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七步务实做规划》读后感
《七步务实做规划》读后感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规划无论是对企业而言,还是对部门而言,都是重中之重。然而,对很多管理者来说,做规划不是难事,做好规划才是难事。
最近读了一本书《超级中层商学院之七步务实做规划》,很好的一本书。理解企业战略、战略执行回顾、确立部门目标、做好环境分析、选择部门策略、制定工作项目与进度计划、协调资源配置是我们需要学习的精华内容。
很喜欢一句话:那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我发现自己每天都有说错的话,每天都有做错的事,当然值得欣慰的是每天也都有进步。我希望通过正能力的累积,不断的完善自己的不足。
下面说说我的工作规划:
第一、多学习。学人所长,补己之短。古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做人不能过分的自以为是,要多听听别人的意见,不要认为自己很在行,更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什么都对。
第二、多沟通。沟通可以传递和获得信息,也可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分歧,在某些事情上达成一致。
第三、做好计划。有计划的去工作能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风险,可以更好更快的完善工作。
第四、适时适当请示汇报。遇事尽量自己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与公司利益相关的重大问题及时请示。
第五、多总结。回头看看自己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有哪些地方该改进,想想以后自己该怎么做。
第六、多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得再好,实施不了也没用,要实干,不能纸上谈兵。
第七、多互助合作。我们是一个团队,不能怕承担责任而人人自危,遇事能推出去就推出去,能不管就不管。责任是一种使命,更是一种做人的态度。凡是与企业利益相关的,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一起解决。
第八、多付出。热爱和真情是我们精神状态的最佳写照,是我们必备的思想品质和工作态度。大家既然选择了这里,就应该把这里当做自己的家,员工多关心企业,企业多关心员工。有了积极向上的团队凝聚力,一个企业才能健康发展。
我相信在董事长和副董事长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同事们的积极努力,希波的明天会更好,让我们一起奋斗吧!
采购部:蒙海伦
第二篇:七步诗读后感
在三国.魏时期,曹操有两个很出色的儿子,曹植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七步诗读后感。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弟弟曹植,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便想方设法害死曹植。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原来兄弟之情在权利面前时如此不堪一击的。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这首《七步诗》。
诗的意思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后来,这首诗的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涵,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成仇、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我觉得这首诗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它在教育着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团结一心,不要因名利权力而破坏感情,反目成仇。
国家也一样,比如朝鲜和韩国,本来是同一个国家的,现在却弄到断绝一切关系的地步。朝鲜,这个国家的生活一直都处于低水平。两国的不团结,令周边的局势变得不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其实,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安定团结、和谐相处了,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每天早晨,妈妈都要让我背一首古诗。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七步诗》。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来历令人惊叹。作者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两人竞争王位。曹植很有才华,曹丕则为人圆滑,赢得了曹操的欢心,后来当了皇帝。因为嫉妒弟弟的才华就想治一治弟弟。便令曹植走七步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把弟弟杀掉。果然才华横溢的曹植便作出了这首《七步诗》。
