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不断创优市民宜居环境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不断创优市民宜居环境
陈发金近年来,随着我区城市建设与管理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有了很大改观,市民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变。但总体上看,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缺乏解决“整治一一反弹一一整治”的有效手段,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创优市民宜居环境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一、我区城市建设与管理现状
目前,全区5个街办的86个社区,由于发展不平衡,经济状况不同,建设与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很不一致。其表现:一是乱搭乱盖、乱牵乱挂,隐患突出。一方面少数市场有相当部分是由乱搭乱盖组成,旧的被拆除,新的又出现。一方面供电、电信部门的线路不符合安全标准,到处可见乱拉线、乱接线现象,安全隐患十分突出,容易引发火灾及其他安全事故;二是占道经营、门店外延,妨碍交通。街巷里占道经营摊点随处可见,如中心城区的大赛巷、女人街、梅台巷、黄家塘、幸福通道、五中通道等6条通道就有上千处占道经营和门店外延。流动摊点亦比比皆是,如红门南路,其流动摊点几乎占据马路一半,造成道路拥挤,妨碍交通。三是乱贴滥画,治标没有治本。洁城除癣行动年年搞,效果甚微,“牛皮癣”、小广告层出不穷。四是市政设施标准低,配套不足。虽说地处城区,但基础设施标准偏低且薄弱,市容市貌时好时坏,已成为居民群众投诉的焦点。五是插花地带管理职
责交叉。为了自己的利益,常常各自为政,有利相互争夺,有事相互推诿。红星路以东朝阳辖区的城市规划等属玉桥开发区管理,而城市日常管理由沙市区,城管范围严重交叉;六是“城中村”脏乱差现象普遍,环境恶劣。少数施工单位在“城中村”乱卸渣土,得不到及时清理,使征而未建的地块环境更为恶劣。
二、问题存在的原因
上述问题,从表面看,是由日常管理不得力、环卫作业不规范、失业下岗人员增多、大量农民进城务工经商所造成的,但从深层次分析,造成目前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是监管不力,治理难。沙市地处中心城区,由于管理体制不顺畅,管理权责不清,对城市管理中出现的问题,监管不及时、报告不及时、处理不及时,造成大范围违章搭盖出现。
二是资金不足,落实难。近几年来,在街巷道路改造配套建设上,虽然政府逐年加大投入,也争取市建设部门给予了一定支持,中心城区泥巴路基本消灭。但是由于我区街巷基础设施老化,现有的街巷改造和维修经费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满足不了人民群众的要求。
三是市民素质不高,管理难。由于沙市区过去是一个老轻工业基地,在企业改革过程中,下岗的工人比较多。同时伴随城市化进程带来城市人口构成日益复杂,既有从农村一步入城的外来农民工、又有相当部分的弱势群体,这些人群生存于城市底层和边缘,空间有限自然乱搭乱建,没有固定收入多依靠摆摊设点、临时占道等“不用交费”的简单方式来维持生活,造成管理难。
二、建议和对策
(一)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任何城市管理都离不开市民的参与,都与这个城市的市民素质相适应才能取得行动上的效果。一要广泛利用电视报纸等媒体加强宣传,发挥新闻媒体作用,让城市管理深入人心;二要立足各社区居民学校,利用社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开展寓常识性、趣味性、生活性于一体的文明市民教育,提高市民文明素质,提高其城市意识,积极从自身做起“管好自已”并关心、支持和参与城市管理;三要抓好学校教育,从小培养青少年的参与城市管理意识;四要加强机关工作人员、厂矿企业职工的宣传,应扩大公益广告宣传氛围,利用车站、码头、社区宣传栏等加大宣传力度,带动市民文明素质整体的提高。
(二)加大对街巷道路改造经费的投入力度
沙市区地处市中心城区,街巷道路的好坏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由于沙市大部分街巷道路修建于7 0-8 0年代,现破损严重,且设施不配套,仅靠区级每年有限的城市维护费,远远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一是市里在修建改造城市主次干道的同时,应将街巷道路改造纳入计划,统筹规划,可采取核定基数,分步实施,逐年按比例增力口;二是市里在给区里安排中心工作和项目的同时,安排相配套的业务经费或建设费用。区里在接受任务时,重点考虑的是如何做好组织、协调和落实任务,不
会为经费所困扰。
(三)集中对小街小巷进行环境整治
采取市区联手、部门联动、区政府牵头、辖区负责、市区城管协调、区城管局负责综合执法的工作机制,集中对小街小巷进行环境整治。整治的内容包括:拆除乱搭乱建,配套物业设施,优化居住环境,改造出户管网,规范物业秩序等。并制定社区改造实施方案,按照国家有关政策,以政府投入为主体,产权单位、小区居民为投资补充,分阶段投入资金,对现有各社区环境设施进行分批改造,力求为广大市民创造一个优美、舒心的生活居住环境,重塑沙市新形象。
第二篇: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宜居环境
加快创建节水型城市建设宜居环境
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如何保证城市水的可持续发展利用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重要任务。我们吕梁市属于水资源相对短缺区域,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立方米,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远远低于联合国提出的立方米的居民用水标准。近年来,我市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用水结构不合理。城市生活和工业取水的90%以上取自地下水,地下水位以年均2米的速度下降。建市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就水的角度 而言,是以超采地下水为代价换来的。二是环境污染加剧了城市用水供需矛盾。煤炭工业是吕梁市的支柱产业,据测算,采煤排水平均 为每吨0.88立方米,按年生产能力4000万吨计算,造成的水资源损失就达3000多立方米,年排污达5000多万立方米,不仅导致全市80%的河流水域遭受污染,而且带来地面沉降,水位下降、水源枯竭等一系列问题。三是节水机制不健全,水的循环使用和重复利用率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
根据我市国民经济长远规划,到2020年,市区将由现在的平方公里扩到平方公里,城市规模将由现在的万人扩大到万人。我市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逐步加大,一批新建、改建、扩建的煤、电、化工项目建设,城市的用水将大幅度增加。如何保证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需求已越来越成为我们面临的十分重要课题。要解决好城市水问题,目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应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目标,大力开展城市节约用水活动,要做到“三同时,四到位”,即建设项目的主体工程与节水措施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取水用水单位必须做到用水计划到位、节水目标到位、节水措施到位、管水制度到位。
