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王启鹏(含五篇)

时间:2019-05-15 08:25: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王启鹏》,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王启鹏》。

第一篇: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王启鹏

计算机应用基础科德育渗透计划

王啟鹏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它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我们计算机教师来说,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中学计算机的教学目的之一。要在计算机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即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周围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不明确,不认真学习,热衷于玩电脑、游戏机,甚至赌博等。要纠正这些不良倾向,就必须加强德育教育,让学生明确学习的重要性,真正做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作为教师,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也就是说,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德育渗透即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及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渗透给学生而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要从教材实际出发,附着于知识的讲授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不感到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把握计算机学科的特点,注意渗透的生动性。要深刻理解教学大纲,把握本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比如,在课堂上通过介绍我国在计算机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等等。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在教授学科知识的同时,应将培养学生优良品德放在首位。很多人认为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班主任的任务,与其-1-

他学科的老师关系不大,但事实上,如果在学科教学中没有贯彻“德育为首”的方针,德育就不能真正到位,加强德育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计算机教学和管理中,当学生在教学中出现一些不太符合教学要求的行为和心理时,作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或强行规定不准这样,不准那样,而应该既及时发现学生行为中所反映的思想倾向,同时,要挖掘学生为什么要这样做的深层动机,本着爱护理解学生的态度,多采用疏导而非堵的方式,这样不但可以将不良的行为和心理转化为一种正面的影响,使计算机教学取得良好效果,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良的道德品质。

下面试从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第一: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要加强思想教育,即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在课堂上,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分析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针对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教育,循循善诱、晓之以理,使他们认识到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

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比如在计算机

操作中,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学生就会照猫画虎,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可能使学生也养成了类似的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把培养爱护机器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当作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第二: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当今计算机影响了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其应用领域已越来越广泛。但是,计算机使用规模及范围的增长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法律与道德问题。通过计算机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的重要途径。

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包括:自觉遵守政府有关部门制订的关于保障计算机系统安全性政策和规定;自觉遵守学校的计算机管理部门制订的关于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不设计、制造和传播计算机病毒;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的习惯;支持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

根据以上内容,我们必须在计算机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使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在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乃至社会进步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病毒的知识时,可通过实例(CIH病毒、爱虫

病毒……)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产生巨大的危害性。它会破坏计算机存储的数据,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的崩溃。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时,要加强培养学生有关知识产权和软件保护的意识。软件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的工作一刻也离不开软件,否则它就是一堆废铁。而软件的研制和开发,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软件是人类智力的创作成果。然而,计算机的软件虽然难于创作却极容易被复制。为了发展和繁荣计算机软件产业,要加强学生有关知识产权和软件保护方面的意识,使学生明白:未经软件著作人的同意,复制其软件的行为是侵权行为,侵权者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从小培养学生使用正版软件、反对盗版软件的意识,促进计算机应用事业的发展。

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计算机已逐步进入了家庭,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日益增加,上网冲浪成了时尚。网上聊天,收发电子邮件成了时髦话题;网上游戏使部分学生留恋忘返;因此,对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已经迫在眉捷。比如说,上网的学生一般对“黑客”充满了神秘感,有一种偶像崇拜。报纸、杂志上的有关报道:美国的商业网站连续受到黑客袭击,黑客入侵政府网站……都令学生想入非非,有的甚至跃跃欲试。因为他们并不认为,这是不道德的,甚至是犯罪。他们的好奇心促使他们钻研各种网上编制技术。如果不加以正确的引导,他们很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成为网上环境的破坏者。所以,作为计算机教师,对学生进行网上道德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第三:要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

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必须把一部分人组织起来,协调合作,共同完成。个人在自然面前是软弱的,而集体的力量则是无穷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交际能力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的人际关系可协调人们在活动中的行为,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活动效率。任何个人作为社会系统中的一个成员,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群体中生活的,不可能孤立地存在于社会之中,他必然要同其他人发生这样或那样的关系;而一项工作和工程单靠个人的能力也是难以完成的。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此外,具有与人协作精神会产生的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环境,也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是,计算机技术却会产生对人际关系的负面影响,比如,会使学生沉迷于计算机世界中,从“书虫”变成“网虫”,或迷恋于计算机游戏而缺乏同学之间的交往,或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使用。教师可根据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学生自由分组,或根据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作为教师,只能引导而不能强迫;只能促进,而不能代替;只能给予良好环境和条件,而不能拔苗助长;只能观其素质持长,因势利导,而不能任意摆布;只能示范要求、说理、鼓励、表扬、诱导、尊重为主,而不能批评、惩罚为主,更不可数落、耻笑、打骂和放弃。要千方百计地保护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这才是教育的本质,才是教育成功之路。

