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法规简答题
一、我国行政指导的原则有:1.正当性原则。正当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必须最大限度保障行政相对人对行政导指导的可接受性。2.自愿性原则。自愿性原则是指行政指导行为应为行政相对人认同和自愿接受,因为,行政指导行为不是一种行政主体以行政职权实施的,期以产生法律效果的行政行为,对行政相对人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3.必要性原则。必要性原则是指行政主体采取行政指导行为比实施行政行为可能会产生更好的客观效果的一种主观认识。
二、行政追偿的条件:
1、行政赔偿义务机关已经履行了赔偿义务;行政追偿以国家承担了赔偿责任为前提,这是国家行使行政追偿权必要条件。
2、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对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故意或重大过失,是国家行使行政追偿权的主观要件。把行政追偿限制在故意或重大过失的范围内,主要原因是鼓励工作人员发挥主观能动性和抑制违法行政的平衡问题。
三、行政合同的作用:
1、行政合同可以使当事人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明晰化,既有利于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又可避免官僚主义。
2、行政合同可以扩大行政参与,更好地发挥行政相对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行政合同的订立;使合同双方的争议更易于解决。
4、行政主体还可通过行政合同,在法律没有规定或者没有具体规定的领域与行政相对人,通过合意来形成其所预期的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从而达到弥补立法的不足,并在一定条件下替代立法规制的效果。
5、行政合同的出现引起了观念上的巨大变革,在理论层面,对现代行政法的概念、基本原则以及制度创新、对市场经济下行政管理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都有积极意义。
四、行政监督检查的特征::(1)其主体是享有某项行政监督检查权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2)行政监督检查的对象是作为行政相对方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3)行政监督检查的内容是相对方遵守法律、法规、规章,执行行政机关的决定、命令的情况;(4)行政监督检查的性质是一种依职权的单方具体行政行为,是一种独立的法律行为;(5)行政监督检查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纠正相对方的违法行为。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执行和行政目标的实现。
五、规范冲突的选择适用原则:(1)高层级法律规范优于低层级法律规范;(2)新的法律规范优于旧的法律规范;(3)特别法的规范优于普通法的规范;(4)送请或报送有关机关解释、裁决。
六、行政复议的一般管辖:是指按照行政机关的上下级隶属关系确定行政复议案件由有领导权或指导权的上一级机行政机关受理。它包括主管部门管辖和政府管辖两层含义。在主管部门和政府管辖中,对行政复议的案件的管辖采取政府管辖与部门管辖并重的原则。
七、行政行为撤销的后果:
1、行政行为的撤销通常使行为自始失去法律效力,但根据社会公益的需要或行政相对方是否存在过错等情况,撤销也可使行政行为自撤销之日起失效。
2、如果行政行为被撤销是因为行政主体的过错而引起,而已社会公益的需要又必须形式行政行为的撤销效力追溯到行为作出之日起,那么由此造成向对方的一切的损失应由行政主体予以赔偿。
3、如果是应为行政相对人的过错或行政相对人主体的共同过错造成被撤销的,行政主体通过相应行为一给予相对人的利益均应收回,相对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自己承担,国家或社会公众因此遭受的损失,由行政相对人依起过错程度予以适当赔偿,行政主体或其工作人员对导致行政行为被撤销有过错的应当承担内部行政法律责任,如接受行政处分等。
八、行政行为废止的条件:(1)行政行为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相应行 为如继续实施,则与新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相抵触;(2)国际国内或行政主体所在地区的形势发生重大变化,原行政行为的继续存在将有碍社会 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甚至给国家和社会利益造成重大损失;(3)行政行为已完成原定目标、任务,实现了国家的行政管理目的,从而没有继续存在的必要。
九、行政主体承担行政责任的方式:1.通报批评;2.赔礼道歉、承认错误;3.恢复名誉、消除影响;4.返还权益;5.恢复原状;6.停止违法行为;7.履行职务;8.撤销违法的行政行为;9.纠正不当的行政行为;10.行政赔偿。
一、试论行政合理原则:行政行为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起基本含义是行政行为的内容要客观、适度、合乎理性。合理性原则主要产生是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存在,合理性原则要求行政主体必须合理地行使自由裁量权。合理性原则作为一个普遍适用的行政法基本原则,有一些具体的内容:
1、行政行为应符合理立法目的;
2、行政行为应建立在正当考虑的基础上,不得考虑不相关的因素;
3、平等适用法律规范,不得对相同的事实给予不通的对待;
4、符合自然规律,如符合法律规定的“合理采伐森林”、“合理利用土地”等;
5、符合社会道德,如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二、试论依法行政原则:
1、合法行政原则;(1)行政机关必须遵守现行有效的法律。(2)行政机关应当依照法律授权进行活动。
2、行政合理行政原则;主要含义是行政行为应当具有理性基础,禁止行政主体的武断专横和随意。
3、行政程序正当原则;即(1)行政公开原则、(2)公众参与原则、(3)回避原则。
4、高效便民原则;即(1)行政效率原则、(2)便利当事人原则。
5、诚实守信原则;(1)行政信息真实,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真实、准确、可信。不能提供虚假信息和材料,(2)信赖保护原则,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6;权责统一原则;(1)行政效能原则,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事务管理职责,要有法律、法规赋予其相应的执法手段,保证政令有效。(2)责任行政原则,行政机关违法或不当行使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
三、论司法的审查范围:
司法审查制度是与一国的民主政治和宪政体制关系极为密切的法律制度;作为司法审查制度重要方面的司法审查范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关系以及政府与公民、法人的关系。因此,司法审查范围绝对不是法学家或者立法者凭空想象的结果,司法审查范围的界定必然受到多种复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民主政治状况和宪政体制。民主政治是司法审查制度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司法审查制度首先在实行民主政治制度最早的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产生,足以证明这一事实。
