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案例4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次作业案例
案例一:运用“公众参与与公共政策”相关原理分析下面报道。
“民主执政”的基层范本
——浙江温岭见闻
党的十七大闭幕后,不断有外地干部要求到浙江温岭市“取经”。近年来,这里一直围绕“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推动旨在“加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办事”三者有机统一的基层民主改革试验。编制预算群众参与
在温岭新河镇镇长郭海灵的办公抽屉里,总是放着一份年初人代会批准的财政支出预算表,每当需要花钱时,郭镇长总会拿出预算表看某个项目里还有多少钱。这是新河镇实施“参与式预算”改革后出现的变化之
一。在此以前,人大批准的预算往往被镇政府束之高阁,“花多少算多少”。
记者在新河镇发现了两份耐人寻味的镇政府财政支出明细表:一张是2004年的,另一张是2006年的。比较两张表显示,这个镇2006年的基本建设费与行政管理费分别比2004年下降5000多万元和400多万元,而事关民生的农业、文化、医疗卫生支出分别上升80万元、55万元和63万元左右。
镇财政所所长陶瑞娟说:“乡镇基本建设费与行政管理费过高一直是基层财政出现赤字的主要原因,新河镇2004年末财政赤字达到5500多万元,2005年实行群众参与式预算改革后,不仅没有新增赤字,而且旧账也得到消化,前年削减赤字1020万元、去年削减1000多万元。”
为集纳民意,新河镇在人代会审议财政预算前设计了一个预算初审民主恳谈会,群众可自愿参加。
2006年共有110名群众报名参会,新河镇人大将群众代表分成农业、工业、社会事业3个组。据统计,群众向政府预算报告提出的意见、要求、建议多达59条。最终,镇人代会根据人大代表和群众代表的意见,行使预算修正权,要求镇政府增加民生支出,并列出了细目,同时压缩基本建设、干部外出等费用。镇政府据此调整预算支出项目13项,涉及预算资金828万元。
随机抽选民意代表
在温岭市泽国镇,记者听到一个“乒乓球摇号”的故事。近年来,这个镇一直在试行重大公共事务群众参与决策的“民主恳谈”制度,他们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全镇的民意代表如何产生?温岭市民主恳谈办公室负责人陈奕敏说:“如果民意代表由镇政府来邀请,这将损害其代表性与公正性。”最终,镇里决定采用随机抽选的方式。
温岭市副市长蒋招华说,镇里按照1000人口以上每村4人、1000人口以下每村2人的原则,确定了民意代表分配比例,全镇每户人家都分到一个号码,哪家被抽中,就派出1名代表参会。
扁屿村农民朱宗米是被选出的民意代表之一。他回忆抽签现场时依然激动万分:“干部把装有编号乒乓球的玻璃箱子摆在村民面前,一面是透明的,其他面用红纸糊好,驻村干部和村会计现场监督,我家幸运地被抽中。”通过采用乒乓球摇号的随机抽样方式,全镇从12万人口中抽选了275名民意代表。
朱宗米说:“召开协商会时,我们民意代表要对各个公共事务项目投票。以2005年为例,民意代表投票选择的12个优先项目与镇政府心目中的优先项目有较大偏差,比如污水处理站项目,镇里一开始不是很重视,但大家认为污水、垃圾关系到生命健康,一定要处理好。结果镇政府及时纠偏,将这些项目全部列为当年度的投资重点。”
对于这项改革,蒋招华谈了“三个没想到”:一是没想到决策层对民意的估计和真实民意之间会有较大偏差;二是没想到决策层平时听到的“民声”并非真实广泛的“民声”;三是没想到最基层的党委政府在民意收集和反映机制上尚存在那么多的缺陷。这一切都说明,即便决策层有真实意愿自觉代表群众的利益诉求,但“想当然”的“直接决策”也难以代替人民群众的真实愿望。(据新华社杭州2007年11月11日电)
案例二:从公共政策评价的事后评价角度分析下面报道。
个体工商户七年减少六百五十余万户专家指出
过多的税费负担抑制了创业活力
据《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36期报道,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发布的数字表明:1999年全国有个体工商户3160万户,到2006年6月底下降为2505.7万户,个体工商户减少654万户,平均每年减少87万户。面对个体工商户的缩水,专家称此非正常现象,锐减的数字是个危险的信号。中央党校教授周天勇认为,究其原因,沉重的税费负担、缺位的创业服务等,是抑制创业活力的关键因素。
《中国青年报》报道说,福建省古田县国税局调查过该县集贸市场的个体鱼摊。这些个人摊位,不到2米长,每月负担各种税费730~780元不等,其中税收只有260元,而摊位费、工商管理费、卫生费、检疫费、治安费、教育费等费用,是税收的两倍以上。绝大多数创业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店面开门后率先迎来的不是生意而是罚款,工商税务、卫生环保……
目前,对于个体工商管理费是否还要保留这一问题,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发改委、财政部、工商总局和国务院法制办正在研究个体工商管理费如何处理的问题,将提出一个整体方案。
案例三:从公共政策导向功能的角度分析下面报道。
上海中职学校新学年奖助学金达3.2亿
投入总数是上学年四倍,受益学生扩至百分之百
本报讯(记者王柏玲)为吸引更多优秀初中毕业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上海将在中职学生助学、奖学上加大投入,最新出台的“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助学、奖学政策体系方案”将于今年9月1日起全面实施。记者昨天从上海市教委获悉,今年秋季开始的新学年,政府将投入3.2亿元用于中职学校学生的奖学和助学,投入总数是上一学年的4倍。除了加大投入外,资助范围也大为扩大,受益学生将由上一学年的在校生12%扩大至100%。在校学生(除毕业班学生外)普遍受惠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1000元。农村、海岛学生和城乡低保家庭学生可获国家助学金,特殊困难家庭学生可获学校助学金。此外政府还将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年将有5%的在校生获得优秀学生奖学金,有1.5万名学生将获得政府专业奖励,其中8000名为今年报考中等职业学校所设置社会急需、紧缺专业的应届初中毕业生,适用于该奖励的专业
数也由上学年的26个增加到31个。
另据悉,去年本市中职招收的新生中,以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约为1.6万人,而今年在生源比上年下降8%的情况下,应届初中毕业生一志愿填报中职人数仍高达1.6292万人,这说明社会对中职的接受程度正在逐步提高。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希望通过实施专业奖励和帮困助学制度,吸引一批优秀初中毕业生选择就读上海城市发展急需、紧缺专业的中职学校,适应上海产业发展对紧缺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同时也帮助家庭困难的初中毕业生通过学习文化和职业技能,实现早日就业的愿望。(来源:《文汇报》2007年7月19日)
案例四:根据“政策协调”的基本原理分析下面报道。
投资购房和住房保障
简单地认为投资购房“有害”的观点,需要尽快扭转。从政策上设置障碍围堵投资购房需求,不如因势利导,让巨大的民间购房资金投入到住房保障体系中发挥作用。
国务院24号文件明确规定,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建设用地的年度供应量,不得低于居住用地供应总量的70%。但就住房保障所需的巨额资金而言,其落实的情形并不乐观。
让我们看看上海的情况。截止2007年8月,上海全市享受廉租住房政策的家庭数有2.53万户,按照每户每月租金补贴500元计算,目前上海每年廉租补贴总支出约1.3亿元。上海市政府近期公布的“上海社会保障十一五规划”中明确,到2010年,上海市廉租房政策覆盖对象要达到10万户,这意味着按照目前租金补贴标准,每年廉租补贴支出将达到5至6亿元。
从现在起的两年内,将廉租受益群体扩大近4倍到10万户,反映了上海市政府加快建立廉租保障的决心和信心。24号文件明确了廉租住房要实行货币补贴和实物配租相结合的方式。假设以上10万户中有20%的家庭采取实物配租方式供应,这意味着上海市政府需要准备约40至50亿元的资金,通过新建或收购等方式来增加这两万套廉租房源供应。这对年财政收入1600亿元的上海或许也不能轻松地说是九牛一毛,但如果当廉租的低收入对象达到上海家庭总数10%即60万户,实物配租比例达到30-40%时,那就意味着至少需要500亿元投入廉租房建购与每年约40亿元的租金补贴规模。
