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文章标题: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三个代表”,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农村“小康”,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实现的重要保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出现许许
多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通过在市委党校两个月的学习培训及赴山东考察,自己觉得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有待我们在新形势下去探索研究解决。现就我县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个人浅析。
一、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县有*个乡镇,***个行政村,其中,**镇、**镇、**镇、**镇、**镇,为川道五个乡镇,有**个行政村,其中**个为山区行政村,其余:**个乡镇,**个行政村均为山区行政村。也就是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有**个为山区行政村。由于地区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条件不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很不平衡,现状不平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组织建设的硬件设施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乡镇重视不够,有些山区村没有基层组织建设阵地,办公在我村干部家里办公,有些租用一间或一院民宅,各种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形同虚设,村上更没有集体固定资产和集体积累,更有些行政村村干部没有集体账目,公私不分,还有些村一届班子一个摊子,下一届“一切从零开始”,根本没有形式一届修一点,一面积累一点的形成“集体”意识。由于村级班子长期瘫痪,或班子变更频繁,即没有账目,也没有固定资产,只有现在的村干部“从零开始”。
村级组织建设在山区组织不健全,有些有村党支部没有村委会,有些有村委会,没有党支部,其余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妇联等更谈不上,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有些行政村,一个或两个村干部,其中各种组织一人或两人担,可谓“多套组织一套人马”,因此造成“一人说了就是集体决策”或“一人不干,全村瘫痪”的格局。
2、村级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
一是有些村村干部,传统小农意识严重,思想保守,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个人利益看得“重”,抢有“和尚”做一天,“撞钟”一天,管你“响不响”。敷衍塞责,支差应付。二是个别村干部即不学政策,办事又不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方法“老一套”,没有“创劲”。三是特权思想比较严重。一些村级支部书记没有慎用手中权力,而丧失党的原则,个人独断专行,为己谋私利。没有把心思用在如何把农村工作搞好,而是玩弄权术,班子不团结,搞“内讧”。四是工作没有胆识,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有些村干部工作怕得罪人,遇事总是一味迁就,用“事实与原则”作变易,工作没有规则,个人随意性较大,工作被动,裹足不前。
3、工作进展不平衡。
不同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不一样,城区好于川区,川区好于山区,主要是:①由于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村干部综合素质等因素,不同行政村工作条件不一样,农民经济状况不一样,乡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不一样。②党员发展慢,山区村不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些党员一直没有出过本乡和县。有些行政村妇女党员没有,更谈不上有“女干部”。造成村支部班子弱,村支部书记“无人当”的断层现象。有些乡镇在发展农民党员问题上,不严要求,重发展数量,一味追求党员指标,抱着完任务的心态,使有少部分没有经受严格考验的群众入党,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③政策宣传入户率质量不高。有些行政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注重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群众知晓率低,更有些山区行政村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参政意识淡薄,表现在行政村工作没有起色。
4、村级干部工作作风粗暴。
表现为党性不纯,工作方法简单和“软”、“散”、“牛”、“滑”、“贫”、“后”、“犟”七个字。“软”即工作不敢碰硬,不敢面对现实,遇事唯唯诺诺,逃之夭夭;“散”即一盘散沙,虽各有招牌,但无合力,形同虚设;“牛”即素质低下,遇事不开窍,工作上一味保持个人观点,上级与组织抗衡;“滑”即圆滑玲珑,办任何事情怕得罪惹人,推诿扯皮,事无着边;“贪”即心存私心,工作上有利喜欢无利愁;“后”即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先进,只求平稳,拖拖拉拉,延误良机;“犟”即思想不成熟,我行我素,动辄找茬子,撂担子。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我们甘谷县大部分山区乡村无积累,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原来从群众手中收取的款项,也用得一干二净。个别村由于乡上督促不力,姑息迁就,出现了村干部挪用公款的现象。有些村由于政务、财务不公开,帐务不健全、管理不民主、监督不到位,使服务功能跟不上,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由于领导干部
第二篇: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
建议
