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摘 要]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管理的难点。本文从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建设的管理体系和内容体系两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集团公司 规章制度 管理体系 内容体系
规章制度建设是企业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同时也是管理的难点。在集团公司转变管理模式的大背景下,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从企业整体角度来看,规章制度的集合是一个内在有机联系的系统。这个系统基本上可以划分为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规章制度内容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企业规章制度体系。其中,规章制度内容体系是制度建设的本体系统,规章制度管理体系是制度建设的保障系统。鉴于此,我们认为规章制度建设应从体系入手,一方面要强化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优化内容体系。
一、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
规章制度建设是集团层面的涉及全局性的一项工作,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建立制度建设组织体系。
首先,建议成立以公司级领导和有关职能管理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作为制度建设工作的领导决策机构,负责集团公司规章制度体系的规划、建设、评价、改进决策,对规章制度计划和制度报审稿进行评审。
其次,建立、完善规章制度的二级管理体制。所谓二级管理体制,即由一个职能部门对公司制度建设进行统一归口管理,加强公司层面制度建设的统筹管理;而各个职能部门行使对本职能领域规章制度的垂直监督与管理的职能。通过这种二级管理体制,将有利于实现制度建设与集团公司总体目标、发展战略的有效对接,形成制度的合力。
在分工方面,运行管理部是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归口管理部室,负责规章制度年度计划的汇总,组织对编制的规章制度进行专业评审、报批,组织对已发布的规章制度进行定期评价和修订完善,组织并参与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检查和反馈工作。有关职能部室是本系统规章制度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本系统有关规章制度修编计划;组织本系统规章制度的宣贯工作,按集团公司要求对本系统规章制度定期进行评价;会审、会签其他部门相关规章制度。
第三,建立规章制度建设工作联络网,明确各单位第一责任人是本单位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职能管理部门均设立规章制度建设联络员负责本部门规章制度建设工作的沟通、协调。
通过以上措施,建立集团公司规章制度管理的组织保障体系。
2.宏观层面,做好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
规章制度建设涉及公司各个部门和各层管理人员,因此,在宏观层面我们认为要做好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工作,通过系统的规划,推动集团公司整体规章制度的建设。建议以年度为时间单位编制规章制度建设的规划。规划工作既要满足公司战略发展的要求,也要兼顾集团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同时年度规划也可作为制度建设监督、考核的依据。具体操作中,以职能部室为单位,结合部室职责编制本部室的规章制度建设年度计划;由集团公司制度建设管理委员会综合、平衡各部室的制度建设规划,形成集团公司的年度制度建设规划。
3.微观层面,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
在制度的微观管理层面,涉及到对具体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管理。一个制度的生命周期要经历起草、审核、会签、颁布、实施、宣贯、监督、评估、修订等阶段。制度生命周期管理就是要对构成制度生命过程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并实现制度生命的更新或延续。这里,我们认为可借鉴管理手册,对每个环节制定工作流程,提出具体要求,尽量细化。
二、优化规章制度内容体系
制度内容体系可以划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每个层面侧重点虽然有所不同,但是层面之间又有着内在的必然联系。
对于内容体系的宏观层面,主要考虑公司规章制度建设如何与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相适配。不同发展战略和管控模式,意味着公司管理模式和管理重点是不一样的,必然会体现在不同的管理职能上,并最终落实到规章制度里面。根据公司章程,集团总部定位于战略规划、资本运营和决策中心。集团公司管理的重点是战略、财务、人力资源和投资等方面,制度建设要与这些管理重点相匹配,才能有效保障管理目标的实现。各职能部室在制定本部门规章制度时要结合集团发展战略,体现管理重点。制度建设管理委员会对规章制度评审时,从宏观层面也应以此为依据进行评审。
对于内容体系的中观层面,主要考虑构建支持集团各项职能管理的制度集合,并进行有效分类。对于某一项职能,需要建立若干相互联系、密切配合的制度,组成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分层级的制度集合。各职能部室首先要结合部门职责,从内容体系的要求出发,规划本部门的制度集合。因此,中观层面的制度内容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建立职能管理的制度集合,力求做到不遗漏、不重叠。若干项职能制度集合组合在一起,就形成集团公司的横向分类、纵向分级的制度内容体系架构。
对于内容体系的微观层面,主要是指构成制度内容体系的基本单位---单体规章制度。单体规章制度内容建设我们认为,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个是从形式上对规章制度进行规范,这里可借鉴管理手册对行文要求、条目表达等方面提出具体、详尽的要求;另一个是各职能部室要从内容上对单体规章制度进行优化,每个规章制度都应包括目的、基本原则、使用范围、必须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相应配套措施等方面,使单体规章制度更具合理性和可执行性。
综上,通过强化规章制度管理体系和优化规章制度内容体系进一步完善集团公司规章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集团公司的管控职能,推进集团公司系统管理的思想。
第二篇:征稽海事局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征稽海事局规章制度体系建设 的调研报告
