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怎样练习一万小时
怎样练习一万小时来源: 苏朝的日志
加拿大畅销书作家麦尔坎·葛拉威尔在《异数》一书中指出:“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只要经过1万小时的锤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超凡。”他将此称为“一万小时定律”。
一万小时是什么概念?那大约是每天练习三小时,风雨无阻,连续十年。葛拉威尔引述大量研究数据表明,世界上不论任何行业,当你具备基本技能后,最终能否出类拔萃,成为专家、权威、大师,只有一个因素最重要,那就是练习、练习、再练习,最低限度是一万小时。
同人于野
(《新知客》,2010年8月。本来应该等到8月1日再发,但今天突然发现此文已经被在网上泄漏出来了!)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
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
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 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第二篇:练习一万小时_从平凡到卓越
练习一万小时_从平凡到卓越
作者:同人于野来源:《新知客》,2010年8月号。
随着畅销书《异类》的流行,“练习一万小时成天才”这个口号现在是尽人皆知。也许仍然有不少人相信那些不世出的天才必有天生的神秘能力,但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不但如此,最近几年的科学进展,人们可能第一次拥有了一个关于怎样炼成天才的统一理论。
好消息是除了某些体育项目对天生的身高和体型有特殊要求之外,神秘的天生素质并不存在,也就是说人人都有可能成为顶级高手。早在20多年以前,芝加哥大学的教育学家 Benjamin Bloom 就曾经深入考察过120名从音乐到数学多个领域内的精英人物,发现他们幼年时代没有任何特别之处。后人的研究更证明,在多个领域内,就连智商都跟一个人能不能达到专家水平没关系。
有个匈牙利心理学家很早就相信只要方法得当,任何一个人都可以被训练成任何一个领域内的高手。为了证明这一点,他选择了一个传统上女性不擅长的项目,也就是国际象棋。结果他和妻子把自己的三个女儿都训练成了国际象棋世界大师,这就是著名的波尔加三姐妹。这个实验甚至证明哪怕你不爱好这个领域,也能被训练成这个领域的大师,因为三姐妹中的一个并不怎么喜欢国际象棋。
而坏消息是成为大师需要长时间的苦练。每天练三小时,完成一万小时需要十年时间,但这只是达到世界水平的最低要求。统计表明对音乐家而言,世界级水平要求的训练时间是十五到二十五年。但最关键的并不是练习的时间,而是练习的方法。
天才是怎样炼成的?中国传统思维比较强调一个“苦”字,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甚至是头悬梁锥刺股。而近代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则开始强调一个“爱”字,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强调寓教于乐,“哈佛女孩”的家长们纷纷写书,介绍自己的孩子如何一路玩进名校。
很多励志故事和流行的成功学书籍最爱强调的似乎是“顿悟”,认为一个人之所以不成功是因为他没想通,他没有认识到真正的自己!好像一旦一个人顿悟到了真正的自己,他就会非常简单地在本来应该属于自己的领域成为天才人物。一个销售员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小说家,一个医生可能认为真正的自己其实是个画家 — 唯一的问题是他们从来没有写过小说或者画过画 — 但他们认为他们距离“真正的自己”只有一步之遥,一旦尝试了就会爆发天才。
所有这些关于成功学的个人经验和励志故事都不科学。假设一个成功人士做过一百件事,包括参加演讲比赛,衣着有个性,听英文歌曲,最喜欢的颜色是绿色等等,他会非常自得地把这一百件事都写进自传,没准还要加上女朋友的影响。然
而其中真正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可能只有四件事,问题是他和读者都不知道是哪四件。
科学家不信励志故事,他们只相信调查研究。在过去二三十年内,心理学家们系统地调研了各行各业内的从新手,一般专家到世界级大师们的训练方法,包括运动员,音乐家,国际象棋棋手,医生,数学家,有超强记忆力者等等,试图发现其中的共性。他们的研究甚至细致到精确记录一所音乐学院的所有学生每天干的每一件小事,用多少时间做每件事,父母和家庭环境,来比较到底是什么使得那些音乐天才脱颖而出。
现在这项工作已经成熟了。2006年,一本900多页的书,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Expertise and Expert Performance,出版。这是“怎样炼成天才”研究的一本里程碑式的学术著作,此书直接引领了后来一系列畅销书的出现,包括格拉德威尔的《异类》,Geoff Colvin 的 Talent is Overrated,和 Daniel Coyle 的 The Talent Code 等等。科学家们不但证明了高手是练出来的,而且通过考察各个领域最好的训练方法的共性,总结了一套统一的练习方法,这就是所谓“刻意练习”(deliberate practice)。
过去多年来,训练方法是不断进步的。比如说作曲,假设一名普通学生使用普通训练方法六年时间能达到的水平,另一个学生使用新的训练方法三年就能达到,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个新训练方法的“有效指数”是200%。统计表明,莫扎特当时的训练,他的有效指数是130%。而二十世纪的天才也许没有莫扎特有名,但其训练水平都能达到300%到500%!十三世纪的哲学家培根曾经认为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少于30年之内掌握数学,而现在的学生十几岁的时候已经学到多得多的数学,教学方法进步了。事实上,我们今天在所有领域都比过去做得更好,体育世界纪录被不断打破,艺术家们的技巧也是过去根本无法想象的。
训练方法重要性的另一个体现是“天才”的扎堆出现,比如曾经有一个时期俄罗斯对女子网球,韩国对女子曲棍球,更不必说中国对乒乓球的的绝对优势。更进一步,哪怕你这个国家传统上并不擅长这个项目,只要有一名教练摸索掌握了科学训练法,那么他就可以带出一代绝世高手,比如中国花样滑冰教练姚滨。人们经常感慨中国十多亿人居然找不到11个足球天才 — 如果天才是天生的,那么十多亿人必然足以产生很多天才,但天才是练出来的,而中国缺乏有效的练习环境,人口再多也比不上欧洲小国。
刻意练习
首次提出“刻意练习”这个概念的是佛罗里达大学心理学家 K.Anders
