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见

时间:2019-05-15 08:57: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见》,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见》。

第一篇: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见

不教而教,无为而为

——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议

潘道军

前不久,在师傅的帮助和指导下,开了一节《结构的强度,思维的角度——高一议论文入门学习》的公开课,不知不觉中有了与兖州课堂模式的邂逅。之后,在学部的精心组织下,学习了很多亲赴兖州取经归来的老师们的示范课,加深了对兖州课堂模式的理解。我们以往的语文课堂存在以下几个认识误区:

1、“灌”得越多越有效。不少老师认为只要给学生多“灌”一点,“喂”烂一点,就可帮助其减轻学习负担,就可提高其学习效果。这样即使学生没有学好,也自感问心无愧。这种教学,由于把学生当成了储存知识的容器,尽管教师煞费苦心,但往往向学生“灌”得越多,他们越不愿动脑筋,效果常常适得其反。

2、“秀”得越多越有效。在当前课堂教学改革中,一些教师只重形似不重神似,常常搞些非驴非马的“伪创新”。比如,为追求师生互动,用“满堂问”来代替“满堂灌”;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来取代“填鸭式”。这种做秀式的课堂教学,实际上把学生当成了演戏的道具和观众,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3、“磨”得越多越有效。加班加点,是当前不少老师提高教学成绩的“法宝”。实践证明,苦教苦学苦考确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考分,但考试分数并不完全等于教学质量。因为教学质量不仅包括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等“硬性指标”,更包括能使学生受益终身的自学能力、学习方法、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健全人格等“软性指标”。教师为社会培养的不是“考生”,而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人才。那种靠“磨”出来的学生,即使一时能获得较高的考分,但往往学习无后劲,日后也很难有作为。教育活动应该是“春风化雨”,曾几何时却演变得如此“刀光剑影”。不难看出以上三种课堂形式都是从教师如何“教”的方面出发,而忽视或淡化了学生的“学”。假如课堂完全成了老师的“一言堂”,这样的“独角戏”其实很难演得精彩。事实上,只有当学生们能够更多的参与到课堂之中,有了角色感,才能更多的“入戏”,课堂也才有望别开生面起来。兖州课堂模式给我们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课堂上学生才是真正的主角,老师更多的时间是不教、无为。从矛盾的观点来分析,内因是事物发展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按照这个观点,在教与学这对矛盾关系之中,学是内因,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依据;教是外因,必须通过学这个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兖州课堂模式完全改变传统教育中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在老师的适时点拨和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不教而教,无为而为。

当然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需要从观念和操作流程上加以引导。教育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情,在观念上需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会了”为“会学了”。可能这些道理对部分同学不起作用,这就需要抓住学生的心理,在课堂的操作流程上对他们进行约束。每个人都有生存需要、交往需要、安全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课堂上以小组为单位,在充分交流、探讨的基础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或者逼迫每一 1

位学生展示自己),从而满足他们的交往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从根本上找到学习的动力。兖州课堂模式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通过小组学习,上台展示的方式,充分地调动起了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让他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合作技能,学会与人沟通。

兖州课堂模式中导学案的设置,更是适应了新政背景下的教学需要。在减负的呼声下,各科的绝对课时数都在减少,而教学要求却不低,这就需要将课堂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事先解决掉一些能解决的问题,如通过查字典解决字音、字形、字意等方面的问题,通过自己的阅读把握文章的梗概或者拓展阅读面,通过查阅参考资料或上网搜索从而对相关知识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和探究。教师把第二天的教学要求变成学生先学的一个个问题,通过导学案的形式,提前让学生学习。先学而后教,这就为学生的课堂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节约了课堂时间,同时课外的充分研究还可以让课内的学习更深入,交流更宽泛。另外,给予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当然为了让学生乐于去做这样的事情,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老师在布置完作业后要尊重学生的劳动,在课堂上尽可能提供机会让学生展示作业成果,这还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附1:《结构的强度,思维的角度——高一议论文入门学习》教学设想

