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设文化襄阳的意义
“建设文化襄阳的意义,绝不仅仅限于文化发展本身,更深刻的在于从精神层面凝结起我们这个城市的价值追求和力量支撑。”昨日,市委书记范锐平在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首次对文化襄阳的内涵进行了科学界定。
文化襄阳,是以历史文化为标志、处处散发着浓郁文化气息的历史文化名城。第一,是一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较为完好的城市。第二,是一座历史文化充分表达和彰显的城市。第三,是一座自觉传承优秀历史文化的城市。注重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用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市民,让广大市民能够触摸襄阳文化脉搏,感知襄阳文化神韵,汲取襄阳文化营养,不断增强对襄阳文化的认知和认同,自觉成为襄阳文化的守望者、传承者、创造者。
文化襄阳,是以先进文化为引领、充分彰显时代精神的现代文明之城。第一,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开放城市。第二,是一座公平正义的法治城市。第三,是一座人本为先的宜居城市。第四,是一座溢满书香的学习城市。把阅读提升到城市的价值层面,让读书尚学成为风气,让这座城市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始终保持敏锐的感知,对新思想、新理念、新知识始终保持领先的优势,让这座城市因热爱读书受到社会的尊重。
文化襄阳,是以文化产业为支撑、具有区域竞争力的文化发展高地。第一,是一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城市。第二,是一座文化产业高度发达的城市。第三,是一座文化品牌鲜明响亮的城市。第四,是一座文化人才聚集荟萃的城市。
文化襄阳,是以文化创造为追求、具有强大文化影响力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第一,应具有中心城市的胸怀。第二,应具有与现代化城市相匹配的城市品质。第三,应具有大都市的文化素养。
第二篇:襄阳卷烟厂烟草文化“襄安文化”建设探析
襄阳卷烟厂烟草文化“襄安文化”建设探析
左秋玲
(安全工程学院 河南工程学院 河南郑州 451191)
摘要:本文对当前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襄阳卷烟厂“襄安文化”的内涵,最后总结了襄阳卷烟厂在建设襄安文化过程中所取得的成绩,以期通过襄阳卷烟厂安全文化建设来促进本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关键词:安全管理工程;襄安文化;安全文化建设;襄阳卷烟厂
中图分类号:TU71
4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Xiangyang cigarettes factory
Zuo Qiuling
(Safety Engineering Institute, Henan Engineering Institute,Henanzhengzhou,451191)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current status of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tobacco enterprise is analyzed, On this basis,The connotation “XiangAn culture” of the xiangyang cigarette factories is analyzed.The achievements of the xiangyang cigarette factories are summarized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XiangAn culture.By this, The safe production management of this enterprise is promoted through 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Keywords:XiangAn culture;Safety culture construction;Xiangyang cigarette factories 0 引言
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企业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企业(或行业)在长期安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又为全体职工接受的、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管理机制与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的奋斗目标和进取精神,为保护职工身心安全与健康而创造的安全而舒适的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还有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素质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1]。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门新知识,也是一项新工作。下面,笔者着重谈谈对襄阳卷烟厂在安全文化建设方面的一些认识,与各位同仁共商榷。烟草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现状