Ericsson。这套练习方法的核心假设是,专家级水平是逐渐地练出来的,而有效进步的关键在于找到一系列的小任务让受训者按顺序完成。这些小任务必须是受训者正好不会做,但是又正好可以学习掌握的。完成这种练习要求受训者思想高度集中,这就与那些例行公事或者带娱乐色彩的练习完全不同。“刻意练习”的理论目前已经被广泛接受,我们可以总结一下它的特点。
1.只在“学习区”练习
科学家们考察花样滑冰运动员的训练,发现在同样的练习时间内,普通的运动员更喜欢练自己早已掌握了的动作,而顶尖运动员则更多地练习各种高难度的跳。普通爱好者打高尔夫球纯粹是为了享受打球的过程,而职业运动员则集中练习在各种极端不舒服的位置打不好打的球。真正的练习不是为了完成运动量,练习的精髓是要持续地做自己做不好的事。
心理学家把人的知识和技能分为层层嵌套的三个圆形区域: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只有在学习区里面练习,一个人才可能进步。有效的练习任务必须精确的在受训者的“学习区”内进行,具有高度的针对性。在很多情况下这要求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老师或者教练,从旁观者的角度更能发现我们最需要改进的地方。
只在学习区练习,是一个非常强的要求。一般的学校课堂往往有几十人按照相同的进度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是没有针对性的。同样的内容,对某些同学来说是舒适区根本无需再练,而对某些学生则是恐慌区。科学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小班学习,甚至是一对一的传授。真正高手训练与其说是老师教学生,不如说是师傅带学徒。
一旦已经学会了某个东西,就不应该继续在上面花时间,应该立即转入下一个难度。长期使用这种方法训练必然事半功倍。2004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他们在学习上投入的总时间没有直接关系,关键是学习方法。
2.大量重复训练。
从不会到会,秘诀是重复。美国加州有个“害羞诊所”(The Shyness Clinic),专门帮助那些比如说不敢和异性说话的人克服害羞心理。这个诊所的心理学家不相信什么心理暗示疗法,什么童年回忆之类,他们相信练习。他们认为使人害羞的并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们对事情的观点。怎么治疗恐女症?做法是设计各种不同难度的场合,从在房间内集体对话到直接跑到大街上找陌生美女搭讪,安排接受治疗者在一个疗程之内跟130个女人聊过天。
这种把不常见的高难度事件重复化的办法正是MBA课程的精髓。在商学院里一个学生每周可能要面对20个真实发生过的商业案例,学生们首先自己研究怎么决策,提出解决方案,最后老师给出实际的结果并作点评。学习商业决策的最好办法不是观察老板每个月做两次决策,而是自己每周做20次模拟的决策。军事学院的模拟战,飞行员在计算机上模拟各种罕见的空中险情,包括丘吉尔对着镜子练习演讲,都是重复训练。
在体育和音乐训练中,比较强调“分块”练习。首先你要把整个动作或者整首曲子过一遍,看专家是怎么做的。然后把它分解为很多小块,一块一块地学习掌握。在这种训练中一定要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感知技能的内部结构,注意到自己的错
误。在美国一所最好的小提琴学校里,甚至有禁止学生把一支曲子连贯地演奏的要求,规定如果别人听出来你拉的是什么曲子,那就说明你没有正确练习。职业的体育训练往往是针对技术动作,而不是比赛本身。一个高水平的美式足球运动员只有1%的时间用于队内比赛,其他都是各种相关的基础训练。
反过来说如果没有这种事先的重复训练,一个人面对不常见的事件往往会不知所措。统计表明工作多年的医生通过读X光片诊断罕见病症的水平反而不如刚毕业的医学院学生 — 因为很少遇到这种病例,而在医学院学到的东西早就忘了。最好的办法其实是定期地让医生们拿过去的旧X光片集中训练,而不是期待在工作中碰到。
3.持续获得有效的反馈。
传道,授业,解惑,老师和教练最大的用处是什么?也许对一般人来说小学老师最大的作用是激发了他学习的兴趣,教会了他什么东西,曾经有过传道授业解惑。而真正的高手都有很强的自学能力,对他们而言,老师和教练的最重要作用是提供即时的反馈。
一个动作做得好与不好,最好有教练随时指出,本人必须能够随时了解练习结果。看不到结果的练习等于没有练习:如果只是应付了事,你不但不会变好,而且会对好坏不再关心。在某种程度上,刻意练习是以错误为中心的练习。练习者必须建立起对错误的极度敏感,一旦发现自己错了会感到非常不舒服,一直练习到改正为止。
从训练的角度,一个真正好教练是什么样的?John Wooden 是美国最具传奇色彩的大学篮球教练,他曾经率领 UCLA 队在12年内10次获得 NCAA 冠军。为了获得 Wooden 的执教秘诀,两位心理学家曾经全程观察他的训练课,甚至记录下了他给球员的每一条指令。结果统计表明,在记录的2326条指令之中, 6.9%是表扬,6.6%是表示不满,而有75% 是纯粹的信息,也就是做什么动作和怎么做。他最常见的办法是三段论:演示一遍正确动作,表现一遍错误动作,再演示一遍正确动作。
与外行想象的不同,最好的教练从不发表什么激情演说,甚至不讲课,说话从不超过20秒。他们只给学生非常具体的即时反馈。所有训练都事先进行无比详细的计划,甚至包括教运动员怎么系鞋带。他们仿佛有一种诡异的知道学员在想什么的能力,即使是第一次见面能指出学生在技术上最需要什么。他们是绝对的因材施教,源源不断地提供高度具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
获得反馈的最高境界是自己给自己当教练。高手工作的时候会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每天都有非常具体的小目标,对自己的错误极其敏感,并不断寻求改进。
4.精神高度集中。
刻意练习没有“寓教于乐”这个概念。曾经有个著名小提琴家说过,如果你是练习手指,你可以练一整天;可是如果你是练习脑子,你每天能练两个小时就不错了。高手的练习每次最多1到1.5小时,每天最多4到5小时。没人受得了更多。一般女球迷可能认为贝克汉姆那样的球星很可爱,她们可能不知道的是很少有球员能完成贝克汉姆的训练强度,因为太苦了。
科学家们曾经调查研究了一个音乐学院。他们把这里的所有小提琴学生分为好(将来主要是做音乐教师),更好,和最好(将来做演奏家)三个组。这三个组的学生在很多方面都相同,比如都是从8岁左右开始练习,甚至现在每周的总的音乐相关活动(上课,学习,练习)时间也相同,都是51个小时。
研究人员发现,所有学生都了解一个道理:真正决定你水平的不是全班一起上的音乐课,而是单独练习:
- 最好的两个组学生平均每周有24小时的单独练习,而第三个组只有9小时。- 他们都认为单独练习是最困难也是最不好玩的活动。
- 最好的两个组的学生利用上午的晚些时候和下午的早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还很清醒;而第三个组利用下午的晚些时候单独练习,这时候他们已经很困了。
- 最好的两个组不仅仅练得多,而且睡眠也多。他们午睡也多。
