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员推荐表杨长辉魅力教师

时间:2019-05-15 07:27: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共产党员推荐表杨长辉魅力教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共产党员推荐表杨长辉魅力教师》。

第一篇:共产党员推荐表杨长辉魅力教师

新晃县“十佳”共产党员推荐表

注:

1、主要事迹材料不少于1500字,不超过2000字;

2、本表请于2011年4月20日前报县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县委组织部317室、联系电话:6232332,邮箱:xhcxzybgs@126.com)

申报“十佳”魅力教师材料

——晏家学校高级教师杨长辉先进事迹材料

杨长辉同志于1985年9月走上教育岗位,1993年4月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工作至今的二十六年来,该同志一直在边远的晏家学校任教。二十多年来,他总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要求高标准的要求自己。在工作中,积极宣传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该同志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教书育人,言传身教,在本校党员教师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是全校教职工的楷模

该同志从教二十六年,在村级小学任教19年。届时教过两级复式班,也教过三级复式班,那时候的工作大至教育教学事业,小至炊事员工作。他都任劳任愿,毫无怨言,还极力于复式教学改革的探索,寻求复试课堂教学新路。1991年3月,县教研室对他的“复式教学动静搭配课堂教学”改革进行了实况录像。当年,他所任教的晏家乡殿溪村小学被评为全县小学独一无二的教研教改先进集体,本人也被评为教改先进个人。

二十六年的教学历程,五十二个学期,他均担任

班主任工作。在班主任教育和管理工作中,他除注重对学生的能力素质培养外,还总是以人为本,善待学生。曾为他班失去父亲的姚松同学垫付过生活费;为李树乡在我校就读的杨秋银、吴东旺、吴玉莲等同学送过衣物、鞋袜,受到临近乡村学生家长的好评。于2005年被评为县级先进教育工作者,并入选新晃县首届师德标兵演讲团,还把他的先进事迹在本县的鱼市片区、扶罗片区、中寨片区和波洲片区学校进行巡回演讲。受到所到演讲学校数千名师生的高度赞扬。特别是近五年来,独创班级管理特色,带领班级学生开创办手抄报、回收可回收垃圾(汽水瓶、易拉罐等)特色班级文化建设,使得班级学生良性发展,积极向上,无论是在班级内务建设还是其他评比中,均在全校11个教学班中鹤立鸡群,榜上有名。所带班级连续五年被评为县级先进集体。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县、乡级优秀班主任。2008年12月,他被评为怀化市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受市教育局表彰。

近8年来,该同志积极进行素质教育课堂教学创新探索并及时总结教学工作中的得与失。2003年12月,撰写的《时间单位时、分、秒的由来》一文在全县小学数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2004年与爱人姚仲莲联

手撰写的《浅谈农村小学语文课改的困惑》一文在《怀化教育》举办的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体会征文竞赛中,荣获市级二等奖,并在当年《怀化教育》第四期增刊上发表。2006年12月和2007年5月分别撰写的《浅谈一年级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工程》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均获市级二等奖。为了发展学生的课外活动空间,他积极组织学生多次参加县校级开展的语文学科能力竞赛。他班学生有姚萱、吴林洁等二十多人次在书法、写作等多项竞赛中获奖。本人也多次获得辅导一、二等奖。特别是在2006年6月,他所教六年级毕业班语文,在毕业考试中,及格率为100%,优秀率为65.5%,人平分为85分,两率一分综合排名全县第三名。我被评为2009年到2010学年度县级教学能手,受县教育局和县人民政府表彰。

近年来,该同志以从教为乐,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成绩显著,自2008年至2010年连续三年年度考核为优秀。于2010年4月被县人民政府授记三等功,受县人民政府嘉奖。

中共晏家乡委员会

2011年4月17日

第二篇:记共产党员杨年辉的先进事迹

模范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典范——记杨年辉的先进事迹

我的外公名叫杨年辉,他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外公在农村支书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不畏辛劳,艰苦创业,苦干实干,无私奉献,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用自己闪光的足迹和宝贵的生命,忠实地履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用汗水、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在他身上,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时代精神,展示了“知难而进、勇挑重担,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崇高精神品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外公短暂的一生中,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他的精神境界极其崇高,是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财富。他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心里只装着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这种力量使他时时处处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重,舍小家,为大家,忠诚地实践着共产党人的理想和宗旨。在任党支部书记的几年间,他一心扑在集体事业上,他很少出现在自己家中,而在植树造林、修建学校、铺筑道路、整修土地的工地上,总能看到他的身影。群众的大小事,他总是记在心上,尽力办好。他强忍着多种病痛的折磨,夜以继日,呕心沥血,带领全村党员和群众向贫困宣战,他在身患糖尿病后,无私无畏,依然为集体奔波劳碌,奋斗到生命最后一刻。

我外公的精神境界使我们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广大党员干部要像他那样,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增强群众观点,心里时刻装着群众,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都要以是否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造福群众,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查民情,听民意,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积极主动地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多办群众欢迎的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干任何一件事,都需要有一种好的作风和实干精神。我外公常讲:“只要上下一心,真抓实干,就一定能脱贫致富”。外公当了几年村支书,样样事都是他带着群众一起干的。他带领群众自己烧砖、自己盖房。为修路、平整土地,他多次累倒在工地上,爬起来接着干,外公我们作出了表率。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如果都能够脚踏实地,身先士卒,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就一定会兴旺发达。当前,面对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遇和实施“十五”计划的艰巨任务,我们必须大力弘扬这种实干精神。机遇虽在,不佑虚浮之辈;困难虽大,难挡实干之人。我们只有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才能面对挑战,赢得胜利。

共产党人必须做到克己奉公,以身作则,讲政治,讲正气。因为我外公没上过学,所以他特别关心村里孩子的教育问题。外公当村支书期间,他把自己不多的工资都给孩子交了学费,自己的孩子却没钱上学,因为我外公只有一个儿子却有好几个女儿,他说女孩不用上学,学了没用,明显的重男轻女,但瑕不掩瑜,他绝对是为人民服务的好共产党员。我外公曾有去北京学习的机会,但他说自己没上过学,没文化,去了是浪费机会,于是就把机会让给了一个有文化的年轻人。我很佩服他的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他虽然没有能等我出生就去世了,但他的精神永远激励着我,像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迈进。

热动1201班

仲启鑫

20124140136

第三篇:班主任教师培训心得体会。杨辉

2011--2012学第一学期班主任

培训心得体会

化作小学:杨 辉

通过学习,使我进一步明白了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和规范性、掌握了小学生教育的方法与技巧、懂得了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学会了班级管理、积累了班级管理的经验。

通过学习,我认为不管面对什么样的学生。搞好师生关系的关键就是要有“心”—— 诚心、耐心、责任心。学生能分的清楚,老师是否真心的关心他们。当学生意识到你是真心地关心他们,无论是你耐心的教导还是严厉的批评,他们都乐于接受,有了爱心,才会真正去亲近学生,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学生才会真正的在心理上接受你。

对处于人生迷茫期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耐心。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理解,多一点耐心。恨铁不成钢式的教育在许多时侯只能适得其反。身为教师,要时时以身作则,不能带着成见去评价学生。“公正”对后进后来说显得及为重要。对于学生出现的种种问题,一定要注意谈话技巧,首先要让学生情绪放松,愿意把心里话掏出来,班主任要做到通情达理、循循善诱。

真爱无形,成功的教育在于尊重每一个细节,但愿我们的在意那些“不经意”让教育多一些成功,少一些“硬伤”。但愿让我们的热情关爱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真心陪学生一起快乐成长,这也是我们的教学的成长之路。

这次班主任培训,让我看到了自已的不足,也学到了很多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同时,使我真正感到,作为新时期的班主任,不仅要有爱心,责任心,还要有素质,有智慧,才能在班主任这个工作岗位中得更出色,使学生都能健康成长。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要不断学习好的教育教学经验,不断改进自己的工作方法,力争把班主任工作做得更好。

