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两首 教案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鹤、孟”等生字。
2、正确、通顺、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4、培养不同层次的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想象思维能力。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探究性学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会读中思、读中悟、读中有得。学会在学习中积累运用古诗句,发展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使学生能够初步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体会诗中丰富复杂的情感,培养审美情趣。教学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境。体会诗中情,读出诗中情。教学难点
体会“西辞”“烟花”的意思。体会诗人复杂的情感。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1.人间最难舍的情就是“别情”。古人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一别动辄多年,再会难期,因而古人更重离别。临别时,不光是备酒饯行,折柳相送,还常常写诗送给行者,所以,表达离愁别绪是古诗常见的一种主题。这一节课,我们一起走进李白和王维这两位诗人的离别境界,一同见证两对好朋友的深厚友谊。2.自读诗题,感悟节奏,领悟诗题之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3.比较诗题,谈发现。
预设一:都有一个“送”字,这两首诗都是“送别诗”。(凸显主题。)
[在古代由于交通不便,离别远行就意味着天各一方,很难有再见面的机会。因此,古人对离别的感受特别深,他们写出来的诗也特别精彩。]
预设二:都有地名,“广陵”和“安西”。(引导学生利用注释来理解。)
广陵就是现在的江苏省扬州市,是一个风景优美的都市;安西在现在的新疆的最西边,(出示地图)那时是唐朝的西域边关。从首都长安出发,要穿越几千公里的戈壁沙漠,才能到达那里。
预设三:都有一个人名,一个是“孟浩然”,一个是“元二”(提示人物。)
师:孟浩然比李白大十二岁,但两人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元二是王维的朋友。姓元,排行老二,所以称元二。
4.区别题目中“之”和“使”的意思。
(“之”是“去”的意思;“使”是出使,是朝廷派元二去戍守边关、保家卫国的。)师:现在你能说说这两个题目的意思了吗?谁送别谁去哪里?
二、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课件出示两首诗,学生自由朗读。2.指名朗读,师生正音。
“渭城朝雨”的“朝”读“zhāo”,“客舍青青”的“舍”要读第四声。
3.对比“故人西辞黄鹤楼”与“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是“故人”,所指却不一样。前指孟浩然,后指王维自己。
“西辞”指向西告别,往东而去; “西出”指向东告别,往西而去。4.借助字典和注释,并仔细观察插图,理解并交流两首诗的大概意思。5.诵读这两首诗。要求读得有节奏,读得有韵味。
三、分步解读,品悟诗情
(一)《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师:古诗一向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如果你能把文字读成画面,那就了不起了。自己轻声读读第一首,你仿佛看到了哪些画面? 预设一:烟花三月──赏一幅风景
1.烟花三月──阳春三月,杨柳花开,风一吹,远远看去,白蒙蒙的,如烟雾。因而古代有一句话“柳絮如烟”。(点明了送别的时间。阳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桑叶肥,青杏小,菜花香,微风送红雨,碧波扬白帆。这是古代诗人结伴同游的季节。)
2.在这白花竞秀、春光明媚的季节里,好朋友就要离别远行,自己却无法同游,这其间含有无限的感慨。为什么呢?(因为孟浩然所去的扬州,正是唐代的繁华地区,那里是珠连绣户,弦管声歌,令人神往。)一齐读这两句。预设二:孤帆远影──品一个“孤”字
1.“孤帆远影碧空尽”的“孤帆”什么意思?(孤单单的一条小船。)
按理说,江南三月,长江上一定是千帆竞渡,可李白为什么说是“孤帆”呢?
[“过尽千帆皆不是”,此时此刻,他眼里只有友人的船,其他的都视而不见;他只是来送朋友的,他只关心朋友的船;因为朋友走了,他心里很孤独。]
2.是啊,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此时此刻,诗人能看到的,只有那──孤帆远影;只有那载着他的好朋友远去的──—孤帆远影;只有把他的那颗心、那个眼神牵得远远的──—孤帆远影。
3.现在我们再回过头来看这个“孤帆”,你还会觉得它仅仅是“一条小船”的意思吗?从这个“孤”字,你读出了什么?