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2007-02-10 16:47:10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三个代表”,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农村“小康”,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实现的重要保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出现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通过在市委党校两个月的学习培训及赴山东考察,自己觉得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有待我们在新形势下去探索研究解决。现就我县村级
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个人浅析。
一、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县有*个乡镇,××*个行政村,其中,××镇、××镇、××镇、××镇、××镇,为川道五个乡镇,有××个行政村,其中××个为山区行政村,其余:××个乡镇,××个行政村均为山区行政村。也就是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有××个为山区行政村。由于地区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条件不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很不平衡,现状不平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组织建设的硬件设施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乡镇重视不够,有些山区村没有基层组织建设阵地,办公在我村干部家里办公,有些租用一间或一院民宅,各种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形同虚设,村上更没有集体固定资产和集体积累,更有些行政村村
干部没有集体账目,公私不分,还有些村一届班子一个摊子,下一届“一切从零开始”,根本没有形式一届修一点,一面积累一点的形成“集体”意识。由于村级班子长期瘫痪,或班子变更频繁,即没有账目,也没有固定资产,只有现在的村干部“从零开始”。
村级组织建设在山区组织不健全,有些有村党支部没有村委会,有些有村委会,没有党支部,其余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妇联等更谈不上,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有些行政村,一个或两个村干部,其中各种组织一人或两人担,可谓“多套组织一套人马”,因此造成“一人说了就是集体决策”或“一人不干,全村瘫痪”的格局。
2、村级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
一是有些村村干部,传统小农意识严重,思想保守,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个人利益看得“重”,抢有“和尚”做一天,“撞钟”一天,管你“响不响”。敷衍塞责,支差应付。二是个别村干部即不学政策,办事又不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方法“老一套”,没有“创劲”。三是特权思想比较严重。一些村级支部书记没有慎用手中权力,而丧失党的原则,个人独断专行,为己谋私利。没有把心思用在如何把农村工作搞好,而是玩弄权术,班子不团结,搞“内讧”。四是工作没有胆识,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有些村干部工作怕得罪人,遇事总是一味迁就,用“事实与原则”作变易,工作没有规则,个人随意性较大,工作被动,裹足不前。
3、工作进展不平衡。
不同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不一样,城区好于川区,川区好于山区,主要是:①由于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村干部综合素质等因素,不同行政村工作条件不一样,农民经济状况不一样,乡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不一样。②党员发展慢,山区村不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些党员一直没有出过本乡和县。有些行政村妇女党员没有,更谈不上有“女干部”。造成村支部班子弱,村支部书记“无
人当”的断层现象。有些乡镇在发展农民党员问题上,不严要求,重发展数量,一味追求党员指标,抱着完任务的心态,使有少部分没有经受严格考验的群众入党,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③政策宣传入户率质量不高。有些行政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注重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群众知晓率低,更有些山区行政村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参政意识淡薄,表现在行政村工作没有起色。
4、村级干部工作作风粗暴。
表现为党性不纯,工作方法简单和“软”、“散”、“牛”、“滑”、“贫”、“后”、“犟”七个字。“软”即工作不敢碰硬,不敢面对现实,遇事唯唯诺诺,逃之夭夭;“散”即一盘散沙,虽各有招牌,但无合力,形同虚设;“牛”即素质低下,遇事不开窍,工作上一味保持个人观点,上级与组织抗衡;“滑”即圆滑玲珑,办任何事情怕得罪惹人,推诿扯皮,事无着边;“贪”即心存私心,工作上有利喜欢无利愁;“后”即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先进,只求平稳,拖拖拉拉,延误良机;“犟”即思想不成熟,我行我素,动辄找茬子,撂担子。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我们甘谷县大部分山区乡村无积累,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原来从群众手中收取的款项,也用得一干二净。个别村由于乡上督促不力,姑息迁就,出现了村干部挪用公款的现象。有些村由于政务、财务不公开,帐务不健全、管理不民主、监督不到位,使服务功能跟不上,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由于领导干部更替频繁,帐务交接不清楚,出现财务管理混乱,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在深化改革转型时期,新旧体制交替与矛盾交织、各种利益驱动、文化素养、观念因素和制约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
