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河北唐山强力打造北方装备制造业基地
从日前召开的唐山市委八届七次全会上获悉,“十二五”时期,唐山市将以丰润中国动车城、开平现代装备制造园等工业聚集区为依托,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打造中国北方装备制造业基地,加快由制造业大市向制造业强市转变。
唐山市钢铁产业基础雄厚,装备制造业依托的主要原材料、能源、港口和公铁交通等条件一应俱全。2008年底,唐山市就聘请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机械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专家,编制完成了《唐山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将装备制造业放在了突出发展的战略地位。近年来,该市围绕产业产品链条延伸这个重点,坚持把钢铁产业的规模优势、品种优势与发展装备制造业相结合,谋划实施了一批与钢铁产业配套的重型装备制造业项目,加快推动了唐山由产钢大市向耗钢大市转变。
唐山市委八届七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抓住该市被列为国家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试点城市的机遇,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强化项目建设,做到存量增优,全面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突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要以轨道交通设备、工程装备、自动焊接设备等为重点,以丰润中国动车城、开平现代装备制造园、曹妃甸装备制造园、迁安西部工业区等工业聚集区为依托,着力抓好盾石机械搬迁改造、华电曹妃甸重工、东风汽车等重点项目建设,逐步强化先进装备制造业在第二产业中的主导地位,打造中国北方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依托优势企业和产业,延伸装备制造业产业链。2009年6月,唐山“动车城”项目正式启动。目前,已有总投资62亿元的22个项目进场施工,拟入驻项目52个,总投资118亿元。与此同时,文丰山川50万片高速动车组轮毂、国丰轧辊年产5万吨大型冶金轧辊、冀东水泥集团盾石机械日产8000吨水泥成套设备、唐山一重五连轧大型轧机等项目相继开工建设。盾石机械重型成套装备基地、冶金矿山机械厂搬迁改造等项目,正在加紧开展前期工作。
瞄准国际国内装备制造业一流企业招商引资,高起点、高水平发展装备制造业。2008年4月,日本住友集团减速机和工程机械项目落户开平区。随着与此配套的汽车配件公司、排水管设施、商贸公司等项目纷纷落户,开平区机械装备制造园迅速成长为一个以日资项目为主、全国最大的机械装备制造基地。为鼓励国内外企业投资以重型装备制造、船舶制造、大型港口机械、高速列车等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该市专门制订了相关政策,在税收、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优惠。
据介绍,“十二五”时期,唐山市将按照“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企业重组、技术改造、优化布局”的原则,大力整合优化钢铁产业,瞄准产业链高端,打造2至3家千万吨级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以曹妃甸工业区、南堡开发区、京唐港煤化工基地为依托,以石油化工、煤化工、海洋化工(盐化工)产业为重点,重点谋划实施1000万吨炼油、60万吨烯烃、30万吨有机硅及下游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打造全国重要的现代化工临港产业基地。加快推动建材产业布局向沿海转移、向园区集中,大力发展节能环保新型建材业,打造北方重要的新型建材基地。以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加快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产业体系,进一步巩固华北地区重要能源供应基地的地位。
第二篇: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促县域经济新发展1
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促县域经济新发展
作者:朱剑玮
摘要:近年来,芜湖县坚持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建设发展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大力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城市一体化建设,县域经济社会持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打造一流特色装备制造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坚持科学发展、统筹发展、创新发展,发挥产业特色优势,着力抓招商、抓服务、抓建设、抓效益,开发区取得了又好又快的发展业绩。本文就芜湖县机械工业开发区的基本情况、取得的成绩、积累的经验和得到的启示等几方面,展开调查研究,对我县进一步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进行了一些探索和思考。
关键字:芜湖县、开发区、科学发展
弹指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亿万人民艰苦创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实现着强国富民、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当今之中国,到处充满勃勃生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改革开放,使中国一步步走向繁荣昌盛,华夏儿女们安居乐业。青藏铁路,一条几乎不可能的铁路,中国人民做到了;火车多次提速,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奥运场馆建设,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举国上下一片欢呼雀跃„„中国正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完成着一个又一个壮举!