2、历史文化背景和法律传统。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的思想条件,而思想条件是在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任何一种法律制度的建立也必然借鉴以往的法律传统,或者受以往法律传统的限制和影响。综观世界各国司法审查制度的产:生、发展以及司法审查范围的界定都不同程度受历史文化和法律传统的影响。
3,诉讼价值观念和现实条件。影响司法审查的价值观念是指在一个国家的行政法学界中起主导地位的行政诉讼或司法审查价值观念。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不同,形成各种各样的行政诉讼价值观念。
第二篇:最新整理教师考试教育法规简答题
最新整理教师考试教育法规简答题
一、简答题
1、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时间?(1986年7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制定的根据?(是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确定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九年制义务教育。)
4、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由哪级政府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确定推行义务教育的步骤。)
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确定的义务教育的基本原则?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
6、义务教育法在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主体责任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7、义务教育法在义务教育入学年龄上是如何规定的?
(凡年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
8、义务教育法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学校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可以用少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教学。)
9、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共几个阶段?都是什么?
(义务教育可以分为初等教育和初级中等教育两个阶段。在普及初等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初级中等教育。)
10、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学制是由谁确定?
(由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制定。)
1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教师有哪些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处理?
(1)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2)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3)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
12、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
13、义务教育法规定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及审订教科书的根据?
应当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和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确定义务教育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审订教科书。
14、义务教育法规定由哪一级政府合理设置小学、初级中等学校,使儿童、少年就近入学?
由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5、义务教育法规定由谁为盲、聋哑和弱智的儿童、少年举办特殊教育学校(班)?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6、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对社会力量举办的义务教育学校采取什么政策?
(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义务教育法规定的各类学校。)
17、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对义务教育是怎么保护的?
城市和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必须包括相应的义务教育设施。
18、义务教育法对接受义务教育学生的收费是怎么规定的?
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收学费。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学生就学。
19、义务教育法规定,谁承担“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的义务?
适龄少年儿童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20、按照义务教育法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需要延缓入学或者免予入学的,由谁申请?由谁批准?
由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
21义务教育法对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是如何规定的?
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招用应该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就业。
22、义务教育法对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是如何规定的?
实施义务教育所需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筹措,予以保证。
23、义务教育法对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用于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应当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24、义务教育法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对经济困难地区实施义务教育的经费,予以补助。
25、义务教育法对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是如何规定的?