2.要积极推行节水型器具的应用,提高生活用水效率,节约水资源。要按照国家颁发的节水技术标准,制定政策,鼓励居民家庭更换使用节水型器具。所有新建、改建、扩建的公共和民用建筑均不得使用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
3.要坚持治理污染,加强对水环境的保护。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回用。城市污水白白流失,既污染了水环境,又浪费了水资源。根据规划目标,到 2010 年我国城市排水量将达到 600 亿立方米,我市污水处理厂今年投入使用,日污水处理能力达1万立方米。今年又将建设日污水处理能力1.5万立方米的污水处理厂。
4.是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节水理念、节水效益和节水型城市建设重大意义,在全社会树立珍惜水、保护水、节约水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全民节水意识,使节水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为。
节约用水,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我们共同的事业,更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增强公众节水意识提高节水管理水平
近几年,吕梁市节约用水办公室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节水型城市为中心,学习借鉴我国节水先进城市的经验和做法,积极探索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节水思路,公众的节水意识得到明显增强,节水管理水平稳步提高。节水措施行之有效,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营造良好的节水氛围,提高公众节水意识
提高公众节水意识是搞好节水工作的关键环节,在“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期间,我们在世纪广场开展了大规模的节水宣传活动。设置5块以加大节水减排力度,迎接绿色奥运和吕梁市水资源现状为内容的节水宣传图版;设立节水咨询台。解答市民提出的问题,传授节水经验和技术;发放节水宣传知识读本、节水宣传手册1万份;利用媒体效应在吕梁市电视台、吕梁日报进行广泛的节水宣传;在吕梁市主要街道公交站牌张贴节水广告200余份;走进机关、学校、医院宣传节水法律法规和节水生活小常识。在社会各界与广大群众的节约用水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
二、围绕中心工作抓好计划用水管理
(一)新增计划用水单位100户。计划用水管理城市节水工作多核心内容之一,我市始终重视加强计划用水管理。现市区范围内非居民用水大户以基本都纳入计划用水管理。但仍有部分用水户和新增的餐饮行业属无限制用水,浪费水现象严重。为此,我办组织人员深入走访调研,个别督促逐步将其纳入计划用水管理。对不积极配合、无
理取闹逃避的单位,做耐心细致的工作,最终取得了大多数单位的支持。
(二)合理下达计划用水指标,严格计划用水考核。对每个用水单位都建立详细的节水档案。依据国家和山西省行业用水定额,结合我市的水之源状况和用水单位的用水记录,给用水单位下达科学合理的用水指标。并对超计划用水的单位严格按规定收取超计划用水加价费。
今后我们要特别注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重视节水宣传。节水宣传要在提高市民节水意识的同时,广泛开展节水知识的普及宣传。
2.加大节水管理力度。依靠各级政府,并充分调动各行各业节水管理部门的积极性,把计划用水管理工作组织好实施好。尤其对用水大户进行严格管理。
3.推广应用节水器具、设备。如:节水型水箱、节水龙头、节水马桶等。
4.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如:中水回用、无水洗车等。中水回用是将居民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回用于居民家中作杂用水或生活用水,既可减少居民小区的排水量,又可低于自来水水费的价格为居民提供水源,从而降低水费支出。它是对居民小区用水排水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改变原有的居民用水方式,从而达到全方位节约用水的目的。
5、积极为我市创建节水型城市奠定基础。
我们要以创建节水型城市为载体,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加强对
城市节水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以节水促减污,以限排促节水,提高全社会的节约用水意识。把我市的节水工作搞好,更上一个台阶。
第三篇:环境宜居问卷设计
环境宜居指标权重测评
您好,非常感谢您参与本次关于环境宜居性的问卷调查,请根据你的真实想法和理解进行排序,你的认真回答对我们很重要。
调查者编号:年龄:性别:生活所在区: 学历:(√)研究生以上()大学本科()大学专科()高中及以下 职业:(√)企事业管理干部()工人()农民()其他 工作单位性质:(√)政府机关单位()大学教师()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个体经营()其他
1、环境宜居指数由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声环境、生态环境、物质循环与资源承载力、生活宜居与低碳性、环境管理8个方面的指标组成,请对这8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8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8”,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2、水环境主要由地表水功能区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率等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
5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5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3、大气环境主要由空气质量优良率、扬尘控制率、机动车环保定期检验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完成率、清洁能源使用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稳定达标率、重点工业污染物排放强度下降率等7个指标组成,请按照您的真实想法和理解对这7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7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7”,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4、土地土壤环境主要由生活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率、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率、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医疗废物集中处置率、废物收集和集中处置能力等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5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