一、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基本情况
芜湖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但境内大片的红土岗地,种不了庄稼。如何在保持一产稳定发展的同时,实现县域经济新的突破?在改革开放大潮和创新文化的影响下,芜湖县委、县政府解放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确定了全县的经济发展规划,并以超前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选定了突破口:错位竞争、无中生有,大胆提出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的设想,谱写了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强县的新篇章。在当年长满荒草的红土岗上,崛起了一个新兴的工业区,宽阔的道路、明亮的路灯、连片的厂房,令人惊叹和感慨。
建设一个什么样类型工业园?芜湖县机械制造行业一直是支撑县域工业的顶梁柱,建工业园,必须充分发挥传统工业的优势和潜能。于是,一个以先进的机械制造加工为主导产业、吸纳机械相关配套产业的机械工业园,被芜湖县人画到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蓝图上。
思路已经确定,文章从何处落笔?县领导的目光投向了县城北面的那片红土丘岗。由于建设芜宣高速公路取土,这里已经成了一片废
1弃之地。“要让废地变宝地,从这一无所有的地方实现我们的经济发展目标。”下定决心,说干就干。2000年9月,芜湖县人果断地在这片荒岗地掘起了第一锹土。自此,一个总体规划面积13.7平方公里的机械工业园拉开建设帷幕。2001年,芜湖县举全县之力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现已建成“七通一平”面积8.6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并率先选择产业链条长、增值空间大、集聚能力强的机械工业作为主导产业加以培植,“无中生有”地打造出装备制造业这一特色产业。截止2008年底,开发区累计签约企业达900余家,计划总投资400多亿元。开发区共有投产企业233家,在建企业182家,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今年新增开工企业47家,投产企业31家。开发区以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重点打造以机械装备制造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在已入驻的企业中,90%以上都是机械类。
县域经济发展定位有了,招商引资承载平台有了,园区的特色也有了,招商引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而且招来的一定是真正的“凤凰”。形成具有特色的装备制造业,关键在于招商引资的质量。芜湖县紧紧抓住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中部崛起政策的机遇,不断创新招商模式,精心挑选熟悉装备制造业的行家,组成多个专业化程度高的招商队伍,派驻到沿海发达地区“挑商选资”:坚持非装备制造业项目不招,高耗能、高污染和高劳动密集型的项目不招,重点引进符合装备制造业特色的“好、大、高、外”项目,走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
从2001年开始,芜湖县积极围绕“发展与和谐”的主题,按照“绿色GDP”的发展思路,使初具规模的装备制造业基地形成一个“和谐发展”的现代工业园区。在快速推进园区建设中,芜湖县始终坚持“园区建设与安置区建设同步推进,创造就业岗位与建立社会保障关系同步推进,制造业与服务业同步推进”的原则,加大失地农民保障力度,不断完善产业配套建设,加快装备制造业集聚。围绕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率先开展了环评,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目前,工业园企业环评执行率达99%。
二、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取得的成绩和主要经验
创业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令人难忘。多年的实践同样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一)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取得的成绩
1、经济总量以翻番速度增长
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优势,相对完备的产业链条,良好的产业配套服务,显现出独特的发展优势。外贸出口总量在2008年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国内订单有效满足企业生产。开发区规模以上企业118家,新增66家。当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25亿元,同比增长63.67%;
实现工业总产值41.1亿,同比增长86.7%;完成税收2.0057亿元,可比增长112.5%。开发区企业用电量9557万千瓦,同比增长104.7%;外贸进出口总额5100万美元,同比增长106%。
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入区企业呈现好大高新
截止年底,开发区共有投产企业202家,其中投资3亿元以上的企业5家,投资亿元以上的企业28家。着力培育特色主导产业,打造装备制造业基地。2008年,全县已形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34家,实现增加值23.5亿元,比上年增长5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中75%以上的企业、61 %的产值、58%以上的税收来源于装备制造业。由于产业特色呈现显著优势,开发区环境资源承载条件十分优越,好项目企业、大型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新型龙头企业纷纷落户。2008年,开发区在建企业中有11家企业投资亿元以上。“2008芜湖经贸洽谈会”上,有118家优质企业签约入区。
