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计算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要掌握必要的计算技能”、“数学是人们
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
正确、迅速的计算能力。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学生解决问题的正确性,计算的正确性是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保证,是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学习能力要求。但学
生在实际学习中,计算差错多,准确率低,经常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严重影
响小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学生的计
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
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
(一)、分析原因: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错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知识方面的原因
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数学知识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的基础上的。学生
只有正确掌握了与四则运算的有关概念,才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口算不熟,笔算
不准。口算教学是计算教学的开始阶段,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是计算能
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组织口算训练,有助于提高笔算的速度和计算正确率。
2、学生心理方面原因
感知比较笼统,注意力不集中,意志品质差。由于计算本身没有情节并且外
显形式简单,这样更容易造成小学生感知粗略、笼统、不够具体,再加上学生看
题、读题、审题、演算过程中又急于求成,因而所感知的表象是模糊的,致使把
计算式题中的数字、符号抄错。瞬时和短时记忆易出错。记忆是学习的基础、知
识的储存、积累和更新都要依赖于记忆,无论是口算还是笔算或估算都需要良好的短时记忆力做保证。一些学生由于短时记忆力发展较差,直接造成计算错误,情绪不稳定。小学生在计算时,总希望能很快得到结果。因此,当遇到计算题里的数据较大或算式显得繁琐时会产生排斥心理,表现为缺乏耐心和信心,不能认
真地审题,没有耐心去选择合理算法,从而导致错误出现。
3、习惯方面的原因
有的学生在计算时不认真审题,做完后不愿检验;书写时马马虎虎,字迹潦
草,0写得像6,6写得像0,5写得像8,把7写成1等,有的笔算不打草稿,无论数字大小,一律用心算,有的没有专用草稿本,乱打草稿。这些不良习惯,也是导致计算结果出错的重要原因。
(二)纠正措施:
1、加强基础知识教学是计算的关键
有些计算错误是由于运算的基本概念和算理不清造成的,为防止学生出现算理方面、计算法则方面的错误。教学时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加强算理计算的教学,使学生牢固地掌握算理、计算法则,这是正确地进行计算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学生不能将基础知识掌握,灵活运用计算法则和计算技能,那么,学生的计算正确性就不能得到保证。如在教学四则运算时,学生必须掌握运算的顺序和简算方法,运算顺序搞错,那么计算结果也就错了。再如教学多位数的乘法中,面对每次乘得的积的对位问题,有的学生只是记住了竖式的对位形式,可是遇到了乘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情况,错误率就会增加,因为学生的认知停留在形式模仿上,而对算理的理解也是模糊的。针对基础知识出现的错误,平时在布臵作业的时候,每天都让学生做5道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对每位学生的计算我采取认真批改并加以评比。贵在坚持,学生的计算兴趣和能力等方面都提高了。
2、加强口算训练是计算的基础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的基础,笔算就无从谈起。因此,培养计算能力,要从加强口算着手。计算一道笔算四则运算题,有时用两三个,多则用二十多个基本的口算,而这些基本口算中若有一个出现错误,那么整道笔算题就全错了。我在一年级就开始注意训练20以内的加减口算,每位学生都必备一本口算题卡,在班内常常举行口算比赛。对进位加、退位减,表内乘法和除法,更应让学生熟练计算,每天坚持3到5分钟口算训练,形式应灵活多样,并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口算练习要做到天天练,逐步熟能生巧。要求学生做到正确熟练、脱口而出。这种口算训练习惯我班从一年级坚持现在,通过坚持不懈口算训练,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口算技能技巧,达到正确、迅速、灵活的口算目的,学生的计算水平和正确率取得了明显成效。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的保证
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大多数是粗心大意、马虎、字迹潦草等不良习惯造成的。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是提高计算能力的保证。平时计算时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核对数字和符号,计算题是由数字和运算符号组成的,比较单调。计算过程中容易产生视觉感官的疲乏,相似的数字和符号容易混淆。因此,抄题和每步计算时,都应当及时和原题或上一步算式进行核对,以免因为抄错数字或运
算符号而白忙一场。认真书写、审题和计算,特别演草本要认真书写。作业、练习的书写一定要工整和规范,数字间要有一定的间隔,竖式要相同数位对齐,条理清楚。计算时必须先审题,弄清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有没有简便的计算方法,然后再动笔计算。养成自觉验算习惯,不仅可以看出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还能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使学生养成仔细、严格、认真的良好习惯。检验时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发现错误及时纠正,教师应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检验方法,如重算法、逆算法、估算法等这样能保证计算的正确率高。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主编:苏霍姆林斯基
3、《吴正宪与小学数学》主编: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组编
4、基于小学生数学作业错例分析的校本研训模式研究
作者:范新林;朱国平;王俊杰等《上海教育科研》2012年第02期
5、从儿童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生数学作业错误的原因
作者:骆昌雄《中小学教师培训》1999年第X3期
6、对小学生数学作业错误的反思
作者:郭木生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2008年第2期
7、小学生数学学习中常见错误分析及对策
在数学教学中,常有很多知识点,课堂上讲解的非常详细,并且学生也掌握的十分好,但是在下一步的作业中却显现出了不一样的情况。到底是知识点没有掌握,还是存在别的因素,影响干扰着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呢?这需要我们教师引起重视,并进行探索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步骤及过程
1、研究的对象及内容:
以中年级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与分析和纠正方法为研究内容,通过收集三、四年级学生计算中的错题,并根据其错误原因加以分类,然后认真分析导致计算错误的原因,针对这种原因,寻找应对的策略,培养孩子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正确率。
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辅以调查法、经验总结法、文献法等方法进行。
(1)行动研究法。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在中年级各选部分
