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地征收协议
土地征收协议
甲方:镇(乡)村社(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市 区镇(乡)人民政府(以下简称乙方)
为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办法》、《四川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批准征地红线范围内的集体土地实施征收,经甲乙双方共同协商,就土地征收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征地项目:
二、征收土地的面积及位置:
(一)征收甲方集体土地面积经实测为亩,其中耕地亩,其它土地亩。
(二)乙方征收甲方土地的位置:
东起,西至,南至,北至。
三、补偿费用
(一)甲方的基本情况
甲方全组现有耕地亩,现有农业人口人,经计算该组的人均耕地亩。
(二)征地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和地上附着物补偿费
1、征收耕地亩。
(1)耕地土地补偿费=耕地面积亩×补偿标准万元/亩×10倍=万元。
(2)耕地安置补助费=耕地面积亩÷征前人均耕地亩/人× 补偿标准万元/亩×6倍=万元(人均耕地超过1亩取1)。
2、征收非耕地亩。
(1)非耕地土地补偿费=非耕地面积亩×补偿标准万元/亩×10倍÷2=万元。
(2)非耕地安置补助费=非耕地面积亩÷征前人均耕地亩/人× 补偿标准万元/亩×6倍÷2=万元(人均耕地超过1亩取1)。
征收甲方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补助费合计为万元,其中,土地补偿费万元,安置补助费万元。
3、青苗和地上附着物的补偿:
征用土地上的青苗、经济林木费按元/亩计算,合计青苗费为万元。
地面附着物的补偿,按巴府发【2009】32号文件执行;青苗费分配按该社(居委会)惯例执行,地上附着物补偿支付给所有者。
4、征地补偿费(含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和青苗费)合计万
元
(三)补偿费支付办法
签订协议15日内将青苗费和征地补偿费(含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全额支付给社集体。
(四)拆迁住房安置按相关配套文件及协议(合同)规定执行
(五)由社集体组织社员购买社保,属于国家负责部分由乙方负责支 付,属于个人部分由社员自己负责支付。
四、义务与责任
(一)乙方必须依照合同规定按时支付征地补偿费(含土地补偿费和安 置补助费)、青苗费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
(二)甲方应协调好该地块土地及周边的关系,确保乙方对土地的依法征收、合法使用。
(三)本协议一式四份,甲方一份,乙方三份,签章生效,双方共同遵守。
甲方:乙方:
代表:代表:
年月日年月日
地区
征 收
镇(乡)人民政府 议 书
土 协
第二篇:土地征收协议2
土地征收协议
甲方:桐乡市河山镇人民政府(以下简称甲方)
乙方:河山镇东浜头村村委会(以下简称乙方)
甲方因工业建设需要,拟征收乙方土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桐乡市集体土地征收及房屋拆迁补偿安置管理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经双方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征收土地的范围:按建设需要,具体在桐德公路北,东西长____米,南北长____米,预征收土地面积______平方米,折合____亩。
二、征地补偿费:
土地征收补偿款每亩13000元,上述面积土地征收补偿款共计______元;安置补助费每亩10000元,上述面积安置补助费共计______元;两项合计______元。
三、青苗补偿费:青苗补偿原则是“有苗补偿,无苗不补”,在告知征地后抢种的作物和苗木不予补偿。按最新政策旱地、水田每亩青苗补偿1800元,上述面积青苗补偿费共计______元。
四、地面简易棚、道场等建筑物合计赔偿______元。
五、上述第二、三、四项共计金额人民币大写:____拾____万____仟____佰____拾____元整,¥:______元。
六、付款方式:
(一)土地征收协议签订后一周内,将青苗补偿费一次性汇入东浜头村账户,由东浜头村按青苗补偿分明细分发到承包人。
(二)土地征收协议签订后一周内,按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按总额的50%汇入东浜头村账户,在地面作物清理后工程正常施工时,将50%的余额汇入东浜头村账户。
七、甲方所征收的土地,由乙方在协议签订一年内将基本农田调整为建设用地。
八、本协议签订后,乙方在七天内将征收土地地面作物全部清理完毕,逾期不清理的,甲方视作乙方的承包人自动放弃,并有权进行地面清理。
九、本协议须甲乙双方盖章签字后,方能生效。
十、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十一、本协议一式四份,甲乙双方各执二份。
甲方:河山镇人民政府(盖章)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
乙方:河山镇东浜头村村委会(盖章)
代表人(签字):_______________
签协时间: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第三篇: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土地征收补偿安置协议
甲方:国土资源局
乙方:村民委员会
丙方:财政局
丁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提供市城市建设用地需要,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拟
征收本协议项下乙方土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山东省土地征收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经甲、乙、丙、丁四方协商,达成以下协议:
一、征收土地位置、地类及面积
拟征收地块位于地段(详见附图)。征收土
地总面积为平方米,涉及农用地平方米,其中平方米;建设用地平方米,其中;未利用地平方米。
二、土地征收费用及拨付方式
(一)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政
办发〔2009〕20号文件公布的征地综合区片地价标准执行。拟征收土地位于龙口市第级区片,补偿标准为万元/亩,共计万元(人民币大写:)。
(二)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按照山东省物价局、省
财政厅、省国土资源厅 价费发〔2008〕40号文件公布的标准及市物价局、财政局、国土局价发[2009]25号文件公布的标准执行。本次征收土地地上附着物及青苗的种类和数量,依据
