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雏菊》观后感
用天真的心去爱,用生命的勇气去承受
曾在某处看到这句话,“爱一个人,就是要承受他生命的碎片”,再看到这句话,知道是一部电影的广告语。
似乎所有人都把这看作是两个男人对一个女人的爱,但是,抱歉,如果说当我看完第一遍时只是难以赞同这种说法,那么当我看完第二遍后,可以肯定地说,这种说法不过是女人浪漫自欺的幼稚想法,女人会爱上警察,便是最好的证明。
一个三十岁的男人,还是个警察,在异国执行任务,被一个单纯、漂亮又带点小幻想的年轻女人一厢情愿地爱上,尤其是他还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既然他是个正常的男人,就不难理解他会对那个看似美丽的误会不置可否,“我不能说我是那个人,但我更不能说我不是那个人。”警察对女人的感情是基于她对他的爱,出于普通人的正常需要,而不是因为他爱她,甚至在之后的情节中,我也找不出他爱她的证据,看到的不过是一个成年男人的心理轨迹。杀手是个坏孩子,但终归是个孩子。看她跳跃着跑过独木桥,神情中有点害怕又带点得意,静静坐在开满雏菊的草地上画画,他开始后悔自己为什么做了杀手,他的生命无法再那样简单、有那样简单的开心。看她再跳跃着过桥却掉进了河里,他像个冲动的少年飞奔了出去。亲手为她建起一座桥,经过她身边时用手遮住脸却掩藏不住笑容,这点小聪明出卖了他的天真和快乐。然而,他是个保守的人,他的保守不仅仅表现在杀手生涯中,也表现在他对爱情的态度中,他选择远远地看着她,而不利用谎言去接近她,选择守护在她身边,而不让她知道他才是她等待的人。孩子的心理永远是矛盾的,冲动与谨慎的冲撞、情感与理智的较量。他把她的画存放在自己的小船上,去广场边租了一个房间,把枪存放在那里,他固执地不把这两件东西存放在一起。他因为她喜欢上画,在她喝咖啡时举杯,在她离开时挥手再见。他未必真正懂画,却能记住那些冗长枯燥的介绍,他出现在警察身边,带点嫉妒、带点天真、带点挑衅,警察流露出不解还带点不屑。他为了保护她冒失开枪,在那一刻没有什么比她的生命更重要,如果有人质疑他瞄准警察的瞬间,那是因为他明白如果警察中枪,就不会再有子弹横飞而可能误伤她,他最终选择了一个非关键性部位开枪,包括在楼梯上他开的那一枪,只是为了阻止警察追踪他。他接到任务去杀警察,却为了她选择放弃,警察自信满满让女人作选择,更想利用他钓一条更大的鱼。他在她身心受创之后守在她身边,在她重逢旧爱后宁可用生命换她的幸福,但在警察的心目中,任务、前程远比一个爱自己的女人重要,哦,我们无法苛责一个职责在身的人,对吗?所以我们要原谅他离开,理解他不回来,但是如何能把那种在即将失去一件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时产生的失落与妒嫉混合的情绪误解成爱呢?这个女人,又该怎么说她呢?对爱怀着天真浪漫的幻想,为一个人的爱固执地坚持,幸运的是她最终明白了什么才是爱。一个内心纯洁的孩子和一个理性骄傲的成年男人,教女人懂得什么才是爱。就像那句广告语“爱一个人,就是要承受他生命的碎片”,他因为爱她选择承受距离,因为爱她选择承受面对,更因为爱她选择承受放弃,而她在懂得爱之后亦选择了承受一切不圆满。
这是一部拍给女人看的电影,“我梦寐以求的爱,原来近在咫尺”,不知有多少人明白了,不知有多少人还在自欺。
第二篇:雏菊简介观后感
在阿姆斯特丹这座美丽的城市里,香港导演刘伟强为我们上演了一出由一朵小花引起的生死恋战。本期节目为您介绍这部动作爱情片《雏菊》。
阿姆斯特丹,两个男人爱上了同一个女人,注定了一段纠缠的故事。全智贤饰演的惠瑛是画家,在这个陌生的城市里,她每天到广场帮路人画肖像,而像她一样风雨不改的,还有某人送来的一盆雏菊。每天雏菊总是准时送到,让她心里悸动而好奇。