那么是什么因素区分了前两个组呢?是学生的历史练习总时间。到18岁,最好的组中,学会平均总共练习了7410小时,而第二组是 5301小时,第三组 3420小时。第二组的人现在跟最好的组一样努力,可是已经晚了。可见要想成为世界级高手,一定要尽早投入训练,这就是为什么天才音乐家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苦练了。
人脑的学习原理
现代神经科学和认知科学认为,几乎没有任何技能是人一出生就会的。哪怕是对简单物体的识别,把东西抓取过来这些简单的动作,也是婴儿后天学习的结果。一个人一出生的时候根本不可能预见到将来自己需要什么技能,基因不可能把一切技能都用遗传的方法事先编程,那样的话太浪费大脑的存储空间。最好的办法是不预设任何技能,只提供一个能够学习各种技能的能力,这就是人脑的巧妙之处。基因的做法是先预设一些对刺激的基本反应和感觉,比如看见好吃的东西我们会饿等等。这些基本的反应需要调动的神经较少。但对于更高级别的技能,比如演奏音乐,需要协调调动很多神经,就必须靠后天学习了。
人的任何一个技能,都是大脑内一系列神经纤维传递的电脉冲信号的组合。解剖表明拥有不同技能的人,其大脑的神经结构非常不同,比如出租车司机大脑内识别方向的区域就特别发达。也就是说与计算机不同,人对于技能的掌握是在大脑硬件层次实现的。
而最近有一派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技能训练的关键,它的作用是像胶皮把电线包起来一样,把这些神经纤维给包起来,通过防止电脉冲外泄而使得信号更强,更快,更准确。不管练习什么,我们都是在练习大脑中的髓磷脂,就好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电线被排列整齐变成电缆。直到2000年新技术允许科学家直接观察活体大脑内的髓磷脂之后,髓磷脂的作用才被发现,而且一直到2006年才第一次被在学术期刊上说明。科学家认为髓磷脂是脑神经的高速公路,提高信号传递速度,并且可以把延迟时间减少30倍,总共提速3000倍,甚至可以控制速度,想慢就慢。
人脑之中分布着大量“自由的”髓磷脂,它们观测脑神经纤维的信号发射和组合,哪些神经纤维用的越多,它们就过去把这一段线路给包起来,使得线路中的信号传递更快,形成高速公路。这就是为什么练习是如此重要。
髓磷脂理论可以解释很多事情。比如为什么小孩常会犯错?他们的神经系统都在,也知道对错,只是需要时间去建立起来髓磷脂的高速网络。为什么习惯一旦养成不容易改变?因为所谓“习惯”,其实是以神经纤维电缆组合的形式“长”在大脑之中的,髓磷脂一旦把神经包起来,它不会自动散开 — 改变习惯的唯一办法是形成新习惯。为什么年轻人学东西快?因为尽管人的一生之中髓磷脂都在生长,但年轻人生长得最快。最激进的理论则认为人跟猴子的最显著区别不在于脑神经元的多少,而在于人的髓磷脂比猴子多20%!解剖表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的神经元数量是平均水平,但他拥有更多能够产生髓磷脂的细胞。
谁愿意练习一万小时?
看了钢琴家朗朗的传记之后,可能很多人会怀疑是否真的应该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苦练。实际上,顶级运动员都是穷人家的孩子。不练这一万小时,一定成不了高手,但问题是考虑到机遇因素练了这一万小时也未必成功。
这就是兴趣的作用了。如果说有什么成功因素是目前科学家无法用后天训练解释的,那就是兴趣。有的孩子似乎天生就对某一领域感兴趣。感兴趣并不一定说明他能做好,就算不感兴趣只要愿意练,也能练成。兴趣最大的作用是让人愿意在这个领域内苦练。
不论如何,刻意练习是个科学方法,值得我们把它运用到日常工作中去。显然我们平时中做的绝大多数事情都不符合刻意练习的特点,这可能就是为什么大多数人都没能成为世界级高手。天才来自刻意练习。
第三篇:一万小时准则的故事
《纽约客》杂志有个正式撰稿人,名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他是牙买加一个非洲黑奴和一个白人种植园主的后代。他自己生长在加拿大,如今因一连出了三本改变因袭观点的畅销书而在美国出了名。最新一本书名为《超凡者》(Outliers),与其说是其自传,不如说是一册励志书,尤其在“成功”、“天才”等概念上发表了独特见解。
格拉德威尔认为,生来的才能和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天才并非惟一或最为重要的东西,真正有用的是普通的实践经验。他举例说,比尔盖茨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因为他有幸上了一所给他大量时间练习做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学校──在他自己开办公司之前,他就已经在计算机程序设计上花费了一万多个小时。披头士们之所以能成为“披头士”,是因为被偶然邀请去德国汉堡表演,在那里他们一晚上演5小时,一周演7天,正是这初次演出机会使他们放出了异彩。格拉德威尔认为,成功不是个人天才的必然结果,而是由许多其他因素———家庭的、朋友的、历史的、地理的、环境的、文化的和各种偶然的因素综合的结果,是各种有利条件逐渐积累的成果。有的人智商极高,终因缺乏其他因素而成了凡夫俗子。如在密苏里州一个乡村养马场有个名叫兰甘的人,他的智商高达195(爱因斯坦也只有150),可在他成长的环境里没有任何人、任何因素能帮助他使其超凡天资得到发挥,所以也就不可能大有作为。格拉德威尔写道:“没有一个人,不管是摇滚明星,不管是职业运动员,不管是计算机软件亿万富翁,甚至不管是天才人物———是自己单枪匹马取得成功的。”
格拉德威尔将所有人的成功都归之于“一万小时准则”(the10,000 Hour Rule),也即任何领域中成功的关键都与天才无关,要的只是实践,一万个小时的实践———十年一周二十小时的长期磨练。
格拉德威尔的“准则”之所以在美国引起很大反响,是因为如今在美国到处流传着“靠自己的天才成功的男子”的神话,“一万小时准则”无疑是对这种神话的令人警觉的挑战和冲击。
第四篇:怎样练习演讲
篇一:如何训练演讲能力
如何训练演讲能力
一、积极心态训练
1、自我暗示:每天清晨默念10遍“我一定要最大胆地发言,我一定要最大声地说话,我一定要最流畅地演讲。我一定行!今天一定是幸福快乐的一天!”(平常也自我暗示,默念或写出来,至少10遍。)
2、想象训练:至少5分钟想象自己在公众场合成功的演讲,想象自己成功。
3、至少5分钟在镜前学习微笑,展示自己的手势及形态。
二、口才锻炼
(一)每天至少10分钟深呼吸训练。
(二)抓住一切机会讲话,锻炼口才。
1、每天至少与5个人有意识地交流思想。
2、每天大声朗诵或大声讲至少5分钟。
3、每天训练自己“三分钟演讲”一次或“三分钟默讲”一次。
4、每天给亲人、同事至少讲一个故事或完整叙述一件事情。
5、注意讲话时的一些技巧。
a、讲话前,深吸一口气,平静心情,面带微笑,眼神交流一遍后,开始讲话。
b、勇敢地讲出第一句话,声音大一点,速度慢一点,说短句,语句中间不打岔。
c、当发现紧张卡壳时,停下来有意识地深吸口气,然后随着吐气讲出来。
d、如果表现不好,自我安慰:“刚才怎么又紧张了?没关系,继续平稳地讲”;同时,用感觉和行动上的自信战胜恐惧。
e、紧张时,可以做放松练习,深呼吸,或尽力握紧拳头,又迅速放松,连续10次。
