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教案 观察物体 5 教学设计
观 察 物 体
【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可看到不同的视图,并初步学会根据视图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通过观察、比较、辨认、想象等活动,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设疑,引入情境。
两只小鸟为同一块金牌照相,为什么照的照片不一样呢?
2.揭题,导入新课。
3.引导启发,感悟出两只小鸟观察金牌的位置不同。
4.揭示本节课学习内容: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1.观察教室图。
师:大家都喜欢拍照片吗?老师课前拍了两张照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哪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另一张是在教室的哪一面拍摄的?你是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
小组交流一下,反馈意见。
引导学生从教室的桌椅设施等区分教室的前面和后面,从而判断出是站在教室的哪一面进行拍摄的。
2.练习:哪张是从学校外面拍的?哪张是从学校里面拍的?你是从哪儿看出的? 指名回答。
3.指导观察,拍摄小猴。
出示小猴玩具,“你想不想给小猴拍照?”
教给观察的方法,生从一个位置观察小猴给小猴拍照。
出示从不同位置拍到的小猴照片,生说说自己在小猴的哪个位置?拍到的是哪张照片?
重点说说两个侧面的小猴的不同(脸朝哪儿?尾巴朝哪儿?)
小组活动,交换位置,从不同位置观察小猴。
师:“通过对小猴4个不同位置的观察,你有什么体会?”
(观察的位置不同,观察的结果也不同)
板书结论。
4.练习。
师:小红、小云、小芳和小玉4个同学用同样的方法为一只小猴拍了照片,你知道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吗?(出示第二个例题的情境图)
学生回答,并阐述理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完成连线。
三、活动交流。
1.“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我们已经知道,在不同的位置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样子不同。生活中也常常需要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瞧,校园里有一辆汽车,(出示“想想做做”第2题)三个小朋友在不同的位置观察这辆汽车,你知道右边的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反馈。
2.“想想做做”第3题。
你能说说四个小朋友看到的各是哪一幅图吗?
3.奥运摄影师
观察奥运照片,判断摄影师的位置。
出示图片,生齐答。
四、课外拓展,激发热情。
欣赏从不同角度拍摄的奥运会场馆的艺术美。
五、课堂总结。
提问:今天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南洲实验小学 唐瀛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67页五单元“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通过学生活动,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
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渗透全面观察事物的辩证思想。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教、学具准备:玩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几张学生背影,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2、根据学生的回答,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3、小结:大家通过抓特征猜出了这么多的同学,你们真了不起!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4、照相游戏
(1)教师手拿相机,让学生站在位置上,根据老师说要照同学的哪一面(侧面、背面、正面)来站位置。
①老师想照大家的侧面,你们应该怎们站? ②老师想照你们的背面呢?正面呢?
(2)请班上两位同学,一个当模特,一个当摄影师,来表演照相。
①现在摄影师想照小模特的正面,同学们说说他应该站在小模特的什么位置呢? ②要拍小模特的侧面呢?背面呢?(3)全班欣赏刚才小摄影师的照片 ①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
②说一说你知道这张照片摄影师站在小模特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模特的哪一面?
(4)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个女孩,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5)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体验交流
1.引语:今天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来了一个熟悉的朋友,谁来了?大家掌声欢迎。(出示水壶)
2.让学生上台介绍水壶的正面、侧面、背面在哪。3.请学生观察老师在水壶的什么位置,说说看到水壶的哪一面?(老师分别站在水壶的后面、正面、侧面)4.小组活动: 活动一:观察录音机
① 师手拿录音机走到任意一个学生的面前,将录音机的正面对着学生 你知道这个同学在录音机的什么位置,看的是录音机的哪一面吗?(在录音机的前面,看到的是录音机的正面.)
②孩子们想观察吗?请每个小组吧准备好的录音机拿出来,放在桌面的盒子上,注意放的时候录音机的音响面要对着讲台。好,开始吧。(小组拿出录音机并放在盒子上)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录音机,想一想你在录音机的什么位置看到的是录音机哪一面?再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③全班交流:
观察到录音机正面的、侧面的、后面的学生分别举手,说一说你们是在录音机的什么位置观察到录音机的正面、侧面、后面的(板书: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侧面看)
④小结:刚才我们从录音机的前面,观察到录音机前面的形状,从录音机的后面观察到录音机后面的形状,从录音机的侧面观察到录音机侧面的形状。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发现呢?
