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襄阳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召开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襄阳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召开 作者:
来源:《纺织服装周刊》2013年第18期
5月16日,湖北省襄阳市政府召开纺织产业创新与转型升级论坛,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峻、中国工程院院士姚穆出席论坛,襄阳地区150多家纺织服装企业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上,姚穆做了题为“中国纺织产业的机遇与对策及棉纺织新技术”的报告,杨峻做了题为“转型升级中的中国纺织产业转移”的主旨讲演。会后,他们共同考察了襄阳伙牌纺织工业园。襄阳是中国纺织织造重要基地之一,拥有棉纺绽230万,布机4万多台,已形成从棉加工到纺纱织布、化纤服装完整的产业链;2012年实现产值367亿元,同比增长24.3%;出口创汇
1.75亿美元,同比增长16.8%;吸纳20多万劳动力就业。襄阳市围绕纺织产业升级强化规划服务和指导工作,促进纺织产业规模化,特色化和集约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谢立仁)
第二篇: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以棉纺、丝绸、化纤、织造、印染、服装、家纺等行业为主,在丝绸、女装、化纤、针织、印染、家纺等领域已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和较强的竞争力,是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和民生工业。2009年,我市纺织服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2160家,完成工业总产值1688.2亿元,同比增长3.64%。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渐复苏,以及国家对纺织服装行业扶持政策累积效应的逐步显现,我市纺织服装出口正处在企稳回升的关键阶段,但依然面临不少问题。当前,破解纺织服装产业困局的有效途径是坚定不移地加快转型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加快技术进步和新产品开发步伐,不断开拓新的市场。
一、对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进行SWOT分析
(一)内部优势(Strengths)
1.产业体系完备。目前,云州市已经形成了从上游的茧丝、化纤制造,到中游的织造、染整,再到下游的服装等行业以及相配套的纺织机械、染料化工、电子商务、专业销售市场和专业特色街区、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组成的极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武林路、丝绸城、四季青市场以及位于云州九堡的集服装研发、信息发布、展销展示等新型功能为一体的中国四季青服装交易中心等,中国纺织网、丝绸网、中国女装网以及云州丝绸与女装网等专业纺织电子商务网络平台,云州市服装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中国116时尚设计创意园等纺织行业平台,以及全国丝绸标准化分技术委员会、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也为云州纺织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
2.行业龙头竞争优势明显。随着行业规模的不断发展壮大,云州服装企业竞争实力不断提升,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更为明显,同时还涌现出一批“隐形冠军”。丝绸企业万事利集团注重技术创新,将纳米技术、数码印花、提花等新技术应用到产品的开发研制当中,目前已获得53项专利,是全国乃至全球著名的丝绸企业。浙江恒逸集团在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2008年公布的中国企业500强中位居化纤行业排名第一,在国内同行中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三元控股集团生产的导电布是国内EMC材料的第一品牌,技术水平国际领先。
3.产业集群效应凸显。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州纺织行业先后出现了余杭家纺产业集群、萧山化纤集群、桐庐针织产业群等大型产业集群,其中萧山党山镇和衙前镇先后被命名为“中国化纤织造名城”和“中国化纤名镇”,萧山化纤集群成为中国乃至国际最重要的化纤产业基地之一;桐庐横村镇也被授予“中国针织名镇”。在集群效应的辐射下,萧山女装产业园、余杭女装产业集群、江干女装产业园也纷纷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女装产业集聚区,知名度不断提升。
(二)内部劣势(Weaknesses)1.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长期以来,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出口产品以加工贸易和贴牌生产为主,设计力量薄弱,研发投入少,产品功能和质量创新、技术创新、时尚创新等相对滞后,缺乏新技术推广培训机制,行政引导力度不大,质量监督和知识产权保障措施不具体,因此产品附加值优势不明显。
2.管理水平落后。从总体上看,我市纺织服装企业管理水平依然比较落后。部分中小企业存在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发展战略和市场定位不明晰,决策机制和管理制度不健全,人才队伍建设相对滞后,产供销衔接不够合理等问题。企业管理水平已成为制约提高企业竞争力、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3.节能减排的压力。纺织服装业尤其是化纤与印染行业,污染排放较多,对生产发展形成很大的制约。中国纺织经济研究中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纺织工业总耗能占全国工业总耗能的4.3%,规模以上企业用水量占全国工业企业的8.51%;废水排放量占全国工业废水排放总量的10%,其中80%为印染废水,平均回用率仅为10%左右。总体来看,我市多数纺织服装企业节能减排投入不足,先进工艺装备采用率较低,纺织服装行业的节能减排整体工作依然不能松懈。
(三)外部机会(opportunities)
