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时间:2019-05-15 07:01: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第一篇: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

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

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

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

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

31.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32.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 日之内

33.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

34.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 10 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 个级别。

35.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

36.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37.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8.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

39.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40.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41.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

42.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

43.“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44.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

45.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46.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47.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4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49.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50.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51.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52.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53.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54.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6.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7.“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

58.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59.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0.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1.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

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6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64.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65.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66.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67.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

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69.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7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2.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3.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依法行政

7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75.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办事机构

76.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职能机关

77.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升职,包括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78.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职称

79.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

80.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8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83.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85.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程序性

86.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向单位行贿罪

87.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88.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89.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言规范;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0.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有标题、正文、成文时间,没有主送单位

9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92.“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这一观点符合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原理

9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

94.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95.概念、判断、推理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96.16 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97.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抽象的可能性

9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9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100.承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辩证论10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10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

103.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05.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10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

107.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10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109.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分权式

110.1999 年9 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111.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

112.精神文明要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方针

113.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巡视员

114.在我国,有 8 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115.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116.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17.行政监督机关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18.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双重领导制

119.同一种社会关系应该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120.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也应考虑形势121.颁发营业执照属于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

122.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的活动。

123.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辩证唯物主义

1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5.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的观点

12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129.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130.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131.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13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光荣义务是依法纳税、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133.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34.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撤销、废止、变更

135.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36.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审理对象不同、期限不同、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提起理由不同等。

137.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中的第三人

138.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被告人无罪、被告人罪轻、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

139.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引导作用、引导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140.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第二篇:2011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选择题

2011公共基础知识常考选择题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唯心主义的根本错误是()。

A.否定意识对物质的决定作用 B.否定意识对物质的依赖性 C.夸大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夸大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2.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普遍性 B.客观实在性 C.社会历史性 D.直接现实性 3.真理是()。

A.绝大多数人普遍接受的认识 B.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相一致的认识 C.客观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D.对于人们有用的一切理论认识

4.唯物辩证法的扬弃范畴是指()。

A.新事物彻底抛弃旧事物 B.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非连续性 C.新事物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D.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连续性 5.“变者,复之初,复之故”,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机械论的观点 D.循环论的观点 6.全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是()。

A.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政治经济学 C.科学社会主义 D.人道主义

7.邓小平关于(),从根本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取得了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最大的理论成果。

A.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理论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观点 D.和平统一祖国和“一国两制”的构想 8.为了使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趋于平衡,要通过()的办法来解决。

A.降低货币需求量 B.提高货币需求量 C.调节货币供应量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10.邓小平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个判断()A.指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B.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 D.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11.关于社会保障,错误的说法是()。A.社会主义保障以人道主义为本色

B.社会保障立法被称为“社会保障的保障” C.社会保障是解决贫富悬殊的最终手段

D.对于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说,任何一个社会成员都不应该被排斥或遗漏在社会保障这张安全网之外 12.我国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优势,主要是通过()。

A.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的量的优势体现出来 B.国有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的规模和实力体现出来

C.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其市场竞争力体现出来 D.国家对市场活动的正确指导和有效调控体现出来 13.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民主集中制 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4.有关犯罪预备,错误的说法是()。

A.犯罪预备包含着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B.刑法规定定对犯罪预备予以必要的处罚

C.犯罪预备已经造成犯罪客体的实际损害 D.刑法规定对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者免除处罚

15.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

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 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 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D.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

16.国家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A.国家行政机关的裁决 B.立法机关的法律 C.审判机关的判决 D.公安机关的逮捕证

1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下列哪一机构为行政诉讼的被告?()A.该行政机关 B.该派出机构和该行政机关 C.该派出机构 D.该行政机关的上级主管机关

18.对所有相对方要一视同仁,不偏不倚,给相关利害关系人以同等的辩论机会,这体现了行政程序的()原 则。

A.程序法定原则 B.相对方参与原则 C.程序公正原则 D.效率原则 19.公务员必须遵守的政治纪律有()。

A.不玩忽职守、贻误工作 B.不贪污、行贿 C.不违反社会公德 D.不得参加非法组织 20.受理国家公务员申诉的机关是

A.原处理机关 B.检察机关 C.审判机关 D.党委组织部

21.依据同一系统内部的业务领导或指导关系而实施的行政系统内部监督是()A.上级对下级的监督 B.下级对上级的监督 C.职能监督 D.主管业务监督

22.按协调对象不同,行政协调可分为行政组织与环境的协调、行政组织结构协调和()。A.行政组织人员协调 B.行政部门协调 C.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协调 D.机构与人员的协 23.公文的语言应当是()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24.公文的结尾通常采用下述形式()A.交代制发公文的根据与目的 B.直接点明结论,以阐明制发此文的原因

C.发出号召,提出希望与要求 D.表示敬意、谢意 25.()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根本标志和特征。

A.考核培训 B.公务回避 C.职位分类 D.考试录用

26.会议纪要是会议文件的一种,以下关于会议纪要的标题说法正确的是()A.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与文种

B.标题需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与文种

C.标题需写明会议名称、事由、文种 D.可以利用一般文章标题的形式,在标题中简要明确地揭示中心思想

1.B 2.D 3.B 4.C 5.D 6.C 7.A 8.C 9.D 10.D 11.C 12.C 13.C 14.C 15.C 16.B 17.A 18.C 19.D 20.A 21.D 22.A 23.A 24.C 25.D 26.A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二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A.它的具体性 B.不可分性 C.变化、运动性 D.客观实在性 2.认识的起点是感觉,这是()。

A.只有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可以承认的观点

C.只有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D.唯心主义承认的观点 3.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A.世界观同方法论相分离 B.人生观同价值观相分离 C.自然观同历史观相分离 D.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分离

4.实践高于理论,是因为实践具有()。

A.客观独立性 B。真实绝对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 5.“合二而一者,为一分为二所固有”是()。

A.形而上学的观点 B.相对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调和折衷主义的观点 6.哲学为科学研究提供()。

A.经验材料 B.理论结论 C.一般方法论 D.具体方法 7.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活的灵魂是()。

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8.一般来说,在经济过热,总需求过度膨胀并导致通货膨胀时,应实行(),有利于压缩总需求,使之适合总供给,保持物价和经济的稳定。

A.平衡性财政政策 B.赤字性财政政策 C.盈余性财政政策 D.以上答案都不对 9.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具体的是指()。

A.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实现形式

B.公有资产的所有、占有、支配、使用的关系

C.公有资产的组织形式的经营方式 D.公有资产的最终归属问题 10.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关键是()。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1.社会保障(),直接影响到社会成员个人的受益程度和社会保障的总体规模与水平。A.项目、标准的确立关系 B.基金的筹集和发放关系

C.管理体系关系

D.监督关系 12.按劳分配原则是()。

A.社会总产品的分配原则 B.国民收入的分配原则 C.消费基金的分配原则 D.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 13.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

A.人民代表大会 B.人民代表大会制 C.民主集中制 D.政治协商制度

14.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属于()。A.法律解释 B.法律事件 C.法律行为 D.法律部门 15.社会主义法的本质是()。

A.社会主义民主的体现和保证 B.调整社会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

C.维护社会秩序的行为规范

D.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的意志

16.单位行贿罪,是指单位为谋取()而行贿、或者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回扣手续费、情节严重的行为。

A.利益 B.非法利益 C.不正当利益 D.正当利益 17.行政处罚只有()。

A.对有行政隶属关系的人实施

B.由公安机关执行

C.处罚公务员或公民个人,而不能处罚单位或组织 D.是国家特定行政机关对违反行政法的个人或组织依法采取的惩戒措施

18.对于自首和立功的人进行处罚,错误的做法是()。

A.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不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

B.对于犯罪较轻的自首分子,可以免除处罚

C.对于有立功表现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19.在涉及国家安全、重要机密等特殊职位上任职以及调离上述职位不满解密期的国家公务员不得()。A.申诉 B.控告 C.控诉 D.辞职 20.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

A.职务分类制 B.职位分类制 C.品位分类制 D.职级分类制 21.非政府组成人员的行政领导者产生可用()。A.委任制 B.选任制 C.聘任制 D.考任制 22.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

A.一般专门监督 B.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 C.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 D.政党监督 23.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

A.阿拉伯数字 B.汉字 C.汉字大写 D.汉字与阿拉伯数字皆可 24.为了维护政令一致,凡下行公文()。

A.都要上级指示

B.都要和有关机关协商

C.内容涉及其他机关的职权范围时,行文前应与其协商一致 D.都与有关部门联合发文 25.在向上级行文时,可选择()文种。A.通告 B.指示 C.请示 D.命令

26.下列关于总结报告撰写要求的叙述不正确的为()。A.以叙述为主要的表达方式 B.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C.要有理论深度

D.深入调查,占有翔实而准确的材料

1.D 2.B 3.D 4.C 5.C 6.C 7.B 8.C 9.A 10.A 11.A 12.B 13.B 14.B 15.D 16.C 17.D 18.A 19.C 20.B 21.A 22.B 23.B 24.C 25.C 26.A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三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正确,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内。每题1分,共20分)1. “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状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诞生时便已完全被确定了。”这是()。A.唯心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B.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的观点 C.非决定论的观点 D.机械决定论的观点

2. “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但由于它只是消极的,所以一定要被摧毁。”种观点是()。A.历史唯心主义的 B.历史唯物主义的C.历史人本主义的 D.历史自然主义的 3. 战国七雄中,在春秋时期称过霸的是()。

A.齐、楚、燕 B.齐、楚、秦C.楚、韩、赵 D.赵、魏、秦

4.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指出:主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系,对同一物理事件或物理过程进行时、空度量,所得的结果可能不一样。在认识论上来说是()。