第四篇:杨瑞辉事迹

杨瑞辉事迹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授予杨瑞辉同志“白求恩精神奖”暨先进事迹报告会,号召全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活动,这对于加强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促进全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医改各项目标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里,我代表省卫生厅党组,对杨瑞辉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杨瑞辉同志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先进职工”,铜川市“巾帼十杰”、“巾帼建功”标兵和省、市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她参加护理工作30年来,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怀着对患者的无限热爱,立足本职,忘我工作,以实际行动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塑造了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光辉形象。尤其是1998年创办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托老部以来,她自强不息,艰苦创业,视患者如亲人,十几年如一日,在平凡的护理工作岗位上默默践行着“替天下儿女尽孝,给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铮铮诺言,她用爱心、细心、耐心、责任心诠释了一位护理工作者的博爱胸怀。她爱岗敬业,对工作精益求精,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提出护理人员要树立“五心”、“四勤”、“五周到”,并带头运用到护理工作当中。她舍小家,为大家,为了护理部的老人,她顾不上照顾患病的父母和年幼的儿子,一心扑在事业上。杨瑞辉同志的先进事迹蕴伟大于平凡之中,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优秀品质,体现了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体现了当代知识分子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精益求精的价值追求。是全省卫生系统的一面旗帜,是广大医护工作者学习的光辉榜样。

向杨瑞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追求。1997年,因原单位停业,杨瑞辉被迫下岗。她主动联系4名下岗女职工走艰苦创业之路,她们自筹经费,利用原单位闲置病房,毅然办起了老年护理中心,用自己所学的护理知识继续为群众热心服务。创业之初,她们两年几乎没领到工资。但她毫不气馁,凭着对护理工作的热爱和无私奉献精神,使老年护理中心越办越好,得到了群众认可。我们要学习她这种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勇于进取的精神,努力开创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向杨瑞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心系患者、无私奉献、牢记宗旨的优秀品质。杨瑞辉同志视患者如亲人,面对患有多种疾病的老人,她不怕苦,不怕脏,不怕累,精心护理,体贴入微,十多年来先后护理了480多位老年病人,其中时间最长的达11年之久,有80多位老人在这里辞世。她舍小家、顾大家,一心扑在工作上。我们要学习她以事业为重、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学习她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牢记宗旨的优秀品质,以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全身心地做好本职工作。

向杨瑞辉同志学习,就是要学习她爱岗敬业、善于钻研、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创办托老院之初,杨瑞辉就提出了“替天下儿女尽孝、给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办院宗旨,制定了托老院各项管理制度和岗位职责。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护理人员要树立“五心”,做到“四勤”、“五周到”,并处处发挥共产党员模范带头作用。我们要学习她积极探索、善于总结、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不断改善服务态度,努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杨瑞辉同志是全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又一个重大先进典型。省卫生厅党组决定,号召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认真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活动。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广泛发动,采取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杨瑞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在全系统迅速掀起“学先进、找差距、创一流”的热潮。

第一,要把学习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与正在开展的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医疗卫生行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杨瑞辉同志视病人为亲人,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在她身上集中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当前,全省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正在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各级一定要把学习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相结合。要以杨瑞辉同志为榜样,学先进、找差距,深入查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抓住薄弱点、找准突破口,着力在武装思想、扎实整改、务求实效上下功夫。

第二,要把学习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与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加强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高尚的医德医风,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全省广大医务工作者要通过学习、宣传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认真查找个人思想、执业行为、敬业精神和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距,立足本职岗位,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情系群众、廉洁行医,以实际行动争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要认真开展以“提素质、比技能、讲奉献、树形象”为主题的全系统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竞赛活动。紧紧围绕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狠抓行业不正之风治理,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惩治并重的纠风工作长效机制,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努力推动全系统精神文明和医德医风建设迈上新的台阶。

第三,要把学习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相结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单位要充分利用广大干部职工在学习杨瑞辉同志活动中焕发出来的工作热情,集中力量做好深化医改各项工作。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总体目标,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促进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着力抓好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和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五项改革重点。努力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第四,要把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同发现和树立本地区、本单位先进典型相结合。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在全省卫生队伍中,还有很多像杨瑞辉那样爱岗敬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无名英雄。各地、各单位要结合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注重挖掘典型、发现典型、树立典型,努力在全系统推出一批事迹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先进模范人物。通过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促进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同志们,学习先进,重在实践,贵在行动。全省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要以向杨瑞辉同志学习活动为契机,把学习先进典型转化为努力工作的自觉行动,立足本职、勤奋工作、积极进取,努力为维护全省人民健康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五篇: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

杨瑞辉同志先进事迹

杨瑞辉,女,汉族,1959年9月出生,中共党员,主管护师,现任铜川市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主任。她三十年如一日,始终恪守“为天下儿女尽孝,为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理念,先后精心护理老人480多人,其中护理时间最长的达11年之久,有72位老人在这里辞世,在平凡的老年康复护理岗位上,把青春和汗水全部献给了自己钟爱的事业,忠实履行了一名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谱写了一曲新时期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之歌。

自强不息

坚韧不拔

1979年2月,年仅20岁的她被组织调入铜川矿务局职业病防治院,成为一名令人羡慕的白衣天使。杨瑞辉从小生长在矿工家庭。父母的耳濡目染,使她自小就对煤矿工人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从到医院工作的第一天起,她就喜欢上了看似平凡、却很重要的护理职业,把为患者解除病痛、搞好服务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工作认真负责、勤恳敬业、任劳任怨,很快成为医院的业务骨干,赢得了领导同事和众多患者的一致好评,多次被医院和铜川矿务局授予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护理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正当杨瑞辉全身心投入自己所钟爱的事业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1998年初,因煤炭行业效益大幅下滑,职防院被 1 迫停业,90多名职工内退的内退,下岗的下岗,在职防院工作了19年之久的杨瑞辉,也不得不下岗回家。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一下子感到不知所措。当时有人曾劝她到大医院去应聘,也有人拉她一起做生意,但她舍不下这份心爱的护理职业,舍不下那些患有职业病的矿工,更舍不下那些年老体弱、生活不便、无依无靠的老人。经过反复思考,她萌发了利用职防院闲臵的病房开办一所托老院的想法,这样既能继续从事自己钟爱的护理职业,又能为社会养老事业做一点贡献。她的想法一提出,就得到了曾一起工作过的四位好姐妹的一致赞同。在家人反对、朋友不理解的情况下,她们毅然决然地开始了人生的第二次创业。

创办托老院,说起来容易,干起来难。对当时每月只有205元下岗补助金的杨瑞辉“五姐妹”来说,她们遇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没有开办资金。在杨瑞辉的提议下,经过大家商量,决定每人拿出1000元,共筹资5000元,做为先期创办托老院的启动资金。为了筹措资金,在父母长期有病、家境困难的情况下,杨瑞辉东拼西借,把家里能用得着的东西几乎都拿走了,甚至连最值钱的电视机也卖了。

为了节省办院开支,在杨瑞辉的带领下,她们买来了油漆、涂料,动员家人一起,对杂草丛生的院落进行了清理,将破旧不堪的职防院粉刷一新,配齐了病床等基本医疗设图备。照明线路不通自己修,上下水管道不能通自己改,缺少灶具就从自 2 己家里拿。在大家的齐心努力下,托老院终于开业了,杨瑞辉被大家一致推举为托老院负责人。

托老院的牌子挂出来半个多月,却没有一个老人入住。面对困境,杨瑞辉没有气馁。为了扩大宣传,她和姐妹们冒着高温酷暑,走街串巷,进村入户,宣传动员,足迹遍布“五七十里铺、北关到川口,南山和北山、前街后马路”的角角落落。为了节省每一分钱,她们出门舍不得坐车,几块钱一份的盒饭和矿泉水也舍不得买,饿了啃干馍,渴了喝凉水。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年9月,托老院终于迎来了第一批集体入住的18位老人。杨瑞辉同几个姐妹既当医护员,又当勤杂员,自己买菜、做饭、烧锅炉,精心照料每位老人的衣食起居,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到年底,入住的老人已达到36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家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杨瑞辉“五姐妹”创办的托老院影响不断扩大,入住老人越来越多,受到了社会的广泛产关注和一致好评。托老院的创办和发展,也为职业病防治院迎来了新的生机,这个曾被宣告破产的医疗单位,在经历改革的阵痛后重新开业,目前已发展成为铜川市最大、最权威的职业病防治机构。2008年,职业病防治院加挂了铜川市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托老院也正式更名为康复护理部,杨瑞辉被任命为主任。面对创业的成功,许多人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当初杨瑞辉‘五姐妹’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拼搏,职业病防治院早已不存在了。”

恪尽职守

爱岗敬业

杨瑞辉虽是一名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护士,但从事老年康复护理工作对她来说却是一个全新的考验。托老院收治的老人中,有瘫痪在床的,有老年痴呆的,有精神病患者,有高血压心脏病人,也有无人照管的孤寡老人。这些老人大多年老体弱、生活难以自理,加之缺少亲人照料,性情孤僻暴躁,照管起来很不容易。但杨瑞辉没有退缩,而是坚定信心,迎难而上,一步一个脚印地实践着一名医护工作者的崇高追求。