1.内需市场的扩大。内需状况的提升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稳定提高和消费需求的逐步恢复。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市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813元,增长13.0%。农村居民收入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消费方面,上半年,我市监测的12家定点百货商场中服装类和鞋类等耐用消费品增幅较稳定,分别实现同比增长33.3%和10.7%;四季青服装市场、中国丝绸城、武林路女装街等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销售额同比增长分别为21.8%、1.8%、47%,其中中国丝绸城抢抓上海世博会契机,加大宣传促销力度,推进商业和旅游互动,销售额实现了大幅增长。
2.美国、欧盟市场对低端产品的刚性需求。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对美国、欧盟市场的出口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没有出现特别大的波动,而其他一些供货国起伏非常大,特别是印度、巴基斯坦等。占世界纺织品服装进口60%以上的欧美日市场,已对中国纺织品服装建立了一种依赖性,这种依赖性不会由于金融危机轻易改变。金融危机使得美国、欧盟地区的消费习惯和购买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削减娱乐开销,消费结构向低端产品转变,廉价产品供应商在销售额增长方面成为赢家,分得更大市场份额,这对质优、价廉、物美的中国纺织服装产品是一个发展机会。
3.配额取消。2005年,美国和欧盟在全球纺织品配额体制结束时,继续对从中国出口的部分类别纺织品和服装产品实行配额限制。2008年1月1号以后,中国出口至欧盟的纺织品与服装就不再有配额限制。2009年以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纺织品与服装也一样不再会有配额限制,这是一大利好消息,而对于我国的中小纺织服装企业来说,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让自己的企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
(四)外部威胁(threats)
1.国际市场复苏尚有困难。发达国家就业形势仍然严峻,欧元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失业率依然居高不下,这将成为制约经济复苏的最大障碍,世界市场需求全面回升还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纺织服装出口将因此受到一定影响。我国纺织商会对200家大型纺织出口企业调查显示,今年上半年这些企业出口订单均下降20%—30%。从我市看,1—5月对欧、美、日三大出口市场增幅分别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15.1和8.8个百分比,三大市场占全市出口比重同比下降4.8个百分点,其中占出口份额较多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和服装及衣着附件等商品仍将面临外部需求不足的严峻挑战。2.纺织业产能过剩突出。这轮全球经济危机迫使许多外向型纺织企业“由外转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纺织业产能过剩的压力。纺织服装产业是典型的需求拉动型产业,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大,是历次经济调整中产能过剩问题比较严重的行业,而本轮的产能过剩更多表现为结构性过剩(如低档产品过剩,中高档产品缺乏)。产能过剩的根源在于纺织服装产业高投入、高产出、投资见效快,地方政府往往出于做大GDP的动机为低水平扩张大开绿灯。由于产能过剩的根源很难消除,而解决产能过剩的方法在体制机制上还不完善,今后几年,纺织服装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将日益突出。
3.国际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抬头。由于主要经济体失业率居高不下等问题仍未有效解决,各国政府为保护本国产业,通过提高安全、卫生、环保标准和采取反倾销、反补贴措施等构筑贸易壁垒,纺织服装出口面临的贸易摩擦日趋严重。数据显示,2009年在WTO的贸易救济框架之下,国外对中国出口纺织类产品进行调查的立项和初裁就已超过30项,其中涉及化纤长丝、化纤短纤、窗帘、织带、电热毯、帘子布、棉纱、床单、亚麻、窄幅织机等自原料至终端的一系列产品。云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纺织品检验处处长陈燕表示,近年来,随着欧美对童装安全要求不断提高,我国部分童装在欧美市场被频频召回,主要原因是物理安全和化学安全不合格。其中多数是由于小部件和绳带不符合,存在容易造成儿童窒息等问题和隐患。
4.出口企业利润压缩。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人民币汇率的升值都将进一步压缩企业的利润空间。一方面,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接连创出新高,抑制了我市纺织服装品出口,一些以接出口订单为主的纺织服装企业销售将受影响。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负担加重。2009年以来,随着棉纱、棉布市场运行情况好转,国内棉花需求出现回升,价格持续上涨。截至7月底,328级棉花均价为18230元/吨,比年初的14879元/吨上涨了22.52个百分点。
二、国内外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经验借鉴
(一)意大利、美国、印度等国家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举措 1.采取有效措施刺激国内消费并调整出口方向。意大利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如衣物以旧换新享有折扣;对旅馆业重新装修所购买的纺织产品采取税收刺激;公共采购如军队制服等鼓励采购方更加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而不是过去主要以成本为目标;对那些符合欧洲生态毒理学法令及社会标准的健康面料产品和劳动安全产品提供税收便利化。印度政府调整出口方向,减少对欧美市场的依赖度,转向中东、非洲和海湾国家。
2.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开发多元化产品。意大利政府规定企业在研究创新方面的投入可以申请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贷款,除此之外,纺织服装企业制作样品和新服装系列的过程也是企业创新的过程,其投入参照研究创新投入优惠政策,可获得政策优惠贷款的支持。印度政府则鼓励生产棉涤混纺产品,因为这些产品很容易打理,成本相对棉产品低,世界市场对棉涤混纺产品的需求巨大,产品多元化有利于印度纺织工业的发展。
