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时间:2019-05-15 08:25:0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篇: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和普及,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必将加速信息革命的进程。计算机不仅能代替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代替人脑的部分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更广泛的普及,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越来越巨大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是由各种电子元器件组成的,是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算术运算、逻辑控制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设备。自从其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等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和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人们通常按照构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及其电路的变革,划分若干“代”来标志计算机的发展。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及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各国正加紧研制和开发第五代“非冯·诺依曼”计算机和第六代“神经”计算机。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计算机的诞生、发展和普及,是20世纪科学技术的卓越成就,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新技术革命的基础。在信息时代,计算机的应用必将加速信息革命的进程。计算机不仅能代替人类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能代替人脑的部分劳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与网络应用更广泛的普及,它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将起到越来越巨大的推动作用。

计算机是由各种电子阿元器件组成的,是能够自动、高速、精确地进行算术运算、逻辑控制和信息处理的现代化设备。自从其诞生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信息)处理和过程控制等领域。

计算机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和电子技术,特别是微电子技术密切相关。人们通常按照构成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器件及其电路的变革,划分若干“代”来标志计算机的发展。自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在这不长的时间里,计算机的发展已经经历了四代:及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目前,各国正加紧研制和开发第五代“非冯·诺依曼”计算机和第六代“神经”计算机。

第二篇: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安全科学技术的产生和发展

别:安全工程

名:梁进雄 班

级:安全单10-1班 学

号:310901040118

安全科学是人类生产、生活、生存过程中,避免和控制人为技术、自然因素或人为-自然因素所带来的危险、危害、意外事故和灾害的学问。它以技术风险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事故与灾害的避免、控制和减轻损害及损失,达到人类生产、生活和生存的安全。安全科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涉及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多门学科,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18世纪中叶,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生产率空前提高。但是,劳动者在自己创造的机器面前致死、致伤、致残的事故与手工业时期相比也显著增多。资本主义初期,劳动条件极端恶劣,生产中人身安全毫无保障。工人的斗争和大生产的实际需要,迫使西方各国先后颁布劳动安全方面的法律和改善劳动条件的有关规定。如美国麻省于1867年通过工厂检查员的法律;法国北部联邦于1869年制定了工作灾害防止法案。1871年德国建立了研究噪声与振动、防火防爆、职业危害防护的科研机构。20世纪初,英、美、法、荷兰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建立了安全技术研究机构。

20世纪7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随着生产的高度机械化、电气化和自动化,尤其是高技术、新技术应用中潜在的危险常常突然引发事故,使人类生命和财产遭到巨大损失。因此,保障安全,预防灾害事故从被动、孤立、就事论事的低层次研究,逐步发展到系统的综合的较高层次的理论研究,最终导致了安全科学的问世。安全科学已从多学科分散研究发展为系统的整体研究,从一般工程应用研究提高到技术科学层次和基础科学层次的理论研究。

从学科角度上看安全科学技术的研究的主要包括:①安全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如灾变理论,灾害物理学、灾害化学、安全数学等;②安全科学技术的应用理论:如安全系统工程,安全人机工程、安全心理学、安全经济学、安全法学等;③专业技术:包括安全工程、防火防爆工程、电气安全工程、交通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除尘、防毒、个体防护等)、安全管理工程等。安全科学技术横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十几年来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随着安全科学学科的全面确立,21世纪,人们更会深刻地认识安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用安全科学的理论指导人们的劳动与生产实践活动,保护劳动者与社会大众的安全与健康,发展生产,增长经济,创造物质和精神文明,推动社会进步。安全科学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生产力,而且还是生产和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和基本保障条件。

