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共5则)

时间:2019-05-15 07:37: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二、按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三、品读诗名,读书读意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

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

4.品读悟哲理。

5.就读成诵。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能借助注释理解生词; 2.读懂诗句意思,体会作者诗中的哲理; 3.背诵古诗,默写《题西林壁》。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题西林壁》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古诗的学习步骤及学习方法

学习步骤:初读感知→理解诗题→理解诗句→品读悟意境→熟读成诵

二、按学习步骤学习《题西林壁》

1.初读感知,读通读正确。

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读通读正确,然后抽读 2.了解作者,理解读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

这首诗写了庐山的千姿百态,身处山中也难以看清它的真实面目,你从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

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客观地、冷静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的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地正确认识这个事物。

三、品读诗名,读书读意

爱心

用心

专心 1

第二课时

一、复习第一首古诗

1.指名背诵读诗。2.指名说诗句意思。

二、学习《游山西村》

1.初读感知。

2.了解作者,理解诗题。

3.理解诗句大意,方法同学首一首古诗。4.品读悟哲理。5.就读成诵。

爱心

用心 专心 2

第三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20 古诗两首2

最新版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第一首诗。

3.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培养审美情趣。

4.强化语感训练,提高鉴赏能力。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并搜集相关资料。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揭示题意。

1.播放名曲《送别》,引导学生回忆读过或学过的几首送别诗。2.初读本课两首古诗,大致了解异同。

3.引导先学第一首诗。板书诗题,了解有关“送”的内容。

4.师生互动,了解黄鹤楼:课件展现黄鹤楼雄姿;板画长江图,明确黄鹤楼、广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资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挚友谊的故事。

(评:在师生交流中,通过画面──黄鹤楼雄姿、简笔画──黄鹤楼及广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动内容,使学生如见其形、如临其境,拓展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达到了解题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学生完整表达诗题的意思。

二、初知诗意,质疑梳疑。

1.自由练读全诗,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指读正音。

3.自读自悟,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或注释了解诗的大意,并激励学生质疑。4.集体交流。

(1)结合板画弄懂“西辞”的含义,理解“下扬州”“孤帆”“尽”“唯”的意思。(2)提出疑问,并梳理出需要重点探讨的问题。

三、赏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师讲述李、孟真挚友谊的故事,为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依依惜别的深情作好铺垫。

2017.3.1 最新版

(点评:讲解李、孟之间交往的生动故事,为学生理解后两句诗埋下伏笔,可谓讲在“关键处”,有画龙点睛之妙。)

2.赏析“烟花三月”的含义。

(1)唤起学生生活体验。引导想象鲜花盛开的春天是怎样一幅美景。

(2)师生共议“烟”的丰富意蕴,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如:江边水气缭绕,笼罩在淡蓝色的薄雾中,雾气时聚时散令人产生无限遐想。

(3)师生共同在音乐中想象,感受“烟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点评:抓住“烟花三月”的“烟”,引发学生对春天美景的想象,联想长江两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远”。先让学生感受、理解,再表达美的感受,融理解运用为一体。)

(4)拓展理解:“烟花三月”不仅仅指黄鹤楼所在的武汉,还有扬州,乃至整个长江两岸沿途都是春意浓浓,一派“千里莺啼绿映红”的美好春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愉悦的心境。

(5)指导朗读前两句。

3.品析“碧空尽”“唯”的含义。

(1)品第三句,各抒己见,谈谈对“碧空尽”的理解,体会诗人仁立凝望远帆的情景。(2)体会李白目送帆船远去时间之长,对朋友感情之深。

(3)从最后一句中,体会诗人寄情于浩荡的一江春水,对挚友的一片深情。(4)指导朗读后两句。学生自读,自评,评后再读。师引读,板书:情深意长。

四、赏读全诗,背诵全诗。

1.自由组合练习读。2.展示个性指名读。3.师生互动背诵读。

(评:自由组合读,让学生自读自悟,读中悟情;教师引读,可点拨学生如何读出抑扬顿挫,触发学生深入体会;展示个性读,可引发学生展示自身独特体会,因此多样化的反复诵读,是培养语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顾全诗,归纳升华。

1.归纳总结全诗情景交融的表达方法。2.略读第二首诗。

3.激发学生体会第二首诗及其他送别诗的兴趣。

2017.3.1

第四篇:(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教案 20 古诗两首1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5个生字,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2.体会朋友之间的友情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3.结合课文注释或查字典、词典,体会诗句的含义,体会诗的意境。4.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想象的能力。课前准备 学生:

①搜集有关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②读熟诗歌。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是否遇到过与亲人或与小朋友分别的情形呢?如果有,那么你们当时的感觉是怎样的?(学生自由的说)下面我们来看看伟大诗人李白送别友人孟浩然时的情形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二、解题:

①学生读题,让学生先自己理解题目。

②引导学生理解: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之”的意思是去、往;“广陵”是今天的江苏扬州;

题目的意思是“李白在黄鹤楼送孟浩然到广陵去”。

三、预习检查:

让学生读准下列五个字的读音、记住字形:孟(mèng)、浩(hào)、陵(líng)、辞(cí)、唯(wèi)。

四、交流搜集的有关资料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唐代著名的诗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关系?

3.这首诗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五、理解诗意

1.学生自学古诗

自学要求: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熟读古诗,借助文后注解或字、词典,理解字词,翻译诗句,做好讲解古诗的准备。

2.检查交流自学情况

①学生自愿或学习小组推荐1个学生讲解古诗

②教师指点,并点出这首诗中的几个关键的不易掌握的字词。“西辞”“尽”。

(诗意:老朋友告别了黄鹤楼,在这花红柳绿的三月去扬州。你乘坐的船儿越行越远,驶向水天相接的地方,消失在蓝天的尽头。我眼前只有那浩瀚的长江水,还在向天边奔流。)

六、体会诗境

1.你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想象描述“烟花三月”是一个什么样的图景。李白这时有心情赏景吗?为什么?

3.这时长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为什么只见“孤帆”?

4.李白站在岸边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远心里会想些什么?(结合末两句体会诗人的感情)

5.借助插图体会诗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读、体会诗的意境。

七、能力训练:

我们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当时的情景呢?

1.学生先以小组为单位,集体合作设计这分别情景的表演,要注意事情发生的时间、环境,人物的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2.学生自愿或推荐表演,表演后师生共同评议,选也最佳表演小组。

3.根据表演效果,再看注释或查字典,理解诗句的意境。

八、作业练习:

1.背诵并默写《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2.搜集并阅读有关友人送别的诗歌,体会诗人的感情。

《送元二使安西》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一、学习古代诗歌,帮助学生了解唐宋诗歌在我国诗坛上的重要位置。了解古代历史和古人的社会生活,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和人民。

二、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三、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的意境。

教学设想

一、这首古诗,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应让学生多读,不必硬从思想性上去探究,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诗人抒发的强烈感情。

二、采用学生自读、教师点拨辅导、自读测试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代的诗人特别多。李白、杜甫、白居易固然是世界闻名的伟大诗人,除他们之外,还有无数诗人,像满天的星斗一样。最难得的是其中不少诗人,能用自己独特的风格和技巧,从各个不同的时期和不同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一些思想、感情以及社会生活的复杂面貌。

今天,我们将要一起学习另一位唐朝著名诗人王维写的一首古诗《送元二使安西》。

二、指导自读

(一)自读《送元二使安西》

1.学生自读诗歌并完成以下作业:(出示小黑板)

(1)查字典解释下列词语:

悒 客舍尽 故人

(2)试着理解古诗的意思。讨论自读作业:(师生共同评定、明确)

第1题:浥:悒(yì)湿润。

客舍:客店、旅店。此处指饯别的处所。

尽:“进”。

故人:老朋友。此处指元二。

第2题:从诗题可知,这是一首送人赴边之作,被送者元二,是诗人的挚友,姓元,在族兄弟排行是老二,唐人喜欢以行第相称,表示亲切和敬重。使,指元二是奉命出使。安西,指元二出使的地点。(引导看注解①)

本诗辞情意兼美,有景语,有情语,情景交融,感情深蕴,余味无穷。

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时间、天气,早晨一场蒙蒙的细雨,如丝如雾、轻轻地洒扫了昨天灰尘飞扬的阡陌交通。滋润了渭城的大街小巷,暗中酝酿送别气氛。

第二句:为送别布景设色,紧承首句。一场如酥小雨,滋润了清晨初春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舒心之感,只见逆旅之余,瓦楞青青,路边柳色其新如洗。

以上两句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三、四两句由写景转入送别,老朋友相送饯别,心中依亦不舍,千言万语无从说起,只能频频劝酒,再干一杯吧,向西出了阳关,再也见不到老朋友了。以寻常话语表达了蕴藉无穷的感情。

3.在自读基础上试译全诗。

译文:

渭城早晨的细雨,润湿了路上轻飘的浮尘,客舍边一片青翠,柳色嫩绿清新。

临别的时候,劝你再喝完这杯酒,向西边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故人!