3.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美国的纺织和服装产业转型路径中都提到了提高供应链管理效率。纺织企业通过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敏捷生产来实现;服装企业通过优化设计、组装、加工、市场营销等环节管理来实现,市场营销商主要通过控制设计与市场营销,进行跨国采购和生产外包来实现,本土制造企业则主要集中在细分市场产品上。
(二)国内广东、宁波、无锡等省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 1.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广东省加大对装备更新换代的投入,尤其是自动化程度高,节能降耗效果好的新型装备,来缓解产品结构调整和用工成本上升的压力。宁波市通过强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纺机装置、整机的开发,提升宁波在全国纺织装备制造业中的地位。无锡市加速结构调整,一批高能耗、高污染、粗放经营的纺织企业先后被淘汰、转移或关停,原先处于价值链最低端的中小型纺织加工贸易企业中已有80%的企业逐步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一些电子产品或新兴产业的企业。
2.加强研发能力开展技术创新。广东省江门市企业积极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不断改善产品设计和制造水平,针对提高产品质量和新产品开发。新会美达先后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国纺织研究院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成立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了七个高水平实验室,多项新产品得到市场认可。宁波市纺织服装行业成立首个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整合了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四方的优质资源,有助于为优质的纺织服装企业投资高端的研发项目提供技术与资金的支持,也为引导宁波市高端研发项目落户宁波起到了积极作用。增强产业用纺织品行业的竞争力,扩大化纤在该领域的开发与应用;增加产业用布、装饰用布的比重,改善宁波纺织行业的产业结构。无锡市的江苏阳光集团研制成功全球首创的可喷洗西服,吸引大量订单。
3.推进品牌建设。广东省许多集群和企业已经意识到自有品牌的重要性,进行不同形式的品牌培育和推广。通过“政企联动”,全市共获得广东省名牌、名标13项。集群对自身的区域品牌增强了保护意识,积极注册相关集体商标,开展品牌宣传,扩大影响,形成品牌战略联盟,对一些抢注行为积极交涉,甚至采取法律手段。无锡市纺织企业品牌建设不断加强与推进,如江苏红豆集团继针织服装推出男装、女装之后,去年力推HODOHOME·红豆居家产品,旗下轩帝尼男装又转型向平价连锁进军。
4.开拓国内外市场。广东省纺织服装出口企业在寻找新的出路,提高内销比例,开拓欧盟及新兴经济体市场,降低风险;加强与国外纺织产业集群的合作,组团赴瑞典,并利用外经贸部门的优惠政策,对出访企业给予补贴。宁波市以宁波服装节、服装博览会为平台,推进品牌建设、拓展国内外市场、谋求产业转型升级。
5.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完善产业配套。广东省盐步与纺织工业协会合作建立南方内衣创新中心,以“南方纺织内衣网”为基础,实施“盐步内衣”的数字化升级,建立产品展示、信息发布、网上商城一体化的服务平台,延伸电子商务业务;大朗镇着力建设了“六大服务平台”,包括毛织品质量检验站、毛织贸易中心和物流中心、毛纺织产品研究中心、大朗毛织网站和相关数据库、研究生创新基金和教育培训中心。
三、我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面对当前更加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应积极抓住经济进一步回暖的有利时机,统一发展思路,加快企业技术改造的步伐,加强自主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一)加快技术改造,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调整产品结构,提高创新能力是纺织服装行业的重要任务。纺织服装企业要注重把创新与市场相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着力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上下功夫,以进一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企业的盈利能力,同时要把创新与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理念相结合,形成具有特色和核心竞争力的主打产品。一是引进先进设备,淘汰落后产能。目前,我市印染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繁重,据浙江省经信委发布印染行业在云州淘汰落后产能的任务是5亿米,其中萧山就占了3.9亿米(共有7家印染企业)。我市应根据有关规划和产业发展趋势,区分化纤、棉纺、印染等行业,有序淘汰禁止发展类产能,限期改造和淘汰限制类装备,鼓励各种资本向先进产能聚集。有关部门要采取系列严厉措施确保任务完成,对过去经合法批准、手续完备的企业、项目,根据目前国家产业政策和我市实际需要淘汰的,建立相关落后产能退出机制。二是加快研发新技术、新产品。市纺织协会和有关部门要重视对新材料新工艺研究,引导企业选择更加环保的大麻纤维制成的布料,加强以环保纺织品、车用纺织品和与新能源相关的复合材料为重点领域的产业用纺织品研究,加快推进产业用纺织品新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满足我市水利、交通、建筑、新能源、农业、环保和医疗等新领域的要求。三是促进产学研结合。实践证明,科研院所和企业之间建立合作联盟关系,不仅有利于发挥科研院所和企业自身的优势,提高科技转化的成功率,也有利于纺织工业整体增加国际竞争力。建议企业与科研院所创新合作方式,除了进行联合研究与开发之外,还可采用以纺织企业为主,联合建立企业技术中心来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此外,可委托科研院所和专业的咨询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咨询与智力服务,帮助企业总结生产中的经验教训。