A.真象和假象的区别所造成的B.现象和本质的矛盾所造成的 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的变化所造成的D.由于主观认识的错觉所造成的

5. 马克思恩格斯在揭示物质生产对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上,科学阐明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他们合写的()一书中。A.《神圣家族》 B.《哲学的贫困》C.《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D.《共产党宣言》 6. “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这句名言表明()。

A.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有正确和错误之分

B.客观条件是制约人们认识的决定因素

C.由于多方面的主观原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物的认识会有所不同

D.人们无法真正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 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 A.人们对每一件事物都要细心观察

B.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 C.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

D.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8.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民经济布局,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据支配地位; 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的结构调整,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这一论断突出体现了()。A.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原因的道理

B.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量变与质变相统一的观点 C.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D.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 9.胡锦涛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A.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B.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C.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D.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10.我国与国际社会进行反恐合作,表明()。A.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B.我国与国际社会有共同的利益

C.反恐代表了世界各国每个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D.反恐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11.我国与国际社会合作打击“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是因为()。①“东突”是一支旨在分裂中国的恐怖主义势力

②“东突”与国际恐怖组织密切合作制造恐怖暴力事件 ③“东突”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邪教 ④“东突”对地区安全与稳定构成了严重威胁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

12.科技不发达和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每万名劳动者中,从事研究和开发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只有8.4人,仅相当于中等发达国家的1/10和发达国家的1/5。对此,我国必须()。①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③注重对劳动者技能的培训 ④在企业间进行人才交流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社会保险不包括()。

A.养老保险 B.医疗保险C.破产保险 D.失业保险

14.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人的社会价值

C.两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两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5.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先后建立了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并且随物价变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适当调整。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性质是()。A.社会救济 B.社会福利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16.下列有关自然资源法律制度的哪一表述是正确的?()A.矿藏、水流、森林、草原、荒地、滩涂等自然资源专属于全民所有 B.自然资源法律规范中规定的法律责任均为行政责任

C.矿产资源法律制度中的采矿权是一种为《民法通则》所规定的财产权利 D.个人可以依《森林法》享有林地所有权

17.中国无产阶级先于中国资产阶级产生,决定因素是()。

A.无产阶级是新生产力的代表

B.中国资产阶级先天不足 C.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在生产中的不同地位

D.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8.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A.传统意识 B.阶级关系C.生产方式 D.政治制度

19.民族和种族之间是有本质区别的,这一区别的主要标志是()。

A.同一种族的人可以分属于不同的民族,同一民族的人不可分属于不同种族 B.民族属于历史现象和自然现象,种族属于社会现象和生理现象

C.民族以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与共同心理素质的特征来区分 D.民族是按国家来划分,种族是按地域来划分 20.转变政府职能的关键是()。

A处理好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B处理好价格与价值的关系C中央与地方分权 D政企职能分开

一、单项选择题

DBBCA CBDBB CACDA CDCDD

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答案中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并将字母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1.列宁的物质定义是从下列关系界定的()。A.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B.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C.认识和实践的关系 D.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

2.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是因为感性认识()。

A.是不可靠的 B.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C.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反映 D.是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的 3.唯物辩证的因果联系是指()。

A.一切前后相继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B.一切同时并存的现象之间的联系C.需要和被需要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D.引起和被引起的现象之间的联系 4.“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D.唯理论与经验论的对立

5.中国古代哲人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是一种

A.宿命论观点。B.唯意志论观点 C.机械唯物论观点 D.朴素唯物论观点 6.社会形态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C.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统一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一大二公 B.一平二调三共产 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D.民主、自由、富有

8.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D.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9.政府对市场的调控主要是()。

A.微观经济政策''B.审批、管钱、管物 C.宏观总量的调控 D.限制市场的发展 10.中国在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

A.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B.永远不称霸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建立互信、发展合作 11人们可把()看成是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特殊纲领。

A.社会保险 B.社会救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2.在下列收入中,属于按劳分配性质的收入是()。

A.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收入

B.集体企业职工的工资收入

C.股份制企业职工的按股收入 D.国有企业工程师业余帮助乡镇企业搞设计获得的收入 13.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这一原则,适用法律时()。

A.就不应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B.有时也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C.仍然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 D.法律应无条件地服从党的政策

14.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

A.民族区域自治 B.单一制 C.联邦制 D.邦联制

15.法律关系参加者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资格在法学上,称为()A.权利能力 B.行为能力 C.法律事实 D.法律关系内容 16.单位犯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有()的故意。

A.为本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B.为他人谋取不正当利益 C.为本单位谋取非法利益D.为其他单位谋取非法利益

17.司法工作人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应当依法追究而不追究,不应当追究而追究,或者作出枉法裁判的行为,应判处()。

A.司法工作人员玩忽职守罪 B.司法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罪 C.徇私枉法罪

D.行政执法人员循私舞弊罪

18.有关法人民事权利能力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法人在清算阶段仍具有清理所必须的权利能力

B.不同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的大小、范围各不相同,即使同一类型的法人,其民事权利能力也有差异

C.法人和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的范围不同

D.法人权利能力的范围均由法律直接规定 19.下面哪个不属于公务员录用之列?()

A.企业工人 B.农民 C.转业军人 D.机关公务员 20.公务员培训原则的关键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学用一致 C.按需施教 D.讲求实施 21.在下列人员中,()可以由委任制产生。

A.乡长 B.国务委员 C.审计长 D.外交部副部长 22.行政反馈是()。

A.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B.行政系统纵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C.行政系统横向结构的协调机制 D.行政人员的协诃机制 23.规范性公文标题的时间是()。

A.公文发布的时间 B.公文撰写的时间 C.公文打印的时间 D.公文讨论的时间 24.用于行政管理的“命令(令)”,其发布权限属于()。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党、政、军各类机关 C.国务院及其各部门 D.国家大型企业、事业单位 25.()年以前,我国的行政领导体制是委员会制。

A.1978 B.1958 C.1979 D.1982 26.对于简报的标题,应做到()。

A.写明发文机关名称、事由、文种 B.写明主编单位与文种 C.概括揭示简报主题 D.用套红大字排印,反映简报类型

1.B 2.C 3.D 4.C 5.D 6.D 7.C 8,A 9.C 10.C 11.D,12.B 13.C 14.B 15.B 16.C 17.C 18。D 19.D 20.C 21.D 22;A 23.A 24.C 25.D 26.C

公共基础知识练习五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号后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30分)1.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出发点是()。

A.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阶级和阶级斗争

2.王某给有关部门写信,反映自己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意见。这是公民依法行使()。A.监督权

B.批评权

C.建议权

D.检举权 3.社会保障中的最大项目是()支出。

A.社会福利

B.社会救助

C.社会保险

D.社会优抚 4.解决台湾问题的前提是()。

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

D.台湾事实上的主权地位 5.以下哪项不是中国人民银行的任务?()。

A.制订和执行货币政策

B.防范和化解金融危机

C.维护金融稳定

D.发放贷款扶持国有企业发展 6.《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公民应遵循的基本道德规范是()。①爱国守法

②明礼诚信

③团结友善

④勤俭自强 ⑤敬业奉献

⑥深化改革

⑦扩大开放

A.①②③④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⑦

D.②③④⑤⑥ 7.自治区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生效的条件是()。

A.自公布之日起生效

B.报全国人大批准后生效 C.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报国务院批准后生效 8.在我国,公民所获得的“劳动模范”、“三好学生”、“杰出青年”、“辛勤园丁”等光荣称号,属于公民的()。A.姓名权

B.荣誉权

C.名称权

D.肖像权 9.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财产的一种()。A.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B.占有、使用和收益的权利

C.使用权利

D.不能占有,只能使用和获得收益的权利

10.草案2004年12月25日首次提请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次会议审议()。A.反分裂国家法十二

B.反台独法十三 C.反分裂国家法十三

D.反台独法十二 11.公文的语言应该是()。

A.庄重严谨

B.华丽流畅

C.威严有力

D.古朴典雅

12.张某与范某有仇,遂寻机报复。一天张某得知范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向范家走去,途中突然腹痛,便返回家中。张某的行为属于()。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表示

D.不构成犯罪 13.县、处级副职对应于()级。

A. 9~12

B. 9~11

C. 7~10

D. 8~11 14.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来源的寡残孤幼,政府很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5.“一元化领导”是指()。

A.首长制

B.层级制

C.完整制

D.分离制 16.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D.新的科技革命的兴起 17.商品经营者应承担的“三包”责任不包括()

A.包修

B.包换

C.包退

D.包调

18.公务员张某受降级处分后,一直表现较好,一年后,张某所受处分被解除,根据有关法规,对于张某,正确的做法是()。A.恢复其原职务级别

B.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受此次处分的影响

C.不恢复原级别,但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不再受此次处分的影响 D.不恢复原级别,今后晋升职务、级别和工资档次也要受此次处分的影响 19.我国国民经济自1978年以来发展很快,这期间之所以能够保持长时间的快速增长,其主要原因是()。A.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与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相结合 B.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C.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D.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0.有关著作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我国《著作权法》中,著作权同版权系同义语 B.著作权包括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 C.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属于著作人身权

D.著作财产权包括“使用权”和“获得报酬权”两项权能 21.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是()。

A.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

B.发展教育和科学 C.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

D.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22.1914~1918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封建制度