分析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作为融入浓厚文化韵味的安全生产管理模式,需要经过不断提升、持续改进,逐次渐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毛海峰教授将实现安全文化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并认为各阶段有如下特征:第一阶段,安全不被认为是重要的,法律法规的要求没有得到遵守,安全技术不到位,员工冒险作业是家常便饭。第二阶段,员工一般认为安全是管理层的责任,是由别人强加给他们的。第三阶段,员工能够产生要求工作于安全环境之中的意识,但是并不是在员工个人和班组水平上的对安全的自觉承诺和认识。第四阶段,安全被认为是一个人人都有责任的不断改进的过程。并且强调,第四阶段是许多组织正在为之努力奋斗的理想,达到这个阶段是一个不断改进的过程,不能幻想跨越前面的阶段而直接进入第四阶段,认识到这一点十分重要。
目前,就烟草企业来讲,在个别环节和特殊程序过程中,我们的安全文化发展似乎位于
第四阶段,但总体而言,是处于第三阶段的初级阶段。
理由是:当前,绝大多数烟草企业已建立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该体系用清晰的语言描述了本企业的安全价值观或安全目标,建立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方法和程序;企业的每一位员工都会注意到,系统化、文件化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规定了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但是,安全对于员工个人来说仍然处于被动的状态,并且被安全管理人员监视和监督;这是符合第三阶段特征的。但差距在于工作计划做得不是很好,对安全的考虑在诸多环节是被动的而不是优先的。同时,我们更应该看到,部分或个别员工依然存在“安全是管理层的责任,是安全管理部门的责任,我只要管好自己的三分地就行了”的思想,管理人员在与不在两个样,局部表现出了第二阶段的特征,形成了管理上的短板。这些因素,是我们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2]。襄烟特色安全文化的诞生—襄安文化
湖北中烟襄阳卷烟厂座落于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始建于1944年,至今已有68年的卷烟生产历史。襄阳卷烟厂安全文化传承湖北中烟“思行”文化,融合襄阳人文精神,即:1.尊贤重才——广纳智慧,胸怀天下;2.精进致远——淡泊明志,宁静致远;3.创新创造——勇于实践,敢于担当,诞生出符合本企业安全生产的“襄安文化”。
襄安即“扫除(平定)使之平安”之意。襄安的“襄”是除去、扫除之意,又写作“攘”。《尔雅•释官》:襄,除也。《诗经•鄘风•墙有茨》三章:墙有茨,不可襄也。王先谦《集疏》:耕必芸治其草,故凡除草皆谓之襄。《诗经•小雅•出东》三章:赫赫南仲,狁于襄。孔颖达《疏》:赫赫显盛之南仲,从此征狁,于是而乎除之。《齐诗》、《鲁诗》把“襄”写作“攘”(共襄大举,襄为成事„„„)。“安”是平安、安宁、安定之意。如此,“襄安”就是“扫除(平定)使之平安”。在现代引申为消除隐患,一切平安之意。
襄安—成事为襄,无患则安。襄安成事,襄安无事。襄即破,破方新,新则远,远即达。安即平安,安全为天。
1.破意味着创造,就是破除不合理、建立新事物;
2.新意味着创新,创新就是超越自我、超越旧我;
3.创造于思,创新于行。
“创造于思”、“创新于行”、“安全为天”,短短十二字构成了襄安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与湖北中烟安全文化建设一脉相承。“安于思,全在行”即安全在心于行,安全在思于行,安全在于思行。与思行合一,真抓实干的务实精神紧密联系在一起。
创造于思是前提、安全为天是根本、创新于行是保障,三者以人为本、互为条件、天然一体,构成了襄阳烟厂人孜孜追求的崇高安全使命价值链,成为安全文化型襄阳烟厂生生不息的动力源泉。襄阳烟厂在建设“襄安文化”历程中取得的成绩
3.1 构建襄襄阳烟厂安全文化层次结构图
烟厂安全文化包括企业的员工在从事制丝、卷包、包装、搬运、储存等活动时,员工的身心安全与健康得到保护,原料、成品等无损、无害,作业环境良好,也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价值观,企业的安全激励进取精神等安全的精神因素。下图是襄阳烟厂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图。
图1 襄阳烟厂安全文化层次结构图
Fig.1safety culture level structure of Xiangyang cigarette factory
3.2 不断完善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设
按照《烟草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要求,我厂对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或文件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设备科系统修订设备管理制度25个、安保科共修订安全类文件和记录36个。安全检查作为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撑,我厂又完善了“压力容器、锅炉、电梯安全检查表”、“特种作业(焊接与热切割)安全检查表”等18个规范性安全检查表格,与安全检查点检卡紧密结合起来,将它们用在月度安全考核和各类工程施工监管、特种设备安检、特种作业危险作业检查中。2013年初,我厂兑现了2012的全员安全风险金,奖励了2012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和个人。
3.3 强化企业安全管理文化,全面落实“安全双责”。
我厂专门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一名副厂长专职负责企业生产和安全工作,并设有安全环保科。车间、物流、设备、工艺质量、总务、交通等重点部门成立有安全领导小组,共设有30名专兼职安全员岗位,建立起宝塔式的安保机构。
