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2006年1月1日起施行)范文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切实维护和改善我省经济发展环境,严肃党纪政纪,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本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及其工作人员。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行为,是指违反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有关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善投资环境、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策和规定,以及违反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在公务活动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对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较大不良影响的行为。
第四条 违反关于对外开放的政策及改善法制环境的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适用或者变相适用已失效的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者其他规范性文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制发违反中央和省关于改善经济发展环境的决策和规定的政策、文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制定与国家法律、法规相违背的政策、措施,损害国家、集体和人民利益的;
(四)行政机关发布有关决定、命令等规范性文件,或者制定行政措施不按有关规定报请上级机关批准或者备案管理,造成严重后果的。
第五条 违反关于行政许可的管理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无规定依据实施行政许可的;
(二)不依法公示行政许可有关事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或者后果的;
(三)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许可申请不予受理的;
(四)在受理、审查、决定行政许可过程中,未向申请人、利害关系人履行法定告知义务的;
(五)依法应当举行听证而不举行听证的;
(六)不按照法定项目和标准收费的;
(七)对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行政许可或者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以及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不予行政许可或者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八)索要或者收受服务对象财物,或者借机谋取其他利益的。
其中,有上列第(八)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1
第六条 违反关于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的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对中央和省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政策规定拒不执行,或者变相抵制、反对、不予落实而贻误工作的;
(二)违反中央和省关于政务公开的有关规定,对应予公开的事项不公开,或者搞假公开,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
(三)对职责范围内的事项故意不办理,或者借故拖延、推诿、不按规定时限办理,或者人为设置障碍,歧视、刁难服务对象的;
(四)对其他单位依法提请支持、配合、协助的有关事项,不履行法定义务,造成不良影响或者后果的。
第七条 违反关于禁止在市场经济活动中实行地区封锁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违反规定在道路、车站、港口、航空港或者本行政区域边界设置关卡,阻碍外地产品进入或者本地产品运出的;
(二)对外地产品或者服务设定歧视性收费项目,规定歧视性价格,或者实行歧视性收费标准的;
(三)通过设定歧视性资信登记、资质要求、评审标准或者不依法发布信息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参加本地的招投标活动的;
(四)以采取同本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不平等的待遇等方式,限制或者排斥外地企业、其他经济组织或者个人在本地投资或者设立分支机构,以及对其在本地的投资或者分支机构实行歧视性待遇,侵害其合法权益的。
第八条 违反关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决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一)对管辖范围内的市场经济秩序维护、规范不力,对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长期失察或者放任不管,致使当地的建筑、流通、金融、中介、旅游、文化等市场秩序严重混乱或者存在严重隐患的;
(二)与制假售假、偷税骗税、骗汇、走私贩私等各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纪违法人员相互勾结,包庇、纵容其违纪违法行为,或者为其充当保护伞的;
(三)行政执法部门在维护、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活动中发现违法违纪案件线索,不及时向有关职能部门通报、移交,以罚代管、以罚代刑的;
(四)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配合金融监管部门对各种金融违法违规行为制止、查处、打击不力,甚至组织、参与、支持金融违法违规活动的;
(五)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违反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干预金融工作,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
(六)在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国有资产产权交易、政府投资的重大项目和工程建设、技术交易、特许经营权出让及政府采购等事务中,应当进行招标或者拍卖而未进行招标、拍卖的,或者未按规定的招标方式和招标组织形式招标的,或者不按规定进行交易的,或者在招投标活动中有虚假招标、泄露标底等行为的;
(七)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垄断性行业和公用企业采取行政命令、强买强卖、强制有偿服务、强揽业务、搭配搭售等方式,搞垄断经营,妨碍公平竞争,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
第九条 违反关于发展、规范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的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拒不与所办行业协会或者中介机构脱钩,或者违反规定把属于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转移或者委托给行业协会或者中介机构,搞有偿服务或者从所管理的行业协会、中介机构分利的;
(二)向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收取管理费,或者巧立名目向行业协会、中介机构收取、摊派费用的;