范西康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制度建设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的具体化,是创新的结果,是把事干好、干快、干成的关键。
征稽海事局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是为了保证监督管理目标的充分实现而制订并组织实施的,对系统内部职能部门和人员从事的业务活动进行制约的制度、措施和方法体系。健全有效的规章制度,对于纠正错弊、加强管理、提高监督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高效履行职能,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近期,按照征稽海事局党委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课题组一行就征稽海事部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并对制度建设的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现综述如下:
一、征稽海事局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现状
(一)系统内部规章制度建设涉及的主要方面
征稽海事系统规章制度涉及面很广,各个业务部门都有配套的规章和制度,概括起来主要有:
1、规费征收管理方面:车辆征费信息收集、录入、管理、征费吨位的审核等。
2、水上安全监管方面:水上安全监管、船舶检验、船员的适任培训,执法证件的核发等。
3、人事、劳资管理方面:带薪休假的条件和规定、病事假影响奖金、工资的规定,如结婚、生育、丧事假期的条件和规定,法定节假日加班补助、调休等。
4、财务稽核方面:规费票证的审核、经费的拨付、支出、使用,违规私设帐外帐、“小金库”的处臵等。
5、干部管理方面:干部考核、培训、交流、轮岗等方面的规定,干部的提升、诫勉、降职、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撤职等处理规定等。
6、基本建设、维护工程物资采购方面:基本建设维修工程的招投标制度,大宗办公、材料物品,车辆装备等重大采购招投标制度等。
7、党风廉政、纪检监察方面:反腐倡廉、惩治和预防腐败、外部监督、内部审计、相互制约、违纪处理的规定等等。
(二)近年来开展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的实践及取得的成效
征稽海事局始终坚持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内部管理,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促进了征稽和海事工作管理规范化。各单位领导能够充分认识到制度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推进制度建设,将制度建设作为征稽海事部门管理考核检查重要内容进行考核,并纳入各级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情况的一项重要指标。
多年来,征稽海事局不仅已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制度68件,包括党建、党风廉政、行政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后勤保障和职工福利等各方面,还于2007年参与修定了执行多年但已不符合经济发展要求的自治区公路养路费征收标准。通过制度建设,我局管理上的“盲区”进一步减少,做到了有章可循,责任明确,各项管理工作逐步进入科学化、程序化规范化轨道。同时,也为征稽海事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使得征稽海事局的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征缴关系进一步和谐,规费征收额逐年增长,提高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通过几年的努力,目前征稽海事局全局性、部门性的规章制度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三)目前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规章制度建设对征稽海事事业的改革、管理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仍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交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形势还存在不适应,无章可循、有章不循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规章制度体系需要进一步深化。
1、内容泛化,规范性不足。征稽海事局尽管制定了多种规章制度,但有一些规章制度只有原则性规定,过于概括、简单,操作性不强,没有相应的规范措施和奖罚机制,不能为业务提供实际的指导,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具体判断标准即定量要求,制度评价、检查时标准不一,不利于相关部门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通过调研发现,征稽海事系统基层处在各类业务报表制作、报停车辆牌照管理、特权业务审批办理、车辆吨位核定、采暖费、差旅费、误餐费报销标准、考勤管理、干部培训、福利待遇等涉及规费征收业务、人事劳资、后勤保障等方面,因全局性规章制度缺少规范的、公开的和硬性的要求,致使各基层单位“制出多门,各自为政”,过分依赖基层单位自身所谓的“自觉性”,使基层单位在执行的政策中出现理解和做法上的不统一、不规范。一些基层处管理水平相对较高,对管理制度重要性认识深刻,则健全和完善管理制度的积极性、主动性就会高一些,管理制度就会健全一些。反之,管理制度就有“缺位”现象。由于管理制度规范性方面的“缺位”,使管理的水平难以提高,也增加了不作为甚至引发职务犯罪的风险。显然,对于管理工作中的种种复杂的情况,原有的一些规章制度内容过于简单,且与相关制度之间的衔接不够,不能完全涵盖,还显得比较粗放。
2、制度“失修”,存在僵化、滞后问题。
随着征稽海事事业的进步,有的规章和制度已经相对滞后,部分内容和条款已经不适应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需要,特别是涉及到人事管理、奖惩处理等比较敏感的问题,未能根据法纪条规的调整和形势的变化而及时进行修订、补充和健全。