高一学生对记叙文还比较熟悉,在高中学习的起始阶段让他们见识一下议论文,做到知己知彼(记叙文、议论文),了解和强化不同文体,考试时也好从容面对,最起码也可避免四不像文章的出现。

09高考作文阅卷组的一位组长根据阅卷情况,对接下来的作文教学提出了“四度”的要求:结构的强度,思维的深度,语言的力度,材料的厚度。结合高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在议论文教学方面,首要的是让学生的文章入格,即保证议论文结构应有的强度。其次是深入展开的问题,即给学生的思维提供一些角度,给他们一些抓手,让他们能够合理地展开文章。

按照进度,必修一第二专题的写作指导是“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其实在议论文写作中,确定中心论点固然不可缺少,但展开中心论点更为重要,如果说论点是议论文的灵魂,那么分论点则是支撑起这个灵魂的骨架。尤其是刚刚进入高中的学生,对议论文的结构还不够了解,更谈不上展开深入,这个时候教给他们拐杖,传授他们方法,会让他们成长得更快。以此为契机,在明确观点的基础上,教会学生并列式议论文并列层次的拟定方法,促使他们明确思考方向,开拓写作思路,形成条理化、清晰化的思维习惯,让文章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推进,这对培养议论文写作能力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课堂内容上准备结合第二专题中《劝学》这一先秦论说文的代表之作,让学生在了解议论文基本结构的基础上,重点教会他们如何展开并列式的分论点,同时也让他们树立起书本意识,即语文课本不是可有可无的,至少可以从中积累作文素材。课堂模式上根据本节课内容的需要,把班级学生分为五大组,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和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在交流与合作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获取知识。

附2:《结构的强度,思维的角度——高一议论文入门学习》教学流程

在课前预习部分,通过议论文相关知识链接的呈现以及一篇典范议论文(《做人的规则》)的展示,主要让学生感知议论文结构的强度,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模式(依据本论部分各分论点之间的不同关系,可分为并列式结构模式的议论文、递进式结构模式的议论文和对比式结构模式的议论文等)。这部分内容在上课后十分钟以内通过集体回答和单个提问的方式检查、点拨和强化。

在课堂展示部分,鉴于对象是初学者,就教给他们如何提炼并列式议论文的分论点,并且举出相关的例子,让学生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从而更好地消化理论。希望以此为抓手让大家感悟议论文思维的角度,学会提炼并列式议论文的分论点,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以“人要有意气”为中心论点举例,进行方法导航。(方法一,追问内涵法——即问“是什么”;方法二,追问原因法——即问“为什么”;方法三,追问办法法——即问“怎么办”;方法四,追问结果法——即问“会怎样”;方法五,追问对象法——即问“有哪些”。)理论把握了,看看实战效果怎样,下面进行实战演练。以“拒绝浮躁”为中心论点,运用五种方法,每种方法分别提炼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分小组限方法练习:第一组运用追问内涵法,第二组运用追问原因法,第三组运用追问办法法,第四小组运用追问结果法,第五小组运用追问对象法。先让每一位同学各自冷静思考一两分钟,然后同组成员之间再充分讨论,将自己的理解、思考与同组同学交流、碰撞。随后根据交流的结果各自动笔,形成书面答案。最后同组成员拿出自己的成果再次讨论,将自己认为得意的分论点提供给本组执笔的代表,形成本组最终的众人智慧的结晶,请执笔代表上台通过投影展示出来。其它各组同学进行点评,老师可给出评价标准,如内容上是否符合限定角度,语言上是否精炼等。最后老师再来亮出自己的示例,供同学们参考。该板块最后再来总结一下并列式议论文分论点提炼的注意问题。从方法上来说:分别连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有哪些;从数量上来说:一篇议论文至少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到四个;从出现位置上来看:分论点一般放在每一段的开头;从句型上来看:每一个分论点语言要精练,一般控制在15字以内。各分论点之间句子的结构要一致,使中间几段构成准排比段;从内容上来说:各分论点的表述要尽量紧扣话题或中心论点的关键字眼,以保证每一段都扣题。