工业事故与灾难对人类的安全健康造成重大损害,产生不可忽视的社会影响。主要将表现在:第一,由于工业生产事故和其他职业危害问题所产生的劳动争议增多,而且矛盾易于尖锐。尤其是2l世纪中国实现了小康生活水平后,人们对生产和生活中的安全需要不断增强。对危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恶劣劳动条件,处理不当就会影响社会安定。第二,人们把安全、卫生、舒适的劳动条件作为职业选择的重要标准,按生产摸式发展,在重大事故多发行业,将会由于招不到高素质的职工而使生产发展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产业的平衡、持续和发展。第三,工业事故和灾难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环境破坏,形成社会不安定因素,而且也造成人们心理上难以承受的负担。中国事故和职业病状况严重的根本原因在于安全科学技术水平落后,安全管理和工程技术装备不能满足安全生产发展的需要。安全生产关系着企业的兴衰,关系着人民的安危幸福,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因此,必须确保安全科学技术与国家经济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发展。同时,安全科学技术是安全生产的基础和保障。安全科学揭示了安全的本质和规律,通过安全工程技术保护生产力,推动安全文明生产。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统一的。事实证明,安全科学技术已不仅影响生产力的发展,影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还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因此,必须深入研究安全生产基础理论、事故与灾害发生机理,初步建立安全生产科学理论体系。开展生产安全技术攻关,力争在重大生产事故防治、监测预警、应急救援、高危职业危害预防控制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促进安全生产科技成果产业化,使安全技术装备和安全防护用品产业基本满足国内安全生产需要。加快安全生产科技条件支撑平台建设,初步建成一批国家级生产安全技术研发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检测检验中心和技术支撑实验室,健全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在安全技术标准的种类、数量、技术水平等方面取得重大进步,为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和监管监察工作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1)安全生产灾害事故防治重大基础理论。重点围绕典型重大工矿事故的致灾机理、演化过程、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过程,开展灾害成灾机理、多种灾害耦合与转化、控制原理及灾后评估等方面的基础研究,为事故预防和灾情控制提供理论基础;开展安全生产社会学、安全经济学、安全管理学、安全行为学理论的研究,为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提供科学指导。

(2)煤矿重大事故预测、预警、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煤矿瓦斯、冲击地压、水害、矿井火灾、高温等区域性预测技术和动态连续监测技术及装备,煤矿重大事故预警及智能控制技术,建立煤矿重大事故预警技术体系;研究瓦斯突出预测与参数测定、瓦斯抽采技术、矿井火灾早期预测与探测、突水快速探查与快速排水、冲击地压解危等重大煤矿事故灾害防治关键技术及装备。

(3)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控制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研究尾矿库风险预测、监测与防治技术,矿山排土场滑坡及诱发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采空区风险预测、监测与治理关键技术,硫化矿石吸附氧燃烧特性鉴定及矿井火灾预测预报技术,非煤井工矿安全监测监控信息共享技术,企业灾后恢复风险评价及重大次生灾害防治技术。

(4)危险化学品重大事故预防控制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研究大型油气储罐区、油气长输管线、化工企业在役高危生产装置等事故监测预警技术,化学工业园区全容量分析指标体系、定量分析评价方法和安全布局优化规划方法,石化装置风险及运行安全周期评估和安全保障技术及装备,基于功能安全和环境安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和监控关键技术及装备,危化品生产储运监控系统安全等级分析评估及重大危险源风险评估技术等。

(5)高危职业危害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以防尘、防毒为重点,研究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开发集成高效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场监测系统、便携灵敏可靠的职业危害监测仪器设备。

(6)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保障关键技术及装备。重点研究特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地铁工程、大型复杂建筑、燃气管网和电网等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安全规划设计、风险评估方法和技术标准,城市生命线系统抗灾关键技术,城市大型复杂建筑及重点交通枢纽安全运营关键技术,重大工程与公共基础设施重大事故应急处置关键技术与装备。

(7)安全避险、应急处置与救援技术及装备研发。针对矿山、危险化学品等事故灾难,开展侦检探测技术、救援模拟仿真与推演技术、矿山井下人员快速撤离避险等研究。研发矿山大型机动救援技术装备、救灾通讯设备、灾区侦测装备、矿井救生装备、单兵轻型集成救援装备、灾区探测救援机器人、危险化学品快速堵漏设备、移动应急指挥救援集成系统等一批先进适用的重大救援技术装备。