(三)在办理行政许可、登记、认证、裁决等事项时,强行要求接受中介服务,或者指定中介机构的;
(四)违反规定从事有偿中介活动,或者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违反规定在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中兼职(包括荣誉职务)或者兼职取酬的;
(五)对行业协会及中介机构疏于监管,以致发生行业协会、中介机构严重违法违规操作、弄虚作假、超标收费的;
(六)授意、指使、强迫中介机构出具虚假报告、提供虚假证明的。
其中,有上列第(六)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第十条 违反关于减轻企业负担的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违反企事业单位意愿,以广告、认购、定购、有偿新闻及其他任何形式直接或者变相向企事业单位收费,或者强制企事业单位参加各种评比、研讨、考核、培训等活动及各类学会、协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的;
(二)向企事业单位摊派,或者强行索要捐赠、赞助,以及向企事业单位强买、强卖产品的;
(三)将法定的无偿服务变为有偿服务,向企事业单位收取咨询、信息、检测、样品检验等各种费用的;
(四)对法定的减、免、缓及出口退税等收费、税收优惠政策,擅自增加条件的;
(五)以各种名义长期无偿占用企业财产的;
(六)利用职务或者工作上的便利,将本人或者亲属应当由个人支出的费用,到下属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报销的。
其中,有上列第(六)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第十一条 违反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行为的有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
(一)应予征收、检查、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而徇私不予征收、检查、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二)没有法定的行政征收、检查、处罚或者采取行政强制措施依据,随意实施行政征收、检查、处罚、采取行政强制措施的;
(三)擅自改变行政征收、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种类、幅度或标准,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实施行政征收、检查、处罚、行政强制措施的;
(四)在委托执法过程中,对受委托执法者的执法行为疏于管理、长期失察,或者指使、纵容、暗示受委托执法者滥施征收、检查、处罚、违法采取行政强制措施,或者违法与受委托者订立利益分配协定的;
(五)违法实施行政检查或者强制措施,给公民人身或者财产造成损害、给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造成损失的;
(六)执法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或者收受他人财物,或者将收缴的款物据为己有的。
其中,有上列第(六)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第十二条 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管理规定,有下列第(一)项行为的,给予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党内警告或者严重警告,行政警告至记大过处分;有下列第(二)、(三)、(四)项行为的,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行政记大过或者降级处分,其中有第(二)、(三)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行政撤职处分;有下列第(五)至(十)项行为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行政降级或者撤职处分,其中有第(八)至(十)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行政开除处分:
(一)不履行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职责,应收不收、应罚不羁,经批评教育仍不改正的;
(二)违反规定,擅自变更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者罚没范围、标准的;
(三)对已经明令取消或者降低标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仍按原定项目标准收费的;
(四)违反罚缴分离的规定收缴罚款的;
(五)违反规定,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者设置罚没处罚的;
(六)下达或者变相下达罚没指标的;
(七)违反财政票据管理规定实施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的;
(八)违反规定,擅自开设银行帐户的;
(九)截留、挪用、私分、坐收坐支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的;
(十)对坚持原则抵制违纪违法的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行为的单位或者个人打击报复的。
第十三条 审判、检察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反有关规定或者不负责任,损害经济发展环境,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按《人民法院审判纪律处分办法(试行)》、《检察人员纪律处分条例(试行)》追究有关人员的纪律责任外,对负有直接责任的主管人员或者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中的党员,给予警告或者严重警告处分;情节较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
分:
(一)对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要求保护合法权益的申请,无正当理由不予答复和办理的;
(二)违法采取保全措施或者不履行法定执行职责的;
(三)在办案工作中因违反有关规定或者不负责任导致有关人员伤亡等事件的;
(四)徇私舞弊或者枉法裁判的;
(五)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的;
(六)经查证确属冤假错案而不予纠正的。
其中,有上列第(三)、(四)、(五)项行为,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第十四条 有本规定以外的其他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参照本规定处理。
第十五条 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法人员实施纪律处分,由其所在单位按党组织的隶属关系和干部管理权限及有关规定程序办理。县级以上(含县级)纪检监察机关认为必要时,可以直接进行查处。
触犯刑律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违反本规定酿成国家赔偿后果的,除依照本规定追究责任人的纪律责任外,还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责令其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责任。
第十六条 违反本规定,情节轻微、尚未构成违纪,但群众反映强烈、造成一定社会影响的,可由有关党组织或者行政主管单位对直接责任人给予批评教育、责令作出检查、通报批评、诫勉、责令辞职、免职等组织处理。
党政机关授权或者委托、委派、聘用的其他组织和人员违反本规定的,可作解散、解聘、辞退处理。