在课堂升华部分,继续下一个话题,即在感知、感悟议论文的基础上,也来尝试敢动议论文。以《劝学》为素材,以“谈学习”为话题(或以“学不可以已”为中心论点),结合自己的知识储备,将《劝学》这样一篇复杂结构模式的议论文改写成并列式结构,即选择五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提炼出三个并列的分论点。任意选择自己有话可说或擅长的方法,强化练习,最好不要跟先前练习的方法重复,也可考虑与《做人的规则》一样,每个分论点提炼时综合同样的两种方法。

在结语部分,给大家讲述一个故事,表达“守住简单的模式,反复磨练就会成为经典”这样一个道理。

第二篇: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家教真谛是不教而教

一位家长说,我和孩子的爸爸都是硕士,平时也很注意学习先进的家教理念和知识,家庭氛围很民主,我们从不打骂儿子,对他的学习不足,总是鼓励、鼓励、再鼓励,但孩子身上的问题还是很突出,并没有按照我们良好的愿望去发展。我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

著名教育专家戴洁在她的课程《在爱里修行》和著作《亲子如是》中均讲到:现在家长多是有较高学历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也注意讲求方式方法。但问题还层出不穷的原因是,很多家长自己的身教存在不足的问题。家长的一言一行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孩子的未来。所以说,家庭教育的真谛是不教而教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篇: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颍泉区闻集小学 袁晓辉

2011年3月

略读课文:文略而教不略

【摘要】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审崔峦先生在《对语文课程和阅读教学的思考》一文中提到:“略读课教学更要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因此教学时,务必要求学生先认真读读略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当然不能像精读课文那样要求,但是作为精读课文的补充,其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课文,在老师的恰当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提高语文学习的能力。【关键词】 略读课文 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正文】

略读课文一般文字较浅显,便于学生阅读和理解。与精读课文的教学相比,略读课文的教学对学生自学的要求有所提高,但理解的深度有所下降。《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加强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课标中对第二学段、第三学段略读的具体要求是:“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从三年级开始安排略读课文:三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18篇;四年级上下册课文64篇,其中略读课文29篇;五年级上下册课文56篇,其中略读课文28篇;六年级上下册课文49篇,其中略读课文15篇。略读课文在语文课程中所占的比重随着年级的升高而增大,可见略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所占的应有地位。

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就教学而言,精读是主体,略读只是补充;但是就效果而言,精读是准备,略读才是应用。”“如果只注意于精读,而忽略了略读,功夫便只做得一半。”叶老十分精辟地阐述了精读与略读的关系。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或者把它上成精读课,字词句篇面面俱到;或者是放羊式的,让学生自读„„这是对略读课文的教学把握不到尺度的表现。《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为此,我们应正视“略读”这一课程形态,领会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明确教学目标,把握教学尺度,凭借教材安排的略读课文因“材”施教。那么,如何进行略读课文的教学呢?笔者就此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一、熟悉教材,明确目标 首先,总体上我们要知晓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及其教学要求。略读课文一般是故事性较强、文字浅显、趣味性强、便于阅读理解的故事性作品或社科类作品。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从二年级下册开始安排略读课文,并提出了这类课文的教学要求:一是内容上,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一般是“粗知文章大意”,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帮助学生大体理解内容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重点。二是方法上,教师要更加放手,要让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学习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自己把课文读懂,在实践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学要求也正是教材中略读课文的编排意图。

其次,具体到教材中编排的每一篇略读课文,我们要依据文本的价值取向确定教学目标。如《宋庆龄和她的保姆》一课,教学目标可定为:(1)学习课文,体会宋庆龄尊重、爱戴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并从中受到高尚情感的熏陶;(2)抓住人物的具体事例和具体表现,理解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3)培养自主阅读、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综合分析、自主表达的能力。

二、立足教材,确定教法

教材虽然不是唯一的教学资源,但它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正视教材中略读课文这一资源,凭借教材,吃透教材,立足本位,因“材”施教。