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高速发展的时代,21世纪将是安全科学的春天。

第三篇:我国消费者协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消费者协会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1984年12月26日成立“中国消费者协会”,它是由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具有官方性质的全国性社会团体,也是中国目前为止唯一的全国性消费者组织。中国消费者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政府开始重视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从此开始了消费者保护运动的新纪元。1987年9月13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在国际消费者联盟第十二界世界大会上,被接纳为正式会员。加入国际消费者联盟,标志着中国消费者协会所从事的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国际化。1

中国消费者协会是由有关行政部门联合组建,报政府审批,并由政府拨款支持。还有在消费者协会指导下开展维权活动的基层组织,这些组织数量巨大,没有政府资助。据统计,截止到2003年底,全国县以上消费者协会已达3254个(其中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在农村乡镇、城市街道设立消协分会26129个;基层投诉站、监督站、联络站等各类基层网络组织89425个(设在城市商业集中区12966个,乡镇集贸市场13738个,村委会43994个、居委会9606个,行业管理部门、高等院校、厂矿企业等其他场所9121个);义务监督员、维权志愿者9万余名。孙 颖《论消费者组织的运作与发展》法学评论(双月刊)2010年第1期(总第159期)

《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二十周年二十件大事》, http: / /business.sohu.com /20041224 /n2236296691.shtml.2008年5月23日访问;

第四篇: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管理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产业革命的发生,使当时的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英国的生产力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生产规模随着市场的开拓迅速扩大,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革,出现了股份有限公司。资本的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对会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会计不仅要发挥反映职能,更要发挥监督职能,从而促使了注册会计师职业的产生和发展。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规模的发展,企业对内部经营管理越来越重视,强调计划与控制。这就对会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会计不仅要进行事后记账、算账,更重要的是要做到事中控制,这一时期产生了标准成本法,强调预算的控制作用,通过差异分析寻找企业降低成本的途径,并对管理人员的业绩做出客观的评价。标准成本法、预算控制、差异分析可以说是管理会计的雏形,但当时管理会计还从属于财务会计的范畴。管理会计真正的形成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大量的军用产品生产企业向民用产品生产企业转换,市场竞争接近炽热化,一些企业由于经营不善而破产、倒闭。由此对会计提出了不仅要事后算账,事中控制,更要做到事前预测和决策。于是,管理会计从财务会计中分离出来,成为会计的一个独立分支,形成了由预测决策会计、控制会计和责任会计组成的较完整的体系。