②清政府允许民间办厂

③北洋军阀分裂

④帝国主义忙于一战,暂时放松对华经济掠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④ 23.有关知识产权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我国,知识产权是著作权、发现权、发明权和其他科技成果权以及专利权与商标权的名称 B.知识产权的“知识”是指人的创造性的智力活动成果,这种成果无须具有为人所感知的 客观形式 C.“知识产权”是外来语 D.“知识产权”的概念、涵义由法律直接规定

24.公文具有其他任何文献形式无法替代的功能是()。A.执行性功能

B.强制性功能 C.权威性功能

D.凭证性功能 25.计划生育属于政府的()。

A.政治职能

B.经济职能 C.文化职能

D.社会职能 26.现行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负责。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中共中央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27.下列关于宪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宪法是国家所有法律的总和

B.宪法的变动必然会引起普通法律随之做出相应的修改 C.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D.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28.审理“民告官”的行政案件所适用的法律是()。A.民事诉讼法

B.刑事诉讼法 C.行政诉讼法

D.民法通则

29.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30.作为国家主人和领导力量的工人阶级是指工人队伍中的()。A.国有企业职工

B.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的职工

C.国有、集体和公有产权占主导地位的企业的职工 D.所有公有制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的职工

1.C

2.C

3.C

4.A

5.D

6.B 7.C

8.B

9.B

10.C

11.A

12.B 13.D

14.A

15.C

16.D

17.D

18.C 19.D

20.C

21.A

22.D

23.B

24.C 25.D

26.D

27.A

28.C

29.B

30.D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一

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请选出。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实施日期是()。A.2007年4月1日

B.2007年5月1日 C.2007年10月1日

D.2008年1月1日

2.2007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 第三任行政长官,于2007年7月1日就职。A.董建华 B.曾荫权 C.何厚铧 D.马英九

3.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奖牌背面为()。A.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 B.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C.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 D.五个福娃

4.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最近签署第489号国务院令,公布()自2007年4月15日起施行。A.《金融期货交易管理条例》B.《商品期货交易管理条例》 C.《股指期货交易管理条例》D.《期货交易市场管理条例》 5.关于法律责任与法律制裁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前提B.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 C.有法律责任不一定有法律制裁D.法律责任是法律制裁的结果和体现 6.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的行为是()。

A.法官李某为办好案件,与原、被告代理人分别多次私下接触

B.在处理民事纠纷时,主审法官接到市委领导批示,指示不能让外地当事人胜诉

C.县长命令强奸案的被害人王某及其家人不许向公安局报案,由强奸人赔付青春损失费1万元 D.监狱根据法定的情况没有将因贪污、受贿被判处12年有期徒刑的原财政局局长万某收监执行 7.下列关于法律的制定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法的制定不包括对一项法律宣布废止

B.广义上的立法与法的制定的含义是相同的,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C.狭义上的立法是国家立法权意义上的概念,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

D.授权立法权,又称委托立法权或委任立法权,是指有关的国家机关由于立法机关的授权而获得的、在一定期限和范围内进行立法的一种附属立法权

8.法的遵守的主体的行为,不论从外在行为方面还是从内在动机方面,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这属于守法的()。

A.外在状态 B.最低状态 C.中层状态 D.高级状态

9.下列选项中,属于犯罪未遂的是()。

A.甲欲杀害乙,自感人单力薄,遂极力请求朋友丙一道前去。丙则劝阻甲不要杀害乙,但未成,遂打电话报案。公安干警火速赶到,将正在赶赴乙家途中的甲抓获

B.某用猎枪瞄准正在骑马的李某,欲将其打死,枪响后即逃走,结果将马打死,李某负轻伤

C.黄某向检察机关投寄诬告信,捏造马某贪污国家财产5万元的事实,后惧怕承担法律责任,遂在检察机关立案追究前撤回控告

D.刘某夜间潜入某妇女房内企图实施强奸,他摸索着往该妇女床前走时不慎踢响地上脸盆。该妇女惊醒后大呼有贼,刘某害怕,迅速逃离

10.2000年1月10日,李某因无证驾驶赵某汽车被交警徐某扣留。在徐某将汽车开往交管站的路途中不慎将汽车撞坏。赵某单独就损害赔偿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在驳回起诉时,应当采用下列哪项理由?()

A.原告不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B.徐某的行为是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损害是李某导致的,国家不应承担责任 D.请求赔偿的程序不合法

11.陈某系某公司经理,因强奸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入狱后,陈某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根据刑法的相关规定,对陈某()。

A.既可以减刑,也可以假释 B.可以减刑,但不能假释 B.既不能减刑,也不能假释 D.由监狱长自由裁量

12.甲与乙系国家机关工作的同事,平时有隙。为报复乙,甲向公安机关作虚假匿名举报,诬告乙曾在一歌舞厅嫖娼,有“陪侍女”丙为证。公安机关调查时,丙对此作了虚假指证;乙因此而受到了公安机关的处分。在公安机关查处乙的过程中,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渲染乙嫖娼的“事实”。甲的行为构成()。A.诬告陷害罪 B.报复陷害罪 C.诽谤罪 D.不构成犯罪

13.与行政诉讼原则相比,下列哪个原则是行政复议的专有原则?()A.公开原则 B.公正原则

C.合法性审查原则 D.适当性审查原则

14.2004年4月1日,出租车司机王某被公安交警以出租营运手续不全为由罚款1 000元,并将车辆暂扣。王某当场缴纳罚款。4月20日,交警支队提出只要王某缴纳3 000元保证金,即可将车辆归还,恢复营运。王某认为极不合理而拒交,随即向法院提起诉讼。2005年1月10日,法院以证据不足为由撤销了交警支队的罚款和扣车决定。依据《国家赔偿法》,对于王某的损失,应如何进行赔偿?()A.返还出租车

B.赔偿从2004年4月1日至4月20日车辆被扣期间的直接经济损失

C.赔偿从2004年4月1日至2005年1月10日车辆被扣期间的直接经济损失 D.退还罚款1 000元及利息

15.下列情形中,属于事实行为的一项是()。A.创作作品 B.友谊

C.地震

D.对要约人予以承诺

16.下列情形中,适用善意取得的是()。A.白银

B.吗啡 C.从拍卖机构购买的赃物 D.汽车

17.李某离家出走5年,至今下落不明,李某的妻子王某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死亡,李某的父母均不同意宣告死亡,则()。

A.法院不应当宣告李某死亡 B.法院应当宣告李某死亡

C.法院应当先宣告李某失踪,过一定期限再宣告李某死亡

D.王某应与李某的父母协商一致后再向法院申请宣告李某死亡 18.下列合同中,既属于要式合同,又属于实践合同的是()。A.商业借款合同 B.保管合同 C.建设工程合同 D.赠与合同

19.甲将牛借给乙耕种,3日后,乙表示愿意购买该牛,甲表示同意并达成买卖合同,则牛的交付方式属于()。A.现实交付 B.占有改定 C.指示交付 D.简易交付 20.下列有关少数民族的选举说法不正确的是()。

A.有少数民族聚居的县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单独选举

B.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联合选举

C.自治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参加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可以另加5% D.自治区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名额可以另加5% 21.把意识看成是大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的观点是()。A.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庸俗进化论观点 D.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22.“在自然界中,既没有原因,也没有结果”;“因果规律的一切形式都是从主观意向中产生的”。这种观点是()。

A.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 B.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 C.唯心主义非决定论 D.唯物主义决定论

23.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决定论,是一种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和因果制约性的理论,它建立在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基础之上,是能动的决定论。这说明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A.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 B.是机械论和宿命论

C.是旧唯物主义理论

D.与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不矛盾 24.社会主义社会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A.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还是谋生的手段 B.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水平C.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5.毛泽东认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是无产阶级百年大计、千年大计、万年大计的极其重大的问题是()。

A.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B.执政党的建设,尤其是思想建设的问题 C.执政党与群众关系的问题 D.党内民主与党的监督问题

26.下列主张中属于人际关系组织理论的是()。

A.重视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个体与群体的平衡,组织应该给有贡献的员工提供需要满足 B.主张建立“和谐有效率”的组织,重视对组织成员行为、动机的研究,用民主方式进行管理 C.不同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方法的有效性,将随着组织内外各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D.组织的功能在于提供一个有利于做出合理决策的组织结构 27.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A.提高政府工作效能

B.提高公职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廉洁奉公的自觉性 C.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 D.保持和提高人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28.职位分类制度是依据()、难易程度、责任轻重和所需资格四个要素建立的。A.绩效水平

B.学历基础

C.年资长短

D.工作性质

29.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8月15日所发的、发文序号为123号的发文字号的正确写法是()。A.国办发(2006)第123号 B.国办发[2006]123号 C.国办发〔2006〕123号 D.国办发〔06〕第123号

30.公文正式印制前,文秘部门应当进行复核,以下属于复核的重点的一项是()。A.是否确需行文 B.行文方式是否妥当

C.行文格式是否统一、规范

D.是否符合行文规则和拟制公文的有关要求

1.C 《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于2007年3月16日通过,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2.B 2007年4月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国务院第490号令,任命曾荫权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三任行政长官,于2007年7月1日就职。3.C 2007年3月27日,北京奥组委在首都博物馆隆重发布了2008年奥运会奖牌式样。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2008年奥运会会徽。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4.D 2007年4月15日,《期货交易市场管理条例》开始施行。

5.D 法律责任,是指行为人由于违法行为、违约行为或者由于法律规定而应承受的某种不利的法律后果。法律责任是国家强制责任人做出一定行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救济受到侵害的合法利益和法定权利的手段,是保障权利与义务实现的手段。

由此可见,法律责任是违反法律规定的权利义务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当行为人按照法律规定应当承担法律责任时,如果他主动履行了法律义务、承担了法律责任,就不会有法律制裁的问题。法律制裁,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具有国家权威性。法律制裁是法律责任的结果和体现。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

