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英语教研组“老西藏精神”讨论学习的简报
“老西藏精神”讨论学习的简报
(第五期)如何弘扬“老西藏精神”
2014年4月24日,上午我们英语教研组织召开弘扬“老西藏精神”学习讨论会,传达学习“老西藏精神”,围绕对“老西藏精神”的认识、如何弘扬“老西藏精神”开展了讨论。
学习中,我们也在思考什么是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是怎样形成的?像谭冠三同志、张国华同志那样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员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这种老西藏精神是我们西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可靠保证。
大家表示,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将这种老西藏精神不断发扬光大,以实际行动用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编辑人:巴普
第二篇:学习老西藏精神动员会讲话
在开展弘扬“老西藏精神”动员会上的讲话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是共产党人崇高品质与西藏特殊实际相结合的丰硕成果,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品格的生动体现。“老西藏精神”的核心是一切为了群众,它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集中反映着人民群众现实的愿望和要求。它得益于藏汉各民族群众的认同与实践而得以传承和发扬,是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最好诠释,是党的群众路线的集中反映。在全党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新形势下,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认真领会其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着力使老一辈共产党人的先进事迹与优良作风,成为我们践行群众路线的强大精神动力和不竭力量源泉。
什么是老西藏精神?老西藏精神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涵盖了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西藏革命和建设的斗争实践中的生动体现和新的发展。老西藏精神的突出特点,就是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民族团结,此后又增添了“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老西藏精神闪烁着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光辉,也是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从50年代初十八军奉命进军西藏、解放西藏开始,在党的领导下,全军指战员同友邻部队、后进藏部队、西藏地方工作人员和西藏各族人民密切协作、无私无畏,顽强战斗,把五星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实现了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使命,此后,相继完成了开荒生产、营建、平叛改革、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等各项艰巨繁重任务,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战果,使西藏发生了翻天覆地
1的巨大变化,巩固了祖国西南国防。许多同志为了西藏人民的利益,废寝忘食地辛勤工作,积劳成疾;有的不但把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西藏,还让自己的子女留在西藏工作;有的虽已两鬓斑白,但仍战斗在高原上;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青山处处埋忠骨,长眠于西藏的热土里,老西藏精神始终洋溢着艰苦创业,无私奉献,民族团结的革命风尚。进藏前夕,当时担任中共西南局第一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政治委员的邓小平同志及其他首长对进藏部队十分关怀,号召二野全军以一切可能的力量支援十八军进军西藏。小平同志还为进藏部队题词:“接受与完成党所给予的最艰苦的任务,是每个共产党员每个革命军人无上的光荣。”要求部队不怕艰苦,勇敢地担负起进藏任务。广大干部、战士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了解放西藏,不把艰难险阻放在眼里,刀山敢上,火海敢闯,与阶级敌人斗、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争,表现出了高度的政治觉悟和对西藏人民最深厚的无产阶级感情。
进藏初期,部队提得最响亮的口号之一,就是“吃大苦,耐大劳”。因为当时我们面临着两大敌人:一个是西藏的上层反动集团;一个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后者甚至比前者更难战胜,广大干部战士要忍受常人难以忍受的艰难困苦,同两大敌人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绝的斗争,时刻接受着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向西藏进军,要跨越海拔高、气温低、严重缺氧、风雪严寒的横断山脉,著名的大雪山就有19座,还要趟冰河、过草地,跨越无人区。行军中每人负重六、七十斤,一步三喘,举步维艰,稍不注意就会患上冻伤、雪盲和肺水肿,有时断供还要饿肚子,面对这样艰难的环境,同志们没有被吓倒,始终以饱满的精神、乐观的情绪、旺盛的斗志,从昌都一直走到拉萨,行程约1150公里,并进驻各边防要地,真可谓风雪千里大进军!