为了让老人们在康复护理中心过得舒心,安享晚年,杨瑞辉深入钻研,梳理归纳,在总结多年护理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明确提出了“为天下儿女尽孝、为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办院宗旨,和“让老人绽放欢笑,让老人享受舒适,让老人充满幸福”的服务理念,制定了护理中心各项管理制度和医护员、护理员、炊事员等工作职责。要求护理人员要树立诚心、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五心”,坚持勤问安问好、勤问饥问渴、勤换衣换帽、勤洗手洗脚“四勤”,真正做到随叫随到、便盆痰盂随有随倒、手脚指甲定期剪到、饮食菜肴搭配周到、送药喂药喂饭周到“五周到”。坚持每周一晨会制度,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学习医护知识,学习黎秀芳等护理战线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教育大家树立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热爱和献身护理事业,像女儿对待亲生父母一样照顾好老人,让老人们真正感受到家庭和亲人般的温暖。

抗美援朝的老战士张明奇老人,是三里洞煤矿的退休工人,因患病脚趾感染,已经多年没有下床了。他被送到康复护理中心时,正值炎热的夏季。杨瑞辉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当打开老人裹在脚上的纱布时,一阵恶臭扑面而来,患病的脚趾严重感染,疮口溃烂,脓血纱布粘连在一起,竟然还有蛆虫在蠕动,三个脚趾与脚面几乎分离,脓血不停外流。见此情景,周围的人一下子散开了,几位护士也跑到外面呕吐起来。从事护理工作20多年的杨瑞辉,对这种活人肢体生蛆的情况,也还是第一次遇到。看着老人疼的死去活来、痛不欲生的样子,她强忍着恶臭,为老人进行清疮处理,用止血钳把蛆虫一条一条地夹出来,足足用了两个多小时才处理完毕。经过多次精心治疗,老人的伤势逐步好转,终于可以下地走路了。

有一位姓李的老人,下肢瘫痪,骶尾部有块碗口大的褥疮,深可见骨、气味难闻,而且大小便失禁,曾被多家托老机构拒绝接收。当他被送到康复护理中心时,大家对是否收下这位老人犯难了。然而老人的病痛深深地刺痛了杨瑞辉,她不仅毅然决定接收,而且立即召集大家一起对他的病情进行分析,确定了“控制感染,恢复肌体”的特殊治疗护理方案,坚持药物治疗与人工按摩物理治疗相结合,使老人的伤痛逐步得到缓解。由于长期卧床,老人还出现了严重的便秘,打针吃药也不见好转。看着老人痛苦的样子,杨瑞辉忍着难闻的气味,用手指为老人一点一点地抠粪便。直感动地老人失声痛哭地说:“大爷遇 5 上好人了,就是亲闺女也不过如此呀!”

75岁的孤寡老人闫志成,是铜川新川水泥厂的退休职工,洗澡时不慎将左腿摔成骨折,由于所住医院护理不当,加之打钢针牵引时间过长,脚后跟肌肉坏死,形成褥疮,生活不能自理。被送到康复护理中心后,杨瑞辉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专门为老人定做了一张褥疮病人睡的床,并和几位医护人员轮流陪护,为老人清疮换药,喂饭擦身,倒屎倒尿,定时按摩,每天搀扶老人锻炼。经过一年多的精心护理,闫志成老人终于能站起来了。他淌着热泪紧紧握着杨瑞辉的手说:“孩子,没有你,我可能就活不到今天了!”如今,老人在康复护理中心已经住了11年,他常给人说:“我有福气呀,有一帮闺女呢,我知足了”。在康复护理中心,一个老人就是一个故事,像这样的事,每个人都能讲上一大串。

以人为本

敬民为天

杨瑞辉是一个把工作、把事业看得重于一切的人。在她的心中,对医护事业、对康复护理中心的老人们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她常给托老院的同事们说,“做好老人护理工作,关键是要有爱心,善待老人的今天,就是善待我们的明天。凡是到托老院的老人,不管个人性格、爱好、习惯和自理能力如何,我们都要像女儿一样对待他们。”

为了让老人吃上可口的饭菜,她因人而异,专门设臵了入住老人口味一览表,制定了多套食谱,坚持每周不重样,天天 6 都有新花样。有位叫杨介英的老人患有糖尿病,她就安排厨房买了专用粉,每天给她单独做饭吃。哪个老人病了,她就让给老人开小灶。哪个老人胃口不好,她就常常在自家做老人喜欢的饭食送给老人吃。有一次,有位老人看见院子里的槐花开了,触景生情,便向周围的人讲述蒸槐花是如何的好吃。杨瑞辉听到后,就趁着休班,找来梯子上树给老人摘槐花,整整忙了一上午,胳膊全被划伤了,摘了一大盆,老人们终于吃到了美味可口的槐花蒸饭。

杨瑞辉常说,“不仅要让老人吃好住好,还要照顾好老人的身心健康。她除定期给老人们讲解老年病的预防治疗知识外,还与他们谈心交流、心理疏导,经常组织开展保健操、健身操、太极拳、棋艺比赛等有益老人身心健康的文体活动,努力使老人们的晚年生活过得充实快乐。有一位叫周德录的老人,长期瘫痪在床,大小便失禁,觉得活着没意思,多次自寻短见,都被儿女发现抢救过来。送到康复护理中心后,起初,老人整日沉默寡言,还常常乱发脾气,别人都不愿接近他。为了让老人重新树立起生活信心,杨瑞辉把他列为重点护理对象,每天亲自给他洗脸、穿衣、服侍大小便,给他一口口地喂饭,坚持每两小时翻一次身,夏天给他擦澡、驱蚊子,冬天抱他到外面晒太阳,一有时间就陪着他拉家常。渐渐地,老人的脾气较前大有好转,话也多起来,并且能和周围的老人和睦相处。

从西安送到康复护理中心的孔红娣,患有严重的精神障碍、7 冠心病和妇科病,发病时不配合吃药治疗,杨瑞辉就把药片研成粉末放进甜稀饭里,一口一口地喂她吃。特别是妇科病发出的难闻刺鼻异味,别人都见而避之,而杨瑞辉从未退缩,帮她清洗会阴换药、清理虱子、洗澡、洗衣报,一直坚持到现在。在杨瑞辉的精心照顾下,孔红娣的精神和身体状况好了很多。前不久,孔红娣年近九旬的老母亲来看望女儿时,喜极而泣,紧紧拥抱着女儿说:“我的苦命女儿呀,只有在这里你才能享受到这样的照顾,你才能活到今天,你才能干干净净,你才能活得像个人样!”孔红娣的母亲临走时给杨瑞辉留下一封信和100元钱,信中写道:“我是一个不久将离开人世的母亲,这可能是最后一次看女儿,我在这里看到、听到、体会到了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女儿交给你们我就放心了,你们就是她最亲的人!”

以院为家

奉献社会

杨瑞辉的父亲是矿务局医院的医生,母亲是煤炭采掘工程师,丈夫是一名中学教师,还有一个十分可爱的儿子,原来家庭十分幸福。但从事医护工作30年来,杨瑞辉以院为家,舍小家为大家,心里时刻装着康复护理中心的老人,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都献给了医疗护理事业,唯独没有她自己。

自康复护理中心成立以来,杨瑞辉天天早出晚归,很少按时回家,一忙起来,就干脆住在单位,几乎没有休过节假日,家里的大小事务都压在了丈夫肩上。丈夫既要教书,又要承担洗衣做饭、照料老人、管护孩子等家务。爱人的付出、理解和 8 支持,让杨瑞辉既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又解除了后顾之忧,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康复护理工作之中。

杨瑞辉对儿子王哲疼爱有加,但为了心爱的护理事业,她几乎无暇照顾。2002年的冬天,杨瑞辉居住的老房子拆迁通知送来时,杨瑞辉忙着给瘫痪的老人洗澡,丈夫正在学校上课。年仅10岁的儿子等不及了,就借来一辆三轮车,叫了几个小伙伴一起搬家。由于家门口的坡道结着厚厚的冰,王哲一不小心,连人带车翻到了河里,好心人发现后拨打了120,叫来救护车,把孩子送进了医院。当看到头上包着纱布的儿子时,杨瑞辉哭了,她深深的内疚自己没有尽到一个做母亲的责任。