1、领导认识不到位。
有些乡镇没有把村班子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思想认识模糊,认为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上级的事,基层组织建设是虚,经济建设是实,经济建设应压倒一切。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认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下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瞻前顾后,顾此失彼。工作上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是代表少数人利益,与他人共谋好处。个别乡村干部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作方法,趋利性,“混日子”的思想严重,自身不正、形象不好,缺乏权威、缺乏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能力,鼠目寸光,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认识不够,研究不透,不能很好地处理。
2、党员干部教育松散。
在新形势下,有些村干部对党员教育认识不力,重视不够,缺乏统筹性、计划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些支
部书记怕发展党员威胁自身的地位与利益,对思想积极、有前景的群众,故意设置障碍,限制发展,不注重村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使少数党性不强的党员经不起考验,对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有些村对有示范带头作用或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消极对待,使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信心,失去活力,在群众中树立不起威信,产生了失落感。
3、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
部分村还未建立规章制度。在基层乡镇,尽管是设立了监督机构,但无专职干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致使乡纪委对各项工作监督不力,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操作性、约束力。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听之任之,致使给腐败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解决好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把党的“十
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具体地讲,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①完善机构,要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依法办事,形成一定的人才创新机制,大胆尝试村班子成员、公开选拔任用方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调动群众、参政意识,增加公开性、透明性。要把政治素质好,科技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公道、正派、有知识水平、有魄力的优秀青年干部进入村级班子,健全村党支部、村委会、妇联、治保、调解各类组织。
②大力推行村级班子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村级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要建立激励机制,要讲实干精神,防止虚报、浮夸,形成基层组织,定期由乡镇组织开展,整体班子与分管个人
实绩考核制。
③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建设的各种制度,其中包括村支部、村委会、治保、调解、妇联等,做到严格按制度办事、公私分明、责权分明、任务分明。各基层组织、各尽其责、有分有合、统分结合
④要加大后进班子整顿力度。对群众基础差,组织无才能、工作平庸、腐化堕落的村干部,按照组织程序,原则及时进行调整,并查概寻源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⑤要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的阵地建设。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
①强化理论学习。村干部党员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使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
法律法规的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历史发展知识的学习、现代管理科学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其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②加大培训力度。要对村级党员干部定计划、依托地方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加大对外考察力度,使其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党性,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信心和能力。
③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构。严格要求党员,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规范办事,用党员标准衡量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严把党员入口关,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
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在完善已有制度的同时,建立新的制度,如党员干部积分考核办法、发展监督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自理不合格党员制度等,使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得以更好落实。