三、辅助锻炼
1、每天至少20分钟阅读励志书籍或口才书籍,培养自己积极心态,学习一些技巧。
2、每天放声大笑10次,乐观面对生活,放松情绪。
3、训练接受他人的视线、目光,培养自信和观察能力。
4、培养微笑的习惯,要笑得灿烂、笑得真诚,锻炼亲和力。
5、学会检讨,每天总结得与失,写心得体会。每周要全面总结成效及不足,并确定下周的目标。
精彩讨论:
演讲口才不仅仅是成功学培训才需要的能力:销售员需要,成功学书店的老板需要,促销员需要,日常说服别人需要„„
口才可以说是无处不在的,但现实是很多人缺乏这个能力。要么是惜字如金默默无语,要么是虚话连篇絮絮道道,都需要口才的锻炼才好。
在电影《曼哈顿女佣》中,男主角克服演讲紧张和恐惧有一个办法:演讲的时候,手心里放一个大头针。
此方法未经证实,但我想一个好来坞非常正规的电影,对这样的小细节,没有必要使用凭空杜撰的方式,也许可以一用。
至于作用,我真的不知道,谁真的总紧张不妨一试,反正也不会真的把手扎坏吧。从吸烟的角度来猜想,有时候没烟的时候,嘴里叼个铅笔也能顶很久,可能是从心理学的依赖角度可以分析。
编者短评:
口才不是口若悬河,不是空洞无味的废话堆积,口才是一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智慧、胆量、学识、素质、仪态„„这些方面都要靠一天天的努力来达到的。口才好了有什么用呢?就象写文章一样,人需要一个载体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文章好的人无非还是用那些汉字,而口才好的人也无非发那些音。但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好的口才就更有说服力,更能胜任将来可能发生的说服他人和讲述道理的各种情况。无疑,这样的人,更容易成为一个成功者,就象英语一样,成为每个优秀者必需的工具。
演讲技巧中的4p是指:plan(计划)、prepare(准备)、practice(练习)和present(演讲)。计划(plan)熟悉你的观众,包括知识、经验、需求和目的。根据你希望你听众采取何种行动来制定确你演讲的目的。想象你成功的样子 想象你的观众如何反应 给自己打气 准备开场白 以一个与观众需求相关的问题为开场白 真诚感谢 一个相关的事情 事实和证据 统计数据 类比 示范 声明或引用 事件 展示 不同话题之间的自然过渡 准备一个令人难忘的结尾 3e准备 通过下面3e的准备,可以为自己建立自信心,是演讲成功的关键: 为什么你获得(earn)发表演讲的权利或机会 为什么你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excite)为什么你迫不及待地(eager)就想与你的听众分享你的知识
1.何谓善用空间的演讲
所谓空间就是指进行演说的场所范围、演讲者所在之处以及与听众间的距离等等。演说者所在之处以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的地方最为理想。例如开会的时候、主席多半位居会议桌的上方、因为该处正是最容易汇集出席者注意力的地方。反之,如果主席位居会议桌之正中央,则会议的进行情况会变如何呢?恐怕会使出席者注意力散漫了,且有会议冗长不休的感觉?因此,让自己位居听众注意力容易汇集之处,不但能够提升听众对于演讲的关注,甚至具有增强演说者信赖度权威感的效果。
2.演讲时的姿势如何
演说时的姿势(posture)也会带给听众某种印象,例如堂堂正正的印象或者畏畏缩缩的印象。虽然个人的性格与平日的习惯对此影响颇巨,不过一般而言仍有方便演讲的姿势,即所谓“轻松的姿势”。要让身体放松,反过来说就是不要过度紧张。过度的紧张不但会表现出笨拙僵硬的姿势,而且对于舌头的动作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决窍之一是张开双脚与肩同宽,挺稳整个身躯。另一个决窍是想办法扩散并减轻施加在身体上的紧张情绪。例如将一只手稍微插入口袋中,或者手触桌边、或者手握麦克风等等。
3.演讲时的视线
在大众面前说话,亦即表示必须忍受众目睽睽的注视。当然,并非每位听众都会对你报以善意的眼光。尽管如此,你还是不可以漠视听众的眼光,避开听众
的视线来说话。尤其当你走到麦克风旁边站立在大众面前的那一瞬间,来自听众的视线有时甚至会让你觉得刺痛。克服这股视线压力的秘决,就是一面进行演讲;一面从听众当中找寻对于自己投以善意而温柔眼光的人。并且无视于那些冷淡的眼光。此外,把自己的视线投向强烈“点头”以示首肯的人,对巩固信心来进行演说也具有效果。
4.演讲时的脸部表情
演讲时的脸部表情无论好坏都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演讲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演讲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控制脸部的方法,首先“不可垂头”。人一旦“垂头”就会予人“丧气”之感,而且若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另一个方法是“缓慢说话”。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再者,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6.声音和腔调
声音和腔调乃是与生俱来的,不可能一朝一夕之间有所改善。不过音质与措词对于整个演说影响颇巨,这倒是事实。根据某项研究报告指出声音低沉的男性比声音高亢的男性,其信赖度较高。因为声音低沉会让人有种威严沉着的感觉。尽管如此,各位还是不可能马上就改变自己的声音。总之,重要的是让自己的声音清楚地传达给听众。即使是音质不好的人,如果能够禀持自己的主张与信念的话,依旧可以吸引听众的热切关注。说话的速度也是演讲的要素。为了营造沉着的气氛,说话稍微慢点是很重要。标准大致为5分钟三张左右的a4原稿,不过,此地要注意的是,倘若从头至尾一直以相同的速度来进行,听众会睡觉的。
陈安之
浙江大学的郑强
俞敏洪
翟鸿燊 杨宗华
邹越
余世维
吕志超 篇二:练习演讲的方法
对着镜子练习演讲对着镜子练习演讲是非常有用,也很重要的。你应该知道,在做演讲时,自己的 一举一动都会影响观众的注意力。通过对着镜子练习,你会注意到自己是否在不 断地前后摇摆,是否做一些不易察觉的但是无用的细微动作。观察,并且改正,因为往往是这些让人分心的小动作使得有水准的演说变成了糟糕的演说。对着墙壁练习演讲对着墙壁练习演讲,这与对着镜子演讲相比,是完全相反的方案。对着墙壁演讲 可以使你将注意力都集中在演说的内容上。刚开始你可能会觉得傻(大家刚开始 都这么觉得),但是对着墙壁演讲有助于弄清那些内容不妥的部分——那些没有 说服力的或是难以得体地内容。通过这样的练习,反复推敲的用词和表达语气,获益匪浅。对着朋友练习对着朋友发表演讲,你会感到轻松。而且朋友可以给你提出问题,并且提供诚实 坦白的反馈。如果一个朋友不足以提供这个服务,那么就找其他能够做到的人。发表完演讲后,问下你朋友,找出你的演讲中哪部份是最容易懂的,哪部分是最 难懂的。对着同事(但不是朋友)对着同事(但不是朋友)练习对着非朋友的同事发表演讲也很有用,因为这样可以增加压力,这样在实际演讲 中就更容易克服压力了。同样的,演讲完后询问一下同事,有哪些不太清楚的地 方,或者不太明白的地方。录音这是一个简单的建议,如果你讨厌从答录机里听到自己的声音,那么你也会讨厌 听到自己练习演说。录下你的演说并进行审定,自己鉴定和改正演说中的漏洞和 结巴部分,下次你才会更有进步。排练如果有可能,在正式演讲前的几天前到你的演讲地点进行排练。要准确认真地练习演讲,假装下面有观众,有需要时应使用麦克风。如果你的演讲要穿着正式,那排练时就不要穿短裤。尽量把排练搞得逼真点。在正式发表演讲前,把排练做 得越逼真,到真正那天你就会觉得更简单。篇三:如何练习演讲