(作者因朋友远去而感到孤独、孤单、伤感„„)指名读 范读 赛读 这小小的一个“孤”字,把诗人的离愁别绪表达得淋漓尽致。(生齐读全句。)预设:如果当时读不出来师再次进行范读。
4.想象相聚画面
孟浩然坐着小船,顺江东去了。李白伫立江边,思绪泉涌,他与孟浩然的交往还历历在目: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 ;他们曾经一同_______________。这是多么快乐的时光!
可如今,白帆远去,江水东流,他们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__________,再也不能一起__________。
幸福快乐的日子就这样被这无情的“孤帆远影”带走了„„
(生齐读全诗。)
预设三:碧空长江──赏一个“尽”字
1.“孤帆远影碧空尽”,真的都尽了吗?不尽的是什么? 不尽的是滚滚长江水;不尽的是对孟浩然的无限思念之情。
2.滚滚长江水,流不尽心中情啊。唐人写送别诗,往往寄情于水,就像另外几首诗里写的一样。读(屏幕显示):
“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行人莫听宫前水,流尽年光是此声。──韩琮《暮春铲水送别》”
3.水,迢迢不断;水,波涛荡漾;水,一逝不返。水流无限,别情无限。可如今这种别情离恨只能化成滚滚的东流水,向天边流去,向扬州流去。一齐读全诗。4.送上祝福的话。
送君千里,终有一别。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李白望着孤帆远去,江水滔滔,会在心里默默地对远去的孟浩然说些什么呢?(江水是永远流不尽的,我们之间的情意是不会断的;今番远去,何时再能相会?愿你一帆风顺,一路平安„„)5.让我们把诗人的这种离愁别绪通过诵读表达出来吧。
练读──个别读(配乐)──齐读
第二课时
送元二使安西
知识能力目标:
会写2个生字,明确多音字“舍”的两个读音,明白“使”、“浥”“更尽”几个词语的意思,理解整首诗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自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理解整首诗的意思,采用层进式引读法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离别之情。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
一、课前交流,师生谈话 :
喜欢音乐吗?喜欢什么样的音乐?
二、创设情境,1.师:《阳关三叠》是唐代最流行的音乐之一,它之所以流行,不仅因为它的旋律古朴优雅,更重要的是它是根据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一首著名的诗谱曲而成的。
2. 幻灯片 出示古诗。、范读全诗:请大家大声地读读整首诗,注意把生字读准。
4、指名读题。从这个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理解“使 ”(出使);解读“安西”(唐朝的安西都护府,在现在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找一找这首诗里还有哪些地方名?解读 “ 渭城 ” :陕西省咸阳市东北,“ 阳关 ” :汉朝
设置的边关名,在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在古代是出塞必经的关口。(课件出示地图明确地点)那你知道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吗?
师: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
三、知诗人,配画面,领会诗意,体味别意、古代交通不便,离别容易相见难。所以友人元二将要远赴安西,王维特意赶到渭城来送行。关于诗人王维你知道一些什么?(王维简介)、过渡:王维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同时也是非常有名的画家。如果你就是王维,你要给自己的这首诗,配上一幅画,会画上一些什么景物呢?需要强调些什么,并说说根据。(小组讨论 ── 交流 ── 点拨。)(1)雨:什么时候的雨?怎样的雨?(朝:早晨;浥:湿润)板书:雨
(2)客舍(旅店)。板书:客舍
(3)柳:怎样的柳?(清新的、绿绿的……)“柳”是 “ 留 ” 的谐音。古人有折柳赠别的 风俗。板书:柳、这些景物你是从诗的哪几句看到的?(一、二两句)我们来读一读诗中的这幅画: “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师:王维和元二是什么关系?从诗歌哪个词中直接可以看出?(板书:故人)、师:诗中哪几句能让你感受到元二和王维确实是好朋友?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里读出他们是好朋友。)(板书:酒)
那么,“ 劝君更尽一杯酒 ”,这杯酒只是一杯普普通通的酒吗?你觉得这是一杯怎么样的酒?(离别的酒,友谊的酒,祝福的酒,连心的酒 ……)
引读“这是一杯()的酒” ── 生接读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6、师: “ 劝君更尽一杯酒 ”,两个好朋友是否只喝了一杯酒吗?你从哪一个词知道的?(预设:更)是啊,一杯喝完再来一杯。记不清喝了多少杯酒,也记不清说了多少遍祝福的话。此次分别,不知何时相见。安西有多远?从渭城经阳关到安西,有多远?