1.根据课文结构确定教法

每一篇略读课文前都有阅读提示。阅读提示从激发阅读兴趣入手,一般提出一两个问题,侧重引导学生理解主要内容、揣摩教学思路,或引导学生从所阅读的文章扩展开去。对大多数略读课文来讲,教师根据阅读提示组织教学活动,皆可做到“提纲挈领”;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学习,皆能有所斩获。如《向命运挑战》的阅读提示中写道:“读读课文,想一想,霍金是怎样向命运挑战的,他创造的奇迹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自然就能体会到霍金顽强拼搏、战胜残酷病魔的精神,为霍金坚持科学研究、在天体物理学上取得的伟大成就所折服,得到“只要不怕困难,敢于向命运挑战,就能获得成功”的启示。

2.根据课文特点确定教法

每一篇略读课文,皆有它自己的特点。我们应根据课文自身的特点展开教学,既遵循文本正确的价值取向,又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自主阅读,自主探究,读懂课文,从而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如:《清明上河图》是一篇说明文,结构紧凑,语言生动精练。教学时可以这样安排:在导入新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先让学生大体观察一下《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初步感知画面内容。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述画面的。初读,重点放在正音上;再读,可边读边观察画面,深化对课文的理解;然后美读具体描述画面的三段内容,体会描述的情景;最后,组织学生对《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地位和历史价值进行交流讨论。整个过程抓住课文的特点,按照“导入激趣→初知画面→自读自悟,以读促讲→明白价值”展开,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比较深刻的认识,从而很好地落实课文的教学要求。

而《秋天的怀念》是一篇叙事散文,文本细腻感人,通过对生活中细小事情的细致描写,写出了母亲对儿子的爱和儿子对母亲的怀念。针对课文的特点,教学时应“创设情境,以情激情”。如:听配乐朗读,激发起学生的情感;抓住课文中感人的细节美读,体会母爱的伟大;联系现实生活中母爱无私、伟大的事例等,让学生处于情境氛围中,深入体会文本,并由文本走向实际生活,受到一次刻骨铭心的母爱教育。

如:《找骆驼》一课,阅读提示中写道: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这个故事里的老人,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呢?读读课文,想一想: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这便是个很好的切入点。可让学生根据阅读提示自主阅读、思考。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大意:有一位商人丢失了一只骆驼,老人根据自己的观察,帮助商人找到了丢失的骆驼。了解学习的重点:商人丢失的骆驼有哪些特点?老人是怎么知道骆驼的这些特点的?

再如:《牛郎织女》这篇课文,虽说篇幅较长,但讲的是一个在我国流传甚广的民间故事,具有通俗易懂的特点。因此,本课教学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明理。《奴隶英雄》是个独幕剧,在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之后,可以根据戏剧“对话形式多”这一特点,让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后还可以让学生演一演,深化对内容的理解,加深情感体验。

三、略读教学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我认为不管略读课文的内容是否长短,都可以一个课时完成。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拼音、字词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在预习中解决,略读课文教学的要求不是很高,只要安排得当,一节课足以。所以教师在略读教学时教学中尤其要注意到以下几点:

1、略读教学和略读不一样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只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因此,在略读教学中光让学生略读是不够的,还要授之以法,循法而学。如《小英雄雨来》的教学,我安排了学生自渎课文,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提炼主要内容,给每部分概括小标题。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搜索有效信息的能力,另一方面也让学生明白,抓住有效的信息,可以用小标题的形式及时保存,懂得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从而培养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有时,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可以教给学生扫读和跳读的方法,如,小组合作定标题时,可以提出时间上的要求,并告诉学生基本的速读技巧。如果经常这样训练,一定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

2、粗知大意并不是浅知

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么严格细致,只要求粗知文章大意,但并不意味着就可以马马虎虎,草草了事,如果只把读书停留在初读阶段,不加总结与反刍,读到的东西就会成为过眼烟云。如果教师理解上有差异,就会使教学陷入盲目性。以为粗知就是浅知,粗知就是少知。其实,粗知是相对精读课文而言的,略读课文少了识字、学词学句等许多头绪,教学目标更为集中,教学重点更为突出,但在阅读的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品读,使略读与精读互相融合,综合运用,通过有层次的阅读,在内容理解、情感陶冶与语言感悟上也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这里,通过初读感知、重点精彩部分赏读,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及语言特点都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粗知”,赋予了“粗知大意”较为丰富的内涵。