练习演讲
演讲的目的可以分为:
a、传道:传授知识,需要丰富的内容做支撑;
b、激励:需要激情与煽动的语言;
c、销售:需要一些对听众有帮助的内容与能产生共鸣的故事;
d、说明:说明一个事情,需要有条理的把事情说清楚。e、宣传:需要听众感兴趣的话题。
◆ 演讲的20 个信念:
1、我喜欢讲话; 2、我喜欢我的声音;
3、我喜欢我自己; 4、我热爱舞台; 5、我的脚下就是一个舞台;
6、只要有上台的机会我就立刻冲上舞台;
7、只要有开口说话的机会我就开口说话;
8、只要开口说话就用肢体动作表达;
9、只要讲话就用眼神表达;
10、只要讲话就用面部表情表达;
11、只要有微笑的机会,就练习微笑;
12、只要有鼓励和赞扬的机会,就要鼓励和赞扬别人;
13、只要有学习的机会,就跟别人学习;
14、我坚信我一定可以把口才练好;
15、我天生就是演说家,随时上台都有最好的表现;
16、我站在台上无人能挡,光芒万丈,无懈可击; 17、台下人越多,越能展现我的魅力;
18、只要我一开始演讲,人们就会为我疯狂;
19、我具有彻底改变人们命运的能力;
20、这个世界将因我而精彩;
■ 《科学发声》训练
一、口部操训练
1、撮唇:10 次,30 秒(用手撮嘴唇)
2、撮脸:10 次,30 秒。(用手撮脸)
3、合口左右撅唇:10 次(左、右为一次),30 秒。(嘴唇合闭,向左撅唇;然后向右撅唇)4、转唇:8*8 拍,30 秒。(嘴唇合闭,顺时针转唇;然后逆时针转唇)
5、双唇打响:30 次,30 秒。(嘴唇合闭,用气迅速冲开双唇,发出声音)
6、弹唇:1 分钟。(用舌尖抵住下唇,迅速弹出;左、右、上轮回)
7、顶腮:30 次,1 分钟。(用舌尖向左顶住左腮,然后换右边)
8、转舌:8*8 拍,1 分钟。(用舌尖沿牙根转圈)
9、做鬼脸:1 分钟。(用力把嘴张开,口腔做转圈动作)
二、气息练习
气息练习主要练习从丹田发声的方法。
1、张嘴吐气★
把嘴自然张开,张大一些,同时用意念使丹田自然鼓起。然后嘴微闭轻轻吐气。(注意:嘴张开的时候不要有意识吸气,当你把嘴张开,自然就有气了。)
2、张嘴打嘟★
把嘴自然张开,张大一些,同时用意念使丹田自然鼓起。然后嘴唇合闭,用气轻轻冲开嘴唇,发出嘟嘟嘟的声音。(注意:嘴张开的时候不要有意识吸气,当你把嘴张开,自然就有气了。)3、打哈欠★
把嘴自然张开,张大一些,同时用意念使丹田自然鼓起。然后嘴继续张开,似打哈欠状态,轻轻吐气。(注意:嘴张开的时候不要有意识吸气,当你把嘴张开,自然就有气了。)
4、一四二呼吸★
轻轻的吸气一个节拍,吸入丹田;然后闭气四个节拍;最后轻轻吐气两个节拍。
5、慢吸快呼
慢慢的吸气,然后快速呼出。
6、慢吸慢呼
慢慢的吸气,然后慢慢呼出。
7、快吸慢呼
快速的吸气,然后慢慢呼出。
三、发声练习
(1)bo-----bo-----bo-----: 3 分钟★
(2)哈---哈---哈---哈---5 次(1 分钟)★
(3)嗨---嗨---嗨---嗨---嗨---5 次(1 分钟)★
(4)da-----da-----da-----da------;60 次,2 分钟。
(5)ga-----ga-----ga-----ga-----:60 次,2 分钟。
(6)ge-----ge-----ge------ge-----:60 次,2 分钟。
(7)“丝”——音:30 秒/次,共2 次,1 分钟。
(8)“衣”-----音:30 秒/次, 共2 次,1 分钟。
(9)数“数儿”:一口气数10 个八拍,“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八二三四五六七八,七二三四五六七八,---------一二三四五六七八”3 次,3 分钟。
(10)数“数儿”:“一二三,三二一,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一口气数3 到4 个回合。2 次,2 分钟。练到声音淳厚、有磁性、有穿透力,嗓子不沙哑四个
台上站姿练习
1、台上站姿训练
(1)两脚平行并拢;
(2)两脚平行,分开约一脚距离;(注:两脚平分不能与肩同宽,若与肩同宽则两脚分的太开,看起来不雅观。)
(3)“稍息式”,即一脚稍前,一脚稍后,重心主要压在后脚上,这样两脚可以调换休息,减轻疲劳。
2、台上仪容
篇四:即兴演讲训练方法
卡协聚焦论坛部 即兴演讲训练方法 汇编
(2013.中南林 卡耐基文化协会 聚焦)一,思维训练
口语表达是思维的外化和工具.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语言表达过程,实际上就是把思维结果表达出来的过程,说话的过程就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转化的过程.考虑话该怎么讲,是一种思维活动,尤其是即兴讲话,是一个激烈的思维过程.它经过思想—句子—词汇—语音的快捷转换过程.这个过程是完整的,如果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影响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训练一般有三种方法:
1.定向思维训练法.是按常规恒定思维的模式.这种思维可以培养我们深入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养成深入分析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良好习惯.
2.逆向思维训练法.是反过来想一想,变肯定为否定,变否定为肯定,变正面为反面,变反面为正面.这种思维方式具有独立发表见解的特点.
3.联想思维训练法.是由一事物想到它事物的训练方法.其特点是一闻知十,触类旁通,使即兴讲话具有流畅性与变通性.
二,智慧积累
1.积累知识,提高文化素养.“知识就是力量”,只有用知识武装自己,讲起话来才能镇定自如,侃侃而谈.
2.大胆交往,学习他人语言.要大胆地与周围人、社会人、各阶层人接触,并主动地进行对话,从中汲取口才营养,学习讲话技巧.
3.自我调节,增强自信心理.凡是有发言的机会,首先要调节好心理,要敢于说话,不要怕,不要躲躲闪闪,更不要说一些“我不会说,说得不好”等“丧气”话,越是这样,越不敢说话.这样容易给人留下哼哼唧唧,唯唯诺诺的印象.
三,临时准备
1.对于不知道的事情不要冒充内行;不要在公共场所谈论别人的缺陷;不要谈容易引起争论的话题;不要到处诉苦发牢骚.
2.了解掌握听众.每到一处讲话,即是三五成群的聊天,也要分个场合,可谓“逢场作戏”.了解听众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文化、职业、年龄、性别等.