一、传统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50年代,管理理论的代表人物是被西方誉为“科学管理之父”的泰罗。他在1911年出版了《科学管理原理》一书,阐述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内涵。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有四部分:①差别计价工资制,即对同一种工作设有两种不同的工资率计付工薪,对用时少、质量高的工人按高工资率支付工资,而对用时长、质量差的工人按低工资率支付工资,以此激励工人努力工作。②工时研究与标准化,即将一项工作分解为多种基本组成部分,做出测试,然后根据其合理性重新进行安排,以确定最佳的标准工作方法。同时,对工具、机器、原科和作业环境等进行改进,并使与任务有关的所有要素都最终实行标准化。③职能工长制,即将责任分为执行职责和计划职责,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的责任人,以解决综合管理人才短缺的矛盾。④例外管理,即提供给企业经理人员的应是简洁明了、具有对比性的报告,其内容应该只包括以往正常情况下未出现过的各种情况,节约经理人员的宝贵时间,使其有更多时间对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分析。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使得当时注重于事后记账、算账的传统会计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于是,与泰罗同时代的埃墨森在成本管理上实行了标准人工成本法,享·甘特又将标准人工成本法推广到材料和制造费用的成本管理中。预算控制也是科学管理原理引入会计的产物。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小城镇率先实施了公共预算制度,以后逐渐推广到美国各州,并从单项预算发展为企业的全面预算。1912年6月美国国会公布了《预算和会计法》,对民间企业推行预算控制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在科学管理理论的影响下,1922年美国会计学者奎因坦斯出版的专著《管理的会计:财务管理入门》中首次提出了“管理会计”术语,但书中只是把管理会计局限于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范畴。1924年麦金西出版了专著《管理的会计》,同时,布利斯也出版了专著《通过会计进行管理》,这些著作被西方誉为早期管理会计学的代表作。标准成本制度与预算控制制度在美国的推广,标志着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已粗具雏形。二、现代管理会计阶段这一阶段为20世纪50年代至今,世界经济进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的新时期,日益高涨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浪潮推动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生产高度自动化和社会化,产品更新周期大大缩短,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层出不穷,资本的国际化加剧,企业的组织规模不断扩大,出现了大量的集团公司、跨国公司,企业产销规模庞大,管理层次繁多,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单纯依靠大规模的技术革新,已经无法应对外部市场的急剧变化。面对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企业的管理人员意识到,欲使本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并且提高自身的价值,必须对市场变化进行正确预测,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做出决策。由此,管理会计的工作重心从规划控制、差异分析向事前预测、决策转移。同时,为了适应企业的庞大规模,绝大多数集团公司实行了分权管理模式,业绩考核就变得非常重要。在业绩考核过程中,如何恰当、合理地评价被考核者的业绩,充分调动企业各部门及其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也就是如何评价人的行为活动,成为管理会计研究的重点。20世纪60年代以来,行为科学被应用于管理会计,使管理会计理论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充实,成为管理会计的理论支柱之一。三、战略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领域中新技术的不断涌现,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管理理论和实践受到极大的冲击与挑战,国外学者率先提出了战略管理的理念。企业的管理不仅要协调内部的各种关系,还应该协调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使企业在变幻莫测的市场中生存下去并不断发展。与战略管理相适应的战略管理会计自然成为各国学者研究和探索的新课题。战略管理会计是在现代管理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与战略管理是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其总体的框架结构还不很完善。但一般观点认为,战略管理会计以取得整体竞争优势为主要目标,以战略观念审视企业外部和内部信息,强调财务与非财务信息、数量与非数量信息并重,为企业战略的制订、执行和考评服务,揭示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前景,建立预警分析系统,提供全面、相关和多元化信息而形成的战略管理与管理会计融为一体的新型的管理会计体系和方法。目前西方战略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以下四个领域:战略成本分析、目标成本法、产品生命周期成本法以及平衡记分卡。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各种先进管理思想的诞生及应用,管理会计的对象也正发生着变革,由传统管理会计下的现金流向战略管理会计下的价值流发展。传统的管理会计对象是现金流,它强调现金流人流出预算是否完成并向上一级负责;战略管理会计对象是价值流,它强调顾客是否满意,同时关注其价值贡献和价值流的横向联系。企业的价值流是一个战略实施的基本责任单位,强调顾客服务第一和为企业创造价值的原则。每一个价值流都有自身的起点和终点,输入和输出,可以用效用值(如顾客的满意度、货币或非货币等计量方法)来描述价值流的输入和输出。在工业企业中,顾客管理、营销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采购、人事管理、信息管理等都是企业的基本价值流,价值流强调的是为顾客提供满意的服务或产品,但就为实现企业的目标——企业价值最大化来看,最终价值流的效用值控制还要考虑用货币计量的成本和贡献来评价,因而,企业战略规划目标可分解为价值流的子目标来实施。

高凡修主编.管理会计.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09.股份制的发展

股份制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时期或三个阶段:(1)原始股份制——从罗马帝国时期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这是股份制的起源和产生时期。(2)近代股份制——大约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末。这是股份制的正式形成和广泛发展的时期。(3)现代股份制——大约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直到现今。这是股份制的完全成熟时期,它在发达国家和其他许多国家已占据了统治地位。一、原始股份制股份制的起源和发展,是与贸易的兴旺、分散风险的要求联系在一起的。股份制度的渊源可追溯到几千年前。早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不断扩大,独家经营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于是人们开始协商把各自的工具、作坊、原材料等聚集起来,进行合伙经营,按投入多少,分配盈利。这可算是股份制的最初萌芽。中世纪海上贸易兴旺,由于从事海洋贸易既需要巨额资本,又要冒很大风险,于是船舶共运公司便应运而生。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开通了东西方之间的航线,使世界贸易大为改观,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崛起,它们极力进行海外掠夺性贸易。这种海外掠夺性贸易,不仅要与海上风暴、海盗作斗争,而且各国之间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战,殖民地人民又强烈反抗。因此,这种海外掠夺性贸易风险很大,人少力薄无法经营,这便产生了合股公司。