国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26、义务教育法对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有何特殊规定?
国家在师资、财政等方面,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27、义务教育法对从事义务教育的教师有何要求?
(1)国家采取措施加强和发展师范教育,加速培养、培训师资,有计划地实现小学教师具有中等师范学校毕业以上水平,初级中等学校的教师具有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毕业以上水平。
(2)国家建立教师资格考核制度,对合格教师颁发资格证书。师范院校毕业生必须按照规定从事教育工作。
(3)国家鼓励教师长期从事教育事业。教师应当热爱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责。
28、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权利是如何保护的?
全社会应当尊重教师。国家保障教师的合法权益,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改善教师的物质待遇,对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给予奖励。
29、义务教育法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方面的责任是如何要求的?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创造条件,使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
30、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除因疾病或者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适龄儿童、少年不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人民政府对他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批评教育,并采取有效措施责令送子女或者被监护人入学。
31、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采用什么处罚措施?
对招用适龄儿童、少年就业的组织或者个人,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批评教育,责令停止招用;情节严重的,可以并处罚款、责令停止营业或者吊销营业执照。
32、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经费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克扣、挪用义务教育经费。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3、义务教育法对保障义务教育教学秩序是如何规定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扰乱教学秩序,对违反规定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4、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的财产是如何保护的?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破坏学校的场地、房屋和设备。
35、义务教育法对义务教育在宗教方面是如何规定的?
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义务教育实施的活动。
36、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由谁制定的?什么时间实施的?
原国家教委制定的,于1992年3月14日实施的。
37、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年限,以及因缓学或者其他特殊情况需延长的在校年龄,由哪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依照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和本地区实际情况确定。
3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是如何确定?
盲、聋哑、弱智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和在校年龄可适当放宽。
39、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对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职责是如何具体确定的?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实施义务教育的工作。
4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承担实施义务教育任务的机构有那些?
地方人民政府设置或者批准设置的全日制小学,全日制普通中学,九年一贯制学校,初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各种形式的简易小学或者教学点(班或者组),盲童学校,聋哑学校,弱智儿童辅读学校(班),工读学校等。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等单位,应当保证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上述单位自行实施义务教育教学工作,需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批准。
41、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实施义务教育,应当具备那些基本条件?
(1)与适龄儿童、少年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及其他基本教学设施;
(2)具有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和符合义务教育法规定要求的师资来源;
(3)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能够按照规定标准逐步配置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其他办学单位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不断改善实施义务教育的条件。
42、根据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应如何办理?
直接实施初等义务教育有困难、需要分两步实施的,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提出报告,报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或者依照地方性法规规定办理。
4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哪个部门最迟在新学年开始前十五天,将应当接受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入学通知发给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由当地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
4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谁必须按照通知要求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
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45、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在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办理程序上是如何规定的?
(1)、适龄儿童、少年需免学、缓学的,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提出申请,经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
(2)因身体原因申请免学、缓学的,应当附具县级以上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的证明。
(3)缓学期满仍不能就学的,应当重新提出缓学申请。
46、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送其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入学的,以及其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辍学的如何处理?
在城市由市或者市辖区人民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门,在农村由乡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使其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就学。
47、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如何到非户籍所在地接受义务教育?
经户籍所在地的县级教育主管部门或者乡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按照居住地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申请借读。借读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年限,以其户籍所在地的规定为准。
48、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的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的标志是什么?
对受完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的儿童、少年,由学校发给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受完当地规定年限义务教育获得的毕业证书或者结业证书,可视为完成义务教育的证书。
49、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适龄儿童、少年因学业成绩优异而提前达到与规定年限义务教育相应的初等教育或者初级中等教育毕业程度的,可否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可以视为完成义务教育。
50、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什么费用?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杂费。
51、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可收取费用标准和具体办法,谁提出方案?谁批准?其他单位是否有权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和向学生乱收费用?
收取杂费的标准和具体办法,由省级教育、物价、财政部门提出方案,报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其他行政机关和学校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自行制定收费的项目及标准;不得向学生乱收费用。
52、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应不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应当酌情减免杂费。
53、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享受助学金的贫困学生是指那些学生?