3、经济发展后劲充足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工商、建设、中行、农行、交通、浦发、徽商、扬子等多家银行看好开发区发展前景,持续对开发区企业注资,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凸显产业特色优势。开发区“七通一平”面积由2003年的3.2平方公里扩张到2008年的近10平方公里。
开发区西区已经基本完成精品示范区建设。区内道路纵横、绿化美观、路灯通明,供电、供水、供气、电讯、电视、网络有效到位;三产配套一应俱全,从星级大酒店到生活服务区,从高层写字楼到商贸广场,从夜间免费公交到全天侯物流服务。东扩区正在按起点高、标准高、品位高的要求加快建设;为承接上海等东部发达城市产业转移建立基地迈进。
4、园区核心竞争力快速提升
2008年,开发区企业共有23家企业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4家企业建立了省部级研发中心,区内企业申请认定和引进专利156项,开发区管委会及区内170多家企业建立了质量、安全和环境等各类国际标准管理体系。
(二)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主要经验
1、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经济的发展得益于科学的发展观,注重了环境的保护,推进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促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统筹了城乡发展,促进了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2、坚持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中心,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工业园区始终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围着项目转,一以贯之地抓大项目、好项目、外资项目,有效地
促进招商,加快了项目建设,促进了工业区经济发展与繁荣,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3、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激发了区域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县始终把创新摆在重要地位,积极推进机关改革,形成了机构能建能拆、人员能进能出、职务能上能下、工资能高能低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服务理念的升级,有效促进了经济发展。
4、坚持以优化环境为基础,赢得持续发展的竞争优势
投资环境是生产力,是竞争力,投资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项目和经济发展,我县一方面加大工业园区硬性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大力改善投资软环境,真正做到了以客商、以项目为中心。
5、坚持以农民利益为重,保证了开发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开发离不开土地,建设离不开农民。做好农村工作,合理补偿是提前,扩大就业是根本,社会保障是关键。工业园区加大了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扩大了农民转岗就业规模,彻底解决被征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也让农民在开发中得到了真正的实惠,实现了工业区建设与农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
三、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建设的几点启示
多年的实践积累了宝贵经验,也带来了很多启示。
1、启示之一:创业创新要有新氛围。芜湖县工业园广大干部职工九年如一日,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产业优势和体制机制优势,千方百计抓招商、搞拆迁、促落地、建项目,全力推进“工业芜湖”、“商贸芜湖”和“人居芜湖”建设,努力使芜湖成为经济发展的高地、创业投资的乐园和休闲居住的天堂。工业区开发建设的实践和成就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坚定目标不动摇、抢抓机遇不放松、攻坚克难不犹豫、加快发展不停步,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充分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切实引导好、保护好、发挥好群众的创业热情,努力营造创业致富为荣的社会氛围,为发展源源不断地注入生机活力;必须大力弘扬大胆开放的精神,以积极主动的姿态,迎接各类挑战,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合作与竞争,虚心学习借鉴他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断总结自己的经验和不足,努力提高市场化、国际化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2、启示之二:科学发展要有新突破。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在开发建设中始终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应对宏观调控形势,积极破解能源、资源和环境要素制约,实施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县委、县政府通过对企业开展“五帮”,积
极应对国际经融危机。一是帮助企业融资,二是帮助企业争取项目,三是帮助企业改善用工,四是帮助企业开拓市场,五是帮助企业科技创新;通过“五帮”的开展,有效促进了企业发展。