3、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①理清村级经济发展路子,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向导,效益为中心,打破区域,确立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产业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实行区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格局,大力发展民用工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使其形成村级优势。
②加大实事实办力度。村干部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做到在政治上代表人民,一切言行为了人民。
要关心群众疾苦,突出抓好以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学校危房改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兴建、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规模养殖等为主的实事实办力度。
③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阵地。要依托乡村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限制各种迷信活动和非法邪教、不健康的思想的宣传,全面推进小康工程建设。乡村党员干部带头传播文明、做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代表,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4、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确定基层专职监督人员,减少监督工作多头管理,确保监督渠道畅通与关口前移。加大对乡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抓住领导掌权用权与民主理财两方面工作重点,建立党员干部巡回与定期考核制度。继续完善和实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依靠群众,拓宽民主监督,坚持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制度的作用。加快公示墙、公示栏建设和民主理财步伐的改革,不断扩大财务、政务范围和内容公开透明,加大舆论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力度,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畅开信访渠道,对无视组织、无视纪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加重农民负担的人和事,经群众反映,一经查出,应逐级追究责任,公开曝光,严肃惩处,力求群众满意,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三篇:浅谈村级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重视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实现“三个代表”,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更上一个新台阶,实现农村“小康”,保证党在农村各项富民政策实现的重要保证。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出现许许多多新情况、新问题,与构建农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相适应。通过在市委党校两个月的学习培训及赴山东考察,自己觉得农村村级组织建设有待我们在新形势下去探索研究解决。现就我县村级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建议进行个人浅析。
一、村级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县有*个乡镇,***个行政村,其中,**镇、**镇、**镇、**镇、**镇,为川道五个乡镇,有**个行政村,其中**个为山区行政村,其余:**个乡镇,**个行政村均为山区行政村。也就是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有**个为山区行政村。由于地区条件、经济条件、历史条件不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很不平衡,现状不平衡,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级组织建设的硬件设施不到位。
长期以来,由于集体经济薄弱,乡镇重视不够,有些山区村没有基层组织建设阵地,办公在我村干部家里办公,有些租用一间或一院民宅,各种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形同虚设,村上更没有集体固定资产和集体积累,更有些行政村村干部没有集体账目,公私不分,还有些村一届班子一个摊子,下一届“一切从零开始”,根本没有形式一届修一点,一面积累一点的形成“集体”意识。由于村级班子长期瘫痪,或班子变更频繁,即没有账目,也没有固定资产,只有现在的村干部“从零开始”。
村级组织建设在山区组织不健全,有些有村党支部没有村委会,有些有村委会,没有党支部,其余基层治保会,调委会,妇联等更谈不上,财务管理比较混乱,有些行政村,一个或两个村干部,其中各种组织一人或两人担,可谓“多套组织一套人马”,因此造成“一人说了就是集体决策”或“一人不干,全村瘫痪”的格局。
2、村级干部教育管理不到位。
一是有些村村干部,传统小农意识严重,思想保守,工作不积极,不主动,个人利益看得“重”,抢有“和尚”做一天,“撞钟”一天,管你“响不响”。敷衍塞责,支差应付。二是个别村干部即不学政策,办事又不借鉴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方法“老一套”,没有“创劲”。三是特权思想比较严重。一些村级支部书记没有慎用手中权力,而丧失党的原则,个人独断专行,为己谋私利。没有把心思用在如何把农村工作搞好,而是玩弄权术,班子不团结,搞“内讧”。四是工作没有胆识,好人主义思想严重,有些村干部工作怕得罪人,遇事总是一味迁就,用“事实与原则”作变易,工作没有规则,个人随意性较大,工作被动,裹足不前。
3、工作进展不平衡。
