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评弹昆曲调研报告[大全五篇]

时间:2019-05-15 09:5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评弹昆曲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评弹昆曲调研报告》。

第一篇:苏州评弹昆曲调研报告

苏州评弹和昆曲(调研报告)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也是我们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体现遗产的价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建筑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辉煌,再现璀璨”。

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我们做得还很不够,还有相当多的问题。以评弹和昆曲为例,在遗产保护方面既有不足,在遗产的开发利用上又有很大的潜力有待发掘。加强遗产保护重在开发利用。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评弹、昆曲、苏州评弹昆曲学校

一、苏州评弹和昆曲的重要地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人类以口头或动作方式相传,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遗产,它曾被誉为历史文化的“活化石”“民族记忆的背影”,也是我们人类历史遗存中的瑰宝。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研究历史,发掘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体现遗产的价值,使之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建筑效益,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曾经辉煌,再现璀璨”。

二、评弹和昆曲的现状

1.现状

苏州弹词的书目十分丰富,有目可稽的传统长篇有65部,新编历史题材172部,还有一些现代题材的新长篇。中华人民共和国建

立以后,记录了大量的演出本,并作录音、录像,整理出版了周玉泉的《玉蜻蜓》和《中篇弹词选》。

有关历史艺术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也次

第展开,出版了《苏州弹词旧闻钞》、《评弹艺人

谈艺录》。然20世纪末期以来,苏州弹词听众锐

减,书场萎缩,艺人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

机,亟待抢救和扶持。

图一 林冲雪夜上梁山的《宝剑记·夜奔》

(苏州昆曲

博物馆)

昆曲之入选“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于它是我国古典表演艺术的经典。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昆曲的辉煌与落败都与其特性有关。如今,昆曲确实面临着困境:人才的流失,使得胜任昆曲创作的人员寥寥无几;而要革新昆曲,又面临两难的境地――不对昆曲作较大的改变,就无法缩小昆曲与时代的距离;倘若作大的改变,昆曲就失去特性而不成其为昆曲了。

图二 苏州评弹博物馆

2.评弹和昆曲衰弱的主要原因

(1)苏州评话是采用以苏州话为代表的吴语方言徒口讲说表演的曲艺说书形式,流行于江苏南部和浙江北部,包括上海大部的吴语地区。听众主要是流行地区上年纪的人,难以被广大青少年接受,特别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加之方言的流失,使得苏州评话听众锐减,书场萎缩,艺人的大量流失,生存发展面临危

机。

(2)在今天,昆曲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

奏、过于文雅的唱词、陈旧的故事情节,丧失了时尚性和大

部分娱乐功能,离当代人的审

美需求相距甚远,因而难以争

得观众,演出越来越少,以至

在演出市场上难觅其踪,形成了恶性循环。

图三 忠王府古戏台(苏州博物馆)

五、政府出台的政策的影响

(1)从2005年起,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实施了“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昆曲抢救、保护、扶持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昆曲优秀剧目不断增加,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人才.(2)2006 年6月7日,我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布,江苏共有七种34项入选,而众所周知的昆曲、秦淮灯会、苏州评弹等也赫然在列。此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被业界视为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在普通公众看来,也殊为不易。

(3)为了进一步加强对中国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就是2006年的6月10日。至此掀起了一股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内的文化遗产的热潮,而相关的反思和推广活动,也从未停止过。

(4)申报“世界遗产城市联盟”。“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93年在摩洛哥成立的一个组织,其总部设在加拿大的魁北克。该组织的宗旨就是负责沟通和执行世界遗产大会的各项公约和决议。苏州成功加入“世界遗产城市联盟”,有利于借鉴各遗产城市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方面的经验,获取更多的相关信息,进一步促进苏州的遗产保护工作。

六、保护和发扬评弹和昆曲的具体方案

(一)政府部门:

(1)国务院文化部、财政部继续共同实施“国家昆曲艺术抢救、保护和扶持工程”。并开展评弹的保护工作。

(2)政府大力支持中国昆剧艺术节、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的发展,使之成为全国昆曲界、评弹界展示继承、弘扬昆曲、评弹艺术成果的大舞台。