初级中等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经济困难地区、边远地区的小学及其他寄宿小学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54、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实行助学金制度的具体办法,由哪级人民政府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规定。
55、按照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的规定,对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要求是什么?
实施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按照国务院教育主管部门发布的指导性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教学计划,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编教育法规试题
一、填空题
1、节假日补课是国家教育部明令禁止的,是一种非法行为。
2、社会主义主义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主要内容包括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
3、申请认定教师资格者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要在二级乙等以上标准。
4、参加继续教育是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5、教师的考核应当坚持全面考核,以工作成绩为主,做到客观、公正、准确。
6、所谓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精神品质。
7、施行义务教育的学校在教育教学和其它活动中,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8、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目的是增强未成年人法制观念。
9、《教育法》规定,国家建立以财政拨款为主、其他多种渠道筹措教育经费为辅的体制。
10、《义务教育法》规定,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11、实施教育行政处罚的机关,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外,必须是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教育行政部门。
12、学校对校舍、体育设施、消防设施、各种仪器设备安全状况,应当每月检查一次。
13、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其考试成绩作废,3
年内不得再次参加教师资格考试。
14、中学、小学校园周围200米范围内不得设立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
15、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二、单选题
1、“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这种说法违反了——。(B)A、《学校管理条例》
B、《教师法》
2、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关心集体,维护学校荣誉,共创文明校风”。这是师德教育的——。(A)
A、“双赢”协作原则
B、和平共处原则
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在教师对待教育事业的较高道德目标是——。(A)
A、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B、忠于职守,为人师表,积极进取。
4、聘任或任命教师担任职务应当有一定的任期,每一任期一般为——。(B)
A、三年
B、三至五年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于____起开始施行.(B)
A、1995年9月10日
B、1994年1月1日
二、单选(5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自(B)之日起开始实施。A、1990年9月1日
B、1995年9月1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是1986年4月1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B)第三十八号令公布的。
A、国务院令
B、主席令
3、国家实行(A)制度:中国公民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本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教师资格
B、教师竞聘上岗
4、(A)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根本保证,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A、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
B、加强和改进法制建设
5、(A)凡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具备《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或者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有教育教学能力,经认定合格的,可以取得教师资格。