增加实物配租比例,固然需要更多的资金投入廉租体系,但24号文规定货币补贴与实物配租作为廉租两大供应支柱,实乃明智之举。首先,货币补贴受市场租金水平变动影响大,一旦市场租金上升,直接导致补贴缩水;其次,目前各地普遍实行的廉租货币补贴,由于市场上缺少小户型的低租金住房供应,导致了即使申请到了廉租也会因租不到合适住房而无法真正享受廉租补贴的尴尬;第三,租金补贴属消耗性支出,财政负担必将滚雪球式增大,而握有一定规模的实物房源,财政投入仍可在政府资产项下。
由政府承担住房保障责任,毋庸置疑。但必须看到,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要加快廉租房的建设,必须尽最大可能调动社会力量,而财税金融政策的引导与激励,则是有效引导市场各方资源主动积极进入住房保障领域的关键。
近年由于房价上升过快,投资购房需求被认定为主要原因之一。从2005年调控开始,政府出台政策制约投资性购房需求,而最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出台的对二次贷款提高首付比例,矛头也直指投资性购房。事实上,投资购房背后的利益动机,是购房者以购房替代持币来保值增值,境外资金则受人民币升值预期涌入我国房市。
资金的逐利性决定了各种对策的出现。比如故意做低房屋转让价格以减少5年内转让20%所得税的缴交,而最近各家商业银行对第二套房屋贷款政策解释的五花八门,也是信贷资本逐利的例证。
与其阻止投资性购房需求,不如调整政策取向,顺势而为,利用旺盛的社会投资购房资金为住房保障做些事情。比如结合政府目前倡导的“租售并举”住房消费目标,鼓励个人和企业等社会资金投资房屋,鼓励所购房屋用于出租,但对购房后转让赚取差价行为则予以征收高额所得税而严厉限制。对于出租小户型
房东租金收入享受较低所得税率。还可通过公积金低息贷款、政府贴息、长期(如30年)优惠贷款、减免税费等政策,鼓励开发商建造小户型房屋用于廉租出租,鼓励个人购买小户型房屋提供给廉租对象租住。对廉租房个人房东租金收入免税,甚至对贷款购买小户型房屋用于廉租的个人投资者,其还贷利息可从个人所得税基中扣除等等,廉租房房东今后还可免缴可能开征的物业税。又如,各地政府可通过发行廉租房建设信托凭证,让社会大众投资,一同分享具有稳定政府租金补贴和未来廉租房资产升值的双重收益。(来源:《解放日报》2007年11月15日)
案例五:根据决策问题分析程序分析下面报道。
不能迁就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
中央直属机关试点调整公务员工资
上海海关部分人员收入将下降45%
据《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11月26日报道,海关公务员的工资正在进行一场规范化的调整。
范一晴(化名)是上海海关做现场查验工作的一名科员,入职3年。她告诉记者,她的薪水将在明年1月1日进行调整,调整后薪水在4500元(税前),跟以前相比下降了45%。
上海海关在9月底召开了以“规范津补贴”为中心内容的动员会议。从10月1日起,上海海关中属于直属海关的公务员收入开始调整。在海关已经推行的调整中,最主要的内容是规范津补贴明细。两卡并一卡的收入“阳光化”则是下一步的调整方向。此前,海关等部分公务员的一些基本工资项目都在工资卡内发放,多数津补贴则在奖金卡内发放,后者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实行两卡合并以后,奖金卡中的津补贴名目基本被取消,留下的一些合规名目则将合并到工资卡内,一起进行个人所得税收计算。
据悉,除海关之外,这次工资调整还包括了国家检验检疫局、国家林业局、国家税务局等在内的所有中央直属机关。
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薪酬设计研究中心徐振斌主任认为,公务员收入改革的方向应该是把工资外收入的部分,包括灰色收入都纳入工资总额,使之“阳光化”,这是大方向。他指出,在公务员收入改革中,首先要保持收入有一定的吸引力,不能因工资低让公务员纷纷离岗或消极怠工。但从收入结构来看,公务员的工资只是一块,还有一些工资外收入,包括补贴津贴等,渠道来源往往是各种各样。这在不同地区和部门之间差异很大,有的还要超过工资收入。还有就是所谓的灰色收入和不合法收入,是人们最深恶痛绝的。如果这部分不治理,再提高公务员收入,人们是无法接受的。
徐振斌强调:“在改革中,能够拿出来阳光化的收入不会因为改革而减少。而那些灰色和非法收入本来就是要取缔,不能因为怕他们收入减少而不做了,不能迁就不合理不合法的收入。”
《公共政策概论》第四次形成性考核作业
案例分析答题要求
一、首先要全面、正确理解案例内容。案例内容主要反映了哪个方面的问题,或主要表明了哪个中心议题。要求能够准确地抓住案例内容的核心概念和关键点。
二、对案例内容是否熟悉或有较多的感想?能否针对案例内容进行分析?要求对所选案例的内容有自己的独到观察角度和理解。这是能否顺利完成作业的重要基础。
三、确定分析工具。也就是结合案例内容,选用合适的理论依据。对选用的分析工具(理论依据)作简要的介绍和说明。要求对所选用的理论依据有较为全面和准确的认识,介绍和说明要内容正确,并为案例分析作理论上的铺垫即与案例内容匹配。
四、运用分析工具(理论依据),对案例内容进行具体的详细的分析。要抓住案例内容中每个可供分析的线索条分缕析。要求分析过程层次分明叙述合理,符合逻辑具有说服力。
五、根据对案例内容的分析,概括出简要的分析结论。同时进行必要的引申推论。要求分析结论观点可信,结论的引申推论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这里特别强调分析结论在政治上的正确性,不允许有违背法律和道德的言论出现)。
六、在答题内容的结构上,大体可分为三段。
(1)介绍分析本案例所引用的公共政策理论观点。
(2)根据前述理论观点对案例进行具体分析。
(3)归纳、总结出对本案例分析的基本结论,并说明这一结论的推广(引申)意义。
(4)字数1000字以上。
第二篇: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1-3-4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一至第四章之后
题目:请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形式:小组讨论(个人事先准备于集体讨论相结合)。要求每一位学员都提交讨论提纲,提纲包括以下内容: 1.联系实际的例子。2.个人的讨论提纲。3.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
教师根据每一位学员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提纲给每一位学员评分。要求能够完整准确地指出决策方案应包括的内容,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一.案例
1992年6月1日,《广州市销售燃放烟花爆竹管理规定》实施,引发了全国的“禁放”潮。1993年,北京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北京市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规定自当年12月1日起,北京市城八区为禁放烟花爆竹区。在禁放区内,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准生产、运输、携带、储存、销售烟花爆竹。此后,全国280多个城市政府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禁放烟花爆竹法规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遇到越来越多的问题,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这类问题,提高法律的执行力,已成为政府相关部门面临的一项挑战。近些年春节期间的实际情况表明,违反禁放法规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同时,有相当一部分城市政府在不同的程度上放宽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允许居民在规定的区域内燃放烟花爆竹。北京市人民政府2005年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即要修订。据北京市法制办周继东主任介绍,修订的原因是社会各界解禁的呼声越来越高。
通过以上这个事例说明公共政策制定很重要,要讲究四个原则,既民主化原则,规范化原则、合法化原则,公开化原则。如果当初制定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遵守这个原则可能就不用12年后再次修订,这样对公共立法资源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二.个人提纲:
公共政策具体内容是由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等环节或阶段所构成的有机系统。