一天,由李成宰饰演的郑宇匆匆而过时遇上了画家。他本是国际警察,为追捕一个杀手来到这个城市,明明是他在追捕别人,但他却先被纯真善良的惠瑛俘获了。诸多巧合下惠英认定郑宇就是自己心中的那个人。熙熙攘攘的广场上,郑宇静静地坐着,让惠瑛给他画肖像画。两人的脸上,满是幸福的味道。他们的爱情在萌发盛开。
一个普通的周末,惠英与往常一样与郑宇相约在广场见面,突然的枪击让广场陷入了一片混乱在慌乱中,郑宇和惠英双双受伤。重伤的郑宇被送回韩国修养,惠英则失去了自己的声音。
这些情景,送花人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他的身份注定了他必须给郑宇让出位置,对惠瑛默默付出。因为,他就是郑宇所寻找的杀手,由郑宇成饰演的朴义。得知郑宇不会再次回到自己的身边,惠英伤心到了极点。此时强烈的爱终究让朴义不再躲在暗处,他决心争取幸福,朴义违反了杀手的准则出现在惠英的面前,和惠英在一起度过了一段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惠英的画展如期举行了,惠英没有等来郑宇却等来了郑宇殉职的消息。然而,事实终究会被揭穿,执行暗杀郑宇任务的杀手正是朴义。
或许二人在法律上,感情上的鲜明对立,注定了不完满的结局。朴义决定执行完最后一次任务便带着惠英远走高飞。从昏迷中清醒过来的惠英终于被朴义这份深沉的爱所打动,她发疯似的跑去阻止朴义,不让他再次犯下难以宽恕的错误。面对惠英的爱,朴义终于放弃了任务,平静的出现在了惠英面前,然而,不幸却降临在惠英头上。鲜血在惠瑛描有雏菊的花布上蔓延开来……
影片结束了,我们却依旧沉溺在这段忧伤的爱情中无法自拔,电影不是瞬间随意拍摄出来的商品,电影的完成不是关机就结束,持续地沉浸着便是这段没有结果的爱情所要诠释的,也是电影地带想要带给你的视觉感受。
第三篇:雏菊观后感(精选)
电影《雏菊》观后感
一、观电影《雏菊》
2011年11月,在一节平凡的课堂里,孔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电影《雏菊》。这部电影说的是发生在阿姆斯特丹的一段爱情故事,在那个夏天,火药味十足的冷酷灵魂与冬日暖阳般温暖的灵魂,来到了一个女人面前„„正准备个人画展的画家慧英(女主角)在广场上画着肖像画,在陌生的城市阿姆斯特丹里能够让她坚持的只有她初恋的回忆。从未谋面的男人,却给慧英一种美丽的触动,慧英把自己画的雏菊寄给了他,而他的回信总是带着雏菊的花粉。突然从某天开始,总有一个男人在同一个时间来画肖像画,慧英的心里开始有了微妙的变化„„
《雏菊》的制作人郑勋拓,是i-film制作公司的代表理事。担任本片剧本写作的是韩国导演郭在容。他们的这部电影《雏菊》深深的触动了我,有伤感也有美。《雏菊》这部影片延续了郭在容注重影像美的传统。从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几乎全为真景实地拍摄,这部影片大部分场景都在阿姆斯特丹拍摄,中间也穿插了在巴黎、纽约、伦敦、罗马等都市的场景。在预告片上更是有风光绝美的蓝天绿地、小桥流水。无不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观《雏菊》之我感
观《雏菊》这部电影后我就我个人的感想叙述如下:
(一)、雏菊,我从字面理解的意思是:还未长大的菊花。雏菊的花语是埋藏在心底的爱,又叫做看不见的爱。在这部影片里,作者
1以“雏菊”命名,我认为作者的意图要说明的应该是一段未能发展成熟的爱情。《雏菊》的故事情节简单明了的,韩式的煽情,淡淡的却充满伤感之情。