3、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
(1)、初始阶段:2012年5月申请课题。
2012年5—10月:阅读与课题有关的著作《小学数学教学研究》。
(2)、实施阶段:2010年3月—10月:阅读《小学数学计算研究》。对学生进行调查、了解学生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重点是错误的原因,然后初探解决的策略,积累材料。
2012年10月—12月:阅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总结得失,并进行过程性小结。
2012年12月—2013年2月:阅读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100条建议》, 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3)、整理阶段:2013年3月—5月 :整理与收集上述过程中积累的材料、分析与反思,并准备构思和撰写结题报告。
在阅读的同时做好读书笔记,认真反思,错例分析跟随研究进度进行,随时把握好自己研究过程中的目标性,让读书笔记与错例分析与课题研究相辅相成。选择与课题有关的书籍,有重点地加以阅读,做好学习笔录。充分利用网络,进行网上阅读,了解、把握与课题有关的信息和动态。坚持读书与反思相结合,带着问题读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潜心写好读书心得。
4、完成读书笔记与课例分析的具体时间安排:
写作阶段安排:
(1)、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教学研究》2012年5月之前完稿
(2)、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计算研究》2012年10月之前完稿
(3)、读书笔记:读《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解读》2012年12月之前完稿
(4)、读书笔记:读《给教师的100条建议》2013年2月之前完稿
(5)、教学案例:(2篇)2013年2月之前完稿
(6)、研究成果:论文1篇(或课题总结)2013年4月之前完稿
(7)、整理材料,提交结题申
四、研究结果与成效
经过一年的研究,分析了本年级学生的计算错误原因,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计算技能和正确率。通过测试反馈,发现我们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都比其它年级学生有所提高。在2012的雁塔区质量检测中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结合实际我们的做法是:先分析错误原因,再采取纠正措施。
通过对本班四年级学生计算题失误成因的分析研究,采取对大量的错例分析,采取一些具体可行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减少、避免了计算中
一些不必要的错误;通过研究学生在计算中的一些不良心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通过整个研究与实践,我总结了以上提高学生计算正确率的有效教学策略。
一年来在本实验开展的过程中,感觉时间过于短,虽然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个别学困生计算正确率还有待于加强训练,因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学生学习好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性,数学学习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数学技能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对整个小学阶段的计算错误进行收集整理并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纠错方法,使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正确率大大提高。
第二篇:怎样提高小学计算能力
如何提高小学计算能力
师宗县高良鲁古完小:张佐萍
【摘要】::计算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计算是数学的灵魂,培养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为数学中有些概念的引入需要通过计算来进行;数学中实际解决问题的解题思路、步骤、结果也是需要通过计算并落实,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就应从小学生日常训练入手,认真严格训练,这样才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在计算教学中,我比较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关键词】:培养 计算 速度 能力训练 正确率
一、培养学生对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的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算的快的目的。为提高学生的计算星期,寓教于乐。我结合每天的教学内容,让学生练习一些口算。在强调计算的同时,讲究训练的多样化。使相对枯燥的数学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起来。
1、在游戏中培养兴趣
计算联系通过游戏、竞赛、抢答、开火车、听算、小组比赛等形式来调动学生的兴趣。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良好的品质。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口算水平,而且能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寓教于乐。
2、用小故事来激发兴趣
在教学前,首先给学生讲解数学家的故事,激发其学习数学的兴趣。以中外数学家的典型事例或与课堂教学内容的小故事激发兴趣,或者是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故事来增添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以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爱好和兴趣,使学生集中精神进行计算,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果。
二、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学生能够长期进行准确、快速的计算,会产生良好的促进作用。
每天坚持练一练。在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可以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在我们班每天20题的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通过长期坚持的训练,既培养了学生坚强的意志,又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针对小学生只喜欢做简单的计算题,不喜欢做或不做稍复杂的计算、简算等题目的弱点,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小学生的思维障碍,克服影响学生正确计算的心理因素。可以通过各种方法进行练习,如:“趣题征解”、“巧算比赛”、鼓励学生一题多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意志。
三、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学生口算、笔算和简算的能力
学习动机是指个人的意图愿望、心理需求或达到目的的一种内在力量。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不仅影响学习,而且还影响到学习的进程和学习的结果。教学实践证明,一个学生对口算、笔算和简算教学有了强烈的学习动机,他就会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高涨、专心致志,同时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数学计算教学中只有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口算、笔算和简算的积极性,才能培养学生口算和简算的能力,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质量。
1、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口算能力
