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行政管理专业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在行政委托中,被委托的对象可以是行政机关和行政机构,也可以是及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
2、依据实施行政行为时所形成的法律关系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行政立法行为、行政执法行为、行政司法行为。
3法律术语。
4和直接磋商等方式。
5、以行政指导的功能差异为标准,可将行政指导分为规制性行政指导、调整性行政指导、助成性行政指导。
6、申诫罚的具体形式主要有 和
7、行政责任产生的前提条件是行政不当。
8、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主要有两种,即 救济和 司法机关 救济。
9、我国的行政复议机关有两类:一类是人民政府,一类是 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6分)1.行政委托
行政委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将某项行政职能委托给某一机关飞机构、企事业单位、其他社会组织办理的行为 2.即时强制
即时强制是指因情况紧急,为了达到预期的行政目的,行政主体不以相对方不履行义务为前提,即对相对方的人身、自由和财产予以强制的活动或制度。3.行政监督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机关实施的法律监督。即行政系统内部上下级之间的法律监督,以及行政系统内部设立的专门监督机关的法律监督。4.行政不当
行政不当是指行政主体及其执行公务的人员,在执行行政管理过程中作出的为合法但不合理。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进行,(D)。A 故成为行政诉讼的共同被告 B 故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C 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第三人D 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
2.行政立法的效率原则一般是通过(AB)加以实现的。
A 时效制度 B 代理制度 C 听证制度 D 咨询制度
3.行政诉讼确立受案范围的原则是(ABCD)A 尽可能扩大人民法院的受案范围B 妥善处理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 C 人民法院在政权体制中的地位D 既借鉴他国经验,又考虑自身实际 4.我国行政救济的途径有:(BD)A 民间团体救济 B 行政机关救济 C 民政救济 D 司法机关救济
5.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A 只有行政机关才能成为行政主体 B 行政主体还包括执行公务的国家公务员C 行政主体必须是能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管理的组织
D 只要是行政机关任何时候都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6.根据我国宪法,(D)有权制定行政法规。A 全国人大常委会 B 省级人大 C 国务院各部委 D 国务院 7.行政赔偿的方式有(BCD)。A 恢复名誉 B 返还财产 C 恢复原状 D 支付赔偿金
8.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哪些案件向人民法院起诉时,人民法院应当予以受理?(ACD)
A 周某对海关的扣留决定不服
B 某市居民对市政府发布的征收绿化费的规定不服
C 某村民对县土地局强行拆除其房屋的决定不服 D 张某对县公安局作出的行政拘留决定不服 9.根据我国现行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人身的强制措施主要有(ABCD)等 A 收容审查 B 强制传唤 C 强制戒毒 D 强制扣留
10。下列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有(AC)
A 某大桥桥头有一块牌子,上写“6:oo一21:oo,非机动车辆不得上桥”,落款为该市公安局 B 某公安局对违反规定驾驶人力三轮车上大桥的人员处以50元罚款
C 某劳动局规定,本辖区内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应报经本局鉴证
D 某劳动局对辖区内某企业与员工间的劳动合同予以鉴证
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⑴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 ⑵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执行色彩的组织。⑶为了顺利实现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县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2.简述在行政诉讼中诉讼阻却有几种情形 1)延期审理;2)延长审限;3)撤诉;4)缺席判决;5)诉讼中止;6)诉讼终结;7)被告改变被诉具体行政行为;8)移送。
五、论述题《每题14分,共28分》 1.论述行政诉讼的构成要件
1)原告是认为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具有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被告是行使国家行政管理权的行政机关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3)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律、法规规定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内的行政争议,以及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4)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必须是在法定期限之内;5)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行政复议的,已经经过行政复议;自行选择行政复议的;复议机关已作出复议决定或者逾期未作出复议决定。2.述对行政权进行监督的作用
1)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权力失衡与变异。按照平衡论的观点,行政法所调整的行政权,必须受到立法权、司法权、公民权的监督与控制,才能依法行政,为人民服务,否则就失去平衡。因此,必须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