(一)公共政策制定
(1)民主化原则。(2)规范化原则。
(3)合法化原则。(4)公开化原则。
(二)公共政策执行
共政策执行的手段(1)行政手段(2)经济手段(3)法律手段(4)思想教育手段
(三)公共政策评估 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阶段:
①评估准备阶段。②评估实施阶段。③评估总结阶段。
(四)公共政策终结:主要是对行政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实事求是地对行政执行的情况进行评定,对行政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三.小组讨论提纲:
(一)公共政策制定(1)民主化原则。
决策的民主化是现代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一个重要的价值取向,公共政策要体现公共利益,每一个利益主体都能够参与进去,让自己的利益需求都能够得到体现,这样制定的政策才能符合绝大多数的利益,它追求社会公正,强调公民参与。(2)规范化原则。
制定一个公共政策必须具有严格的规范,不是随意的,也不是任意的。只有规范的程序,一些负面的、现实中很难操作的公共政策,可能就不会出台或者会被取消。(3)合法化原则。
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须符合宪法、法律和相关的法规。公共政策的制定不能违反国家的根本大法,所以公共政策的制定之前我们一定要分析是否符合宪法,符合我们相关的法规。(4)公开化原则。这个公开化原则要求我们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当中,要透明、公开。这也是民主化的具体要求。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公开化,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避免“黑箱”操作。
(二)公共政策执行
公共政策执行是一定的机构或人员,为了实现既定的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各种行动,如发布命令、拨付款项、订立契约、收集资料、传递信息、委派人员、创设机构等。公共政策执行的手段。
(三)公共政策评估
依据一定的标准和持续,考察整个政策过程,对政策的效率、价值等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实现政策目标的程度。科学的政策评估包括哪三个阶段和主要任务
①政策评估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评估对象、制定评估方案、准备评估条件。
②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利用各种调查手段全面收集政策过程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的整理,运用适当的分析方法,对政策作出评估。
③评估总结阶段的任务:处理评估结果,撰写评估报告。
(四)公共政策终结:主要是对行政执行情况的全面检查,实事求是地对行政执行的情况进行评定,对行政执行情况总结经验教训。
政策终结的对象(1)功能.功能是政府为了满足民众的需要而提供的服务,它代表着政府活动的基本方向,政策的效果就是通过具体的功能来体现的.(2)组织.任何一项政策活动都是通过组织来推动的,政策的终结也伴随着组织的缩减或撤销.(3)政策.也就是政策本身的终结,即停止执行某项政策.(4)计划.计划的终结也称项目的终结,指的是执行政策的具体措施和手段的终结.四.结论:
公共政策具体内容主要包括政策制定、政策执行、政策评估、政策终结。
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3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八至第九章之后。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结合实际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字数在1500字左右)
网吧管理的思考--曾睿
最近,在对我县网吧的日常管理当中,我发现几乎所有的网吧都存在同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是普遍存在的,而且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屡教不改”,西方有位哲学家说过这样一句话:“普遍存在的问题要从制度上找原因,经常出现的问题要从规律上找原因。”难道是我们的管理制度有“问题”,还是没有找到它的“规律”呢?我们应该从哪里入手,解决这些“症结”呢?这个问题让我困扰了许久,也思考了很多,想起前段时间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的“山西方山县全部取缔网吧”事件,因为一个网瘾少年的信而让方山县委书记“雷霆震怒”,关停了全县所有的网吧。诚然,网吧引起的社会问题不得不令人关注,多少优秀的学子因此而消沉,多少关心青少年成长的人士因此而激愤,多少望子成龙的家长因此而绝望!在“敬佩”那位“铁腕书记”的同时我又在想,“全部取缔”的做法是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吗,网吧真的是一个恶魔吗,它就真的一无是处吗?看看网友对此事件的评论就知道了。古人有个笑话,说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被噎着了,他就大为恼火,发誓再也不吃饭了,这个笑话告诉我们的道理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噎”着一次是偶然,经常“噎”着就一定有原因,下面,我想从网监管理的角度找找原因,探讨一下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广大网监民警共同关心此事,想出更好的解决办法来加强对网吧的管理。
一、普遍存在的问题
有三个,一是接纳未成年人上网;二是“实名制”根本没有落实;三是不安装或屏蔽“网盾2000”。这三个问题,根据“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都可以并处15000元以下的罚款,直至吊销《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如果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那真的要向山西方山县那样,全部关停了。可是,如果我们能够换位思考一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明知这么重的处罚还依然“屡查屡犯、痴心不改”呢?
二、网吧的经营状况
第一,“屡查屡犯、痴心不改”的网吧老板其实是有苦说不出的,全部把他们归为“黑心”是有失公平的。他们是因为“黑心”才来开网吧吗?还是因为开了网吧而变“黑心”了?他们开网吧是为了什么?是想教坏孩子吗?网吧为什么能把老板变“黑心”呢?他们为什么要接纳未成年人?这后面到底有什么在操纵他们?通过走访我县的网吧,我感觉,是经济利益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他们。以我县深蓝网吧为例,60台终端,在我县算是中等规模,那么它一年的开支有多大呢?我们来计算一下:电信5000/年,店租30000/年,水电费85000/年,工商15/机/月,一年是10800,地税15/机/月,一年是10800,公安5/机/月,一年是3600,城管卫生2000/年,文化1200/年;工资:网管800/月,一年是9600,收银2人500/人,一年是12000,卫生员400/月,一年是4800,合计是174800/年,这还不包括电脑折旧,一般折旧期限是2年,每年还要近10万元的折旧费;而收入呢,普通网民上网1.5元/小时,会员1元/小时,而目前去网吧休闲的基本都是熟客,也就是会员,就以平均1.1元/小时来计算,一年将近要16万机时才勉强保本,那么平均每天要有438机时,平均每台机器每天要有7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在营业。而我县目前人口有三十万,县城五万多,网吧三十五家,县城就有二十家,在县城,平均2500人就有一家网吧,这2500人中还包括中老年人和小孩,真正会去网吧上网的人有多少?竞争如此激烈,客源从何而来?在这样的状况之下,当然就“来的都是客,管你未成年”了。就这样,还有许多网吧在亏本经营。而网吧老板的身份又是什么样呢?不少都是下岗职工,拿着微薄的“买断费”不知干什么好,别的事又做不了,就想开个网吧指望赚点钱来维持生计。没曾想,会是这样的结果,欲拨不能,骑虎难下。