6.D 我国法的适用原则是:①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③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原则。A、B、C项都违反了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的原则,均应排除。D项的行为是根据法定的情况实施的,因此符合我国法律的适用原则。

7.A 立法是指一定的国家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及认可法律的活动。立法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上的立法泛指一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它既包括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及其常设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也包括有权的地方权力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还包括国务院和有权的地方行政机关制定、修改和废止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狭义上的立法仅指享有国家立法权的国家机关的立法活动,即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及其常设机关依法制定、修改和废止宪法和法律的活动。由此可见,对立法的理解,不能只限于字面上,立法包括国家有权机关废止法律的行为,而不仅限于制定和修改法律。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由国家立法机关立法有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所以授权立法成为现代社会立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8.D 守法状态是指守法主体行为的合法程度。守法状态包括守法的最低状态、守法的中层状态和守法的高级状态三种类型:①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②守法的中层状态是依法办事,形成统一的法律秩序。③守法的高级状态是守法主体不论是外在的行为,还是内在动机都符合法的精神和要求,严格履行法律义务,充分行使法律权利,从而真正实现法律调整的目的。9.B 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只有B项的行为符合定义,属于犯罪未遂。A、D项行为人还未着手实行犯罪,属于犯罪预备;C项犯罪行为已经完成,故属于犯罪既遂。

10.D 单独提起行政赔偿诉讼,应当先经过义务机关处理。11.B 我国《刑法》第七十八条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期间,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的,或者有立功表现的,可以减刑。”因此,对陈某可以减刑。《刑法》第八十一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因此,对陈某不得假释。

12.C 本案中,甲虽然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但其不具有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意图,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诬告陷害罪;甲虽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但没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且被报复人非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故不构成报复陷害罪;甲在公开场合多次散布自己捏造的乙嫖娼的“事实”,情节严重,构成诽谤罪。

13.D 根据《行政复议法》第一条的规定,行政复议既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又审查行政行为的适当性。而在行政诉讼中,以合法性为原则,合理性审查仅是合法性审查的一个例外。公开原则和公正原则是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共有原则。

14.C 《国家赔偿法》第二十八条规定了有关财产损害赔偿方式的内容。应注意,赔偿的是“期间必要的经 常性费用开支”,被扣出租车和罚款是属于必须返还的项目,因此,排除A、D,B项对“期间”把握有误。故选C。可见,涉及赔偿方式、标准和计算的问题,准确记忆法条是关键。

15.A 事实行为是指行为人主观上不一定具有设立、变更或终止正常民事法律关系的意思,但客观上能够引起这种后果的行为。创作作品的活动,对于作者而言,虽然主观上未必具有创作的意图,但是在客观上却导致著作权关系的产生,可见,创作作品属于事实行为,因此,A项是正确答案。事实行为必然导致某一民事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而友谊本身却不能产生任何民事法律关系,因此,排除B项。地震虽然能够使得某一民事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者消灭,如因地震导致合同不能履行,系不可抗力,但是地震并不是行为人有意识的行为。事实行为和事件(自然事实)的区别在于,事件是与主体的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事实行为却属于行为的范畴,尽管事实行为不属于行为人主观上的意愿,但无论如何还是存在人的意志因素的。地震作为事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此,排除C项。事实行为和民事法律行为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事实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而民事法律行为必须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素,基于上述区别,事实行为又称为“非表意行为”。而承诺是指受要约人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可见,承诺必须有意思表示,所以承诺应当属于民事法律行为,而不是事实行为,因此,排除D项。

16.C 善意取得是指无权处分他人动产的占有人,不法将其占有的他人动产让与第三人,如果受让人在取得该动产时出于善意,即取得该动产所有权,原动产所有人不得要求受让人返还。善意取得的标的物是依法可以流通的动产,白银属于限制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因此,排除A项。吗啡是毒品,属于法律规定的禁止流通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因此,排除B项。盗窃物、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但是经过拍卖机构拍卖的赃物(如法院委托拍卖机构拍卖某一贪污犯的贪污所得),适用善意取得,因此,C项是正确答案。不动产因实行登记制度,不能适用善意取得,所以善意取得的标的物必须是动产,但是也仅限于不需要登记的动产,汽车属于必须办理登记手续的动产,不能适用善意取 得,因此,排除D项。

17.B 宣告失踪不是宣告死亡的必经程序。公民下落不明的,符合申请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可以不经申请宣告失踪而直接申请宣告死亡。但利害关系人只申请宣告失踪的,应当宣告失踪;同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有的申请宣告死亡,有的不同意宣告死亡的,则应当宣告死亡。如果既符合宣告失踪条件,又符合宣告死亡的条件,利害关系人既可以宣告失踪,也可以宣告死亡。本题中,李某的妻子王某属于宣告死亡制度中第一顺序的利害关系人,而李某的父母属于第二顺序的利害关系人。因此,法院应当按照王某的请求宣告死亡,并驳回李某的父母不同意宣告死亡的申请。可见,B项是正确答案。

18.B 根据合同的成立是否须采用法律要求的形式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要式合同与不要式合同。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形式订立的合同。采取书面、登记或者审核批准的合同都属于要式合同,如抵押、质押、定金、融资租赁、保险、建设工程、保证合同以及订立6个月以上期限的租赁合同等都属于要式合同。不要式合同是指当事人订立的合同依法不需要采取特定的形式。赠与合同即为不要式合同,因此首先排除D项。以合同的成立是否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为标准,可将合同分为诺成合同与实践合同。诺成合同是指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即产生法律效力的合同,即“一诺即成”的合同,如买卖、赠与、商业借款、租赁、融资租赁、承揽、建设工程、保险、运输、委托、行纪、居间、仓储、技术合同等。据此可排除A项和C项。实践合同是指除了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以外尚须交付标的物或完成其他给付才能成立的合同。如质押、定金、保管合同、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等都属于实践合同。因此,B项是正确答案。

19.D 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交付方式有四种:现实交付、简易交付、占有改定和返还请求权让与(指示交付)。现实交付指出卖人将标的物现实交付给买受人直接占有,使标的物处于买受人的实际控制之下。简易交付指在买卖合同订立时买受人已经实际占有标的物,自合同生效时标的物就已为交付。该题中所述的情形就是简易交付,因此,D项是正确答案。占有改定指当事人在买卖合同中约定,出卖人继续占有标的物,而买受人取得间接占有,以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如甲向乙出售一台拖拉机,本应将拖拉机现实交付给乙才能使拖拉机所有权发生转移,但是甲尚需用之完成农事,于是可以将甲留用的这几天视为当事人之间又成立了一种租赁关系,这时乙取得间接占有,以此代替标的 物的现实交付。返还请求权让与(指示交付),指在出卖的标的物为第三人占有时,出卖人将对于第三人的返还请求权让与买受人,由买受人直接向第三人要求返还标的物。最常见的就是将提单、仓单、海运单等单证交给买受人,以代替标的物的现实交付。

20.D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九条规定:“自治区、聚居的少数民族多的省,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百分之五。聚居的少数民族多或者人口居住分散的县、自治县、乡、民族乡,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代表名额可以另加百分之五。”因此,C项说法正确。该法第二十一条规定:“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产生,按照当地的民族关系和居住状况,各少数民族选民可以单独选举或者联合选举。自治县和有少数民族聚居的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对于居住在境内的其他少数民族和汉族代表的选举办法,适用前款的规定。”因此,A、B项说法正确。该法第十七条规定:“全国少数民族应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参照各少数民族的人口数和分布等情况,分配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选出。人口特少的民族,至少应有代表一人。”因此,D项说法不正确。

21.D 在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上,庸俗唯物主义否认意识具有主观特征,抹煞意识与物质的区别,将意识与物质等同起来。作答此题一定要明确两点:一是庸俗唯物主义不属于唯物主义派别,即唯物主义派别中不包含庸俗唯物主义;二是抓住“庸俗”二字,庸俗唯物主义就庸俗在将意识和物质看成是一回事,即“把意识看成是人脑分泌出来的特殊物质”。22.C 因果联系是客观必然的,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任何原因都引起一定结果,任何结果都由一定的原因所引起,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如果否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必然性就会犯唯心主义非决定论的错误。题中所给定的四个备选项:“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A项)是夸大因果联系的必然性;“唯物主义决定论”(D项)是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必然性;“否认因果区别的诡辩论”(B项)将原因和结果当成一个东西。这样A、B、D三项都是错误的,只有C项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23.D 在是否承认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必然性问题上,存在着决定论和非决定论的对立。决定论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而非决定论否认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在决定论内部根据是否承认主体选择性即主观能动性,又分为机械决定论和辩证决定论。机械决定论(旧唯物主义)夸大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排斥主体选择的作用”(A项),是历史宿命论(B项)。辩证决定论即历史唯物主义的决定论,既承认历史的规律性和必然性,又承认主体选择的作用,坚持历史决定论与主体选择的统一。

24.C 在社会主义社会,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有其客观必然性,这是由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条件决定的。第一,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第二,社会主义阶段旧的社会分工还没有消失,劳动还存在着重大差别,劳动还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第三,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25.A 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是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党的干部工作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所开创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事业是不是后继有人的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由于帝国主义加强对社会主义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由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发生了重大问题,以及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也遇到许多严重困难等等,因而促使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始较多地认真考虑如何在新的斗争形势下,培养和造就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问题。