(二)统筹国际国内市场,积极扩大内需 在出口已不太可能强劲拉动纺织服装行业增长的情况下,扩大内需成为纺织服装行业新的强劲增长点。一是帮助企业开拓国内市场。纺织服装企业在国内外开设品牌专卖店以及在知名市场(商场)开设专柜,政府应该在展位、形象制作、品牌宣传等方面给予一定的财政资助;在“出口转内销”共识下,政府应积极组织自主创新企业参加各种展会和对接会,为企业提供更广泛的扩展内需市场平台;组织企业向对口扶持地区(如青川)捐赠和输出纺织服装产品,既可以起到扶贫作用也可以帮助我市企业走向四川、走向全国。二是促进农村衣着消费,组织“纺织品下乡”。
挑选一批符合农村市场需求与特点的纺织服装企业加入到“下乡”队伍,鼓励企业在我市富裕乡镇设立专卖店,调低产品价位。三是支持“走出去”,挖掘新兴经济体市场。充分利用我国与有关国家的自由贸易区谈判成果,开展加工贸易,组织企业赴南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参展和交流,外经贸部门对出访企业可以适当补贴。四是采取有效办法应对贸易壁垒。运用各种资源和平台及时掌握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发展动态,帮助企业及早应对可能出现的贸易摩擦。加大法律培训力度,加强相关宣传,提高企业的公平贸易应对能力。推动企业重视产品质量安全和标准化管理,提高企业对出口产品质量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支持企业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降低出口风险。
(三)推进自主品牌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
自主品牌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集中体现,推进纺织服装企业自主品牌建设是我市纺织服装工业实现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创建自主品牌的主体是企业,政府部门在推进自主品牌建设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一是提升云州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以“云州丝绸女装产品流行趋势研究与发布”活动为主要载体,提升云州丝绸女装产品在国内的流行趋势中的引领地位;积极承办“中国国际丝绸博览会”、“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等大型赛事,提升云州纺织服装品牌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影响力。二是鼓励和支持创建自主品牌。鼓励在杭设计人才到赛博创业园、各类大学生创业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园创业,享受租金和税收方面优惠。在我市特色街区和专业市场划出一定的区域作为设计产品展销场所,通过媒体加大新闻宣传,吸引市民购买自主品牌的产品,从而实现产销一体化经营。鼓励拥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参加全国性和国际性的服装展会,参展费用实行补贴。三是“内联外引”提高品牌档次。鼓励企业运用资本运作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融资,购地建房,扩大再生产,增强企业实力。引导企业通过在境外注册或购买品牌,再到国内经营的模式创造国际高端品牌。四是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要把打击抢注商标、侵犯专利、剽窃核心技术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点,要建立健全品牌保护体系,加大对服装自主品牌的依法保护力度。
(四)注重人才培养,提升企业竞争力
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是创新,而创新的主体是人,因此,建立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人才本土化成为了当今纺织服装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重视引进与培养高端纺织服装类人才。要重点吸引产品设计开发、品牌销售管理、高级技术人员等类型人才集聚;加大人才选拔力度,继续推进“中国杰出女装设计师发现计划”等相关活动。二是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为纺织服装企业输送和培训人才。一方面,借鉴“达利女装学院”办学模式,开动“校企直通车”,将产学研一体化教育理念贯穿于办学全过程中,创建“量体裁衣”的人才培养机制模式。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建立培训机构和培训体系,对一些很难到位的如印染配色等紧缺人才实施针对性培养。三是积极出台和落实各项人才队伍建设政策。包括提高职工福利待遇,明确落户、子女入学、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评聘职称、评先评优、提拔使用、激励机制等各方面的政策。
(五)整合各项要素,打造公共服务平台
对企业科技文化、自主创新、加工生产等各方面要素进行整合对接,满足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对信息交流、技术创新、产品加工、销售网络的需求。一是积极打造综合性网络服务平台。加强与“中国纺织服装信息商务中心”的合作交流,整合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设计公司、知识产权机构等多方面力量,为纺织服装企业提供公共技术咨询、产品监测、知识产权、人才培训、时尚设计和企业孵化等一系列服务。如上海市就打造了“上海中小企业纺织服装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综合服务。二是建立纺织服装产业联盟平台。整合包括云州市丝绸行业协会、云州市服装行业协会、云州市服装设计师协会、云州杭派女装商会以及云州中国丝绸城、云州武林路时尚女装街、云州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等优势资源,鼓励各协会组织和特色街区加强各界互动,强化品牌推动意识,形成独具云州文化特色的品牌集群。三是构筑“传统与现代”融合发展的营销网络平台。鼓励企业借助电子商务手段实现营销变革,如选择中国纺织服装网等行业网站开展网络营销合作,此外,在云州市政府大力实施“百镇联网”之际,还应积极鼓励一些规模以上经济效益好、信誉度高企业可以加入“百镇联网”平台,为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提供信用保障。我市的传统专业服装市场应顺应产业升级潮流开始转型,大力提倡“一站式”采购模式。这种模式把纺织服装产业链条上所有环节的产品都集中在一起,以方便采购者采购。如中国轻纺城云州瑞纺联合市场打造的“一站式”采购模式吸引了国际上顶级的纺织服装组织来杭采购。
(六)优化产业布局,推进产业转移