第二,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落实“实名制”又谈何容易,假设自己是一个网民,每去一个网吧,老板就要你先花十块钱买一张上网卡,你乐意吗?你有可能一辈子只去一家网吧上网吗?所以现在的状况是,用“公卡”!不管谁来,网吧老板都用这张卡,公共使用,于是,“实名制”就成了一句空话,根本没人去实行。
第三,江西省的所有网吧都是安装“网盾2000”软件来进行监控的,也就是说,一旦没有安装,那么就会处于脱管的状态。而单就我县而言,“网盾2000”是由一家网络公司独家代理(我不知道其他县市是怎样的状况),但是,因为网吧的机器极容易中毒,而一些游戏软件升级速度相当快,这就要求经常更新系统,升级软件,但这项工作在白天是不可能做的(白天要做生意嘛),一般都在深夜进行,系统更新完后,如果这家代理公司没有及时安装“网盾2000”,这些机器就都脱管了。这就让这家公司权力太大了,我不跟你装,你就别想营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就“铤而走险”,没及时安装,也要营业,否则怎么赚钱?查到就托人找关系,说情。
三、有没有合理的解决办法
说了这么多,好象在为网吧老板鸣不平,为他们的违法经营找说辞。其实不然,这就象治病一样,只有找到了病根子,才好对症下药啊。那么,这个“药方子”是什么呢?第一,网吧合理布局,按周边人口比例规划,但这似乎已是不可能的。那就只有停止申请,不要再批新网吧了,已经够多了,事实存在的就让他自生自灭,只要加强管理,让那些无利可图的小网吧主动退出,或者被兼并,或者转行,总之,用市场和管理调节到合理为止。这样,网吧老板不需要接纳未成年人也照样有得赚,他还会去冒这个险吗?第二,与学校进行沟通,现在学校的老师也非常关注学生上网的问题,并且经常会到各个网吧去巡查,我们可以在教师队伍中物色“信息员”,一旦发现有学生上网,立即向我们通报,这就扩大了我们的队伍,同时也加强了我们的管理。甚至还可以招聘社会上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热心人担任“义务监督员”,从社会面控制未成年人上网的问题。第三,既然要求网民购买上网卡的做法行不通,要求他出示身份证总没什么问题吧,网吧管理员在记录身份证号的同时也记录该网民是在什么时段使用哪张“公卡”在上网,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公卡”查到相关责任人了,不也一样做到了“实名”上网吗?只要能达到目的,我看也未必是坏主意。第四,“网盾2000”由某家公司代理的做法确实可以大大减轻我们的工作量,但同时又带来一个问题,他不可能光做这一项业务,如果人手不够的话,他就根本来不及维护,而且我前面也讲了,网吧更新系统的时间一般是在深夜,要人家深夜来给你安装“网盾2000”确实不现实,那么我们可不可以采取两个办法来解决,一是与“网盾2000”代理公司签订责任状,规定他必须在接到网吧老板电话后多长时间内赶到,否则我们可以对他进行处罚;二是干脆规定全县网吧只能用一个系统,而且这个系统也由他代理,这样他在进行系统更新的同时“网盾2000”也安装好了。第五,如果发现有网吧老板擅自屏蔽或绕开“网盾2000”的监管,那就坚决打击、决不手软。
因为我刚接触网吧管理工作,有些想法可能不妥,供同行们商榷。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作业---4
时间:学习完教材第十至第十一章之后。
运用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和相关知识,对某个案例进行较为详细的分析。(字数在1000字左右)案例:
孙志刚,男,1976年生,湖北黄冈人,2001年武汉科技学院(原武汉纺织工学院)艺术系艺术设计专业毕业,2003年春节后来到广州,案前任职于广州市达奇服装公司。
3月17日:孙志刚因无暂住证在广州街头被带至广州天河区黄村街派出所。3月18日:孙志刚被黄村街派出所送往广州收容遣送中转站。3月18日:孙志刚称有心脏病被收容站送往广州收容人员救治站。3月19-20日:孙志刚在救治站遭遇无情轮番毒打。3月20日:救治站宣布孙志刚不治死亡。4月18日:尸检结果表明,孙志刚死前72小时曾遭毒打。后来广州市公安局(2003)穗公刑法字4号刑事科学技术法医学鉴定书,证实被害人孙志刚系因背部遭受钝性暴力反复打击,造成背部大面积软组织损伤致创伤性休克死亡。
一.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研究价值 第一,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社会状况。不过只有当社会的大部分成员和一部分有影响的任务认为某种社会状况是社会问题时,它才是社会问题。孙志刚事件是属于结构性社会问题。所谓结构性社会问题是指由社会不合理所导致的一些社会现象。在整起孙志刚事件中,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媒体是舆论的主体,公众是决策的参与者,政府是政策权力的主体。只有社会问题引起广泛关注,政府才会引起足够重视。孙志刚事件是我国关于流动游乞人员管理政策(制度)变迁的触发机制,直接导致了我国在流浪游乞人员管理上的政策变迁,导致了我国流浪游乞管理上的进步。
第二,孙志刚事件在结构上有清晰的发展脉络,既有开头:孙志刚之死;又有发展:社会反应;还有结局:政策变更政策。
第三,孙志刚事件从发生开始,经历过几个月时间,全国范围内的人几乎都知晓了。这件事情有很强的开放性,所以才会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后来的政策制定作铺垫。
第四,这一事件具有内容的合理性,也就是上面说的政策过程关联性。
由于这四个原因造成了它作为一个典型的政策过程案例的第五个特征:资料的全面性。关联性使它成为一个政策过程案例,动态性与结构性使这一案例增加了典型性,开放性使这一典型的案例能够作为资料被完整的收集。由此形成了一个包括政策问题、政策目标、政策方案、政策决策等在内的政策全过程的理想材料。
二.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
政策过程的范式是从问题开始的,问题指的是包含要求达到的状态与观察到的状态之间的矛盾。就孙志刚事件引发的政策变更来看,表面上它也是从问题出发的,首先是孙志刚的非正常死亡暴露了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存在从需要出发的系统过程,按照系统理论,系统的存在总是以执行一定的功能为基础的。所以这里接着考察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功能。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这儿讲的系统的逻辑,另一方面是因为主流的政策理论认可的政策系统的自我维持功能具有明显的保守性,成了众矢之的的东西。三.孙志刚事件后面的政策过程的意义
通过对“孙志刚事件”背后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在对正在经历危机的政策过程范式的考察中,发现了一个从政策需要出发的,系统的政策过程.那么,这一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从政策过程的研究上讲,这是对主流的政策过程范式危机的一种积极回应,因而是一种对政策过程理论的有益探索.这种探索的价值不仅在于提供了一个替代的理论框架,而且这一框架对当前范式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可以提供比较满意的解释.这些问题如上面已经指出的:界定问题的困难,政策发展上的单极论,保守性等.另一方面,在政策过程的分析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即:政策需要的分析.这种分析与主流理论的问题分析明显是不同的.此外,由于这种新的政策过程的提出,可以提出一些新的值得研究的问题,其中最有意义的是政策预测问题,主流的政策过程理论从政策问题出发,基本上丧失了预测能力.由于新的过程是从政策需要出发的,而需要天生就是一种向前看的事物,因而如何进行政策预测就成了一个新的政策过程研究课题.从实践来看,新的政策过程也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一是可以有效地面对解决了错误的政策问题的现象.这是在政策实践中经常发生的事.原因在于政策主体处理问题时,目标定位不准.从政策需要出发进行政策决策,就可以直指问题背后的需要,一开始就掌握正确的方向.由于这一价值又带来了第二种价值.即借此提高政策效率,从而缓解政策效率与政策效益之间的冲突.三是给政策主体在承担政治责任时以更多自由.原因是新的政策过程给了政策主体更大的自觉性,也减少了处于问题包围中的可能.总之,通过对“孙志刚事件”的政策过程的研究,发现了一个政策需要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在理论与实践上都有一定的价值.