3、自主学习不是自学

略读课上学生应该有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机,把在精读课上习得的阅读方法加以运用,还应该有更多的交流自己读书心得的机会。略读课上,学生学得更自主、更开放,教师说得更少、更精。因为这样,有的教师就干脆退让一边,任由学生天花乱坠一气,课堂似乎成了学生的天下,教学也似乎更加民主与开放,似乎这样才体现略读课文的教学特色。但是,自主学习是不是就是让学生自学呢?自主学习是不是就不要教师的引领?当略读成为一项教学活动的时候,作为教师势必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引领学生深入、有效地开展有层次的阅读。

4、引读的有效运用

略读课文前的引读是其与精度课文的联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时对引读可能会如此处理:忽视不看、简略交代等。我认为既然编者安排引读,目的就是为了指领学生从前一课精度课文过渡到后一课略课文,并且明确了本课的阅读重点,应引起教师的足够重视。有效运用引读会使学生从课始至课末都有一个很明确的学习目标。如四年级下册第四组以“和平”为主题的课文,精读课文《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和略读课文《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之间的引读是“维护和平,制止战争,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下面的这首诗,想一想,每一节诗主要讲了什么,诗中四次提到‘这究竟是为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前一句是与前文的过渡,后一句是对本文学习的要求,这样的引读怎能省略?

总之,略读课文也是教材重要组成部分,略读课文教学和精读课文一样有着其重要的地位。略读课文的教学不能一略而过,它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知识的拓宽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叶圣陶教育文集》

3、《小学语文教学》

4、《小学教学设计》

第四篇:“不教而教”的科学文化部分-----蒙氏进修感想

“不教而教”的科学文化部分-----蒙氏进修感想

镇江丹徒区亲亲宝贝早期教育中心-----张静

作为蒙氏教师7年的教学经验,使我受益非浅,也让我在教学过程中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疑惑。纵观目前的蒙氏教学,大家对感官、数学做的很多,也了解很多,但它的语言、科学文化部分通常被忽略的。而日常生活部分的操作,也只是仅仅限于手部精细动作的训练,那么蒙氏提出的照顾环境、照顾他人、爱心、探索欲望的满足,怎么能够“不教而教”呢?抱着这种探索学习的心态,今年夏天我又参加了为期半个月的蒙台梭利AMC科学文化部分的进修。

一、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是帮助幼儿了解时间的变迁,让孩子了解如何察觉时间的改变,以及时间的改变对我们的影响。

时间在我们看来是一个很抽象的含义,时间到底是多少?5分钟和10分钟到底是多长?怎样才能让孩子很清楚的知道?进而让孩子理解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年、生命线,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认识时钟。

时钟其实就是计时器而已,古代用结绳、日晷、沙漏„„现代用手表、时钟„„这部分的教学大部分老师都会,蒙氏科学文化部分会继续延伸到一天的作息表的制作,让孩子自己去制作他的一天的作息表,将在园的部分生活拍成照片,让他分类,对应时间排序,这样简单的操作孩子就能够有清晰的概念在脑海中,比我们让他珍惜时间要有效的多。慢慢的就可以让孩子自己动手制作月历,年历,进而了解四季。

在谈“生命线”的教学,孩子都会问:“妈妈多大?奶奶多少岁了?奶奶比我大多少?”还有我们经常和孩子说尊老爱幼,孩子会想不明白,老是什么概念?

看了这幅照片,是不是就解决所有的疑问。呵呵

二、地理教育和自然科学教育

从来没有想过地理方面的教学是从认识左右手开始,其实细细想想也对,最先认识自己的身体才能够认识世界,由个体到全部。

在地形地理这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制作陆地和水域地形模型(使用橡皮泥和色水),在认识水陆地球仪(砂纸地球仪)基础上,我们开始了自己制作陆地和水域的模型,很简单,也很好玩,自然而然的认识了半岛、海湾、岛屿、群岛、地峡、海峡„„ 由行政地理(七大洲)部分慢慢地过渡到了人文地理(国家),每个国家的食品、建筑、文化、风光、特有动物、国花等等,孩子和老师一起来收集,一起来讨论,当然从自己的国家开始放散到其他国家,其中包括自己所在的城市。

地理为将来播下和平和种子,同时加强孩子对多元文化背景的兴趣,孩子必须开始明白他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因此,他们开始容忍和理解他人的需要并积极的让自己去帮助别人。这不是正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的东西和最精华的部分吗?不教而教就是最好的教学!