这里面的豆是指作者曹植,而这里的豆萁就是指哥哥曹丕。这首诗的比喻用的十分贴切。曹丕因为嫉妒弟弟连亲情都忽略了,真是太残忍了。
如果我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我一定会非常爱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亲情。
曹植前期也是在相对安一的环境中过着贵公子生活,但颇有功名事业心。他一生所热烈追求的是“戮力上国,流惠下民,建永世之业,流金石之功”(《与杨德祖书》)。当曹操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局面时,他的政治雄心便是西灭“违命之蜀”,东灭“不臣之吴”,“混同宇内,以致太和”(《求自试表》)。他的诗歌的主要内容之一,便是表现这种雄心壮志。《薤露篇》说:“愿得展功勤,输力于明君。怀此王佐才,慷慨独不群”。在《鰕(鱼旦)篇》里,诗人自比为鸿鹄,把“势利惟是谋”的小人比为“不知江海流”的鰕(鱼旦)和“安识鸿鹄游”的燕雀。这些都表现了他追求理想和颖脱不群的性格。但由于诗人前后期生活境遇的不同,表现这方面内容的作品,其情调、风貌也有显著的差异。前期以《白马篇》为代表,它塑造了一个武艺高强、渴望卫国立功甚至不惜壮裂牺牲的爱国壮士的形象,充满豪壮的乐观的精神:“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凌鲜卑。……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后期以《杂诗》为代表,更多地表现了壮志不得施展的愤激不平之情。如《杂诗》其五:
仆夫早严驾,吾行将远游。远游欲何之?吴国为我仇。将骋万里途,东路安足由?江介多悲风,淮泗驰急流。愿欲一轻济,惜哉无方舟!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
曹植后期备受迫害和压抑。《世说新语》载一个故事说,曹丕曾命他七步中为诗,不成则将行大法,读后感《七步诗读后感》。他作诗道:“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个传说很能表现他当时的处境。他的后期诗歌也主要是表现这种处境和心情。
作于黄初四年的《赠白马王彪》是诗人后期的一篇重要作品。当时诗人和白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都去京师朝会,任城王到京后不明不白地死去,诗人与白马王回返封地时,又为有司所阻,不能同行,于是诗人“愤而成篇”,写下了这首赠诗。全诗共分七章,表现了丰富的复杂的感情。诗中如“鸱鸮鸣衡轭,豺狼当路衢,苍蝇间白黑,谗巧令亲疏”,痛斥了迫使他们分行的有司;“奈何念同生,一往形不归。孤魂翔故域,灵柩寄京师”,表现了对任城王暴亡的深沉悼念;“变故在斯须,百年谁能持”,也吐露了诗人在岌岌可危的处境中惴惴不安的心境。这首诗虽然只是抒发诗人的主观感情,客观上却深刻地暴露了统治阶级内部萁豆相煎的残酷,是有深刻的思想意义的。这首诗的抒情艺术水平也很高。诗人把复杂的感情,通过章章蝉联的轳辘体的形式,一步步抒发出来,极有层次。另外,诗人的感情虽然十分悲愤激切,却不是一味的直接倾诉,往往通过叙事、写景,或通过哀悼、劝勉等方式宕开去写,这就把感情表现得沉着从容,丰富深厚。
此外,他的《吁嗟篇》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他“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野田黄雀行》则表现了他对迫害的愤怒和反抗: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诗人以罗家喻迫害者,以雀喻受害者,塑造了一个解救受难者的侠义少年的形象,寄寓了作者的理想和反抗情绪。曹丕即位就积极翦除曹植的羽翼,杀死了他的好友丁仪、丁廙等,可见这样的诗是有现实背景的。
曹植前期的诗歌主要是表现他的壮志,很少反映社会现实,只有《送应氏》第一首因送友人而连带写到友人所居的洛阳的残破。后期由于自己生活的不幸,逐渐能体会到一些下层人民的痛苦,才写出了个别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如《泰山梁甫行》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当时海边人民贫困生活的画面: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柴门何萧条,狐免翔我宇。
《杂诗》第二首则表现了对从戎的“客子”的同情。
曹植还写了不少情诗,如《七哀》、《美女篇》等。这些诗与表现壮志的诗风格明显不同,感情哀婉缠绵,与汉末古诗中的抒情诗极相近。《七哀》一首情调尢肖《古诗十九首》。这些诗中有一些可能寄托了诗人君臣不偶和怀才不遇的感情。
《诗品》说曹植的诗“骨气奇高,词采华茂”,很能概括曹植诗歌的艺术风格。曹植一生热中功名,追求理想,遭遇挫折后,壮志不衰,转多愤激之情,所以诗歌内容充满追求与反抗,富有气势和力量,这就形成了“骨气奇高”的一面。
在建安诗人中,曹植要算是最讲究艺术表现的。他的诗歌虽然也脱胎于汉乐府,但同时吸收了汉末文人古诗的成就,并努力在艺术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建安诗歌从乐府出来逐渐文人化,到了曹植手里就具有明显的文人诗的面目了。如《美女篇》模仿汉乐府《陌上桑》,但描写的细致和词藻的华丽,与《陌上桑》迥异其趣,正表现了这种倾向。曹植的这种努力造成了他的“词采华茂”的一面。他的诗善用比喻,不只多而贴切,并且常常以全篇为比,如以少年救雀喻解救受难者,以转蓬飘荡喻流徙生活,以女无所归喻怀才不遇等。他的诗又注意对偶、炼字和声色。如“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参差。秋兰被长坂,朱华冒绿池。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一连三联对偶,后两联尤为工整。“被”字,“冒”字见出作者选词用字的匠心。他有些诗句已暗合律诗的平仄,富于音乐性。此外曹植的诗还工于起调,善为警句,如“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惊风飘白日,光景驰西流”,它们或在篇首,或在篇中,都使全诗增色。曹植这方面的成就提高了诗歌的艺术性,但也开了雕琢词藻的风气。