单一的口算训练只会让学生觉得枯燥,这样就不可能保证口算的质量。在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玩、好动的特点,我们把部分训练练习创设成游戏,比如:在“小小邮递员”这个游戏中,把口算题做成一个个“信件”,在黑板上贴出若干个“信箱”。每个“信箱”写上口算题可能得出的结果,然后把“信”发给学生,让学生担任“小小邮递员”,来完成这项投递任务。这时同学们都会表现出很高的兴致,跃跃欲试。这个游戏不但有趣、参与性强,而且还可以立即反馈结果,并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口算也跟学习数学实践课一样有趣。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写得数比赛”、“夺红旗”、“开火车”等口算比赛,并适当评奖,激发学习动机形成。
2、在数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笔算能力 笔算教学没有生动的情节,比较枯燥乏味,特别是练习课。如果老师仅以单调的形式和简单机械的重复练习,只会让学生感到笔算更加枯燥以至产生厌恶心理,影响教学效果。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种练习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在除数是两位数 除法教学中,可以通过笔算找朋友、抢答游戏活动以及改错、判断、选择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活跃的课堂气氛,更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
3、在教学中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培养简算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适当的给学生营造一个有趣的情景,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能使学生带着炽热的追求和疑问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知识,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教学“乘法分配率“时,我说:“昨天老师到市场买苹果,苹果是每千克8.6元,我买了1.1千克,店主很快就算出了总价,同学们你们知道店主是怎样算出来的吗?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知道了其中的秘密。以生活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知识的实用,那么学生就愿意学,乐学,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培养学生的简算能力。
四、养成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不好。一般来说是因为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其主要表现是平时做作业或者考试时粗心大意,不主动、不愿意检查。因此,要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首先必须从思想上转变他们的学习观念,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学习习惯。
五、帮助学生掌握算理
正确的运算必须建立在透彻地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生的头脑中算理清楚,法则记得牢固,做计算题时,就可以有条不紊的进行。
1、领悟
如:10以内的组成和分解,凑十法和破十法,相同数连加的概念,十进制计数法,有关数位的概念,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分数单位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概念,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约分与通分等概念等。在低年级讲授进位加法时,可以让学生在摆、画、数的基础上体会凑十的过程,发现满十进一的现象,以达到领悟。
2、明理 如:小学教材中加法的交换率、结合率。减法的性质以及乘法的交换率、结合律率和分配率。这几个定律对于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运算同时适用,用途是很广泛的。讲解时,我首先使学生理解这几个定律的意义。鉴于学生难理解减法性质和乘法分配律,教学时,可举学生熟悉的事例,并配合一些直观图加以说明,已达到明理。
六、组织学生有计划的练习
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除了要重视算理的教学,兴趣的培养,还要有计划的组织学生练习。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发现学生在计算时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失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何加强计算学习,培养计算能力呢?
1、明确计算要求
几年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偏低,不仅能抑制学生学习积极性,而且影响教学任务完成;反之,要求偏高,也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还可能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因此,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根据课改大纲要求,学生认知发展的水平和学生年龄特点,把握住各种计算的尺度。
2、从口算训练入手,利用竞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口算兴趣
口算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基础,每个学生都应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因此,在我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每天利用课堂三分钟的时间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以卡片、课件、听算、小黑板视算等形式出示,然后任意抽一组学生,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回答,然后由我计时,看该组学生答完十道题一共用了多少时间。于是我一个星期进行一次评比,看哪组学生答对的人数最多,并且答十道题用的时间最少,哪组就为本星期的口算优胜组,并给予优胜组奖励。这样以竞赛的形式进行口算训练,学生们的积极性相当高,口算的兴趣非常高,口算能力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效果非常好。
3、笔算是关键,利用每周十题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计算率 笔算的计算的关键,小学阶段大部分数学都要求学生通过列竖式的方法进行笔算,因此,这一内容是学生们特别容易出错的,在计算时也特别粗心,因此,要通过不断反复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笔算能力。
4、增强简算意识,提高计算的灵活性简算是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的过程简化、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
5、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强化估算意识
估算意识的指当主体面临有待解决的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懂得什么情况宜于估计而不做准确计算,并以正确的算理为基础,通过迅速合理的观察和思考,从众多信息中间寻求一批有用的或关键的数学信息,从而得到尽可能接近理想状态的结果。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和强化估算意识,可以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方法的处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培养的目的,不仅仅在于提高学生计算能力,而重要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发展,在于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打好基础。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的工作,教师必须对计算法则、运算定律运用自如,在指导学生的时候才能够得心应手。其次,学生也必须持之以恒,定时、定量地训练,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得到成效,学生的计算能力才能够真正得以提高。