(我们刚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的,看到的形状一样)(板书:不同位置、形状是不同的)活动二:快快站过来(转动位置)刚才你们学的很认真。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找位置的游戏。请孩子们听清楚要求,当老师说开始之后你们就可以行动了,看谁找的又对又快?准备好了吗?
1)、如果我们要看到每组录音机的正面,孩子们应该走到录音机的什么位置呢?(学生下位找位置)
2)、如果要看到录音机的侧面呢?如果要看到录音机的后面呢?
3)、你们找的很好。刚才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了录音机,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录音机的正面是什么形状的呢?录音机的后面是什么形状的呢?录音机的侧面呢?
三、拓展运用 激励创新
1.请学生认真观察例1的恐龙,说说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为什么你要选择这幅图? 2.完成课本第67页的做一做,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回答,并说明原因。3.课件出示淘气和笑笑在观察熊猫,指名来回答,说说他们看到的是哪一幅图?为什么要选择这幅图?
4.出示动物园场景,小猫和小猴来观察大象,说说他们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应选哪一面图呢?同时让孩子们表演所看到的大象的样子。
5.老师手举一个茶壶,放在教室中央的桌子,说说你看到的茶壶的样子,是在茶壶的什么位置观察到的。
6.出示淘气和笑笑观察茶壶的请奖,判断一下淘气和笑笑分别观察茶壶的什么样子,并说说。
四、知识介绍 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老师和大家合作得非常愉快!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五、作业:课本第70页第一题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
不同位置
↙ ↓ ↘
从前面 从侧面
↘ ↓
形状不同
从后面↙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P68例1及做一做。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使其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物体的过程,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使其感受局部与整体的关系。3.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习惯。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到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感悟观察位置的区别,能辨认简单物体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形状。教学准备:PPT,书包等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猜一猜:展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一些物品,让学生猜猜是什么东西。由于角度的关系,有些常见物品也很难辨认,所以接着展示其侧面图、正面图等最明显的,最终揭示物品。在展示图片过程中让同学们边猜边说是从哪个方向拍的。(学生表述如有困难,可以先讲述一下正面、侧面和背面的概念)师:(洗手液照片1)这个是什么东西呢? 生:…… 师:(洗手液照片2)它又是从哪个方向拍的?现在猜到了吗? 生:好像是洗手液的瓶子。
师:你是怎么认出来它是洗手液的呢? 生:我看这个颜色,感觉像洗手液。生:瓶子形状也有点像。
师:就是说你们现在还不是很肯定,对吗? 生:是的。因为生活中很少会这样子去看。师:(洗手液照片3)让我们看看,你们猜的对吗? 生:对!真的是洗手液!我猜对了!
师:恭喜最先发现的那位同学,你反应真快!师:(烧水壶照片1)它是什么东西? 生:……
生:有点像那个烧水壶。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我见过烧水壶,从上往下看,就是这样子的。
(很多同学经过别人的提醒都能反应过来,知道了是烧水壶,所以这里老师接着就揭示结果了。)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帮了自己很大的忙,有的时候同学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
接着展示热水瓶,这个较容易,注意的是有多方向展示。
师:前面同学们的表现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来挑战一个有难度的,好吗? 师:(动物储蓄罐)这个是什么呢? 生:是一个动物的头。
生:不光是一个头,下面可能还有身体。生:是一个动物玩具。
师:同学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都很不错,但是有的时候仅仅看一个方向是不够的,我们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事物,这样才会看得全面,具体。所以让我们再来看一张另外方向的图片。师:(储蓄罐背面图)现在看得更清楚了,知道是什么了吗? 生:是一个储蓄罐。
师:(储蓄罐正面图)让我们看看它正面长的什么样子吧。哦,原来是一个熊猫的储蓄罐呀。大家猜对了!真棒!师:同学们,经过刚才的猜谜活动,我们知道了原来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过去,样子会是不一样的,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从不同方向观察物体。
教师揭示课题:观察物体(板书)
二、探究新知
1、教师: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来观察一样东西,是你们每个人都有的东西——书包。现在以4人小组为单位,把一个书包放在小组中间,(出示PPT,四人围着一个书包)然后每个人观察自己看到的书包是怎么样的,在作业纸上把自己看到的书包图片下面写上自己的名字。
2、四人小组相互交流。师:你为什么这么选这个?