曹植的辞赋也都是抒情小赋。《洛神赋》是他赋中的名作。这篇赋接受了《神女赋》的影响。它熔铸神话题材,通过梦幻境界,描写一个人神恋爱的悲剧。赋中先用大量篇幅描写洛神宓妃的容貌、姿态和装束,然后写到诗人的爱慕之情和洛神的感动:“于是洛灵感焉,徙倚傍徨,神光离合,乍阴乍阳。竦轻躯以鹤立,若将飞而未翔。践椒涂之郁裂,步蘅薄而流芳,超长吟以永慕兮,声哀厉而弥长。”通过这些动作的描绘把洛神多情的性格也刻划得十分突出。最后写到由于“人神之道殊”,洛神含恨赠珰而去,和诗人失意追恋的心情,有深厚的悲剧气氛。这篇赋想象丰富,描写细腻,词采流丽,抒情意味和神话色彩很浓,艺术的魅力很大。
在曹植的文章中,《与吴季重书》和《与杨德祖书》是两篇有名的散文书札。后一篇直抒怀抱,讥弹时人,文笔锋利简洁,也很能表现他自视甚高的性格。另外,他的《求自试表》、《求通亲亲表》是两篇骈俪成分极重的文章。但它们都有一定的内容,而在形式上,对偶排比句也往往是三、四、五、六言相间,并且不排斥散句,所以错落有致,工整而不萎弱,与后来许多形式主义的骈文有很大不同。特别是前一篇,诗人的急切用世之心,洋溢在字里行间。
第三篇:七步诗读后感
每天早晨,妈妈都要让我背一首古诗,七步诗读后感。可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首《七步诗》。
诗的内容是这样的:
七步诗
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七步诗》的来历令人惊叹。作者曹植和曹丕都是曹操的儿子,两人竞争王位。曹植很有才华,曹丕则为人圆滑,赢得了曹操的欢心,后来当了皇帝。因为嫉妒弟弟的才华就想治一治弟弟。便令曹植走七步作出一首诗,否则就把弟弟杀掉。果然才华横溢的曹植便作出了这首《七步诗》。
这里面的豆是指作者曹植,而这里的豆萁就是指哥哥曹丕。这首诗的比喻用的十分贴切。曹丕因为嫉妒弟弟连亲情都忽略了,真是太残忍了。
如果我有一个弟弟或者妹妹,我一定会非常爱他,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珍惜亲情。
-----------------------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曹植的七步诗,我想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七步诗》讲述了这样一段故事:
曹植是曹操的三儿子,曹丕的弟弟,曹操的大儿子曹昂死后,曹操在二、三两个儿子中选继承人。由于曹植才华横溢,深得曹操宠爱,本想立为继承人,因此被曹丕嫉恨。曹丕做皇帝后,想迫害曹植。
于是命令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以兄弟为题材的诗,完不成就杀头!结果曹植机智地吟诵出这首《七步诗》,曹植在这首诗里用豆和豆萁来形容兄弟是骨肉相连,密不可分的整体,不要互相残杀,成功地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读后感《七步诗读后感》。
读了这首诗后,我觉得同学们就象兄弟姐妹一样,希望大家要将自己的同学视为亲人,团结友爱,相互帮助。
-------------------
在三国.魏时期,曹操有两个很出色的儿子,曹植就是其中一个,他是曹操的小儿子,从小就才华出众,很受到父亲的疼爱。曹操死后,他的哥哥曹丕当上了魏国的皇帝。曹丕是一个忌妒心很重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能力不如弟弟曹植,担心弟弟会威胁自己的皇位,便想方设法害死曹植。
有一天,曹丕叫曹植到面前来,要曹植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以证明他写诗的才华。如果他写不出,就等于是在欺骗皇上,要把他处死。曹植知道哥哥存心要害死他,又伤心又愤怒,原来兄弟之情在权利面前时如此不堪一击的。他强忍着心中的悲痛,努力地想着想着……果然,他就在七步之内作了这首《七步诗》。
诗的意思是这样的: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羹。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豆子和豆茎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豆茎煎熬豆子又怎能这样的急迫呢?后来,这首诗的意义已不在是此诗本身价值,它包含了深遂的政治内涵,成了久远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争夺地位、权力、财产兄弟反目成仇、手足相残的一种写照。
我觉得这首诗在现代社会也同样适用,它在教育着我们:兄弟姐妹之间,人与人之间都应该和谐相处,团结一心,不要因名利权力而破坏感情,反目成仇。
国家也一样,比如朝鲜和韩国,本来是同一个国家的,现在却弄到断绝一切关系的地步。朝鲜,这个国家的生活一直都处于低水平。两国的不团结,令周边的局势变得不稳定,国与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变得紧张起来……
其实,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只有安定团结、和谐相处了,国家才会繁荣富强。
第四篇:辩证的看务实的做
《辩证的看务实的做》