四,即兴讲话的禁忌
讲话时,变调失真打官枪,是普遍厌烦的事情.只有使用自然的声音讲话,才能真正打动人.同时语言表达要简单清晰,切忌罗嗦.否则会失去听众.生活中有哪些讲话容易引起人的反感呢?心理学家归纳为十二种:
1.抱怨自己的命运,或夸耀个人的成就;
2.喜欢扮演心理分析家,对任何人的言行都要评头论足;
3.自我膨胀,夸夸其谈;
4.拒绝尝试新事物,不肯听取别人意见;
5.言谈冷淡,缺乏真诚热情;
6.过分取悦或阿谀奉承别人;
7.毫无主见,人云亦云;
8.视自己为焦点人物,一副“舍我其谁”的狂妄姿态;
9.言谈时态度暧昧,模棱两可;
10.言词逞强,喜欢咬文嚼字;
11.经常打断别人话题,影响他人说话兴趣;
12.过渡谦虚,恭维别人.
五,讲话时的技巧
即兴讲话是一种随行就市,临场发挥的行为.所以把开头不要看得过分重要,也不要规定得过于死板,这样会限制讲话的临场发挥.但“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美国著名口才大师洛克伍德说过:“在整个讲话过程中做到轻松地、巧妙地和大家交流思想是困难的.然而,做到这一点的关键是讲话开头的用字表达”.下面引用几个讲话开头的例子,请大家欣赏.
例一:直入式.著名诗人学者、民主同盟党中央委员闻一多的《最后一次演讲》中说道,“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竞犯了什么罪,竞遭如此毒手?他只不过是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是偷偷摸摸的来暗杀,这成什么话?”《最后一次演讲》的开头语,闻一多几呼没有做任何铺垫,一开始就一连串激昂的感叹句把演讲直接引入正题,给听众一种畅快淋漓的印象.
例二:引用式.吕元礼的《祖国—母亲》中说道,“人们常说,第一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天才;第二次把美人比作花的是庸才;第三把美人比作花的是蠢才.不错,如果人云亦云,鹦鹉学舌,那么,就是再美妙的比喻也就会失去光彩.但是在生活中却有这样一个比喻,即使你用它一百次、一千次、一万次,也同样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同志们或许会问,这是个什么样的比喻呢?那就是,当你怀着赤子之心,想到我们祖国的时候,你一定会把祖国比作母亲.”吕元礼的演讲引用了一个讽刺的谚语,说明了对重复比喻的厌烦,然后话锋一
转,强调另一种比喻可以不厌其烦的运用,引出了演讲的主题《祖国—母亲》.这样的开头方式,既由于谚语铺垫显得水到渠成,又由于谚语的使用而显得贴近生活.
例三:提问式.蔡畅的《一个女人能干什么》中说道,“今天,我讲一个问题,一个女人能干什么?一个女人能干什么呢?我的回答是:能干,什么也能干;不干,什么也不能干.能干又不能干,不能干又能干.为什么这样说呢?要确定女人能干不能干,有两个条件.一个是要看环境,另一个是要看个人的努力.如果环境好,自己不去努力,只靠人家那就什么也不能干.如果自己努力干下去,就可以得到好的结果.如果努力干,就是从那些小的具体工作到管理国家大事都能够干,如果不干,就会变成社会的寄生虫.” 蔡畅通过提问来引发听众的兴趣,再经自问自答的形式来阐发自己的观点.这样会给听众留下清晰的印象.
开头的方式很多,还有故事式、悬念式、自我介绍式等,希望大家以后在实践中慢慢体会.
例一:如何表现自信心.继拿破仑之后法国历史上传奇总统戴高乐的《谁说败局已定》中说道,“那些身居军界要职的将领们已经组成了一个政府.这个政府以我们的军队吃了败仗为由.毫无疑问,我们确是吃了败仗,我们陷于包围之中.我们之所以受挫,不仅是因为德军人数众多,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飞机、坦克和战略.正是这些,使我们的军队不知所措.但是难道已经一锤定音,胜利无望,败局已定吗?不,绝不如此!请相信我,因为我对自己说话胸有成竹.我告诉你们,法兰西并没有失败.我们完全可以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并有朝一日扭转乾坤,取得胜利.” 戴高乐在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形势后,他以一位领袖所具有的宏大气魄,断然否定了暂时的失败,表现出了对困难的极大蔑视和对胜利的坚定信心. 例二:如何增强号召力.英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要为自由而战斗》中说道,“战士们,你们别去为那些野兽们买命啊!他们鄙视你们,限定你们的伙食,拿你们当炮灰.你们别去受这些丧失理性的摆布,他们都是机器人,长的机器脑袋,机器心肝!可你们不是机器人,你们是人,你们有着人爱.”卓别林的演讲,对于盲目状态下被人利用的士兵具有强大的号召力,他以战士的立场,分析了大独裁者带给他们多方面的伤害,号召不要去买命当炮灰.
例三:如何吸引听众.有一位不知姓名的演说家有一演讲,“关于抽烟,我想了很久,为什么吸烟的害处那么多,而人们还是要吸呢?我又仔细想了想,可能抽烟有三个好处:一是不会被狗咬;二是家里永远安全;三是永远年轻.大家要问,那为什么呢?因为:一是抽烟人多为驼背,狗一看见他弯腰驼背的样子,以为要捡石头打它呢;二是抽烟的爱咳嗽,小偷以为人还没有睡觉,不敢行窃;三是抽烟有害健康,减少寿命,所以永远年轻.这段笑话一开始讲了所谓的“三个好处”,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听众,把人带入好奇.后来将吸烟的三个好处一一说明,使听众很快恍然大悟.
例四:如何拉近听众距离.原国家主席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讲话》中说道,“很久以前,就想和你们做新闻工作的同志们谈一谈,我过去只和新华社的同志谈过,和多数同志没有谈.谈到办报,我是个外行,没有办过报,也没有写过通讯,只是看过报.因此,你们工作中的甘苦我了解的不多.但是作为一个读者,我可以向你们提点要求.你们写东西是为了给人家看,你们是为读者服务的,看报的人说好,你们的工作就做好了.看报的人从你那
得到材料、得到经验、得到教训、得到指导,你们的工作就做好了.”刘少奇作为国家主席,在讲话中没有摆官架子,也没有打官枪,说自己是门外汉,是一个普通读者,以这种身份提出意见,一下子拉近了领导与群众的距离,听众自然会认真的听他讲话.
例五:如何消除对抗心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出访印度时,一天晚上召开演讲会,有一帮印度记者扬言要发难总理,当工作人员得知后,将这个情况报告了总理,总理说,“你们放心吧,新德里的子弹打不倒我”.于是总理毫不顾及地走进了会场.总理一上讲台,有位记者喊“中国佬,滚出去!”这时总理双目扫视了一下会场,然后语音沉稳,却极富魅力的开始演讲.台下记者“唰唰”地记录着.总理重审了中国的立场后说“中国,印度,都有着5000年的古老文明,印度的佛教经典,曾给中华民族的成长注入过丰厚的营养,中国的四大发明,也为印度的经济、文化繁荣做过贡献.几千年来,我们一直和平相处,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印之间从未发生过真正的战争.我希望,两国即使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应坐下来通过协商解决.切不可对上辜负列祖列宗,对下害了后代子孙.”讲话结束后,会场爆起了掌声.总理利用赞美的方法消除了听众的对抗心理,使听众产生了民族自豪感和心理认同感.