A、中国公民
B、世界公民
三、双选题
(5分)
1、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制定本法,(AB)
A.宪法
B.教育法
C.未成年人保护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新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
(AB)。
A.学费
B.杂费
C.书费
D.住宿费
3、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____
__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__
____,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实际发展。
(CD)A、耐心
B、个性
C、平等
D、个体差异
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进一步强调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来保障”。
(CD)
A、靠教师
B、靠社会
C、靠法制
D、靠制度
5、在实施“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中,要把——————放在突出地位。(BC)
A、学历教育
B、思想政治教育
C、职业道德教育
D、信息技术教育
四、多选题
(5分)
1、中小学教师职业教育道德内容主要包括:政治理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等。
(ABCD)
A、教育方针
B、政策
C、法律法规
D、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BCD)
A、“八荣八耻”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
3、国家在受教育者中,进行——————的教育,进行理想、道德、纪律、法制、国防和民族团结的教育。
(BCD)
A、共产主义
B、爱国主义
C、集体主义
D、社会主义
4、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应当提交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和下列证明和材料:————和户籍所在地的街道办事处、乡人民政府或者工作单位、所毕业学校,对其思想品德、有无犯罪记录等方面情况的鉴定及材料证明。(ABC)
A、身份证
B、学历证书或者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
C、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受委托的高等学校指定的医院出具的体格检查证明
D、教材教法合格证
5、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的实施,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制定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ACD)
A、宪法
B、教育法
C、劳动法
D、未成年人保护法
《红旗颂》教案
课
题:第一课时《红旗颂》
知识目标:1、欣赏乐曲《红旗颂》;
2、认识作曲家吕其明;
3、了解管弦乐。
能力目标:感受乐曲的宏伟气势,体验乐曲的速度、力度、乐器音色等音乐要素在作品表现中所起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语言形象的能力。
2、抒发对“国旗”、“国歌”的热爱之情和对幸福生活乐观向上赞颂。
教学重难点:感受乐曲的气势,理解作品的内涵。
教学方法:引导法
演示法
实践法
对比法
讲解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电子琴
小号
长笛
大鼓
大镲
小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让学生听几首关于红旗的歌
(《锈红旗》、《歌唱祖国》、《五星红旗》、《红旗飘飘》),让学生初步了解红旗。
2、引出要欣赏的大型管弦乐曲——《红旗颂》。
二、学习新课
1、介绍曲作者
吕其明:作曲家,安徽无为人。曾为《铁道游击队》、《白求恩大夫》、《南昌起义》等影片作曲。代表作品有:交响诗《铁道游击队》、管弦乐《红旗颂》、歌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谁不说俺家乡好》等。
2、介绍管弦乐。
(1)管弦乐——就是由管乐和弦乐一起演奏的乐曲。
(2)管弦乐包括:
a、铜管乐器(主要有:小号、长号、圆号、低音号)等。这组乐器嘹亮高亢、雄壮辉煌。
b、木管乐器(主要有:长笛、单簧管、双簧管、萨克斯)等。这组乐器音色多彩、穿透力强。
C、拉弦乐器(主要有:小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等。这组乐器优美抒情、表现力丰富。
d、打击乐器
(主要有:定音鼓、大鼓、小鼓)等。这组乐器稳定节奏、统一乐曲。
(3)让学生分别听听不同乐器的不同音色(教师演示小号音色,学生演示长笛、大鼓、大镲、小鼓的音色)。
3、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组图及演奏位置。
三、欣赏乐曲《红旗颂》(插入解说,感受气势,理解内涵)
1、播放乐曲,让学生聆听乐曲,初步感知,并边听边想所设问题。
2、随音乐分析作品。
(1)《红旗颂》是作曲家吕其明于1965年创作的一手管弦乐序曲。在1965年第六届“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开幕式上,由上海交响乐团、上海电影乐团、上海管弦乐团联合首演,取得了成功。之后传遍大江南北、华夏两岸。
(2)这首乐曲共有三个乐章。
第一乐段:
嘹亮的小号奏出了乐曲的引子,指引着革命道路前进的方向。再经圆号反复,引出弓弦乐器演奏的歌颂红旗的主题,这一主题在钢琴的伴奏下,给人以光辉热烈和庄严的深切感受,人们被音乐带到幸福激荡的回忆之中: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站在宏伟庄严的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雄伟庄严的天安门前冉冉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主题又一次转调出现,转调后的音乐色彩显得更加明亮辉煌,仿佛是亿万人民欢腾热烈的情景。优美深情的旋律,倾注了多少英雄儿女的热血啊!
红旗是革命的象征、是团结的象征、是胜利的象征。
第二乐段
双簧管奏出深情如歌的旋律,描写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的情怀,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
接着连续的三连音,使节奏富于动力,节奏紧缩,速度加快,歌颂的主题变成豪迈的进行曲,中国人民在红旗指引下英勇战斗,顽强拼搏,他们怀着必胜的信念;怀着对祖国的赤诚之心,在红旗的指引下昂首阔步地奋勇向前,这进行曲的节奏正是我们时代前进的步伐。
号角又响了,红旗高高飘扬,经过斗争洗礼的人们仰望五星红旗,心潮澎湃,传达出人民对红旗至深的情与爱。
第三乐段
这是主题的再现部分。气势磅礴的乐曲表现了亿万人民在这历史性的时刻,尽情歌颂的情怀,人们尽情歌颂伟大的祖国,歌颂伟大的中国共产党。
这是一首深情的颂歌,这是一支气势恢弘的乐曲。红旗在迎风招展,中国人民在猎猎飞舞的红旗下满怀豪情,奋发前进。
尾声的号角雄伟嘹亮,形成强有力的最高潮。乐曲气壮山河。
3、学生回答所设问题并分组分段讨论乐曲的音乐情绪。
4、总结乐曲结构
第一乐段
:再现开国大典
宽广
辉煌
第二乐段:
回忆战争时期
坚定
豪迈
第三乐段:
饱含胜利喜悦
深情
歌颂
5、学生随音乐哼唱颂歌主题。第一遍用宽广、激昂的情绪演唱;第二遍用进行曲速度演唱。进一步感受音乐情绪。
6、复听乐曲,整体感知。分辨乐曲中颂歌主题共出现几次,7、欣赏完乐曲,请同学们分辨乐曲中颂歌主题共出现几次并
谈谈乐曲对自己的启示。
四、开心一刻
人人争当小乐手
五、下课
(学生伴随着《红旗颂》音乐走出教室)
附:板书
红旗颂
一、管弦乐
三、乐曲结构
1、铜管乐器
第一乐段;宽广
辉煌
2、木管乐器
第二乐段;坚定
豪迈
3、拉弦乐器
第三乐段
深情
歌颂
4、打击乐器
二、作曲家——吕其明
四、主题
第三篇:建设法规期末考试简答题总结
1. 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1)已经办理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2)在城市规划区的建筑工程,已经取得规划许可证;(3)需要拆迁的,其拆迁进度符合施工要求;(4)已经确定建筑施工企业;(5)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6)有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具体措施;(7)建设资金已经落实;(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2.什么是注册建造师?分为几级?注册建造师违法责任如何
注册建造师指经全国统一考试合格并核准注册的从事建筑工程项目总承包及施工管理的专业技术人员。分为一、二两级。(1)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注册证书的,由注册机关撤销其注册,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并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处以罚款。其中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1万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处以违法所得3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2)未办理变更注册而继续执业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3.什么是建筑工程重大事故,分为哪几个等级
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责任过失造成工程倒塌或报废、机械设备毁坏和安全设施失当,造成人身伤亡或者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分为四个等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重大事故:○1死亡30人以上○2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二级:○1死亡10人以上○
2直接经济损失100万元以上,不满300万元。三级:○
1死亡3人以上,9人以下○2重伤20人以上○
3直接经济损失30万元以上,不满100万元。四级:○
1死亡2人以下○2重伤3人以上,19人以下○3直接经济损失10万元以上,不满30万元。4.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有哪些?
(1)依法发包工程的责任(2)委托监理的责任(3)依法报批、接受政府监督的责任(4)遵守国家规定及技术标准的责任(5)提供资料、组织验收的责任。
5. 竣工验收应具备的法定条件?
(1)完成建设工程设计和合同约定的各项内容(2)有完整的技术档案和施工管理资料(3)有工程使用的主要建筑材料(4)有勘察、设计、施工、工程监理等单位分别签署的质量合格文件(5)有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保证书。6. 工程质量保修书内容有哪些?
(1)质量保修项目内容及范围;(2)质量保修期限(3)质量保修责任;.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是控制建设工程项目的哪些具体内容?