今天,党总支召开的班子(校委会)民主生活会,对我本人而言,既是一次党组织对我工作的检查汇报会,也是一次促进我进一步学习的提高会。在实验小学工作的十几年中,承蒙各位领导、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使我从一个对学校管理工作一无所知到成长为现在的一名学校干部。我深深的感受到,我个人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得益于学校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体现了领导和老师们对我的厚爱和关注,我在学校这个大家庭中工作,感觉十分踏实,也很温暖,没有理由不干好本职工作。下面我就结合自己分管的办公室、电教、综治等部门工作实际,谈谈我对工作作风建设的认识和剖析自我不足这两个方面向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汇报如下:
一、作风建设的认识。
1、作为一名学校干部,必须要有过硬地政治思想素质和敬业精神。政治思想素质是做人做事的精髓,对于开展自身工作尤为重要,一直以来,我坚持把它当着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认真学习、整理和分析相关政治动态的精神食粮,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用以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工作中做到识大体,顾大局,不过分计较个人得失,始终坚持拥有一颗平常心,踏踏实实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进而创新性的开展工作。
2、作为一名学校干部,必须要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全面的业务能力。在工作过程中,逐步积累一些实践管理经验,逐步形成在大事面前能冷静,在难事面前善思考,在是非面前讲原则的工作作风。
3、作为一名学校干部,必须要有较高的组织协调能力。组织协调能力是一名干部的重要素质,在多年的工作的实践中,我深刻的人体会到,要想干好本职工作,就必须要做到注意加强横向与部门领导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纵向与群众之间的沟通与协调的能力方面的建设,无论做工作还是办事情,尽量做到思路清晰,举止有度,头绪分明,恰到好处。
4、作为一名学校干部,必须要理清分管工作的职能与职责,就我分管的处室来说,办公室的主要职责就是沟通上下、联络内外、协调各方、促进学校工作正常有序运转的枢纽,是对外联系的第一窗口,电教处是学校对内对外开展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和其他处室一样,都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和各项工作的重要平台,作为分管副校长,既是本单位、本处室的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即要将学校领导的决策细化为具体方案,又要负责方案的具体实施,既要承担具体的业务工作,又要指导处室主任,组织处室工作人员一道共同完成任务。因此,对于这样的职
能与职责,我本人认为具体可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是做好服务
就我个人而言,我工作的灵魂就是服务,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做好服务工作,首先就要有做公仆的意识,既要当好上级领导下的公仆,也要当好广大干部职工的公仆,全心全意的为大家服务。
第二是搞好协调
要想做好组织协调,首先要做到面对急事不急躁,要随和但不要盲目随从,要自信但不要固执,对事情要多思考而不是多怀疑,其次要做到从本职工作出发,不以个人爱好为取舍,培养兴趣的的多样性,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此外在协调的过程中,不仅要有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的工作作风,还要有善始善终的毅力,不仅在取得成绩的时候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也要能为保持大局而忍辱负重。
第三是当好助手和校长的参谋职能,大多以领导班子的决策进行及时准确的掌握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动态,及时向领导反馈各方面的信息。
二、自我问题剖析
作为一名学校干部,干好工作的决心和信心人人都有,主观动机向好的方向发展也是人人所想,但工作中出偏出错也都在所难免,我想每个人都是在不断的总结与改正中取得进步的。下面就我自身不足之处进行剖析,请领导和同志们给予指正,以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
不足之一,深入处室工作力度不够,尤其是对电教处的工作实际情况掌握的不是十分透彻。分析这一问题,从主观上讲,因办公地点在校办,不知不觉的就把工作重心就偏移到了办公室;从客观上讲,由于自己的电化教育技术水平低,对电教工作重视不够。
不足之二,个人修养有待提高,特别是在与老师讨论解决问题、沟通交流时嗓门较大,很容易被老师误解成工作方法简单,情绪急躁、爱发脾气,不虚心,不谦虚等。这些都是我自身的弱点,真诚希望同志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提醒我、督促我,使我尽快加以改正。
当然,在我身上存在的问题不仅仅是自己总结的这几方面,还有许多自己没有察觉的缺点,需要在与同志们的进一步交流中发现和改进,需要在坐的领导和同志们给予中恳的批评。
总之,今后,我愿和大家一起在开拓中前进,在前进中开拓,保持积极进取的良好精神状态;和大家一起团结奋斗、发挥优势,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走向更成熟!