(3)江苏省政府应当把继承、弘扬昆曲、评弹等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建设文化大省的一项重要工程。

(4)建设并保护评弹和昆曲博物馆,充实博物馆的文化底蕴。让更多的文化瑰宝得以在博物馆中展示并发扬光大。

(5)创办评弹 昆曲学校,培养更多的评弹和昆曲人才,为其注入新鲜的活力和血液。

(二)评弹昆曲自身努力:

(1)继承评弹和昆曲中优秀的精华部分,剔除评弹和昆曲中的糟粕部分。

(2)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创造出符合大众口味的评弹和昆曲,跟上时代的潮流。

(3)增加有活力的评弹昆曲的故事情节,使之具有现代元素和时尚性,继续发挥其娱乐功能。

(4)改变严格的程式化表演、缓慢的板腔体节奏、和过于文雅的唱词。创

(三)学校部分:

1.传承、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从中小学校入手,从中小学生开始,能够起到事倍功半和社会团体无法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是教育行政部门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在学校举行地方传统文化专题讲座

(2)提高学校领导对传承本地区优秀艺术和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的自觉性和责任心;

(3)通过每年举办一次音乐教师培训,与社会专业团体合作,聘请专业人员到校讲

学辅导等形式,解决目前学校无专业师资的困难;

(4)待市有适合中小学校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教学的教材或可供教学的录音带、OK带,尝试在学校音乐教学中在不影响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有计划地加入昆曲、评弹等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

图四 苏州评弹学校

2.让昆曲、评弹进入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建议:

(1)各级领导,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传承本地区优秀传统艺术和文化遗产的意义,特别是学校在这方面担负并具备其他社会团体无法替代的责任、作用和有利条件。

(2)建议在不增加课时的前提下,在中、小学正常音乐课程中加入一些昆曲、评弹的欣赏和教学。根据内容的难度,小学音乐课程可以考虑加入评弹曲目欣赏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学则加入昆曲曲目欣赏及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从小培养学生对苏州传统艺术的感知和熏陶。如果每学期在音乐课程中能安排教唱一二支评弹或昆曲曲目(强调会“哼”会“唱”而不是“演”),那么几年之后,自然就会形成风气,提高兴趣。

(3)针对教材缺乏情况,建议广泛听取专家意见,编出一套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通俗易懂的昆曲评弹初级教材。

(4)请专业昆曲、评弹演员,录制教学音带,制成卡拉OK带形式。现在各校都有多媒体教室,可供教师在课堂反复播放教唱。

(5)针对师资缺乏,建议利用寒暑假,对各校的音乐教师进行培训,只要保证一学期学会一至二首即可。

3.评弹和昆曲如何吸引年轻人:

(1)向古老昆曲学习

上海曲协主席王汝刚认为:“说噱弹唱的评弹曲艺演出方便,形式活泼,现在的问题不是年轻人不喜欢评弹,拒绝听评弹,而是不了解评弹,接触太少。比如曲协到大学去演出,起初校方不要评弹,只要滑稽小品与独脚戏,但我们坚持穿插了几档评弹节目。而后在座谈会上,大学生普遍反映评弹既好听又好笑,就是节目太少了。像古老的昆曲,演出节奏慢,唱词又深奥,但在昆剧人坚持不懈的努力下,现在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剧场里青年观众已占到了绝大多数。评弹要向兄弟剧种学习,主动去‘就青年’。像郭德纲说正宗传统相声前,总会有一些好听的噱头和垫活,有一些吸引小青年的‘糖衣炮弹’,让那些没接触过相声的人愿意坐下来听。

图五苏州评弹学校(说噱弹唱)