厂长与各部门签订了2012的《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画地为牢、条块分割”,明确了各自的主体责任、监管责任及“一岗双责”,各部门也根据职责对厂级安全目标进行了分解并逐级逐岗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构建了从安委会、安全领导小组到安保等部门,从厂长、管理人员到技术人员及基层员工的安全责任纵横网络,真正体现安全生产责任制“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总要求。
3.4 不断完善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强化重点管理
3.4.1 突出危险作业、特种设备管理。
针对电梯、锅炉、压力容器、管道、厂内机动车等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认真做好特种设备及其安全附件的安全监督、校验工作。严格特种设备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档案管理,及时归档特种设备检测和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资料;严格动力中心、香精糖料、原辅材料、成品仓库等重点部位“外来人员”的登记制度;加强对高处作业、电氧焊作业、临时电气线路安装、装卸吊装等特种作业、危险作业的监督管理;定期检测全厂废水、废气、厂界噪声、室内噪声、粉尘、高温、放射源等有毒有害因素,按时发放劳动防护用品,关注员工职业健康。
3.4.2 严格两烟仓库安全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库内物资“五距”和库区车辆安全管理制度,重点监控装卸作业现场安全。二是严格执行《襄阳卷烟厂危险作业管理办法》,规范熏蒸杀虫安全操作程序。三是定期检查库内消防设备设施,保证有效运行。四是加强在库人员管理,对入库工作的装卸人员要求统一服装;严格执行“双岗双责”值班制度,确保库区24小时有人值班。
3.4.3 严格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严格执行厂区限时段、限车次、限地段、限车速的交通管制。在防范成品烟被盗措施上,为所有运烟车辆加装GPS全球定位系统、视屏监控装置、防盗电子锁、两侧照明灯和后箱门铁杠,并为小车加装GPS定位系统和电子防盗锁。
3.4.4 严格安全检查考核。
按照“三级安全检查”制度,狠抓安技、消防、食品、特种设备、职业危害特别是道路交通、装卸搬运、熏蒸杀虫等易发事故的安全检查及隐患整改工作。
3.5 不断完善企业物态文化,营造良好安全环境
为提高和改善企业的安全技术防范手段,2012年湖北中烟先后为我厂投入专项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改造一些不能满足消防安全需要的原料、辅料、成品仓库、计算机房等部位的消防设施。其中,投资300万元引进肖湾仓库消防报警系统、350万元用于建立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投资200万元的开发区仓库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已完工;投资150万元用于高低压配电、综控室、监控室、档案室等部位的消防气体灭火工程;投资15万元完善车间、仓库安全标识。
3.6 持续强化安全教育培训工作,不断提升职工安全意识及安全技能
在安全教育培训中,重点教育员工从“我要安全”到“我会安全”,最终达到“我爱安全”的境界。“我要安全”体现的是安全价值观,安全的意识,安全的理念;“我会安全”要求的是具备安全防范的能力,安全的行为习惯;“我爱安全”就是养成了安全的素养,安全的素质,也就是形成了安全文化。
3.6.1 注重培训形式的多样化。
广泛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利用企业“安全生产日”、全国“安全生产月”、安全知识答题竞赛、参观“全国企业安全文化先进企业”卫东公司安全文化、巡展安全标准化宣传画册等活动载体,以组织观看安全生产警示教育片、“千人安全签名”和举行应急演练等活动为平台,以组织《全国安全月活动专用试卷》答题为考核,以各部门安全月板报和班组安全活动为阵地,深入开展安全“十个一”和“三查、三思、三改”活动。
3.6.2 强化基层人员安全素质。
认真开展专项安全教育和班组长安全管理技能培训,继续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我的身边无隐患”活动,提高职工及安全管理人员专业素质。要求生产车间、安全重点部门的人员,每年参加上级或厂部集中组织的培训不少于两次;其他部门的人员每年集中培训不少于一次。动力车间针对本部门特种设备多、危险系数大的特点,在各岗位精心推荐出本岗位的“安全宣讲员”,从自己岗位环境、设备、行为及安全操作规程涉及所到的安全要素进行现场宣讲比赛。截止2012年9月底,车间和班组共出版标准化专题板报8版,组织厂级和部门级集中培训7场约1226人次,形成了认真学习和落实“规范”的浓厚氛围。
回顾2012年,我厂圆满完成了制定的安全目标:以强化安全目标和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为主线,成功实现湖北中烟“80800”目标,并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企业化学需氧量≦15克/单箱、无食品中毒事故、无新增职业病四项目标。结论
“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古圣先贤的智慧无时不在我们的耳畔回响,提醒着我们。文化虽然无形,却无处不在,最有力量。总之,安全文化既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又要固化于制。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常抓常新、永无止境的系统工程,只有组织有力、制度完善、全员参与、措施得力、机制长效,才能达到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企业和谐稳定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网淑江.企业文化概论[M].出版社: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2] 汪军民.以企业文化促进烟草企业安全基础管理[J].学术纵横,2012,4:116-117.