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部队进一步发扬老西藏精神,在平叛改革中,全体指战员凭着对党和人民的赤胆忠心,不怕流血牺牲,敢打敢拼,英勇杀敌,艰苦作战,彻底平息了西藏上层反动集团蓄意制造的全面武装叛乱,彻底埋葬了万恶的西藏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百万农奴获得了解放,成了新社会的主人。部队边平叛边改革,在平叛的同时,抽调干部参加民主改革工作队,同藏族人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放手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建立基层人民政权,取得了民主改革的彻底胜利,保卫了西藏人民的胜利果实,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在中印边境东段自卫反击作战中,部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发扬了我军猛打猛冲猛追,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给侵略者以迎头痛击,打出了国威军威,保卫了边疆的安宁,毛主席对部队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赞赏和充分肯定。
1950年初,毛主席对进藏部队深表关怀,提出“进军西藏,三年一换,以励士气。”我区广大指战员在1952年修路最艰苦的时候向党中央、毛主席上书,请求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大家认识到:第一、西藏是中国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土,既是国防前哨,又是祖国的深远后方,处于重要的战略地位,我们必须在西藏长期驻军,担负起守卫祖国西南大门的任务。第二、西藏由于历史、地理的原因,经济、文化落后以及自然条件的恶劣,在西藏工作无疑是艰苦的,正因为艰苦,才更需要我们来建设,我们应当勇挑重担,以苦为荣,以苦为乐,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用我们勤劳的双手改变西藏的面貌,把西藏建设的同内地一样美
好。第三、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可以团结西藏人民,共同保卫和建设西藏,维护祖国统一和社会安定。部队干部、战士对长期建藏的深刻理解,显示出崇高的精神境界。
长期以来,长期建设西藏、长期为藏族人民服务的思想,一直成为部队出色完成各项艰巨繁重任务的思想基础和动力。当广大干部、战士经过艰苦斗争和辛勤劳动,亲眼看到西藏发生的巨大变化和军民亲密无间鱼水相融的情景时,自然对自己战斗和工作过的地方,乃至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有一种亲切的感情,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思想便随之更加牢固了,即使因工作需要或离退休回到了内地,还情系西藏,念念不忘西藏的山山水水和藏汉民族结下的深厚情谊,时刻关心着西藏的建设和发展。
为了增强和巩固藏汉民族团结,十八军自进藏开始,就在党的领导下,高举两面旗帜:一面是和平解放西藏的旗帜,一面是反帝爱国的旗帜。认真贯彻执行党中央、毛主席制定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早在进藏初期,毛主席就强调指出“在西藏考虑任何问题,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问题这两件事,一切工作必须慎重稳进。”邓小平同志也指示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都有特殊性,政策性很强。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也有政治问题,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要军事政治协调解决。政策问题极为重要,要靠政策走路,要坚持民族区域自治。”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立足民族平等,加快西藏发展”的理论。事实证明,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及有关政策,有利于消除历史上遗留下来的藏汉民族隔阂,有利于加强藏汉民族团结和西藏内部团结,是符合广大藏族人民和爱国的民族、宗教上层人士的愿望。
西藏和平解放后,部队在贯彻执行党的反帝爱国统一战线政策中,以反帝、爱国为标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进步力量,不断壮大上层中的左派力量,集中打击帝国主义及亲帝分裂主义分子,特别是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身教重于言教,以实际行动体现党的政策,把党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西藏的广大人民群众就是通过部队的实际行动来认识共产党的,信任共产党的,甚至认为“解放军就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解放军”。由于部队自上而下模范执行党的民族平等、团结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学习藏族的语言文字,严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执行任务中,真正同群众打成一片,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与群众同甘苦、共呼吸,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使西藏的各项建设事业得到发展,因而深得民心,赢得了西藏广大人民群众和爱国上层人士的无比信赖和热烈拥护,部队千部、战士被称为“菩萨兵”、“新汉人”,从而构筑起祖国西南边防的钢铁长城。
老西藏精神,实质上就是爱国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创业精神、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民族大团结的精神,是我党我军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西藏的大发扬,它与抗洪精神的实质一样,是一种十分崇高的精神,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伟大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发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这一精神,同我们党一贯倡导的革命精神和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一样,都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从而激励我们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价值观、幸福观,老西藏精神就是这种价值观、幸福观的具体体现,我们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为广大人民群众谋福利而感到最幸福、最有价值。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进一步学习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一切从西藏人民的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要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紧密结合西藏实际情况,深人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根据江总书记“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进一步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认真做好新时期的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与**集团的分裂活动作坚决的斗争,维护祖国统一。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认真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西部大开发的步伐,建设好社会主义的新西藏,同时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在新世纪里促进西藏的全面发展。