第二篇: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现代社会,科技突飞猛进,世界e时代潮流汹涌,网络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家庭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计算机技术的大众化,青少年学生已成为互联网用户的主力军.然而,老师们已隐隐约约感觉到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由此带来的道德问题和法律问题也更加突出。为此,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已经迫在眉睫。近几年计算机技术教学的实践中,体会到:在计算机技术教育中渗透德育首先从教材实际及学科特点出发,于平时知识的讲授或上机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思想教育,却受到思想教育。

一、培养学生爱护计算机的良好习惯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首先,在日常的计算机技术课堂上,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教育学生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正确规范的操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平时不要随意删除文件、随意更改系统设置。例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的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正确的关机步骤,并且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做是为了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其次,我们还应该在教学中结合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例如,在讲解计算机病毒时,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所以,不论出于何种目的,设计、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都是非常不道德的,将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二、培养学生健康的计算机意识

网络这个复杂的虚拟社会空间,它无奇不有。所以,也有部分老师和家长将之称为“电子海洛因”。这样称呼的原因是不健康的计算机在这个空间中无孔不入地毒害学生稚嫩的心灵。更为严重的是网上形形色色的色情网址相互交织,正在形成一股来势凶猛的网上色情浪

潮,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危害,这些对于还没有很强辨别能力和自控能力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使他们走上犯罪道路的快捷途径。

因此,在学习德育工作中和计算机技术课堂上贯彻和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计算机意识是非常必要的。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完备的法律和管理体系来规范、引导因特网的发展和使用,学生作为全球“网民”中绝不能忽视的一个大的群体,而且这个群体思想特别活跃而且富于创新,“黑客英雄”出少年,所以我们必须发挥学校德育的作用,教育学生不能在网上为所欲为,进入别人的网站搞恶作剧,或者对计算机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不要在网上散布一些不健康的言论等,总之远离一切有损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行为。让学生知道Internet是全世界人们共同组建的一个网络社会,它不是一个公司,它不属于某一个企业,也不属某一个人,它是由许许多多电脑和许许多多热爱网络的人们组成的一个“虚拟社会”,每一个有良知的网民都应有责任维护和保持这个“社会”的正常秩序。让学生感受到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网络道德,抵制网络污染,为以后学网、用网打下了基础。我们在平时的计算机技术课堂上要时时渗透:学生阶段不能盲目地花太多的时间泡在网上,如果有必要查找与学习有关的资料、素材,获取有价值的计算机或进入一些网站,则要警惕不要掉进网上的“美丽陷阱”。还在堂课上适时给学生讲一些网络危害的典型事例,这样既充实了课堂又起到了警惕作用,又提高了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知识经济时代是合作进取、协作竞争的时代。作为一名学生,就应学会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关系。此外,与人合作的精神会产生一种和谐亲密的人际关系,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计算机技术却会对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据报道,有学生因迷恋于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缺乏与同学的交往,更谈不上与同学之间的合作,他们在感到孤独时仅仅与计算机交流思想,长此以往以至于发展为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中一定要创造机会,让学

生与他人一起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相互帮助和支持中,感受伙伴间的友谊和真情,从而愿意与他人交往与合作。例如,课堂上布置较复杂的自学内容,让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或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后,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可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从而体会到人与人之间合作的快乐!

四、培养学生优秀的意志品质

任何能力的发展都与学生的意志品质有密切的关系,良好的意志品质可以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不难发现,有些学生的依赖性很强,在操作中一遇到困难就求助老师和同学。为了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教师可采用限制他们求助的次数,即要求他们在某些情况下:如对已学过的计算机技术知识自己未复习时,对问题未作深入思考时,自己没有尝试操作时等,都不得求助他人。这样坚持一段时间,他们的独立操作能力就会有明显提高。

上机操作是需要耐心的,缺乏坚持性的学生容易在出现错误时放弃努力,以至无法完成操作任务。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学生证明继续努力的意义,使学生明白他们已离成功不远;也可以发挥榜样的作用,让取得成功的学生示范操作,交流心得体会,感染身边的同学;还可以对学生进行言语暗示训练,让学生在自己打算放弃尝试的时暗示自己继续努力,直至顺利完成操作任务。

在计算机技术教学中渗透德育,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补充,也是计算机技术教学本身的重要内容。只有持之以恒的坚持“知识与文明”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原则,我们才能造就适应社会发展的有用之才,使我们的职教事业走向辉煌的明天.李晓东

第三篇: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数学教学中德育教学渗透

有人认为进行德育教育是语文、历史、政治等学科的事。数学是自然科学,没必要进行德育教育,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