(二)、在影片的最后,朴义去执行最后一项任务——杀死郑宇的上司。醒来的惠英知道了朴义的身份,她赶到了当年的枪案现场,用唇语感化了朴义。她挡住了那颗射向朴义的子弹,她的鲜血溅在了那幅《雏菊》上。他们的爱就此凋谢,他们终于可以感受到对方的体温,他们终于了解到了对方的那一份爱。愤怒让朴义杀死了所有的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然而他们的爱情也由此结束了。
(三)、那么他们的爱情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呢?这是一个值得人们思考的问题。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出,因为朴义的职业是秘密的职业杀手,所以他不能完全的跟对方陈实自己的身份,这也许对他们的爱情发展结局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是想一下如果朴义不是职业杀手,那么他就可以跟女主角发展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就可以不卷入那场“战斗”,那么她们的爱情结局也就不会是以悲剧而告终。
《雏菊》不仅仅引发了我对悲惨爱情的深思,也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对当下大学生的热恋更是一面镜子。在影片《雏菊》中所展示的人性美,心灵美,精神美正是眼下这个物欲横流,焦躁不安的社会迫切需要的。如果每一个人心中多一份爱,多一份宽容,那么校园也将变得和谐美好,社会也将变得和谐美好,没有战争的喧嚣,没有了残酷的竞争,没有彼此间的争权夺利,那么和谐世界的美好理想定会早日实现。
(四)、看完这《雏菊》部影片后感想总有万千,从中我看到了爱情的悲剧,也看到了隐藏的美,更看清了事情发展的本质,它不仅仅给我们爱情悲剧的感受和深思,更给我们以深深的教育与启迪。“三思而后行”,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我希望这句话也同样能影响着其他人,在面对爱情或者其他事时都要“三思而后行”,也不至于“悲剧”来的那么严重。
第四篇:雏菊影评
雏菊,隐藏的爱
——《雏菊》影评
摘要: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雏菊,隐藏的爱。雏菊,绽放在最华丽的瞬间,清新淡雅,静美而坚强。关键词:唯美 伤感
引言
《雏菊》取景于荷兰的阿姆斯特丹——花的王国,在那里充满了浪漫的色彩。但在这样古朴浪漫的城市中,导演却设置了三个矛盾极为对立的三个角色。天真无邪的女画家惠瑛,坚毅的国际刑警正佑,还有一个全片都未提及姓名却是本片男主人公的职业杀手。这三个人在这个古朴浪漫的城市演绎了一个唯美忧伤的爱情故事。
《雏菊》是2006年由刘伟强执导,全智贤、郑宇成、李成宰联袂主演的韩国电影。该片以黑帮作为故事背景,描述了郑宇成扮演的杀手和李成宰扮演的刑警同时爱上了全智贤扮演的金惠瑛,也随之展开了逃避不了的生死冲突的爱情纠葛。《雏菊》在黄金周期间,票房一路走高,上映8天,即在一片叫好声中全国票房突破千万,成为韩国片在内地上映的新票房纪录,并获得了韩国电影大钟奖,最佳女演员奖等多个奖项。单就目前的成绩来讲,《雏菊》已稳稳位于历年来韩国电影在内地的票房首位。解读一:雏菊造型的意味