不同村级组织建设水平不一样,城区好于川区,川区好于山区,主要是:①由于地域条件、经济条件、村干部综合素质等因素,不同行政村工作条件不一样,农民经济状况不一样,乡镇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不一样。②党员发展慢,山区村不少党员年龄偏大,文化偏低,有些党员一直没有出过本乡和县。有些行政村妇女党员没有,更谈不上有“女干部”。造成村支部班子弱,村支部书记“无人当”的断层现象。有些乡镇在发展农民党员问题上,不严要求,重发展数量,一味追求党员指标,抱着完任务的心态,使有少部分没有经受严格考验的群众入党,直接影响了基层党组织建设质量。③政策宣传入户率质量不高。有些行政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注重政策法律法规宣传,群众知晓率低,更有些山区行政村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群众参政意识淡薄,表现在行政村工作没有起色。
4、村级干部工作作风粗暴。
表现为党性不纯,工作方法简单和“软”、“散”、“牛”、“滑”、“贫”、“后”、“犟”七个字。“软”即工作不敢碰硬,不敢面对现实,遇事唯唯诺诺,逃之夭夭;“散”即一盘散沙,虽各有招牌,但无合力,形同虚设;“牛”即素质低下,遇事不开窍,工作上一味保持个人观点,上级与组织抗衡;“滑”即圆滑玲珑,办任何事情怕得罪惹人,推诿扯皮,事无着边;“贪”即心存私心,工作上有利喜欢无利愁;“后”即思想落后,安于现状,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求先进,只求平稳,拖拖拉拉,延误良机;“犟”即思想不成熟,我行我素,动辄找茬子,撂担子。
5、村级集体经济薄弱。
我们甘谷县大部分山区乡村无积累,无力为群众办实事。就是原来从群众手中收取的款项,也用得一干二净。个别村由于乡上督促不力,姑息迁就,出现了村干部挪用公款的现象。有些村由于政务、财务不公开,帐务不健全、管理不民主、监督不到位,使服务功能跟不上,群众意见很大。有些村由于领导干部更替频繁,帐务交接不清楚,出现财务管理混乱,这直接影响了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
二、存在问题的根源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在深化改革转型时期,新旧体制
交替与矛盾交织、各种利益驱动、文化素养、观念因素和制约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1、领导认识不到位。
有些乡镇没有把村班子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领导思想认识模糊,认为抓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是上级的事,基层组织建设是虚,经济建设是实,经济建设应压倒一切。有的虽然对基层班子重要性认识明确,但缺乏理论指导与党性修养,对国家下策与法律法规的学习不够,没有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上瞻前顾后,顾此失彼。工作上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而是代表少数人利益,与他人共谋好处。个别乡村干部仍停留在计划经济模式下的工作方法,趋利性,“混日子”的思想严重,自身不正、形象不好,缺乏权威、缺乏组织领导与统筹协调能力,鼠目寸光,对一些事关全局的问题,认识不够,研究不透,不能很好地处理。
2、党员干部教育松散。
在新形势下,有些村干部对党员教育认识不力,重视不够,缺乏统筹性、计划性,只求数量,不求质量。有些支部书记怕发展党员威胁自身的地位与利益,对思想积极、有前景的群众,故意设置障碍,限制发展,不注重村干部的政策理论学习与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育,使少数党性不强的党员经不起考验,对理想、信念产生了动摇。有些村对有示范带头作用或突出贡献的党员干部消极对待,使一些党员干部丧失信心,失去活力,在群众中树立不起威信,产生了失落感。
3、监督制
约机制不完善。xiexiebang.com范文网(FANWEN.CHAZIDIAN.COM)
部分村还未建立规章制度。在基层乡镇,尽管是设立了监督机构,但无专职干部,多头管理现象严重,致使乡纪委对各项工作监督不力,流于形式,缺乏规范性、操作性、约束力。对群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听之任之,致使给腐败现象提供了可乘之机。
三、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建议
解决好党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出现的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把党的“十六”大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各项工作中去,树立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公仆”意识,具体地讲,要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
①完善机构,要认真贯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严格依法办事,形成一定的人才创新机制,大胆尝试村班子成员、公开选拔任用方式,充分发挥村民自治,调动群众、参政意识,增加公开性、透明性。要把政治素质好,科技致富能力强,群众基础好,公道、正派、有知识水平、有魄力的优秀青年干部进入村级班子,健全村党支部、村委会、妇联、治保、调解各类组织。
②大力推行村级班子中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调动村级班子成员的积极性,要建立激励机制,要讲实干精神,防止虚报、浮夸,形成基层组织,定期由乡镇组织开展,整体班子与分管个人实绩考核制。
③要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建设的各种制度,其中包括村支部、村委会、治保、调解、妇联等,做到严格按制度办事、公私分明、责权分明、任务分明。各基层组织、各尽其责、有分有合、统分结合④要加大后进班子整顿力度。对群众基础差,组织无才能、工作平庸、腐化堕落的村干部,按照组织程序,原则及时进行调整,并查概寻源进行责任追究,确保把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成为农村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⑤要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的阵地建设。
2、加强党员干部队伍教育管理。
①强化理论学习。村干部党员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武装,使其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学习,市场经济理论和社会历史发展知识的学习、现代管理科学和科技文化知识的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学习,使其提高理论素养,增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