(课件 显示地图。)(大约有3000多公里,横穿了大半个中国。若是元二用当时最好的交通工具马车,也要半年多的时间才能到安西。而且阳关以西,千里迢迢,人烟荒芜。)、(切换到古诗 课件。)师:想到朋友即将远赴荒凉的安西,举目无亲,孤身漂泊,王维情不自禁地对元二说(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门外的马车就要起程了,王维情不自禁地对元二说(生读)“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师顺势解释这两句诗的意思 : “王维无限深情地对元二说…”(课件出示)
老朋友啊,请再喝完这杯醇香的美酒吧,等你西行出了阳关之后,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元二说 : …… ……、师:根据史料记载:王维在元二离开的几年后就去逝了,此次的告别竟成了永别。让我们一起朗诵这首古诗,铭记这一段以酒相送的千古佳话吧!
四、课外拓展
师:人生自古伤离别。古诗当中,关于送别这一主题,留下了很多名篇佳句。你在课外还搜集了哪些送别诗?愿意和大家分享吗?
板书设计:
20送元二使安西
雨
客舍
柳 友谊深
故人---酒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
古体诗是与近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近体诗形成前,各种汉族诗歌体裁。也称古诗、古风,有“歌”、“行”、“吟”三种载体。下面由我为大家整理关于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供大家参考。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1
教学目标
:
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了解诗中描绘的风光、景色。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体会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加深对两首诗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的理解。
教学用具:录音机、磁带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
1、揭示课题,并介绍
(1)板书课题。
(2)介绍。
范成大:南宋田园诗人。
杜甫:唐朝著名爱国诗人。
2、自学课文。
(1)自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
(2)圈出不理解的字或词,同座讨论,教师指导。
(3)练习说说诗的意思。
3、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点拔
4、再读两首诗,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
(1)《四时田园杂兴》描绘的是什么季节发生的事?你从哪里理解的。
(2)人们为什么如此辛荣?你体会到什么?
(3)朗读全诗。
(4)《望岳》这首诗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泰山的高大,神奇?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可以看出怎样的感受?
(6)齐读《望岳》。
5、练习背诵两首诗。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2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教师:
多媒体课件。
2、学生:
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
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
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
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
如:查字典、看解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理解第一、二句诗:
⑴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⑵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
名楼送
⑶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
盛景送
⑷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2、理解第三、四句诗:
⑴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⑵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①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
目光送
②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③讨论:
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
心随送
④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教学总结】
《古诗两首》是一篇选自人教版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六组的人间真情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这两首诗都是脍炙人口、千古传颂的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意。学习这篇课文旨在于使学生通过诵读、想象感受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同时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之情。
因两首诗具有许多相似之处,在设计教学时,我运用整合的理念,让学生在两首诗的对比学习中,理解提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和反复诵读,使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并感受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激起学生对我国古代诗歌的热爱之情。
教学中,我直入课题,通过两首诗题的对比,找出共同点,初步了解诗的要点,把握诗的大意,并初步感知送别诗题目的共同特点。然后引导学生有层次的诵读训练,即初读读正确,再读读出节奏,三读想象画面,四读在对比中体会诗情。
教学的重点放在第三和第四个环节。在我看来,诗意的理解并不是古诗教学的重点,重点应该放在借助古诗来想象画面,将无声的文字想象成有声的画面。因此,我创设了各种情景,在情景中去想象画面,这样即降低了难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个环节为对比升华,即在对比品读中,体会诗人的感情。这一环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同中求异,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异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写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蕴含其中。