三、蒙台梭利天文教育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星球(地球)

宇宙的浩瀚,地球的渺小,所以我们对自然万物要有一颗敬畏的心,要保护大自然,珍爱生命。

宇宙很浩瀚,那我们怎么和孩子来讲,来说呢?很简单,用一张很大很大的黑纸,上面撒上一些面粉(或者妈妈的化妆品亮粉),告诉他,黑纸是宇宙,而那每一颗粉粒是星球,我们地球就是其中的一颗。

在学习“月相”的时候,重要的就是观察记录了,让孩子和老师包括家长,都开始每天观察月亮,每天画下、记录下月亮的形状,哦,孩子发现,原来月亮是(新月——残月)这样有规律的变化着,孩子会很感兴趣,家长趁机补补课吧„„

四、蒙台梭利语文教育

语文是人类借以沟通思想,传递意念,表达情感和陈述需要的内在抽象行为的具体表白方式。语文也是推销自己的最佳方法,表达者借由说、写的方式,传递自己的想法,接受者则因其了解的程度来做回应。因此,无论是表达着还是接受者,都必须掌握语文的共性,才能达到互相了解的目的。

所以语文教育并不是认字和写字,而是让孩子发现语言可以帮助自己,而我们老师和家长需要做的是设法帮助孩子更加自信的表达自己的想法、怎样来开展语文教学呢?从听开始,好多家长会觉得不应该教孩子先说吗?不是,要先学会听懂别人的意思,要学会倾听,这里就可以玩“指令接龙游戏”,或者,我们老师会让孩子以口述方式向伙伴或家长传达一些事情,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与记忆力(传悄悄话)。会听会说后,就要写了,写就是表达内在的想法,学习以书写的方式与他人沟通,并将想法保留下来。

与孩子幼儿园生活有关的就是菜谱制定啊,我们可以以各种形式让幼儿制定菜谱,以提高他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这点个人觉得很重要。呵呵 现在说下“写”的预备过程吧:有意识训练大拇指、食指、中指这三个手指的灵活性和控制性肌肉的能力;让幼儿先画出各种不同字的基本笔画动作,这是写字的间接预备动作;

涂鸦——铁质几何嵌板——砂纸字母母班——运笔练习。化着,孩子会很感兴趣,家

这里还有一个我认为特别好的一项就是写信和写日记,让幼儿学会每天总结一下一天的生活,然后记下来(当然是孩子说,老师家长记录)但是一定要回读给孩子,我回家后准备自己弄个聊天时间(每天),这样也可以养成一个习惯。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是阅读,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会阅读的幼儿写作一定流畅!”记住了吗,我们的老师和家长。

五、蒙台梭利动植物教育

参与与关心生命过程和培养孩子对自然的情感,感受自然的美、和谐与秩序。发展自我训练,建立独立人格的认识,而成为积极的有赏识力的生活观察者,进而知道关怀,爱惜生命,尊重别人。

在这个方面,我印象最深的是实物教学。以“鱼的嵌板”打比方“:

1、准备活鱼和死鱼各一条;然后是鱼的嵌板,三段卡,美劳部分延伸工具;