当前,企业价值链、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成为关键。随着环保,资源,土地等制约因素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价值最低端的部分转移,而把高附加值的品牌创意、产品设计、原材料采购、商品运输、产品零售等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是重点发展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在今年7月发布的《关于推进纺织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将东部定位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因此我市在产业转移过程中应保留设计研发、品牌营销和市场推广等环节,转移生产加工环节;二是选择产业基础较好,劳动力充裕,消费潜力大的地区作为产业承接地。如温州服装大多选择在郑州建设生产基地,一方面是由于郑州产业基础相对较好、交通便利等,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对河南消费市场的考虑,一旦这部分市场被打开,潜力将是巨大的。三是创新产业转移新思路。产业转移并不仅仅意味着传统纺织服装企业的搬离,品牌、服务和商户也是转移。如浙江义乌市场向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转移,全国标有义乌的市场已近20个,另外,广州白马服装市场、云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等也都向别的地区进行转移。另一方面,还可以转移市场建设。比如广东华南城集团在广东建设华南城工业原材料专业市场之后,又在辽宁的铁岭投资建设超百万米的东北物流城。在北京、在天津、在安徽等地区,这类的专业市场已经成为市场转移的领跑者。
第三篇: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从低附加值转向高附加值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转向低能耗低污染升级,从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升级。
产业转型升级,应定义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即向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方向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是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并加以研究、改进和创新,建立属于自己的技术体系。第三,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依赖于政府行政法规的指导以及资金、政策支持,需要把产业转型升级与职工培训、再就业结合起来。
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经济持续跨越
近年来,我们坚定不移地走转型升级、创新驱动,增量型、吸纳式开放拉动,沿江开发强“极”带动,工业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和城乡一体化、统筹推动之路,突出产业转型升级,有力地支撑了全市经济社会持续跨越发展。一是经济总量大幅攀升。2009年全市GDP达到356亿元,“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25.11%;实现财政总收入51.8亿元、一般预算收入21.7亿元,一般预算收入“十一五”以来年均递增53.19%。二是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十一五”以来装备制造业占制造业比重提高30个百分点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工业比重提高10.3个百分点。三是城乡一体进程加快。“十一五”以来城市化率提高10.7个百分点;城乡住房、就业、医疗、养老等各类保障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四是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十一五”以来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年递增16.58%和14.9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7%以内。全市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由长期以来“苏中的苏北”迅速跻身苏中第一方阵。
一、坚持科学发展,在更高定位上坚定产业转型升级自觉性。抢抓长三角一体化、江苏沿海开发、上海“两大中心”建设等多重叠加机遇,加快发展港口现代物流、软件开发等产业,加快建设熔盛、神马等目标千百亿能级企业,不断增强项目承载能力,持续加大科技、人才引进力度,努力在快转型、快见效上狠下功夫,勇当新时期“渡江突击队”。
二、凸显产业特色,在更高平台上构建产业转型升级新格局。积极打造新兴产业的先发优势,大力引进和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新能源、新材料、物联网等新兴产业;加快培育九鼎风电、赛福特物联网等百亿级企业。积极打造现代服务业的配套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特色文化、生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推进如皋港船货港一体化;打造集科研、培训、信息服务、餐饮物流的全国最大花木城;依托五大旅游开发公司,提升发展长江生态、长寿文化、古城人文等特色旅游业;依托演艺传媒、教育培训两大集团,大力建设文化产业基地。积极打造高效农业的规模优势,以“高效农业三年倍增”计划为抓手,打造花卉盆景、外向果蔬等六大十亿元高效农业板块。改造提升液压机械、长寿食品等传统产业,积极打造传统产业的品牌优势。