整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我努力做到以生为本,重视孩子的想象、诵读和感悟,将古诗教学以一种更为简易的学习方式呈现给学生,激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整堂课和学校倡导的对话课堂理念还相距甚远。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十分明显。可以感觉的到,在课堂上,始终还是我在主导课堂。无论从提问还是到环环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牵着学生走。课堂气氛比较压抑,孩子们没有充分表达意见的空间和机会,很多孩子的主动性没有发挥出来。其次,我的基本功还不扎实。真正上好一堂课真的要从备好一堂课开始,好课真的不是那么容易上出来的,应该树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厌倦”的治学态度!这节课更使我想到了,我们的教学应该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上去考虑,学生们真正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老师要教什么。也许这样的教学才是更具实效的。
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教案3
教学目标
: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两首古诗,背诵并会默写。
3、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4、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5、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做好对课文的预习。
教学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认识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理解西辞烟花三月尽唯等词语。
2、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的深情厚谊。
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
一、激趣导入,整体把握。
1、谈话激趣,揭示课题
2、师生互动,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李白、孟浩然两位诗人。
3、了解预习情况,指读正音。
4、交流初步感受。(了解这是一首送别诗。板书:送)
二、通读诗文,理解大意。
1、回顾以前学诗句的方法。(如:、看解释、看插图、读资料等。)
2、引导学生自主选用以上方法同桌说说诗的大意。
3、全班交流诗的大意。
三、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一)理解第一、二句诗。
1、请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师生互动,明确位置。
(教师板画帮助理解。)
2、图文对照,理解西辞。
板书:名楼送
3、抓住烟花三月,展开想象。
(拓展学生思维,体会盛世、盛景融名人的华美画面。)
板书:盛景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二)理解第三、四句诗。
1、读读这两句,请学生找出用得好的词语谈感受。
2、重点体会远影尽流等词语的丰富内涵。
(1)算算帆影远去直到尽头大约会用多长时间,谈由此产生的感受。
(引导体会目送时间之长,情谊之深。)
板书:目光送
(2)想象尽了的是什么,无尽的是什么。
(引导学生体会情深意更重的挚友情谊。)
(3)讨论:滚滚东去的仅仅是一江春水吗?
(引导体会虽然多情自古伤别离,但人虽分,心相随,情永在的丰富内涵。)
板书:心随送
(4)师生互动,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四、赏读诗句,深悟诗情。
1、自由赏读。
(尊重学生个性的情感体验,请学生把自己就当作李白,换位赏读。)
2、师生配乐互读,有感情地背读。
3、简略欣赏李白的《赠孟浩然》。
(辅助理解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真挚情感。)
4、请用一个词或用一句感叹的话来形容一下两位诗人的深厚友谊。
(根据学生发言相机板书。如:情深意长。)
五、阶段总结,布置作业。
1、围绕朋友间的真挚情谊做总结。
2、谈话激发学下一首诗和继续搜集这一类诗的`兴趣。
3、布置作业。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两首》
《古诗两首》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语文(上册)第二组 教学主题:观察与发现 课时:两课时 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
设计者:徐春娟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第十五小学
学习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
2、在学文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并能熟读成诵。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人的心境。
4、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能正确说出诗中所含的哲理,并默写《题西林壁》。
学习重点:
在熟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知道诗人的心境。学习难点:
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能说出诗中所含的哲理,并默写《题西林壁》。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学前准备:
搜集诗人苏轼、陆游的相关资料。评价方案
1、目标1采用自读、指名读、齐读等方法,通过课堂观察、教师提问来检测,使95%的学生能读准、会默写。
2、目标2通过朗读感悟、教师点拨、学生交流等方法,采用课堂观察、汇报交流、师生评议等方式来检测,使90%的学生达到会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3、目标3采用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集体交流等方法,通过课堂展示、教师提问等方式来检测,使90%学生达到能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使80%学生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人的心境。
4、目标4采用教师点拨、学生交流等方法,通过课堂提问、教师抽测等方式来检测,使90%的学生能在明白古诗意思的基础上理解诗中所含的哲理。使90%的学生会正确默写《题西林壁》。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学文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并能熟读成诵。
2、在熟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题西林壁》中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人的心境。
3、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能正确说出诗中所含的哲理,并默写《题西林壁》。
学习重点:在熟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题西林壁》中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人的心境。
学习难点: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能说出诗中所含的哲理,默写《题西林壁》
一、导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第一单元的课文,知道了祖国有如此美丽的自然风光,那除了这些之外,你们还知道哪些地方很美呢?
同学们说了不少,今天老师也想向大家介绍一处风景。(展示庐山风景画)
看了以后,你觉得庐山怎么样?