第十七条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违反本规定,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除按本规定追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的纪律责任外,还应按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追究有关领导人员的责任。
第十八条 第十六、十七条中关于组织处理的决定可由有党员及干部管理权的机关或者单位直接作出,也可由纪检监察机关、组织、人事部门或者主管单位提出建议,报请有权机关决定。组织处理决定一般应在收到组织处理建议起30日内作出。
第十九条 对违反本规定所获的经济和非经济的各种利益,国家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没有明确规定的,对所得经济利益予以收缴或者责令退赔,非经济利益予以取消。
第二十条 本规定由中共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湖北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 本规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本规定施行后,国家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2005年11月11日
第二篇: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它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机关、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下列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一)在行政执法、司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野蛮执法的;
2、履行审判、裁决、处罚、调处等职能过程中显失公正,甚至徇私枉法,构成错案的;
3、偏袒、保护社会邪恶、黑势力的;
4、违反规定查扣、处罚车辆的;
5、滥用权力,干扰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行政强制措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7、擅自使用、损毁或保管不当被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8、将政府职能转让给社会中介机构或其它单位,进行有偿服务的;
9、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
10、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或无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11、对投资者的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12、在履行法定职责时,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置行政审批、登记项目或将登记备案变为审批的;
2、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撤销的行政审批、登记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审批、登记等事项,审批单位拖延不办的;
4、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管理制度《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三)在执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2、继续对已经废止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
3、将应由服务对象自愿接受的咨询、检测、信息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4、以召开会议、培训、考察、检查评比、学会、协会、研究会等为名,强制服务对象参加并收取费用的;
5、经过中介组织向服务对象乱收费的;
6、收费时不开具合法凭据或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
(四)在公务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工作不负责任,擅离职守,造成贻误工作或损失后果的;
2、工作中遇事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服务态度差的;
3、接受服务对象钱物、代币购物券,或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
4、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玩乐等活动的;
5、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的;
6、向服务对象摊派、索要赞助或无偿占用其财物的;
7、对企业实行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推销产品的;
8、向企业索要“保护费”的;
9、强行向服务对象拉广告,违反规定摊派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的;
10、强制服务对象接受不必要的指定服务,从中牟利的;
11、违反规定要求服务对象报销各种费用的;
12、对各种聚众阻工、向企业或客商敲诈勒索等行为采取放纵态度或制止不力的。
(五)有其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
第四条
问责方式
(一)领导干部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责令限期整改;
3、通报批评;
4、诫勉谈话;
5、调整工作岗位;
6、停职检查;
第三篇:损害经济发展环境实行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优化我县经济发展环境,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提高办事效率,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 本暂行规定适用于全县各级党政机关、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和其它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的机关、窗口服务单位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对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下列行为,实行责任追究。
(一)在行政执法、司法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滥用职权、以权谋私、假公济私、野蛮执法的;
2、履行审判、裁决、处罚、调处等职能过程中显失公正,甚至徇私枉法,构成错案的;
3、偏袒、保护社会邪恶、黑势力的;
4、违反规定查扣、处罚车辆的;
5、滥用权力,干扰和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和经营活动的;
6、违法实行检查措施或行政强制措施,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7、擅自使用、损毁或保管不当被扣押的财物,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
8、将政府职能转让给社会中介机构或其它单位,进行有偿服务的;
9、违反规定实施行政处罚,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
10、不具备行政执法主体资格或无法律和事实依据实施行政处罚的;
11、对投资者的投诉,不及时处理的;