影片开头就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安逸田园景观的空镜头,给人以大自然生机盎然的景观。通过雏菊清新淡雅的画面,联系女主角惠瑛静美而坚强的形象,唤起观众的共鸣,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从而烘托和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与感情的变化。
影片中多处刻画雏菊的,在影片开头时出现的是一个雏菊的空镜头,女主角出场,在开满雏菊的田园间自由地骑着单车,画外音“对我来说,雏菊就像小向日葵。梵高画向日葵,我画雏菊。”空镜头定位在一片灿烂的雏菊上,点明本片的主题是“雏菊”,也就是隐藏的爱。雏菊花小而洁白,散发着淡淡清香,奠定本片唯美却有淡淡忧伤的电影基调。
惠瑛最爱画的就是雏菊,杀手第一次见惠瑛也是在开满雏菊的山坡上,雏菊一方面呼应惠瑛纯洁的心灵,另一方面也表现隐藏在杀手心里对惠瑛的爱。
惠瑛第一次在广场上遇见正佑时,他无意间拿了一盆雏菊,花盆看似不起眼,但是盆中雏菊却开得天真烂漫。影片对雏菊拉伸镜头,做了特写。天真烂漫的雏菊也表现惠瑛此时的心情,如雏菊般沐浴在阳光下。
正佑第一次来到惠瑛的店里,他脚下杀手送来的花在风中开得灿烂,却在风的吹拂下摇曳地有种凄凉之感,这是杀手爱情无情地被正佑代替的无奈与凄凉。惠瑛伸手去接花时踉跄了一下,突出此时送花人被正佑印证惠瑛内心的激动与开心。
本片共出现过三种花,雏菊、黑色郁金香和黄玫瑰。雏菊和黑色郁金香的对比“花可以送来爱情,也可以送来死亡”。雏菊的花语是“隐藏的爱”,而黑色郁金香的花语是“忧郁的爱”,这些都表达杀手对惠瑛的爱。而正佑送给惠瑛的黄玫瑰,花语则为“道歉”,这为下文正佑对惠瑛把自己误认为是初恋,而由于自私未揭穿的抱歉之意。
解读二:广场上的大钟 广场上的大钟响起,这与《情书》中博子在藤井树家中时大钟响起是一样的:当博子翻看相册的时,房间里钟声突然响起,相伴音乐也由先前的低回忧伤变为悠扬欢快,这就有一种异想天开的天启意味。接着铿锵的指针走动的声响,便是博子按耐不住的激动心情的写照。
4:15,那是每次“flower”,“花已送到”的时间,此时广场上的钟声响起,正佑手拿一盆雏菊出现在惠瑛面前。在对的时间、对的地点,遇见了手拿雏菊的正佑,惠瑛把他错认为就是每天送花的人。
4:15,广场上大钟再一次响起,背景音乐轻松欢快,惠瑛给正佑画像乐此不疲,两个人在广场上非常开心,悠闲的度过他们热恋的甜蜜时光。
惠瑛失语后,正佑由于内心的抱歉而躲着惠瑛。4:15,广场上的大钟响起,杀手来接惠瑛回家。画外音“她那么悲伤,我不能只躲在远处看着她了”,大钟的响起意味深长,4:15,这又重新开始了杀手和惠瑛的故事。
解读三:三人纠结的关系
第一次影片中三个人同时出现在广场上,三个人分别在三个不同的角度,正佑作为国际警察,以画像打掩护,看着远处的犯罪团伙活动出了神,惠瑛则在看着正佑作画出了神,而广场楼上的杀手此时高度紧张,甚至能听得见他的心跳声,最有意味的是,他从狙击枪瞄准镜中看着正佑和惠瑛,说明此时他高度戒备,一是因为他作为杀手的职业习惯,二是因为他隐约感受到了惠瑛对正佑的感觉。瞄准镜里,惠瑛在阳光下微笑,如一朵盛开的雏菊,映衬此时惠瑛心里对正佑的喜欢。
在惠瑛家里,惠瑛、正佑、杀手三个人第一次面对面,影片采取平行视角将三个人从三个角度同时展现在一幅画面上,杀手被关在屋里,看着关上的门,内心焦虑、忐忑,独处一室却什么也做不了,也更显得悲凉。惠瑛眼里噙满泪水,那是多日不见正佑内心的百感交集,什么责怪、抱怨都没有,只有一句“你过得好吗”,表现惠瑛的爱很无私,她也是个宽容的人。正佑本来是下定决心要来告诉惠瑛事实真相的,他偷走了原本是惠瑛对杀手的那份爱,也利用了惠瑛来为自己作掩护还使她受了伤,脸上写满了抱歉。平行视角的对比刻画人物,镜头直切人物内心,导演最大限度的利用这个情节来表现主人公的真实情感和情绪,两次开门间的对比,女主角的芳心属谁就一目了然,而关门的动作设计,不仅强化了这一信息,更带出了两位男主角的情绪表达,当镜头把三个人物的画面同时拉在一个