看来大家都觉得庐山很不错,其实北宋的著名诗人苏轼也很喜欢庐山,他还为庐山写了一首诗,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首古诗——《题西林壁》(板书诗题)
二、讲解
1.解诗题,知作者
请结合课文的注释,理解一下本诗题目的意思。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题:书写; 西林:庐山有两座寺庙——东林寺和西林寺,这里的“西林”指的是西林寺; 墙:墙壁)
谁知道苏轼的生平?(生交流苏轼的资料。)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是苏轼在被贬途中经过庐山时写下的。
唐宋八大家:三苏、韩愈、曾巩、欧阳修、王安石、柳宗元)2.抓字眼,明大意
四人小组合作交流,你们从这句诗中读懂了什么?(通过不同形式的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1)把握朗读节奏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2)学习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横:从正面; 岭:连绵不断的高山; 侧:从侧面; 峰:高而尖的山头)横看成岭侧成峰:横着看,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仿佛变成了一座山峰。
远近高低各(重读)不同:向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看到的庐山景色都不相同。
【落实目标1和2】
(3)从这两句诗中,你知道为什么庐山在苏轼的眼中,会有这么多种变化吗?(苏轼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景物是不同的。假如你现在就面对着庐山,你能用“我站在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说一句话吗?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面目:相貌,这里比喻事物所呈现的景象;缘:因为。)“我”没有认清庐山的真面目(全景)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因为我站在庐山中,这一句里有一个字很难写,谁知道呢?(“缘”字)
这时候是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你能读出来吗?(5)反复诵读,指名说全诗意思。
【设计意图】:在读准字音和读出节奏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品味,会说出诗句的意思和心境。【落实目标3】
3.多诵读,悟诗情(1)多诵读: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庐山?(作者喜爱庐山)作者从多个角度,细致地观察了庐山,简洁而生动地描绘了庐山的奇特景象,可见他对庐山的奇丽景色流连忘返。你们说,你们能不能把作者那赞美之情用优美的嗓子朗读出来?好,现在让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朗读这首古诗。谁还记得读古诗的方法有几种?(齐诵、轮诵、唱诵、表演读、叠诵„„)好,现在就请你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读这首古诗。(2)悟诗情
刚才同学们非常有感情地朗读了《题西林壁》。但老师有一个地方却怎么也不能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自己“不识庐山真面目”呢?他不是已经说庐山“横看成岭侧成峰”了吗?(因为他所站的位置不同,横
看成岭侧成峰是站在远处看的,而不识庐山真面目则是身在庐山时看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我们要想对事情有一个全面地了解,就要多听一听其他人的意见。)
三、总结
《题西林壁》这首古诗,不仅是对庐山雄奇壮观、千姿百态景象的赞美,更包含了“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人生哲理。
【设计意图】采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在小组交流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会体悟诗中所蕴含的的哲理。【落实目标4】
四、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题西林壁》。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不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句诗的意思。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能正确认识“腊、浑、豚”三个生字,会写“莫、腊、浑、疑”四个生字。
2、在学文的基础上读准字音,读出古诗的节奏,并能熟读成诵。
3、在熟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人的心境。
4、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能正确说出诗中所含的哲理。
学习重点:在熟读的基础上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会用自己的话说出诗人的心境。学习难点:在知道古诗意思的基础上,能正确说出诗中所含的哲理。
一、知识链接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题西林壁》,检查一下背诵这首诗。
二、解诗题,知作者