1553年,英国创立莫斯科尔公司,有股份240股,共集资6000英镑。1581年又建立了第一个真正的海外贸易股份公司“土耳其公司”。这个公司投资者242人。公司以股票方式招股集资,公司从每年利润中按入殴资本分配一次红利。二、近代股份制15世纪末到19世纪末,西方世界发生了三件大事:(1)16一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2)18世纪完成了产业革命,为资本主义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使资本主义彻底战胜了封建制度,得到了巩固;(3)19世纪在电的发明和应用的推动下资本主义蓬勃发展。这三件大事,使西方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商品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与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相适应,股份制在这一时期也有了长足的发展。1600年英国成立了“东印度公司”,是当时英国实力最雄厚的海外贸易公司。1602年,荷兰也组织了“东印度联合公司,继英国、荷兰的东印度公司之后,欧洲出现了一大批海外贸易公司,如荷兰、法国、瑞典、丹麦也积极紧跟。股份公司的形成和·发展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巨额资本,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尤其是美国修建铁路所需要的大量资声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完成了。三、现代股份制;19世纪末,自由资本主义开始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在这个过程中,股份公司起到了一种杠杆的作用。同时股份公司本身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世纪最后30年,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并广泛应用于生产。以电的发明和应用而产生的动力革命为起端,出现了新的技术革命,电力、石油、汽车和化学工业等新兴工业出现,这使重工业迅速发展,并开始在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生产的大规模发展,使得单个资本远远不能适应,单个资本间的相互吸引力和集中均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为了加紧资本的集中、占据垄断地位,资本家便大量的通过发行股票、合资经营等形式来集资。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造成了对庞大资本的需求,而股份制在使资本的集中中又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股份制终于成了一种占据统治地位的企业组织形式,股份制本身也达到了历史上最成熟、最完备的程度,以现代股份制的姿态活跃于世。

英国的产业革命与会计

18世纪英国的产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到19世纪,英国的会计与其经济一样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大批大量生产的大规模企业日益增加,固定资产规模扩大,折旧会计应运而生,并且产生了间接费用和存货成本的分配方法。同时,企业组织的基本形式也从独资和合伙转向了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会计必须适应这些新的需求;伴随企业税赋和个人税赋的增加,产生了新的税务会计制度和程序。英国还是现代审计和职业会计师的发源地。在苏格兰产生了最早的职业会计师,1854年爱了堡会计师协会被授予了皇家特许证。会计职业团体及其成员从事的审计工作对现代会计的发展产生了促进的作用。进入20世纪,美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的经济取得了绝对的优势,美国的会计也相应地在资本主义世界里取得了主导的地位。美国的会计理论和实务对世界许多国家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18世纪产业革命时期,工业化的标志是蒸汽机的使用,是生产从零打碎敲变为规模生产;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机的发明,电力广泛应用,电气化成为工业化的标志;而今,自动化、电子化、信息化成为工业化的主要标志

第五篇: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第一节 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一、安全生产法的概念

1、安全生产法,是指国家依法定程序制定的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等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的总称。

二、我国安全生产法的产生和发展

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起步较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安全生产立法才逐步走上正轨。建国50多年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的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发展迅速,取得了很大成绩。纵观五十多年的发展历程,安全生产立法工作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联系,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初建时期(1949~1957年)

建国初期,为改变旧中国工人生命健康没有保障的状况,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上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保护青工女工的特殊利益”,“实行工矿检查制度,以改进工矿的安全和卫生设备”。1954年第一部《宪法》对改善劳动条件和建立工时休假制度也都有明确规定。据不完全统计,仅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由中央产业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制定和颁布的各种安全生产法规就有119种。1956年5月,国务院正式颁布了《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后被称为“三大规程”。建国初期所发布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和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起到了重要作用。

2、调整时期(1958~1965年)