⑴地方性法规滞后。随着交通经济的高速发展,目前的征稽法规已可以说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其中反映最为强烈的是1997年5月29日自治区人大通过制定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交通规费征稽条例》,因时过境迁,对目前在车辆报停管理、减免征规费、协议包缴和倒换牌照、伪造票、证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已难以起到指向性的作用。另外,自2006年全疆各地方地方海事局(处)相继成立至今,自治区一直没有出台地方性的海事法规,对我区海事工作管理和开展带来了一定制约和影响。⑵制度僵化。征稽海事部门虽然逐步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汇编,但还没有形成完整、配套的规章制度体系,缺乏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理论上的探索和实践上创新,影响制度的可操作性、实用性和系统性,并存在一定程度的滞后。据统计,征稽海事局97年机构升格以前颁布(含无年号)的,目前被一些基层单位还在使用的管理制度有9个,占现行管理制度的13%,98年至2006年制定的管理制度有59个,占现行管理制度的87%。旧有的这些管理制度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管理依据与现行法律和政策规定不对应,表明管理制度政策法规依据“失修”;二是机构名称与现行组织机构名称不对应,表明实施管理制度的主体“失修”;三是业务流程与现行职能职责划分不对应,表明开展工作的有效程序“失修”。这些管理制度“失修”,必然造成征稽海事系统在管理上的“有法难依”。其结果是:维持符合法律政策精神的征稽海事事业管理,维持适应征稽海事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的管理,要么是靠多年积累起来的管理惯性、传统和“约定俗成”的办法,要么就是依靠人来强行推进,所以,会议多,“纪要”多,协调多,牵扯领导精力多,必然增加了管理成本。
3、规章制度执行异化。规章制度制定之后,关键在于落实和执行。再好的规章制度不落实、不执行也只能是摆设。征稽海事局在规章制度的执行上还存在落实不到位、执行异化的现象,并主要集中体现在一些基层单位,主要表现在:一是规章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存在形式主义。不少制度只是做表面文章,摆花架子,有些制度只是应付上级检查,而没有认真执行。有的基层单位未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实际制定规章制度;有些单位即按现有人员来制定岗位责任制,造成了“因人设岗”而不是“因事设岗”。二是在制度具体执行过程中,存在“领导第一,制度第二”的现象。通过走访调查发现,一些基层单位还存在“领导第一,制度第二”的现象。个别领导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能一视同仁,对不同人员,在不同场合,宽严不一,尺度各异。三是征稽海事局各职能科室在规章制度建设中发挥作用不够。征稽海事系统内各科室职能部门对下级职能部门缺少指导、沟通和检查,没有很好的负起对基层单位的监督、指导、检查的职责,不利于基层单位在规章制度的具体落实执行中科学、准确的予以把握。征稽海事系统各科室“对口”下级基层部门各项业务和工作比较熟悉,对制度规定和岗位分工的原则要求比较了解,只有充分发挥局属各职能科室的作用,才能确保征稽海事系统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到位。
4、绩效管理制度“缺位”。“岗位职责”尤其是领导岗位及相应的绩效管理制度“缺位”。这主要表现为对各基层单位领导干部尤其是领导班子成员的“岗位职责”及绩效成长目标不明确。对各级领导只有任命书,没有具体的岗位职责描述和权限、义务以及工作内容、绩效成长目标的规定,缺少制度化的内容。没有“明责”,就无所谓“负责”;没有绩效成长目标,也就没有工作压力,形不成“明责、负责、问责”的依据和配套管理机制,长期靠口头的或者过于笼统和原则的方式来管理,是一些干部责任心难以增强的重要原因。
二、加强征稽海事系统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对策与措施 调研的目的是对今后的实践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因此,为建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征稽海事管理规章制度长效机制,针对目前我局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与措施如下:
(一)进一步增强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各级领导干部要从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惩防体系制度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紧密联系实际,突出工作重点,紧紧围绕可能出现问题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以及领导班子建设、监督制约和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转变作风等方面加强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制度的治本功效,真正形成靠制度管人管事的氛围。
(二)修改完善“失修”的规章制度。按照边学边改的活动思路,我局针对调研查找出来部分制度“失修”问题,将增补符合新形势的新条款,对笼统粗线条的制度进行细化,强调操作性。一是由局征稽科牵头组织人员,着手修订完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交通规费征稽网络化管理办法(试行)》(2006年6月),特别针对规费业务审批管理内容、要求、标准进行定量细化,并负责尽快起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路交通规费征稽条例》提交交通厅党委及自治区人大、政府相关部门。二是由局海事科负责撰写自治区地方性海事法规报审稿,送交通厅审核。另外,我局目前正在进行修善的制度还有《征稽系统基层党组织党建目标管理责任制及考核办法实施意见(试行)》、《征稽(海事)系统科所级干部辞职暂行规定》和《征稽海事局议事工作规则》。
(三)及时“废止”旧制度。我局将对现行的一些不适时宜的旧内容、老制度予以废除。废除规章制度内容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养路费征收稽查部门行政管理工作条例(试行)》(1991年)、《关于征稽装备车辆管理办法》(1989年)、《征稽其他业务收支财务管理暂行办法(试行)》(1989年)和《征稽海事系统的政务公开制度》(2006年)。
(四)建“立”新制度。我局正在建立的新制度有:《征稽海事系统政(事)务公开“阳光征稽海事”实施细则》、《征稽海事系统行政工作规则》、《基建工程预算管理》、《车辆基础、异动管理工作》。
(五)编制规章制度汇编。为解决基层单位规章制度建设理解偏差的上问题,同时避免征稽海事局相关部门开展检查、监督时标准执行不一。我局将在修订、废除和新建制度的基础上,对全局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收集、整理,在此基础上形成相对规范的各项制度蓝本后,汇编成册印发各基层单位,由其结合自身实际参照制定各项规章制度。通过自上而下的规范要求和自下而上反馈信息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时效性,一定能较好地解决现行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六)大力抓好制度的执行。为及时了解各单位、各部门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征稽海事局机关各职能科室要进一步加大此方面的监督检查力度,必须将规章制度建立与执行情况作为检查内容,真正达到以查促建、以查促整的效果,对违反制度的行为坚决予以追究,保证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确保各项制度规定真正落到实处。