第三篇: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易理论 :认为政策执行是一个政治上讨价还价的过程。这中间,政策执行者与政策对象之间通过不同方式的交易,在各种力量的互动过程中,达成某种妥协、退让或默契。依据某种价值标准制定的政策目标与方案是较为理想的结果,但在实际中却是行不通的。
2.德尔菲法:德尔菲方法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它是1948年由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首先发明的,德尔菲法,又名专家意见法,是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团队成员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以反覆的填写问卷,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可用来构造团队沟通流程,应对复杂任务难题的管理技术。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A)”。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A.公事公办B.积极介入C.不闻不问D.退避三舍
2.(B)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B.史密斯
C.西蒙D.拉斯韦尔
3.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D)。
A.响应B.深入
C.反映D.内化
4.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C)判断。
A.利益B.事实
C.价值D.可行性
5.在某些认识媒介的诱导、启迪下,突然豁然开朗的思维过程指的是(C)。
A.形象思维B.立体思维C.灵感思维D.直觉思维
6.政策评估是对政策()所做的分析。
A.问题B.结论C.方案D.目标
7.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C)。
A.反映B.深入C.内化D.响应
8.史密斯认为,政策执行中有(A)个基本要素是必须认真考虑的。
A.四B.三C.二D.五
9.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
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
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C.自觉性、概括性与直接性
D.概括性、间接性与主观性
10、完全理性思维中存在一个基本的假定是:D
A.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感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B.即人类的行动是无法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C.即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无法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D.人类的行动是或者应当是合乎理性的,或者能够从实用主义的观点把人类的行动解释为合乎理性的。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从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分析,政策执行方面的问题有如下几种类型(A、B、C、D、E)。
A.抵触型B.折扣型C.滞后型D.僵化型E.结构型
2.()的评价标准是在各类人员协商、平衡利益关系的过程中产生的。
A.有效B.适度C.客观D.全面
3.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公共政策评价可以分为(A、B、C)。
A.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B.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C.事前评价、执行评价和事后评价D.整体评价和局部评价
4.立体思维的内在特征表现为层次性、多维性、联系性、系统性和(A、D)。
A、整体性、B、普遍性
C、灵活性D、动态性
5.头脑风暴法的优点是(A、B、C、D)。
A.它能够发挥一组专家的共同智慧,产生专家智能互补效应;
B.它使专家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作用,爆发出更多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C.专家团体所拥有及提供的知识和信息量,比单个专家所拥有的知识和信息量要大得多;
D.专家会议所考虑的问题的各方面以及所提供的备选方案,比单个成员单独思考及提供的备选方案更多、更全面和更合理。
四.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浴盆模型。
答: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于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政策的出台、实行及调整。
2.简述追踪决策的特点。
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
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答: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
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
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形成性考核
(三)题目要求撰写一份调查报告或工作报告,没有标准答案,只要大家写的有题目有内容、有头有尾、有条理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可供参考的:
1??关于公务车改革的调查与思考
2???广州市交通问题的调查与分析
3城市医疗卫生改革问题的思考
4???广州市教育消费问题的调查
5???网吧管理的现状与思考::
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大庆车改的调查研究
我国现行机关,单位公务用车制度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遗留的管理框架,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与当前节约型财政,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但是公车改革的难度极大.是公共部门改革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然而其后未能在中央层级取得实际进展.近些年来,地方上却已有一些自发进行的公务用车的改革尝试.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都值得重视和借鉴.本文在对大庆市公务车改革进行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对我国公务用车改革试提出一些初步认识.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
(一)公私难分.运行成本高,效率低,产生巨额财政负担在现行的公务用车制度下.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相互攀比.购超标车,每年形成数额巨大的人头费,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省市县主要领导基本一人一车.使用率只是市场运营车辆的十分之一;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8215.4元.而党政机关等单位则高达数万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仅为公车的13.5%.(二)公车不公,损害党政干部形象.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即公务用车大约仅三分之一用于真的公务.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甚至有一部分干脆全由自己驾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车维修中也有深不见底的“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是人们对官员公车的讽喻.(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大庆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大庆是我国着名的石油城市.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城市评比中.排名第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富裕并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城市里.领导层下决心率先推行的车改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于1998年2月16日启动.(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大庆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但1998年1月1日以后提拔的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不再配备工作用车,改发交通费.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1500副处级12001200科级120240副科级120180一般干部1001003.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形成性考核
(四)题目要求对某个具体案例进行分析,没有标准答案,同学们可以找一个公共政策案例并对它进行分析。只要分析有理有据、条理清楚、字数达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案例:c
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医疗保险。它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疗保险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医疗保险就是当人们生病或受到伤害后,由国家或社会给予的一种物质帮助,即提供医疗服务或经济补偿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与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意义相同,具体做法相似。
我国的医疗保险实施四十多年来在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和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它保障了范围覆盖所有用人单位及其职工的基本医疗、增进健康水平的需要,使我国人民生活大大改善。特别是在解决职工患大病时的高额医疗费问题,通过“互助互济”,既有效分担了风险,又充分体现出社会公平原则的指导思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国和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原有的保险制度已难以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于1998年12月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部署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工作,要求1999年内全国基本建立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案例分析与评价:
首先,众所周知,医疗保险是政府以强制方式,从多数社会成员手中获得一定社会资源,建立一笔基金以支付部分社会成员遭遇疾病时所需的费用。那么政府缘何要干预医疗保险呢?这是政府通过边界分析的方法分析的结果。政府对医疗保险的干预是因为:
(1)医疗服务市场的非完全竞争性。
(2)对于基本医疗服务包以外的医疗卫生需求,政府不提供统一的保障,由居民自己承担经济责任.(3)对于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问题,关键在于打破“医药合谋”,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第四篇:【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
【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
决策方案的具体内容:
第一,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 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哦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
第二,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指明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要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第三,明确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角色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第四,第四,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使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第五,以及资金等其他资源量的要求等。
《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
一、本选题简介
(一)选题依据:
2并用于指导审计实践;
3助他们真正领会法律精神,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4尚未将实务与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讨论,对于高校的教学针对性不强。
基于上述4
(二)目标定位:
1术与方法、案例思考题等方面进行阐述。作者的意图是,背景介绍主要介绍本案大的宏观背景,如政治、经济、法律等或国家的最新政策规定、会议精神等;本案的审计依据、审计环境,以及审前调查的有关内容,这是编制审计实施方案的前提,也是审计发现过程的铺垫;本案的审计目标与范围、意义;本案的案情提要等。审计发现过程是本案的关键内容,也是审计一线人员和高校学生渴望了解的部分,其他所有结构应服从于该部分。案例分析主要结合审计发现过程和审计结果进行的分析评论,该部分有一个不变的内容是本案适用的法律法规;通过此案例分析发现理论与实践两者之间的差距,以及今后工作中应改进之处。接下来讲述的是本案发现所采用的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但该部分不局限于本案,而是结合其他审计类型综合讲述这一实用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最后是延伸性案例思考题,目的是把与本案有关的内容保留一部分,留给审计一线和高校学生自由想像和发挥的空间,真正达到案例启迪的目的。
2、按照国家审计署2008-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关于审计类型的划分,本书案例分布在:财政审计12个案例、金融审计5个案例、企业审计4个案例、经济责任审计4个案例、资源环境审计4个案例、涉外审计3个案例,共32个案例。其中,计算机审计案例8个、绩效审计案例8个、专项审计调查4个;中央级审计案例7个、省级审计案例9个、市县级审计案例16个。
案例讲述过程中,不同类型的审计将会穿插内容。
二、讨论内容
《政府审计案例》讨论提纲提供了财政——税收征管审计、经济责任——科级党政领导干部离任审计、资源环境——退耕还林审计共3个案例(详见附件2)供各位专家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案例选取。
政府审计类型主要有本书选取的六种,但不同的审计类型具体占多少比重?同一审计类型又应该选取什么内容的案例?只是根据作者日常审计实践经验总结或作者已有审计成果汇集而成的,正因如此,在案例选取方面作者难免失之偏颇,甚至有遗珠之憾,2、体例选择。
本书表述的体例或称结构编排主要为:背景介绍、发现过程、案例分析、重要的审计技术与方法、案例思考。各位审计专家对此编排不知有何想法?
3、案例标题。
讨论提纲的附件1《目录》直接点出案例的标题,如“税收征管审计”、,是否可以考虑使用隐喻性的标题,如“任务财政”、“贪污私分”征管审计”、“贪污私分——国有企业法人离任审计”
4、表述语言。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10分)
1.交易理论
2.1948发生横向联系,以集结问卷填写人的共识及搜集各方意见,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10分)
1.A 2.B 3.、D
1. A、B、C、D、B、C4. A、D5. A、B、C、D
“失效”表现于为“浴盆模型”
答:追踪决策的特点有①回溯分析,即对原有决策的产生机制与产生环境进行客观分析,找出失误的环节和原因,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决策;②非零起点,即决策不是以零为起点,而是对过去已有决策的改善;③双重优化,即既要优于原方案,又要是多种改善方案中最优的;④心理效应,即要充分考虑决策对象内部和外部各种关系。
3.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有什么区别?