1958年下半年由于政策决策的失误,“大跃进”时期忽视科学规律,冒险蛮干,只讲生产,不讲安全,大量削减安全设施,因此导致建国以来伤亡事故的第一个高峰。1961年实行“调整”方针,安全生产立法转入正轨。在这一时期我国先后发布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国营企业职工个人防护用品发放标准》等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标准,使安全生产立法工作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检查从一般性检查发展为专业性和季节性的检查,推动了安全生产工作向经常化和制度化前进,机械防护、防尘防毒、锅炉安全、防暑降温、女工保护等立法工作显著发展。

3、“文革”时期(1966~1976)

经过三年调整,刚刚好转的局面由于十年**的开始被破坏。在“文革”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被认为是“活命哲学”而受到批判,安全生产立法停滞,工业生产秩序混乱,劳动纪律涣散,安全生产工作倒退,伤亡事故急升,形成了建国以来的第二个事故高峰,这是安全生产立法遭受破坏和

倒退的阶段。

4、恢复发展时期(1978~1990年)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方针。随着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生产秩序的逐步恢复,安全生产立法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党中央、国务院对安全生产工作非常重视,先后发出了中央[78]76号文件和国务院

[79]100号文件,即《中共中央关于认真做好劳动保护工作的通知》和《国务院批准国家劳动总局、卫生部关于加强厂矿企业防尘防毒工作的 报告》,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厂矿企业必须加强劳动保护工作,保护职工的安全和健康。1979年4月,国务院重申认真贯彻执行《工厂安全卫生规程》、《建筑安装工程技术规程》、《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和《国务院关于加强企业生产中安全工作的几项规定》。1979年全国五届人大二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1997年3月14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修订的《刑法》(新刑法),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犯罪作了更为明确具体的规定。1982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矿山安全条例》、《矿山安全监察条例》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条例》等行政法规,要求加强矿山及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生产工作。1984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强防尘防毒工作的决定》,进一步强调了生产性建设项目“三同时”的规定;对企业、事业单位治理尘毒危害和改善劳动条件的经费开支渠道,对于严禁企业、事业部门或主管部门转嫁尘毒危害问题,以及关于加强防尘防毒的监督检查和领导等问题,都做了明确规定。1987年1月,卫生部、劳动人事部、财政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了《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规范了对职业病的管理,并将99种职业病列为法定职业病。这一时期,地方立法也有较大发展。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或人民政府颁布了地方性劳动保护法规或规章。

5、逐步完善时期(1991年以后)进入“八五”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也加快了进程。1991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第75号令),严格规范了对各类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程序。1994年7月5日八届人大八次常务会议通过了《劳动法》,它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劳动保护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为立法宗旨,不仅规定了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同时规定了用人单位的义务和对劳动者保护的相应措施,为保护劳动者安全健康的合法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加强事故多发行业的管理方面,国家还陆续制定了《矿山安全法》、《煤炭法》、《乡镇企业法》、《消防法》等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颁布和实施,对推动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规,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由标准主管部门审批和发布了一批安全生产和劳动安全卫生标准。

这些从技术条件或管理业务方面提出的比较具体的定量标准,是处理有关安全生产专业技术问题的技术规范。

进入2l世纪后,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与以往相比在制度内容上和立法质量上都有大幅度提高在以后通过的《宪法》以及《劳动法》等法律中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工作都作了相应规定。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通过了《安全生产法》,这部安全生产基本法的通过和实施,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立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其适用范围比之以前规定有所扩大和延伸,如将调整对象界定为生产经营单位,不再只局限于企业单位。

三、安全生产法的重要性

1、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和实施,有利于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尤其是《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对全面加强我国安全生产法制建设,激发全社会对公民生命权的珍视和保护,提高全民族的安全法律意识,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重大、特大事故,促进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2、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法》的贯彻实施,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重视和保护人的生命权,是制定《安全生产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既是各类生产经营活动的主体,又是安全生产事故的受害者或责任者。《安全生产法》贯彻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赋予各种法律主体必要权利的同时设定其应尽的义务。这就要求各级政府特别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领导人和负责人,必须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感,重视人的价值,关注安全,关爱生命