在康复护理中心工作最艰难的时候,杨瑞辉原幸福的家庭,不幸却接踵而至。先是父亲患脑溢血瘫痪在床,后是母亲被诊断为癌症晚期,家里还有90多岁的外婆和正在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顾。但杨瑞辉由于忙于单位的事,没有精力照料家务。母亲去世后,杨瑞辉怀着深深的愧疚,把父亲接到康复护理中心,一边照料其他老人,一边照料父亲,直到老人离开人世。在照顾父亲的过程中,杨瑞辉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老年人生活的不易和艰辛,把对家人的愧疚全部投入到了工作之中,帮助那些没有时间照料老人的子女尽一份孝心,让在康复护理中心的老人和患者们能够安享晚年和幸福地度过每一天。

张祖清老人是新川水泥厂的一名矿工,早年离异,退休后又不幸患上食道癌。被送到托老院,病重弥留之际,他满含热 9 泪地把杨瑞辉叫到床前,有气无力地说:“我有一个上初中的女儿叫张红梅,我再没有能力管她了,只能把孩子交给您,因为您是我最信任的人”。随后亲自把一个密码为629289的存折交到了杨瑞辉的手里,大意是“留儿、救儿、爸走”。杨瑞辉被一幕父女亲情深深地打动了。三天后张祖清老人辞世火化后,杨瑞辉就把他的骨灰盒暂时安臵在康复护理部院落花园的过桥下面,并想方设法联系到张红梅的生母,母女终于团圆了。后又经过反复做工作,张祖清老人的骨灰终于被送到出生地四川绵阳。张红梅走时,杨瑞辉亲自把她送到西安火车站,买吃买喝,还给了零花钱,并把存折交给她。附近的一位大嫂误以为是一对亲生母女,当了解内情后,动情地说:“世上还是好人多啊!”

现年22岁的孙建成,是陕煤公司管件设备厂的一名普通职工,孤儿。由于经受不住未考上军校的打击,他精神一下子崩溃,患上严重的忧郁症、肺结核、乙肝、肝腹水等综合疾病,因疼痛难忍,曾多次割腕自杀,乱发脾气,不吃不喝,光着双脚走路,裤子耸拉在屁股,随地拉屎撒尿。在外地工作的母亲一看他是拖累,就弃之不管,从此他成了一名流浪儿。被送到康复护理部后,杨瑞辉不仅积极联系名医名师给他治疗,而且还不耐其烦、苦口婆心给他讲道理、谈人生。在杨瑞辉的精心护理下,目前孙建成的肺结核、肝腹水病已基本痊愈,精神病也较前大大减轻。孙建成逢人便讲:“杨瑞辉真胜过我的亲生父母啊!”

段灵仙,女,现年67岁,是铜川矿务局桃园煤矿的职工家属,没有工作,不仅双目失明,而且患有严重的精神分裂症,行为无常,精神烦躁,说打就打,说骂就骂,人见人怕,很难护理。被送到康复护理部后,由于没有洗澡的地方,杨瑞辉就不止一次地把段灵仙接到自己家中,烧热水、帮洗澡,端吃端喝。她感动地说:“你真是世上最好的人,真是我的亲闺女啊!”

胡宝华老人是铜川矿务局铁路运输公司的职工家属,没有工作,因说不清道不明的家庭矛盾纠纷,曾多次到北京上访,居无定所,乞讨为生,甚是可怜。有关部门把她先后送到政府部门办的福利院、托老院、但情况仍没有得到根本好转。杨瑞辉得知情况后,多方相告,四处奔走。后在公安、信访等部门的协调下,胡宝华老人终于被安排到金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护理部。杨瑞辉精心照料,反复做思想工作,入住5个月,一日三餐一分钱也没掏。不是母女胜似母女的真情,一下子打动了胡宝华老人。她眼含热泪地把三万元存折亲自递到杨瑞辉手中说:“住在这里我感到舒心,我真是找到新家了,把钱放在这里我放心啊!”

这么多年,杨瑞辉很少能够给丈夫做一顿可口的饭菜,给孩子辅导学业,陪孩子上街、逛公园,和家人一起享受天伦之乐。只因为康复护理中心的事情太忙,那么多老人需要照料,她实在是抽不开身呀!为了自己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的康复护理事业,她把无私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老人们,献给了社 11 会,让那些缺少子女关怀的老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家庭般的温暖,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让他们的晚年生活充满了爱的阳光。她在大爱与小爱、大家与小家之间,选择了奉献,选择了牺牲,用满腔的热情和平凡朴实的行动,践行了自己立下的“为天下儿女尽孝、为天下父母解难、为党和政府分忧”的誓言,在康复护理事业中做出了无愧于时代的骄人业绩,抒写了一名医护工作者、一名共产党员无私奉献的人生篇章。

在杨瑞辉的顽强拼搏和不懈努力下,如今,走进康复护理中心,花园亭台、小桥流水、松树竹林、鸟语花香,健身房、游艺室、图书室一应俱全,与当初创办时的面貌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杨瑞辉常常感慨地说:“没有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关心,没有有关部门的扶持和帮助,没有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没有医院同事们的精诚团结和奉献,就没有康复护理中心的今天。”

杨瑞辉的感人事迹受到了各级党组织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她先后被评为全省卫生系统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省、市“创佳评差”先进个人,铜川市“巾帼十杰”、“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十佳护士”、“十佳健康卫士”、“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09年2月10日,铜川市卫生局工委作出《关于在全系统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铜川市委把宣传学习杨瑞辉活动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内容,专门邀请省市12家新闻媒体集中进行采访报道。12 2009年10月28日,省卫生厅党组、省卫生厅作出《关于授予杨瑞辉同志“白求恩精神奖”并在全省卫生系统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并举办了杨瑞辉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全省卫生系统广泛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活动。2009年11月6日,中共铜川市委作出《关于开展向杨瑞辉同志学习的决定》,号召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向杨瑞辉同志学习。

杨瑞辉同志是医务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广大党员干部学习的榜样,是忠实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典型。在她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共产党员自强不息、坚韧不拔的创业精神,恪尽职守、爱岗敬业的进取精神,以人为本、敬民为天的博爱精神,以院为家、竭诚奉献的崇高精神。总结推广杨瑞辉同志的先进事迹,必将有力推动全省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深入开展。

刘刚同志先进事迹

刘刚,男,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村人,1963年12月出生,1981年11月参加工作,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文化程度,现任志丹县杏河镇党委书记。

刘刚同志1981年11月至1984年10月,在兰州军区炮兵五十五团指挥连服兵役。因表现突出,多次受团、连通令嘉奖和师、教导队、中队奖励。1984年10月至1985年2月,退役后在家待业。1985年2月应聘到志丹县保安镇政府工作,此后20多年来一直在志丹县乡镇工作。其间,1985年2月至1988年1月在保安镇政府从事文书工作,1988年1月至1990年1月任顺宁乡人武部部长,1990年1月至1995年11月任顺宁乡副乡长(1991年9月至1993年7月在陕西省委党校党政管理专业学习并取得大专文凭),1995年11月至1998年4月任吴堡乡党委副书记,1998年4月至12月任吴堡乡人大主席,1998年12月至2002年1月任吴堡乡乡长,2002年1月至2003年9月任杏河镇镇长(2000年9月至2003年9月在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学习取得本科学历),2003年9月至今任杏河镇党委书记。

近年来,因工作成绩突出,刘刚同志和杏河镇党委、政府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奖励。其中,刘刚本人2004年至2008年连续5年被志丹县委授予党管武装好书记称号,2006年被授予全省全民健身运动先进个人称号,2008年6月被志丹县委授予优秀党委书记称号。杏河镇2004年至2007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县综合发展优秀奖,2006年获全国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称号,2006年获全省卫生示范乡镇称号,2007年获全省文明村镇称号。

2009年5月18日,新华社《国内动态清样》(第1982期)以《沉下去 办实事 变角色——一位乡镇党委书记的农村工作口诀》为题,对刘刚同志的事迹进行了报道。省委主要领导对此非常重视,批示省委组织部对该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调查、给予充分肯定,并以各种形式作了宣传推广。

刘刚同志一直在农村基层工作,二十四年如一日,无怨无悔、扎根基层、一心为民、乐于奉献、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作风深入、一身正气,在平凡艰苦的岗位上干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业绩,展示了一名优秀乡镇干部的良好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敬重和爱戴。他的事迹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忠心耿耿,扎根基层,满腔赤城甘当人民公仆