经有关各方签字确认的《土地征收勘测调查清单》为准。
青苗补偿费共计¥万元(人民币大写:);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共计¥万元(人民币大写:)。
(三)费用拨付方式:本次征收土地自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依法批准之日起一个月内,由丙方负责将上述两款费用总额一次性拨入乙方账户。
丙方拨付到乙方账户内的补偿总额涉及地上附着物及青苗部分,乙方应在丙方到款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直接拨付给产权人。
三、村民安置意见
甲、乙、丙、丁四方同意,在市政府和镇(区、街)政府(管委、办事处)直接领导组织下,甲、乙、丙、丁四方及有关部门相互配合,按以下方式对村民进行安置。
(一)货币安置: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拨付到乙方账户后,由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分配方案。
(二)社保安置:市政府对本次征收土地按照万元/亩标准,对乙方村民一次性支付社会保障补贴¥万元,由丙方将上述补贴资金于征收土地报批前一次性划入本地社会保障资金专户,由丁方、乙方按有关政策规定制定社会保障方案并公示,办理村民入保事宜。
四、土地交付时间
乙方应协调本次征收土地的相关权利人及时清理地上附着物,自收到土地征收补偿安置费后20日内交付土地
五、其他
本协议正本一式八份,其中甲方五份,乙、丙、丁三方各一份。
本协议于20年月日签订,由各方签字盖章,并经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批准后生效。
附件:1.土地征收勘测调查清单
2.拟征收土地勘测定界图
甲方:
乙方:
丙方:
丁方:
(签章)法人代表:(签章)法人代表:(签章)法人代表:(签章)法人代表:
第四篇:土地征收协议书
土地征收协议书
征收方:xx县xc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甲方)法定代表人: 职务:。住所:望谟县新屯街道办事处新屯村.委托代理人: 系新屯街道办事处。委托代理人: 系新屯街道办事处。被征收方:xx县xc街道办事处 村 组 户(以下简称乙方)达成以下土地征收协议:
一、乙同意甲方征收乙位于望谟县新屯街道办事处。
二、征收土地总面积 亩。其中:水田 亩、旱地 亩;林地 亩。
土地上附着物:。
三、征收土地四至范围:东抵。西抵。南抵。北抵。(具体四至范围以附后的被征用土地四至范围图纸“红线”为准)
四、征收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价格标准:
征收土地补偿费价格:按照高速公路补偿标准,土地补偿费:水田 元/亩。青苗补偿费: 元。
五、征收土地补偿费共计人民币(大写)(¥: 元)。地上作物补偿费共计人民币(大写)(¥: 元)。两项共计人民币 元(¥: 元)
六、付款期限及方式:甲方在《土地征收协议书》签订的次日一次性土地征收补偿款通过银行转账方式转入乙方在望谟县 城南信用联社 银行 号账户(一折通)。
七、被征收土地所有权交付日期及方式:乙方在甲方付清土地征收补偿款次日将被征收的土地所有权按本协议约定的征收面积,四至范围书面移交给甲方所有。
八、发放方式:由甲方财政分局代为发放,采用银行转账方式转入被征地农户账户。
九、乙方保证甲方所征用土地四至土地权属属乙方所有,与第三人无争议。
十、甲方付清土地征用费给乙方之日,被征用土地所有权性质转为国有土地权属。
十一、土地权属变更登记由甲方自行办理,所产生的税费由甲方承担,乙方无条件提供变更登记所需证明文件。
十二、违约责任
1、若甲方不能按合同约定向乙方支付征地补偿款,由甲方按未兑现金额每月2%向乙方支付违约金。
2、若甲方在使用被征用地期间被乙方村民阻碍、干扰的,由乙方处理,处理不力的由乙方赔偿甲方因征地、用地所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十三、本《土地征收协议书》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即发生法律效力,乙方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或经司法程序向甲方索要与土地征收相关的任何补偿费用。
十四、本《土地征收协议书》一式四份,乙方、村委会各一份,甲方二份。
土地征收方:望谟县新屯街道办事处 法定代表人:
二〇一七年 月 日
被征收方:xx县xc街道办事处 村民委员会 组 户
法定代表人:
二〇一七年 月 日
第五篇:土地征收程序
土地征收程序(全)
原创文章 作者:傅栋梁律师
土地征收程序
第一步:发布拟征地公告
由市、县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组范围内(如果系乡、镇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还应在乡、镇)发布《拟征地公告》,以书面形式告知被征土地的农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征地范围、位置、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通告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者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第二步:确认征地调查结果
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委托相应资质的勘测单位对拟征地的权属、地类、面积以及地上附着物权属、种类、数量等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应与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和地上附着物产权人共同确认。
第三步:组织征地听证
在征地依法报批前,当地国土资源部门应告知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户,对拟征土地的补偿标准、安置途径有申请听证的权利。当事人申请听证的,应按照《国土资源听证规定》规定的程序和有关要求组织听证。
注:以上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
第四步:拟订“一书
(三)四方案”组卷上报审批
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前述程序,按照《建设用地审批管理办法》对报批材料的要求拟订“一书四方案”即:“建设用地说明书,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应土地方案。”并组卷向有批准权的机关报批。
第五步:征收土地公告