谢谢大家
第五篇:务实求理读后感
最近出版的《务实求理》一书,收入了李瑞环同志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在天津和中央工作期间的讲话、文章117篇,是作者继《学哲学 用哲学》、《辩证法随谈》之后的又一部重要论著。本文摘编自书中所收入的1988年1月5日“李瑞环同志同天津市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座谈时的讲话”。
(一)要找正派的人
“要配好班子就得找好人”。这话当然是对的,但这里所讲的好人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好人,指的是道德品质好和思想觉悟高的人。具体来说,他们必须是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十三大通过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积极主张并参加改革开放,不搞自由化和僵化的;他们必须是全心全意为国家办事、为人民谋利益,一切言行都是以党和国家民族大业为出发点,而不是以其他,例如,以个人、小团体利益为出发点的;他们是尽心竭力、兢兢业业拼命工作的,不怕苦、不偷懒、不停顿地想事,没完没了地干事,永不满足,永不懒惰;他们光明磊落,有话讲在当面,有错不怕批评,不搞小动作,不搞拉拉扯扯,不搞团团伙伙;他们坚持原则,坚持真理,不怕得罪人,不当老好人,敢于仗义执言,为真理不顾一切;他们为人诚恳,待人宽厚,决不背后整人,对任何人哪怕是犯了错误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也是满腔热情地去帮助、去对待,甚至“书生气”地宣传这些人的长处。当官对他们讲是什么?就是受苦;有权对他们讲有何用?就是负责。这样的人才是我们需要的人,只有选这样的人进班子,天津的各项事业才有希望。
(二)要注重办事能力
什么叫做好班子?简单地讲就是忧国为民能办事的班子。忧国为民是德,是觉悟;能办事是才,是水平。首先应该重视的是德,是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但一个好的班子不只是要有德,而且要有才,要能办事。从某种意义上讲,班子重要的就是因为它要办事,班子好,可以办很多事;班子不好,许多事就办不成。办事,包括肯办事、敢办事、会办事。能办事是个综合指标,没有理论不行,光有理论没有实践经验也不行。比如有些人话说得挺顺溜,找毛病没有,论用处不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既没有错处,也没有用处;药方开得挺多挺全,但不对症下药,不能治病。这种人,一方面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不能办事,容易误事;一方面又容易讨好,容易通过。要配好班子就不能用这种人。
(三)看人主要看政绩
一个人怎么样,主要看他的工作过程及结果,而不是凭关系,更不是凭领导印象。政绩是一个人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工作不肯干,政绩出不来;没有真本事,政绩出不来;群众不拥护,政绩出不来。所谓能办事,主要的标准就是政绩。我们现在的毛病在于一方面大家都反对说空话的人,另一方面干事多的人又常常得不到支持,甚至干事越多,人们意见越多。凡干事的人就得说话,就得办事,就得待人,而老说话难免有错,老办事难免有误,老待人难免有怨,加在一起就叫做说错了话,办错了事,得罪了人。结果缺点比不办事的人还多。办事不多的人,你说不出他有多少具体的毛病,常常容易通过。但如果以这种人为主体组成一个班子,我看不行,因为他只想当好人,不想多干事,也很难说他能忧国为民。坚持用人看政绩,即不要只听他怎么说,主要的是看他干了哪些事,这样公道、科学,人们服气,也可以避免发生大的偏差。如果真的这样做并不断地宣传、提倡,久而久之,逐步形成风气,使干事的人光荣、受尊重,不干事的人耻辱、吃不开,人们就会去努力干事,而不是把精力用在串门、送礼、搞关系上。