刘刚出生在延安市志丹县金丁镇芦子沟的山村里,是民族英雄刘志丹的同祖堂侄。童年时期就受到刘志丹事迹的感染和教育,自立自强、百折不挠、锐意进取、顾全大局、为民忠心耿耿的刘志丹精神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留下深深的印记。恶劣的自然条件和艰苦的农村生活的摔打,让刘刚从小就萌发出一种强烈地摆脱贫困命运、改变农村面貌的愿望。高中毕业后,他应征入伍,积极上进,在部队期间6次受到连团嘉奖,三年的军营生活磨练出了刘刚坚毅的品格和吃苦的精神。退伍返乡后,他把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愿望深埋在心底,逐步升华为扎根基层、服务群众的坚定信念,在乡镇一干就是24年。

刘刚从参加工作第一天起,就表现出对农村工作的执着和忠诚。在保安镇担任文书期间,工作认真负责,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主动承担县上的民事纠纷调解,先后调解农村宅基地和婚姻纠纷50多起。由于表现优秀,三年后被提拔为顺宁乡人武部部长。在顺宁乡、吴堡乡任副乡长、副书记、人大主席、乡长期间,他一心扑在工作上,顾不上新婚妻子和年幼的儿子,经常在乡镇一干就是几十天。1998年秋季,在吴堡乡造林会战中,他担任6个村的总指挥,连续50多天吃住在村里,没有洗过一次澡,没有回过一次家。中途妻子因急性滑膜炎住进医院,家人几次催他回去,他没有听劝,始终坚守在造林工 16 地,带领大家提前10天超额完成了3000多亩高标准造林任务。刘刚的妻子常说:“我们家掌柜的就是一个过路的、住店的,家里的事根本指望不上他。”这句话道尽了妻子的无奈和苦衷。刘刚就是这么一个舍小家顾大家、常年坚守在工作岗位的人。他除了到县上开会才回几次家外,一般都住在镇上村上。有时在县上开会时间长了,回镇上时都要特意绕道去几个村检查工作。多年来,他几乎没有节假日和礼拜天,一年在家里呆不到四五十天。孩子从小学到高中,他只参加过两次家长会。他的叔父说:“刘刚很少能参加亲戚的红白喜事,许多亲戚说他工作忙得连亲戚都不认了。”刘刚自己却说:“进了公家门就是党的人,既然端了这碗饭就要干好。党和群众的利益就是我工作的根本。”

杏河镇地处贫穷落后的白于山区腹地,总面积达245平方公里,11125人。200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1780元,全镇18个村有一半未通自来水,偏远的17个村民小组不通路,20%的村民小组不通电,人均基本农田不足2亩。面对困境,刘刚没有退缩。调任杏河镇镇长后的第一天,他就到全镇面积最大、位臵最偏远的狼岔咀村调研。这个村距乡镇驻地20多公里,13个村民小组260户散居在方圆24平方公里的三道岭四条沟里,自然条件恶略,群众生活艰苦,曾流传着“吃死肉,穿旧衣,17 春秋两季锅无米”的说法。如此贫困的情景,更加坚定了刘刚扎根基层、帮民解困的决心,增强了他改变当地群众贫穷落后面貌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随后半个月里,他跑遍了全镇18个村91个村民小组,深入田间地头和农民家中,了解村情民意,倾听群众呼声,宣讲党的农村政策。八年来,他跑遍了杏河镇的山山峁峁、村村组组,对全镇各方面情况了如指掌,民情日记写了厚厚十几本。参加工作20多年来,与刘刚同时在乡镇工作的干部,有的早回了县城,有的向组织提出调离乡镇的要求,但他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正如他在入党志愿书中写到的“我入党不图名、不求利,甘愿做老百姓的孺子牛”,他扎根基层,无怨无悔,苦干实干,甘当为民解忧、帮民致富的忠实公仆。

二、心系群众,守岗敬业,全心全意为群众谋福利

刘刚始终把群众需求作为工作第一信号,坚持从群众最急迫、最渴望解决的事做起。吃水难、行路难、居住差,是困扰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头等大事。刘刚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多次跑县上市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寻求支持。狼岔咀村寺壕沟村民小组流传着一个说法:“寺壕沟的娃娃,认不得爸爸。”32户150多口人吃水仅靠4公里外深山沟里的一处泉水,每家壮劳力天不亮就赶着毛驴去驮水,驮完水下地干活到天黑才回 18 家。在争取到寺壕沟村人饮水工程项目后,刘刚立即组织干部群众实施,他连天蹲守工地指挥,带领打井队勘探选点,协调架设电路,为村上打了2口500多米的深水井,使家家户户吃上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群众高兴地说:“这下可好了,不仅把人解放了,连毛驴也解放了!”在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中,杏河镇不像有些地方,专门拣公路沿线的村子建,搞让人容易参观的所谓“政绩工程”。杏河镇最早的新农村建设布点全是在偏远、条件差、村民急需解决居住条件的穷村。被称为“悬崖上的村庄”的狼岔咀村民小组距镇上20多公里,村民人老几辈子住在距悬崖仅有四五米远的石窑里,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出村路紧贴在悬崖边上。多年来,曾先后有7人不慎坠崖仅有1人生还。刘刚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千方百计争取把全镇第一个移民搬迁项目放在没有通路的狼岔咀村。经过紧张、艰苦的的规划设计、施工建设,仅用半年时间全村29户108人就搬进了开阔、平坦、生产生活方便的新居。村民感激地说:“我们祖祖辈辈不敢想的事,刘书记给我们想到了,也做到了。”

在以刘刚为班长的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杏河镇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吃水难、行路难、居住条件差的问题得到了根本解决。全镇共打深机井27眼、浅机井156眼,建集雨水窖41处,实现了户户通自来水,成为贫困的白于山区第一个全部解 19 决人畜饮水困难的乡镇。新修通村油路96公里,砂石路170公里,村组通达率达到100%。新修农田1.8万亩,由过去人均不足2亩达到3.4亩。架设高压电线30.8公里,低压配网20.5公里,实现了户户通电。退耕还林由原来4万多亩,增加到8.6万亩,人均长效补助面积6.5亩。用镇干部的话说,现在的杏河镇基本无一亩农田可修,无一亩林地可造。全镇11个村29个村民小组600多户2900多人,通过移民搬迁和新农村建设住上了新居,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为全县新农村建设树立了标杆。

刘刚带领镇干部积极转变角色,把工作定位在基层,把事业投身在农村,处处为农民着想,上门为农民服务,带着感情真正扑下身子为农民办实事,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在新农村建设中,他不惧上、不惟本本,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细致考虑项目建设标准与农民承受能力之间的平衡,做到求大同存小异。县委农工部统一制定了新农村建设方案,群众觉得县上的方案不符合当地实际不愿意选择。为此,刘刚与时任县委农工部部长的叔父还发生了分歧,两人因工作把关系闹僵了。刘刚认为农民用多年积蓄建房是人老几辈的大事,一定要站在农民的角度考虑问题,最大限度地把农民的血汗钱用好,把房建好。在不违背大政策的前提下,他积极进行上下对接,根据 20 村民意见,对县上的方案进行调整,亲自搞设计、做规划、为每一处建设点都确定了适合当地建设的方案。在中庄村新村建设中,刘刚带领镇上包片领导和驻村干部设定程序,民主议事,充分尊重村民意愿,先后召开30多次村民会议,从规划、平地、选料、选择工队的各个环节,都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每次议定事项,做出会议记录,由村民签名按手印认可。在牛寨新农村建设中,为了给村民节约开支,刘刚和镇干部不辞劳苦,精打细算,带领村民代表三上银川、四下西安,购回价廉质优的建筑材料,平均为每户节省开支3000多元。在枣湾村移民搬迁中,他每天到村上检查工程质量和进度,亲自参与每一道工序,就连建设三圈一厕、沼气池和蔬菜弓棚的设计,行道旁绿化花木品种选择、栽植行距株距确定,他都亲力亲为,精益求精,高标准严要求。当他得知3户残疾人因生活困难无力建设新居时,主动多方协调资金,为每户资助2万元,各建一间新房。一些原来住在窑洞里几乎过着原始生活的村民,几辈人做梦都想不到一下过上了和城里人一样用太阳能洗澡、享用现代家电的好日子。他们感慨地说:“党和政府让我们实现了第二次翻身。”在建好新村解决群众的吃住困难后,刘刚又带领干部多方筹资为每家每户送去了100只鸡、2头猪,建起了棚菜。积极帮助群众发展产业。加长收益链,设法解决群众缺钱花的问题。