“老西藏精神”展现了艰苦奋斗、吃苦耐劳、无私奉献的优秀品德,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第三篇: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 为建设新西藏贡献力量 心得体会
学校组织我们全体教师集中学习了大力弘扬“老西藏精神”为建设新西藏贡献力量,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建设团结、民主、富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西藏,归根结底要靠认真落实中央关于西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要靠西藏各族干部团结带领西藏各族群众携手共进,共同奋斗。这就需要大力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通过深入学习“老西藏精神”中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全心全意为西藏各族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党员把党和人民的事业作为矢志不渝的人生追求,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旗帜鲜明地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反对分裂。学习“老西藏精神”中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的崇高思想,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扎根高原、边疆为家,在艰苦条件和恶劣环境中以苦为乐、以苦为荣,面对严峻的反分裂斗争形势和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敢于在紧要关头冲锋陷阵,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坚决与分裂破坏活动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作针锋相对的斗争。学习“老西藏精神”中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高尚品质,教育引导广大师生以“老西藏精神”中体现出的舍小家、顾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为榜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青春、热血、智慧和力量奉献给社会主义新西藏的教育事业。学习“老西藏精神”中坚持团结、同心同德、并肩战斗的光荣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广大师生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坚持“五湖四海”的原则,尊重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像爱护自己的生命一样自觉维护民族团结。
总之,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引导广大学生弘扬“老西藏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掌握本领,做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的合格接班人。通过开展互帮互学、进一步培养青少年学生养成热爱学习、不怕吃苦、关爱社会、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树立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将“老西藏精神”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第四篇:老西藏精神(最终版)
“老西藏精神”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初人民解放军进军西藏的脚步声。那是一个充满着质朴、飞扬着革命英雄气概的时代,那些背着背包以双脚征服了二郎山、冷拉山等14座海拔5000多米的险峻雪山,克服了唐古拉山的严寒和阿里高原的缺氧的进藏部队将士和地方工作人员,他们未曾想过惊天动地轰轰烈烈,未曾想过树碑立传名垂千古,更未曾想过业绩斐然前无古人,因为,解放和建设西藏是党的事业,是他们这些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责任。用双脚踏上进军西藏的漫长征程,这是继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之后,世界军事史上又一次最漫长、最寂寞、最艰苦、最悲壮、最震撼的大行军。他们说:“困难在我们眼里从来都不算什么,我们要吃大苦,耐大劳„„”
此时,毛主席考虑到他们历经多年的枪林弹雨又要即将面对艰苦的环境、恶劣的气候,还要忍受缺衣少粮的困苦,指示“进军西藏,三年一换,以励士气”。时任西南局书记的邓小平指出:“政治重于军事,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在此之前,无论是清朝的军队还是国民党部队,他们都没能在属于中国领土的西藏站稳脚跟,加之帝国主义对西藏事务的染指和调唆,使得本是一个妈妈的女儿的藏汉民族在历史上形成了隔阂,只有共产党领导的这支人民军队经受住了考验,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的信任。这支军队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支军队,一路走来,他们宁可挨饿受冻也不拿老百姓一针一线,不损害一草一木。每到一地,军长张国华、政委谭冠三总要拜访当地头人,带头宣传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派出医疗分队免费为群众看病送药,使西藏人民通过解放军认识了真正的共产党。
昌都战役的伟大胜利促成了《和平解放西藏十七条协议》于1951年5月23日在北京签订,打开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大门。18军部队从昌都出发向拉萨进发的100多天日子里,断粮就有4次,但他们宁可喝用代食粉熬的糊糊,宁可吃野菜,也没有拿老百姓的一粒粮食。老百姓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这样的军队不但纪律严明和蔼可亲,还帮我们干活,把过脉后递的药品可真管用啊,这是共产党和毛主席派来的军队,我们有救了!”