第三篇: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小结
《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小课题研究中期报告
建设小学
焦娜平
根据平时作业以及单元测试和期末测试的质量分析情况看,发现我校学生在计算方面普遍存在速度慢、方法不灵活等因素,从而造成学习质量有较大的参差。因此在今年的小课题研究中我们五年级数学老师通过讨论,决定开展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计算的兴趣,能灵活运用各种运算定律,快速、准确地完成各种有关的计算。
一、研究的理论与思考
1.计算在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的作用数与计算是人们生活、学习、科学研究和实际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数学方法。在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学各个领域都有巨大变化,这充分说明小学数学中计算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因此,在小学阶段学好计算并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是终身收益的事情。
2.计算的学习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作用计算是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们具有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的逐步发展过程。在数与计算中有很多相互依存,对立统一的关系。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是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目前课堂教学存在着一些弊端,其中表现在:
(1)重知识,轻能力培养:重教材灌输轻教法改进和方法指导。
(2)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的多,未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为克服这些弊端,改革教学方法,在传授知识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智力。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在计算上的兴趣。通过情景教学,使学生感到计算源于生活,学会运用计算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愉悦情景计算学习过程中树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计算的灵活性,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三、研究内容
1.小学数学计算课中的方法多样化教学(1)鼓励学生根据不同的算理进行数学计算。(2)体现方法多样化并优化方法。2.学习习惯对计算能力的影响
四、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分析
通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的分析与总结,学生在计算方面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主要概括如下:
(1)思想不重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许多学生自认为计算题比较简单,在思想上不重视。书写马虎,字迹潦草,粗心大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象:
1、题目抄错。如将除号看成加号;将0.93写成9.3;将58写成85,等。
2、答案抄错。在列竖式计算时,把竖式计算的结果抄到横式上后数字就变了。、注意力不集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做事的时候,经常会出现遗忘的情况。比如:学习乘法计算的时候,经常会忘记加上进位“几”的情形;做减法退位计算除法的时候,前一位的余数常常忘记遗下来等。而相当多的计算错误很多时候是由于不用心造成的。比如:草稿纸上的得数计算是正确的,但抄在作业本上就错了;
4、态度不端正,求快出错。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只求完成任务,不仔细审题,从而造成错误。如:单位未统一、用错公式或未挖掘题意中的隐含条件等。还有一部分学生一味求快,急于求成,导致运算错误。(2)年龄特征的因素
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常常表现出笼统的不精确的分析综合特点。也就是,学生往往只注意到一些孤立的事物,不能觉察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及特征。因而缺乏对事物之间的整体认识。如:抄题不全,把乘号写成加号,在计算时写的是乘法,实际计算时用的是加法。(3)算理不清楚
1、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错误。有部分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不到位,只是记忆性的接受。以至于改进位的不进位和不该进位的则进位。
2、计算法则不过关
3、对乘数中间有0和商数中间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不清楚。
4、乘数是整十数的乘法计算中多零少零现象时有发生。如:20×50=100,30×40=120等错误结果。
5、竖式计算时不明白算理,格式不正确对应位值不能对齐导致计算错误。
6、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对不齐或相应数位不能对齐。
7、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计算时分子、分母分别相加。如:2/5+3/5=5/10.8、四则混合运算顺序不清。(4)基本口算不熟练
在所有的计算中,竖式计算是以口算为基础的,同时它又是混合运算和情境问题计算的基础,任何一个加、减、乘、除法的计算式题都有若干道一步计算的口算组成的。但在平时教学中发现还有部分学生口算不熟练,基础不牢固,出错率非常高。
(5)计算不懂得技巧,缺乏耐心。
有很多学生在做题的时候,一看到计算的数字大或繁琐时就产生害怕或厌烦的情绪,导致计算不够耐心、细心,错误多。还有学生做题时总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思考,那题就做,殊不知对于一些题用简便方法来完成,提高做题效率。如:35+68+32=35+(68+32)=135。(6)没有及时改错的习惯。
从平时的作业情况来看,有部分学生在出现了计算错误后,从不自觉订正。老师必须跟在后面看着他们改正错题,有些学生在改错题时并没有真正找出错误的原因,而是将错题立即擦掉,重新再做一遍,或者和同学对下答案草草了事。
针对学生在计算方面存在的问题,我认为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采取一定的对策,来帮助学生提高计算能力。
五、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对策
(1)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单纯的计算练习枯燥无味,容易让学生产生厌烦情绪。所以,可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3)书写要规范。良好的计算习惯的培养从书写开始。从平常教学实践来看,许多学生正是因为书写格式不规范导致错误。规范的书写格式可以表达学生的运算思路和计算方法、步骤,防止错写、漏写数字和运算符号,提高正确率。
(4)要求学生做到一看、二想、三算、四查。
要求学生在抄题和每步计算时认真核对,引导学生在做题时先审题,弄清算理,看有没有更简便的方法,再认真书写计算。最后,就是要验算,验算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规范。计算完,要认真检查计算的方法是否正确,数字、符号有无写错等。最好的方法是让学生换个思路进行验算。因为学生往往有个思维定势,如果运用的正常解题思路有时很难发现问题。
(5)重视学生口算能力和估算能力的培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借思维和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一种计算方式。它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坚持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同时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实践证明,口算对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作用。