生:因为我是从侧面看过去的,看到的就是这样。生:我从正面看到的是这样的。
师:看来你们看到的都不一样啊,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们四个人坐的位置不同。
3、选择一些小组同学的作品拿上来幻灯片展示。师:这位同学选的对吗? 生:和我选的一样。
生:和我选的不一样。因为他的观察位置和我不同。生:应该是对的。
师:想知道这位同学选的对不对,我们可以处在他的位置去观察书包,不就可以了吗?
指派几个学生去体验一下别人位置观察到的书包图片。
4、引导探究,深入理解
师:如果我想知道其他同学看到的书包图片,我又不想到那个同学的位置上观察,那我还有其他办法吗?
生:可以把书包转一圈,我坐着不动,那我能看到书包的各个方向的图片了。师:你真聪明。
生:我围着书包走一圈,也能看到书包各个方向的图片。
师:刚才两位同学讲的方法都能让我们全面地观察书包。大家讲的都很好。
结合PPT讲解。
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让学生说一说:
1、我看到了()的();
2、()看到了()的()。
5、师小结:观察的人或观察的东西换了位置,观察的角度就发生了变化,看到物体的形状也不一样。
三、知识运用
1、让学生完成“做一做”中的活动(写书上)。
教师指导提示:现在我们把书包换成了汽车,你会做吗?
2、出示天安门,请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分别是从哪个角度看到的?(写书上)教师指导提示:假设你站在天安门的1、2、3那些位置,想象一下你能看到什么?
3、课堂练习:出示小房子,请学生说一说每一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写在纸上。
四、课堂总结:位置不同,观察到的物体形状也不同。抓住物体的特征去观察。
第四篇:二年级数学上册观察物体教学设计
《观察物体》教案
教学内容:第四单元“观察物体”例
1、课堂活动1、2题、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体会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背面观察到的物体。
3、会辨认物体从不同角度观察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4、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培养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体验到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物体形状是不同的。教学难点:辨认从不同侧面观察到的物体形状;
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的过程,教学具准备:水壶实图、学生照片、玩具娃娃 教学过程:
课前活动:师: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由老师发出方位口令,同学们用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
师:指前面呀指前面,指左面呀指左面,指上面呀指上面,指下面呀指下面......师:刚才我们都指了哪些面?我们通常把左面和右面都叫侧面,前面又叫正面。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出示几张学生背影,请学生猜猜他是谁?
2、根据学生的回答,问学生是怎样猜出来的?
3、小结:大家通过抓特征猜出了这么多的同学,你们真了不起!刚才小朋友们看得都特别仔细、特别认真。用眼睛仔细、认真的看这就叫“观察”。
4、照相游戏
(1)教师手拿相机,让学生站在位置上,根据老师说要照同学的哪一面(侧面、背面、正面)来站位置。①老师想照大家的侧面,你们应该怎们站? ②老师想照你们的背面呢?正面呢?
(2)请班上两位同学,一个当模特,一个当摄影师,来表演照相。①现在摄影师想照小模特的正面,同学们说说他应该站在小模特的什么位置呢?
②要拍小模特的侧面呢?背面呢?(3)全班欣赏刚才小摄影师的照片 ①请全班同学认真观察照片
②说一说你知道这张照片摄影师站在小模特的什么位置,照的是小模特的哪一面?
(4)质疑:刚才同学们都说地非常好,不过老师有个疑问,为什么都是照着同一个女孩,可是每张照片都不一样呢?