多年来,刘刚团结带领一班人践行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树立了农村基层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从心底里感激他、拥戴他,敲锣打鼓送来十面锦旗牌匾,上面写着“一心为民的好书记”、“群众信赖的贴心人”等话语。刘刚却说:“我没有多大能耐,只是把党对农村的好政策原原本本贯彻了、落实了。没想到群众给我们干部如此高评价。人说的成就感在我看来就是一种舒服感”。

三、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科学发展路子

在农村基层的20多年里,刘刚认真学习领会中央各项农村政策,勤学善思,刻苦钻研,坚持向农民学习,向实践学,向书本学,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成为一位懂政策、有技术、知市场、行行通的复合型农村基层领导干部。一些涉农部门的领导说:“做农村工作刘刚是个好把式,不论放到哪个岗位上他都能胜任。”他用心工作,用脑干事,在实施退耕还林过程时,当发现部分地块苗木参差不齐,而且在随后的几年里出现反复。为弄清根源,刘刚将不同树种、不同树龄的死树苗和兔粪带回镇上,反复对比分析,终于查清瞎狯、兔子咬死幼树、栽植方法和部分树种选择不当等是造成苗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及时 22 在所有地块进行了补载适生树种、投药捕杀瞎狯、野兔,促使全镇退耕还林苗木成活率达到85%以上。在发展苹果产业时,他先成为行家,带领乡镇干部手把手地教农民如何栽植。为了保证每一颗树通风透光,他用“勾股定理”教农民定株定行。

在农村工作中,刘刚既严格按照政策规定办事,又能从实际出发,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在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之初,面积不实、虚报冒领、“活人栽死树”等问题相当普遍,严重困扰着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也在群众中造成矛盾,影响农村的安定团结。为破解这一难题,刘刚带领镇干部对全镇进行了一次退耕还林面积集中普查核实,创新方法,在全镇推行七人签字、层层把关的做法。为了确保造林面积准确无误,镇上规定,在农户造林面积核实单上,必须由户主、小组长、村支书、村主任、包村干部、包片领导、镇长逐人签字,以此作为兑现钱粮的依据,从源头上解决了退耕还林面积不实的问题,彻底消除了群众的疑虑和担心,为规范有序推进全县退耕还林工作创出了新路。在2005年实施移民搬迁工作中,他创新思路,超前谋划,把移民搬迁与新村建设紧密结合,提高标准,坚持山、水、田、林、路、住宅和产业综合配套,一步到位,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也为山区农村的建设发展创造了宝贵经验。

刘刚在工作中处处透着一股子创优质、争第一的劲头,特 23 别是在他担任杏河镇党委书记后,坚持“商贸兴镇、产业富镇、生态名镇、科教强镇”的发展思路,杏河镇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协调科学发展,许多工作都走在了全县前列。杏河镇在全县乡镇创造了十多个第一,如第一家购买洒水车和垃圾清运车,第一个建规范的集贸市场,第一个在镇街道划停车位,第一个在全镇新村建太阳能路灯等。近年来,全镇新建苹果园5548亩,老园改造800多亩,新建日光温棚172座,大弓棚558座,新建沼气557口,发展一村一品专业村10个。为鼓励扶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不断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刘刚2003年千方百计协调征地26亩、贴息贷款180万元,全力扶持建起陕北地区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集商品猪、种猪、培育养殖技术推广为一体的兴强生态养殖厂,并以此为基地,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大力推进“公司+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全镇新发展规模以上养猪户400多户3000多头。目前,全镇发展养殖、加工、运输、商贸等非公有制企业200多户,去年产值达3900多万元。2008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3853元。

四、以身作则,贴近群众,着力打造为民服务的过硬队伍

在乡镇工作的20多年里,刘刚与农民群众一起摸爬滚打,真真正正沉在人民群众中间、在新农村建设第一线实际指挥、24 带头苦干。杏河镇干部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一身绿色迷彩工作服。刘刚介绍说,穿上迷彩服好处太多了,防雨、宽松、耐脏、便宜、好干活,好与农民打交道。刘刚从没有把自己当成高高在上的国家干部,而是和乡镇干部经常深入农民中间,工作在田间地头,风吹日晒一脸黑,一身土,与农民在一起没有两样。每次下村,群众对刘刚都很亲热,主动围绕过来说长道短,许多村的老人和孩子都认得这个皮肤粗糙、古铜脸色的刘书记,记住了随他跑村子的吉普车号。刘刚干工作很蛮,有时一天要跑好几个村,有的村子天天跑。在2005年退耕还林工作中,刘刚天天上山爬坡检查指导,对全镇上万亩退耕还林地块了如指掌。在开展新农村建设时,每一个示范点都派有干部蹲点,刘刚对每个施工环节都亲自把关,正是这种沉下去的扎实作风,是全镇11个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没有一个烂尾工程,没有一个跨工程,没有抛下一个建不起房的贫困户,更没有一例上访。走进刘刚的办公室有一种居家的感觉,他的衣柜里塞满了一年四季穿的棉衣、毛衣、单衣,在他及镇长的带动下,其他干部也都把“家”安到了办公室,全镇机关没有一个走读干部。

雷厉风行、立说立办、工作起来不要命,是刘刚的显著特点。刘刚是个急性子,干工作不过夜。他经常利用晚上开会,腾出白天时间抓落实。凡是定下的事一抓到底、抓出结果、抓 25 出质量,从不拖拉、不敷衍。年初确定的工作任务,他一一制定措施,明确完成时限,逐项落实到人‘亲自跟踪督查。镇村干部和群众说:“刘书记是个拼命三郎,工作起来不要命。”2008年在镇区街道拓宽改造中,拆迁工作阻力很大,为加快工程进度,刘刚忙里忙外累得病倒了,但他还是连续几天打着吊针召开协调会,带领群众深夜挨家逐户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几个晚上到凌晨一两点才回到办公室。生活无规律,不能按时吃饭,使刘刚患上严重的胃病,有时疼得在床上打滚,镇干部忙拉他到县城治疗,但病大紧一过,他又返回镇上投入工作。

熟悉刘刚的干部都知道,他敢于碰硬,敢于下茬,从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在多年的农村工作中,刘刚身上依然保持着善打硬仗,敢于攻坚的军人作风,下属说他是“狮子的吼声,黄牛的作风”,各项工作以身作则,强力推进,真正做到了高标准、快节奏、高效率。2005年,针对部分村财务混乱、石油征地款兑现不及时引起的群众上访问题,他带领镇干部全面清理了18个村的财务,先后对5名挪用征地款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纪律处分甚至撤职处理。这件事情,在全镇和全县震动很大,既教育了村镇干部,又规范了村级财务管理。

“作为班长,我必须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刘刚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刘刚总是甘当标杆,要求他人做到的,26 自己首先做到,坚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和感染别人。他对班子成员既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又让他们放手干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大力支持。在刘刚的影响带动下,班子成员之间形成了思想上合力、工作上分工、行动上合拍的良好作风。对待干部,刘刚做到了生活上关心,政治上关怀,工作上支持。他经常和干部谈心,了解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情况,逢年过节他自己值班,让副职和其他干部回家休息。刘刚十分注重在日常生活实践中锻炼培养干部,给他们压担子、教方法。他任杏河镇党委书记以来,先后向县委推荐使用干部23名。县上其他乡镇与机关的年轻干部认为杏河镇是干部干事成才的平台,争相要来这里工作。为了给干部职工创造高效方便的工作条件,使他们安心乡镇工作,在刘刚的提议下,镇上给每个副职配备了一台电脑、一辆摩托车、一架照相机;办好镇机关职工灶,迎来送往全在机关灶上吃,机关干部每顿饭只收一元钱;在镇机关院内安上健身器材、乒乓球台,搞好干部健身娱乐活动。去年他从延安参加培训回来,自己掏钱给班子成员每人买了一双布鞋。他说,“镇干部常年穿军用胶鞋下村捂脚,回到镇上穿舒服。”刘刚对下属到位的关心,让下属感到无比。他还召开班子成员家属廉政会,教育家属人人争做“廉内助”。2007年乡镇换届中,他的堂弟当时既是镇党委文书又是后备干部,但在党委 27 上报填写意见中,在同等条件下他竭力优先推荐其他3名干部。刘刚对干部的关心、激励,凝聚了人心,这个团队成为群众认可的有活力、能干事、能干成事的最佳团队。

刘刚同志是党的宗旨的忠实践行者,是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真实体现者,是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进典范。在他身上,充分体现了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对党的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无怨无悔、扎根基层的奉献精神,心系群众、一切为民的公仆本色,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面貌,权为民用、廉洁从政的高尚情操。通过调查了解,县、镇、村干部及群众对刘刚这个先进典型公认度高。大家一致认为,刘刚同志的先进事迹真实感人,典型生动,具有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鲜明的时代性。学习、宣传刘刚同志,对于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我省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深入开展,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重塑形象,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建设西部强省、构建和谐陕西步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白秀兰同志先进事迹