②加大培训力度。要对村级党员干部定计划、依托地方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分期分批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一次系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加大对外考察力度,使其拓宽视野转变观念,增强党性,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信心和能力。
③坚持“从严治党”方针。要因地制宜,建立和健全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提高素质、发挥作用的制度和机构。严格要求党员,按照党章和其他党内规范办事,用党员标准衡量自己,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严把党员入口关,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及“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
④加强村级组织建设。在完善已有制度的同时,建立新的制度,如党员干部积分考核办法、发展监督制度、过错责任追究制度、严肃自理不合格党员制度等,使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工作得以更好落实。
3、加强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①理清村级经济发展路子,要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向导,效益为中心,打破区域,确立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产业要素,对农业和农村经
济实行区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和企业化管理,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种养加、产供销、内外贸、农科教于一体的格局,大力发展民用工业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非公有制经济,使其形成村级优势。②加大实事实办力度。村干部要把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做到在政治上代表人民,一切言行为了人民。要关心群众疾苦,突出抓好以退耕还林、小城镇建设、学校危房改造、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兴建、道路建设、水利建设、规模养殖等为主的实事实办力度。
③建立健全农村文化阵地。要依托乡村阵地建设,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及法律法规,限制各种迷信活动和非法***、不健康的思想的宣传,全面推进小康工程建设。乡村党员干部带头传播文明、做先进生产力与先进文化的代表,为三个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4、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建立健全监督制度,确定基层专职监督人员,减少监督工作多头管理,确保监督渠道畅通与关口前移。加大对乡村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在监督过程中抓住领导掌权用权与民主理财两方面工作重点,建立党员干部巡回与定期考核制度。继续完善和实行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述职评议等行之有效的制度,依靠群众,拓宽民主监督,坚持民主评议、质询听证等民主形式,充分发挥基层民主制度的作用。加快公示墙、公示栏建设和民主理财步伐的改革,不断扩大财务、政务范围和内容公开透明,加大舆论监督和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力度,增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透明度,畅开信访渠道,对无视组织、无视纪律、无视国家法律法规,加重农民负担的人和事,经群众反映,一经查出,应逐级追究责任,公开曝光,严肃惩处,力求群众满意,确保监督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第四篇: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近年来,随着上级的重视,乡镇纪检组织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加强。办公室、电脑、录音笔、打印机等硬件设施都已配备到位。但仍存在组织力薄弱、业务不熟悉、工作积极性不够等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1、组织力量薄弱。我镇纪委设纪委书记1名,纪委副书记1名,纪委干事1名。除纪委书记能做到专职。纪委副书记及纪检干事还兼了武装、驻村等其他多项工作。乡镇年轻干部本来就不多,有些被上级部门借调,同时乡镇本身又有组织、纪检、信访、综治、武装、扶贫等大量的具体业务工作。使得纪检干部专职很难实现。另外3名纪委委员分别为计育办主任、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等站所负责人,工作任务繁杂,更是很少参与纪检工作。
2、业务不熟悉。案件查办涉及到财经知识、法律知识的非常多。例如公益林资金的发放、民政救济资金、报账手续及发票是否齐全这些专业性都比较强。而大部分乡镇纪检干部对于这块的业务知识不够,这就为线索的发现及案件的查办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3、工作积极性不够。乡镇纪检干部受乡情、亲情、友情的影响,认识上存畏难情绪,怕得罪同事,怕影响人际关系,认为纪检工作是得罪人的事,因而工作缺乏积极性,不想监督也不愿监督,监督作用发挥不够。例如2014年我镇纪委开展过执行八项规定情况巡察工作,镇纪委带摄像机到各餐馆及麻将室录像。后因自身存在畏难情绪,怕得罪人只拍摄了部分场所后没有进行下去。
二、建议
1、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建立交流和选拔任用机制,进一步疏通乡镇纪检监察干部输出输入渠道,使纪检监察干部进的来,出得去,盘活人力资源,激发工作热情,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2、加强教育培训力度。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协调上级增加乡镇纪检干部参加培训的名额。同时加大乡镇纪检干部参与纪工委跟班学习的力度。让乡镇纪检干部更多的参与和学习案件查办。