12、在履行法定职责时,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二)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置行政审批、登记项目或将登记备案变为审批的;
2、继续执行已经废止或撤销的行政审批、登记的;
3、对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审批、登记等事项,审批单位拖延不办的;
4、在办理行政审批、登记、年检、认证、裁决等事项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或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
(三)在执行行政事业收费事项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擅自设立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或扩大行政事业性收费范围、提高收费标准的;
2、继续对已经废止的收费项目进行收费的;
3、将应由服务对象自愿接受的咨询、检测、信息等服务变为强制性服务并收取费用的;
4、以召开会议、培训、考察、检查评比、学会、协会、研究会等为名,强制服务对象参加并收取费用的;
5、经过中介组织向服务对象乱收费的;
6、收费时不开具合法凭据或不使用法定部门制发的专用票据,不执行“收支两条线”规定的。
(四)在公务活动中,有下列行为之一的:
1、工作不负责任,擅离职守,造成贻误工作或损失后果的;
2、工作中遇事推诿、扯皮、消极怠工、服务态度差的;
3、接受服务对象钱物、代币购物券,或吃、拿、卡、要、敲诈勒索的;
4、接受服务对象安排的旅游、玩乐等活动的;
5、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宴请的;
6、向服务对象摊派、索要赞助或无偿占用其财物的;
7、对企业实行强买强卖、强行承包工程、推销产品的;
8、向企业索要“保护费”的;
9、强行向服务对象拉广告,违反规定摊派订购书报刊物、音像制品的;
10、强制服务对象接受不必要的指定服务,从中牟利的;
11、违反规定要求服务对象报销各种费用的;
12、对各种聚众阻工、向企业或客商敲诈勒索等行为采取放纵态度或制止不力的。
(五)有其它损害经济发展软环境行为的。
第四条 问责方式
(一)领导干部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下列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责令限期整改;
3、通报批评;
4、诫勉谈话;
5、调整工作岗位;
6、停职检查;
7、给予行政处分;
8、引咎辞职或责令辞职;
9、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二)工作人员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采取以下方式追究责任:
1、作出书面检查;
2、取消当年评选先、优、模资格;
3、通报批评;
4、扣发奖金;
5、调整工作岗位;
6、给予行政处分;
7、辞退;
8、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
(三)造成严重后果的,或是管辖范围内一年内投诉达五次以上并查证属实的,对责任人所在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
以上行政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者合并使用。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
1、主动承认错误,并立即纠正违规违纪行为的;
2、主动挽回影响或损失,并及时向服务对象检讨的;
3、检举他人的问题,经查证属实的;
4、有其它从轻、减轻或免予处理情节的。
第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从重或加重处理:
1、个人内被投诉达二次以上,并查证属实的;
2、同时犯有本暂行规定第三条
(一)至
(五)款所列两种以上行为的;
3、认错态度差的;
4、对检举人、证人及管理相对人打击报复的;
5、有其它从重或加重处理情节的。
第七条 领导干部及其工作人员有违反本规定第三条行为的,由县纪委、监察局提出处理意见,由县委、县人民政府督促有关部门和单位按照本暂行规定作出处理;涉嫌违反政纪,应当给予行政处分的,由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涉嫌违反党纪的,由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八条 本暂行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实施情况汇报
XXX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实施情况汇报
(2012年8月7日)
自2006年1月1日《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纪律责任追究暂行规定》(鄂发„2005‟21号)(简称:暂行规定)文件颁布实施以来,我局把进一步规范党员领导干部行政行为作为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和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抓手,明确思想共识,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严格执行《暂行规定》有效推进了全市系统行政作风大转变、行政效能大提升。现就我局贯彻实施《暂行规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暂行规定》实施以来,XXX局党组高度重视,反复强调行政纪律,并制定准则规范,以制度约束言行,用言行提升形象,切实履行质监部门服务发展、服务企业的工作重心,在政风、行风、党纪、效能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提高。
(一)宣传发动,营造氛围
为保证《暂行规定》在我局的全面实施,促推该项工作的贯彻落实,我局成立了“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监察室与人事科之间的信息沟通、协调配合、督办落实机制,为贯彻落实《暂行规定》,扎实推进服务承诺、转 变服务观念、规范服务行为提供了组织保障。
1、召开会议。自鄂发„2005‟21号文件颁布,XXX局迅速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传达到全市系统各单位,以“一个中心”、“三个贴近”、“三个善待”和“三个首先”的指导思想为基准,全力践行《暂行规定》的纪律要求,并在全局大会上进行学习解读和部署。全市系统各单位积极响应,纷纷采取开展专题学习研究、为中层以上领导干部配发文件单行本、组织知识测试和充分利用网络宣传等多种形式,全面领会《暂行规定》的精神实质,深入理解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和深刻内涵,准确把握“一把手负总责,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专班认真落实,全体干部参与”的责任原则,统一干部职工思想,为扎实执行《暂行规定》奠定了思想基础。局党组多次在会议上提出:要时刻保持权力上的敬畏感、本领上的恐慌感、工作上的责任感感、纪律上的警惕感、事业上的紧迫感,用全市质监系统的履职尽责,促孝感社会经济发展的高效快速。
2、以案说法。XXX局结合《暂行规定》的宣传实施情况,深入开展“一月一考”、“周末大讲堂”等活动,并在全市系统内组织开展了专题辅导会,用“以案件说法规”的形式,说典型、讲实例,以发生在身边的实际案例解读《暂行规定》的内容条款,直观的讲解了《暂行规定》的条款法规,有效提高了党员干部职工的警惕性,提升了遵守法规的自觉性。
(二)建章立制,规范机制