2、观察活鱼,发现鱼游泳是鱼鳍在动,还有它呼吸的鱼鳃在动,尾巴也会摇来摇去。

3、摸摸死鱼,感受鳞片、鱼鳃、鱼鳍等鱼各部位,这时候老师介入教幼儿认识名称。

4、然后转到嵌板的教学——三段卡的命名、配对等等各种延伸工作。

“根的认识”老师会轻轻的把盆栽里面的植物移出来,让幼儿真实的触摸到根和土壤,还会做光合作用的游戏哦,让幼儿眼见为实的看到和学到。原来植物的成长需要:土、水和光。以上是我这次学习的感想,也希望能够和同事、家长共勉。出神入化的教育是“不教而教”,是一种默默的示范,一个暗示的眼神,一声温馨的问候,一次由衷的赞扬。用这一切告诉孩子:我爱你,让我来影响你,我相信你,我欣赏你,我期待你„„这恐怕要比“我命令你、我警告你”的效果强得多。同时,亲亲宝贝也会将科学文化部分全部引进如课堂教学,给孩子创设充足的有准备的教学环境,最终达到“不教而教”。

第五篇: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分析

先学后教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教学分析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教学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面对这种改革,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许多新型的教育方法,并且取得了显著地成果。其中,江苏杨思中学提出的“先学后教”的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好评。本文以人教版教材为例,就先学后教教育模式的内容、意义、开展先学后教模式的过程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原则展开讨论,深入探讨先学后教在小学语文课堂的应用。

关键词:新课改 先学后教 小学语文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思想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把知识一味的灌输给学生。大多数教师认为把教学内容讲的越细致、越深刻、越透,学生就吸收的越好、越快,认为教师引领着学生翻越高山,总比学生自己摸索着胡乱走要快。

但是他们忽略了教学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教师整节课在讲台上努力的讲,但是学生真正吸收的却很少;而且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而忽略了对学生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变成被动的哑巴。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新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不能够符合新课程对小学生的要求。这样的背景下,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走进了小学语文教师的视野,那就是先学后教。

一.先学后教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先学后教是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先自学,然后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种模式中的“先学”不是学生简简单单的学习教学内容,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的学习;“后教”也不是像平常一样的教师教学,而是针对“先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重点、清晰的讲解。

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那种“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先学”就是引领着学生先去实践,在形成了初步的认知后,教师再“后教”,从而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升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学生成为了教学的主体,而教师则转变为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助者,教学顺序也变成了学生“先学”然后教师“后教”。它充分的发挥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课堂的气氛也十分的活跃。长期实行先学后教模式还养成学生预习的好习惯,对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非常大的帮助。先学后教使得课堂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自己在探索教学内容,这样获得的知识要比通过教师教学获得的知识学生理解程度要深很多,而且对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强很多。

二.先学后教模式的教学过程

笔者多次应用先学后教模式进行教学,通过探索和总结经验,发现教学过程总共分为教学准备-合理分组-后教-强化训练四个步骤,而且每一个步骤都要求教师认真探索研究。

1.教学准备

要想正确圆满的实施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教师在上课之前就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首先要规划教学中每一步所使用的时间,确保一节课中所有的时间都合理利用;其次,也是我认为是成功实施先学后教模式的前提――教学目标的设定。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受到本身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的限制,他们在自学过程中很难确保学习效率,学习的方向与目标也很难把握,所以教师要明确的安排学生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要求。其次,在开展新知识的引入过程中,教师也要采取措施充分勾起学生的对新知识的好奇,这样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自学环节的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以人教版为例,在学习《蝙蝠与雷达》一文时,教师首先可以用设置问题引入课文,向学生提问雷达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课文的题目是蝙蝠与雷达,那么蝙蝠与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学生就会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好奇心,自主学习的动力也十分充足。接下来教师就需要公布设计好的教学目标:在20分钟内,自己大声的朗读课文,将文中的生字注音,并且总结全文大意,找出前两个问题的答案。通过教师初步的引导,学生已经明白了自己的任务,在接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也就有了方向和目标。

2.合理分组,展开合作学习

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不足,一个人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此时就需要教师提前分好小组,实行小组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教学目标。教师在分组时要合理,每一个组最好是4-6人,其中有成绩优异,自我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也有成绩不理想,较为调皮的学生,将不同水平的学生分配在一起可以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同时要让管理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由小组长分配学习任务,进行学习。

小组学习可以让一些同学的长处弥补另一些同学的短处,达到优势互补。在小组内学生也可以将自己不会的问题提出来大家一起思考,这样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而且对于一些没有代表性或者只有少数同学存在的问题可以在小组内解决,减轻了教师在“后教”过程中的压力与负担。分组学习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在相互交流之中也是对学生表达交流能力的提高。