1951年10月26日,明洁的秋阳尽情地倾洒在世界屋脊,18军大部队挺进拉萨并举行入城式,受到西藏地方政府官员和数以千计的藏族同胞的热烈欢迎。1个月后的12月1日,由西宁出发的18军西北独立支队到达拉萨。加上随后由云南出发进驻察隅的126团、由新疆于田出发进驻阿里的骑兵师先遣连,这支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到来,彻底结束了西藏长期以来有边无防的历史。
然而,西藏地方政府一部分人始终耿耿于怀,妄图制造所谓的西藏独立。他们不但不提供粮食,还禁止老百姓卖粮给18军。那个名叫鲁康娃的人更是气焰嚣张地对张国华军长说:“怎么样,饿肚皮的滋味比打胜仗的滋味要难受多了吧?”共产党领导的这支人民军队当然没有被饿肚皮的困难以及复杂的社会环境所吓倒,不仅派出工作队继续做争取西藏地方上层和影响群众的工作,并由军首长带队在拉萨河畔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生产运动,决心依靠自力更生站稳脚跟。拉萨河畔响彻锹镐开垦荒地的叮当声。
此时的18军将士想到了毛主席当初为何指示要“三年一换”,甚至“六年一换”。然而,面对之前根本想象不到的困难,将士们首先想到的是如果3年一到我们走了,新来的部队又要适应环境,这样来了又走,西藏不还是现在的老样子吗?于是,从士兵到干部,他们咬破手指写下血书报告毛主席,提出要长期建藏。一时间,长期建藏成为每一个18军将士的豪迈誓言,更是他们的心愿。至此,继“吃大苦,耐大劳”之后,“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和两年后18军后方部队在修筑川藏公路及慕生忠将军率领的部队修筑青藏公路时发扬的“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的革命英雄气概一道,成为第一代老西藏坚守边关的精神支柱,从而也构成了““老西藏精神””的基本雏形。
“老西藏精神”在保卫边疆的战火中诞生
没有领土,不成国家;既有国家,必有边防。早在1951年10月,18军的52师先遣部队154团在到达拉萨参加完入城仪式的第2天,也就是10月27日就出发西行,分别进驻日喀则、江孜、亚东边境要地。如今,当年率领先遣团的师副政委阴法唐、团长郄晋武、副团长顾草萍,他们都已是90多岁的老人了。去年10月,当阴法唐踏上昌都这块熟悉的土地时,望着遍地金黄色的格桑花,老人禁不住走近它们久久伫立,他说:“这片深情的土地呵,请允许我满含着泪水回来,抚摸刚刚盛开的格桑花,如同抚摸我新鲜的祖国!”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像是自言自语。
1962年10月至11月,驻藏部队和从内地入藏参战的部队一道取得了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伟大胜利。广大指战员表现出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敢于战胜一切敌人和一切艰难困苦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铸造了驻藏部队的灵魂。
1963年2月19日,早春的北京虽然春寒料峭,但中南海却洋溢着热烈欢乐的气氛,在由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和时任军委秘书长的罗瑞卿及其他总部首长,还有各大军区、各军兵种领导、各省省委书记和中央各部门领导参加的重要会议上,毛泽东主席高兴地让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坐到他和刘少奇的中间。当张国华汇报说西藏军区部队这次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打了一场漂亮的大胜仗时,毛泽东主席站起身来挥动双臂响亮地说道: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从这一年开始,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在全党、全军、全国传颂,成为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又一宝贵精神财富。于是,“长期建藏,边疆为家”和“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构成了““老西藏精神””的核心内容。
“老西藏精神”在建设西藏的事业中形成
人民解放军进藏之初,毛泽东主席指出,进军西藏就是要经营西藏。他后来又分别在1963年、1969年先后两次亲自倡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毛主席还曾在中共八届二次会议上专门提到了“让高山低头,叫河水让路”这个口号。邓小平在任西南局第一书记和西南军区政委时提出:“进军西藏不仅要在那里建设,还要长期建设。”
60年漫漫岁月,足以成长起三代人的时光,驻藏部队牢记嘱托,修建了西藏历史上的第一座桥梁、第一条公路、第一个电站、第一所学校、第一个农场等200多个第一,为新西藏的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西藏各项事业有了新发展、新成就,但与内地省市相比仍然比较落后。对此,驻藏部队官兵牢固树立“长期建藏、边疆为家”思想,以实际行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响亮地喊出了:“热爱边疆、安心边疆、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口号,继续为西藏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990年7月,党的第三代领导核心江泽民同志在时任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西藏军区党委第一书记胡锦涛、时任国防部长迟浩田的陪同下视察检阅了驻藏部队,时任西藏军区司令员姜洪泉在向江主席汇报时说:“现在西藏各方面条件虽然好了,部队的各种生活设施、住房条件相对好了,但我们始终没有忘记提倡和发扬长期建藏,边疆为家的传统。在广大官兵身上依然有着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这一传统和精神就是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我们要为西藏的发展建设和捍卫祖国的领土完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江泽民主席连连点头,当姜洪泉说到驻查果拉哨所和墨脱边防营长期坚守在边境一线,官兵们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时候,江泽民主席肯定并动情地说道:“这就是“老西藏精神”!”听完汇报,江泽民主席当即挥墨题词:“发扬“老西藏精神”,戍边卫国建新功。”
4年后的1994年7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央第三次西藏工作会议上,江泽民主席特别强调指出,在西藏工作,就是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胡锦涛主席在西藏工作期间,曾多次强调要发扬“老西藏精神”。任总书记以后,他又反复告诫西藏党政军领导同志和西南战区广大指战员,要把西藏的事情办好,把部队建设好。他还深情地说道:“在西部工作很辛苦,我曾在那里生活工作过,在西部工作就是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创业,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老西藏精神”在发展西藏的伟业中弘扬
弘扬传承“老西藏精神”是党和国家历代领导的殷切期望,党的三代领导核心和胡锦涛总书记都曾先后接见过西藏部队部分官兵,并亲笔题词予以勉励,这是驻藏部队特有的荣誉,也是官兵们莫大的骄傲和自豪!新中国成立以来,共有10000多名英烈长眠雪域高原。民主改革50多年来,因在西藏高原长期工作积劳成疾而牺牲的大军区和西藏自治区党委领导就有20多人。