根据《暂行规定》的要求,我局逐步建立起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优化发展环境相配套的规章制度,完善了行为监管机制,先后下发了《XXX质量技术监督系统政风行风建设“七不准”及违规处理暂行规定》、《关于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XXX质监系统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方案》、《XXX质监系统关于进一步规范会议(培训班)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涉企收费工作的通知》、《关于深入开展“三查”、“三走访”进一步规范各种行政行为的通知》、《关于全力支持服务开发区建设发展的六项举措》、《关于明确服务三大工程建设有关工作纪律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同时,全市系统每年初推行签订《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和《工作目标责任书》,全面健全规章制度,全力改进行政作风,明确中心工作,对各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和失职渎职,违反《暂行规定》而造成重大损失或恶劣影响的言行、事件给予严肃通报处分,追究责任人,全力推行“以制度规范言行”的工作准则,为《暂行规定》的有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三)数措并举,狠抓落实
为促进《暂行规定》的全面贯彻执行,XXX局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狠抓各项条款落实,对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中心工作始终坚持采取重点督查、专项督查和群众监 督、企业评议相结合的督查形式促进工作落实。
1、出台“二十条”便利举措。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重大决策,在广泛学习和深刻领会的基础上,我局以孝质监发﹝2005﹞2号文件的形式,迅速出台了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二十条”硬措施(行政执法“五不罚”、服务企业“五免费”、监督管理“五不查”、政务公开“五告知”),同时还作出了有关培训办班、咨询服务、涉企案件办理、首问负责制等相关规定,特别在规定管理、理顺职能、强化为为企业服务,避免市、区两级重复管理、多头收费等方面采取了些硬措施,对市、区两级裁减执质管理人员56人,技术检测项目合并建设。
2、开展主题活动。为切实推进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贯彻执行“质量兴市“战略,我局在全市系统内先后开展了“我为优化发展环境办实事好事”竞赛活动、“服务三大工程建设”、“五查五看”、“一企一策”、“治庸问责”、“创先争优”、“政风行风民主评议”、“万人评窗口”、“纠风正纪促跨越”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紧紧围绕优化发展环境的中心工作理念,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检”十二字工作方针为统领,以细化责任,强化监管,深化改革,优化服务为方针,提高干部职工思想认识,加强责任意识,全力践行《暂行规定》。
3、深化行政改革。一是优化行政审批流程,缩短审批 时间,对18项行政许可事项的审批时限提速率达到60%以上。二是减少行政许可事项,将过去各单位各科室负责的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统一归并到行政许可分局,将过去8个行政许可单位减少到1个,将过去行政许可事项40项减少到18项。三是推行许可事项代办制度,开辟绿色通道,简化办事程序,指定专人全程代办完成,实现全程一站式服务。四是实行“三集中三到位”。通过实施行政审批改革,有效约束和规范了行政权力运行,做到了“办事有程序、操作有原则”,既防止了行政权力的消极无为,又限制了行政权力的恣意妄为,从机制和管理上切断了权力的干预,极大地减少了权力寻租可能,促进了行政权力依法依规运行,提高了源头预防腐败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深入开展“三查”、“三走访”活动。作为深入推进治庸问责,切实规范行政行为,从根本上转变全市系统政风行风,树立良好质监形象的有力举措,我局坚持每月开展“三查”、“三走访”活动,使活动常态化,制度化,今年以来,XXX局先后对4家直属单位科室及3家县市单位的证书、案卷、报告进行了抽查,共发现问题72个,其中,10个证书类问题,19个案卷类问题,8个报告类问题。通过上半年“三查”活动,共发现7个技术机构共性问题,4个技术机构个性问题,5个特种设备管理问题,形成5份“三查”情况通报,7份整改报告。并对检查结果仔细分析成因,严格整改 考核,强化责任追究,为从源头上排查隐患,推进政风行风建设,落实优化发展环境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数据依据,为大力提升政风行风指明了方向。
(四)严格执纪,讲求实效
为确保《暂行规定》的有效施行,XXX局狠抓督查,以严格纪律、强化检查、提高能力为目标,要求全市系统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升行政能力,提高把握大局、服务大局的能力,在服务经济发展中不断规范自身行为,敢于动真碰硬,敢于迎难而上,将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促推跨越式发展的中心决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1、抓典型,竖“警示牌”。我局在践行《暂行规定》的过程中,以表彰先进、通报典型的办法,狠抓警示宣传,通过对应城局在行政执法期间,接受企业宴请的5名人员给予系统内严肃通报批评,并处以每人100元经济处罚,补偿企业损失等典型案例,为全市系统干部职工竖立了一张“警示牌”。
2、动真格,竖“警告牌”。我局以强化行政执法监督为抓手,严格进行责任追究,进一步规范行政行为,为优化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动真格。我局成立专项检查组,在全市系统内对行政审批、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行政行为开展集中查处行动,共通报处理30人,通报批评3个单位,调离岗位14人,局面检查27人,暂扣执法证27人,经济处 罚2.3万元,在全市系统内形成了极大的震动,竖起了一张行政作为遵纪、守纪的“警告牌”。
3、严要求,竖“教育牌”。我局坚持以教育宣传为举措,狠抓干部职工思想,着力推行学习触动思想、思想自律行为的教育理念,促进政风行风大转变。一是强化《质量技术监督职业道德规范》的教育,不断提高全体干部职工综合管理水平、行政执法水平和检验检测水平。二是坚决贯彻“六条禁令”(严禁酒后执法和工作日中午饮酒,严禁赌博和利用抹牌敛财,严禁接受工作对象及其亲友的钱物及消费活动,严禁私自与行政相对人联系和替行政相对人说情,严禁擅自变更行政处罚决定,严禁伪造检测数据出具虚假报告);杜绝五乱行为(乱收费、乱罚款、乱办理、乱发证、乱评比);在机关倡导“三办作风”(由我来办不推诿,现在就办不拖拉,办就办好不马虎);三是狠抓学习。坚持开展“学习月”、“读书年”、“春训”等活动,并先后举办了《质量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行政诉讼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等培训班,针对行政执法人员常用法规的“一月一考”活动。通过学习培训不断规范了自身行为,今年以来,全市系统共查处各类违法案件 千多起,未发生一起错案。
二、主要成效
我局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服务经济发展中始终坚持以 明确的思想为指导,以过硬的措施为抓手,注重为企业、群众办实事好事,切实遵行《暂行规定》中的条款法规,有力促进了全市系统干部职工勤政为民、恪尽职守、清正廉洁,服务到位,有力推动了省、市一系列“质量振兴”决策和不是的贯彻落实,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全市系统形象提升效果显著。
一是服务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实施《暂行规定》六年多来,通过教育宣传、以案说法、主题活动等一系列有力举措,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必须以实际行动落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切实做到科学管理、以人为本,扎实践行承诺、落实政策,机关作风明显扎实,服务态度明显改变,有力的促进了孝感经济发展软环境改善。