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也不能放松大意。教师应该在小组之间巡视,查看小组的学习进度,聆听学生存在的问题,当一些组的学习内容偏离了教学内容时应该给予帮助和引导,及时的将他们拉回到教学内容中来。教师在巡视过程中,要及时收集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加以整理归纳。在“后教”中重点进行讲解。

3.“后教”

“后教”是整个先学后教的重点环节,是检验教师能力的和教学成果的重要步骤。“后教”不是教师漫无目的地教,而是在学生进行充分的自学后,形成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式的学习方式。

“后教”的具体环节是:学生在结束自主学习的过程后,由学生分小组汇报自学结果,对于自学中出现的一些简单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讨论、交流等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让已经会的学生来教不会的学生,促使学生之间相互合作、相互帮助,以达到“兵”教“兵”的目的。对于那些比较深奥的、学生自己不会解决的问题,教师应先把这些问题整合起来,然后再重点进行讲解,为学生解惑。一般学生产生问题的地方,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难点,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不能采用以往的那种枯燥、乏味的教学,而是要注重以学生的主体,进行点拨式教学,教师点出难点的关键地方,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答案。这样得来的知识,学生有更深的理解和感悟,在运用过程中也更加的得心应手。

在“后教”过程中,教师万万不能自己一个人回答了学生的所有问题,这样的话,学生的解答、讨论就成了形式上的,学生就不会真正动脑,“后教”的效果就会不理想。

4.强化训练

在学习过程中,刚学习到的新知识遗忘起来也更快,所以教师在讲解完重难点内容后应该针对重难点内容设计一些练习,强化学生的记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除此之外,对于整个教学内容也应该进行训练,这样有助于查漏补缺,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记忆与运用能力。

以人教版为例,学生通过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学习了《雷达与蝙蝠》后,为了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当堂设计一些练习,比如对一些生字、生词的练习;让学生口述蝙蝠与雷达到底有怎样的关系,雷达是怎样产生的;举例现实生活中哪些物品的产生方式和雷达的产生方式相同,以此发散学生的思维。

三.先学后教的原则

教师在运用“先学后教”模式时,不能将一些策略生搬硬套,而是必须领会精神实质,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变动教学方法。但是先学后教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不能够改变的,一旦改变原则,那么先学后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甚至会事倍功半。

1.主体性原则

教师在实行先学后教的方法时,一定要注重主体性原则,确定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主体性原则符合了新课程改革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也是先学后教模式能够高效实施的前提条件。

2.目标性原则

目标性原则贯穿整个先学后教过程,只有确立了确定的目标,才能使整个教学过程有方向感,学生和教师也清楚的明白自己的任务,在实施教学时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所以教师应该时刻注意目标的确立,从每一个步骤的目标到整体的目标,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时刻把握。

3.全体性原则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调动每一位同学的积极性,不仅仅是好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更要全身心的参与进去。教师也要时刻监督学生,帮助学生参与进来。教师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给予学生勇气。

四.总结

要想把先学后教模式的成效发挥的淋漓尽致,教师不能只研究教学实质,而是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根据小学语文学科的特点,分学段、分课型、分学情的进行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在确保课堂的高效下,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把能力还给学生,把成功还给学生!

新时代下,教学改革之路没有尽头,教师要时刻关注教育改革的动向,将一些高效的东西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大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先学后教就是在新时代涌现出的全新的、高效的教育模式,教师要深入研究,灵活运用,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将小学语文教学提高到全新的层面。

参考文献

[1]吕丽娟.小学高年级语文的“过渡”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2]金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运用[J].学园2014(33).[3]刘火苟.“言语表现论”视域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先学后教”实施策略探究[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08).[4]蒋碧野.“感受―升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11.[5]曹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切入点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6]邹佳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D].东北师范大学.2011.(作者单位: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立仓镇立仓中心小学)

下载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见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不教而教,无为而为——兖州语文课堂模式刍见.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