经济圈”既是顺应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举措,也是政府加强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重大举措。打造“一小时经济圈”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来推动市场机制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一是完善有利于“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的基础设施。政府应着力规划和建设一系列与“一小时经济圈”加快、率先发展相适应的交通设施、水利设施、能源设施和通讯设施。

二是健全推动“一小时经济圈”加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要实现“一小时经济圈”特别是外延拉动带的迅速发展,政府应充分发挥直辖市的体制机制优势,加大探索创新力度,进一步简政放权和强化政策扶持,通过政策引导,调动社会各界投入“一圈”发展的积极性,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向“一圏”集中,推动“一圈”更好更快地发展。

三是优化促进“一小时经济圈发展”的社会环境。建设“一小时经济圈”关键在营造一种促进创业、促进创新、促进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为市场机制的充分发挥创造条件和提供保障。因此,我们要进一步抓好解放思想和更新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优化发展环境,真正形成人人思发展、谋发展、抓发展的社会氛围。

妥善处理自我发展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一是要使“一小时经济圈”的规划、战略始终与全国、全球的经济发展相适应,使之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在发展过程中,要适时准确分析把握发展现状,研究全国、全球发展趋势,不断提高对外开放

水平,以大开放促大发展。

二是产业布局、基础设施等既要市内统筹,也需要在全国范围来谋划。在产业布局方面,要注重打造优势产业和填补西部地区产业空白,注重与周边地区产业的错位发展和配套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注重加强与全国其他省市特别是周边省市的合作与衔接,做好交通网络的连接,打造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积极引进周边地

区能源和资源,弥补我市水、电、气、煤等资源的不足。

三是既要注重发挥“一小时经济圈”对“两翼”的带动作用,更要充分发挥对周边省市的辐射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和市场调节,形成一小时物流中心,努力引导“一小时经济圈”外居民和人才往圈内集中,促进市外周边地区产业与一小时经济圈配套。

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就现阶段而言,“一小时经济圈”内各区县同全国大多数的区县一样,不可能新发展的工业企业都是低耗能、高环保的企业,同时在短期内也难以完全淘汰和改造现有的工业企业。全面实行低能耗、高环保的新型工业化,显而易见不具有现实性,也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对此我们一方面应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和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环境治理,特别是要突出重点,抓好主城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和长江、嘉陵江、乌江的“三江六岸”生态长廊建设,搞好各区县主要河流和小流域的水质保护,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和谐的新兴直辖市。

《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建设经济圈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第四篇:搞好班子团结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团结是班子建设的生命线。党委书记作为“一班之长”,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成员积极性,使分散的个体能力形成整体的合力,维护和加强班子团结,发挥班子整体作用,就必须善于把握好班子建设中的“五个关系”。

一、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书记要时刻摆正自己的位置,把自己置于集体之中,而绝不能放在集体之上。一是要有党性原则。时刻想到自己的责任和在班子中应该发挥的“中枢”作用。既看到自己是班子中的普通一员,又要看到在责任上不同于他人,用责任感约束和指导自己的言行。二是要有“常人”心态。时刻明确自己只有比别人多做的工作,没有比别人丝毫特殊之处。要求大家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首先遵守,不特殊、不例外。三是要有容人的胸怀。书记要处理好自己与其他委员的关系,必须善于换位思考,胸怀一定要坦荡。好话、孬话、刺耳话,都能听进去;易事、难事、窝囊事,凡事都能装进心中,受得了委屈,吃得了亏;对有功之人不嫉妒,对犯错之人不嫌弃,求大同、存小异。

二、“磨合”与“摩擦”的关系。“磨合”是班子成员相互了解,互相适应的过程。“磨合”,需要的是谨慎的态度和善于自责的品质。只有慎小、慎初、慎权、慎欲,多看自己的不足,敢于否定自我,彼此才能全面熟悉、真正了解,才有利于促进班子成员之间形成稳固的、团结和发展的、宽松的“摩擦”环境。在工作实践中,适度的“摩擦”,有利于班子成员取长补短,有助于班子内部民主气氛的形成。班子一旦出现“摩擦”,作为“班长”既不能大惊小怪,也不能掉以轻心,而是要用心把“摩擦”建立在班子成员敬业之心、团结之心、秉公之心的基础之上,做好“粘合”工作,使大家心想一处,拧成一股绳、形成一股劲,保持“磨合”中的良好心态。这样,即使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一时的争争吵吵,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也不会动摇班子的集体凝聚力。

三、扬长与补短的关系。班子的团结,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素质的合力。根本的问题,是处理好扬长与补短的关系。“扬长”,就是善于发挥班子成员的自身特长,让大家能有展示才华的机会;“补短”,就是要针对每个同志的弱点与不足,敢于压担子,把他们放在陌生的工作环境和困难面前去锻炼,实施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多出点子、多教方法,又不能大包大揽,越姐代店,一杆子插到底。

四、有情与无情的关系。感情是团结的纽带,讲感情才能出凝聚力。放弃原则,当老好人,搞庸俗化的感情,表面上有情有义,实属无情;敢于较真,勇于真诚批评和帮助他人,看似无情,却胜过有情。在政治上不能相互关心,谁进步、谁落后,似乎都与己元关;在思想上互不相助,谁滑坡、谁出错都不关自己的事,开展批评“蜻蜓点水”,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工作上互不通气,各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生活上无原则的彼此“关照”,表面上“有情有义”、和和气气,实际上各怀鬼胎。这些都是班子团结最大的隐患。这种庸俗化的感情是一种腐蚀剂,对内对外都是有百害无益的二作为书记,要善于分辨什么是假“有情”,什么是真“无情”,积极提倡同志间真诚的感情,坚决纠正和反对搞“庸俗化”的“有情”,使班子在有情与“无情”中达到融合。