(四)要正确看待优点和缺点、特点和弱点
人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是一分为二的。由于时间有限,实践的范围有限,一个人往往是这头长那头短,那头长这头短,有时长是短的原因,短是长的结果,完美无缺的人世界上根本不存在。同时有些优点和缺点是伴生的,如果不注意保护优点,一味死抠缺点,缺点是没有了,但优点也就没有了。对一个人要一分为二,但一分为二不是半对半,不分主次是折衷主义。一个人七分或八分是优点,优点又很突出,那就是好的,就是我们需要的。相反,如果这个人七分是缺点,那就基本不行。因此,必须把握好优缺点的分量。如果把缺点一味渲染扩大,三就变成了四或五或六了,同时再把优点一贬低,这样稍一偏,优、缺点分量就不准了,优秀的人才可能被看作毛病很多的人物。看人必须抓主要面,看主要面是缺点还是优点,既要看缺点对工作有多大害处,更要看优点对事业有多大用处,要估计得恰如其分。就一般讲,要先看长处后看短处,发挥长处避其短处,在发挥长处过程中补其短处;先看优点后看缺点,在发挥优点过程中克服缺点,而不是首先抠缺点把人制住。有些同志常常以个人好恶作为标准,把别人的特点、个性当成了缺点。如这个人活跃一点,就说他咋咋呼呼;这个人稳当一点,就说他暮气沉沉。我们为什么“万金油”式的人多,我看是和我们不允许个性存在有很大关系。如果人人都按一个模式、一个标准,管得又严又死,就会把人搞得圆头圆脑、没棱没角,使特点不能发挥,从而埋没了人的才华。一定的实践范围造就一定的人才,有些真正可贵的东西,很可能就是你看不惯的东西,个性的东西,即所谓殊众的东西。王维讲“贱日岂殊众?贵来方悟稀”,是说可贵的东西开始不明显,不注意容易丢失掉。
(五)要使干部能上能下经常化、制度化
中国目前是个特殊的阶段,要一下子完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不大可能,但这个方向必须坚持,起码可以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规矩。新上来的大多是解放后参加工作的人,为什么同时期的人这个能上来做领导而那个就不行,原因只有一条,就是看谁能够给国家和人民办事。因此,凡能给国家和人民办事的干部,也就是称职的干部,可以接着干下去,否则就应该下来。这不是哪个人的问题,而是国家和人民的大利益。我们常讲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不称职的干部要比占茅坑不拉屎严重得多。领导干部没有功就是过,没有成绩就是问题。现在领导都要讲工作,讲指标,讲效益,一个人的工作好坏联系到整个的局面;其实自己干不了,又不下来,对自己也是一种折磨。同时,在一个班子中,你不称职,又不下来,别人就进不来了,这不利于新的优秀人才的发现和锻炼。打破终身制,首先要解决观念问题,要宣传干什么都一样的观点。不是讲“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吗?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嘛!有什么不好呢?一个人对社会的贡献大小,不取决于职务而在于尽心竭力;只要全心全意,只要工作第一、他人第一、革命第一,就是个高尚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外国的政界大都是先在议会当议员,然后逐步参加竞选当总理或总统。我们现在是市委、市政府下来再到人大、政协,这样就注定了人大、政协的成员年龄都大。因此,我们想逐步地加以改变,由现在的单向改成双向,即人大、政协也要搞些年轻人。因为对有培养前途的年轻人,需要叫他们早些接触上层,在人大、政协锻炼一阵,得到提高以后,有的可以到市委或市政府工作。当然,还会有由市委、市政府退下来的到人大、政协。这就叫做双向流动,这样人大、政协也会增加活力。总而言之,要提倡流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能干这个也能干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