估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它对学生的计算也有一定的作用。比如,可以帮助学生检查计算的结果正确与否,运用估算方法可以很快地确定计算结果的取值范围。
(6)重视计算的技巧性
在平时的训练中,教师要提供学生做题的一些技巧。如:简便运算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减少计算的错误,对学生思维的发展也有很大帮助。
(7)重视错题的订正反馈
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在计算题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常见的典型错题,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发现问题,想出对策。
(8)重视对学困生的辅导工作
教师应该做好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工作,对一些学困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更要及时解决并认真分析错误原因,帮助他们改正错误。
以上是本阶段我们针对学生计算方面的问题谈到的一些体会与想法,当然这些还比较肤浅,下阶段还要不断加深,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以较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四篇:《 提高小学中段学生的习作素养》
研究专题名称
提高中段学生的习作素养
研究者:王建华
课题的基本情况分析:
《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日记作为一种喜闻乐见的习作形式,倍受老师的关注。低年级同学有求新奇,好幻想,爱动手的特点,但真正写起日记来又有一定的困难:不是没话可说,就是千篇一律,要不就是流水帐。而且,低年级的写话训练根据每个老师的指导方法,训练效果参差不齐,没有有效的系统的训练模式和方法。有的孩子积累较好掌握了方法后经过训练很喜欢写作,有的孩子因为训练较少接触不多,变得害怕写作不喜欢写作。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大思想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写作应该是学生的一种自由表达,是一种精神领域的自我需求,更是一种追求自我成长的表现。但现在的很多孩子怕写作文,到了高年级写作文是完成老师的任务命令,毫无乐趣可言。如果能从小开始培养学生写作的习惯和兴趣,让他们学会并且能够经常利用写作的方法表达自己,以后的习作自然不是难事。
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研究,扭转习作教学因人为定位的偏差,使之真正展示学生生命活力和个性,为中高年级的习作教学创造自由、安全、健康的心理环境,使习作成为学生实践语言文字能力、发展语言个性、发挥创新个性的天地。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目标:
(一)研究目标:
1、验证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习作素养的可行性。
2、促使学生习作从被动、依赖走向主动和独立,写作兴趣和能力得到明显提高。
3、提高课题组教师对低段习作教学特点、规律的认识,并在实践中提高教科研能力。
(二)研究内容:
1、进行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的情况调查。利用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等方式,制定惯制定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
2、对教学方法进行改革,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日记教学,结合课堂教学及课外活动进行“系列日记方法”的指导,进行策略的研究。
3、选准支点,拓展“系列日记”内容,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日记练习:生活日记、剪贴日记、图画日记、童话日记、接力日记„„
4、以种多形式,进行日记评价。研究的主要措施及步骤:
课题确立后,我立即着手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选定了三年级三个班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开展课题的实践研究。
(一)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设计调查问题,了解低年级学生写日记的兴趣、喜欢的日记内容、希望得到的评价方式,以及今后在日记指导上的措施。
2、行动研究法。组织课题成员,进行系列日记教学研究,制定相应对策,在课内外运用,观察效果,并根据反馈的问题,调整对策,继续深入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反思、提升。
3、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实施情况的纪录,按研究内容,撰写出经验总结,进行归纳整理,便于研究成果的不断改进。
(二)研究措施。
1、品味生活,激发日记兴趣
“万事开头难”。并不是每个学生都喜欢写日记,接受日记的束缚。因此,我在学生正式写日记前,在黑板上写下两道算式:200×365=?300×365=?学生一下就算出了答案,诧异地望着我:语文老师怎么给我们做数学题?我笑而不答,有声有色地讲起了名人坚持写日记的故事:鲁迅几十年如一日,坚持写日记,给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一笔丰富的财富;果戈理长年累月坚持记笔记,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素材,笔记本成了他的“手头百科辞典”。接着,我给学生读了几篇《雷锋日记》和“哈佛女孩”刘亦婷的日记后,郑重其事地宣布,从今天起,每人准备一本漂亮的日记本,我们正式开始写日记啦!就这样,学生写日记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还编写了日记歌,帮助学生提取日记的素材,激发学生写日记的兴趣。
2、拓展生活,开凿日记源泉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在日记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拓展学生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生活,带他们去体验生活、感受生活、创造生活,把学生的视线、触角引向自然、学校、家庭、社会,开凿日记的源泉。
3、精心设计语文学科活动
语文教师在组织和选择语文学科活动中有很大的自主权,因此更要充分利用,精心设计,以确保活动丰富多彩,让学生感兴趣。查字典接力赛、诗歌朗诵擂台赛、普通话比赛、绕口令比赛、歇后语比赛等,会使学生趣味盎然;成语接龙、谜语宫、故事会、演讲会、格言警句交流会,会让学生兴致高涨;手抄报展、贺卡集、剪贴设计、巧手制作、消灭错别字,会使学生乐不思蜀;至于课本剧表演、阅读书报大奖赛、新闻发布会、新世纪我能行、班级语文节,更会让学生欲罢不能。
4、及时关注相关学科活动
为了开拓学生的生活空间,使学生在日记中真正展现生活风采,语文老师应多关注其它学科与学生生活的联系点,以多种方法、多种形式开展相关学科活动。如可以利用班队课,开展“谈天说地”“宇宙奇闻”“世界之窗”“实话实说”“畅谈未来”“中国之子”“××名胜游览记”“春游方案设计”等活动;利用活动课开展吹泡泡、乒乓擂台赛、丢手绢、老鹰捉小鸡等传统而有趣的活动;科学课中的小实验、小制作,思品课中的小调查、小观察,音乐课中的小欣赏,都可以成为学生日记的材料。
5、自觉参与课外活动
学生有三分之二的时间是在校外度过的,家庭的背景、社会的环境,为他们生活的多姿多彩提供了条件。因此,要逐步引导学生去广泛接近社会,主动接触生活,自觉参与实践,充分感受生活,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生活天地,为学生的日记创造丰富的源泉。种植花草树木,饲养鸟兽虫鱼,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生活习性;参与家务劳动和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乡的生态环境,从小保护环境;初春踏青,金秋郊游„„都可让学生装进日记的“素材库”。另外“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因此,要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书籍,背诵名家名篇,积累知识;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积累材料,为提高日记的质量夯实基础。
6、想象生活,拓宽日记渠道