白秀兰,女,回族,194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西安市莲湖区北院门街道学习巷社区党支部书记兼主任。她所领导的学习巷社区地处西安闹市中心回坊聚集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2001年社区成立后,白秀兰就工作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历经八年的磨练与艰辛,将一个昔日封闭、落后、基础设施差、群众生活困难多的地区,改变为如今环境优美、街区整洁,市场繁荣、安居乐业、团结进步、安定和谐的新型民族社区,成为闻名全国的先进社区,先后获得全国先进基础党组织,省、市民族团结进步先进示范社区、文明社区等荣誉。白秀兰同志也被树立为国家、省、市级先进典型,当选为党的十七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十佳人民调解员、全国计划生育先进个人等称号。中央首长及省、市领导多次到社区视察和指导工作。在白秀兰同志的带领下,今年社区被列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单位,白秀兰同志更是以百倍的努力和突出的表现,将社区工作推向一个更新更高的层次。

为社区发展奔波

八年多来,白秀兰同志为了全力促进社区的发展,坚持以社区为家,千方百计建设办公用房,亲自添臵桌椅设备,将自己所领导的社区建设成为北院门地区第一个规范化社区,建立 29 了覆盖整个辖区的“社区网站”、“社区无线广播站”等;新建扩大了“社区图书阅览室”和“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室”;在有关部门的资助下,为社区购臵了10台电脑和配套桌椅,建立了社区“微机房电教室”,软硬件设施都达到了较高水平。白秀兰同志不仅关心社区办公场所建设,而且将如何使辖区群众生活更加方便放在心上。开展了辖区绿化美化活动,购买了大量的花卉和绿化植物,摆放在辖区主要街道,维修了背街小巷的路灯;加强了“党员义务巡逻队”力量,佩戴红袖章,坚持全天候在整个辖区巡逻,确保了社区的一方平安。正是在这一件件、一桩桩的小事上,显现出了白秀兰同志全身心推进社区发展的优秀品质。

心系社区群众冷暖

居住在学习巷社区的3607户,10708人中,80%以上是回族居民。白秀兰同志上任之初就深深认识到,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民族团结进步是这个大家和谐稳定的基石。她除抓好社区日常工作外,充分利用少数民族干部的优势,加强与少数民族群众的沟通,积极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和法律法规,扩大与社区民族及各界的广泛联系,协助上级部门解决了许多热难点问题。配合街办等有关部门,完成对大麦市场沿西大街口的违章建筑拆除,取缔了占道经营,建成了休闲广场,并安臵了8名停车收费员;完成了对大学习巷的立体改造,庙后街一线的改造顺利推进,大学习巷口的“民族商品及小吃市场”正在装修 30 之中。在白秀兰同志的积极呼吁下,“社区青干果市场”已开业,共安臵了30余户经营户和8名市场管理人员,解决了100余名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和生活问题。为了帮助辖区困难群众,白秀兰同志除积极落实国家及各级政府的救济政策外,还多方奔走,充分挖掘社会资源,动员辖区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族企业家,开展心系社区扶贫帮困活动,募集善款和实物;坚持政府救助和民间救助相结合,为双残户梁建平、张秀改、惠文清、安兰娃及低保户马健等申请救助金1万余元,不同程度地解决了他们的生活难题。

全身心投入社区工作

白秀兰同志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领社区干部不断改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全力推进社区的各项工作。她在学习巷社区率先完成了“一站式”便民服务的“社务大厅”建设,实现了社区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阳光服务。社区“爱心超市”已筹建完毕即将开业,社区残疾人“阳光家园”和“老年人日间托管中心”也正在积极筹办中。低保、医保办理力度加大,廉租房、小额贷款、临时救助等相关惠民政策办理及时到位,学习巷社区全年新增低保9人,医保3310人。白秀兰同志十分重视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群众中间,通过各种渠道推进再就业工程,仅今年就为78名群众解决了就业问题,通过建立市场安臵无业下岗人员200余人。在今年创建计划生育省级优秀社区工作以及计生普查工作中,面对时间紧、任务 31 重的情况,她带领全体社区干部昼夜加班连续工作,不仅按时完成了社区的日常工作,还超额完成计生输录名额表册近万份,完成采集信息登记10717人,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尽力实现社区安定和谐

白秀兰同志通过举办讲座、制作展板,开展邻里互助、回汉互访等方式,在学习巷社区积极开展创建“四和社区”活动,在群众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营造了亲和的氛围。学习巷社区因“民族团结进社区”活动开展出色被评为省级先进示范单位;积极开展“平安西安”、“三率先”等创建工作,充分利用社区广播站宣传阵地,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创建活动内容,增加人员,加强巡逻队工作,切实保证辖区的安全。她十分重视加强人民调解工作,采取多种措施排解矛盾,消除和化解不安定因素,今年共调处各类民间纠纷22起。在人民调解工作中,白秀兰同志通过积极探索、梳理分析,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对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被评为“全国十佳人民调解员”,参加了全省的巡回讲演。在白秀兰同志果断、耐心地调停下,还成功地处理了“非法运营三轮车堵断大麦市场街南口”和“甘南外来男子突然病故”两起突发事件,有力地维护了地区的和谐与稳定。

把科学发展观融入居民心田

科学发展观活动开始以来,白秀兰同志带领社区党员干部、积极分子、志愿者和驻地单位代表,坚持集中学习制度,认真 32 做好笔记,确保了学习活动的经常化、制度化。为了使学习活动更深入人心,她想了很多办法,把学习巷社区的科学发展观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她积极联络、精心组织了多次会议和讲座,邀请市党校周丰教授来社区做专题报告,虚心接受省、市、区学习督导组的检查和辅导;通过开展调查问卷、召开征求民意座谈会等方式,广泛征求各方民意,千方百计地为社区发展谋求良策;共向群众发放“爱心服务卡”、“党员联系卡”、“邻里互助卡”1800余张,为社区党员家庭全部挂上“党员示范户”铭牌。为了开拓眼界,她还组织举办了“走出社区看发展”、“社区老人大家团聚会共同聚餐”和赴“重庆红色旅游区参观革命先烈事迹”活动,组织社区干部前往苏、杭、沪等地参观学习。社区的“老年大学、科普大学、广电大学”等各类学校如期开课,还特聘市防灾中心警官来社区举办两期消防专题知识讲座。通过一次次活动,凝聚了人心,提高了社区工作者的综合素质。

白秀兰同志兢兢业业地工作,坦坦荡荡地做人,把党和人民的利益始终摆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将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汗水奉献给了社区的发展事业,是科学发展观的忠实实践者。面对成绩和荣誉,在她的带领下,学习巷社区一班人不满足、不停步、团结一心、迎难而上、锐意进取,正在迈着争创全国一流先进社区的矫健步伐,坚定前行。

冯雪红同志先进事迹

冯雪红,女,1972年9月出生,199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户县纸房学校中教一级物理教师,校长兼党支部书记。扎根山区教育18年来,她用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的坚定信念,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她先后荣获优秀教师、户县十大杰出青年、西安市模范教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教育系统巾帼建功标兵等荣誉称号。2009年教师节前夕,她代表陕西省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表彰大会、受到了胡锦涛、温家宝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爱事业

铸就了执着的信念

有人把教书当作一种谋生的职业,有人把教书当作一种奉献的事业,她选择了后者。2002年8月,高龄怀孕的她剖腹生下了女儿,本来按照政策应该休假135天,但为了眼巴巴盼着老师的一百多名学生,她说服家人,“狠心”地给出生刚刚40天的女儿断了奶,把孩子扔在离自己学校70多里路的婆家,拖着虚弱的身子来到学校。但是动完手术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她的固执和坚强而支持她,好几次昏倒在教室,好几次都让学生哭着抬回了宿舍。由于伤口还没有痊愈,学生们搀扶着她上下讲台,“老师,您休息一会再讲吧”,“老师,我们不会捣乱的,你放心吧”!几个平时很调皮的学生这时都这样对她说,看着这些可爱懂事的山里孩子,她心里充满了欣慰,她对教育的热爱更加义无反顾。