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发展的效益内涵,更加注重发展的整体协调,更加注重发展的持久永续,不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必须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行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克服要素瓶颈制约,积极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地的基础和优势,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确定发展战略、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重点,采取有力措施,解决好影响自身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问题,创造性地推进经济社会转入又快又好发展的轨道。
3、启示之三:城乡统筹要有新举措。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在工业化、城镇化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三转一提高”工程,即农民转职工、农民房转公寓房、农村组织转城市社区组织和提高失土农民生活保障水平,积极推进城乡统筹。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谋发展、促发展,尽最大可能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各方面利益;必须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激发和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心聚力,推进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必须经常深人群众,认真调查研究,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在制定政策、实施决策时,充分考虑各方面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心理承受能力,更加注重社会的公平和公正;必须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式方法,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烹及令体人民。
4、启示之四:优化环境要有新思路。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在开发建设中,始终坚持“环境就是形象,环境出生产力”理念,不断理顺工作体制,创新工作机制,加强对干部职工的教育管理,努力为客商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投资服务,增强发展的吸引力。芜湖机械工业开发区的做法启示我们,必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重点抓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努力打造服务型政府;必须坚持科学执法、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提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发展经济的能力,努力创造公平的政策环境和良好的发展平台;必须大力加强行政效能建设,提高干部素质,规范行政行为,改进工作作风,严格行政监督
和责任追究,加强服务机制建设,不断优化政务环境。
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芜湖县充分发挥区位优势、技术优势及体制机制优势,始终坚持集约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发展的整体协调,促进发展的持久永续,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社会和谐注入了动力和活力。
(作者工作单位:芜湖县委党校教研室)
第三篇:宝鸡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情况
宝鸡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情况
装备制造业是宝鸡的优势产业,全市现有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60多户,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38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实施一年来,宝鸡作为关天规划的次核心城市,我们按照率先发展的要求,以石油装备、汽车及零部件、机床工具和电子电器为重点,着力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
1、石油装备产业
我市石油装备制造产业比较优势明显,规模以上企业13家,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有30余家。全市石油装备制造业从业人员1.3万人,总资产125亿元。2009年完成工业总产值约为17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7%以上。
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和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市也是我国石油装备制造产业的龙头企业,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CNPC),是国内规模最大、制造能力最强的石油装备制造业的研发和制造企业,目前都处于规模扩张的快速发展阶段。宝鸡石油钢管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钢管占国内陆上油气长输管道钢管用量的80%。2009年,宝鸡石油钢管公司产值、销售收入双双突破百亿元大关,产值达107.18亿元。宝鸡石油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在超、特深井钻机研制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其主导产品陆地石油钻机、泥