2)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官员专制独裁。民主替代专制独裁的重要标志就是行
行政权力接受监督,目此要加强政府官员的自律教育,同时要不断强化外部系统的监督,不断扩人公众参与评价政府行为的层面,把评价方式、手段和步骤纳入法制化轨道。
3)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扼制腐败。为了扼制腐败,必须改革行政体制,控制个人专权,加强监督机制,适当提高薪金待遇,健全法制强化反腐力度,严明法纪。力争做到使官员们不能腐化、不敢腐化、不愿腐化的反腐机制、行政体制与法制。
4)行政权力接受监督可以防止政府官僚主义。政府及其公务员必须接受来自政府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开为监督实施创造条件,实行行政公开,让人民群众对政府活动有充分的了解,为有权机关监督提供条件。在阳光下的行政行为既可以接受监督,克服官僚主义;又可以克服办事拖拉,提高行政效率,实行勤政为民的行政目标。
第二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行政管理专业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行政管理专业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4
第七 —八章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元960年,2、辽国的政治原则是:“官分南、北,以”这是一种民族分治制度。
3、北宋中期,各地农民纷纷起义,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次是发生在四川地区的由王小波、导的农民起义,他们提出了“”的口号。
4、1127年,金军掳物北归,史称此事为“”,至此,北宋灭亡。
5、金国建立之初,中央制度实行,地方上实行军政合一的。
6、1206年,蒙古各部贵族共同推举,建立了蒙古国。今台湾在元朝是叫,元朝政府在澎湖设,以加强对该地区的管理。至此,该地区纳入了中国疆域之内。
7、元朝与欧洲的关系密切,许多欧洲人纷纷东来,其中最著名的是
8、北宋庆历年间,布衣的重大贡献。
9、1356年,朱元璋攻占1368年以它为都城,称皇帝,建立明朝。
10、1399年,燕王动靖难之变,1402年取得胜利,即位皇帝,是为,1421年他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京。
11、、明成祖即位后,开始信任宦官,设立了“”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由此开始了宦官干政之端。
12、、在统一女真各部的过程中,创立了,这是一种军政合一的组织。
13、1661年,民族英雄驱逐了荷兰殖民者,为祖国收复了。
14、雍正时设立了,后逐渐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4第1 页(共 3页)
15、清朝管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事物的机关叫。
16、乾隆前期,清政府加强对外贸易的限制,下令关闭除并且颁行严格约束外商的条理和章程,这样便形成了所谓的。
二、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0分)
1、北宋中央政府掌管财政的长官是。
A.宰相B.执政C.枢密使D.三司使
2、方腊、宋江起义发生在。
A.北宋中期B.北宋末期C.南宋初期D.南宋末期3、1120年,与北宋缔结“海上之盟”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A.辽B.西夏C.金D.大理4、1140年,岳家军打败金军,兀术慨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
A.黄天荡之战B.顺昌大捷C.郾城大捷D.采石之战
5、元朝国内的商业繁荣,商业发达的城市很多,其中最繁华的城市是。
A.大都B.开封C.洛阳D.杭州
6、明朝在中央政府机构中,六部为最重要,而其中又以权最重。
A.吏部B.兵部C.刑部D.礼部
7、在明代凡乡试考中者称为。
A.秀才B.举人C.贡士D.进士
8、最先来到中国的西方殖民者是。
A.英国B.德国C.葡萄牙D.西班牙
9、清初平定“三藩之乱”的是。
A.皇太极B.顺治C.康熙D.乾隆
10、清代城市的发展超过明代,被称为“布码头”的是。
A.江宁B.苏州C.无锡D.镇江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澶渊之盟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4第2 页(共 3页)
2、司马光与《资治通鉴》
3、郑和下西洋
4、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四、问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北宋在政治上是怎样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有何影响?
2、试述明朝实施一条鞭法的原因,其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简明中国古代史平时作业4第3 页(共 3页)
第三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7-2008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2008年1月
一、填空题
1、以行政法律规范的性质为标准,行政法可以分为(实体行政法)与(程序行政法)。
2、行政合同的当事人一方必须是(行政主体)。
3、(行政合法性)原则是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
4、被授权的组织在被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
5、行政指导是行政机关单方面的意思表示,属于(单方行为)。
6、行政行为通常具有的法律效力包括(公定力)、确定力、(拘束力)和执行力。
7、以行政强制行为所指向的对象和内容为标准,可分为对(人身)、(财产)和(行为)的强制。
8、行政相对方针对特定的事项向行政主体提出(申请),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许可行为的前提条件。
9、行政处罚的种类包括(人身罚)、(行为罚)、(财产罚)和申诫罚。
二、单项选择题
1、行政法律关系产生的事实前提是(D)。
A、行政法律规范B、行政关系C、行政行为D、行政法律事实
2、行政法治原则的核心内容是(A)。
A、行政合法性原则B、行政和理性原则C、行政比例原则 D、行政信赖保护原则