答:①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②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是一个动态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③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五.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分析我国公共政策评价目前存在的问题。
答:第一,以研究取代吸务;第二,以好恶取代科学;第三,以评价为沽名钓誉的手段;第四,以形式取
代实质;第五,人为制造信息障碍;第六,人才、经费的缺乏。
2.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答:“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因为哪个领导都知道,一旦决定了,新建了,就不能再改变了。而在本市的核心区,全市的老百姓乃是兄弟省市都在盯着,它到底做什么用。决策成了难事,好端端的土地空闲了很长一段时间。基本方案有: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2
(3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4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公共政策概论】作业3
够字数,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例如:公务车改革的探索对大庆车改的调查研究
我国现行机关,而实际的管理严密程度又早已大大降低,其低效与浪费很久以来一直遭人们诟病,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时代要求相对比.更显得极不相符...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曾试定,然而其后未能在中央层级取得实际进展.近些年来,.鉴于这一改革的难度.地方局部改革中的经验,得失,.结合其他地方的情况和国际的经验,.一,现行公务车存在的问题(一)公私难分.,.普遍存在公车私用问题.容易发生竞相购车.,燃油费,养路费,维修费等支出费用.;有专家测算.社会轿车每万公里运输成本为元..每辆出租车的工作效率为公车的5倍.可运输成本(二),.滋生腐败公车不“公”日益严重,“公车公用占1/3.领导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有的领导干部上班时间由司机驾车.下班后和节假日自己开车.让在编司机”休息“.公车不公成为难以遏制的”顽症“.公”黑洞“,加之超标配车.都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不正之风的愈演愈烈.”屁股底下一座楼“.(三)不利于城市交通与民族汽车产业的发展公车的过高比重是造成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二,大庆车改:措施,成效及问题大庆是我国着名的石油城市.在全国国内生产总值超百亿元的城市评比中.排名第10;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名列全国第一.在这样一个富裕并且拥有优良传统的城市里.领导层下决心率先推行的车改有一些先天的优势,于1998年2月16日启动.(一)公务车改革的措施.大庆车改以公务用车的市场化,社会化和货币化为方向,逐步建立起机关后勤保障工作新体系和新机制.改革的具体措施和要点包括:
1.”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原处级以下领导干部的公务用车仍执行原制定的经费包干办法,但1998年1月1日以后提拔的处级副处级领导干部不再配备工作用车,改发交通费.同时提倡和鼓励”老人"交车,买车,改领交通费.2.测算确定交通费发放标准.标准定低了,影响工作,大家不认可,改革无法启动.标准定高了,会有人认为乘改革之机搞福利,引起不满.(二)综合测算确立了一套标准.在2002年又经过一些调整.具体如下:费用标准(调整前):费用标准(调整后):职务等级元/月元/月正处级15001500副处级12001200科级120240副科级120180一般干部1001003.司机的安置.车改直接触动的是汽车使用者(乘车人和司机)的利益,对司机的安置是车改能否顺利进行的又一关键.【公共政策概论】作业4
案例:c
我国五十年代初建立的公费医疗和劳保医疗统称为职工医疗保险。它是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险的重要项目之一。
医疗保险具有社会保险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基本特征。因此,医疗保险通常由国家立法,强制实施,建立基金制度,费用由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缴纳,医疗保险费由医疗保险机构支付,以解决劳动者因患病或受伤害带来的医疗风险。
是在解决职工患大病时的高额医疗费问题,通过“互助互济”平原则的指导思想。
条件下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国务院于1998年12制度的决定》本医疗保险制度。
案例分析与评价:
(1)
(2.(3),全面推进医药分开。
第五篇:公共政策概论形成性考核第1次作业案例
分析事例一: 浙江公车改革急刹车
3月4日,浙江《今日早报》发布了一条不起眼的小消息:“记者昨天获悉,受人关注的我省公车改革将„暂缓‟。也就是说,已经在实施的试点将继续实施,尚未开始实施的要„暂停‟实施。”当天,这个消息便在浙江全省各地尤其是公务员队伍中迅速传播开来。
浙江早在2001年就从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开始试点实行公车改革。当时,杭州西湖区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实行了车改,义乌全市、湖州南浔经济开发区等地也取消了公务用车;台州、宁波等则正在积极进行公车改革试点。
轰轰烈烈的车改怎么会在一夜之间突然叫停呢? 三个月形成的“周密”方案搁浅
刘峰是杭州市江干区纪委干部,从江干区最初的组建车改小组到后来的调研、方案制定、修改、报批,他一直参与。和大部分地区一样,江干区本来也准备采用货币化改革方案。而具体的补贴标准,车改小组经过了3个月的调研。
根据调研,一般公务用车1.8升的排量,车价在15万左右。以一台车使用10年计算,每个月的折旧费是1250元,加上每月保险费400元、养路费200元、维修费300元,一台车月固定成本大概是2150元左右。
“我们以单位出60%的标准计算,单位每月固定支出大概是1290元左右,变动成本中汽油费按照每月540元、停车费150元计算,所以,我们初定方案中最高一级的补贴是每月2000元。”
事实上,每月540元的汽油费补贴也经过了仔细的研究。以江干区最偏远的丁桥镇计算,每天来回区里两趟,路程在60公里左右,每月25个工作日,总里程是1500公里,每百公里耗油10升,最后定了这个数目。
经过如此周密的计算后,在江干区最后确定的方案中,车贴最终以用车频率分成正处、副处、调研员、副调研员、正副科、科员六个档次,每个档次又以距离的远近分成三类,最后细化为18个具体的补贴标准。比如在正处这一级上,按上班地点距离区政府远近分别每月补贴2000、1900、1800元,副处相应各减少300元;而一般科员的补贴标准是450、400、350元三档。
“这个方案早在去年11月就报上去了。原来想着春节过后就可以推出来,谁知道省里却突然全部叫停了。”刘峰有点无奈,“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看问题的角度不一,得益者当然说好!”