第三篇:文化意义
文化建设系列谈之:现代文化建设的意义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中提到,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一个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可以深刻影响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改变一个民族的命运。没有先进文化的发展,没有全民族文明素质的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现代化。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前进的先进文化力量,使中华民族充满生机与活力。
有媒体评论:十七届六中全会,聚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这样的布局无疑显示了中央领导层对文化建设重要性的再认识。文化建设,对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都非常重要。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长盛不衰。尤其是像中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的世界大国,其文化更应当随着自己的国力强盛而影响全世界。要想实现我们道德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科学发展齐头并进,跻身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的前列,紧迫的任务就是需要复兴我们本民族的文化.实际上,我们从现代社会普遍现象中都不难看出,当整个信仰发生了雪崩以后,新的信仰没有建立,对民族的信仰不能建立,对自己的信心不能建立,对人与人的信任不能建立,那么我们就进入了一个愚昧的时代。有一段时间大家在网络上呼吁,拒绝冷漠,传递温暖,可能也就是一种文化缺失的原因。老人摔倒了不敢扶,是人与人之间缺少一种信任;有毒食品屡打不禁,是最基本的道德丧失。其根本原因,是我们只顾着经济建设,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忽视了文化建设,以至于导致“腰包鼓了,思想空了:钱袋子鼓了,脑子却被掏空了”的现象,远离了现代文明。文化建设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经过漫长的积累与演变,它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代表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与发展水平。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而言,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
当物质生活极大丰富时,文化便主宰需求。人们不仅主动地购置文化商品,如看戏、看电视、逛书店、卡拉OK等,而且对商品、服务、环境、管理等也萌生了更多的文化诉求。他们不仅在文化活动中消费文化,而且在经济、社会活动中追求和品味文化。文化需求成为经济社会生活一切选择的逻辑起点。在文明状态下,一切行为都是文化行为,一切商品和服务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而一切财富都凝结着文化价值。
文化不仅可以以“文化商品”、“商品文化”的形式唤起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必须以公共物品的身份在公共领域、公共空间去服务更广大的人民群众,为他们的娱乐、抒情、审美、学习提供丰富的载体,因而政府必须将更多的财力投入到公共文化体系建设中。经济与文化关系的最高境界是经济反哺文化,经济成果向文化成果转换,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
在经济运行过程中,文化是作为经济发展的内在力量而展示的;而在文化发展的过程中,经济又成为文化生产和传播的坚实基础和巨大推动力量。经济与文化的互动模式在科学发展的语境中被具体表达为二者互为条件、手段和目的。文化是经济发展的背景、手段和内在动力,同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单独或与商品的实用价值一起满足着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由此可见,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适时地把文化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满足人民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的幸福指数。安徽省紧跟中央的部署,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文化发展的生产力,就是让文化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下,得到迅猛的发展。
第四篇:文化意义
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其次,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再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外开放扩大对外文化交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当今时代是开放的时代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与当代中国的发展一样离不开世界。当然讲文化开放决不等于放弃文化的自主性和自主权。任何时候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文化安全都是不应忘却的。在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仍然是世界政治秩序的基本单元仍然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主权独立和平等原则仍然是建构未来世界秩序的基础。民族主义在一定时期内仍将存在当然这也不意味着极端民族主义时代的到来。在全球化时代个别国家的利益和民族的偏好不得不让位和服从于人类的共同利益和普遍价值。一定程度的主权让渡是必要的发挥国际组织的功能实行不同程度的全球治理是合理的。全球化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容置疑的客观大势作为理性的民族主义只有主动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去并保持清醒的文化自觉才会发挥积极的作用才会有光明的未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既是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也是中国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必须确认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中国文化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文化在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轻视和否定。
如果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不能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在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中的重要地位则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势必缺乏主流意识形态领域的理论依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考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 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农村党员、教育农民群众,引导农民牢固树立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村文化室建设、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立稳定的农村文化投入保障机制,尽快形成完备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村题材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开展农民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建立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长效机制,支持农民兴办演出团体和其他文化团体,引导城市文化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重视丰富农民工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提高素质。广泛开展文明村镇、文明集市、文明户、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农民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养成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劳致富、扶贫济困的社会风尚。加强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开展农民健身活动。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当前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战略意义。一一一一、、、、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国内外局势发生了空前剧烈的变化。。