3、下列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是(D)。
A、重庆市北碚公安分局B、上海市人民政府C、某省某市某街道办事处
D、某市某区某镇工商所
4、有权制定地方政府规章的是(D)。
A、辽宁省锦州市人民政府B、国务院C、教育部D、杭州市人民政府
5、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以下说法正确的是(C)。
A、公务员津津是限于行政机关里面的工作人员
B、公务员对于上级领导必须绝对服从
C、法官是公务员
D、教师是公务员
6、新政诉讼制度是由(D)来追究行政主体的行政责任。
A、国家行政机关B、国家权力机关
C、国家检察机关D、国家司法机关
7、部门规章有权设定警告和(C)。
A、吊销执照B、拘留 C、一定数额的罚款D、没收财物
8、适用简易程序的行政处罚案件必须符合的条件,不包括(A)。
A、对个人处以50元以上的罚款B、违法事实确凿
C、处罚法定依据明确具体D、对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9、对人身的强制执行方式不包括(C)。
A、遣送出境B、强制传唤C、行政拘留 D、强制履行
10、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可以由(A)设定。
A、法律 B、行政法规C、地方性法规D、规章
三、多项选择题
1、行政法律关系的特点包括(ABCD)。
A、在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中,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
B、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由行政法律规范预先规定
C、行政法律关系具有不对等性
D、行政法律关系中的行政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具有统一性
2、下列属于行政法特点的是(BCD)。
A、行政法具有统一、完整的法典
B、行政法规范的数量多,内容广泛
C、行政法律规范具有明显的易变性
D、行政法规是以多种多样的法律形式表现出来
3、行政优先权权包括(ABC)。
A、先行处置权 B、推定有效权C、获得社会协助权D、行政征用权
4、下列哪些是行政机关的设置原则(ABCD)。
A、适应需要原则B、精简原则C、高效率原则D、依法设置原则
5、被委托组织与被授权组织的区别体现在(BCD)。
A、形式不同B、性质不同C、产生的依据不同D、行为后果不同
6、行政相对方的权利包括(ABCD)。
A、参与行政管理的权利B、了解情况的权利
C、申请行政法上救济的权利D、提出申请的权利
7、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包括(ACD)。
A、主体合法B、客体合法C、内容合法D、程序合法
8、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ABC)。
A、责令停产停业B、暂扣许可证C、吊销营业执照D、没收财物
四、简答题
1、简述国家行政机关的特征。
答:(1)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国家强制性质的社会组织;(2)国家行政机关是具有较强的执行色彩的组织;(3)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一定的层次和结构组织起来,并且按照科学方法依法进行活动。
2、简述行政立法的主要类型。
答:国务院;国务院各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和较大市人民政府。
3、简述行政强制执行与行政处罚的区别
答:性质不同;目的不同;原则不同。
五、论述题
试着论述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
答:前者是单方行为,后者是双方行为;前者是事实行为,后者是法律行为;前者不具有法律强制力,后者具有法律强制力。
六、案例分析题
李某到山林中捉野兔,被某县林业局所设立的护林防火检查站的工作人员截住,工作人员发现其无证入山,对其罚款10元,李某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
问题:
1、本案中的行政主体是(B)。
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2、本案中的行政相对方是(D)。
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3、本案中的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是(BD)。
A、县政府B、县林业局C、护林防火站D、李某
4、本案件中护林检查站属于派出机关吗?它行使的行政职权的性质是什么? 答:护林检查站不属于兴镇机关,它行使的行政职权是行政处罚权。
第四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2-2013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试题
2013年7月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行政机关并不是惟一的行政主体
B、行政机关是惟一的行政主体 C、行政机关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
D、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相同
2、按照行政机关所管辖的区域范围不同,可以将行政机关分为(B)。A、行政机关和其内设机构 B、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C、权力机关和行政机关
D、部级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3、属于行政职务关系消灭的是(B)。A、调任 B、退休 C、升职
D、委任
4、凡政府组织法规定的最高行政决策权力和责任赋予一人承担者,称为(A)。A、首长负责制 B、委员会制
C、选举制
D、法定制
5、按照《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在调查或者进行检查时,执法人员不得少于(C)。A、五人 B、三人
C、两人
D、四人
6、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合同的是(C)。A、行政机关购买办公用品的买卖合同
B、司法机关同其工作人员签订的岗位责任书 C、国家订购军用物资、救灾物资的合同
D、行政机关分流人员与某农场签订的土地成承包合同
7、除当场作出行政许可决定外,行政机关应当自受理行政许可申请之日起(B)日内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A、15
B、20 C、30 D、60