26.B、A项的主张属于组织平衡理论;C项的主张属于权变组织理论;D项是决策过程组织理论的观点。

27.C 人事行政的基本功能是为国家政权的巩固和行政管理的实施提供人事保证。

28.D 职位分类以“事”的性质为中心进行分类,故D项正确。A项是职位分类的结果而非前提,B、C项均是指人的主体资格,都不是建立职位分类制度的要素,故排除A、B、C项。

29.C 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序号组成。年份要用阿拉伯数字准确表达,并用六角括号“〔〕”括起来,不得用两位数简写,如〔06〕。发文顺序号是按公文的发文顺序统一编制的流水号,每年年初从“1”开始,序数字前面不加“0”和“第”字。

30.C 复核的重点是:审批、签发手续是否完备,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格式是否统一、规范等。经复核需要对文稿进行实质性修改的,应按程序复审。因此,正确答案为C。A、B、D项是公文审核的重点。

公共基础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2)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本部分共25题,每题1分,共25分。)

1.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今后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

A.股份制 B.股份合作制 C.国有经济 D.公有民营

2.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C.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 D.对立统一的观点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是()。

A.计划手段 B.行政手段 C.法律手段 D.经济手段

4.随着生产和生活垃圾的急剧增加,垃圾处理已成一个重要的社会和经济问题。而有关专家却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将垃圾看成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这段话()。

A.坚持了联系的观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B.混淆了矛盾主次方面,看不到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性质

C.坚持了矛盾的分析方法,看到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违背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看不到矛盾的普遍性

5.在上层建筑中,()居于主导地位。

A.国家 B.政治 C.法律 D.哲学

6.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A.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问题

C.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人的自觉能动性的关系问题

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问题

7.下列哪种强制措施不是刑事诉讼的措施?()

A.取保侯审 B.罚款 C.监视居住 D.逮捕8.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

A.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

B.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

C.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

D.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

9.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

A.直辖市市长 B.区长 C.巡视员 D.省长

10.某地有一些无生活收入的寡残孤幼,政府关心并帮助他们得到起码的生活条件,这种情况应属于()。

A.社会救助 B.社会保险 C.社会福利 D.社会优抚

11.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

A.生产活动的决定者 B.经营活动的参与者

C.企业的直接领导者 D.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1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 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3.决定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设立及其制度的国家机关是()。

A.国务院 B.中央军事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14.公务员奖励要坚持()。

A.平时与关键时刻相结合 B.领导与群众相结合C.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D.个人奖励与集体奖励相结合15.行政案件的审判权由()行使。

A.人民法院 B.审判员 C.和议庭 D.审判委员会

16.在某一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原告一方因无法获得作为档案材料存放在某单位的证据,申请法院进行调查。庭审中对该证据的质证,应当如何进行?()A.应当由原、被告双方进行质证 B.应当由被告与法院进行质证

C.应当由被告与保管该证据的某单位进行质证 D.法院对该证据进行说明,无需质证 17.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是()。

A.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 C.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

D.国内经济与国际经济

18.受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手段占有该财物的,以贪污罪论。A.公共财产

B.国有财产

C.公益财产

D.公有财产

19.中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是()。A.机构和部门的数量能否减少

B.裁减人员的数量增加 C.政府职能的转变

D.行政效率的提高

20.国家机关对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称为()。A.法的遵守

B.法的适用

C.法的解释

D.法的宣传 21.按省、地、县、乡构成的行政系统统称为()。A.层级制

B.集权制

C.完整制 D.职能制

2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正确处理改革、实事求是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23.行政责任是基于()关系而发生的。A.行政

B.行政法律

C.法律

D.其他

24.包含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与利益遭受到严重损害的文件属于()。A.秘密文件

B.绝密文件

C.机密文件

D.保密文件

25.国家公务员担任()主要领导职务的,一般不得在原籍任职。A.政府职能部门处级以下

B.政府职能部门处级以上 C.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

D.省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

1.A【解析】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形式,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经济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故应选A项。

2.A【解析】唯物辩证的两个总特征:(1)联系的观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处于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之中;(2)发展的观点,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在变化过程中不仅存在量变,同时当量的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又会产生质的变化。故应选A项。3.D【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宏观调控的手段有行政手段、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其中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以经济手段为主,以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为辅。正确答案为D。

4.C【解析】有些事物在某种场合是无关紧要的,但是换一种场合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挥其他的作用,即矛盾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正确答案为C。

5.B【解析】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等制度以及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形态,其中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德、社会科学、艺术、哲学、宗教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映经济基础,在上层建筑中,政治制度占主导地位。

6.A【解析】社会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问题的根本看法。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总体反映。

7.B【解析】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强制措施有: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和逮捕。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罚金不同于罚款,罚金是刑罚的一种,而罚款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

8.B【解析】当事人依据婚姻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婚姻无效时,申请时法定的无效婚姻情形已经消失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在本题中两年后,乙已经达到法定结婚年龄,无效的理由已经消失,故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9.C【解析】非领导职务是根据工作需要设置,是实职,但不具有行政领导职责,在我国规定的非领导职务包括巡视员、调研员、助理调研员、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在本题中ABD中的职务均是领导职务,只有C项的巡视员是非领导职务,故正确答案为C。

10.A【解析】社会救助是在人们不能维持最低限度的生活水平时,社会和国家按照法律规定向其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求的资金或实物救济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本题中的情况符合社会救助的条件,故正确答案为A。

11.D【解析】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不再是直接管理市场,而通过一些手段或制定一些规章制度来间接的参与到市场管理中,属于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故正确答案为D。

12.C【解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主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是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是执政为民。因此在本题中的“本”、“基”、“源”,归根结底是得到人民的支持与拥护。正确答案为C。

13.C【解析】根据宪法第62条有关规定知批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建置和决定特别行政权区的设立及制度属于全国人大的职权,故正确答案为C。

14.C【解析】公务员法第48条规定:对工作表现突出,有显著成绩和贡献、或者有其他突出事迹的公务员或公务员集体给予奖励。奖励坚持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

15.A【解析】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规定基层人民法院包括县、自治县人民法院、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法院,其职权主要有:(1)审判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的第一审案件,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对于所受理的案件,认为案件重大应当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时候,可以请求移送上级人民法院审判。(2)处理不需要开庭审判的民事纠纷和轻微的刑事案件。(3)指导人民调整委员会的工作。故正确答案为A。

16.A【解析】我国法律明确规定证据应当在法庭上出示,由双方当事人质证,未经质证的证据,不能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故正确答案为A。

17.C【解析】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两中基本经济形态。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和基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阶段。故正确答案为C。

18.B【解析】本题只是对贪污罪概念的基本考查。

19.C【解析】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机构改革的关键是政府职能的转变,A、B、D三项的内容只是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些具体表现。20.B【解析】法的适用,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法的适用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由特定的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按照法定职权实施法律的专门活动;(2)是司法机关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实施的活动;(3)具有严格的程序性及合法性。正确答案为B。

21.A【解析】我国实行的是层级制的行政区划,总有三种类型:(1)二级制,直辖市——区;(2)三级制,省、直辖市、自治区——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3)四级制,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

22.D【解析】邓小平理论是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地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贯穿邓小平理论的始终,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正确答案为D。

23.A【解析】行政责任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由于违反行政法律规范或不履行行政法律义务而依法应承担的行政法律后果。在我国的行政责任制度包括宪政责任制、政党责任制、有限目标管理责任制、公仆责任制。由行政责任的定义易知行政责任是行政人员基于行政关系而发生的,选A。

24.C【解析】“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指重要的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利益遭受到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国家机密,泄露会使国家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故在本题中应属机密文件,选C。

25.C【解析】公务员法第69条规定,公务员担任乡级机关、县级机关及其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职务的,应当实行地域回避,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由此规定可知国家公务员不得在原籍担任县级以下地方人民政府的主要领导职务。故正确答案为C。

第三篇:公共基础知识常考点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扞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

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2、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人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自发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13、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

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劳动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4、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才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②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③ 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 全面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

③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申论万用句型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1、运用经济常识说明培养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要性。

A 劳动者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劳动生产力水平的高低。

B 市场经济具有竟争性。学会经营才能更好参与市场竟争。

C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 提高农民素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要求。有利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2、运用政治常识说明新农村建设如何实现“管理民主”。

(1)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议事制度,维护农民民主权利,让农民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监督权。

(2)坚持依法治国,完善村民自治法,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提供法律保证。

(3)加强党在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和用,用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转变基层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3、运用经济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我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正确性。

①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解决“三农“问题是相互统一的。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②社会公平、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特征。建设

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③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才能持续健康发展,长期以来,在三大产业中,农业是薄弱环节,剩余劳动力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影响了农村自身的发展和整个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4、运用政治学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党和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应发挥怎样的作用?