心理学研究认为,想象的过程是大脑中改造记忆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它伴随着学生的情绪参与,因而显示出多样性。在日记教学中,我先营造特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大胆联想,放飞想象,然后让他们写想象中的事物,拓宽了日记内容的渠道。
(1)兴趣的支点——生活日记 小学生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可以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全部写进日记里。但是低年级学生往往对生活观察不细、思考不深、体验不真,所以对他们的生活日记要求不能太高。我在教学中总是鼓励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只要是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的话、自己的思想就行;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只要能连贯地把听到的、见到的、感受到的写出来就行;我不强求谴词造句、布局谋篇,不强求写题目,不强求突出重点,只要富有童趣就行。批改时,我坚持高分原则,做到好话多说,鼓励为主。让学生觉得写日记是件快乐有趣的事,从而培养他们写日记的兴趣和习惯。
(2)观察的支点——剪贴、新闻日记
低年级的学生生活经历缺乏,不善观察周围世界。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想到了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用的“看图写话”这一形式。一次,刚开始,让学生写剪贴日记各自把喜爱的画片、照片等贴到了自己的日记本上,然后按照图意写成了生动有趣的日记,加上自己简单的感想。过一段时间,让学生看新闻,报纸,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内容,加上自己的感想。如观看电视节目国庆阅兵式,观看烟花表演„„学生就写出了很不错的感想。从易到难,过了一段时间,学生就能按新闻日记的要求写日记。剪贴、新闻日记既解决了学生无事可写的难题,又能促成学生积极地去阅读课外书报,收集有关资料,同时还养成了坚持写日记的好习惯,把观察和学习自然地联系在一起。
(3)积累的支点——读书笔记
阅读是语文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更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手段。因此,教会学生读书的方法,积累好词佳句,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有积极的意义。指导写好读书笔记,重点向学生介绍了三种写法:
提纲法或复述法(编写内容提纲):就是把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简明扼要地概括出来,或者把故事的主要内容复述下来,写在笔记本上。它对于学生阅读分析很有帮助,也有助于学生提高作文的构思能力。刚开始时,我们就用这种最简单的方法,教学生写读书笔记。
摘录法(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就是把一些优美的词语,有意义的句子,精辟的片段,以及与自己有密切关系的内容摘抄在笔记本上。摘录笔记做多了,经常读一读,对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作文时可以参考、模仿,有的甚至可以直接引用。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阅读,按要求摘录好词佳句。
感受法(写读后感)。写读后感就是在看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以后,把自己的收获,感受写下来。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这是最难的一种,由于平时注重引导,很多学生都能看课外书后,写出简单的读书感受。
(4)想象的支点——绘图日记
低年级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直观性强,并且乐意信笔涂鸦。教师创设机会让学生描一描,画一画,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孩子用画笔记录下的生活画面是绚丽多彩的,是非常有趣的,把画画的过程、心得体会记录下来,不失为一篇好日记。色彩缤纷的生活给孩子的写作提供了大量生动的材料。要让学生喜欢写作,就应该在日记教学中解放思想,冲破旧观念,给学生最大的想象空间,让他们充分地发挥,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图画日记是将画、说、写三种活动融为一体,学生在写绘图日记的过程中,学习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绘图日记教学的操作流程是:选择素材——构思画面——说话、写话。选择素材。材料的选取、准备,思路的引导、理顺,需要教师辅助引导,为此应让学生动手试一试,动口说一说,动脑想一想,通过有序指导,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有序。
构思画面。就是选取一个画面画下来,这幅画不同于一般的画,带有很强的针对性,多数同学为了完成一幅画,不厌其烦,充分构思,画得特别仔细。
说话、写话。这是最后一步,是目的,是学生在充分构思的基础上,以自己的绘画为材料,看图说一段完整的话,并由家长记录。学生的口语发展到一定程度,并学到了一定的书面语言后,自然会产生 一种强烈的“表达欲”,即想把自己学到的东西讲出来。
在开展这一专题之前,我根据不同的年段推荐了不同的阅读书目,而且进行班级读书会的教学活动。然后再指导写好每一周的读书笔记。
(5)创新的支点——童话日记
童话故事是低年级学生非常喜欢的形式,而让学生通过写童话日记,可以表达他们的愿望,开发他们的幻想智商,培养创新意识。我喜欢按这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写童话日记:
①续写童话日记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出现的。学生常常被故事中的角色所深深吸引。每当学完或听完一个童话故事,学生常常余兴未尽,我就引导他们说:“那以后会怎样呢?我们把故事继续编下去吧!”同学们往往热情高涨,纷纷展开了幻想的翅膀。如学了《又夺回来了》的童话日记,写得相当有新意。我们还续写了《谁动了松鼠的核桃》等日记。
②仿写童话日记
课文中的童话故事每篇都是很好的范例,学了以后,我立即引导学生在日记中进行仿写。如听了《小鹰学飞》后,我启发学生仿照课文段落的样子,写一写小鸟跟大雁学飞行、跟老鹰学唱歌、跟鸽子学送信的故事等等,同学们觉得既省力又有趣。课外的读物中,可供仿写的童话故事很多,如《蝴蝶的传说》、《山羊过桥》等、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了动物的故事,如《乌龟的故事》《蜗牛的房子》„„
③创作童话故事
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续写、仿写之后,学生独立创作童话故事的愿望日趋强烈。我就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独立创作童话故事。可以先思考,再说给大家听,征求家长意见,然后写下来。别看低年级的学生年纪小,但他们想象丰富,愿望美好,遇到写不出来的字还用拼音代替,写出了一篇篇颇有童趣和新意的童话日记。
(6)交流的支点——接力日记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为学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为此,我在班级开展了“接力日记”这个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同学们写日记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得到了有效调动和发挥,犹如为学生架起了一条语言赛跑的快车道,带领学生驶进一个轻松、自由的写作乐园,有效地实践了新的课程理念。
由于接力日记引进了个人和集体双重竞争机制,又迎合了小学生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所以,促使他们更加留意身边的“趣”,留意学习中的“得”,留意大自然中的“奇”,留意社会中的“变”,留意交往中的“情”,留意生活中的“感”,留意劳动中的“辛”,留意头脑中的“想”„„引导学生用眼睛,用心灵,用智慧感受生活,记录生活。其中来自自己的学习、生活和课外实践活动的日记占73%。渐渐地,学生的视界精彩起来了,丰富起来了,既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扩大了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引入了日记的源头活水。对学生来说,写日记就是用笔来说话。我经常激励学生:“无拘无束地怎么想,就怎么说;怎么说,就怎么写。”一位同学这样写火:快过节了,妈妈在炉子前煮海带,蓝色的小火在向妈妈微笑。锅煮得高兴了,向着妈妈吱吱地唱着歌。一位同学这样写老师:听妈妈说人人都有弱点。我问:“朱老师有没有弱点?”妈妈说:“有,她比较瘦,如果胖一点对她的身体会有好处。”妈妈说得对,我的看法和她一样。