二是工作言行得到进一步规范。《暂行规定》实施后,我局坚持贯彻以制度规范言行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章,在领导干部职工中树立了一面高大的警示墙,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明显提升,执行力明显增强。打听抱怨的少了,埋头干事的多了;推诿塞责的少了,主动服务的多了;全市系统言行政风得到了极大的规范。
三是社会形象得到进一步提升。市委办公室在专报市委常委、副市长阅看的《湖北孝感重要信息》中,以《市质监局扎实抓好优化发展环境工作》为题专门介绍了我们的做法;XXX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简报》第三期,以《市质 监局成立七个专班全面推进环境建设各项任务》为题介绍了我局落实《XXX2005年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方案》的作法。在党组成员分头走访80多家企业时,企业也对我们优化发展环境的做法表示感谢和欢迎。
三、存在问题
《暂行规定》的出台,严格了行政行为,从制度上规范了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行政处罚、行政管理当中可能出现的行为风险,为保持政风廉洁、作风纯洁确立了法规上的保障,有效提升了全市系统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暂行规定》在近六年的施行过程中,对照本系统实际职能,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在履行监督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施行《暂行规定》中,特别是县市区质监局实行监督监管职权时,因对其中法律条款的顾忌,多有缩手缩脚,不敢监督、害怕管理的问题发生。一方面,由于质监部门的职能决定,要求全市系统必须对产品质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特种设备安全等各项工作实行强有力的监管、处罚,以杜绝影响社会公众健康安全的恶性事件发生;另一方面要服务企业、方便企业、减轻企业负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遵守《暂行规定》条款,导致了对企业的一些行为不敢监管、害怕查处的现象。
(二)在履行行政职能中存在的问题 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暂行规定》从多个方面规定了行政行为的准则,严格了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工作制度,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地方保护主义的依据,在行政执法中,质监部门,特别是各县市区的执法部门,常常受到《暂行规定》的条款约束,导致执法有顾虑、监管有难度的情况时有发生,让极个别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使用劣质原材料、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工厂钻到漏洞,继续生产,不仅产生了安全隐患,也滋生了地方保护。
四、意见建议
1、加强教育,预防为主。虽然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的责任追究暂行规定》,但这个规定主要涉及损害经济发展的事后惩处,属于“事后诸葛亮”。作为质量监管部门,还是要立足于教育在前、防范在先,对领导干部要加强经常性的学习宣传,要加强对服务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巡视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暂行规定》的“警示牌”、“高压线”作用,切实增强各级干部遵守规定的自觉性,防患于未然。
2、总结经验,强化意识。《暂行规定》已经施行6年多,应及时总结规定实施以来的工作实践和经验,深入研究质监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不断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制度创新。在推行《暂行规定》的同时,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一是增强服务意识,将审批程序透明化、即时办理化。二是强化监督意识。鼓励并受理一切有正义感的公民和单位对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违纪违规行为进行投诉举报。三是强化角色意识。不当旁观者,要当建设者,当改善和维护发展环境的“助推器”。
3、细化规则,完善配套。虽然《暂行规定》明确界定了11大类责任主体和61种应当追究责任的主要情形,但在追究责任的方式上则比较模糊、比较宽泛和抽象,在具体实践中操作性不强,也容易造成各地在追究方式上标准不
一、处罚尺度宽严不一等问题。因此,最好出台和《暂行规定》相配套的有关细则,使《暂行规定》的条文与规则从体制与机制上能够给予保障,使之更具合理性、操作性、实效性。
4、狠抓落实,有规必守。制度的效用取决于制度的执行,要将有关执行情况在党内和社会公开,让广大干部群众了解监督、参与监督、支持监督,真正做到有章必依、执行必严、违规必究。
第五篇: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发布单位】81802 【发布文号】鄂发[1999]8号 【发布日期】1999-03-26 【生效日期】1999-03-26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的通知
(鄂发〔1999〕8号1999年3月26日)
现将《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湖北省委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行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明确我省各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对党风廉政建设应负的责任,保证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决策和部署的贯彻落实,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各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人民团体。
第三条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政;立足教育、着眼防范;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谁主管,谁负责;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奖励与惩处相结合;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
第二章 组织领导
第四条 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各级党委要加强对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的领导,成立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工作。
第五条 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委书记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党群工作的副书记、纪委书记、政府常务副职担任,领导成员由纪检、组织、宣传、机关工委、监察、人事、审计等部门的领导同志组成。
第六条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纪委,由纪委一名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组织部一名副部长、宣传部一名副部长、机关工委一名副书记、纪委一名常委担任副主任。