(七)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建立一个适应交通经济体制需要,符合民主法治要求,权威诚信、公正公平、勤政廉洁、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现代新型征稽海事部门,必须在制度上有所创新。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工作创新的需要,我局将建立“建言献策工作制度”和建立“金点子”档案,对重要工作,在全局范围内征集开展活动、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对被采纳的“金点子”视情进行奖励,并在各类评比中作为重要参考依据,以达到开阔思路、相互启发、提高创新能力的目的。
我局将按照党的十七大的要求,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工作的各个方面,争取真正做到用制度去管人、管事和管权。
第三篇:规章制度体系命名规则
制度体系命名规则
根据《公司规章制度管理制度》的规定,公司初步确定了“制度、规则、办法、实施细则、标准”等作为公司制度的名称。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部门可根据制度内容的需要,参考下列命名规则(根据约定俗成或行业惯例,暂定以下类别),予以相应调整。
一、制度:是企业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是对某一方面、某一领域专业性职能管理系统工作的职能、管理原则、工作流程、方法等所做出的原则性的要求,是企业内部可以自成一体的专业性管理制度。
二、规则:是指涉及基础、架构、组织、决策等宏观重大管理事项所应遵循的程序和规定。
三、办法:对某项具体工作的控制环节、操作步骤或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事物的管理所作出的要求。管理办法可以是管理制度、规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从管理制度、规定中分离、延伸出来的独成一项规范性文件。
四、实施细则:对于企业管理系统内某一个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所作出的具体规定。
五、标准:是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经公司审核批准发布,作为公司内部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具体包括标准、规范、规程、守则等。
管理制度:是对涉及到集团整体的管理原则、工作流程、方法等所做出的原则性的规定和要求,是企业与国家、行业性法规相结合的、内部可以自成一体的专业性制度,是管理系统的必备组成部分,该类制度具有强制性、规范性、程序型较强等特点,主要强调做事的原则。
管理规定:对某一个专项的涉及到集团的事情或某一个专业系统内的职能性工作所作出的具体要求,该类制度具有时效性较短、变更频度较多等特点,主要强调做事的具体标准。
管理办法:对于一项非全集团人员皆会介入的、具体工作的控制环节、操作步骤或对于一个具体的项目、事物的管理所作出的要求。管理办法可以是管理制度、规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从管理制度、规定中分离、延伸出来的独成一项规范性文件。该类制度具有时效性较短、变更频度较多等特点,主要强调做事的步骤,即流转和协调关系,流程化程度较高。
实施细则:对于管理系统内某一个管理制度的具体实施步骤所作出的具体规定。该类制度具有时效性短、变更频度多等特点,主要强调做事的步骤,强调具体环节或阶段如何把事情做好,即流转和协调关系,流程化程度高。
第四篇:体系建设
预防为主 防惩并举
构建交通防腐预防系统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由于项目多,资金大,多年来一直是腐败案件的频发、高发领域。为了防微杜渐,确保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顺利进行,我结合公路交通建设实际,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积极推进制度改革创新,注重基层管理,加强权力运行监督制约,逐步建立起具有交通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我县交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效保证。
一、创新教育防腐机构。针对领导干部,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针对路政执法人员,深入开展职业道德、依法行政和文明执法教育;针对从事财物管理等重点岗位人员,深入开展遵纪守法、预防职务犯罪教育,大力探索廉政文化建设的新思路新举措,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道德环境和社会环境。大力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注重通过廉政教育的全体工作人员人格得到提升精神得到升华,在局机关建立廉政警句走廊,将25条警句格言悬挂在走廊,让工作人员时刻受到勤政廉政的警醒和熏陶。体现出了机关干部的勤政廉政风貌,还能起到警钟长鸣的作用。路政人员还针对性地写出承诺得证书,并在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
通过开展廉政风险防控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上了一个新台阶,廉洁从政的道德理念得到全面夯实。
二、齐抓共管,落实惩防体系建设责任。一岗双责抓分工。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明确领导班子成员抓惩防体系建设所应承担责任,并将相关责任与惩防体系具体任务相关联。层层落实抓分级。将惩防体系纳入责任制进行管理,每年都要按照“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要求,形成分级负责、下管一级和层层有任务、层层抓落实责任机制,将惩防体系具体任务,逐一分解、细化到岗位、具体到人员,做到惩防体系建设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形成条块结合、整体推进、上下联动、齐抓共管良好格局。分析评估交通系统惩防体系建设中存在漏洞和薄弱环节,狠抓惩防体系建设工作落实。一是风险责任细查,清权查险,将交通工作可能产生的道德、制度、岗位、业务风险的几率、范围、成因等查出来,印成《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手册》发给工作人员,随时翻阅警示自己。二是鉴定责任权限确定三类风险等级,从查找的风险点确保一、二、三类风险等级,划清责任鉴限,鉴定责任后果。