自己的意思自己最清楚,如何表达自己的意思用自己的方式最现实、最有效。所以,在日记的表达方式上,我顺应学生的天性,使具有不同阅历、不同思维特点的活生生的个体去选择最能抒发内心独特感受的表达方式。比如,有些学生爱造词汇,什么“爱虾者”、“严毙”等等。有些学生喜欢在文字中夹杂一些符号,画上一些题花、尾花、插图,有些文字还是艺术字呢。一篇篇日记就像一份份制作精美的艺术海报,让人读了爱不释手。
每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接力日记交流课。接力人宣读自己的日记后,再由“临时评委会”将他们的评改意见向全体同学进行陈述,接下来便是同学们轮番争论,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种有效的方式,可以保障学生在争论时发出“原汁原味”的声音,形成“百家争鸣”的态势;又可以使学生在信息交流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预期研究成果:
(一)学生层面:
1、提高了实验班学生的习作综合素养
通过实验,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习作素材,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培养了学生留心周围事物习惯,激起了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热爱,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语言表达能力明显增强,习作质量显著提高,持续发展后劲十足。习作素养得到培养。
2、学生用日记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学生已写出了一大批优秀习作,二年三班的郭千羽、陈晓、曹昕等同学参加区的征文比赛、诗歌创作大赛,获得了二三等奖。冯晓瑜、戴茗、赖翰儒等多名同学制作了自己的博客,把日记放到网页上,用日记留下了成长的足迹。
(二)教师层面:
1、课题研究更新了教师的教育观念,使之逐步树立了大教育观、大语文观,真正体验了“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是反映生活又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一种工具。”这样一种大语文观的教育理念。
2、课题研究锻炼了教师,提高了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提高了课题组教师的自身素养。从个人的自学相关理论,集体学习交流,到外出培训学习;认真做好读书笔记,培训记录。教师在课题开展中认真学习,勤奋耕耘,及时进行反思和总结。撰写了《让童心在“绘画日记”中飞翔》《以“系列日记”为载体,提高低年级学生的习作素养的策略》《小学日记教学的价值取向》等课题研究论文。
3、增进师生了解。
孩子有孩子的心声,老师有老师的心愿,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老师忙于工作,时常忽视学生的想法,引起师生间不愉快的情绪也在所难免。有了日记,特别是作为班主任批阅日记,在看日记的过程中,会发现学生许多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事,如家庭情况,身体情况,同学之间友谊困惑之类,透过这些,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去了解他们,去教育他们。
第五篇:如何快速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如何快速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
多年来,我一直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与辅导研究,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数学计算的家长课外辅导研究。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数学计算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可以说,他们大部分时间都用在数学计算上。可是,在现实生活中,家长们为了提高孩子们的计算能力,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辅导孩子,同时要求孩子每天做几十、上百道计算题。然而,大量的辅导和练习并没有换来应有的效果。为什么?因为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自控力差、学习目的性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注意力不稳定。所以,他们在学习时往往是人到心不到。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家长安排的课外作业,他们在焦躁和无奈中一次一次地“应付”。虽然,他们花的时间不短,1个小时、2个小时、或者更长时间,但是真正用心学习的时间恐怕不足半个小时。俗话说,10分钟的胡闹不如1分钟的专心。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要让小学低年级学生提高计算能力,家长没有很好的辅导方法是不行的。我常常想,如果家长能抓住孩子的心、能把孩子的学习状态调整到玩游戏的状态,那么家长就是专家、就是高手,就是最棒的老师。那么,有没有办法能将孩子的学习状态调整到玩游戏的状态呢?我发现,把趣味性、目标性、竞争性、挑战性运用到数学教学与辅导中,能大大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孩子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自身的潜能。
10几年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特点和注意力水平,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总结了《计算能力趣味训练法》。孩子们一经训练,效果立竿见影。有很多家长对我说:“老师,孩子的进步超乎我们的想象,他们不仅计算能力提高了,而且自信心也增强了,我们非常享受!”。下面,我就把《计算能力趣味训练法》分享给小学低年级的家长,希望我的分享能给家长们一点实实在在的帮助。
一、熟背数字组合熟背数字组合:将20以内的加法组成类似电话号码的6组数字,让孩子记熟、背熟。
训练目的:打好计算基础
训练目标:20以内加法脱口而出、不假思索
训练方法:
(1)将6个数字组合制成扑克大小的卡片;
(2)在做作业前,先大声朗读5遍,然后背诵3遍;
(3)坚持练习1周。
我的经验:经过1周的练习,每个孩子20以内的加法计算脱口而出,又快又准。
二、加法交替循环
训练目的:提高视觉的转移能力、改掉粗心的毛病
训练目标:计算时间≤75秒(达标)
训练方法:A法与B法交替计算
我的经验:
(1)A、B法交替计算是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准确率最有效的训练方法之一;
(2)如果家长跟孩子一起练习、一起竞赛,训练的效果极佳;
(3)经过大约2周的训练,孩子计算的准确率或许会超过家长;
(4)粗心出错的概率大幅度降低。
三、算式连连读
算式连连读:将“加、减、乘、除”的算式(无等号“=”)无序地放在方格里,并制作成卡片。受训者以“识字”的方式,直接读答案。“算式连连读”,运用聚焦原理,将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小小方格里,让视觉受到强烈的刺激,并最终形成对算式的条件反射,即看式就读、不假思索。“算式连连读”不同于传统的纸笔训练,它是一种类似游戏的训练方法,深受家长和孩子们的喜欢。“算式连连读”一共分为七级,第一级为最低级,第七级为最高级。
训练目的: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
训练形式:闯关进级
训练目标:10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脱口而出、不假思索
我的经验:
(1)经过4-6周的训练,孩子们都能成功闯关;
(2)当“算式连连读”闯关后,孩子的计算能力一定是同龄孩子中最棒的。
《计算能力趣味训练法》是将目标、趣味、竞争、挑战融入到每一项训练中,孩子在训练中能清晰地看到自己的进步,在进步中能找到自信,在自信中不断地去挑战自我,在挑战中去挖掘自己的潜能。实践证明,经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每个孩子的计算能力都将变得超强,不仅计算速度超快,而且计算准确率超高。《计算能力趣味训练法》不同于传统的“输入式”、“导入式”、“填鸭式”等教学方式,它简单、有趣、实用,孩子们非常喜欢。
《计算能力趣味训练法》经多年来的实践,收到可喜的效果。很多学生通过训练,不仅提高了计算能力,而且找回了自信。有一位浙江小学二年级的女孩,非常害怕数学、每次数学考试成绩总是60几分。经过5-6周的训练,女孩的数学成绩一跃成为了班级前三名,还时不时地考出100分。自从数学成绩提高后,女孩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在校认真学习,在家专心做作业。看到孩子的进步,女孩的家长总是说:“孩子像变了个人似!”