浆泵产量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其钻机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泥浆泵达60%。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9年,宝鸡石油机械公司产值为38.86亿元,同比下降30.9%。随着全球经济的回暖,企业经营状况正在好转。
下一步,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将重点以油气输送管、石油专用管制造为主业,形成油气输送管、石油专用管、钢管防腐、钢管辅料四大系列产品,使产品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内领先地位。充分利用资本市场,通过收购兼并、合资合作、战略联盟等方式,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企业低成本扩张,重组资阳钢管厂、辽阳钢管厂,提高规模化经营,加强专业化分工;整合系统内制管企业研发资源,组建宝鸡国家级企业焊管技术中心,加大配套产品的研发能力,推进产业化进程。重点发展连续油管、大口径埋弧焊管等产品,形成科研、制管、防腐、辅料上下游一体化的钢管制造产业链,把宝鸡石油钢管公司建设成为“国内第一、国际一流”的中国石油钢管制造专业化公司。到2015年,年产钢管300万吨,年实现销售收入150亿元。
宝鸡石油机械公司通过占地1300亩的易地搬迁项目建设,实现其泥浆泵、石油钻机产能和铸锻配套能力的大幅提高,建成中国西部的石油钻采设备制造中心。通过巩固发展陆上石油机械市场,抢抓海洋石油装备市场,积极开拓新的国际市场,到2015年,宝鸡石油机械公司年实现销售收入
100亿元,在其带动下,我市石油机械产业实现产值达到150亿元。
2、汽车及零部件业
目前,宝鸡有2户整车生产企业,3户改装汽车企业;规模以上零部件生产企业27户,另外还有300余个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小型机械加工企业或个体加工户。宝鸡已在高新区及蔡家坡开发区形成以陕汽、华山为龙头的整车生产,以法士特、汉德为中心的部件生产,大批零件加工企业依附于整车和部件生产企业的产业格局,形成了近百亿元的规模。
下一步,根据关天规划要求,我们将大力推进汽车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协作化发展,抓好新扩技改项目,通过工业园区建设和中小企业配套,促进大企业大集团快速成长,形成产业发展的带动力,引导中小企业加强产业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从蔡家坡到高新区“一带两基地”的汽车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把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打造成我市千亿元级的工业支柱产业。到2015年,全市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工业总产值要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5%以上,其中:载货汽车制造业500亿元,专用特种车制造业和叉车制造业各200亿元,汽车零部件制造业300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25亿元,年均增长20%。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对全市工业增加值总量和增量的贡献率达到30%
和35%,逐步把宝鸡建设成为中国西部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基地。
3、机床工具产业
机床工具产业是我市工业的重要支柱之一,规模以上机床工具企业共12户,其中上市公司1户,宝鸡机床集团已经进入中国机械500强。2009年,秦川机床工具有限公司产值为31.71亿元。今年,在省政府的支持下,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又注资控股了宝鸡机床,这将更加有利于我市机床工具产业的资源整合,形成龙头企业的整体优势。
下一步,我市将充分发挥秦川机床集团的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大型、精密、高效数控及成套化的发展方向,不断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同时,我们要大力推动协作配套,努力形成集群化发展态势。到“十二五”末,秦川机床集团产值到达130亿元,全市机床工具产业总的产值到达200亿元。
4、电子电器产业
我市集聚了宝成仪表、凌云电器、长岭科技、烽火通信、秦明电子、恒通电子、渭河工模具、陕开电器、宝光真空电器、施耐德电气、长岭纺电、宝成精密制造、恒鑫纺机等几十家在行业或一定区域有影响的企业,现有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10家,从业人员1.4万人,总资产50.13亿元。在飞行安全设备、传感器、开关设备、纺机纺电等产业领域具有明显优势,一些重点产品成为全国生产、科研基地。
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明确提出了“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的战略思路,在航空和电子信息工业领域,宝鸡市拥有一定的产业规模和技术研发能力,这也是我们的发展机遇。宝成仪表公司的航空仪表、烽火通信集团的通讯雷达、凌云电器公司陀螺仪等都是与航空密切相关行业知名产品,这些企业也都是我国的军工定点企业,因此我市在飞行安全领域具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保障优势。我们将以宝成仪表、凌云电器、长岭科技、烽火通信等四个电子信息企业为重点,加强联合,建立一个含自动定向仪、高频、甚高频导航、测距器、无线电高度表、多普勒雷达等在内的飞行导航平台系统。目前,我市企业正在积极筹备建立“中国西部航空安全装备产业园”。预计航空安全装备产业在2020年将可形成100亿元的产值。
第四篇: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文章标题:打造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规划