有一种信心来自时代,有一种喜悦发自心海。
驻藏部队指战员牢记胡主席“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嘱托,一岗一哨都高举党的旗帜,一官一兵都听从党的指挥,一言一行都遵守党的纪律,为发展西藏的各项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广大官兵忆军史、讲传统,铸军魂、凝军心、壮军威,尽职责、履使命,面对各种意想不到的复杂环境,边防巡逻执勤和边防斗争中始终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敢于战胜一切困难,敢于压倒一切敌人。维护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全体指战员一言一行树形象,一举一动做表率。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他们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热潮中,一心一意为民操劳,竭尽全力无怨无悔为第二故乡的建设发展增光添彩。60年来,“老西藏精神”已经从军营、地方党政部门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各条战线、各个角落,开出了朵朵永不枯萎的精神文明之花。
第五篇:“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老西藏精神”心得体会
仁布县中学政治教师:章仕德
2014年3月19日,我校全体党员教师在中心会议室学习了“老西藏精神” 及其时代价值。“老西藏精神”是我党我军光荣革命传统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丰富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精神财富。
一、“老西藏精神”的由来。
二十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进藏人民解放军和部分地方工作人员,团结、带领西藏各族人民胜利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性任务,结束了西藏延续一千多年的封建农奴制度,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西藏。与此同时逐步形成、接力传承的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
越是艰难困苦的环境,越需要精神力量支撑,越能激发革命斗志品格。解放军每走一路到一地都不忘搞建设,先后建起连接高原与内地的川藏、青藏、滇藏、新藏等交通要道,在万里雪域开垦出“高原南泥湾”,架起了通往祖国四面八方的空中走廊,筑就了世界上最高最长的天路,处处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赢得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被亲切地称为“新汉人”、“菩萨兵”,涌现出了像《歌唱二郎山》、《毛主席派人来》、《洗衣歌》、《同一个妈妈的女儿》等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反映了高原军人“革命理想高于天”、“军民团结一家亲”的爱党报国热忱和军民鱼水交融关系。各项建设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有力证明了我党在西藏执政的成功实践,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西藏取得了伟大胜利。
二、“老西藏精神”的发展。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再次号召全军大力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有效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历史使命。西藏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口号创始和精神实践的故乡,驻藏部队始终率先继承和弘扬这种精神,战胜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阻挡,压倒一切敌人而不被任何敌人所吓倒,坚决完成各项重大任务而不打任何折扣。“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已经成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重要体现和精神升华。
新时期,李素芝“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青藏铁路建设者们“挑战 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援藏干部“用责任书写援藏历史,用忠诚铸就爱民丰碑”的誓言; 西藏登山探险队员用青春、热血乃至生命铸就了“攻坚克难、挑战极限、勇攀高峰、为国争光”的新时代登山精神„„这些先进人物和集体表现出来的精神,既是对“老西藏精神”的继承,又是在新时期、新阶段建设小康西藏、平安西藏、和谐西藏的伟大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内涵,将“老西藏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三、继承和弘扬“老西藏精神”,人人有责。
我们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并不是片面要求人民群众过苦日子,而是要通过这种精神,使我们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赋予“老西藏精神”新的内涵,即在当代,“老西藏精神”不仅仅是不怕牺牲、艰苦朴素的代名词,而是更加体现在思想上的新解放,学习上的新追求,工作上的新推进。它折射的是一种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一种愈挫愈勇的革命斗志,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状态,一种强烈的忧患意识,一种神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就是要把它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凝聚民族力量、振奋民族精神、鼓舞民族斗志的巨大作用,不断增强我区各族人民的祖国荣誉感、自豪感;就是要把全区各族人民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促进我区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凝聚到维护祖国统一、巩固民族团结上来;就是要进一步提高我区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统一发展思想,坚定发展目标,增强发展信心,实现西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就是要从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各族人民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奋发图强、乘势而上,促进我区济跨越式发展和社会局势长治久安,使西藏人民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作为一名党员教师,我们要向老西藏人学习,以他们为榜样,继承和发扬“老西藏精神”,不断为之添加新的内容,让“老西藏精神”永放光芒!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