如何提高孩子的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重要性不需要啰嗦,大家都知道,从小学的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到初一的有理数、初三的分式计算以及其他理科学科解决问题中的计算,包括上高中后,计算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孩子的计算能力差,除了影响成绩,还会给平时的学习带来许多麻烦。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孩子计算题出错的一些原因。
一、态度不认真
有些学生对计算有轻视的心理,他们认为计算题没什么思维难度,不需要动脑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及计算后的检查;还有些学生有畏惧心理他们认为计算题枯燥乏味,每当看到计算步骤多或者数字大时,就会产生厌烦的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导致出错。
二、知识技能不熟
计算这部分知识没有很复杂的概念性质,只要学生理解充分、熟练运用、注意好运算顺序就能形成良好的计算技能。当然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口算等基本功不过关,计算法则不明确,没有形成基本的计算技能,导致计算出错。
三、计算习惯不好
有些学生计算时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写的是0还是6自己都分不清,还有的学生不管数的大小、难易程度,一律口算,不愿意动笔演算,也有的学生演算不用演算纸,而是在桌子上、书上或者本子的边缘上演算,书写不清,给自己带来麻烦。
针对孩子常出现的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如果您的孩子还小,一定早早着手。
四、措施方法
1.一定加强口算练习。
口算练习不是简单的熟能生巧,而是先要注重方法,然后再熟能生巧。关于口算方法的训练改天再写篇专题,大家训练时先从基本的20以内进位加和退位减练起,这是后面一切口算的基础,地位无可撼动。20以内熟练了100以内就好说了。乘除法首先是小九九,小九九的熟练程度大家要本着能多熟练就多熟练的原则,正着背、倒着背、斜着背等等,现在有许多三、四年级的孩子在做表内乘除法的时候居然还从一几背起,一二年级欠下的想还也还不上。在小九九熟练的情况下乘除法重点练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整数口算熟练了小数的口算就容易多了。
2.培养好的计算习惯。
1)计算也是要审题的。有些学生认为,计算不就是算数吗?拿到题目上来就开始排着算,经常给自己找了麻烦。计算也是要审题的,审题要看清数字、看清符号;要判断运算顺序;要看看有没有优化的方法;要根据自己能力选择是口算还是笔算,最后才是动笔计算。
2)充分利用演算本。做题时要有耐心,不急躁,认真思考,要主动去判断有没有能凑整的,有没有能简算的。演算时书写也要工整,格式规范,这样不但自己看起来方便,也便于回头检查。
3)中学的各种计算越来越复杂,计算法则越来越多。有些学生运算法则不熟练,有些学生法则背熟了却不会运用。法则背不熟肯定是不行的,背熟法则后每次做题时还得先去观察判断这道题属于哪一类,需要用到哪个计算法则,逐步养成做题时背法则的习惯,做一步背一步。对于中学生更要严格规范计算的过程,不允许省略计算步骤,而且更要规范演算纸。
4)养成及时检验的好习惯。检验未必就是列竖式验算,对于许多题目也要养成巧妙估算的好习惯,估一估大致范围,估一估某些数位,甚至根据具体问题情境判断一下得数是否合理。然后是检查时要耐心细致,要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查演算过程,并要求学生根据各种相应的计算法则耐心细致地计算,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
3.灵活运用一些计算技巧。
数学化繁为简的数学思想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里具体体现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除法时用)、分数的基本性质(约分时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时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时用)等等,目的都是为了化简,把复杂的变简单了,计算的正确率和效率就都提高了。另外,学习一些常用数的计算技巧还是非常必要的。如:25乘一个数、125乘一个数、11乘一个数、十几乘十几、几十一乘几十一、首同末合十、末同首合十等的口算技巧(这些方法后期会整理分享)掌握这些常用数的计算技巧会大大提高孩子的计算速度和正确率。
4.建立错题本。
把孩子出错的计算题进行积累,找规律分析原因,每个孩子错误的原因可能是不同的,只有了解了自己孩子出错的原因(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分析自己反思),才能对症下药,避免题海战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只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掌握好一些计算的窍门,学会计算公式、法则,注意计算策略,相信每个孩子都会形成强大的计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