征收土地的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收到省级政府或国务院征地批复文件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在被征地所在地的乡(镇)村、组进行征收土地公告。征收土地公告的内容包括: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地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
第六步:征地补偿登记
被征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应当在《征收土地公告》规定的期限内,持土地权属证书到公告指定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
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未如期办理征地补偿登记手续的,其补偿内容以市、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的调查结果为准
第七步: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公告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根据省或国务院征用土地批准文件批准的《征收土地方案》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内以被征地的所有权人为单位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并予以公告。《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内容包括: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类、面积;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种类、数量;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数量;土地补偿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和支付方式;农业人员的具体安置途径;其他有关征地补偿、安置的具体措施。
第八步: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公告
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应当主动听取被征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村民或者其他权利人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不同意见。对当事人要求听证的,应当举行听证会。无需修改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予以公告,由国土资源部门组织实施。确需
修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的,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进行修改后公告。
第九步:落实征地补偿、安置资金(包括社保金)
市、县国土资源局按规定在拟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三个月内全额支付征地补偿、安置以及社保费等各项费用。
第十步:交出土地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违反土地管理法律、法规规定,阻挠国家建设征收土地的,由县级以上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出土地;拒不交出土地的,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一、征地的含义
征地,是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简称。国家为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按照法定程序强制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并根据补偿标准一次性给予被征地者一定的货币补偿。土地被征收后,其所有权属于国家,不再属于农民集体。
二、征地的程序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衔接的两大块,即征地的批准程序和征地的实施程序。
(一)征地的批准程序(以大型建设项目为例)
1、建设项目依法经国务院或省政府批准。
2、建设单位向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
3、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审查后拟订征收土地等方案。
4、经市、县政府同意后逐级上报。
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国务院或者省政府批准。
(二)征地的实施程序
1、发布征地公告
(1)发布机关:市县政府。
(2)发布范围: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
(3)公告内容:批准征地机关、批准文号、征收土地用途、范围、面积以及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办理征地补偿的期限等。
(4)发布后果:公告发布后抢栽、抢种的农作物或抢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补偿范围。
2、办理征地补偿登记
(1)登记机关: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门。
(2)登记申请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权人、使用权人。
(3)登记期限:征地公告规定的期限。
(4)登记所需材料:土地权属证书证书、地上附着物产权证明等文件。
(5)不办理登记的后果:列入补偿范围。
3、拟订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1)拟订机关:市、县政府地政部门会同有关单位。
(2)拟订根据:土地登记资料、现场勘测结结果、经核对的征地补偿登记情况、法律法规规定的征地补偿标准。
(3)方案内容: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补偿费、附着物补偿费等事项。
(4)方案公告:市、县政府地政部门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公告方案,听取被征收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
(5)报批:由市、县政府地政部门报市、县政府批准。
4、确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确定和批准机关:市、县政府(并报省政府地政部门备案)。