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具体体现,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中国共产党应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要通过政治领导,为其发展提出正确的路线方针与政策。

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可*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既包括物质文明建设,也包括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国家既要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也要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民的思想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③国家应行使好经济职能、社会公共管理职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5、简要说明中央实施系列惠农政策的经济意义。

A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投入,能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强化国民经济的基础,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对农业的“多予少取”,能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能提高农村的消费需求,启动农村市场,进而扩大内需;

C增加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经费,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而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D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民进一步分享社会发展的成果,体现社会公平,也为新农村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物质基础。

6、运用国家的有关知识说明新农村建设要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的问题的基本理由。A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人。

B我国国家职能就是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农村工作要从农民最关心的事情抓起。

C我国的国家机构是人民群众利益的执行者和扞卫者,解决农民最关心、要求最迫切的问题是我国国家机构的职责所在。

D对人民负责是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活动原则,新农村建设中不断让农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正是对人民负责原则的体现。

7、运用经济常识为解决民工荒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A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外来劳工的合法权益,这是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B充分发挥公共财政的作用,适当增加政府维护劳工权益的社会保障的支出。C加强立法,为保障劳工合法权益提供法律依据。

D适当提高外来劳工的最低工资标准,进一步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的作用。E加大对拖欠工资的处罚力度。

F开展“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职业技术培训,全面提高外来劳工的素质。

8、从政治常识的角度说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党的先进性的一致性。

①党的先进性集中体现在党代表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②生产发展是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生活宽裕主要是指提高农民生活水平,是代表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改善农民的生存与发展环境主要是指建设农村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管理民主主要是指加强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是“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体现了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

9、运用国家职能知识说明政府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律设。

①政治职能:加

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维护农民的民上权利。②经济职能: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③文化职能: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改善农民的生存和发展环境,维护社会稳定。

10、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和国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

(1)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体现党对现代化建设的政治领导。党坚持并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没,体现了实现并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

(2)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提出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是国家正确实施职能的要求。党和国家推动新农村建设.是维护社会稳定、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11、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国家财政增加用于支持“三农”的投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作用。

财政是国家有效调节资源配置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宏观经济手段。国家增加财政支出,推动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的物质条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12、简要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原因。

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原因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居民家庭年收人大大低于城镇居民家庭,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人远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必然会自发地配置劳动力资源,从而促使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由于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出现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

13、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取消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不合理限制。平等性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各类市场主体在商品交换、投资、就业等方面应享有平等的权利,城乡居民有平等就业的权利,这也是劳动法规定的公民的劳动权利。有利于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有利于各地统筹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为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提供了政策和法律保护,有利于增加农民收人,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东部地区和城市提供了大量廉价的劳动力和各种劳动服务,改善和提高了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加快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加快实现全面小康,有利于调整农村经济结构。

14、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才能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实现“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

①必须发挥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引导农民适应市场需要组织生产,推进农业产业化;② 继续稳定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减轻农民负担,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应用财政、税收等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③ 实施科技兴农,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④ 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15、运用政治常识有关知识,联系实际分析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① 全面履行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深化农村体制改革,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② 要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始终把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我国当前农

村工作的中心;

③ 加强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把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

第四篇: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 ②.应用文特点; ③.应用文的作用; 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第三部分 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

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31.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32.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

33.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34.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35.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36.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37.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8.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39.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40.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41.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

42.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43.“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44.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45.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46.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47.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4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49.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50.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

51.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52.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53.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54.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6.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7.“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58.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59.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0.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1.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

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6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4.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

65.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66.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67.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

69.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7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72.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73.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依法行政。

7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75.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办事机构。76.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职能机关。

77.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升职,包括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78.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职称。

79.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80.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两个主体。8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83.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85.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程序性。

86.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向单位行贿罪。

87.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

88.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89.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言规范;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0.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有标题、正文、成文时间,没有主送单位。9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92.“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这一观点符合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原理。

9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

94.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95.概念、判断、推理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96.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97.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抽象的可能性。

9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

9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00.承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辩证论。

10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10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103.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

105.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107.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

10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109.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分权式。

110.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111.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112.精神文明要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方针。113.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巡视员。114.在我国,有8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115.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

116.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17.行政监督机关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18.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双重领导制。119.同一种社会关系应该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

120.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也应考虑形势。

121.颁发营业执照属于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122.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的活动。

123.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辩证唯物主义。

1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5.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的观点。

12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129.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130.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131.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13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光荣义务是依法纳税、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133.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34.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撤销、废止、变更。

135.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36.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审理对象不同、期限不同、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提起理由不同等。

137.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中的第三人。

138.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被告人无罪、被告人罪轻、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

139.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引导作用、引导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140.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1.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员和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142.下列原则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属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143.份号适用机密公文、绝密公文公文。144.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通告、公告。

145.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多级行文。

146.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它必须以科学分析为手段、以叙述、描写为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147.撰写纪要应遵循的要求是要有专人在会议召开时作好会议记录、纪要写成之后,要送会议主持人审核修订。

148.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请示、报告。

149.下列几组公文,既是行政机关正式公文,又是上行文的是报告、请示、请示、工作报告。

150.收文处理标志所包括的项目有以下收文机关的名称、收文编号、收文时间档号几种。

151.拟写和制作公文、包括会简、审核、签发等。

152.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1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154.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15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静止中包含运动、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15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和实质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157.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推理、概念、判断。

158.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15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160.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

161.“所有制结构”这个概念是针对国民经济整体的经济成份而言的、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16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

163.根据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市场体系的特性具有统一性、开放性。164.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

165.“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如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

16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67.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是指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68.精简政府机构必须大力裁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将其大部分改为经济实体、服务实体。

169.公务员考核应贯彻如下原则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依法考核。

170.在四种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中,如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则不能在其担任的工作有监察工作、审计工作、财务工作、人事工作。

171.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172.行政领导者作为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在决策活动中,必须掌握以下要求统筹兼顾,随机决断、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173.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准确、合法、及时。174.一般违法包括两种事实行政违法、民事违法。

175.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17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

177.编制法的内容包括规定编制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总结编制工作经验。

178.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对行政法规不服的、对国家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满的。

179.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处罚规范制定机关与处罚执行机关分离原则、处罚法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

18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181.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82.犯罪的特征有刑事违法性、阶级性、应受刑罚处罚性。

183.新《刑法》规定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行政执法人员构私舞弊罪。184.主犯包括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185.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意、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186.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正职领导、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

187.议案的提出应严格遵守以下哪几种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88.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拟办、批办、注办。

189.文件的特征通常表现在作者、文种、时间、地区等等方面。190.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世界的本质、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191.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19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193.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

19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19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同旧社会这类矛盾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196.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19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因为它本身是这个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它对建设实践起着先导奠基的作用。

198.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内容是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200.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选择可分为促进竞争、反垄断的目标、限制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目标。201.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20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货币供应量、转移支付。

203.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0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

205.公务员定期增资的途径有:晋升职务、晋升级别、增加工龄、工资标准提高。

206.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为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行政监察机关。

207.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构成。

208.下列情形下,公务员不得辞职涉及重要机密不满解密期;正在接受审查;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五年。

209.政务公开是公开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职能、职责;公开工作纪律;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用人、财务和分配公开。

210.传统经验决策的特点是过程简单、随意性大。21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21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213.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14.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215.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文物、图书等。

216.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滥用国家权力。

217.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

218.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比,有以下特征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219.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是要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

220.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主体特征,即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职能特征,即它是国家管理活动;法律特征,即它是法律行为。

221.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主体要件、内容要件、权限要件。222.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

223.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判处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224.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225.物权的客体是物;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226.《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精神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227.工作报告的标题应包括的内容是发文机关、针对时间、内容、文种。228.区别正文各层次的标注方法,常见的有用数量词标示、用小标题标示、用惯用语标法。

229.应在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撰写的有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给读者以概貌的认识;告诉读者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给读者展示前景,发出号召;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30.条例的制发权属于国务院、党的中央组织。

231.公文处理精简原则的内容包括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努简化公文的格式与语言表达;简化公文处理的程序、手续与方法;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232.文件的签发主要有代签、会签、核签、正签。23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2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是“扬弃”。

235.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236.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事物的自我扬弃。

237.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

238.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239.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40.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的利益标准标准。

24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作政策和措施。

2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43.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4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245.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短期的、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基础货币;超额储备。

246.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企业兼并。

247.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248.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249.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内容有要求受理的权利,要求经济损失赔偿的权利;要求及时纠正原处理决定的权利;要求造成名誉损失的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权利;要求惩处责任人的权利。

250.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奖励的原则是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合理、奖励得当的原则;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

251.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与舆论监督。

第五篇:2016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2016年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考试结合事业单位的工作特点,主要考察应试者所掌握的法律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科技基础知识、公民道德建设和时事政治方面的知识。

《公共基础知识》总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题型为单向选择题、多向选择题、是非判断题等客观性试题。试题中法律、应用文写作、科技基础、公民道德建设、时事政治各部分所占比例约为30%、25%、25%、10%、10%。

第一部分 法律基础知识

1、法学概论:①.法的一般原理;②.法的创制;③.法的实施。

2、宪法:①.宪法的含义和产生与发展;②.国家性质;③.政权组织形式;④.国家结构形式;⑤.经济制度和两个文明建设.⑥.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⑦.国家机构。

3、民法:①.民法的概念和基本原理;②.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③.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④.物权与所有权;⑤.债权;⑥.侵权行为;⑦.知识产权;⑧.诉讼时效。

第二部分 应用文写作基础知识

1、应用文基础知识:①.应用文概述; ②.应用文特点; ③.应用文的作用; ④.应用文分类、撰写;⑤.公文的一般文体与结构;

2、常用公文的写作要点:①.规范性公文的撰写;②.常用的几种公文撰写:如决定、报告、请示、通知、通报、函等;③.常见几种行政事务应用文的撰写:如:计划、总结、简报、述职报告等。

第三部分 科技基础知识

这一部分测试应试者对国内和当今世界的科技动态和科技信息的常识性了解情况。测试内容包括信息科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科学技术、空间技术、农业高科技技术的基本特点、作用及发展趋势。应试者应当了解上述新科学技术的核心研究内容与特点、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领域内的重大科技成果、发展趋势。

第四部分 公民道德建设

1、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

2、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

3、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道德规范;

4、公民道德建设的原则;

5、公民道德建设的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五部分 时事政治

主要考查应试者对时事政治的了解,考试内容涉及近一年来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时事。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1.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3.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4.在诉讼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5.书写公文中的成文日期应使用汉字。