___纺织制造业具有悠久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进入了全面振兴和快速发展期,如今___已由此成为浙江乃至全国纺织工业发展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地区之一。进入21世纪,全球制造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着力提升产业竞争力,成为新时期的一项重大发展战略。我市充分利用纺织制造业良好的产业基础和区位
优势,积极建设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对于___融入全球经济竞争,实现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成为国际先进纺织业基地必须具备的条件
建设先进纺织制造业基地,涉及产业经济和产业外部环境多种因素。就纺织产业经济本身而言,总体上要求其纺织品在国内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占有较高的市场份额,引领纺织品市场潮流,并具备较强的辐射力、带动力和影响力。具体讲,需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基础与条件。1、雄厚的产业基础。纺织制造业不仅是本区域经济的支柱,而且其规模总量要占到全国行业的10以上,产品外销率在40以上。
2、先进的技术装备。纺织行业中大面积采用国际先进的无梭织机、自动络筒机、新型精梳机等关键设备,其中无梭织机的比重达到90以上;重点骨干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众多的优势产品。纺织产业链较长,且产品丰富。作为制造业基地,必须具备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特色明显的优势产品。主导产品产量在国内行业中占到20以上,特别是需要拥有一批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产品。
4、领跑的骨干企业。在纺织行业中有一批能够推动产业升级与发展,并能参与国际竞争的龙头骨干企业和跨国公司。要求这些龙头骨干企业其销售规模在50亿元以上,其主导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并拥有知名品牌和相当规模的出口额。
5、健全的创新体系。行业整体R&D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要求在2以上。拥有产业共性技术为支撑、企业专利技术为核心、国际性智力源为基础的区域创新体系。
二、当前国际国内纺织业发展特点及趋势
纺织制造业作为与生产关系最为密切和最广泛的传统产业,被许多现代化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假借为经济腾飞的“跳板”,即使是现今的日本、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发达国家,其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仍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则以廉价的劳动力迅速形成了纺织产业大军。(一)国际纺织业发展趋势
当今全球纺织业发展变动较大,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主要反映在产业内涵扩大,技术创新加快,结构调整加速等诸多方面。1、产业内涵扩大。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推进,特别是特种合成纤维和纺织新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目前国际上高性能特种纤维已达250多种,总产量每年超过30万吨),由此推动着纺织业由传统消费领域向生产资料领域拓展。“基于纺织又超越纺织,基于消费又超越消费”,成为目前及未来世界纺织工业发展总趋势。
2、技术创新加快。创新成为当今国际纺织业发展的最重要特征,突出表现在新材料、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产业化,以生态和环境为目标的创新技术的应用。一是通过高新技术开发出了具有质轻、高强、耐高温的特种纤维,如芳纶、P80纤维等新产品为目前性能最优的有机性能纤维;美国杜邦公司通过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已开发出了具有与芳纶强度一样的人造蜘蛛丝,预计在一两年内投产使用;同时具有多功能的差别化纤维品种层出不穷,而且许多工业化国家都在将合纤应用于生产资料领域。二是在纺织新工艺、新技术方面,以无梭织机和自动络纱技术为代表,得到了迅速应用。目前欧美国家已全部采用自动络筒机,日本的普及率已达80。三是以生态和环保为目标的创新技术集中应用于印染业,90年代后期喷射印花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喷射印花技术无需制版,全部CAO一体化,花型重现不受限制,有利于印花环保,能够满足小批量、多品种、快反应的市场需要),已经引发了染整技术革命。现今世界先进的纺织技术基本上掌握在美、德、英、日等工业发达国家手中。
3、结构调整加速。目前国际上先进纺织制造业国家和地区均着力于调整结构,一方面注重纺织新型原料的研发,高档优势面料的生产和出口,另一方面则将一般化纤行业向发展中国家加速转移。美国主要致力于高科技纺织品的研发,目前已推出了一系列高科技纺织品和服装。法国北方加莱海峡地区30多家纺织企业组成的“纺织俱乐部”推出以光纤和传统纱线交织而成的“发光布”,广泛应用于信息标志,安全警示上。在亚洲地区,日本重点发展扩大用于OPT的原料,向外出口高价值的原料,其化纤企业主要从服装类产品向非服装类产品转移。韩国采用“有选择的集中”策略,实施化纤业结构调整,其国内企业主要生产如超细旦纤维、低熔点纤维和复合纤维等高附加值产品,而一般涤纶生产线正在向泰国、印尼和中国等地转移。中国台湾地区纺织业由劳动密集型向以资本及知识密集
第五篇:珠江西岸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带
珠江西岸打造先进装备制造业带
8月22日上午,首届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投资贸易洽谈会(下称装洽会)在珠海开幕,这是全国首个对接《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要的装备制造专业展会。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广东省委副书记、省长朱小丹出席开幕式并见证重点项目签约。
首届装洽会由国家工信部、广东省政府指导,广东省经信委、珠海市政府主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怀进鹏,广东省委领导徐少华、林木声、李嘉等出席开幕式。