(2)方法手段要创新

85岁高龄的王柏荫老先生一针见血地指出,评弹艺人不是没有进学校演出,关键是没有真正重视、好好组织,又缺少长期计划、认真坚持。没有好的内容,没有“就青年”的新节目、新方式、新场子,也是评弹老龄化的重要原因。这位蒋月泉的得意大弟子强调,吸引青年一定要多动脑筋,方法手段要创新。年轻人不可能有老听客那么多的时间天天去听书,也不可能像老听客那样兴趣爱好专一。所以,要多给年轻人说些精彩的短篇或经典的选段,多创作一些短小精悍的对白开篇。另外,“就青年”不仅要精选老书目,创作新书目,还要主动走出传统的老书场,不仅到校园、下基层,还要到小白领喜欢的各种娱乐场所去开辟演出新天地;还可以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举办年轻人喜爱的各类评弹比赛

(3)别走歪门邪路子

作为苏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的负责人,吴宗锡认为,要从评弹艺术本体上去挖掘年轻人所喜爱的富有时代感的书目,用评弹特有的说噱弹唱演等手段来吸引年轻人,绝不能走歪门邪路子。吴宗锡批评时下有不少年轻的说书先生只有讲故事的本事,评弹艺术魅力全无。《牡丹亭》里说,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如果给小青年看的只是些残垣断壁,他们又怎么可能再进书场呢?!”评话名家金声伯说:“听客听书,总要开卷有益。评弹吸引人的不只是故事,而是书中透出的文化内涵、社会内涵、政治内涵和历史内涵。只靠卖弄噱头吸引人,那是不长久的。”浙江曲艺团团长魏真柏也举例道:“饶一尘、赵开生的长篇弹词《珍珠塔》听了能让人激动。这些内容听众都非常熟悉,但能让大家百听不厌的,恰恰是他们高超的说书技巧和扎实的文化修养。所以,评弹只有靠自身魅力才能真正吸引青年。”

七、总结

除了这些方案保护和发扬的方法,我们可以做的还有很多很多,我们的努力才刚刚开始,更有待我们的进一步探索。

虽然上述继承和发扬评弹和昆曲的方案不是很完善,但是也是可以起到保护和发扬的作用

第二篇:苏州调研实习报告

苏州景观实习报告

班 级: 10城建城规(2)班

学 号: 10202050106 姓 名: 黄杰

指导老师: 王志鹏

前言

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成果,掌握课程知识。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规划专业10级学生在学院领导的关心和系领导的统筹安排以及带队老师的悉心指导下,于2013年11月6日拉开了景观实习的帷幕。通过实地考察,理论联系实际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巩固和运用自己在教室里已学的知识,在实践中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的创造性思维,为大学专业学习以及专业认知夯实了基础。

实习为期4天。主要以实地考察、相关测量和照片采样等方式进行。通过各个项目的参观学习,记录相关笔记,分析思考,完成理论运用于实践的过程。

此次实习是大学学习中历时最长,任务最重的一次,同时学生数量也是最多,安全问题因而变得更加重要,所以给带队老师带来了强大的精神压力以及学生极大的体力考验。

特此由衷地对老师们说声”您们辛苦了“!

本实习报告是作者结合课本所学与实习内容,参照实习中笔记与相关资料总结完成的。由于个人能力有限和资料查阅不全等相关原因,报告内容可能有多疏漏偏差,望批评指正。

第 2 页 3

目录

第一部分: 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二、实习指导老师

三、实习目的四、实习地点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第三部分:实习心得 第四部分:总结 第五部分:手绘图

第一部分:实习概况

一、实习时间

2013年11月6日—2013年11月10日

二、实习指导老师 王志鹏

三、实习目的

景观、规划与建筑综合实习是将官学专业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参加园林景观及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可以让学生生动形象地学习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规划和城市景观规划的发展历程,了解景观规划与城市环境、城市功能、城市需求的关系,以及景观规划形式、内容与功能的多样性;了解现代城市景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

第 3 页 4 联系与差异;从比较中发现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与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城市在景观环境上的特征与差异。借鉴、吸收成功作品中的经验,并且培养起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素养得到较大程度的充实和提高。