4、试背这首诗。

三、拓展练习。

我还知道别的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词,我来给大家背一背。

第五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古诗两首 2

最新版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能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情意目标:

1.培养学生喜欢背古诗的兴趣。激励学生背诵课本以外的古诗。2.体会秋天的美丽、收获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引导学生爱读古诗,在读中能初步体会诗歌的意境;其次是识字写字。难点是刚刚接触古诗,怎样读懂诗句是个需要慢慢学习和摸索的过程。

课前准备:电子图片、生字卡片、布置预习。课时安排:3课时

一、导入。

1.师:古诗是古代的诗人们写的诗歌,流传下来的,都是其中的精华部分。谁会背一些?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描绘美丽秋景的古诗。揭题。

二、学习《赠刘景文》

1.介绍作者苏轼:宋代的文学家、书画家。他的号是东坡,所以人们也叫他苏东坡。

2.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看看能不能读通顺。3.出示卡片,学习生字词语。

4.引导学生说两个比较典型的字,启发大家用巧妙的办法记忆生字。5.自读一读诗歌,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6.说说自己的理解,教师点拨。教给学生初步的抓重点字词理解诗句的方法。如“擎:举着”;“尽:完”;“犹:还”。

7.说说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8.指导在田字格中书写6个生字。

三、指导背诵古诗。

四、拓展作业:

2017.3.1 最新版

1.熟读,背诵《赠刘景文》

2.找苏轼的其它诗歌背一背,能背几手背几首。学生活动学生背诵自己会的古诗。3.借助拼音读诗歌;认读词语:

赠送、擎着、菊花、残缺、君子、橙子、橘子

交流识字方法,重点:刘(文刀刘)菊(米字就像菊花的花瓣)再读诗歌。4.在老师指导下理解诗歌大意。5.学习写生字:

于、枝、记、首、枫、刘。

板书设计:

赠刘景文 荷尽

好时光 菊残 君须记

橙黄菊绿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组织学生背诵《赠刘景文》

2.指导学生交流背诵自己学会的苏轼的作品。

二、学习《山行》

1.打开电子图片,指导学生看图说话,学习观察的方法,主要指导按一定顺序观察。引导:图这么美,诗歌更美,我们来听一听大诗人杜牧是怎么描写的。2.看图,听老师读课文。引导:你也能读得这么好,是吗?试一试,不会的字要学会想办法解决。

3.自学生字词语,也读一读,比一比,读书为止。

4.检查自学。读一读:小径、歪斜、枫树、于是。鼓励学生试着读一读古诗。5.用学习《赠刘景文》的方法学习《山行》 边读边想,说说诗歌的大意。指导学生结合图注重点字词来理解。6.用自己的话再说说诗歌的意思。

三、作业: 1.背诵古诗。

2.可以选择画一画自己理解的诗意。

2017.3.1 最新版

背诵《赠刘景文》

3.背诵自己学会的苏轼的作品看图说话,练习把话说完整,看图看完整,按顺序。

看图,听老师范读,初步感知诗歌的意境。学习生字词语。交流自学情况。在读中理解诗歌的大意;学习理解诗歌的意思。板书:

石径 远上寒山: 斜 山行

人家(所见)

枫林

2017.3.1 白云生处: 高 红于二月花:红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二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教案3 人教新课标版

    古诗两首课前透视: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古诗两首

    最新版 古诗两首 教学要求: 1.理解诗句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在理解古诗词句的基础上,领悟“诗人借景抒情,对大自然神奇、伟大的赞颁,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

    四年级语文上册 白鹅 4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13白鹅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高傲、郑重、局促不安、京剧、毫不相让、一日三餐、滋味、倘若、从容不迫、侍候、脾气、扬长而去、空空如也、责备......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4

    最新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学习目标: 1.认读8个生字以及“冒昧、疏远、寂寞、形单影只”等词语。 2.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3.明白“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能正确地看待......

    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教案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鹤、孟”等生字。 2、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观察与发现 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_4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呼风唤雨的世纪 4

    最新版 呼风唤雨的世纪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创造的奇迹和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