(5)揭题:说得真好!要拍出精彩的照片,就得仔细观察物体,从各个角度去观察,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观察物体”。(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体验交流
1.引语:今天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来了一个熟悉的朋友,谁来了?大家掌声欢迎。(出示水壶)
2.让学生介绍水壶的正面、侧面、背面在哪。
3.请学生观察老师在水壶的什么位置,说说看到水壶的哪一面?(老师分别站在水壶的后面、正面、侧面)
4、现在把水壶放在桌子上,有江铃、丁
一、赵亮、王丽四人围着,仔细观察,分别坐在水壶的什么面?(课件出示)再在书上填出下面的水壶图是谁看到的?
三、课堂活动: 活动一:观察玩具娃娃
① 师手拿玩具娃娃走到任意一个学生的面前,将玩具娃娃的正面对着学生
你知道这个同学在玩具娃娃的什么位置,看的是玩具娃娃的哪一面吗?(在玩具娃娃的前面,看到的是玩具娃娃的正面.)
②孩子们想观察吗?请每个小组吧准备好的玩具拿出来,放在桌面的
盒子上,好,开始吧。(拿出玩具娃娃并放在桌子上)
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玩具娃娃,想一想你在玩具娃娃的什么位置看到的是玩具娃娃哪一面?再把你看到的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③全班交流:
观察到玩具娃娃正面的、侧面的、后面的学生分别举手,说一说你们是在玩具娃娃的什么位置观察到玩具娃娃的正面、侧面、后面的(板书:从前面看、从后面看、从侧面看)
④小结:刚才我们从玩具娃娃的前面,观察到玩具娃娃前面的形状,从玩具娃娃的后面观察到玩具娃娃后面的形状,从玩具娃娃的侧面观察到玩具娃娃侧面的形状。通过刚才的学习你们有什么发现呢?(我们刚才从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的,看到的形状一样)(板书:不同位置、形状是不同的)活动二:快快站过来(转动位置)
刚才你们学的很认真。下面让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一个放玩具的游戏。请孩子们听清楚要求,当老师说开始之后你们就可以行动了,看谁快?准备好了吗?
1)、如果我们要看到每组玩具娃娃的正面,孩子们应该把玩具娃娃放在什么位置呢?(学生下位找位置)
2)、如果要看到玩具娃娃的侧面呢?如果要看到玩具娃娃的后面呢? 3)、你们找的很好。刚才我们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了玩具娃娃,下面请你们闭上眼睛,在脑子里想一想玩具娃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的呢?玩
具娃娃的后面是什么形状的呢?玩具娃娃的侧面呢? 完成书上课堂活动第一题。活动四:摆一摆
1)把自己的书包拿出来,介绍它的各面,听老师口令摆书包。2)师在教室中间举起书包,生说一说自己看到的是哪一面。
四、拓展运用 激励创新
1.说说这些图分别是谁拍到的?用线连起来。
2.请学生认真观察练习十二的恐龙,说说分别看到的是哪一面呢?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们有什么收获呢?大家也学到了很多的新知识,知道了在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是不同的。希望大家课后能够处处留心观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感受,做一个勤于思考的好孩子!
六、板书设计
观察物体 ↓ 不同位置
↙ ↓ ↘
从前面 从侧面 从后面
↘ ↓ ↙ 形状不同
第五篇:观察物体教学设计二年级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比较,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2、使学生在观察物体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体会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并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的判断观察者的位置。
难点:从一个面推测到另一个面的形状。教学准备:媒体课件、实物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是在哪见过的?
东东他们星期天也去动物园看了大象,想知道他们看见的大象是什么样子吗?让我们来听一个关于看大象的小故事。2.讲故事引入
3、提问:小朋友们,他们看到的到底是几只大象呢?既然是一只大象,为什么他们向李奶奶介绍得不一样呢?你能说说他们分别是从那一面观察的吗?
4、掲题:虽然都是一只大象,但因为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形状也就不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板书:观察物体)
二、组织活动,引导观察
(一)教学例1,从前后两个角度观察物体。
1、谈话:让我们就从每天陪伴我们学习的教室开始吧.仔细观察教室的四周,你最喜欢教室的哪一面?