要在新要在新要在新要在新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的形势下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历史方位,,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化一是全球化一是全球化一是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是对全球化的狭义理解,主要指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世界市场的一体化,国际金融的一体化等等。广义的全球化的理解则是指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一体化,指人类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限制,在世界范围内全方位的联系、沟通、交流和互动。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说过,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替代。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P276)一个社会系统,主要有经济、政治、文化三大要素构成,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经济全球化不是孤立的,必然对政治、特别是文化发生重要影响,其后果必然反映在政治和文化领域。
二是信息化二是信息化二是信息化二是信息化。电子计算机和全球互联网的发展,跨越了民族和国家的界限,把世界连成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和文化交往,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文化消费观念和文化消费模式。如果说,农业时代以犁和手推磨为特征,工业时代以蒸汽机和发动机为特征,信息时代则是以计算机和网络为特征。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实现信息的交流与共享。交往的网络化和虚拟化,使人的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全球互联与沟通,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一次伟大革命。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任何国家和地区在封闭的状态中都无法实现现代化。而且,任何国家和地区,要想再过从前那种孤立、封闭的社会生活也是不可能的。现代世界信息系统每天跨越时空向不同的国度和地区传播林林总总的文化信息,不管你意识到与否,每天早晨人们睁开眼睛实际上面临的是整个世界。现代信息系统几乎网络了人们的一切视觉和听觉器官,从而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使人们都成为世界的一员。
三是市场化三是市场化三是市场化三是市场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这种经济体制不仅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结合在一起,而且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结合在一起。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有利于提高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意识。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和文化建设中来。为此,就要引导人们正确处理竞争与协作、自主和监督、效率和公平、先富和后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关系,反对唯利是图、见利忘义,逐步形成健康有序的经济和社会生活规范。
四是文化商业化四是文化商业化四是文化商业化四是文化商业化。以商业、娱乐和消费为主要形式的大众文化的兴起与流行,是当前文化传播的重要特征。比如磁带、光盘、卡通画,就具有可批量生产和复制生产进而广泛传播的特点。再比如肯德基、麦当劳、米老鼠、唐老鸭、可口可乐、芭比娃娃,其文化符号的意义要远远大于快餐符号和玩具符号的意义。以标准化、大批量、可复制为特点的商业文化对文化传播和文化建设的影响,决不能低估。
二二二二
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先发展先发展先发展先进文化进文化进文化进文化,,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对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具有特别重要的具有特别重要的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意义意义意义,,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首先首先首先首先,,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设设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有繁荣的经济,也应该有繁荣的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与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发展起重大作用。我们必须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的高度,从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和民族振兴的高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就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就是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三个方面应当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其次其次其次其次,,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先进文化的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前进方向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2000年2月,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即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
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在党的建设中,引人注目地突出了先进文化的重要性。先进文化是健康的科学的向上的,是代表未来发展方向,推动社会前进的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的结晶,它影响人的精神和灵魂,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是否拥有先进文化,是否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决定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的素质、能力和兴衰。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以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再次再次再次再次,,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国中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第四第四第四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即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要发展经济,完善民主法制,而且要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所有这些,都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如果说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主流是军事竞赛,二十世纪下半叶的主流是经济竞争。那么,二十一世纪的主流就是文化的竞赛。文化的碰撞、交流、融合对人类的作用,可能超越军事、政治、经济、意识形态乃至民族与国家。“一个人的思想风貌、精神境界、道德情操、认识水平、智慧程度、创新能力,一个民族的灵魂与脊梁,一个社会的秩序、公正和良知,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进取精神,一个时代的变革力量、开拓勇气、知识积储和道德素养等,都是文化及其作用所形成的后果,都是文化用自己神秘而万能的雕刀所精心雕塑出来的精神形象,道德形象,智慧形象与文明形象,都是文化的造化与赐予。”[2]我们应当以全球化为背景和观照,加强文化建设的自觉性与责任心,在与不同文化和文明的交流对话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化的内涵越来越丰富,,文文文文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化的作用越来越
大化的作用越来越大。。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为此,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发展先进文化,支持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御腐朽文化。第二,加强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第三,把以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在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同时,建立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第四,贯彻科教兴国方针,培养高素质人才。第五,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三三三三