平面上时,三个人物,三种表情,三种痛苦,轻声的敲门,飞快地开门,长久的定格,长久的压抑,正佑的喜悦、歉疚、无措;惠瑛的吃惊、委屈、欢喜;杀手的惊慌、嫉妒、郁闷,那是三个因为不同原因而备受煎熬的灵魂,通过镜头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人物内心的挣扎与痛苦,画面极具感染力。杀手深深的爱着女孩,女孩却误把刑警当成了那个未曾谋面的初恋对象,刑警却又误以为杀手才是女孩的恋人。三个人都在等候中默默的付出爱,也在默默的爱中痛苦着。
解读四:背景音乐《雏菊》的配乐留下了一个个感动的印记,尤其是对于西方古典印象派音乐的运用更是恰到好处的,让整个片子回荡在一派古典和悠扬当中,演绎的从容而自然,满是清新的气息。穿插在《雏菊》中的音符那样的静谧柔和、自然美好,把一段伤感的爱情故事烘托得令人心醉。黑管、钢琴、大提琴,旋律优雅伤感,淡淡的,就像清新的雏菊盛开在山野...影片刚开始,清新淡雅的钢琴声缓缓地将我们拉进了惠瑛的回忆里,一幅美丽宁静的画面铺陈开来。在一条河流的对岸有漫山遍野的雏菊,因此,作为画家的女主角惠瑛每天都要经过河流上面的独木桥,到对岸去画雏菊。一次,惠瑛在过独木桥桥时不小心掉进了河里。这时,低缓的弦乐与悠扬的小提琴悠然响起,准确地表达了惠瑛当时的心态,虽然内心对于落水仍然心有余悸,但因陷入了美好的回忆而又倍感幸福。然而,一段时间过后,她惊奇地发现桥上的独木桥被一座宽阔的木板桥取代,而在她发现是有人特意为她修建的这座桥时,内心的喜悦与幸福油然而生,女音和声节奏简单整齐;明快的曲调与惠瑛发现爱情时愉快的心情相符合。
杀手和惠瑛第一次见面,在广场上,惠瑛给杀手画像,但是越画越悲伤,因为她又因为习惯画成了正佑,背景音乐节奏随着画画的速度变快,但其中夹杂小提琴的忧伤。表达惠瑛因正佑不来看她,内心深处的痛苦。
解读五:对比蒙太奇手法的使用
导演采用了复合叙事的手法,通过三个人的讲述,交代了故事的前情,手法明快清晰,毫不拖泥带水。使得全片节奏平稳,明暗线清晰。象征心中有爱的雏菊与象征死亡的黑色郁金香,冷酷的杀手与天真善良的画家和国际刑警,古朴清肃的广场与血腥的枪战。但是在无数矛盾与对立中三位主人公都寻找到心灵上的交集。为了营造这种对比中的对立,导演在片中大量运用对比蒙太奇的手法,很好的体现了人物身份以及心理上的对比与矛盾,层次感极强。
解读六:拍摄技巧
影片以三个人的自述展开,整体拍摄都采用了滤色镜,营造了一种怀旧、温暖情调。这种让人眷念、感怀的情调与自述形成了对照。这与《情书》中男女藤井树在山坡上追赶的场景塑造的效果如出一辙。
影片中多次出现特写镜头,下起雨了,三位主人公在屋檐下躲雨,镜
头特写在雨里女主角掉下的红黄绿三种油画颜料,三种颜色混在一起,在雨中更显糟糕,照应女主角画外音“反正没人会在意或担心我”。惠瑛在广场上画油画时,轻快的背景音乐与画外音“我喜欢和他一起共度时光”响起,特写镜头里广场上的鸽子在悠闲的啄着米,突出惠瑛和正佑心情的愉悦,爱情进展的顺利。
解读七:色彩光调与画面造型