8、国家行政机关对其系统内部违法失职的公务员实施的惩戒措施是(B)。A、行政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强制
D、行政司法
9、以下法律规范不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B)。
A、法律
B、国务院部门规章 C、行政法规
D、省政府规章
10、行政机关委托某建筑队拆除违章建筑,并向违章者征收拆除费用的行为是(B)。A、直接强制 B、待执行 C、即时强制
D、执法罚
二、多项选择题
11、在我国,行政法的渊源有(ABCD)。
A、宪法和法律 B、行政法规与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12、下列权力属于行政职权的是(ABCD)。
A、规章制定权 B、行政奖励权
C、行政强制执行权 D、行政复议权
13、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ABC)。
A、责令停产停业 B、暂扣许可证
C、吊销营业执照 D、没收财物
14、行政指导与行政合同的区别表现在(BCD)。A、前者是双方行为,而后者是单方行为 B、前者是单方行为,而后者是双方行为
C、前者对于行政向对方不具有法律上的强制力,而后者一经成立,就具有法律上的效力,双方必须遵守。
D、前者不产生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而后者产生一定的权利义务关系。
15、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下列事项可以设定行政许可的是(ABCD)。A、直接涉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宏观调控、生态环境保护以及直接关系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特定活动 B、有限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公共资源配置以及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特定行业的市场准入等,需要赋予特定权利的事项
C、提供公众服务并且直接关系公共利益的职业、行业,需要确定具备特殊信誉、特殊条件或者特殊技能等资格、资质的事项
D、企业或者其他组织的设定等,需要确定主体资格的事项
三、填空题
16、行政职权一般依照其来源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有职权);另一类是(授予职权)。
17、行政立法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权限和程序,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活动。
18、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力),能够以自己名义从事行政管理活动,并(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法律责任的组织。
19、根据行政行为实施对象以及适用力的不同,可以将行政行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政行为)。20、《行政处罚法》第42条规定,行政机关作出(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执照)、(较大数额的罚款)等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当事人要求听证的,行政机关应当组织听证,当事人不承担行政机关组织听证的费用。
四、名词解释
21、行政法律事实
答:由行政法律规范所规定的引起行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者消灭的客观现象或者事实。
22、行政处罚
答:行政主体对违反行政法律规范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给予制裁的具体行政行为。
23、行政强制
答:是指行政主体为实现一定的行政目的,保障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对行政相对方的人身以及财产采取的强制性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总称。
24、公务员
答:是指依法履行公职、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工作人员。
五、简答题
25、简述行政合同的特征 答:(1)当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体;(2)目的是行政管理;(3)双方意思必须表示一致;(4)在行政合同的履行、变更和解除中,行政主体享有行政优益权。
26、简述行政许可的原则 答:(1)合法性原则;(2)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3)便民原则;(4)救济原则;(5)信赖保护原则;(5)行政许可不得转让原则;(7)监督原则。
六、论述题
27、论述行政立法与权力机关立法的主要区别。
答:(1)立法的主体不同;前者为有权的行政机关,后者为全国人大及其人大常委会;(2)立法的来源不同;前者来源于宪法规定和权力机关以及上级行政机关的授权,后者则是来源于宪法的规定;(3)立法的内容不同;依据法律保留原则,基本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必须由后者立法;(4)所立之法的效力等级不同,后者高于前者;(5)立法的程序不同,后者严格于前者;(6)立法的形式不同,后者以“法典”或者“法”的形式颁布;前者以“规定”等形式颁布;立法效果不同。后者稳定;前者适应性强。
七、案例分析题
28、案情介绍:司机甲酒后驾车,撞伤路人乙,下班交警徐某路过看见,赶紧去调解处理。徐某出示了交警的证件,并且要求甲出示驾驶证,并问甲是否喝酒,甲承认喝了酒,徐某对甲开出处罚单,甲某因为徐某已经下班有由,对处罚不服。问题:
(1)在此案中,司机甲与徐某之间的纠纷性质,属于民事纠纷还是行政纠纷?
答:属于行政纠纷。本案件中司机甲与交警之间因为交通处罚行为之间发生了纠纷,是行政相对人和行政主体之间因为不服行政管理发生的纠纷,属于行政纠纷。(2)本案中是否存在行政行为,理由是什么?
答:存在行政行为。行政行为是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管理活动、行使行政职权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行为。依据人民警察法规定,警察在下班期间,如果遇到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干预制止,打击违法犯罪。办案交警的行为属于执行公务的行政行为。(3)如存在行政行为,谁是行政主体?