数学研究的是空间形式及数量间的关系。它相对抽象而枯燥。虽然不像文科知识活泼,生动而富有情趣。但数学教学作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一部分,必须渗透德育教育。关于这一点,数学教学大纲中也有明确的规定,可见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必须的。数学本身的知识内容和知识体系渗透了德育因素,数学教师应抓住学科特点实施德育教育。

数学科学的各种概念、定理间的联系、发展变化是无穷的。在教学中根据这些特点,利用中学生可塑性强、思维活跃的发展规律,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例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完成了基础知识传授、学法指导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一些特殊图形,如:平行四边形、萎形、矩形、正万形等几个概念的内含与外延进行比较。使学生认识到这些概念间的联系其妙无穷。同时对这些图形的性质定理、判定定理进行比较,认识这些定理的发展变化规律。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其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数学是有高度抽象的概念体系。要弄清各种概念及定理的关

第 1 页 系,要有一定辩证思想方法和辩证思维能力作基础,实际上数学同其它学科一样,也有一个运动、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用辩证法的观点阐述教学内容。教给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论证方法,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

数学教学本身也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完成知识教学,能力培养的任务,在教学实践中不仅要运用一定的方法、技巧,同时也要根据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某些定理,公式的教学中,可适当补充简介发明者及发明过程。像在教学勾股定理时,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书籍中最早关于勾股定理的记载,要比欧洲人的发现早几百年。在学习圆时,向学生交代我国古代科学家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位将圆周率算到小数点后第七位的人。这比西方国家要早几百年。通过这些使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树立学科学、探索科学奥妙的理想和信念。

总之,德育教育应贯穿于整个数学教育当中,这不仅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数学教学实践的需要。只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教材,使德育教育溶于教学过程中,既可提高教学效果,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

第 2 页

第四篇:德育先进材料、王鹏

胶州市实验中学德育先进个人总结汇报材料

王鹏

两年来,管理班级以学习为中心的同时,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在《胶州教育》刊物上发表“论素质教育面对的矛盾”,2012年10月参加了在青岛举行的新时期全国名班主任工作艺术高级研修班会议,受益匪浅,在学校举行了德育班会观摩课,受到了领导、师生的好评。同时举行了一系列有意义的德育活动:一是节日、纪念日主题教育。二是礼仪常规教育活动。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了“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寝室、文明餐桌,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了更好地发挥每周升旗仪式的教育作用,升旗仪式由各班自主申报,旗手由本班品学兼优的学生担任,有升旗班级介绍和旗手介绍,并由该班班主任作国旗下讲话,这样的升旗仪式更贴近学生实际,使学生在受到最直观的教育的同时激发起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把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同时有意识地发掘家乡悠久的人文传统和丰厚的文化积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学校的美好情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人生、认识社会、感受现实,增长生存、发展和成功的生命智慧。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

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开设了人文阅读鉴赏课,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课外活动时间,我班的文学、器乐、书画、英语角、篮球队、排球队等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武警中队、看守所、烈士陵园、法庭、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第五篇: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如何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德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一般人认为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思想品德老师和班主任的事,跟信息技术老师毫无关系。但事实上,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和计算机互联网络的迅猛发展,使人们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方式和能力发生了质的飞跃的同时,一些不良现象和不道德的行为在互联网上传播,如暴力、色情、信息垃圾、恶意侵犯他人隐私„„,所有这些,都对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培养未来信息社会的合格公民,使他们具有健康的信息意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能够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正确把握人生的方向,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道德,把他们的才能和智慧应用在各种事业的发展上,是每一个信息技术教育者需要思考的问题。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这也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目的之一。

一、培养学生上计算机课的良好习惯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事例:刚上完课的机房桌椅乱摆,桌面上或隐蔽处常见有杂物、书本和笔;正在运行的电脑显示器已关闭了。

出现这样一些问题的关键是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指由重复和练习巩固下来并完全变为某种动作的需要,它是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时期是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我们应该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上机实践过程中,注意这个问题,教育学生要爱护计算机设备,强调操作时应注意的事项。同时,要教育学生遵守机房各项规则,帮助学生养成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的好习惯。