三、抓制度建设,保证《惩防体系工作规划》的落实。根据交通实际,制定了一整套《交通规章制度》,同时加强对规章制度的检查落实,严格实行责任追究,真正做到用制度约束人,用制度管理人。加强民主决策,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民主性和正确性。凡是涉及财务管理、计划、资金拨付和干部人事任免方面的重大问题,能够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充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接受监督,不搞个人说了算。
四、以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交通建设市场监管,预防腐败。严格程序、规范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工程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交通建设《工程合同》、《廉政合同》、《安全合同》“三合同”管理制度,确保工程优良、干部优秀。强化招投标管理,实现全程监管。重大项目工程均严格执行国家《招投标法》和交通运输有关招投标工作的各项规定,实行公开招标制,招标结果公示制,招投标工作过程接受交通主管部门、纪检部门和同级各有关部门的行政监督,防止暗箱操作,确保了公路建设市场公开、公正、公平有序进行。加强质量监管,不断提高工程质量。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责任到人层层落实。工程实施开始即将质量、安全任务指标落实到各级管理人员,做到责任分解、措施到位,各负其责,对项目投资、从业单位管理行为有效控制,使得公路建设管理工作更加精细,充分体现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监督有力、投资经济、质量安全”的管理宗旨。严格项目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严格遵循国家《交通基本建设资金监督管理办法》等基建财会法规,加强对建设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
第五篇: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四)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
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标准。在长期的安全生产实践过程中,生产经营单位按照自身的习惯和传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按照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由综合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环境安全管理四类组成;按照标准化体系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把安全规章制度分为安全技术标准,安全管理标准和安全工作标准;按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立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一般分为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三大类。
为便于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安全规章制度体系,下面以安全系统工程原理,按照《安全生产法》的基本要求,对一般性生产经营单位安全规章制度体系的建立进行说明,安全生产高危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等进行补充和完善。
1.综合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总体原则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的具体目标、指标,明确安全生产的管理原则、责任,明确安全生产管理的体制、机制、组织机构,安全生产风险防范、控制的主要措施,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重点工作等内容。(2)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各职能部门、管理人员及各生产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权利和义务等内容。(3)安全管理定期例行工作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定期安全分析会议,定期安全学习制度,定期安全活动,定期安全检查等内容。(4)承包与发包工程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承包与发包工程的条件、相关资质审查、各方的安全责任、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施工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现场的安全检查与协调等内容。(5)安全措施和费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措施的日常维护、管理;明确安全生产费用保障;根据国家、行业新的安全生产管理要求或季节特点以及生产、经营情况等发生变化后,生产经营单位临时采取的安全措施及费用来源等。(6)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
应包括:重大危险源登记建档、进行定期检测、评估、监控,相应的应急预案管理;上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内容及管理。(7)危险物品使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存在的危险物品名称、种类、危险性;使用和管理的程序、手续;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存放的条件及日常监督检查;针对各类危险物品的性质,在相应的区域设置人员紧急救护、处置的设施等。(8)隐患排查和治理制度
应包括:应排查的设备、设施、、场所的名称,排查周期、人员、排查标准;发现问题的处置程序、跟踪管理等内容。(9)事故调查报告处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内部事故标准,报告程序、现场应急处置、现场保护、资料收集、相关当事人调查、技术分析、调查报告编制等;还应包括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事故的流程、内容等。
(1O)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原则、组织机构、日常管理、现场应急处置原则、程序;消防设施、器材的配置、维护保养、定期试验;定期防火检查、防火演练等内容。(11)应急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的应急管理部门,预案的制定、发布、演练、修订和培训等;明确总体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等内容。