第五篇:乡镇招投标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乡镇招投标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乡镇招投标分中心的建立及有效运转,对维护市场秩序,确保工程质量,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方式和发展环境的变化,乡镇招投标分中心工作仍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也暴露出乡镇招投标工作体制和管理机制不完善的弊端。为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县纪委对乡镇招投标分中心进行了专项检查和调研,现就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作一些探讨。
一、乡镇招投标工作的现状
(一)各乡镇设臵机构、建章立制,乡镇招投标平台基本建立
2006年,我县结合自身发展状况,在16个乡镇建立了招投标分中心,形成了县乡二级招投标平台网络。目前,各乡镇分中心均成立了分中心招投标领导小组,明确了分中心工作人员,配备了相应的办公场所和办公设施。同时,各乡镇分中心制定出台了招投标管理办法、操作流程,部分分中心还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职责、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日常管理制度,基本形成了分中心招投标管理体系。
(二)各乡镇分中心业务量稳步增长,招投标工作成效初显
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全县各乡镇招投标分中心累计招投标项目549个,涉及金额28369.887万元,其中2008年7月至2008年12月招投标项目66个,涉及金额2629.5547万元;2009招投标项目269个,涉及金额12329.094万元;2010年1月至7月招投标项目214个,涉及金额
13411.239万元,分中心招投标业务量快速增长。同时,招投标业务范围不断拓宽,除传统的工程建设、物品采购、土地(产权)交易项目外,美丽乡村工程建设项目也逐步纳入乡镇招投标范畴。
二、乡镇招投标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招投标制度不统一,招投标管理不规范 各乡镇招投标分中心虽制定了分中心招投标制度和实施细则,但这些制度和管理缺乏统一标准,实践中容易导致具体的招投标活动不规范,给规避招标、违规招标提供了制度漏洞。集中体现在:
1、招标人场外运作,规避招标
个别乡镇的美丽乡村等村级工程项目未按规定进入招投标中心,直接由村级组织自行组织发包;一些乡镇分中心招投标制度不健全或执行招投标制度不严格,导致实践中未按法定招标时限进行招标,有的项目在第一次公开招标流标后,未按法定程序重新招标,而是与投标单位协商后直接定价发包,如报福镇石岭村委会办公楼改建工程,三家投标单位因超出文件规定价被废标后,公开招标直接转为议标。而且这些直接发包的项目往往不是发包给正规的建筑施工单位,而是不具备资质的包工头。
2、招标限额执行不到位,违规招标
部分乡镇投资规模50万元以上(我县进入县招投标中心招标限额)的工程项目,未按规定进入县招投标中心,而是直接在分中心进行招标。而这些招标项目通常是由于未办理立项、用地审批、施工许可等手续,无法进入县招投标中心进行招标。
3、招投标理念相对落后,方式传统一是公开招标与邀请招标并存,邀请招标过多,且邀请招标方式的确定程序、具体操作亦不符合规定,客观上出现邀请招标多为变相议标。如鄣吴镇招投标项目共计20个,邀请招标11个,邀请标比例高达55%。二是招标方式多采用有标底招标,而各乡镇招标标底的确定方式又缺乏统一标准。三是评标方法较为简单。很多乡镇分中心采取最低价中标、平均值中标等评标方法,这些在招标文件中予以明确的评标方法过于简单,易增大投标单位围标、串标的概率。
4、信息发布平台不统一,随意性大
各分中心未实行全县统一的招标信息发布平台,一些乡镇未能有效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发布招标公告,甚至一些村级工程招标项目仅在镇、村公告栏张贴招标公告。信息发布的标准不统一、发布形式不规范,且公布时间较短,造成招投标信息受众群体较少,响应招标的单位势必也较少,有悖于通过市场程序公开招标的初衷,导致投标人无法广泛知晓招标信息,客观上影响了乡镇招投标的竞争程度和招标效果。如山川乡马家弄村办公楼改造及医疗站等工程项目,没有具体的招标文件,招标信息仅以村委会名义在公告栏张贴发布。
5、标后监管制度缺乏,工程变更较多
大多数乡镇分中心未建立有效的标后监管制度,部分工程通过设计变更等手法调整项目规模,采取工程量签证、工程单价签证或补充合同等各种形式增加工程造价来达到超标准、超规模建设的目的,个别项目的工程变更量与中标价相差甚远,如山川乡集镇改造工程,中标价为68.8万元,决算价却高达118.58万元,标后监管“名存实亡”;很多美丽乡村等村级工程项目因未进分中心招标,实际无法进行监管,如上墅乡所有行政村实施的项目(含美丽乡村项目)均未进分中心交易。
6.中介机构职业操守缺失,市场管理无序
一是市场垄断,缺乏竞争。我县招投标代理机构目前只有3家(博诚,众诚,宏业),都有相对较稳定的客户群。调查发现,上述三家公司对我县乡镇招投标代理形成垄断之势。大多数乡镇确定招标代理机构的方式为委托制,基本没有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确定招标代理机构,难以体现招标代理机构选择过程中的“优中选优”原则。如章村镇代理招标的项目大多数由博诚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代理。二是人员素质不齐,鱼龙混杂。部分从业人员不讲职业道德,在从事代理业务中投机取巧,编制的专业性文件针对性不强,千篇一律,无法体现每个工程特有性质。如个别项目编制的标底性文件只有《工程量清单计价表》,而无《综合单价分析表》,为后期审计带来较大难度。三是市场管理缺失,秩序混乱。我县招投标代理市场仍处在初级阶段,对其监管没有跟上,造成招投标市场秩序混乱,群众意见较大。如章村镇中学校园安保工程,招标代理机构博诚公司既代理招标项目,又在评标过程中担任评委,难以体现中介机构中立的价值。
(二)分中心资源有限,平台建设不成熟
全县乡镇招投标工作大多处于起步阶段,除了普遍存在上述制度建设不完善的弊端,还不同程度上存在招投标分中心自身发展不均衡的问题。突出表现在:
1、机构设臵不完备、专业性人才匮乏
各乡镇分中心虽有2—3名招投标管理人员,但仅有天荒坪镇、皈山乡、梅溪镇、递铺镇配备了专职人员,其他乡镇大多为乡镇政府内部工作人员兼任,非专业性人才,且其他工作任务较多,不仅对招投标管理工作的关注较少,而且对招投标工作的认识很难到位。
2、硬件配备不到位,台账资料不齐全
各乡镇虽按文件要求设立了开标室、评标室,但多为会议室共用,很难真正达到设立“两室”的初衷。各乡镇中只有昆铜乡配备了专用的过程录像监控、录音笔等硬件设备,其他乡镇均为人为监控,监控范围和力度均难以保证。在台账资料方面,很多乡镇没有严格实行招投标台账制度和归档制度,招投标资料保存不全,“招完了事”,如山川乡很多招投标项目没有建立台账制度,招标后资料不归档。