2、组织观察,让我们把照片印在脑海中。谁来说说你拍到了什么?(请教室后面的一位同学站起来)你知道他拍到了教室的那一面?老师也来拍一张,猜猜我拍到了教室的那里?
3、提问:大家拍得都是教室,为什么会拍的不一样呢?要想拍教室的前面,站在哪儿拍拍得比较全面,想拍教室的后面,应该站哪?
4、出示例1,回答问题:老师这也有两张照片,你知道那一张是在教室的前面拍摄的吗?另一张是在教室的那一面拍摄的?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5、练习:老师在我们学校的大门也拍了两张照片,哪一张是在学校外面拍摄的?哪一张是在学校里面拍摄的?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小组的同学讨论讨论。汇报交流。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二)教学例2,从前后左右四个角度观察物体
1、谈话:小朋友们真聪明,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小礼物,瞧一瞧,一只小狗,你喜欢他吗?让我们为它拍张照片做纪念好吗?
2、引导观察,初步发现规律:先给他的前面来一张,想要照片吗?我们合作把它画出来好吗?你们说,我来画?你拍到了什么?再来张后面的?这次我们又拍到了到了什么?要想拍张侧面的,小狗可以怎样放?谁来摆一摆?这两种摆法拍到的一样吗?拍左面的时候,我们怎样画?右面呢?
同一只小狗,在前后左右四个不同的位置拍的一样吗?在小狗的前面能拍到什么?后面呢?在小狗的左边和右边拍到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小朋友们真聪明,这么快就发现规律了,那么观察别的小动物是不是也一样呢?让我们一起再来观察观察。
3、小组观察,验证猜想:你们的抽屉里有什么?请每个小组长拿出抽屉里的玩具,让它面向黑板坐好。拿起你的相机,开始拍。一二三,咔嚓。想要照片吗?老师把照片都藏在信封里了。你能把你拍到的照片找到吗?互相说说,你们在玩具的那一面,拍到了什么?同一个小组的同学,为同一个玩具拍照片,拍到的四张照片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想换个位置看一看吗?请每个小组的同学按顺时针方向移动位置,每移动一个位置就找到在那个位置上拍到的照片,并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说说你拍到了什么?移四次,完成后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4、学生活动,师相机指导。
5、板演汇报。那个小组能上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拍到的照片呢?(组织学生按课前要求站好位置)你能能猜出这几张照片各是谁拍的吗?(投影出示图片,生回答,讲台前的同学验证)她站在小熊的那一面?看见了小熊的什么?还有谁能猜猜一猜?她站在小熊的那一面?能看见小熊的什么?(指侧面)这张照片是谁拍的?她站在小熊的那一边?看见小熊的脸是朝向那边的?那另一张呢?
还有那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作品?这次你们听我的要求站好位置。(把小狗换个方向摆好,请学生分别站在它的前后左右)这次大家还能猜到他们拍的是那张照片了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6、出示例2,小云他们也给他们的玩具小猴拍了照片,你能判断每张照片各是谁拍的吗?你是怎样想的?
三、实际应用,巩固新知
1、观察茶杯
在我们的抽屉里,还有一个好朋友—杯子。请小组长把桌上的玩具换成杯子并把杯子的把手朝教室的后面放好。每个小朋友坐在位子上仔细的观察杯子。(出示图)先想一想自己看到的是哪一幅图,不要说,把它记在心里,在猜一猜其他三位同学看到的是哪一幅图,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猜错的小朋友就到那个位置看一看,验证一下。小组活动
班级交流:在那一面的同学看到的是一号照片?那一面看到二号照片?三号图片是那边的同学看到的?四号呢?
2、练习2 小朋友们观察的真仔细,其实,观察物体不仅仅是在数学课堂上,在我们的生活中也要处处留心。瞧,英英他们在坐车的时候也去做了观察。出示图:右边的图片分别是谁看到的?先想一想,在书上连一连,再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看看答案是否相同。
四、总结反思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我们主要从哪些位置观察的?还可以从其他的位置观察物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