(12)安全奖惩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奖惩的原则;奖励或处分的种类、额度等内容。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2.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各级领导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新员工三级教育培训、转岗培训;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使用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应急培训等内容。还应明确各项培训的对象、内容、时间及考核标准等。
(2)劳动防护用品发放使用和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适用范围、领取程序、使用前检查标准;用品寿命周期等内容。(3)安全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工器具的种类、使用前检查标准、定期检验、用品寿命周期等内容。(4)特种作业及特殊作业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的岗位、人员,作业的一般安全措施要求等。特殊作业是指危险性较大的作业,应包括作业的组织程序,保障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的制定及执行等内容。(5)岗位安全规范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除特种作业岗位外,其他作业岗位保障人身安全、健康,预防火灾、爆炸等事故的一般安全要求。(6)职业健康检查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职业禁忌的岗位名称、职业禁忌症,定期健康检查的内容、标准等,女工保护,以及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要求的相关内容等。(7)现场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应包括:现场作业的组织管理制度,如工作联系单、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以及作业的风险分析与控制制度、反违章管理制度等内容。
3.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三同时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新建、改建、扩建工程“三同时”的组织、执行程序;上报、备案的执行程序等。(2)定期巡视检查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所有设备、设施的种类、名称、数量,以及日常检查的责任人员,检查的周期、标准、线路,发现问题的处置等内容。(3)定期维护检修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所有设备、设施的维护周期、维护范围、维护标准等内容。(4)定期检测、检验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须进行定期检测的设备种类、名称、数量;有权进行检测的部门或人员;检测的标准及检测结果管理;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的取得和管理等内容。(5)安全操作规程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涉及的电气、起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内部机动车辆、建筑施工维护、机加工等对人身安全健康、生产工艺流程及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的设备、装置的安全操作规程。
4.环境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包括:(1)安全标志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现场安全标志的种类、名称、数量;安全标志的定期检查、维护等内容。(2)作业环境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生产经营场所的通道、照明、通风等管理标准;以及人员紧急疏散方向、标志的管理等内容。(3)工业卫生管理制度
应包括:生产经营单位尘、毒、噪声、辐射等涉及职业健康因素的种类、场所;定期检查、检验及控制等管理内容。当然,生产经营单位的所有制形式、组织形式、生产过程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各不相同,这里所指的安全规章制度是原则性和指导性的,其中每个制度又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制度制定。但是,只要每个制度能够做到目的明确、流程清晰、责任明确、标准明确,就能够用于规范管理或作业行为,就是一个好的安全规章制度。每个生产经营单位,都应认真策划,建立起严密、完整、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体系,并按照体系的运行管理生产、经营过程的安全工作,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就有了基本保障。
第二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二节 安全生产责任制
一、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和意义
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目的,一方面是增强生产经营单位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对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另一方面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中各级负责人员、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和各岗位生产人员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责和应承担的责任,以充分调动各级人员和各部门一生产方面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确保安全生产。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重要意义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落实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和有关安全生产法规和政策的具体落实。二是通过明确责任使各类人员真正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对预防事故和减少损失、进行事故调查和处理、建立和谐社会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二、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要求