3、有利于依法规范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特大事故,法律把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列为重中之重,对其生产经营所必须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职责、特种作业人员的资质、安全投人、安全建设工程和安全设施、安全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配置、生产经营现场的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的人身保障等安全生产保障措施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等做出了严格、明确的规定。这对促进生产经营单位尤其是非国有生产经营单位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规章制度、改善安全技术装备、加强现场管理、消除事故隐患和减少事故、提高企业管理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4、有利于各级人民政府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领导人担负着发展经济、保一方平安的繁重任务和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安全生产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群众的安全生产意识;要求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予以协调、解决。这就依法确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地位、任务和责任。只有各级人民政府特别是地方人民政府真正把安全生产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处理好安全生产与稳定发展的关系,加强领导,采取有力措施,才能够遏制重大、特大事故,确保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5、有利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行政,加强监督管理 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是具体实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职能部门。为了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安全生产法》规定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对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有关部门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职责范围,对有关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这就依法界定了综合监督管理与专项监督管理的关系,有利于综合监管部门与专项监管部门依法各司其职,相互协同,齐抓共管,做好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为了发挥城镇基层社区组织和舆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作用,协助政府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安全生产法》专门规定了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和新闻媒体对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的权利义务,从而把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监督范围扩大到全社会,延伸到城镇街道和农村,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安全生产工作的格局。

6、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通过大量的事故分析来看,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能否实现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既是从业人员神圣的权利又是义不容辞的义务。针对大批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的问题,《安全生产法》在赋予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权利的同时,还明确规定了他们必须履行的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接受培训,提高安全技能,及时发现、处理和报告事故隐患和不安全因素等法定义务及其法律责任。只有从业人员切实履行这些法定义务,逐步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才能及时有效地避免和消除大量的事故隐患,掌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7、有利于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

关注安全,人人有责。实现安全生产,必须通过宣传教育、培训、监管和执法等活动,增强全体公民的安全法律意识。《安全生产法》赋予公民在安全生产方面的参与权、知情权、避险权、检控权、求偿权和诉讼权,其目的不仅在于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还在于促使他们在各项生产经营活

动中重视安全、保证安全,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养成自我保护、关心他人和保障安全的意识,协助政府和有关部门查堵不安全漏洞,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作斗争,使关心、支持、参与安全生产工作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动。

8、有利于制裁各种安全违法行为 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打击不力,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原因之一。法律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对违反法律规范的违法行为实施制裁,保证社会的正常秩序。《安全生产法》针对近年来出现的主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设定了严厉的法律责任,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原则,秉公执法,严惩那些安全生产违法犯罪分子,形成一个强大的法制氛围,促进安全生产。

下载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论文提纲: 论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公务员制度的产生背景 1、历史背景; 2、现实背景及其诞生。 二、中国以往干部人事制度存在的问题 1、管理权限过于集中; 2、......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共5篇)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 张松多 内容提要 西汉,是五言诗的酝酿期,五言歌谣形式在这一时期日趋酝酿成熟。到东汉,文人们在充分吸收民间歌谣形式的基础上,开始了五言诗创作,班固的《咏......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学习型组织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背景 1、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中心”的世纪,人的发展需要学习型组织。 2、21世纪是强调构建“学习型社会”的世纪,学习型社会的大厦,必须有......

    釉里红的产生和发展

    各种金属元素在釉中会呈现不同的色泽,如钴会产生蓝色,铁会产生褐色等,在釉中含有一定的铜元素会出现鲜丽的红色。在工艺上釉里红和青花完全一样,是在胎上绘画后罩透明釉经高温烧......

    1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练习题

    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福禄倍尔D.卢梭 2.我国现代著名教育思想家陶行知认为幼儿教育应解放......

    1.我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5篇

    我国会计的产生与发展 会计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我国在远古时期曾出现过“绘图记事”、“刻记记事”和“结绳记事”等最简单的原始会计行为,并被认为是会计的起源。西......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

    如何看待科举制和儒家思想的关系 科举制的产生和发展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儒家德化尚贤的思想奠定了汉代察举及科举制的理论基础。儒家教育与入仕相结合的思想为科举制的形......

    企业歌曲的产生和发展5则范文

    企业歌曲的产生和发展 说到企业歌曲的产生和发展,关系着企业的企业文化做的好不好。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的生长速度。 新经济时代的企业霸主将是那些建立在文化及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