1.今天,我们学习第二首古诗《游山西村》。作者是陆游,你对陆游了解多少?你们都读过陆游的那些诗呢?学生交流,教师补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他出生于北宋末年,一生处于国家**、人民苦难的严重关头。他能文能武,主张抗金,收复失地,写下许多忧国忧民的诗篇,是一位受人敬仰的爱国诗人。
2.“山西村”在什么地方?“游山西村”是什么意思?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歌。
三、抓字眼,明诗意
1、学生结合注释,自由阅读,读准字音。教师巡视指导。
2、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读出节奏,“疑” 与“又”这两个要重读,读出意境。(小组读,指名读,分男女同学读。)【落实目标1和2】
3、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诗的方法,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教师相机进行指导。
(1)乡亲们是怎样招待这位从远方来的客人呢?出示古诗的一二两句。(不要笑农家的腊酒浑浊,丰年待客的鸡肉猪肉够充足)
1、请同学们再去反复地读这两句诗,告诉老师你读到了什么?(能抓住重点词进行品读吗?也就是说你从那些关键词中体会到了山民的热情。)
预设:“足”是什么意思?指什么足,想像一下,山民招待客人时会让客人怎样喝酒,要求客人怎样吃肉,对,这就是农家人,他们会尽其所有、想尽办法的去招待客人,唯恐自己不够客气。那同学们想一想,在作者眼里,这里的“足”难道单单指酒菜足吗?那还指什么足?你能把山民的这份淳朴、好客情感通过读不折不扣的,足足的表达出来吗? 自由读——个人读_个人读——齐读。
2、山民对待诗人是那样的热情、好客,而诗人对待山民又是怎样一份情感呢?你能继续抓住关键词来谈谈你的体会吗?莫笑是什么意思?诗人叫人不要笑什么呢?对,这里的酒菜肯定没有大酒店里的精致,由此可见,在诗人的眼里,他不看重什么,他看重是什么?,相信此刻诗人已被山民这份淳朴,这份热情深深的打动了,同学们,让我们通过朗读把诗人内心的这份感动表达出来吧!自由读——个人——齐读。
3、同学们此刻你眼前仿佛看见了山西村村民招待客人的怎样一个画面?又仿佛听见乡亲们和诗人说了些什么?同桌之间互相交流汇报。
(2)受到乡亲们热情款待的陆游心情豁然开朗。他骑上毛驴,流连于山水之间。出示诗句,他看到了那些景物?山重水复指的是山峦重重,山一程,水一程。水道弯弯,柳暗花明又指的是什么?美丽的小山村。这里的“疑”是什么意思?能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吗?(山重水复真好像已无路可走,柳暗花明处又冒出一个村庄。)
【设计意图】在自学和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根据教师的提示指导,会概括出诗句的意思,并体会出诗人的感情,【落实目标3】
是啊!即使走到了路的尽头,你也有可能欣赏到别样的美景。同样的道理,即使人生陷入了困境,你也可能会绝处逢生。
诗人此时的心情肯定是非常的——那这份欣喜之情,你能把它读出来吗?(指导朗读)本来以为自己是陷入绝境,无路可走的,突然发现一片无限的风光,这前面一句该怎么读?后面一句又该怎么读?对,要先先抑后扬。个人读——齐读。
四、多诵读,悟诗情
1、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这首诗跟《题西林壁》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呢?那就是既有美丽的景色描写,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首《游山西村》里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说明什么道理呢?看似简简单单的诗句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看来,这句诗句能成为千古绝唱绝对有它自己的理由,当然,我们就没有理由不记住他了。一起读读这句千古名句。
2、同学们,你愿意把这首千古流传的古诗永远留为自己的记忆吗?请赶快把它背下来。
3、对于古诗,我们不但要会背,还要有感情地朗诵,同学们自由试着读,指名读、同桌读、齐读。【落实目标4】
五、课堂作业
1.背诵、默写《游山西村》。
2.结合生活事例,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的意思。
附:板书设计
游山西村
宋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叙事 盛情待客
山重/水复 /疑无路,柳暗/ 花明/又一村。
写景抒情 景色迷人
第四篇:四年级上册语文20古诗两首
20、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感悟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3、激起对祖国诗歌的热爱之情,培养课外主动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古代由于道路崎岖难行,交通工具落后,离别容易再会难,因而以送别饯行表达深厚的情意便成为一种习俗,送别也因此成为诗人笔下常见的题材。还记得学过哪些送别诗吗?
2、今天我们要学的两首诗堪称送别诗中的极品,被人们传诵至今。
请看诗题(揭题),谁来读,指导读出节奏。
二、同时呈现,比较题意
1、谈发现:比较这两个诗题,你发现了什么? ① 都有一个“送”字。② 都有地名。③ 都有人名。
2、顺学情适时理解“之”“使”。
3、理解题目含义。
三、整体诵读,理解诗意,感悟诗情
1、都是送别诗,两位诗人会怎样送别自己的好友呢?请同学们自己先读读这两首诗,注意读正确,读出节奏。
2、练读——指名读、正音、点评。
3、这两位诗人分别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送别的呢?