杭州市西湖区三墩镇,浙江车改的第一个吃螃蟹者,2002年就已经以“车贴”形式全部完成了车改。按照省里的意思,这次“叫停”不包括已改革地区。
3月16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三墩镇政府,后面的院子里已经停了8辆车,桑塔纳2000型两辆,帕萨特、吉利、别克、柳州五菱、昌河、夏利各1辆。而用水泥砌好的车库只有5个,好几辆停在院子里的空地上淋雨。
“原来车少,就搞了这个车库,没想到发展这么快,停不下了。”三墩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徐瑞华指了指窗户外的车库。“38个在编人员中,18人有车了,到今年底,起码还会再有5个人买。”
徐瑞华表示,尽管省里出于各种原因叫停了车改,但三墩的改革不会因此而中止,更不会退回到以前。“车改后第一年镇里支出就整整少了40万啊!”徐瑞华伸出四个指头,在记者面前晃了晃。
记者随后又走进了三墩镇经济发展办、村镇建设办、计生办、综治办等9个办公室。但奇怪的是,所有人员均以“情况不清楚”等理由拒绝了。
同样保持沉默的还有徐瑞华的直接上级——西湖区纪委执法监察室主任陈敏。而他恰恰是西湖区公车改革方案的具体执行者。“我现在不能说,虽然我有许多关于公车改革的想法,大部分都在以前说过了。” “西湖区的车改情况,没有人比我更加清楚,但是我现在不想说。”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利益,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得益者当然说好,不得益者肯定说不好。” 在记者“采访”陈敏的一个半小时里,他态度友好,面带微笑,但自始至终都反复说这么几句话。显然,陈敏对西湖区的车改有很多难言之隐。而记者感觉,这些难言之隐的背后,和浙江省叫停车改的初衷有着某种暗合。
按职务还是按需求?车贴标准成争议焦点
目前浙江的车改模式,主要存在着“购车优惠+每月补贴模式”和“购车补贴+养车补贴模式”两种。前一种是目前比较通行的,无论是西湖区、还是义乌、湖州等地,均采用公车机关内公开拍卖的形式,领导干部有优先购买权,并给予拍卖价一定的优惠。另外,全体镇干部发放交通补贴。
而第二种模式,据知情人士解释,有些银行系统和一些开发区基本上沿用这种思路在进行改革。但是,所谓购车补贴是仅限于少数领导,一般干部是不能享受的。补贴按照领导的一个任期,以一辆好车加上消耗,每年可以补贴四五万之巨。而养车补贴则是每月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这是大家都有的。
“怎样制定标准是一个棘手的难题。不少地区仅车贴一项,就远远超过了公务员的工资,车改成了变相腐败,老百姓对此意见非常大。”浙江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的汪国政说,“由于全省不统一,各自为政,怎么改、补贴多少,都是有关地区自己说了算。”
事实上,按职务还是按需求进行补贴成为“货币化”过程中的一个难题。在江干区的计划制定中,刘峰他们一直想以需求为标准。“但在操作中发现很难量化。从目前看,行政职务级别是用车频率可以参照的重要标准,所以最后还是按职务划定。”刘峰道出了苦衷,“我们尽可能做到合理。比如从事副职的正处级干部,就只能享受副处级的那个标准,因为他的岗位决定了用车频率”。“在超标的基础上谈节约没有意义”
车改的直接初衷,就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
以杭州江干区为例,在公车最多的四季青街道,2003年用在13辆公车上的费用高达138.96万,距离最远的丁桥镇有10辆公车,2003年的总开支56万。如果按照拟定的方案,实行车贴后,四季青街道50多人全年补贴44万多元,丁桥镇40多人全年补贴46万多元。
“四季青街道节约了68.2%,丁桥节约了18%,全区平均节约率在43.5%左右,效果应该非常明显。”刘峰很乐观,“而老百姓对车贴意见大,因为发车贴他们看得到,但并不知道原来的公车隐形开支远比车贴大得多。”
但是,汪国政并不这么认为。“现在大家都只和改革前比,节约了多少。事实上,按照中央的精神,对乡镇一级公务用车是有严格规定的,比如排气量2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但改革前很多地方其实已经远远超标,一个乡镇有10多辆车是普遍现象,这本来就严重违反规定,在超标的基础上谈节约没有意义。” “公务员享受的利益边界在哪里?”
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春节前浙江省召开了一次党风廉政会议,会上对公车改革目前存在的问题反映较多。那次会议结束后,省里有关部门作出未改地区暂缓公车改革的决定。
汪国政证实,这次“暂缓”,省里也没有下发过正式文件,而是那次党风廉政会的精神在基层的传达。那么现在的公车改革中到底存在了哪些问题,才导致浙江省下如此大的决心“叫停”轰轰烈烈的改革呢?
“改革标准不统一,有些地区超过社会承受能力,老百姓反应强烈,改革后到底提高了多少效率,是暂缓车改的主要原因。”汪国政一针见血。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系的郁建兴认为,“车改”的初衷,就是让公务员在一定范围内享受到某些利益,而防止他们去侵犯更多的公共利益,其实就是高薪养廉的一种措施。“但从这次突然叫停来看,给公务员享受的利益边界在哪里,成为一个新问题。”
据悉,四月份,浙江省纪委将派出专门的调查组就“公车改革”下去进行调研。
“和谐社会的基础在公平,无论公车怎样改,都要朝公平的方向上走。”浙江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汪国政说。相关链接 全国“车改”背景
1998年9月,国家体改委制定《中央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后,各地的公车改革陆续展开。浙江、江苏、湖南、重庆等省市都进行过试点,有的地方把公车拍卖,有的地方把公车组建出租车队进行市场运营;而对公务员用车则实行货币化补贴,补贴标准各地不一,有的每年补贴2400元到3000元,有的每月补贴300元到2000元。
目前,上海、浙江、广东、江苏、湖北、江西、黑龙江、辽宁等14个省(区、市)以及国家审计署、国家宗教局等4个中央国家机关进行了公车改革试点。
来源:齐鲁晚报 日期:2005-3-29
分析事例二:
上海规定农民工将和市民享受相同待遇
中新社上海十一月十六日电(记者 陈静)今后,来上海就业的农民工将和此间市民享受一样的待遇,上海将逐步扩大为农民工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场所,并将严厉打击以职业介绍或招工为名坑害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上海市政府新闻发言人焦扬在今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此间政府最近下发的《关于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
据悉,上海是中国农民工跨省市流动的主要输入地之一。近年来,来沪农民工增长较快,规模较大,已成为推动上海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二00五年的统计数字显示,外省市来沪就业人数已达四百万左右,其中农民工约占百分之八十五。
此番出台的《意见》要求结合上海实际,加强对农民工的服务和管理,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在上海全社会形成关心农民工的良好氛围。《意见》围绕切实维护农民工在劳动、生活和发展各方面的基本权利和保障提出了一系列明确要求,其中包括:建立“欠薪欠保”问题防范和处理机制,落实农民工基本劳动标准;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工作,规范农民工劳动管理等。
《意见》要求规范用人单位工资支付行为,严格执行上海最低工资制度,确保农民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给本人,用人单位在工资报酬、劳动条件、工作时间等方面,必须遵循来沪农民工与上海劳动者公平对待,一视同仁的原则。
关于农民工就业,《意见》指出,上海将逐步扩大为农民工提供公益性就业服务的场所,并免费为农民工与用人单位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查询、就业指导等服务。《意见》还提出,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培训,从事高危行业和特种作业的农民工要经过专门培训,持证上岗。
对农民工子女等问题,《意见》要求保障农民工同住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民工卫生防疫和疾病预防控制,进一步完善以现居住地为主的计划生育管理。
2006年11月17日00:31 中国新闻网
分析事例三:
诸暨创新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政府与环保企业出资筹建设施,垃圾由村收集、乡转运、市集中处理
本报讯 浙江省诸暨市是西施的故里,也是王冕的家乡。伟人毛泽东曾说过诸暨是出名人的地方。近日,诸暨市与福建丰泉环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建成了农村垃圾无害化处理厂,使10个乡镇、30万农民免受垃圾污染之苦,受到远近县市的关注,成为一个热点。令人高兴的是,他们创造了农村垃圾处理的一种新模式:垃圾处理厂由政府与环保企业出资共建,垃圾由村收集、乡转运、市集中处理的运行管理方式。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的富裕,农村垃圾已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塑料垃圾和化肥农药包装物增多,生活垃圾等散落在村头路边,每天散发着臭气,有的甚至出现垃圾围村现象。为此,诸暨市政府下决心解决农村垃圾污染问题,把它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举措。市委书记、市长亲自抓环保,各部门和乡镇共同协作,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垃圾处理厂就建成运营,创造了资金到位早、相互配合好、建设速度快的范例。
农村垃圾水分高、成分复杂,过去只能填埋。丰泉集团组成科研队伍攻关,研制出一种适应农村的垃圾焚烧炉,利用炉热清除垃圾水分,炉温可高达1000摄氏度,垃圾达到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同时可通过锅炉余热转换为蒸气和热水,为农村提供热源,农民也可以同城里人一样享受洗浴,促进农村清洁卫生,提高幸福指数。
诸暨市委、市政府认为,解决农村垃圾问题,是搞好乡镇环保的抓手,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意义重大。随着垃圾处理厂的建成,可以延伸到肥料生产和建筑材料等,促进农村循环经济。一些外地参观者看了诸暨农村垃圾处理厂后很受启发,认为这是一种农村垃圾处理的好模式,有许多好处:一是政府、企业出资建设,让农民受益,解决了资金来源问题;二是村、乡、市联手形成一条龙,解决了运行问题;三是垃圾处理实现资源化,可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来源:2006年12月1日中国环境报
分析事例四:
绍兴下调公交票价 政府补贴3000万
不管是空调车还是普通车,不管车上有没有人售票,坐公交,1块钱起步!