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面对着国际国内的新形势、、、、新问题新问题新问题新问题、、、、新挑战新挑战新挑战新挑战,,从方法论上看从方法论上看从方法论上看从方法论上看,,中中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必须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先进性与人民性一是先进性与人民性一是先进性与人民性一是先进性与人民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毫无疑义的。在坚持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先进性的同时,也必须注意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的人民性,离开了人民性和群众性而盲目追求先进性,就会使文化发展失去活力,失去对象。不仅人民大众的生活是文化发展的源泉,而且文化建设和文化发展,必须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呼声与愿望,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出发点。
二是时代性与民族性二是时代性与民族性二是时代性与民族性二是时代性与民族性。。如何处理时代性和民族性的关系,是五四以来围绕当代中国文化选择所展开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之一。面对世界局势的变动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矛盾,文化保守主义者主张回归传统,复兴儒学。他们认为中国的出路就在于儒学的复兴,甚至认为二十一世纪就是儒学的世纪。对此,笔者不敢苟同。这是因为儒学本质上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它是与皇权政治、小农经济相生相伴的,是同今天的工业文明在总体上尖锐冲突的。儒学的整体结构随着它赖以生存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的瓦解崩溃遭到破坏,是必然的。儒家文化整体结构的破坏表明它作为一个完整的文化形态对现代社会发生作用已不可能,当然,其局部功能并未完全丧失。也就是说,它在现代化建设中还可以发挥一些作用。比如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建立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体制上的弊病与漏洞等原因,坑蒙拐骗,见利忘义的现象大量出现,而儒家文化则是重义、重诚信的。这表明,对于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儒家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具有一定的遏制负效应和纠偏的作用。但这决不等于是重新回到重义轻利,的老路上去。因此,即不能看不到儒学的这种作用,也不能将其无限夸大。不能一看到见利忘义,金钱万能,个人至上,就说还是要靠儒学来解决问题,实际上不是这么回事。主要的还是要靠健全法制,以及法律观念、契约观念、公平观念这些现代的思想观念和制度,如果不是这样看问题,就不可能对儒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作出科学的评估与准确的定位。儒学不是什么万世适用的常道,农业文明的本质精神不可能成为重构当代中国社会的思想基础。当然儒学作为多元文化中的一元,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仍然可以成为一个对于未来人类面临的挑战有发言权的学说,并以其特有的人文价值在未来人类文化建构中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在遏止工具理性压倒一切,唯科学主义、物质主义泛滥方面做出其它文明所不可替代的特殊贡献。但是关于二十一世纪是儒学的世纪的提法,则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三是继承性与创新性。。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优良的传统。中华民族文化对于凝聚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起着重要的纽带和基础
作用。其中诸如以人为本,讲究诚信,强调和谐,重视教育,倡导德治等,在当今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文化建设中,仍然是可以借鉴的资源。继承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继承、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问题,强调要把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的一个极为重要的任务。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是历史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是激励和凝聚全国人民的重要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民族精神,没有高尚的民族品格,没有坚定的民族志向,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对于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着眼于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同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结合起来,始终立于时代文化大潮的前列。任何一种优秀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与更新,才能永保青春与活力。因此,即不能抱残守缺,固步自封,又不能全盘照搬,食洋不化。一定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以历史的眼光,开放的意识,平和的心态,宽容的精神,借鉴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丰富和发展自己,创造既富有民族优良传统又有鲜明时代精神,既立足中国大地又面向世界,既正视国情现实又放眼未来的新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继承与创新是统一的。继承是基础,创新是生命,两者不可偏废。对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
四是主导性与多样性四是主导性与多样性四是主导性与多样性四是主导性与多样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导性,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中国文化建设的主旋律。为此,必须坚持"以科学的理
第五篇: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深远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深远(转)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义深远。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发展进步,必须有自己的战略目标。善于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具有感召力的目标,并团结带领广大人民为之奋斗,这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从时代要求与战略全局出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准确把握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预示着中国未来的发展战略。
文化建设是一个逐步积累、持续发展的过程,需要把远景规划和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
就长远目标而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全球化时代发扬光大?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频繁,国家文化软实力如何在激烈竞争中不断增强?作为我国现代化战略布局的重要一环,文化建设如何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正是为了回应这些挑战,六中全会提出“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远景奋斗目标,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相衔接,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
如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做到“五个坚持”: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文化强国”不可或缺廉政文化建设,在反腐倡廉工作中加大文化含量,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独特功能,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面临的一项基础性课题,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一项不可或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