四、实习地点

苏州:金鸡湖、留园、虎丘风景区、七里山塘文化街区、苏州太

湖湿地、文庙、沧浪亭、盘门历史风貌区、古城河、拙政

园、苏州博物馆、狮子林、苏州火车站、观前街、平江路

历史街区、同里古镇

第二部分:实习内容

苏州,中国华东地区特大城市,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十大重点风景旅游城市之一。地处长江三角洲,位于江苏省东南部,古称吴郡。苏州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又因其小桥流水人家的水乡古城特色,有“东方水都”之称。现今的苏州已经成为“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山、水、城、林、园、镇为一体,古典与现代完美结合、古韵今风、和谐发展的国际城市

此次实习中老师选取了一些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园林,现代景观规划设计和历史文化地段进行参观,下面我将针对不同类型景观进行分

第 4 页 5 类描述。传统园林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东晋(4世纪)的辟疆园,历代造园兴盛,名园日多。明清时期,苏州成为中国最繁华的地区,私家园林遍布古城内外。16~18世纪全盛时期,苏州有园林200余处,保存尚好的有数十处,并因此使苏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

苏州古典园林“不出城郭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灵泉之致”,一向被称为“文人园林”。白居易在《草堂记》中说:“覆篑土为台,聚拳石为山,环斗水为池”,这是文人园林的范式。更有文征明一手设计的拙政园为其典型例证。苏州园林充分体现了“自然美”的主旨。在设计构筑中,采用因地制宜,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景观艺术效果。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在都市内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山林”。

具有代表性的园林我们选取了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沧浪亭等进行参观调研。城市公共开敞空间

城市公共开敞空间通常是指允许公众进入,具有一定公共设施,第 5 页 6 一定规模的自然、生态或人文内涵基础,富有景观特色的地段或区域。包括城市公园、城市广场、城市街头绿地等。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有了更多的要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真正参与的机会和便利的场所,促进城市中人们交流,放松,促进城市社会文化融合,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在城市的建设中,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公共开敞空间是系统性的,应与城市中的山水完美结合,与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融合,公共开敞空间建设不仅是简单的城市美化,更具有深层次社会文化价值。

我们以苏州金鸡湖为例进行调研分析,金鸡湖整个景观分为八个区,依次为“湖滨大道”、“城市广场”、“水巷邻里”、“望湖角”、“金姬墩”、“文化水廊”、“玲珑湾”、“波心岛”。金鸡湖畔的湖滨大道、城市广场以及改造一新的中央公园是苏州工业园区人气汇集的焦点,林荫道构成的湖滨大道的日均人流量在5万人次左右、中央公园约为6000人次。除了苏州本市居民外,还吸引大量来自上海、无锡、常州等地的居民。金鸡湖周围散布着苏州文化博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以及多所高级酒店等,也是城市文化交流场所。正积极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文化、商业、旅游产业结合的品牌商业载体新标杆。

优秀近、现代建筑作品

苏州博物馆和苏州火车站是近些年落成的具有高影响力的建筑

第 6 页 7 作品,实习之战也是必不可少要参观的。博物馆新馆在整体布局上,巧妙地借助水面,与紧邻的拙政园、忠王府融会贯通,成为其建筑风格的延伸。新馆建筑群坐北朝南,被分成三大块:中央部分为入口、中央大厅和主庭院;西部为博 物馆主展区;东部为次 展区和行政办公区。这种以中轴线对称的东、中、西三路布局,和东侧的忠王府格局相互 映衬,十分和谐。新馆与原有拙政园的建筑 环 境既浑然一体,相互借景、相互辉 映,符合历史建筑环境要求,又有其 本身的独立性,以中轴线及园林、庭园空间将两者结合起来,无论空间布局和城市机理都恰到好处。是一座集现代化馆舍建筑、古建筑与创新山水园林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苏州火车站新站采用了上、下多层跨线立体式的功能营构布局,大大方便了旅客的疏散、车次线路的编组和货运的流通。整个站屋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桥”式交通枢纽,宽敞的候车厅与行李房及售票处等通过苏式园林庭院的穿插、衔接与渗透,结合成一个江南特色浓厚的旅途环境。与火车站南广场一起成为规划界的又一经典之作。站屋的外部环境步行广场、公交车停车场、出租车下客区、客车停车场、私家车停车场等与站房无缝连接,极大地便利了旅客出行。城市历史文化地段