继北京之后,绍兴下调公交票价城市公交票价只涨不跌的坚冰开始打破。继北京之后,绍兴市将实施低价公交票政策。
绍兴市交通局昨天证实,自本月20日起,绍兴市区的公交车票价将大幅下调,取消空调车与普通车的票价差别,无人售票车票价起步价由原来1元—2元统一调整为1元,有人售票中高档车起步价在原基础上每人次下调0.5元。
记者从省建设厅、交通厅综合了解到,绍兴是省内首个下调公交车票价的城市,目前,宁波、温州、金华、嘉兴等地尚无降低公交车票价的准备。
“城市公共交通实行低票价政策是今后发展趋势,不仅符合公共福利需要,也是减少交通堵塞、提高市民出行率的好方法。”省建设厅城建处有关人士表示,当然,城市公交票价能否降低,还要看当地政府的财力是否允许。
市长力推公交票价下调
“这次降低公交票价是有背景的。”昨天,绍兴市汽运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去年12月初,建设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发布的《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大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城市公共交通必须实行低票价政策。
紧接着,北京市率先作出了惊人之举:元旦起,北京市的公交车票起步价由原来2元降为1元,使用IC卡刷卡的还可以享受4折优惠,也就是说,北京的公交车上车才0.40元。在岁末粮、油、气市场一片涨价声中,北京公交车此举无疑受到全社会的关注。
就在上周,绍兴市政府专门召开会议,市长作出表态:希望各公交公司能对所属市、县公交企业的票价进行统一调整,实行能被群众接受的低票价,让利老百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同时,政府将在财政上拔巨款补贴和扶持公交事业。正是有了绍兴市政府引导和支持,公交票价下调方案很快就出台了。公交票价下调0.5—1元 政府要埋单约3000万
绍兴市本级共有近千辆公交车辆,营运线路近百条。所以,此番票价下调方案很具体:对于有人售票线路,中高档(空调)车的上车起步价由原来的1.5元下调至1元,普通车的上车起步价仍为1元,全程票价保持不变;对于无人售票线路,中高档(空调)车的上车起步价由原来的2元下调至1元;普通车全程票价仍为1元,保持不变。
也就是说,下调的都是起步价,即今后不管有人还是无人售票,车子不论空调还是非空调,起步票价都是1元。
对于市民关心的IC卡打折问题,绍兴市公交总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在起步价调整的基础上,公交卡打折的幅度还是跟以前一样,即A卡、B卡钱包区均打8折;B卡月票区有人售票车打7折,无人售票车打6折;学生卡每月40元,可用90次。
当地公交公司测算,实行新票价后,按照绍兴市公交年输送旅客6000万人次,每人次最低优惠0.5元计算,一年下来,公交部门要亏损3000多万元,这些将由政府财政来补贴。绍兴人为公交车票降价叫好
王新宇是绍兴人,他见证了公交票价历程,上世纪90年代初,绍兴市公交票价每人次才0.5元,而后涨到1元,再到前年细化为空调车起步1.5元—2元,普通车起步1元。
“只见公交票价涨,真想不到还会跌,这是好事。”他说,真正发展公交,看来还在政府。
网友“大中小”在绍兴当地论坛上说,公交票降价的亏损由政府买单,让百姓得实惠,以此鼓励市民多坐公交,从而减少私家车出行的机率,也会减少交通堵塞。
还有网友评论说,绍兴市政府此举是新年给全市人民的一个温暖礼物。(陈文龙)
来源:2007年1月10日都市快报
分析事例五:
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发出紧急通知 切实做好抵御“韦帕”台风工作
本报讯(上海)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昨天发出《关于切实做好抵御“韦帕”台风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全文如下:
各区、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市人民政府各部、委、办、局,各市级机关,各人民团体:
据气象部门预告,台风“韦帕”将于今明两天对本市产生较强风雨影响,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迅速作出部署,要求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抓紧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经市委、市人民政府领导同志同意,现就切实做好抵御“韦帕”台风有关工作紧急通知如下:
一、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迅速组织力量,深入社区、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各种实际困难,全力以赴抓好防御台风的各项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人员到位、措施落实,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正常运行。
二、要加强预警预报和社会宣传,提高群众避险自救意识。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9月19日停课一天,教职员工上班参加本单位防台防汛,并负责安排好因未接到停课通知及家中无人照料等原因到校学生的学习、生活。生产企业等单位对因受台风影响不能按时上班的职工不作迟到处理。同时,要及时提醒群众在台风影响期间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
三、要严格按照防台防汛应急预案,加强检查整改,及时消除隐患。各区县要全面动员,迅速部署并有效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公安、交通等部门要全力保障公共交通正常和群众出行安全;公用、房地等部门要加强应急抢险力量,及时处置各类紧急情况,确保水、电、煤气等正常供应;各医院要增强医护力量,做好各项医疗救护准备。同时,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充分做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准备,安排好抢险救灾队伍,储备足够的防台防汛物资。
四、要加强应急值守,及时处置突发事件。各级防汛组织和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加强值班力量,由领导同志带班,密切关注台风动向,及时处理各类险情。要保证信息畅通,出现重大事故和灾情要迅速处置并及时上报,最大程度减少“韦帕”台风侵袭造成的影响。
市委办公厅 市政府办公厅
2007年9月18日
来源:2007年9月19日解放日报 具体要求
一、重点掌握教材P15的“公共政策分析要素”中提到的九方面内容。
二、按班级分组,由组长召集并主持小组讨论活动。小组活动形式可以采取面对面形式也可以采取在中央电大考试平台上设置的本小组论坛内发邮件的形式或本小组认为合适的其它形式。
三、小组讨论时,先要确定本小组要讨论的具体事例(见本网页中的“第1次作业参考资料”,共有5个事例供选择。也可以有小组另外自由选择,但事例内容一定要符合作业的要求。)。
四、小组讨论的具体事例确定后,要对事例在文字上进行概括和缩写(保留题目),控制在300字左右。
五、小组内每位同学结合教材第一章至第四章内容的学习体会(重点是P15“公共政策分析要素”),针对小组选定的具体事例,拟定参加讨论的个人发言提纲(不要求展开,但至少5点以上。),并提交给组长。
六、组长在收齐本小组全部成员的“个人发言提纲”的基础上,组织小组成员进行内容汇总,形成小组讨论总结,并将“小组讨论总结”传递给每位小组成员。
七、每位同学将:
1、小组讨论的具体事例(全小组是相同的);
2、参加小组讨论的“个人发言提纲”(每位同学自己的);
3、“小组讨论总结”(全小组是相同的),三个部分内容组合起来完成作业,并以自己的14位学号和姓名加上“《公共政策概论》第1次作业”为文件名把作业内容制作成word文档。
八、每位同学用自己的14位学号(用户名)和8位出生年月(密码)登录“中央电大考试平台”中的“形成性测评”,按页面提示上传作业并予以确认。
九、在完成作业过程中需要帮助的话,请参加上海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上课堂中的实时BBS教学活动或在非实时讨论区中进行交流。
十、各教学点面授辅导教师应及时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讨论提纲以及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