例六:如何激发听众同情心.青年演讲家谢伦浩《愿天下的父母都幸福》中说道,“王军山老人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后来又拣到一个弃婴.王奶奶含辛茹苦把他们五个抚养成人,一个个都成了家.王奶奶健壮时争来抢去,成了“廉价保姆”、“全自动洗衣机”.老人年纪大了,身体一年不如一年,儿女们为赡养问题犯愁,当皮球一样踢来踢去.当王奶奶丧失了自理能力时,更加惹儿女们厌恶.有一天,儿女们凑到一起,商量要送王奶奶去医院看病,并再三叮咛老人,到医院后什么也不要说.结果去的不是医院,而是火葬场.可怜的王奶奶躺在送尸车上,静静的等着医生为她看病,心里还暗暗想着回家如何报答儿女们,结果被送进了火化炉.同志们啊!这不是传说,是实实在在真人真事啊!”演讲者通过这个令人发指的事件,使听众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演讲的效果.
例七:如何增强说服力.有一篇不知姓名的演讲者,他说“‘嘴上无毛’就一定‘办事不牢’吗?古今中外有许多军事家,恰恰都是风华正茂的时候,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民族英雄岳飞,20多岁带兵抗金,任节度大使时才31岁.其儿子12岁从军,14岁打随州率先登城,20岁就当上了将军;率大军席卷欧洲的拿破仑,24岁就是上将;周恩来26岁就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叶挺17岁当了军长;刘志丹24岁任红十五军团政委.由此可见,‘嘴上无毛’与‘办事不牢’并无关系.关键是有才无才,俗话说,有才不在年高,无才空活百岁.”这位演讲者用充分的事实,论证了“嘴上无毛”未必“办事不牢”这样一个观点,说明了年龄与才能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以增强对听众的说服力.
例八:如何巧用数字.有位演讲者是这么用数字的,“是啊!谁也不可否认,大国不等于强国,我们的综合国力不强,我们的装备还很落后,我们的技术还不先进,尤其可怕的是‘人均’二字,长期约束着我国的国民经济.据有关专家预测,我国土地资源最多能载9.5亿人,如今已有12亿,这12亿张嘴并在一起就有3平方多公里;一年喝掉的酒能装满一个半杭州西湖;一天抽的烟排列起来相当于我国东西长3个来回;一天吃的粮食能装7万辆大卡车.”这位演讲者为了说明12亿人口的消耗,用了4组数字给听众留下了难忘的影响,深感我国人口的压力.
讲话的结束语用好了能起到预想不到的效果.结尾的方式有:总结式、升华式、启发式、号召式等. 篇五:如何练好演讲
1、朗读朗诵。
自己读书,大声地读出来。每天坚持朗读一些文章,既练习口齿清晰伶俐,又积累一些知识量信息量,更重要的是对身体大有裨益,清喉扩胸,纳天地之气,成浩然之身!大家多读一些积极向上的文章,特别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我们强烈建议大家能够读熟背透。每天坚持朗读半小时以上,坚持两年三年,你不是大师也成大师!
2、对着镜子训练。
建议你在自己的起居室中或是办公室某一墙面安装一大镜子,每天在朗读过程中,去对着镜子训练,训练自己的眼神,训练自己的表情,训练自己的肢体语言,这样效果更好。
3、自我录音摄像。
如果条件允许,我建议您每隔一周时间,把自己的声音和演讲过程拍摄下来,这样反复观摩,反复研究哪儿我卡壳了,哪儿手势没到位,哪儿表情不自然,天长日久,你的口才自然进步神速。看一次自己的摄像比上台十次二十次效果都好。
4、尝试躺下来朗读。
如果你想练就一流的运气技巧,一流的共鸣技巧,我教你一个非常简单的方法,就是:躺下来大声读书!当我们躺下来时,必然就是腹式呼吸,而腹式呼吸是最好的练声练气方法。每天睡觉之前,躺在床上大声地朗读十分钟,每天醒来之前,先躺在床上唱一段歌,再起来。坚持一至两个月,你会觉得自己呼吸流畅了,声音洪亮了,音质动听了,更有穿透力了,更有磁性了!
5、速读训练。
这种训练目的,是在于锻炼人口齿伶俐,语音准确,吐字清晰。
方法:找来一篇演讲辞或一篇文辞优美的散文。先拿来字典、词典把文章中不认识或弄不懂的字、词查出来,搞清楚,弄明白,然后开始朗读。一般开始朗读的时候速度较慢,逐次加快,一次比一次读得快,最后达到你所能达到的最快速度。读的过程中不要有停顿,发音要准确,吐字要清晰,要尽量达到发声完整。因为如果你不把每个字音都完整地发出来,那么,如果速度加快以后,就会让人听不清楚你在说些什么,快也就失去了快的意义。我们的快必须建立在吐字清楚、发音干净利落的基础上。我们都听过体育节目的解说专家宋世雄的解说,他的解说就很有“快”的功夫。宋世雄解说的“快”,是快而不乱,每个字,每个音都发得十分清楚、准确,没有含混不清的地方。我们希望达到的快也就是他的那种快,吐字清晰,发音准确,而不是为了快而快。
6、即兴朗读。
平时空闲时,你可以随便拿一张报纸,任意翻到一段,然后尽量一气呵成的读下去。而且,在朗读过程中,能够注意一下,上半句看稿子,下半句离开稿子看前面(假设前面有听众)。长期以往,你发现自己记忆力加强许多,快速理解力和即兴构思能力也在加强。
7、背诵法。
背诵,并不仅仅要求你把某篇演讲辞、散文背下来就算完成了任务,我们要求的背诵,一是要“背”,二还要求“诵”。这种训练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培养记忆能力,二是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尝试去背诵一些文章,一篇一篇地去完成。天长日久,那些文章字句自然就转化为自己的词语了,练到一定时间就能张口就来口出华章。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8、复述法。
复述法简单地说,就是把别人的话重复地叙述一遍。可以找一位伙伴一起训练。首先,请对方随便讲一个话题,或是一个故事。自己先注意倾听。然后再向对方复述一遍。这种练习在于锻炼语言的连贯性及现场即兴构思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如果能面对众人复述就更好了,它还可以锻炼你的胆量,克服紧张心理。
9、模仿法。
我们每个人从小就会模仿,模仿大人做事,模仿大人说话。其实模仿的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我们小时候学说话是向爸爸、妈妈及周围的人学习,向周围的人模仿。那么我们练口才也可以利用模仿法,向这方面有专长的人模仿。这样天长日久,我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就能得到提高。