三、注重集聚集约,在更高水平上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再加快。始终把招商选资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强引擎,放大一类口岸优势富集效应,大力招引大项目、好项目。始终把“三化”互动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突破口,以“万顷良田”工程、农保区拆迁整理为突破口,坚定不移地走“三化”互动并进之路;加快中心城区和如港新城CBD、RBD建设,强势推进小城镇能级提升。始终把特色园区建设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抓手,打造以熔盛千亿级企业为龙头的高端船舶及海工专业配套园,加快建设石油、日用、医用绿色化工材料产业园和新型电力装备材料产业园等2个千亿级特色园区、8个100-500亿级特色园区,不断提升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水平。始终把创新型经济作为加快转型升级的主动力,推动销售亿元以上企业和3000万元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全部建立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国家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县(市)建设。
产业转型升级须警惕五大误区
改革开放以来,以珠三角、长三角为代表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依靠承接国际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加工制造业的梯度转移,实现了经济跨越式发展。在工业经济起步阶段,这种承接无疑是一种合理的选择。但是,处于产业链中游的加工制造业,除了利润率不高外(更多的是以量取胜),还对各种实体资源存在较大的依赖,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因此,一旦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以后,不论是从成本效益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都需要及时做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为此,在10年前的“十五”计划中,已有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提法。2003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继续发展加工贸易,着力吸引跨国公司把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引导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但10年过去了,转型升级未有实质性突破。因此,10年之后,“十二五”仍要补“十五”落下的课。但在补课之前,我们首先应该厘清一些认识和行动误区。
一窝蜂的跟风唱高调
转型升级已成为各地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的重点工作,但基于保增长的压力,我们要防止个别地方口号上的转型升级调门较高,实际行动却比较迟缓或找不着北。
一厢情愿的靠外资促转型
一说到产业转型升级,许多人想到的就是引进外资,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和行业。实际情况是,我们引进了大量的国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产业似乎更“科技”了,但我们自己还是处于产业链的最末端。跨国公司出于自身转型升级的需要,也会在华布局一些研发机构,进行一些产品升级,但产品的升级换代不能全部替代产业升级,无论生产服装玩具还是笔记本电脑,如果只停留在价值链最低端的加工装配环节,掀起高科技的“盖头”,其效益增长方式都是用人口红利换取低廉的加工费。外商看中的就是我们相对低廉的要素成本和简单加工装配能力,我们不能将宏观的区域整体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寄希望于跨国公司微观的企业升级。汽车行业“以市场换技术”和稀土行业“以资源换技术”的前车之鉴都表明——技术是换不来的。
一哄而上的追逐新兴产业
有些人认为,转型升级就是要淘汰传统产业等夕阳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从目前许多地方已经公布的“十二五”规划初稿看,作为调结构的抓手,发展新兴产业中的动漫产业园、风能发电、物联网等都被放在了重要位置。值得注意的是,各地产业布局重复现象严重,内向性竞争态势明显。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或夕阳思维。同样是制作服装,欧洲一些企业能够抓住行业本质,减少前导时间达到快速反应,盈利能力甚至强于火爆的“苹果”。相反,风光一时的光伏产业已经给现实敲了一记警钟,产业技术看似升级了,但日益膨胀的产能转瞬间就成为不良资产。所以说传统产业改变技术和管理制度,仍可以变成现代产业。而如果没有强大的原始创新能力以及很好的科研成果商业化链条和服务,新兴产业拿到的可能还是利润的“边角料”。
一刀切的三产超二产
三产超二产不是转型升级的唯一标准。在以第三产业衡量国家发达程度的时候,在最传统的工业和农业领域,美国也都是世界第一。这也是美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而不至于像先前的西班牙和英国那样衰落的原因。美国制造业在最疲软的时候也贡献了13%的GDP,超过零售业、金融业等,而中国制造业对经济的贡献也为13%。国家如此,城市同样如此。比如在长三角,第三产业的中心,从战略安排和选择上,就是上海。上海第三产业发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分担了长三角其他城市的服务业功能。如果认为长三角的每个城市第三产业没有超过第二产业就不合理,那反而不合理了。长三角城市如果一味地只考虑以服务业占比衡量自己的转型升级程度,就是对上海的漠视。
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
从世界经济发展历史来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并非朝夕之功。研究表明,劳动密集型主导产业在整个工业化进程中持续时间最长,占了发展期间的60%以上。美国自1814-1980年约为17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110年,占64.7%;日本1868-1986年约为12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80年,占75%;台湾1950-1990年为4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5年,占62.5%;韩国1960-1990年为30年,其中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为20年,占66.7%。如果说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进行工业化进程,从现在开始转型升级,那么我们完成结构调整的时间大约需要10年,虽然随着技术创新和管理进步,转型升级的过程将有所缩短,但绝不会是一年半载之功,那种政绩驱动的快速转型升级是不现实的。
面对上述误区,到底怎样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呢?