出示:——(时间),——(谁)在——(地点)送——(谁)去——(地点)。
朗读第一首诗前两句,填空。
4、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
①怎样的三月才叫烟花三月?在烟花三月的长江两岸,你们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美景?(理解“烟花”,学生想象画面)
②这么美的景色如果让你用诗句来形容,你想到了哪句? ③为什么是“西辞”呢?看地图分析。
5、感悟第一首诗的送别之景:
①诗人王维又是在什么时间送别友人呢?
学生读诗句,填空。
②这是一个怎样的早晨?王维眼中看到的是什么?给你的感觉是怎样的?(窗外绵绵的春雨、依依的杨柳„„。)③窗外那么多美景,诗人为什么只看到“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柳”与“留”谐音,看到柳,即生挽留、不舍之意。王维多想再留留自己的好友啊,可毕竟皇命难违,重任在身。)
6、两位诗人都是在这样美丽的风景中送别友人,同样是送,又有什么不同呢?诗人是怎样送别的呢?
①孟浩然在春光明媚的三月,乘船去繁花似锦的扬州,是因为考进士名落孙山后出去散散心的,李白会对老朋友说些什么呢?(是啊,他要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来鼓励自己的好友不要灰心,要积极乐观面对一切。)
读第一、二句,读出向往、乐观、愉快之情。② 江南三月,长江两岸繁花似锦,树木葱郁,长江上更是千帆竟渡,李白眼中看到的是什么?李白眼里看到的为什么是“孤帆”呢? “过尽千帆眼不见,一心只送孟浩然。”他深深牵挂的是他的老朋友孟浩然啊!(指名读出那份牵挂之情。)③ 友人的船都消失了,李白是不是也该走了?他还久久地站在那儿干什么呢?他要让这滚滚的长江水捎去他的留恋和祝福。
是啊,这消失的的是——(生接)友人的帆影,“不尽”的是那——(生接)滚滚的长江水和对友人那份难舍难分的情啊。
(指名读出难舍难分、留恋之意。)
④让我们带着那份乐观、向往、祝福与留恋再读读全诗。(配乐)
6、李白用目光表达自己的情谊,那王维呢?(一杯酒)
①劝君更尽一杯酒,“更尽”:再饮完。为什么要一劝再劝呢?阳关是个怎样的地方?(元二此去是茫茫的大漠与戈壁,长途跋涉,生死渺茫;西出阳关无故人;此地一别,不知何日相见„„)②此时此刻,王维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板书:伤感)
创设多种情境朗读:
A.他最想对老朋友说的是什么呀? B.师:“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千言万语,所有想说的话,都浸在了这一杯又一杯的酒中。C.西出阳关,就再也没有老朋友陪你——(生接)喝酒、吟诗„„(让我们再痛痛快快地喝一杯吧,读)
D.西出阳关又岂止是没有老朋友?西出阳关就没有了——(生接)父母之爱、手足之情、天伦之乐„„(这一路上你可要多多珍重,再读:“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这酒是喝了一杯又一杯,这喝尽的是——(生接)酒,不尽的是——那难舍难分的情(板书)啊!
④ 元二就这样带着这份浓浓的伤感和难舍的情意上路了,让我们再一起送送他。(配乐齐读全诗)
⑤ 这首诗又叫《渭城曲》,他深深地打动了一代又一代人,还被谱写成曲《阳关三叠》流传至今。你们能把它背下来吗?
四、拓展积累
1、你们看,一样的惜别之情,两位诗人的心境却是不一样的。这节课,我们走进了送别诗,感受到了诗歌美丽文字中流淌出的悠长韵味,感受到了诗歌优美词句中蕴含的深沉魅力。在古代诗词中,像这样表达人间真情的送别诗还有许许多多。
2、课后希望同学们好好地去找、去读,细细地去感受、品味古人的离别情怀。板书设计:
[送别诗]
古诗两首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一
不
李白
王维
样
一
乐观
伤感的 样
尽
真
的
↓
情
心
情
境
第五篇: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 古诗两首教案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三课 古诗两首
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能凭借课文插图或通过理解古诗大意;课外吟诵刘禹锡的其它古诗。
3.感悟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洞庭湖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2.理解诗意,想象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准备:
洞庭湖风光的多媒体课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读磁带、插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望洞庭》
一、导入揭题
1.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河秀丽,风景如画。今天,想带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领略一下洞庭 2.多媒体出示洞庭湖的画面。
3.师送一组词,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银光闪闪、水平如镜、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胧胧、宁静和谐。4.引出课题
师: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从古至今有无数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写下了许多描写洞庭的美诗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诗人刘禹锡来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这样一幅美景,不禁诗兴大发,写下了一首千古传颂的佳作。听,他正在吟诵呢!