首先,要加强学习习惯教育,要使学生明白,良好的习惯(爱护机房设备、遵守机房规则„„)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可从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第一方面是必须严格要求学生正确使用机房的计算机设备,譬如如何开关计算机,如何进入及正确退出应用程序等等,比如,在介绍有关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时候,要特别强调在Windows中关机的步骤,即屏幕上出现如下信息“你可以安全地关闭计算机”时,才能关闭电源,而不能直接关闭电源,并且使他们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原因:延长计算机的使用寿命,保护计算机内数据的安全。这一方面教师必须作强制性的严格要求,以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第三方面是强调学生不得任意更改计算机上的软件程序,要让学生知道,任意更改非自己的计算机程序是不道德的的行为。第三方面是必须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禁止学生在机房内乱扔纸片、乱放书本文具等行为,禁止学生在机房内吃东西等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教师不仅应该是知识渊博的智者,而且应该是道德修养的榜样,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每位教师,不管你是否自觉,本身就是学生的一本活的德育教材。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即教师在课堂示范教学和上机指导过程中,也应有良好的习惯。而教师师表美的作用,从德育角度讲,至少有三:能够发挥德育主体的德育潜能;能够促进学生的榜样学习;能够改善道德教育效能。比如,把用户文件建立在所用系统软件的子目录下就是一种不好的习惯。如果教师在课堂演示的时候,特别是在保存或另存为文件的时候,注意这个问题,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把用户文件分门别类地存放的良好习惯。反之,如果教师不注意这个问题,由于学生的模仿心理很强,学生就会照猫画虎,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甚至可能使学生也养成了类似的不良习惯。所以,作为教师,应该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样才能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此外,培养方法也要得当,即要注意常规与有意识训练相结合。良好的习惯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也可以靠有意识的训练来培养。同时,根据习惯形成的特点,既要注意从早抓起,防微杜渐,高度警惕任何不良习惯的滋长,把它消灭在萌芽状态,又要注意从点滴做起,持之以恒,日积月累,坚持到底。

二、寓计算机道德行为教育于计算机课堂教学。

比如,在课堂上讲到《计算机的发展》时,可通过介绍我国在计算机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再例如,教材有《信息安全》的教学内容,这是教学内容结合对学生进行计算机道德行为教育的好材料,可用以教育学生认识“计算机安全问题的重要意义”,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含义,通过实例使学生明白:计算机病毒一旦爆发,将会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它会破坏计算机的数据信息,损坏计算机的硬件,造成系统崩溃,甚至使Internet瘫痪。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对于保障计算机安全,防止和制止计算机犯罪引起足够的重视。又如,在讲完程序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复习小结时,直接说明或通过提问题方式,再一次向学生指出以前所学的计算机病毒是人编制的程序,这个程序严重损害了人们的利益。因此,程序的编制者已构成了犯罪的行为,应受到法律的制裁。我们今天学习编制程序,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利用计算机创造财富、改造社会,绝不应该做出不道德甚至犯罪的行为。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社会发展到今天,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对交际能力的要求更是有增无减。要想获得成功,不依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运用联合效应,是不可想象的。所以,作为一名学生,要想取得成功,就要学会善于与人合作,要能组织、协调各种力量。因此在计算机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与人共事的协作精神,比如,在教学内容告一段落时,给学生布置有一定难度的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任务可以是收集有关计算机发展、应用的资料,总结某一软件的使用方法,编排一份班级小报,解决其它学科的问题等。任务应该有趣味性、难度适宜、有利于计算机的学习使用。当然有的活动可由教师根据学生的掌握计算机的程度搭配分组,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总之,在中学信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一项长期的、反复的、循序渐进的工作。教育家赫尔巴特说:“教书如果没进行德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有教学,就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感到不是在接受说教的、生硬的教育,只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开阔了自己的胸怀而已。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和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的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才能完成新时代赋予每一个教师的使命。

下载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王启鹏(含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王启鹏(含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王静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谈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学习体会,从教书育人的角度阐述在英语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的作用及意义,并以具体范文为例,探求在英语教......

    王丽德育渗透教案

    德育渗透教案 王丽 《喂──出来》教案 一、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画出“情节链” ② 明确联想与想象的作用。 ③ 了解作家及科幻小说的文体特征。 能力目......

    化学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总结

    化学教学中德育工作总结 杨智斌 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标指出:“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它对促进学生全面......

    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汉语拼音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沿河县夹石完小:杜显飞(电话:***)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且传道为先,“道”的重要性可见一斑。“品德教育,当从娃娃抓起。”这句话也应验了“幼......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林口县奎山乡中心小学姜英发 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时一定要摒弃形式主义,摒弃理论空话与教条,认清新时期德育教育的基本问题,不能夸大或只做表面文......

    高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初探

    【关键词】 物理教学;德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4―0060―01 作为一门最古老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大自......

    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作者介绍:黑龙江省教育学院 语文教育研培部刘峻峰 我们在学校教育中都知道以德育教学为首,但是很多人都认为德育教学是班主任或者政治老师的事情,但......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新课程标准理念特别强调在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和良好的品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德育,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优化教学内容进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