①模仿专人。在生活中找一位口语表达能力强的人,请他讲几段最精彩的话,录下来,供你进行模仿。你也可以把你喜欢的、又适合你模仿的播音员、演员、相声表演家等的声音录下来,然后进行模仿。②专题模仿。几个好朋友在一起,请一个人先讲一段小故事、小幽默,然后大家轮流模仿,看谁模仿的最像。为了刺激积极性,也可以采用打分的形式,大家一起来评分,表扬模仿最成功的一位。这个方法简单易行,且有娱乐性。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讲的小故事、小幽默,一定要新鲜有趣,大家爱听爱学。而且在讲之前一定要进行一些准备,一定要讲得准确、生动、形象,千万不要把一些错误的东西带去,否则模仿的人跟着错了,害人害己。
③随时模仿。我们每天都听广播,看电视、电影,那么你就可以随时跟着播音员、演员进行模仿,注意他的声音、语调,他的神态、动作,边听边模仿,边看边模仿,天长日久,你的口语能力就得到了提高。而且会增加你的词汇,增长你的文学知识。
④要求要尽量模仿得像。要从模仿对象的语气、语速、表情、动作等多方面进行模仿,并在模仿中有创造,力争在模仿中超过对方。在进行这种练习时,一要注意选择适合自己的对象进行模仿。要选择那些对自己身心有好处的语言动作进行模仿,我们有些同学模仿力很强,可是在模仿时都不够严肃认真,专拣一些脏话进行模仿,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低级的趣味,我们反对这种模仿方法。
10、描述法。
小的时候我们都学过看图说话,描述法就类似于这种看图说话,只是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图,还有生活中的一些景、事、物、人,而且要求也比看图说话高一些。简单地说,描述法也就是把你看到的景、事、物、人用描述性的语言表达出来。描述法可以说是比以上的几种训练法更进一步。这里没有现成的演讲辞、散文、诗歌等做你的练习材料,而要求你自己去组织语言进行描述。所以描述法训练的主要目的就在于训练同学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的条理性。在描述时,要能够抓住特点进行描述。语言要清楚,明白,要有一定的文采。一定要用
描述性的语言,尽量生动些,活泼些。这可以训练我们积累优美词语的应用能力。
11、角色扮演法。
在我们的培训过程中,经常让学员进行角色扮演,组织角色语言去演讲,叫“情境模拟训练法”,比如扮演律师,扮演市长答记者问,扮演领导开动员会,扮演新郎新娘即兴发言等等,还可以选择小品中的角色扮演,直接让学员去演小品,去扮演作品中出现的不同的人物,当然这个扮演主要是在语言上的扮演。这种训练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语言的适应性、个性,以及适当的表情、动作。
12、讲故事法。
我们的口才培训,要求学员能够讲100个以上的故事,不同时候要能够讲不同的故事,而且现场就能想出符合场合的故事。这就要求我们积累大量的素材。同时还要讲得动听,讲得精彩,熟能生巧,讲多了口才就来了!
13、积累知识,多翻翻字典、成语词典。
建议各位办公桌上和家里都放一本《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成语词典》,有空就翻翻,不认识的字多看看,认识的字也再看细些,你会发现中国的文字博大精深,坚持下去,你的词汇量会越来越多,你的口才自然越来越棒!
14、对口才产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的焦点在口才训练上时,你必然就会关注平时生活工作中的口才技巧。兴趣在哪里,焦点到哪里;焦点到哪里,学问到哪里!这种方法进步更快。即使看电视,也在注意台词的优美,交际的仪态,幽默的笑眼,必然进步神快!
15、写日记。
写日记是最好的自我沟通的方法,每天写上一千来字,既整理自己的思路,反省当日之进步与不足,梳理自己的情绪,释放一些不快,又可以学会遣词造句,天长日久,手能写之,口必能言之。
16、多找机会上台。
很多同学认为生活中缺少锻炼的舞台,没有公众场合发言的机会。其实,这是一种误区,我们平时生活工作中,公众演讲的机会太多了,只是我们没有发现,没有这个意识去参与。
如果你想突破口才瓶颈,你一定要多找机会讲话。
第五篇:怎样练习800米
800米跑是一种有氧无氧跑的典型项目。对有氧供能和无氧供能的要求都很高,因此,训练既要改善心脏和循环系统功能,增强有氧供能能力;又要改善肌肉工作能力,增强无氧供能的能力。
变速跑的生理效果,首先是增加心脏容量,改善跑的过程中心脏对循环系统的泵血能力,从而更好地向工作中的肌肉提供血液,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即提高了耐久能力。
间歇跑的生理效果,是引起肌肉中的血液的“过度酸化”,为了消除“过度酸化”对肌肉工作能力的影响,就要求血液中有大量的碱储备,发挥中和作用。运动员有了更好地抵抗较长时间“过度酸化”和供氧不足的能力,便提高了无氧供能能力,即提高了速度耐力。
匀速跑(或定时跑)也有变速跑同样的生理效果,经常采用,会对肌肉收缩的生物化学变化发生影响,使肌肉中肌糖元增多,有氧分解产生能量供给肌肉收缩的能力提高,而相反地使发挥速度所需要的无氧分解能力,因得不到锻炼而相对削弱,所以会影响速度,进而影响其他专项成绩,因此不适宜体育考生的800米训练。
体育生800米训练, 第一阶段多采用变速跑训练;第二阶段变速跑和间歇跑训练交替采用;第三阶段多采用间歇跑的训练。
二、周训练计划中,800米训练的合理安排
周训练计划是根据阶段训练计划所规定的任务、内容与要求制定的。在制定周训练计划时,要准确地掌握学生的训练情况,根据学生现有的训练水平,周密地考虑训练的运动负荷量,兼顾各专项训练。周训练计划中的800米训练安排:在第一、第二阶段,每周一般要有两次,第三阶段每周不得少于一次,训练间隔不得少于两天;必须与力量素质训练(特别是杠铃负重练习)叉开,一般安排在大强度力量素质训练前一到两天,或者周末,通过星期天的调整,以求达到超量恢复。
三、一次训练课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体育考生800米训练,第一阶段逐渐增加运动负荷量,第二阶段在增加运动负荷量的同时加大运动负荷强度,第三阶段只上强度而不增加运动量(或适量减小运动量)。下面是第二阶段800米训练运动量及强度的课计划安排:
1.变速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4倍左右,如采用150米、200米快速跑,中间用100米慢跑作为调整,训练量为:跑12~14个快跑150米+慢跑100米;或者跑10~12个快跑200米+慢跑100米。快跑段的强度不低于70%,慢跑段的时间不超过快跑段时间的三倍。
2.间歇跑的运动量及强度安排
每次训练课的跑量是800米专项距离的3倍左右,如采用200米、300米、400米的间歇跑,训练量为:10~12个200米跑;或者6~8个300米跑;或者5~6个400米跑。跑的强度不低于自己最高速度的80%为最佳。如果跑的强度在70%以下,对人的机体就没有足够刺激,对提高成绩意义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