(一)画面造型:影片的画面造型很有特色,其中主要体现在惠瑛和杀手两人住房的色彩光调上,光和色彩的元素成为意味深长的视觉语言,这和《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描写欧内斯蒂娜、安娜、萨拉的住所对比是相同的。惠瑛作为杀手心目中纯洁灵魂的象征,惠瑛的店里阳光明媚,房间里的咖啡壶,画满雏菊的作品,则使房间充满温馨、安详的氛围,惠瑛的服饰色彩干净、质朴;杀手身着黑色衣服,形象抑郁、冷漠,他住在黑色的船内,船舱里以黑白为主色调,色调清冷,住在船上给人一种漂泊不定的感觉,隐含杀手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虽然船外种植了大片的雏菊,可因为黑色郁金香的出现而破坏了雏菊整体纯美的感觉。这些对比都显示了杀手和惠瑛之间有不可跨越的鸿沟,虽然杀手内心有柔软的一面,但是却又有不可避免的阴暗面,他极力掩饰,却还是可以让细心的惠瑛发现蛛丝马迹,也为下面惠瑛认定他是凶手做了铺垫。
(二)空间造型:杀手和惠瑛两人的空间造型,惠瑛去邀请正佑来参加他的个人展,却遭到正佑上司的婉言拒绝,回到家后惠瑛十分痛苦,柔和的灯光变为灰暗色,映衬惠瑛内心的孤单与痛苦。画面中惠瑛和杀手的空间造型是,杀手为站姿,而惠瑛则哭泣着蹲下。这样的空间造型,显示杀手很希望去关怀、保护脆弱的惠瑛。
(三)色彩光调:杀手很认真的对惠瑛说,我能读出你说的话,这时候阳光打在杀手脸上,他脸上有自信、认真的表情,阳光使人感到温暖与感动,杀手对惠瑛的感情执着而认真。惠瑛脸上的表情先有错愕变为感动。
惠瑛在正佑墓地见过正佑上司后,他开始怀疑杀手的身份。惠瑛来到杀手的住处,阳光下水的波纹倒影在船内,忽明忽暗,描述了惠瑛心里的不确定。惠瑛醒来后,音乐变的忧伤却又夹杂紧迫的感觉,像是有什么大事要发生,有不详的预感,背景音乐也为下文做铺垫。
惠瑛死后,天空变得灰暗,也说明此时杀手的心里再也没有了阳光。影片的最后,则是照应了影片的开头,其他人都没有颜色,只有惠瑛、正佑、杀手有颜色,原来他们一开始就遇到了。头顶的牌子上写“No matter what,the future can be changed.”——最后,杀手把他手里的雏菊举过头顶,天空随着雏菊的出现瞬间变亮了,给人美好的感觉。
总结:整部电影就像是一幅印象派的油画,讲述了唯美忧伤的爱情故事,惠瑛说,她相信雨后的阳光会更加灿烂,只是她不知道,她爱的那个人下一秒就出现在她眼前,在那天那个拥挤潮湿的屋檐,他带着她心爱的雏菊花,一直在她身边。有些爱,真的需要勇敢说出来。
第五篇:雏菊 影评
错位的邂逅,永恒的美丽
——《雏菊》
满目绚烂的花朵 在夏日的田野上缓缓盛开
怦然心动的默契 在雨天的邂逅中悄然绽放
错过的眷恋与重逢 只为成全一段不被祝福的缘分
背负的身份和使命 却注定了一场悲喜交加的相遇
——题记
盛夏时节的荷兰阿姆斯特丹,正准备个人画展的女孩慧英在广场上为游客画肖像。从某天开始,一位叫郑宇的男人每天都在同一时间来画肖像画,彼此的接触中,慧英的心里有了微妙的变化。与此同时,慧英每天都会在自家店门口,收到一盆不知是谁悄悄送来的雏菊,她以为是郑宇送的,但实际上,这份美丽的礼物来自一直深爱着她的朴义。郑宇的刑警身份,以及朴义的特殊身份,使得他们都不敢向慧英表明心迹,说出真相。就在这种近乎宿命的对立关系中,一场残酷而美丽的爱情悲剧揭开了序幕。
正如有人所说的,饺子和泡菜,如果搭配得好,一样可以成为一道很好吃的菜。《雏菊》就是这样一道菜。影片的画面美得让人心动:明朗的蓝天、葱翠的绿地、古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乡间别墅穿插着都市广场,飘逸的长发映衬着明黄的T恤,青春的活力和洒脱在单车的飞驰中尽情地释放。漫山遍野的雏菊无时不在暗示着美好青春。画画路上有人特地为自己建桥,每天总有人定时送来雏菊,这一切正好撩拨着少女渴望爱情的心弦。慧瑛画出了怒放的雏菊,幸福地等待着爱情的降临。国际刑警正佑出现了,他为追查杀手而刻意接近慧瑛,他无意间送的一盆雏菊让慧瑛误认为他就是那个送花人。“我不可能说我就是那个人,也不可能说我不是那个人”,正佑的矛盾心理恰恰表明他已经被慧瑛的纯真善良所打动。