第三章 责任范围
第七条 各级党委领导班子对所辖地区、部门、系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正职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对本级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其成员和下一级党委领导班子的正职的党风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分管部门正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八条 各级政府领导班子对本级政府序列的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政府正职领导对职责范围内的廉政建设负总责,对本级政府领导班子的廉政建设及其成员的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政府副职领导根据工作分工,对分管部门正职领导干部的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九条 各级党委、政府的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全面领导责任;领导班子正职对职责范围内的党内廉政建设负总责,对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及其成员的党风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根据工作分工,对分管部门和单位正职领导的党风廉政情况负直接领导责任。
第十条 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在上级纪检监察机关和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负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查处违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规定的违法违纪案件,按照党委、政府的意见督促有关单位和领导干部认真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第四章 责任内容
第十一条 党委(党组)、政府以及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在党风廉政建设中承担以下领导责任:
(一)贯彻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及上级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部署和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实际,制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安排部署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并组织实施;
(二)分析研究责任范围内的党风廉政状况,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党风廉政建设各项任务的落实;
(三)开展党性党风党纪和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宣传邓小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理论和党风廉政法规,增强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四)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法规制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制度,并督促落实;
(五)履行监督职责,对所辖地区、部门、系统、行业的党风廉政建设情况、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六)严格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拨任用干部,防止和纠正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不廉洁、不重视党风廉政建设的干部不得进入领导班子;
(七)加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和纠正行业不正之风三项工作的领导,支持执法执纪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为其有效开展工作创造条件;
(八)注重党风廉政建设治本工作,完善管理机制、监督机制,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
第十二条 党委(党组)、政府以及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正职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以下领导责任:
(一)根据上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部署、要求和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规划,对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和安排;
(二)分析研究本地区、本部门、本系统、本行业党风廉政状况,及时了解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解决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每年至少听取两次党风廉政建设专题汇报;
(三)领导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检查考核,督促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规划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
(四)加强对反腐倡廉工作的领导,亲自抓大案要案的查处,帮助纪检监察机关和有关部门排除办案工作中的干扰和阻力,解决办案中的困难;
(五)密切联系群众,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呼声,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党风廉政建设方面的热点难点问题;
(六)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拨任用干部,不得任人唯亲、拉帮结派、封官许愿;
(七)负责领导班子党风廉政建设,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检查廉洁从政情况,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八)模范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管理好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行为。
第十三条 党委(党组)、政府以及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在党风廉政建设中负以下领导责任:
(一)指导分管部门和单位制订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计划,布置党风廉政建设工作;
(二)对分管部门和单位的反腐倡廉工作给予具体指导,帮助解决反腐倡廉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