五、会上与会下的关系。一是会前充分的调查研究。“班长”在会议召开之前对所研究讨论的问题要有一个清醒的了解,就必须做好广泛深入的调查,做到情况明、底数清。正、副书记之间对一些重大的问题,在深度和广度上要搞好交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敏感问题,尽可能在常委之间进行沟通。沟通可以增强班子团结的基础,消除班子团结的隐患。二是会上充分发扬民主。会上,书记不是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强加于人,而是认真倾听委员们的认识、想法和群众的意见,综合分析,得出符合实际、符合上级要求的结论,使会议的决议建立在可靠的群众基础上。三是做好会后的思想工作。作为书记,在决议形成后,决不可认为万事大吉,而是要精心组织对决议的执行,特别是要主动找那些意见被否决的同志,谈谈心、顺顺气,再次交换意见,消除他内心意见被否决后形成的怨气或怒气,使他能对决议的执行从被动变为主动,党委“一班人”才能同心同德,朝气蓬勃地工作。

第五篇:机关党支部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机关支部思想作风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孙传志

近年来,我市机关党的建设,在市直机关工委和各部门党组(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开展学习陈分新、廉洁自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等一系列教育活动,解决了一些问题,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就整个市级党政机关而言,少数党员干部违纪现象依然存在。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切实改变这种状况,笔者认为,机关党支部的思想作风建设需要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处理好“律已”与“管人”的关系

市级机关是全市的领导机关,肩负着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导、协调、管理、服务等重任,代表国家和人民履行政治、经济、文化的宏观管理职能,是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枢钮,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所处的地位和肩负的职能,决定了所有机关干部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严于律已,以身作则,做好表率。要充分认识到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不只是个人的事,而是同党和政府的威信紧密相连。机关干部身正行端是一面旗帜,可以对群众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影响力和说服力。有些群众之所以看不贯有的机关干部,主要是少数党员干部未能正确处理好“律已”与“管人”的关系,“管人不律已”,党员有意见,群众不服气。

党中央多次强调领导同志“应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在各方面以身作则,树立好的榜样”。因此,要搞好机关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党员干部务必要按照“四自”要求严格管好自己,坚决克服说多做少或只说不做的现象,凡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无私奉献精神,用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和带动群众。

二、处理好“查处”与“教育”的关系

“查处”与“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作用。正确的态度是一手抓“教育”,一手抓“查处”,既教又惩,惩教结合,使两者渗透,互为补充。在抓机关思想作风建设的过程中,有的片面强调教育的作用,认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重在教育,查处不是好办法;有的认为查处违纪很重要,教育无济与事;还有的认为无所谓“查处”或“教育”,在“查处”与“教育”之间采取实用主义态度,漠不关心。

处理好“查处”与“教育”的关系,一方面要以查处为突破口,坚决克服执纪不严的现象。另一方面,要立足长远,切实加强思想教育、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遵纪守法教育和艰苦朴素、廉洁奉公的教育,加强党性党纪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保证机关思想作风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

三、处理好“整治”与“预防”的关系

开展专项整治是纠正不正之风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然而,也常有一些议论,就是为什么有些问题非要让他发展到一定程度、社会反映强烈、群众意见很大时,才整治呢?这种议论应该说是有一定道理的。中央领导同志指出:“克服消极腐败现象包括纠正不正之风,主要立足于教育,着眼于防范。力求不要在一些问题成了风之后再去刹,也不要只注重在干部犯了错误之后才去处理,而是要把监督关口前移,防微杜渐”。因此,处理好“预防”与“整治”的关系,一要对广大机关党员干部多提醒,敲警钟,这虽不是什么新措施,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二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防范不正之风的制约机制。三要防治结合,严查违纪,在强化防范制约措施的同时,要采取明察、暗访等措施进行整治,依靠群众,把机关的思想作风建设不断推向深入。

四、处理好“监督”与“履职”的关系

没有监督的权力是腐败的,没有监督的思想作风建设是虚无缥缈的,只有处理好“监督”与“履职”的关系,形成一套内外、上下结合的系统监督机制,才能使不良行为无隙可乘。为此,要注意把党内监督与社会监督结合起来,即内因和外因结合起来,把“监督”与“履职”结合起来,才能发挥较好的作用。抓党内监督,一是抓好党员干部的民主生活会,支部定期组织党员过民主生活会,联系思想实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二是加强对党员执行《党章》、《准则》以及有关廉洁自律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督促,对党员干部实施监督。三是坚持民主评议党员活动制度,加强对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纪律、党性观念、廉洁自律方面的教育,认真执行评议、处置标准,增强监督意识。

下载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 处理好五个关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行政执法要确立四个观念 处理好五个关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要处理好的五个关系 摘要: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的一项长期的......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要处理好五个关系 发布时间:2013年12月03日 06:36 | 来源:经济日报 [ 字号 大 中 小 ] [打印] [ 举报/纠错 ]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要处理好“四个关系”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探索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开拓,提出不仅要树立“拓展覆盖面,扩大影响力,增强有效性,推进......

    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加强县域人才队伍建设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对做好新时期人才工......

    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

    年轻干部在工作中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所在,这一群体素质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在当前干部招录任用工作科学......

    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生干部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集体中的中坚和支柱,是学校教育管理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学生工作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学生干部工作也是这样,经......

    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

    阅读教学要处理好十个关系一、多元解读与阅读导向的关系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提倡多元解读,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但是,前提是尊重文本,是“把握大意”,不能似是而非,更不能......

    新农村建设要处理好五个关系夯实五项任务

    (一)正确处理五个关系第一,处理好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的关系。在新农村建设中,既要加强政府引导,又要充分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坚持走群众路线。一方面,各乡镇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