6.规定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7.以上请示事项当否,请即批复。

8.命令不属于规定性文件,属于规定性文件的有规定、条例、办法。9.由机关领导对发文稿批注核准发出的意见并签署姓名及日期的活动,是发文处理中的签发。

10.一切唯心主义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的。

11.“静者,动之静也”的观点是认为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2.运动的主体是物质。

13.质变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否定是辩证的否定。

15.“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段话强调的是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16.历史唯物主义的任务在于揭示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17.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18.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完成指导思想拨乱反正的标志是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9.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贡献在于强调解放思想。

20.党的十四大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进行了新的论述,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

21.我国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2.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生产力的配置起基础性作用。

23.当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时,一般不宜采取松的货币政策。24.劳动力市场是劳动力资源的交易和分配的场所。

25.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企业拥有包括国家在内的出资者投资形成资产的全部法人财产权。

26.社会主义经济在资源的配置方面,最为有效的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7.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保险。

28.“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方针。29.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30.我国政府职能的实施主体是各级人民政府。31.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利提出申诉和控告。

32.公务员若对降职处理不服,申请复议或申诉必须在接到降职决定之日起30日之内。

33.对公务员的物质奖励不包括奖章,包括奖金、奖品、工资晋级。34.按国家公务员领导职务序列,行政领导者可分为10个职务等次名称和相对应的13个级别。

35.现代行政领导个体素质要求全面具备德、才、学、识、体。36.一般监督和专门监督构成行政系统的内部监督。37.集体决策已成为科学决策理论中的一项基本原则。

38.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解决的一般性问题的决策是程序性决策。39.立法监督的最基本形式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40.情报信息系统是行政决策组织中的“神经系统”。

41.现行行政决策体制通常由行政决策中枢系统、行政决策咨询系统、行政决策审批控制系统和行政决策领导系统四部分构成。42.在特殊情况下,国家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主体。43.“公民”这一概念是法律概念。

44.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的审理的主要监督方式是抗诉。45.行政诉讼的原告和被告是恒定的。46.行政监督的对象是行政相对方。

47.刑法学是研究刑法及其所规定的犯罪和刑罚的科学。

48.经营权是经营者对其经营的财产的一种占有、利用和收益的权利。

49.下列人员中不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属于第一顺序继承人的有配偶、父母、子女。

50.行为人没有约定或法定的义务,为避免他人利益受损失而进行管理或服务所实施的行为是无因管理。51.公文中的词语应含义确切。

52.公文要选择适宜的行文方式,一般不得越级行文。

53.若需向外国有关部门和人士对我国领导人任职、重大政治活动的祝贺表示答谢亦须选用公告。

54.规定性文件是兼有行政公文和法律的性质。

5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基础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56.物质从一般反映特性到人类意识产生所经历的三个决定性环节是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的意识。

57.“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特性。58.物质运动最高级的形式是社会运动。

59.物质无非是各种物的总和,是从这一总和中抽象出来的,这种观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

60.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哲学依据是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61.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辩证法的观点。

62.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真理观上的分歧是真理的内容是否是客观的。

63.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64.生产力诸因素中的主导因素是劳动者。65.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需要。

66.社会进步的内在根据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67.建设有中国特社会主义理论的红线是党的思想路线。6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不发达阶段。69.我国要建立的宏观调控模式应该是:以间接调控为主的调控模式。

70.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71.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是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72.现阶段我国所有制结构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3.我国政府职能的主要实施手段是依法行政。

74.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应是宏观经济的管理者和社会经济生活的调节者。

75.各级政府中设置的政策研究室是办事机构。76.分管政府某一方面行政业务的部门即职能机关。

77.对公务员的精神奖励不包括升职,包括嘉奖、记功、授予荣誉称号等。

78.国家公务员升职不包括晋升职称。

79.公务员考核内容包括德、能、勤、绩四个方面,重点考核工作实绩。80.在某一具体法律关系中,主体的多少各不相同,但至少要有两个主体。

81.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职权和法定程序,将法律规范用于具体事件或案件的活动,称为法的适用。

8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会议每年举行一次。如果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认为有必要,或者有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可以临时召集全国人大会议。

83.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不包括市场监督。

84.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行政机关不能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

85.行政行为法具有的两种属性之一是程序性。

86.个人或单位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给予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应判为向单位行贿罪。

87.我国普遍刑事犯罪中危险性最大的一类犯罪是危害公共安全罪。88.供受文者使用的具有法定效用的正式文本,格式规范并具备各种生效标志的稿本称作正本。

89.公告在撰写时要求行文郑重、用语规范。对公告中涉及国家、地区、机关要使用通用的规范名称;词语符合现代汉语的局面语言规范;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90.在公告的总体结构中,有标题、正文、成文时间,没有主送单位。91.唯物辩证法的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了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92.“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要依靠教育”这一观点符合事物间的普遍联系原理。

93.割裂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会导致庸俗进化论。

94.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

95.概念、判断、推理是属于理性认识的范畴。

96.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试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这件事说明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97.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备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抽象的可能性。

98.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99.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

100.承认实践标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就是坚持了真理标准问题的辩证论。

101.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是人民群众的实践。

102.衡量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劳动工具的状况。103.划分阶级的标准是经济地位。

104.历史人物分为杰出人物和反动人物,杰出人物是指对历史发展起促进作用的伟大人物。105.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06.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指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所采取的具体形式。107.市场机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的前提是完备、统一的市场体系。108.中共十五大报告指出,要从战略上调整国有经济布局,这是为了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增强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和市场竞争力。

109.较为复杂的企业管理组织结构的主要特征是分权式。

110.1999年9月,中共十五届四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的主题是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问题。

111.中国的问题,压倒一切的是稳定。112.精神文明要贯彻重在建设的方针方针。113.下列职务中不属于领导职务的有巡视员。114.在我国,有8个非领导职务序列。

115.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非领导职务最高不能超过所在部门的领导职务层次。

116.立法监督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

117.行政监督机关是监察部和地方各级监察厅、局。

118.在领导体制上,行政监督机关和审计机关都实双重领导制。119.同一种社会关系应该同时由几个不同的法律部门加以调整。120.贯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在适用法律时,也应考虑形势。

121.颁发营业执照属于义务性行政处理决定。122.行政复议是特定行政的活动。

123.首先提出世界的物质本原问题的哲学派别是辩证唯物主义。124.“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了的物质的东西。”这个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125.把“否定之否定”称作“仿佛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是循环论的观点。

12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127.把感觉、经验当成第一性的观点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128.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贯穿于邓小平理论形成阶段。

129.国家公务员必须遵守的纪律按性质可以分为四类,即政治纪律、工作纪律、廉政纪律、社会公德。

130.行政反馈是行政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协调机制。

131.宪法对政治制度的作用表现在确立和维护国家政治制度、改革国家的政治体制。

132.宪法规定我国公民光荣义务是依法纳税、保卫祖国、依法服兵役、参加民兵组织。

133.申请复议的条件包括有明确的被申请人,有具体的复议请求和事实根据、属于申请复议范围、属于受理复议机关管辖、申请人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直接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相对人。

134.行政执法的失效方式包括撤销、废止、变更。

135.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36.审判监督程序与二审的区别有审理对象不同、期限不同、审理的法院不一定相同、提起理由不同等。

137.行政复议参加人包括申请人、被申请人、复议中的第三人。138.辩护人的责任是根据事实和法律,提出如下证明意见:被告人无罪、被告人罪轻、被告人应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

139.法作为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其作用具体体现为引导作用、引导作用、保障作用、制约作用。

140.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41.民事诉讼适用回避的对象包括审判员和陪审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和勘验人。

142.下列原则中,继承权男女平等原则、养老育幼、互济互助原则、互谅互让、团结和睦原则属于我国继承制度的基本原则。

143.份号适用机密公文、绝密公文公文。144.我国法定的公布性文件包括通告、公告。

145.有领导被领导关系的机关行文时可采用的行文方式有逐级行文、越级行文、多级行文。

146.调查报告作为研究结果的书面材料,它必须以科学分析为手段、以叙述、描写为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147.撰写纪要应遵循的要求是要有专人在会议召开时作好会议记录、纪要写成之后,要送会议主持人审核修订。148.需要在首页标注签发人的公文文种包括请示、报告。

149.下列几组公文,既是行政机关正式公文,又是上行文的是报告、请示、请示、工作报告。

150.收文处理标志所包括的项目有以下收文机关的名称、收文编号、收文时间档号几种。

151.拟写和制作公文、包括会简、审核、签发等。

152.收文登记的主要作用是便于掌握公文运转办理的情况、为查阅公文提供线索和论据、作为公文交接的凭证。

15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体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高度统一、真理性和阶级性的高度统一。

154.关于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运动包括物质的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两种状态、运动包括宇宙间一切变化和过程。

155.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表现为绝对和相对的关系、静止中包含运动、运动时有静止的存在。

156.否定之否定规律所揭示的内容和实质是事物自己发展自己,自己完善自己的过程、事物运动的上升性、前进性。

157.理性认识的形式有推理、概念、判断。

158.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159.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这一规律的表现是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生产力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方向。

160.邓小平曾指出,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一着、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解放生产力。

161.“所有制结构”这个概念是针对国民经济整体的经济成份而言的、指各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在整个市场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属于生产关系范畴、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162.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过程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生产资本、商业资本、货币资本。

163.根据市场体系的本质要求,市场体系的特性具有统一性、开放性。

164.市场的功能主要包括增强经济活力、调节经济结构。

165.“一国两制”的提出符合如下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原则的坚定性与策略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则。

166.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167.邓小平同志制定的“两手抓”的战略方针是指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经济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