多媒体出示诗和配乐朗诵。
二、精读会意
1.自读全诗,明确要求。
读准字音,读不准的生字看生字表,读通诗句。
2、检查自学效果,正音:洞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读,边读边思考,你读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词,来说一说。
(一)教学“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相互。和:和谐、协调。湖光:湖水的光。秋月:可以看出时间是秋天的晚上。
这句诗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两者融合在一起,显得非常和谐。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没有。磨:磨拭。镜未磨:指没
有磨拭过的铜镜。理解这句诗意:
湖上一点风也没有,湖面朦朦胧胧,就像一面没有磨拭过的铜镜。
诗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谁能美美地把这两句诗读好?(给生配乐)湖光/ 秋月/ 两相和,潭面/ 无风/ 镜未磨。
(二)教学“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遥望:远望。点题,可以看出诗人离洞庭湖有一段距离,所以诗的题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这句诗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颜色,就像“白银盘里一青螺”。
出示实物:白银盘和一个青螺:你看到了什么?与画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吗?诗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变成了一个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这句诗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银盘);把(君山)比作(青螺)。
指导读好诗句
遥望/ 洞庭/ 山水色,白银/ 盘里/ 一青螺。
闭上眼睛,听配乐朗诵,你能想象出这样的景色吗?用上一两个形容词说一说。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描述。
三、总结。
同学们,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观光旅游的人很多,你们将来有机会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阳市边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阳楼,好好地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四、指导写字
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忆生字。2.范写“潭、螺”,指出书写要点。3.学生完成习字册。
五、作业。
1.用钢笔完成习字册。2.抄写书后第三项词语两遍。
3.想象《望洞庭》所描绘的景色,用几句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峨眉山月歌》
一、引入谈话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有的同学在学前就会背许多首古诗,上学后,我们又学习了一些,谁愿意把你记住的古诗给同学们背背?你知道是谁写的吗?(指名学生背古诗,说作者)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一)介绍作者
我们熟悉的《早发白帝城》、《赠汪伦》是谁写的?李白是个怎样的诗人?谁愿意介绍一下?(指名介绍李白)过渡语:今天,我们再欣赏李白的另一首诗歌《峨眉山月歌》。
(二)学习《峨眉山月歌》 1.出示《峨眉山月歌》全文。
2.自己小声读读诗歌,找出本课生字,记记。
3.反馈:“眉”的半包围不能写成“尸”。提醒读准生字“君”、“羌”。
4.再读诗歌,读出诗的韵律、节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5.简介“峨眉山”。
6.学生根据注释自学,试着理解诗句的意思。
7.交流自学情况。学生谈对诗句的理解,教师随机指导。重点:
半轮——(看插图理解)上弦月或下弦月。影——指月影。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夜发——连夜出发。
向——驶向。思——思念。君——作者的友人。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诗意: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入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想
念友人却见不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的心情向渝洲驶去了。8.指名连起来说说诗句的意思。9.引导想象诗的意境。(1)出示插图,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了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心情怎样,表情又会是什么样的?
(3)看图有感情地朗读。10.练习背诵。
11.这两首诗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处?
三、作业 1.完成习字册。2.默写《峨眉山月歌》。3.完成书后第四题的第1小题。
4.收集两首没学过的李白的诗,课后向同学推荐。板书设计: 3.古诗两首 秋 月 半轮秋 教学反思:
在我的印象中,我的学习生涯中没有学过这两古诗,而今年又是第一次教四年级,所以刚开始翻开这一课是觉得有点措
手无策,无从下手:我要教会学生什么内容呢?后来经过反复品读,查阅资料帮助理解不明白的地方,特别是对“白银盘里一青螺”这句双重比喻句的理解,告诉我对不懂的地方不能妄加猜测,而要去细细体味。在教学是我想学生刚学习时可能会跟我有相同的感受:诗意难懂。我试着让学生说出自己的难懂的地方,再一一攻破的方法,事半功倍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