1到5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5、声环境主要由噪声达标区覆盖率、区域噪声平均值、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等3个指标组成,请对这3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3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3”,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6、生态环境主要由人口密度、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区域绿化覆盖率等3个指标组成,请对这3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3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3”,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7、物质循环与资源承载度主要由人均日生活用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单位GDP能耗、人均生活用电量和单位GDP(工业增加值)水耗5个指标组成,请对这5个指标进行排序,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下面写上“5”,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8、生活宜居与低碳性主要由安静小区创建率、绿色社区创建率、智能化地面公交系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设置率(覆盖社区)、低碳学校创建率、低碳建筑比例等6个指标组成,请对这6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6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右侧框中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右侧方框中写上“6”,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9、环境管理主要由环保政绩考核问责制执行情况;建设项目“环评”、“三同时”和规划环评综合执行情况;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中小学环境教育普及率;政府制定生态文化建设规划情况;环境质量公告制度执行率;环境管理能力标准化建设、环境污染信访解决比例、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率、重点企业低碳审计率、万人环保从业人员等11个指标组成,请对这11个指标进行排序,数字1到11分别代表重要性,请在您认为最重要的因素右侧框中写上“1”,在您认为最不重要的因素右侧方框中写上“11”,以此类推,数字越小,重要性就越大,即越重要的因素就排在越前面。
第四篇: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省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省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宜居环境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省级财政预算统筹安排,专项用于支持我省加快推进宜居环境建设的资金,其总规模将根据省级财力状况确定。
第三条 专项资金由省财政厅和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按照职责分工共同管理。
省财政厅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会同省住建厅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二)负责专项资金预算安排和省级预算执行;
(三)参与拟定项目申报通知;
(四)参与拟定项目评审方案;
(五)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评价和监督检查。省住建厅的主要职责包括:
(一)根据全省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确定专项资金支持重点;
(二)参与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三)会同省财政厅拟定项目申报通知;
(四)会同省财政厅拟定项目评审方案,组织开展项目论证评审或竞争性评审或会商论证;
(五)对项目安排和实施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和绩效自评。
第四条 专项资金按照“突出重点、奖补结合、公开透明、注重绩效”的原则,采取因素分配、项目申报、竞争性分配等办法,通过“以奖代补”方式进行分配。在统筹考虑、兼顾公平的基础上,向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倾斜。
第五条 专项资金支持的范围:美丽乡村建设(包含美丽乡村特色景观带建设等)、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的改善提升、市政公用设施建设(包含城市供水、排水(污水)管网建设、公共停车设施建设等)、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两违”专项治理以及省政府确定的其他事项。
第六条 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向和分类别的支持规模及其补助标准,根据省政府宜居环境建设工作重点确定。省财政厅、住建厅联合制定专项资金分配方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每年8月底前,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下发下一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申报通知。各地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由县(市、区)住建、财政部门组织申报,对申报的项目审核汇总后于9月底前报设区市住建、财政部门。各设区市住建、财政部门对各县(市、区)申报的项目进行审核,对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进行汇总,并于10月底前报省住建厅、财政厅。