笔者认为,产业结构转型的核心是转变经济效益增长来源的“类型”,而不是单纯的“转行”。转行与转型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转了行未必转型,转了型未必转行,只有效益类型改变的转行才是转型。产业升级包括两种类型:一是产业之间的升级。即产业结构根据经济发展的历史和逻辑序列从低级水平向高级水平的发展。包括:在整个产业结构中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二是产业内的升级。即某一产业内部的加工和再加工程度逐步纵深化发展,实现高加工度化与技术集约化。产业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升级是相互促进的,产业结构转型的方向是产业结构升级。
第四篇: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大力加强自主创新 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惠东县科学技术局
近几年来,惠东县科技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积极实施“科技兴县”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工作思路,着力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工作如下:
1、以科技计划项目为抓手,提高产品科技含量,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08年以来,我县共实施国家、省、市科技计划项目93项,其中国家科技富民强县专项“惠东县鞋业技术应用示范”,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 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国家星火计划“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 绿色环保、高性能、多功能、复合隔热保温外墙材料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彩色碳粉关键技术及产业化”等重大、重点项目相继落户我县。以上项目的实施,引导了企业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科技创新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带动我县产业快速发展,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例如四季鲜公司通过“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研发出对应配套设备相对少以及余热、余冷循环回收充分利用的节能、减排的冻干技术及装备,省去了传统加工装备的锅炉等诸多附属设备,比
传统装备节能30%,既节能减排,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实现了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美新公司通过实施“年产四万吨木塑复合材料先进加工工艺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塑木生产线11条,塑木产量达到600吨/月,开发出不同系列的产品50多种,解决了塑木发霉、虫蛀、开裂和易变形等常见问题,得到国外苛刻的检测机构SGS的产品质量认证。产品远销国外,取得不错的经济效益;马铃薯产业通过“出口型马铃薯高产优质高效栽培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科技项目的实施,取得显著成果,在我县形成了马铃薯综合技术标准,增强了马铃薯作物抗性,减少了病虫害发生,节约了肥料、农药等种植成本,提高了产量、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和种植效益,带动我县马铃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做大做强优势产业。近几年来,我局重视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工作,进一步健全了特色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带动区域总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截至目前为止,我县组建了省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2家、省农业科技创新中心3家、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与市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各5家。其中,依托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软包装大容量注射剂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塑木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依托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猪肉产品安全控制体系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九华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产业化生产配套技术研发应用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依托惠东县奕达农贸有限公司组建了广东省马铃薯种薯繁育农业
科技创新中心;广东艾希德药业有限公司、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容大油墨(惠州)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被认定为省民营科技企业,惠州市创亿鑫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被认定为市民营科技企业;认定了黄埠鞋业、铁涌马铃薯、梁化蔬菜三个省级专业镇与平海海水养殖市级专业镇。通过科技创新载体的建设,推动了各产业的科技进步,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与开发的主体。
3、推动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增强我县特色产业的创新能力,促进科学技术研究与经济发展相结合,提高我县科技创新的效率和效益,我县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机制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加强了产学研结合和院地合作。2009年,我局与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就全面开展农业技术合作签订了协议,联合实施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珠江三角洲集约化农田循环高效生产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热带亚热带外向型农业区新农村建设关键技术集成研究”以及省现代农业科技强县专项“惠东县现代农业科技应用及综合示范”。2011年,我局与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建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4月份,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分别在惠州市耐宝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与惠东县裕顺鞋业有限公司建立了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5月份,我局组织吉隆镇、黄埠镇各大中型制鞋企业技术骨干赴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参加鞋样设计培训,希望以这次培训为切入点,双方广泛开展多专业的培训活动,实现校企技术的对接,为产学研示范基地建设打下坚实基础。同时,组织组织美新塑木、澳达树熊、艾希
德药业、裕顺鞋业、九华农贸、奕达农贸、富盈玉米专业合作社、四季鲜、东进农牧等一批较具实力的企业与同济大学、中山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广东海洋大学、惠州学院等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建立了广泛的、长期的产学研合作关系,致力于关键技术、共性技术的科技攻关和引进推广应用。现共有10所院校及科研机构派出了21位科技特派员和8名田园专家进驻我县14家企业,服务企业创新和人才培养,促进产学研长效合作,推动产学研合作模式由短期合作、松散合作、单项合作向长期合作、紧密合作、系统合作转变。几年来,全县共实施了产学研结合项目33项,硕果累累。如瑞帝养殖场与广东海洋大学合作实施“南美白对虾无病毒虾苗培育技术研究”,为我县对虾养殖提供了充足的优质虾苗,养殖成活率95%以上,虾达到一级虾标准,无药物残留,符合出口欧盟国家的要求,促进了我县高位池养虾健康稳定发展;东进农牧(惠东)有限公司与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积极开展“出口冰鲜猪肉生产及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改进了冰鲜肉的加工工艺,开发了符合出口标准的冰鲜肉产品,从而推动了我省肉类行业的技术进步;惠东美新塑木型材制品有限公司与同济大学建立产学研合作关系,积极开展“废弃电子线路板回收残余粉末的综合利用”项目的攻关,使废弃电子线路板的残余废渣得到再生利用,开发出高技术含量的塑木复合材料产品,通过了要求严格苛刻的国际ICC、Warnock Hersey等机构的检测,长期批量出口欧美市场;澳达树熊涂料(惠州)有限公司与中山大学积极开展“环保