这段爱虽是错误的,但美得让人无法割舍,那么就让它错下去吧!可广场上的枪声还是无情地打破了这一切,爱情尚未开始,就失去了延续的可能。默默爱着慧瑛的杀手也出现了。他钻研油画、熟悉莫奈、认读唇语,就为了能更好地和慧瑛交流。更令人惊讶的是,他的暗杀对象正是国际刑警正佑!这原本是一场生猛的心灵对战,影片却让两位情敌很高尚地成了朋友――他们相约一起去看画展,不管今后谁留在女孩身边,另一个一定要成为她最好的朋友。影片中出现过三种花:雏菊、黄玫瑰和黑色郁金香。雏菊,漫山遍野,清新自然。杀手种它,是为了吸去火药味、净化灵魂;慧瑛画它,是为了彰显生命的张力,召唤爱情的来临。它的花语是“不能发育的爱”――所以,慧瑛和杀手,注定是一场没有未来的爱情。警察的黄玫瑰,出现在女孩被枪击中的那一天,它的花语是完结的爱情以及友谊,非常形象地暗示了他与女孩恋情的结局。黑色郁金香,神秘而诡异,那是杀人任务的暗示。每次出现,都伴随着快节奏的旋律,引起影片风格的突转。他每行动一次,与女孩的生死分离就近一步,因为此花的花语是美丽但悲哀的爱情。“我知道他喜欢我,可我在等正佑,我无法接受他。”他是个好人,但我却爱不上他。他对我越好,我越感到愧疚。因为我的心早已被另一个人所占据。所以,明明面对的是杀手,画出来的却是正佑,这就是爱情的至高境界!本片仍然具有韩国电影典型的价值观――三角恋及具有宿命意味的缘分。如果杀手在第一次杀人前就遇到慧瑛,如果警察不是如此巧合地拿起那盆雏菊给慧瑛,如果慧瑛不是在最后一次暗杀前才知道真相,三个人的命运或许会截然不同。但导演偏偏如此安排,让观众唏嘘的同时,也回应了主题――这注定是一段无法发育的爱。三个主角同处一个画面的场景只有两个,除了在开头和结尾呼应的避雨镜头,就是在家中相遇的尴尬场景。慧瑛开门的镜头切换颇有意思:杀手敲门时,镜头停留在杀手欣喜的表情上;而警察敲门时,镜头则久久停留在慧瑛呆住的脸
庞。她心的归属一目了然。这种看似无心却精心安排的暗示,让影片更添几分神韵。正佑的上级再次设局诱捕杀手,却让慧瑛知道了最初的送花者就是朴义。她飞奔广场,高举爱情的信物,无声的语言、祈求的眼神诉说着不尽的爱意和缠绵。舒缓的音乐恰到好处地响起,碰触着心灵最柔软的部位。当朴义放下武器,满面笑容地出现在慧瑛面前时,所有的人都以为故事有了完满的结局。可是曾经射死正佑的隐形杀手再次出现了!敏感的慧瑛毫不犹豫地用身躯挡住了射向朴义的子弹,雏菊怒放的小油画模糊在斑斑血迹中。天旋地转,时空倒错,朴义紧紧抱着慧瑛,撕心裂肺,悲痛欲绝。他俩的爱只存在于这一瞬间,在最美的时候凋落,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什么样的爱可以让一个女人为所爱的人挡枪眼?大概也只有这种只绽放于最美的瞬间就立即凋零的爱情绝唱吧!命运注定会有太多的遗憾和错位,才成就了各人心中特有的美丽。既然无法挽回,就学会珍惜。因为我们知道,在彼此心里,永远有一个角落为对方留着,它出现在夜深人静的辗转中,徜徉在秋虫呢喃的雨雾里。很喜欢那种感觉,默默地关注一个人,看着那个人,即使隔着川流不息的街道,即使在人来人往的人群中,只要能看见她,关注她,就心满意足。而每天下午四点十五分的那些花,不正是心底那份至真、至纯情感的表达吗?
那节课的感觉一直没能忘记,喜欢老师讲说的风格,正如那句话所说“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珍惜当下,一起突然变得明朗。
电影与文学结课作业 ——观《雏菊》有感
专业:财务会计教育
班级:0801
学号:911508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