为了挚爱着的事业,她冷落了家庭,疏远了孩子,由于两周休一次假,有时要值班,有时要补课,所以一两个月才能回一次家。迫不及待跨进家门的她,多么希望把女儿那幼小温热的身体紧紧地搂住,来倾诉那压抑已久的思念和期盼,多么希望看到她的女儿也像别的孩子一样,对母亲依恋和亲热,可是孩子却总是躲在奶奶的身后,怯生生地看着她,怎么也不肯走到她跟前叫一声妈妈。如今已经7岁的女儿经常一本正经的问爸爸:“为什么很少看到妈妈,妈妈为什么不喜欢我?”。山区恶劣的自然条件使很多人望而却步,冬天,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就象刀割一样,一天能晒到太阳的时间不到四个小时;夏天,突如其来的泥石流迫使交通中断的现象几乎年年都有。由于离县城比较远,采买很不方便,老师和学生一年大部分时间都吃的是便于储存的土豆和大白菜,生活的艰苦是很多人难以想象的。她曾经动摇过,可是想到培养一个能够胜任的物理老师起码需要两年,而这两年就要耽搁两届学生,最终还是在好多人的不解中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和这些山里孩子一呆就是18年。

爱学生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别林斯基说过,“教育的全部奥秘在于关爱”。在她们学校十天休息一天,学生大部分来自五、六十里路远的沟沟岔岔,食宿在校,学生的日常生活就全靠老师,于是她的宿舍就成了学生的开水房、煎药房。初三假期补课,为了不影响学生上课,她就成了学生们的炊事员,买菜劈柴,烧火做饭。学前班有单 35 亲家庭兄弟两个,一个弱智、一个年龄太小,生活不能自理,给自己孩子都很少洗衣服的她,经常给这两个兄弟洗脸洗头洗衣服,每当洗完那沾满粪便的衣服,她就会一整天吃不下饭。两个还不喑世事的孩子见到她总是傻傻地笑着缠着她不愿离开。现在已经是大学生的胡瑞同学说,如果没有冯老师的关爱,他早就辍学了。胡瑞父亲多病,靠母亲给别人做饭来贴补家用,困难的家境使他濒临失学,得悉情况的冯雪红,翻山越岭来到胡瑞家,面对家徒四壁的窘况和胡瑞妈妈一脸的凄苦,毅然拉着胡瑞回到学校,替他交了所有费用。争气的胡瑞当年就以478分的优异成绩考上了高中。新学年开学时,带着土特产的胡瑞妈妈紧紧地拉着她的手,泪流满面,久久不愿放开。

2008年“5.12”地震期间,为了确保全校师生的安全,整整一个月里,冯雪红仅抽出两个小时,回县城的家里洗了个澡就又立刻回到学校,这一个月里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没有见过一次孩子和爱人的面。爱人工作也很忙,上幼儿园的女儿时常让别人顺路接送,本来很漂亮的女儿由于没有专人照看,经常衣服脏兮兮、头发乱糟糟的去幼儿园。每每想到这些,她的心里就像刀割般难受,但是只要一走进学校,她就又会充满激情地去工作,去细心呵护那些从五六岁到十五六岁的学生们。

爱学校

引得百花芳满园

冯雪红在家被父母娇惯、爱人宠着,但在这个女性占百分之八十的小学校里却像是撑着一片天的男人。挖土搬石,装车卸车,检修电路,到处都有她忙碌的身影;学校举行活动,为 36 了做好几百人的后勤工作,她就像一个卖苦力的,买菜送菜,一整天下来脚肿的连鞋子都穿不进去。2004年的一个星期天,凌晨2点钟左右,狂风暴雨突然呼啸而来,正在值班的冯雪红,想到学校的财产可能会受到损失,冒着倾盆大雨冲进漆黑的夜里:检查教室的门窗,捅低洼地段教师宿舍门道的下水道。回到宿舍时,已经凌晨3点多了,而她却因为女人的特殊时期淋大雨,落下了至今不能痊愈的病根。为了证明山里的老师水平并不差,她承担物理教学工作后,悉心钻研,研究学生物理学习心理,把物理知识编成易于记诵的口决,极大地提高了物理教学效果,她教的物理课也成为学校的品牌课,受到上级领导的称赞。2009年她所带的物理课名列全县第五名,受到质量分析会的表彰。对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她耐心指导,倾囊相授。2008年前,她始终坚持带毕业班的课,对初三学生的辅导,除了正常的课程规定外,她还在早操前二十分钟或是课外活动时间对学生进行分类辅导,即使是在5.12地震后人心慌慌的那段时间里,也从没间断过。2009年虽然没有带初三毕业班,但是晚上她仍跟班陪学生上晚自习一个半小时,为了让其他的初三老师仍有足够的精力教学,她又承担起了午休后的自习跟班。

她始终心怀感恩,不等、不靠、不要,积极探索、创新工作,利用网络培训等多种途径,认真学习有关知识,从校园文化的角角落落到宿舍布臵的点点滴滴,从学生的一食一餐到学生的一动一跳,无不渗透着她的心血。两年来,在工作中学,在学生中工作,逐步形成了寄宿学生安全管理无缝链接化、综 37 合素质培养创新多样化、宿舍管理亲情人性化、学习辅导科学定时化、系统化的管理模式和“分年龄段开展主题活动”的管理特色。为了进一步追求细化管理,追求寄宿制管理从实践操作到理论指导的升华更加完美的表现,她不知熬了多少个夜晚、也不知多少个礼拜天没有休息,一本可以给教师、校长、学生三个层面提供指导的校本读本《寄宿学生成长指南》在她的主持下,即将成形。在寄宿制管理中先走一步,受到市县级领导的肯定与支持,国家和省市县领导的莅临指导,外省外县兄弟单位的参观学习,各种荣誉的获得,充分肯定了她们寄宿制管理中所取得的成果。在她的带动下,她们这个平凡的集体,硬是把一个山区小校办成了户县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3名教师获得市级先进称号,11名教师分别获得教学先进个人、教学成绩先进个人、教学质量奖,“双百”活动、班管工作、先进教师等荣誉;学校先后荣获“感动户县”、绿色学校、青年文明号、教学质量先进集体、特色学校、成人教育先进集体、目标考核先进单位、体育道德风尚奖和教研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她们建设寄宿制学校的做法先后在《华商报》、《西安晚报》、西安电视台的《直播西安》、《关注》栏目,户县电视台《教苑风景线》栏目专题报道,她的个人事迹也被中国教师报、西安日报、西安电视台、户县电视台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这就是冯雪红,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她时刻牢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用自己18年如花的青春、用自己对教育事业无限的热爱和赤诚之心,诠释着教书育人的真谛。虽然获得了诸 38 多的荣誉,但她仍一如既往的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全身心为山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创造着愈来愈多的人生辉煌。

下载共产党员推荐表杨长辉魅力教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共产党员推荐表杨长辉魅力教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杨本辉先进事

    忠于职守 勇于拚搏 在人口普查中践行共产党员崇高价值 ——记祥城镇人普办主任、共产党员杨本辉先进事迹 祥城镇是我县的人口大镇,辖区地域广扩,人口结构复杂。特殊的地理位......

    三反邪教计划。杨辉

    化作乡中心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三(2)班反邪教教育工作计划 杨 辉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相关文件精神,充分......

    魅力教师

    作为吉林市第一实验小学的一名普通教师,杜颖玮老师 的心中越来越感觉到踏实与幸福。12年的语文教学和班主任工作,实实在在的磨练了她,提升了她,让她从懵懂走向明晰,深切的体会出......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材料[杨]

    没有最好 只有更好 ------优秀共产党员***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男,大专文化程度,200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7月进入永宁采油厂参加工作至今,现为永宁采油厂洛河采油大队党......

    做有魅力的共产党员

    做有魅力的共产党员 共产主义是一个伟大而久远的目标,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我们已经经历了若干个时期。早期是为了民族解放而努力奋斗,牺牲了几代人的生命和热血;中期是为了建......

    思想汇报—做魅力共产党员之我见

    之所以我提出魅力共产党员,原因有三。其一,社会发展到如今,党的理论和实践已经得到了延伸,合格共产党员是一个最为基本的要求,但是现在却没有一个可以衡量的标准和尺度,因此我认为......

    中国共产党员民主评议表

    中国共产党员民主评议表(2010—2011年度) 单位xx学院计算机专业学生党支部填表时间2010年12月22 姓名刘婧性别女出生年月1991年11月民族汉族文化程度本科入党时间2010年12月14......

    优秀共产党员事迹表

    附件3桐乡市优秀共产党员登记表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朱娟英,女,1963年7月出生,现年45岁,1983年参加工作。1997年入党,现任油车桥村支部副书记,经济合作社委员。1983年至1987年任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