型高硬度高柔韧性自交联型复合改性聚氨酯水性乳液研究与产业化”的研究工作,使国内涂料及胶粘剂系列产品更加完善,带动国内涂料及胶粘剂产业的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对提升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和地位有着重要的意义。
4、加大知识产权产出,为产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随着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知识产权产出成为一个地区创新水平和能力的重要衡量指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助推作用。一是着力培养知识产权优势试点企业,带动企业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选择一批创新能力强,专利制度健全的企业,列为惠东县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试点企业,积极从项目、资金、服务等方面进行扶持。指导他们建章立制,把专利制度贯穿到科研开发、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从而提升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和水平,使其在知识产权创造和产业化方面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同时积极开展专利申请“灭零行动”,将我县无专利企业纳入活动重点,用典型带动部分基础条件好、有潜力的企业,力争实现企业专利申请“零”的突破。2010年,实现“灭零”目标6个。二是开展知识产权培训。举办了两期知识产权实务培训,邀请市科学技术局的领导以及广州粤高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的专家对各镇(街道、度假区)、县直有关部门、企业分管科技、知识产权的领导、负责人等进行了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的重要性、企业如何加强自主创新实施品牌战略、知识产权保护相关
政策和措施以及商标、专利的检索与申请策略等方面内容的培训。三是建立和完善激励支持知识产权工作的各项制度。制定并出台了《惠东县科技局专利奖励办法》。《办法》规定:给予国内或国(境)外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三种类型的专利不同额度的奖金奖励,以支持鼓励企业和个人开展自主创新,主动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提高我县专利拥有量。四是实施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2009年开始在黄埠镇实施省专项“鞋业专业镇知识产权行动示范镇”项目。选择知识产权工作基础好、技术创新能力强的5家企业进行试点示范,形成一批依靠知识产权制度促进技术创新、经济发展、成效显著的示范企业,着力营造知识产权示范镇的技术创新氛围,以知识产权示范镇为榜样,以点带面,带动全县知识产权事业的发展。2010年,全县专利申请量136件,同比增长54.5%。
存在问题:
一是全县科技意识和科学素养仍有待提高,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强。二是科技投入不足。政府财力薄弱,难以拿出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创新;一些企业科技投入的意识也不强,企业R&D投入远低于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全社会科技投入的手段不足。三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需不断完善,科技服务机构及中介机构仍不健全,面向行业的公共创新平台建设乏力。四是产业规模和企业规模偏小,科技型龙头企业不多。五是科技人才总量偏少,人才结构和分布不合理,严重制约了科技创新的发展。
二〇一一年六月一日
第五篇:创新举措推动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创新举措推动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4月26日至27日,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深入贵阳市、黔南州重点磷化工企业调研。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认真践行五大新发展理念,牢牢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紧紧抓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机遇,以创新的思维、创新的举措、创新的技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磷化工产业高端化、精细化、绿色化发展。省委常委、副省长慕德贵参加调研。
如何加快推进磷化工产品创新、做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孙志刚此行调研的重点。金正大诺泰尔化学有限公司通过引进先进技术,生产水溶肥、硝基肥、缓释肥等新型肥料,产品远销东北、两广等地,孙志刚勉励企业负责人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产品研发,扩大生产规模,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产品市场占有率,并要求地方加强新型肥料推广应用,提高全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来到瓮福集团、开磷集团,在听取企业发展历史、矿产开采、产品研发、生产经营等情况汇报后,孙志刚要求企业坚持做长“长板”、补齐“短板”,在做强做优磷复肥等传统产品的基础上,走精细化工发展之路,加快工业级、食品级、医药级、电子级磷酸等产品研发生产,尽快实现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企业提质增效。
在瓮福集团生产总控制室和开磷矿山远程控制中心,孙志刚强调,要结合实施大数据战略行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依托“工业云”推进生产管理方式创新,找准生产、流通中的关键环节,切实降低成本。要加强大数据在企业新产品研发、目标市场分析等方面应用,提高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孙志刚深入开磷集团马路坪矿井,实地考察磷矿开采工艺,详细了解装备运行、充填采矿技术等情况,对企业通过先进技术装备实现全自动化开采给予充分肯定,叮嘱企业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保证生产安全。来到贵州天福化工有限公司,孙志刚对企业自主创新“煤焦掺烧”技术,建设年产30万吨合成氨、15万吨二甲醚装置,促进磷煤化工结合表示赞赏,他希望企业主动研究行业国际最先进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实际加快推广。
孙志刚十分关心磷化工产业绿色循环发展问题。近年来,开磷集团、贵州泰福石膏有限公司积极创新利用磷石膏废渣生产建筑装饰材料,取得明显成效。孙志刚走进企业生产车间,详细询问产品性能、市场销售等情况,鼓励企业负责人瞄准市场需求,丰富产品门类,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磷石膏“变废为宝”。来到贵州芭田生态工程有限公司,得知企业不但生产中实现了全程无废渣排放,还将硝酸磷肥、硝酸铵钙、硝铵废水进行分类处理、循环利用,孙志刚非常高兴,要求加快推进磷化工产业生产方式绿色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资源“吃干榨尽”。
每到一地,孙志刚都详细了解企业股权结构、经营管理等情况。他希望企业紧紧围绕产品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创新管理体制机制,每一类产品都单独成立公司,单独核算、单独考核,充分调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对外合作、招商引资、市场开拓的积极性,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把产品做专、做精、做强,推动整个企业壮大规模、增强实力。
孙志刚在调研中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施“千企改造”工程,每家企业都要提出“十三五”时期转型升级的具体方案,省直有关部门和地方要积极研究制定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具体政策措施,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和问题,全力推动磷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裂变发展。
省政府秘书长唐德智,贵阳市、黔南州和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调研。(责任编辑/韦佳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