第八条 下一2月底前,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对申报项目进行论证评审或竞争性评审或会商论证,对经评审或会商论证符合申报条件和要求的项目,商省直有关部门后,在省住建厅门户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第九条 项目公示期结束后,省住建厅于3月底前以省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名义印发全省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名单,并向社会公布,作为专项资金补助的依据。
第十条 每年10月底前,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厅将下一专项资金预计数提前下达到市、县(区),下达比例不低于当年专项资金预算数的70%。预算执行,根据全省宜居环境建设项目名单,将未提前下达的专项资金在省人民代表大会批准预算后的60日内正式下达到市、县(区)。
第十一条 市、县(区)财政、住建部门主要职责包括:
(一)接到专项资金后,应当在30日内将资金及时拨付到具体项目和实施单位;
(二)负责落实地方支持政策措施及应承担的资金;
(三)按规定组织宜居环境建设项目申报,核实并提供相关材料;
(四)对项目单位管理和使用专项资金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相关工作,落实工作任务。
第十二条 专项资金申报期间,省住建厅应当按照省财政厅有关文件要求编报绩效目标并提交省财政厅审核,符合相关要求的方可进入下一步预算编审流程;不符合相关要求的,省财政厅应要求其调整、修改。专项资金执行期间,省住建厅应当按照绩效目标对专项资金进行跟踪监督、绩效监控和绩效自评,对偏离绩效目标的项目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省财政厅对专项资金执行绩效进行监督检查,对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评价考核。专项资金执行期满后,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厅对专项资金的绩效情况开展综合评价,并向省政府报告。绩效评价结果作为改进预算管理、编制以后部门预算、安排财政资金的重要依据。
第十三条 专项资金的支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财政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属于政府采购管理范围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在市县(区)自查和绩效自评的基础上,省住建厅会同省财政厅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机构,按照《福建省宜居环境建设项目考核抽查办法和奖补实施细则》及相关要求进行绩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下一安排专项资金的主要依据。对违反本办法的,将督促有关单位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将收回专项资金,扣减或取消下一专项资金。
第十五条 专项资金应接受财政、审计、住建等部门的监督检查。市、县(区)住建、财政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对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的监督检查,督促项目单位严格按规定使用专项资金,确保项目进度和质量,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应当按照规定的用途使用,不得截留、挤占、挪用,不得用于平衡本级预算,不得用于与宜居环境建设项目无关的支出。对于以虚报、瞒报等方式骗取、套取专项资金或未按规定使用的,将如数追缴专项资金,并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和《福建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省住建厅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打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打造宜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今年以来,XXX镇党委政府以创建国家级生态镇为统揽,突出集镇长效管理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倾斜,重点重抓,较好地构建了干净、卫生、有序的集镇形象,整齐优美的村居环境,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广大群众的一致拥护。
一、集镇长效管理,突出一个恒心。
集镇长效管理是一项综合的复杂的系统管理工程;是一项反复抓,抓反复的动态管理工作;更是一项长期坚持,持续发力的民生工程。鉴于此,我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从组织领导上选派工作魄力大、责任心强的班子成员分管此项工作,同时配齐配强村(居)城管、环卫工作人员;从经费保障上优先安排;从制度上突出和谐,严管轻罚,规范,持久,长效;在集镇管理上,我们重点整治乱堆乱放,乱搭乱建,乱贴乱画,摆摊设点,对城管、环卫人员划分责任区,明确责、权、利,每月开展城管之星、环卫之星评比,增发奖金,激发内在活力;在抓好集镇管理的同时,我镇还将长效管理关口前移,延伸到村(居),全面建立“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的垃圾收运体系,确保集镇长效管理一体化,常态化。
二、村庄环境整治,突出一个舒心。
根据省、市、县安排,结合创建生态镇以及改善提高广大群众居住、生活环境的需要,今年以来,我镇不惜投入,加大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力度。为确保6月30日前,我镇9个村25个村庄环境整治工作高标准、一次性通过省、市、县验收,镇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通过召开专题会,现场推进会,外出观摩学习活动,聚全镇之力,全力打造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整治工作中,我镇积极引导广大群众参与,把民心工程、民生工程实事办好。在措施上,突出典型引路,典型带动,以点带面,先后培植等村庄环境整治典型。在具体工作中,我们突出自然风貌,风土人情,彰显特色,不搞一刀切,不搞千村一面,尊重民意。我镇针对各个自然村庄的实际情况,在整治“五小”和脏、乱、差的基础上,修建了杨庄村徐庄组和黄花塘村黄花组二个农民小游园,对所有列入整治的村庄菜园,设置了特色鲜明,形态各异,管用实用的木栅栏,竹篱笆,极大提升了整治村庄的人居环境,提升了广大群众的满意度,得到广大群众的交口称赞,使广大群众生活称心、舒心。
尽管我镇在集镇长效管理和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兄弟乡镇相比,离上级领导要求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将在今后工作中,学习先进,取长补短,创新方法,力争二项工作再上台阶、再创佳绩。
XXXX镇人民政府
二〇XX年XX月XX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