3、评标专家专业不专,可选择面小
各乡镇评标专家大多采用3人评标,5人以上评标较少。乡镇中各种专业人才较少,可选择的面很小,造成评标专家基本固定为特定个人,且多由政府工作人员和业主代表组成,未能有效利用县招投标中心的评标专家库资源。如孝丰镇南溪金丰桥上游左岸堤防工程项目,5个评委中有4个是乡镇工作人员,另一名是村干部。
三、规范乡镇招投标的对策与建议
为进一步规范全县乡镇招投标市场,结合全县实际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提高认识,强化招投标业务培训
1、各乡镇领导对招投标工作要高度重视,把招投标工作作为廉政建设重中之重来抓。
2、强化乡镇招投标业务人员的宣传教育和业务培训。由县招管办和招投标中心牵头组织对各乡镇招投标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对招投标基本流程、重点环节进行业务辅导。着力增强乡镇领导及其工作人员执行相关招标投标法律法规的责任意识和工作理念,以便能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招投标制度。
3、重视乡镇招投标分中心专业人员的选聘和人才培养,逐步推进分中心招投标工作的专业化、专职化。
(二)创新体制,推进统一平台建设
1、建议组织学习外地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县的实际,建立统一的乡镇招投标制度、操作流程和管理规范,在全县层面上,依法明确乡镇分中心的招标范围与标准、招标方式、招标组织形式;同时制定统一完善的乡镇招投标招标代理、评标专家管理规范以及招投标档案管理制度;尽快建立投标企业诚信体系、资格后审制度、招标信息发布平台。
2、在完善规章制度的同时,要对具体监管操作程序进行细化。在调研的基础上,理清乡镇招投标标前、标中、标后管理的步骤,明确各步骤责任人和相关职责,形成统一的管理手册,使乡镇领导和招投标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有一个明确的依据。通过一系列制度建设,引导乡镇招投标活动向规范化、统一化方向发展。
3、依托乡镇招投标分中心,实行村级招投标委托制度,凡村级工程建设项目必须委托乡镇招投标分中心办理招投标,各村不得自行组织招投标活动。
(三)强化审核,加强标前、标后监管
1、严把标前项目审核关
针对目前相当一部分乡镇招投标项目包括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标前管理上存在无立项、无可行性研究报告、无概算审核审批、“抢时间进度、抢形象效益”仓促上马等问题,客观上容易导致自行招标、规避招标现象频频出现。建议:一方面,重点对政府投资项目尽快建立项目核算制,发改委、财政、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抓好乡镇招投标项目尤其是政府投资项目的设计概算、招标控制价或标底的审核,项目审批部门要依法明确项目招标方式,同时建议成立政府性财政预算评审机构,由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聘请符合资质的中介机构负责对政府投资项目概算进行审查。另一方面,对于村级工程项目(含美丽乡村项目)实行重大事项报备案制,在项目启动前将项目资金预算、资金来源、工期等基本情况以书面形式上报各乡镇纪委登记备案。同时,每个村级项目实施前,乡镇政府、村委会等项目业主都按要求召开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会议,实行民主决策,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
2、延伸标后项目监管触角
在标后管理环节上,一方面要加快推行监理介入机制,另一方面又要改变标后完全依赖监理公司的状况,防止标后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出现监管“真空”。建议监察、审计、财政、县招管办对乡镇分中心一定限额以上招标项目的工程变更、资金财务、竣工验收等关键环节,进行常态化监督检查。对村级工程项目,乡镇分中心或乡镇纪委要建立标后的监督检查制度,同时结合村级财务制度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组织村监委、村民理财小组成员参与工程验收,形成验 7
收意见提交业主单位参考备用,核对工程支付款情况,为项目业主管好钱、理好财。
3、强化事后工程项目审计
一方面,对政府投资工程项目必须进行审计,要求审计部门在工程审计中将项目初步设计和概算执行情况作为审计重要依据,对擅自变更设计和严重超概算的项目单位、负责人要追究相关责任。另一方面,建议将村集体筹资项目、带资项目、以奖代补工程项目也纳入审计范围。重点对项目建设是否按概算执行,有无随意超标准或超概算建设,资金来源、到位情况及资金拨付与使用情况进行核查,重点审查工程款的支付是否按合同条款及有关规定执行,是否存在未经集体讨论决定个人随意支付现象以及挪用资金等问题。
(四)积极引导,规范中介机构管理
一方面,明确规定不同投资规模的项目选取中介机构的方式,以制度的形式,规定招标人在选取中介机构时,应充分考虑其资质、业绩、技术人员、市场行为和信誉等因素,视投资规模大小,采取招标方式或随机摇号选取方式,不得随意指定。针对我县中介机构较少的现状,也可考虑从县外引入更有实力的中介机构,通过引入竞争机制,促进我县招投标中介机构的快速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加强对招标代理、监理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定期对中介机构的从业状况、执业资格、经营收费等情况开展专项检查,拓宽中介机构违法举报投诉渠道,加强宣传引导,营造遵纪守法环境,促进中介机构的行业自律。
(五)明确责任,加大依法处罚力度
建立乡镇招投标分中心考核制度和奖惩制度,明确分中心的职责,增强工作责任心;对国家工作人员在乡镇招投标活动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不作为、乱作为或非法干预和插手招投标活动的,由县纪检监察部门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同时提高交易活动各方主体的违纪违法成本,根据违法程度,除了采取没收保证金、罚款、暂停执业、吊销资格证和营业执照等经济制裁措施外,有效利用诚信体系,严格执行诚信评价和企业黑名单制度,对投标企业、中介机构、评标专家实行动态管理评估,评估结果记入诚信监管档案,作为其参与招投标活动被限制、被否决或者加分、扣分的依据。逐步建立全方位、多层面的监管和处罚体系,让违法违规参与招投标者得不偿失。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规范管理,真正使乡镇招投标既能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促进乡镇经济健康发展,又能有效地防控乡镇、村干部的廉政风险,收到让群众舒心、干部省心的良好社会效果。
县纪委执法监察室 2010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