朱小丹在开幕式致辞时指出,首届装洽会既是一次展示珠江西岸乃至国内外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成果的盛会,又是一个集投资签约、贸易推介和技术合作于一体的交流平台,必将对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建设和广东省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产生重要促进作用。
怀进鹏说,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既是加快广东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也是中国建设制造强国的一个重要试点。工信部将加强部省合作,共同推动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成为广东品牌、中国名片和世界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
装洽会展览面积约2.5万平方米,设综合展区和专业展区,共有203家企业参展,智能装备制造、船舶与海洋工程、轨道交通、新能源装备等产业备受关注。“海洋石油981”、“海洋石油286”、“海洋石油289”等深水装备亮相,成为现场关注的焦点。
开幕式上,36个重点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现场签约,总投资额达1012.2亿元。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油工程)与美国福陆公司达成合作,双方拟在珠海基地共建高端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产业园。
22日上午,总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杨华会见了福陆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维·伊斯顿,双方回顾了合作历程,并就共同打造高端深水装备建设基地交换了意见。
开幕式前,工信部、商务部有关领导,胡春华、朱小丹、徐少华、林木声、李嘉等广东省领导会见了部分参会企业负责人和专家,杨华出席会见并发言。
开幕式结束后,省部领导及嘉宾参观了展台。下午,胡春华、朱小丹等领导前往中海油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等企业调研。
在西江出海口的珠海高栏港区,海油工程正全力建设中国首个深水海工装备制造基地,一期已生产4个采油平台,二期将于年内建成,预计今年产值将达100亿元。
从去年8月起,广东省在珠海、佛山、中山、江门、阳江、肇庆六市及顺德区布局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业产业带,抱团打造先进装备制造区域品牌。以首届装洽会为平台,“六市一区”有望进一步整合资源,实现良性互补,促进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记者 满毅)
中海油直升机参与“8·12”事故现场搜救
8月16日,记者从天津港“8·12”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第六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中国海油已于15日派1架直升机加入国家救灾系统,参与事故现场搜救工作。
这架编号为B-7005的海豚型直升机,15日12点20分从中信海直塘沽直升机场起飞,按照搜救计划,在爆炸点3公里范围内的高楼上空盘旋,逐渐进入爆炸事故核心区,反复侦查、搜索搜救目标,确认高层建筑物顶部无待救目标后,方才返航。
B-7005直升机是渤海油田在中信海直塘沽直升机场承包的2架直升机之一,主要用途为海上员工的“空中班车”。当日,“海洋石油113”上13名员工的正常倒班工作,也因此整整向后推迟了3小时。
动用中国海油直升机,是此次事故清理范围扩大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据北京军区参谋长史鲁泽介绍,当日,同时出动的还有天津警备区预备役无人机。空中力量与地面部队密切配合,近3000人在事故核心区之外部署救援力量,在3公里的范围内采用地毯式的不留死角的搜寻,尽一切可能寻找幸存者。
“凡是能到的地方都到了,到不了的地方比如水管等处,都敲一阵,确认是否还有幸存者。”他同时介绍说,截至16日上午9时,已有112人在此次事故中丧生。外围搜索目前仍在进行中,不过,发现生还者可能性小,可能继续发现遇难者。
动用直升机参与搜救,只是中国海油此次参与救援工作之一。从事故发生的“第一公里”开始,中国海油协助当地政府的救援工作便已展开。爆炸事故发生仅一刻钟,海洋石油总医院的急救车便已开赴事故现场,当夜配合当地政府营救数十名重伤人员。渤海公司、海油发展安全环保公司等具有消防、警戒、营救等力量的公司,员工迅速集结、原地待命,根据救援发展需要,时刻准备奔赴一线。渤海油田青年志愿者第一时间抵达现场,协助当地政府积极做好救援力量的后勤保障工作。
国家多项工程奖项喜落海油
近日,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公布了2015全国化学工业建设工程奖获奖榜单,9个全国化学工业建设优质工程奖、2名突出贡献者称号喜落海油。
有限公司垦利3-2油田群开发工程项目、锦州9-3油田主体区综合调整项目,气电集团海南液化天然气(LNG)站线项目接收站及码头工程、天津浮式LNG接收终端项目,炼化公司海南精细化工二期工程及产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销售公司烟台西港油库项目荣获全国化学工业建设优质工程奖;炼化公司马鞭洲原油罐区扩容及配套工程C1桩基工程、惠州炼化二期D1、D2地块地基强夯处理,化学公司3052大颗粒尿素项目边坡治理工程3个项目荣获全国化学工业建设优秀施工项目奖。中海石油海南天然气有限公司的汤信传和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姜涛荣获2015全国化学工业建设工程奖突出贡献者称号。
近年来,中国海油工程管理办公室为鼓励项目建设优质工程、精品工程,促进提高中国海油工程建设质量,要求所属的化工质监站和渤海质监站对申请优质工程项目更加严格监管,坚持项目建设质量零缺陷、零容忍,坚持质量监督全方位、全过程,坚持项目评优质量监督意见公平公正,质监站的最终把关为项目顺利通过优质工程评审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