答:本案的行政主体是徐某坐在的交警部门。公务人员自身不能够成为行政主体,他只是在代表国家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徐某的行为属于公务行为,公务人员实施行政管理活动,必须以行政机关的名义,所在行政机关承担该行为的法律后果。
第五篇: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本科”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号:118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行政管理专业领导学基础试题
2007年7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自然集体领导2.领导文化3.鱼缸法4.领导协调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大约有()的知识是在工作实践和职业学习中获得的。
A.50%B.70%C.60%D.90%
2.首先提出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分类的是()。
A.马斯洛B.梅奥C.弗洛伊德D.赫茨伯格
3.组织内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发生信息丢失的现象,属于()。
A.信道障碍B.传送障碍C.接受障碍D.非语言障碍
4.真正意义上决策与执行的分工出现在19世纪,它首先发生在()。
A.经济领域B.政治领域C.工厂D.军事领域
5.领导体制的本质属性是()。
A.双重属性B.社会属性C.自然属性D.人文属性
6.文化本质上是()。
A.历史的产物B.环境的产物C.人类精神力量的产物D.社会活动的产物
7.按决策主体的决策方式不同,决策可分为()。
A.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B.程序性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
C.单目标决策和多目标决策D.理性决策和有限理性决策
8.在领导者影响力的构成中,占主导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
A.强制性影响力B.权力性影响力C.自然性影响力D.个人魅力
9.封建制领导效能理论注重对()的研究,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
A.领导者个人特质B.领导者C.领导组织D.领导效益
10.电子政务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
A.虚拟政府B.高效政府C.便民政府D.精简政府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与领导关系最为密切的非正式群体类型有()。
A.纵向寄生型B.矛盾冲突型C.横向进取型D.横向防守型E.纵向共栖型
2.领导者的自然性影响力包括()。
A.品格因素B.才能因素C.职位因素D.知识因素E.情感因素
3.领导效果与领导效益的关系是()。
A.两者综合起来才能反映领导效能的高低B.领导效能是两者的直接数量相加
C.效果显著,效益不一定好D.没有效果,效益就失去载体
E.两者并没有区别
4.在领导协调工作中,必须协调的对象有()。
A.协调组织中的群体B.协调群体中的个人C.协调组织内部关系
D.协调不同的国家E.协调不同的组织
5.电子政务对内体现为()。
A.行政信息公开化B.行政业务网络化C.行政程序透明化
D.行政业务电子化E.行政业务程序化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基本观点。
2.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如何对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与配置?
2.列举领导的五条用人原则并详细分析。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自然集体领导是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简单的领导体制,是在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情况下,产生于原始公有制经济基础之上的。它主要表现为氏族议事会、部落议事会与部落联盟议事会等形式,是适应了当时社会对简单协作劳动的领导与军事指挥要求的领导体制。
2.领导文化是指领导者群体或个体在领导实践中形成并通过后天学习和社会传递得到发展的,关于领导活动的过程、本质、规律、规范、价值以及方式方法等各方面的综合反映形式,是客观领导过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3.鱼缸法是一种通过领导者宏观智能结构效应的发挥来进行决策的方法。运用这个方法时,所有决策人员围成一个圆圈,通过某个中心人物同其他成员之间的互动来进行决策。因其形似鱼缸,故得名“鱼缸法”。
4.领导协调就是对可能影响组织和谐的各种矛盾、冲突进行调整、控制,使组织保持一种平衡状态以实现组织的预定目标。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D2.B3.A4.D5.B
6.D7.A8.C9.A10.A
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至少有一项以上答案正确,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ACDE2.ABDE3.ACD4.ABE5.BDE
四、简答题(含辨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1)儒家。儒家反对一味以刑杀治国,主张以“德治”和“仁政”维护政治统治。
(2)道家。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
(3)法家。法家主张“法治”、刑治、霸道。其核心是以力服人,依靠严刑峻法。
(4)兵家。兵家以谋略著称。
2.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
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五、论述题(含案例分析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领导权力的行使是以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为前提的,因为领导权力的行使必须首先立足于有序的组织机构,即所谓的在其职,谋其政。
(1)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宏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与社会大系统诸要素的互动中探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①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政治制度。
②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有利于公民权利的充分享有。
③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经济结构相适应。
④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必须考虑民族传统文化的因素。
(2)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微观层面上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主要是从行政系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中寻求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
在组织系统内部,所有的领导与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以及运用展开的。
而领导权力的合理划分与配置又与组织系统内部的组织职能与组织人员等要素密切相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领导权力的划分与配置必须与社会大系统相适应,并充分考虑领导系统内部的各种要素,从而把各种要素相互融合与协调,才能达到领导权力划分与配置的科学化与合理化。(论述题要点,均须展开论述,只答要点,酌情减分)
2.(1)峰区年龄原则;(2)扬长避短原则;(3)量才任职,职能相称原则;(4)诚信不疑原则;(5)明责授权原则;(6)环境原则;(7)数量原则;(8)用养并重原则;(9)流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