在城市规划区内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物、构筑物、道路、管线和其它工程设施需申请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的性质、规模、布局应符合城市规划要求。8.规划管理部门进行规划监督时有哪些权力?(1)验线(2)现场检查(3)竣工验收 9.城市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应遵循怎样原则? 1城市规划与国家和地方经济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原则2保护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遗产及地方特色的原则3有利生产、方便生活、防灾减灾的原则4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除满足上述原则外,还应满足:
(1)城市新区开发:○
1量力而行的原则○2统一规划、统一组织的原则○
3方便宜行的原则。(2)旧城改建:○1加强维护、逐步改善的原则○2与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相结合的原则○
3与保护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相结合的原则。10.工程设计的依据和设计内容是什么? 项目建议书是进行工程设计、编制设计文件的主要依据。设计内容有总体设计、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
第四篇:机构编制法规答案(含简答题)
注意:市上未下发标准答案,此答案仅供大家参考。
一、单选题:
CADAD
ACBAC
CDDBA
CAACD
ACCBD
二、填空题
1、省级
2、国家
3、一支
4、加大
5、行政
6、处分
7、撤职或者开除
8、核减
9、登记
10、超编
三、判断题
1、x在省市县对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探索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强化公益属性,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
2、v坚决整治上级部门通过项目资金分配、考核督查、评比表彰等方式干预下级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和编制配备的行为。全面清理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废除涉及条条干预条款。
3、v
4、v
5、x第六条 依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设置的机构和核定的编制,是录用、聘用、调配工作人员、配备领导成员和核拨经费的依据。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机构编制、人员工资与财政预算相互制约的机制,在设置机构、核定编制时,应当充分考虑财政的供养能力。机构实有人员不得突破规定的编制。禁止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对擅自设置机构和增加编制的,不得核拨财政资金或者挪用其他资金安排其经费。
6、v
7、v
8、v
9、v
10、x
四、连线题
1→2
2→3
3→4
4→1 1→3
2→4
3→1
4→2 1→2
2→3
3→4
4→1
五、1、我会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建议案进行回复: 一是核定增加机构编制的权限不在市县区,市县(区)不能自行核定、增加行政事业编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条例》第1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行政编制总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经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核后,报国务院批准;第 18 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根据调整职责的需要,可以在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行政编制。但是,在同一个行政区域不同层级之间调配使用行政编制的,应当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机构编制管理机关报国务院机构编制管理机关审批。简单地说,行政编制总额由中央核定、事业编制总额由省上核定,跨层级调整编制要经中央批准,市县区不能自行核定编制。
二是目前中省不会批复同意市县区核定增加编制的请示。李克强总理在中外记者会上表示要“约法三章”,其中之一是财政供养的人员只减不增。因此按照中央要求,省市县区各级以 2012 年编制数为基数,层层向上作了编制备案。中央要求编制只减不增,各级编制总数不得超过 2012 年编制数。因此,目前中省不会同意市县区增加编制的请示,市县区只能在中省核定的现有编制总数内按相关规定调配使用编制。
三是市县区编办坚持总量控制、有减有增的动态调整机制,努力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市县区编办坚持“一支笔审批”“编制先行”“撤一建一”等机构编制工作纪律和机构编制法规政策刚性约束,坚持机构编制总量控制、有减有增的动态优化调整机制,近年来在深入机构编制工作调研和监督检查的基础上,调减职能弱化部门单位编制数,调增重点领域工作任务繁重部门单位编制数,保障市县区重大经济社会发展事项用编需求。目前,机构编制是宝贵的不可再生的执政资源,建议部门单位通过优化人员结构、内部调剂挖潜、采用信息技术、加强管理创新、深化体制改革等方式解决编制紧张问题,与机构编制部门一同致力挖潜盘活用好现有机构编制资源。
2、严控机构编制总量。严格落实中省市控编减编政策,对于涉及经济和民生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确需设立机构和增加编制的,始终坚持机构撤一建
一、编制在现有总量内调剂并按程序上报审批。
盘活机构编制存量。在不突破机构编制总量的基础上,在现有机构编制资源上做文章,做到“编尽其用、用得其所”。借力党政群机构改革以及事业单位行业体制改革等重大改革工作,对职责任务相近、设置重复分散的部门单位,大力整合资源、优化结构,实行综合设置,做到精编提效;深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紧紧围绕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职能弱化事业单位等重点方向,按程序注销机构、核减编制;坚持围绕工作配置编制,对于职责强化、业务量增大的部门单位,在控制总量、统筹全局的基础上,适当给予编制倾斜。
创新管理服务方式。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缩减政府权责,从源头上减少机构编制需求;探索推行政府购买服务,对于适宜由社会力量提供的服务事项,逐步转变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提供,减轻机构编制压力。
3、一、条条干预造成的影响
一是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的基本秩序和机构编制资源的合理配置。条条干预不利于机构编制部门对机构、编制进行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助长了机构、编制和人员的无序增长,增加了政府运行的管理成本和行政成本,损害政府的执政能力,与机构编制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背道而驰。
二是影响了机构改革成果的巩固,影响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顺利推进。每次机构改革前后,往往是条条干预的多发期,因为一些部门担心其下级部门在机构改革中机构编制受到影响,往往会利用各种形式对其机构编制事项进行干预。
三是影响了机构编制管理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条条干预”行为是对机构编制集中统一管理原则和制度的破坏。一方面,机构编制部门所遇到的“条条干预”都是来自同级单位的上级业务部门,无法惩处、杜绝;另一方面,上级部门的干预往往附有某些“优惠条件”,机构编制部门抵制的多了,反而容易造成不配合、不服务的误解。长此以往,机构编制部门的权威和形象必然受到影响。
二、治理条条干预的对策
一是要加强机构编制法制化建设。破除条条干预从根本上说要立法,用法律的形式对机构编制管理的权限和程序作出规定,堵塞干预的机会和空间。出台禁止条条干预的专项法规或文件,从源头上加强治理。