总要求是横向到底,纵向到边。具体应满足如下要求:
1、必须符合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政策、方针的要求。
2、与生产经营单位管理体制协调一致。
3、要根据本单位、部门、班级、岗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既明确、具体,又具有可操作性,防止形式主义。
4、有专门的人员与机构制定和落实,并应适时修订。
5、应有配套的监督、检查等制度,以保证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真正落实。
三、安全生产责任制的主要内容
其内容大体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纵向方面,各级人员(从最高管理者、管理者代表到一般职工)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二是横向方面,各职能部门(如安全、设备、技术、生产、基建、人事、财务、设计、档案、培训、宣传等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1.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者,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其职责为:(1)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2)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4)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5)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6)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2.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 生产经营单位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协助主要负责人搞好安全生产工作。
3.生产经营单位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 职能管理机构负责人按照本机构的职责,组织有关工作人员做好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对本机构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职能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在本人职责范围内做好有关安全生产工作。4.班组长
班组安全生产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关键,班组长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直接执行者。贯彻执行本单位对安全生产的规定和要求,督促本班组的工人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切实做到不违章指挥,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5.岗位工人
岗位工人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岗位工人要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遵守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和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作业,遵守劳动纪律。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操作资格证书的,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 第三节 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组织保障
生产经营单位应按照《安全生产法》的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从事危险性较大的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体是否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多少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应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的大小、从业人员的多少、生产经营规模的大小等因素确定。除从事矿山开采、建筑施工和危险物品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外,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以及是否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则要根据其从业人员的规模来确定。从业人员超过300人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还是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要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没有统一规定。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下的生产经营单位,可以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但必须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委托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专业技术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需要指出的是:当生产经营单位依据法律规定和本单位实际情况,委托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时,保证安全生产的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小结: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关于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配备,这些是本讲的重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