5、实施征地补偿安置方案
(1)组织实施机关:县级以上政府地政部门。
(2)费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个月内侠客支付给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未按规定支付费用的,被征地的单位和个人有权拒交土地。
6、土地交付
被征地单位和个人应当按规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三、征地补偿费用项目
1、土地补偿费
用地单位依法对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因其土地被征收造成经济损失而支付的一种经济补偿。
2、青苗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收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毁损,向种植该青苗的单位和个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3、附着物补偿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如房屋、其它设施,因征地被毁损而向该所在人支付的一种补偿费用。
4、安置补助费。
用地单位对被征地单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劳动力而支付的补偿费用。
四、征地补偿标准数额
1、各项征地补偿费用的具体标准、金额由市、县政府依法批准的征地补偿安置方案规定。
2、土地被征收前3年平均年产值的确定(有关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的补偿标准):按当地统计部门审定的最基层单位统计年报和经物价部门认可的单价为准。
3、按规定支付的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补助费。但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30倍。
五、补偿费用的管理、归属
(一)各项补偿费用由被征地单位收取后,按如下方式处理:
1、土地补偿费、依法应支付给集体的安置补助费、集体所在的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由被征地单位管理和使用。
2、青苗补偿费和附着物补偿费归青苗和附着物的所有者所有。
3、安置补助费的归属、使用:
(1)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安置的,支付给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由其管理和使用。
(2)由其他单位安置的,支付给安置单位。
(3)不需要统一安置的,发放给安置人员个人或经被安置人员同意后用于支付被安置人员的保险费用。
(二)集体所有的补偿费用的使用收益分配办法:
1、在当地金融机构设立专户存放。
2、使用情况公开,接受村民监督。
3、分配办法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过半数通过,报乡政府备案。
六、征地补偿纠纷及解决方式
1、补偿标准争议
先由县级以上政府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2、补偿费用分配纠纷
其性质为民事纠纷,当事人为村委会或农村集体经济和村民,当事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解决。
3、征地信息公开纠纷
属于行政争议,当事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方式解决。
集体土地征收程序
根据《土地管理法》和《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征收土地一般应当按照以下工作程序办理:
一、申请用地程序
建设单位持经批准的设计任务或初步设计、基本建设计划以及地方政府规定需提交的相应材料、证明或图片,向土地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建设用地,同时填写《建设用地申请表》,并附下列材料:
1、建设单位依法设立的有关证明;
2、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或其他有关批准文件;
3、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4、初步设计或者其他有关材料;
5、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
6、占有耕地的,提出补充耕地该案;
7、建设项目位于地质灾害地区的,应提供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8、提供地价评估报告。
二、受理申请并审查有关文件的程序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负责建设用地的申请、审查、报表工作,对应受理的建设项目,在30日内拟定农用地转用方案、补充耕地该案和供地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用地呈报说明书,经同级人民政府审核同意后报一级土地管理部门审查。
三、审批用地程序
有批准权的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收到上报土地审批文件,按规定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后,实行土地管理部门内部会审制度审批土地。
四、征地实施程序
经批准的建设用地,由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市县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1、征地公告。公告的内容包括:批准征地的机关、文号、土地用途、范围、面积、征地补偿标准、农业人员安置办法和办理补偿的期限等。
2、支付土地补偿费、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
3、安置农业人口。
4、征收用地单位的费税。
5、协调征地争议。
五、签发用地证书程序
1、有偿使用土地的,应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
2、以划拔方式使用土地的,向用地单位签发《国有土地划拔决定书》和《建设用地批准书》。
3、用地单位持使用土地证书办理土地登记。
六、颁发土地使用证程序
用地单位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提出土地登记申请,经测绘部门测绘,核定用地面积、确
认土地权属界限,地籍管理部门注册登记后,由人民政府颁发土地使用证,作为使用土地的法律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