二是加强对机构编制纪律的宣传教育。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开展机构编制工作良好氛围。积极争取将机构编制工作政策法规制度纳入党校培训、党组学习内容,重点培训各部门的领导干部和具体从事机构编制的工作人员,切实增强他们自觉遵守机构编制纪律的意识,减少违规问题的发生。
三是要多部门联动,综合治理。积极争取纪检、组织、人事、财政、审计等部门的支持,针对条条干预的不同形式,发挥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齐抓共管,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干预机构编制的现象。
四是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举报制度,加强对部门干预机构编制问题的监督检查。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查处力度,狠下决心,硬起手腕,下大力气严肃查处一批条条干预的典型案例,以儆效尤,切实增强机构编制纪律的权威性、严肃性和威慑力。
4、如何维护机构改革期间的机构编制纪律?
一、严明政治纪律。各部门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重要性,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省市关于深化县区机构政革的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和省市决策部署贯彻落实。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强各方面机构改革配合,使各项改革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形成总体效应。
二、严肃机构编制工作纪律。严格执行机构改革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干部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涉及机构变动、职能调整的部门,要服从大局,确保机构、职责、队伍等按要求及时调整到位,不允许迟滞拖延,不允许搞变通,不允许突击提拔和调整干部。要强化对机构改革中各项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及党纪政纪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确保政令畅通。对违反纪律的行为,要严肃查处,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从重处理。
三、强化宣传引导。要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密切关注干部思想动态,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坚持原则和全局观念,提高政治站位,服从组织安排,以实际行动拥护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确保干部队伍稳定。要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凝聚改革共识,坚定改革信心,争取各方面对改革支持,为改革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环境,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进行。
四、严格责任追究。各单位要加强对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中各项政策、规定和纪律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凡违纪违法的,一经发现,坚决追究相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及领导责任。
第五篇:教育法规
教师的基本权利
1,教育教学权教育教学权指教师享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权利
2,科学研究权《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有“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
3,管理学生权教师享有知道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利
4,获取报酬权《教师法》第7条规定:教师有“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暑假期间带薪
休假”权利。这是教师基本的物质保障权利,按时获取工资的报酬权
5,民主管理权《教师法》第7条规定: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
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的权利
6,进修培训权教师有参加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列入计划的各种形式的进修和其他培训的权利
教师的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
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使教师认识到关心爱护学生不仅是道德要求,同时也是法律规范。
5,制止有害于学生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作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作为教师自然更负有此项义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教师的法律责任
《教师法》第35条规定:“侮辱,殴打教师的,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行政处罚,造成损失的,责令赔偿损失,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侮辱教师,是指公然贬低教师的人格,破坏教师名誉的违法行为
教师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部不改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形式责任。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应负法律责任
我国《教育法》从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出发,认定学生是受教育者,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教育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
在义务教育阶段既有受教育的权利又有受教育的义务
公民受教育权就是指公民依法所享有的,国家通过各种具体措施予以保障的,在各类学校和各种教育机构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以及接受各种技能训练的一项基本权利。
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
1,享有参加教育活动并使用教育资源的权利
《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示资料的权利。
2,享有国家给予的物质帮助的权利
我国《教育法》规定:学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义务教育法》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住生生活费。3,享有公正贫家并获得相应资格证书的权利
《教育法》规定:学生享有在雪域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或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的权利
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这既是义务教育公益性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义务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