168.精简政府机构必须大力裁并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将其大部分改为经济实体、服务实体。

169.公务员考核应贯彻如下原则客观公正、民主公开、依法考核。170.在四种应回避的亲属关系中,如一方担任领导职务,另一方则不能在其担任的工作有监察工作、审计工作、财务工作、人事工作。171.公务员工作回避的类型主要有:任职回避、地区回避、公务回避。

172.行政领导者作为决策的主要制定者,在决策活动中,必须掌握以下要求统筹兼顾,随机决断、权衡利弊,区别对待、发扬民主,尊重科学。

173.当代中国,正确适用法律的基本要求为准确、合法、及时。174.一般违法包括两种事实行政违法、民事违法。

175.法律事实是指符合法律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法律事实按照是否以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可分为两大类法律事件、法律行为。

176.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表现在享有权利和自由的主体非常广泛、权利和自由的范围十分广泛。

177.编制法的内容包括规定编制管理的机构及其职责权限、总结编制工作经验。

178.不能请求行政复议的事项有对行政法规不服的、对国家外交等国家行为不满的。

179.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有处罚规范制定机关与处罚执行机关分离原则、处罚法定原则、一事不再罚原则。

180.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符合法定程序。

181.行政诉讼具有不同于其他诉讼活动的特殊原则,这些原则是不适用调解原则、司法变更权有限原则、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人民法院特定主管原则。

182.犯罪的特征有刑事违法性、阶级性、应受刑罚处罚性。183.新《刑法》规定渎职罪包括滥用职权罪、行政执法人员构私舞弊罪。

184.主犯包括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

185.公文对语句的基本要求是含义明确、清晰、完整、便于准确理解无歧意、句子成分搭配得当。

186.重要公文的签发者应是机关正职领导、主持常务的副职领导。187.议案的提出应严格遵守以下哪几种法律中的有关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

188.属于收文处理过程的是拟办、批办、注办。

189.文件的特征通常表现在作者、文种、时间、地区等等方面。190.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世界的本质、存在和思维的同一性问题。191.物质运动规律的特点有稳定性、普遍性、重复性。

192.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关键、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钥匙。

193.真理具有相对性。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是对世界某些方面事物的正确反映,需要扩展、真理是对事物一定程度近似正确的反映,需要深化。194.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

195.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于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在性质上同旧社会这类矛盾根本不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是对抗性的。

196.社会进步的标准是综合的,而不是单一的。下列各项属于社会进步的标准的有先进的社会意识代替腐朽的社会意识、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先进的生产关系代替落后的生产关系、进步的政治制度代替反动的政治制度。

197.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精髓,是因为它本身是这个理论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这一理论体系中的每一个重要观点都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产物、它对建设实践起着先导奠基的作用。

198.我国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经历一个长期的探索过程,这些有益的探索是毛泽东曾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分为不发达社会主义与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使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十二大报告正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党的十三大报告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9.政府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内容是经济计划、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

200.产业组织政策的目标选择可分为促进竞争、反垄断的目标、限制竞争、促进规模经济的目标。201.市场经济的平等性体现在竞争主体能够平等地取得生产要素;竞争主体能机会均等地进入市场,并进行自主决策和经营;竞争主体能平等地承担税赋和其他方面的负担;竞争主体在法律和经济往来中处于平等地位。

202.财政支出主要用于政府购买、货币供应量、转移支付。203.从社会总产品出发考察社会资本运动,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如何实现的问题、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

204.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主要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独资企业。205.公务员定期增资的途径有:晋升职务、晋升级别、增加工龄、工资标准提高。

206.受理公务员申诉的机关为做出原处理决定的机关、同级人民政府人事部门、行政监察机关。

207.国家公务员的工资由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工资、工龄工资;地区津贴;岗位津贴构成。

208.下列情形下,公务员不得辞职涉及重要机密不满解密期;正在接受审查;在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未满五年。

209.政务公开是公开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务员的职能、职责;公开工作纪律;公开办事规则、程序、时限和结果;用人、财务和分配公开。

210.传统经验决策的特点是过程简单、随意性大。

211.法的规范作用是指引作用和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强制作用。

212.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产生,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同时消灭。

213.法的适用具有以下特点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专有活动、是运用国家强制力实现法律规范的活动、它必须严格限制在其职权范围内,并具严格遵守法定程序。

214.可以行使国家元首职权,对外代表国家的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

215.可以成为公民个人合法财产的有法律允许的生产资料、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林木、文物、图书等。

216.宪法对统治权的作用主要表现为确认、维护和巩固国家权力、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防止滥用国家权力。

217.行政法律关系、行政诉讼法律关系、行政程序法律关系不是行政法调整的对象。

218.行政合同与其他合同比,有以下特征当事人一方必为行政主体、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行政合同纠纷通常通过行政法的救济途径解决。

219.行政确认的主要特征有是要式行政行为、羁束行政行为。220.行政行为的特征包括主体特征,即它是行政机关的行为;职能特征,即它是国家管理活动;法律特征,即它是法律行为。

221.行政行为成立的要件有主体要件、内容要件、权限要件。222.合法有效的行政执法行为具有确定力、约束力、执行力。223.人民法院对犯罪分子的制裁包括判处徒刑、没收财产、剥夺政治权利。224.公民在请求国家赔偿时,可以直接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在行政诉讼中一并提出;在行政复议中一并提出。

225.物权的客体是物;物权和权利主体是特定的;物权是一种排他的权利反映了物权的法律特征。

226.《民法通则》根据公民的年龄、精神状态把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分为三种。

227.工作报告的标题应包括的内容是发文机关、针对时间、内容、文种。

228.区别正文各层次的标注方法,常见的有用数量词标示、用小标题标示、用惯用语标法。

229.应在调查报告正文的开头部分撰写的有概述调查对象的情况,给读者以概貌的认识;告诉读者写作背景的有关情况;给读者展示前景,发出号召;以议论、提问的方式揭示全文主题。

230.条例的制发权属于国务院、党的中央组织。

231.公文处理精简原则的内容包括在保证有效的前提下努简化公文的格式与语言表达;简化公文处理的程序、手续与方法;反对形式主义与文牍主义。

232.文件的签发主要有代签、会签、核签、正签。233.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人脑的机能、物质的反映。

234.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否定是自我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否定是“扬弃”。

235.大兴安岭火灾区用人工降雨获得成功,对扑灭大火起了重要作用。这一事实表明:人们只能老老实实地服从规律、人们完全可以能动地利用规律。

236.事物自我完善的哲学依据是事物发展的辩证否定过程、事物的自我扬弃。

237.社会意识包括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238.从党的十三大到十四大,以邓小平南方谈话、党的十四大为标志,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科学体系。

239.邓小平在重新恢复和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过程中,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不大大解放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民主是解放思想的重要条件;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

240.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实质上就是坚持生产力标准、人民群众的利益标准标准。

241.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为了冲破思想禁锢,拨乱反正;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解决新出现的矛盾和问题;确定实现四个现代化的路线、方作政策和措施。

24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一个历史阶段,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决定的;这是由于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仍远远落后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所决定的;它要实现别的许多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和现代化。

243.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这三步是第一步,实现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到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244.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解决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条件。

245.实现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所必需的数量化的、短期的、比较精确的政策指标有货币供应量;利率;基础货币;超额储备。

246.企业参与竞争的主要手段有价格竞争、非价格竞争、企业兼并。247.关于社会保障制度,它的创立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产物,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保障基金用于保障特定当事人的生活消费,实际上它是一种社会收入调节手段;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是国家或政府,而不局限于社会的某一部门或行业。

248.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是适应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需要;搞活国有经济的需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减轻国家和企业负担,缓解建设资金不足,调整消费结构的需要。

249.公务员申诉控告的内容有要求受理的权利,要求经济损失赔偿的权利;要求及时纠正原处理决定的权利;要求造成名誉损失的负责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的权利;要求惩处责任人的权利。

250.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奖励的原则是精神鼓励与物质鼓励相结合的原则;公平合理、奖励得当的原则;奖励及时、注重实效的原则。251.我国行政系统的外部监督是立法监督、司法监督、社会与舆论监督。

下载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公共基础知识常考要点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甘肃10000名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甘肃10000名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

    事业单位考试备考:公共基础知识常考必考知识点(范文大全)

    事业单位招考公共基础知识常考必考知识点连载(一)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是:同盟会 2.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兴中会 3.我国公务员退休需要满:30年 公务员法》第八十八......

    常考算法总结

    ------------------------- void insertsort(int list[],int n) //直接插入排序 { int i,j,temp; for(i=1;i=0;j--) if(tempnext=p->next->next; ------------------------......

    常考词频总结

    常考词频总结 available suit certain raise transform comparative charge transmit yield transfer transport adapt adopt alter arise arrange assemble cancel......

    常考词频总结

    常考词频总结 available raise charge transfer transport adapt adopt alter arise arrange assemble continually event extensive leak length present rise sui......

    常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常考化学方程式总结 化合反应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氧气充足) 硫磺在氧气燃烧 镁带在氧气中燃烧 铜丝在氧气中加热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 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木炭与二氧化碳在高温......

    甘肃省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公共基础知识精髓要点总结 1. 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2. 行政许可是行政机关的批准行为。 3. 行政行为以受法律规范拘束的程度为标准,可以分为两类羁束行政行为......

    公务员公文常考知识要点

    一、概论 公文特点: 有法定作者制发 具有法定的现行执行效用 规范的文体、结构、格式; 需要履行法定程序 行为关系: 上行文(请示)平行文(函) 下行文(指示、决定、通知、批复)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