(三)领导、参与分管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检查考核,根据检查考核结果,向本级领导班子提出奖惩建议,督促分管部门和单位对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四)每年至少两次向本级领导班子报告分管部门和单位党风廉政建设情况;
(五)严格遵守党风廉政法规,管好家庭成员和身边工作人员,防止发生违法违纪和不廉洁行为。
第十四条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在部署安排工作时,要把党风廉政建设纳入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目标管理,与业务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在部署前,要按照本办法第十一条至第十三条规定的责任内容,结合全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具体要求,从实际情况和部门特点出发,制定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应达到的主要目标、采取的主要措施、完成的具体时限等,同时确定目标责任人。在此基础上,向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写出专题报告。
第五章 责任考核
第十五条 各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应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组织、领导对下一级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检查或考核。必要时,也可组织专项检查或考核。具体工作由领导小组从有关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小组或考核小组承担。
第十六条 检查或考核结束后,检查小组或考核小组应写出检查或考核报告,对检查或考核中发现的典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小组提出奖惩建议。
第十七条 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执行情况的检查和考核结果记入领导干部档案,作为对领导干部的业绩评定、奖励惩处、选拨任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八条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应将贯彻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列入总结或工作报告,并于每年7月份,就上半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写出专题报告,次年1月份就前一全年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情况写出专题报告。
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专题报告报送上一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各级党委、政府职能部门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专题报告报送本级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十九条 党委(党组)、政府以及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的领导班子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分别给予批评、通报批评、改组、解散等组织处理,同时追究领导班子正职和有关人员的纪律责任:
(一)对上级党委、政府以及上级机关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工作部署和要求,不认真贯彻执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不力,对存在的问题放任不管,经指出仍无明显改进,导致所辖地区和单位党风廉政状况恶化的;
(二)对执纪执法机关工作不重视、不支持,干扰执纪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职权,对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不正确处理的;
(三)领导班子纪律松弛、软弱涣散,内部不团结、不协调,党的组织生活不健全、不严格,班子缺乏凝聚力、战斗力的;
(四)选拨任用干部等重大问题不经集体讨论决定,搞个人独断或少数人专断的;
(五)领导班子有集体违纪行为的。
第二十条 领导干部违反本办法第十二、十三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给予组织处理或者党纪处分:
(一)对上级领导机关交办的党风廉政建设事项拒不办理,或者对管辖范围内发生的明令禁止的不正之风不制止、不查处,或者对严重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
(二)由于工作不力,管辖范围内发生重大案件,致使国家、集体资财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造成恶劣影响的,责令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辞职或者对其免职。
(三)违反《党政领导干部选拨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的规定选拨任用干部,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提拨任用明显有违法违纪行为的人,引起群众强烈不满,造成恶劣影响的,给予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或者留党察看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四)授意、指使、强令下属人员违反财政、金融、税务、审计、统计法规,弄虚作假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警告、严重警告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至开除党籍处分。
(五)授意、指使、纵容下属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对办案人、检举控告人、证人打击报复的,给予负直接领导责任的人员严重警告或者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六)对配偶、子女、身边工作人员严重违法违纪知情不管的,责令其辞职或者对其免职;包庇、纵容的,给予撤销党内职务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留党察看或者开除党籍处分。
(七)其他违反本办法第十二、十三条规定的行为,情节较轻的,给予批评教育或者责令作出检查,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或者党纪处分。
具有上述情形之一,需要追究政纪责任的,比照所给予的党纪处分给予相应的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应当追究责任的,由主管机关、任免机关或纪检监察机关按照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二条 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参照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三条 各地、各部门要结合本地、本部门工作实际,根据本办法制定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评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中共湖北省纪律检查委员会、湖北省监察厅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