“历史地段”是指历史遗留下来的,在某一地区(城市或乡村)

第 7 页 8 历史文化上占重要地位,能代表该地区历史发展脉络,并具有一定地域空间以及历史环境特征的地段。地段中的建筑或许没有一座够得上文物保护的级别,但从整体看却具有相对完整而浓郁的历史风貌,能够反映传统的社会生活和文化多样性,包含着历史特色和景观意象的地区,是一个地区文化“活”的见证。其中,城市历史地段是城市中具有历史意义的大小地区,包括城市的古老中心区或其他保存着历史风 位于苏州古城西南隅的盘门景区,古迹众多,人文景观丰富。现存的盘门与南宋《平江图》碑所绘,方位相符,总体布局和建筑结构基本保持元末明初旧观,水陆两门南北交错并列,总平面呈曲尺形,朝向东偏南10度,是苏州现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古水陆城门。

苏州环城水系和道路一直在城市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城南一段则最具历史文化及景观价值。明清以来,南城河沿岸一带商贾云集、市肆林立、水陆交通繁忙。近代以后,沿河一带建起许多现代化的纺织、染织工厂,成为苏州近代工业的重要发祥地。苏州对其进行的规划和保护对历史传承和发扬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部分:实习个人心得

这次实习的目的是让书本中的知识在自己亲身体验中得以全新在视觉,嗅觉,触觉,听觉等感官上及情感上的理解。下面谈谈这次

第 8 页 9 实习给我带的收获。

1、古典园林造园手法及意境的营造 中国的造园艺术与中国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具有深远的历史渊源,特别受到唐宋文人写意山水画的影响,是文人写意山水模拟的典范。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可赏,可游,可居,可以体验让人舒畅的生活,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风光的城市中,人类依恋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这是我们在以后的园林设计中所要考虑到的。

苏州的造园家运用独特的造园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通过叠山理水,栽植花木,配置园林建筑,并用大量的匾额、楹联、书画、雕刻、碑石、家具陈设和各式摆件等来反映古代哲理观念、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从而形成充满诗情画意的文人写意山水园林,使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达到“虽由人作,宛若天开”的艺术境地。在空间视觉艺术上,苏州园林运用了很多“小中见大”、“巧而得体”的园林空间处理手法,例如拙政园的“与谁同坐轩”,有限的扇形空间可四面观赏周围景色,不同角度所揽景色也尽不同。从布局上,常取内向形式,即在一定的范围内先围合,再于此范围内进行一番精心的营造,从层次上说,江南园林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留园

第 9 页 10 便是此较好的例证,收、放相间的序列渐进变换,大量石景和花木的运用使得游人在有限空间中感受到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空间关系,意犹未尽。拙政园聚处以辽阔见长,散处则以曲折取胜。留园两个最突出的特点:一是丰富的石景,二是多样变化的空间之景。沧浪亭内部布置一般,但园外借景却又使得院内外成为一体,巧妙地让园外之景借于院内。从中我们更好的理解了不同的园林的造园手法所能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对我们以后在设计江南风格的园林时有很大的作用。

2、城市开敞空间中的多样化结合

第 10 页 11 苏州的金鸡湖给我的印象是很深刻的,不仅是那雄伟壮观的“大秋裤”建筑,也不单单是那辽阔的水面。作为一个成功的城市开敞空间,她的可鉴之处是非常多的。首先,她不仅服务于苏州境内居民,也将苏州附近市区的游客吸引至此,是一个区域性的服务空间。为此需要满足更多的需求,要求有更多的绿地,更多的服务设施,更多的共享空间,更多的驻足空间。通过实地观察,香樟林、喷泉广场、大面积草地(可进入)等大尺度的空间大大的满足了以上需求。其次,沿金鸡湖一圈分布着有苏州文化博览中心,文化艺术中心等文化性场所;李公堤,月光码头等餐饮、娱乐、休闲、文化商业街;另外不少有高级酒店,酒吧等。充分说明了金鸡湖是一个高度集中且多样化的集商业,文化,休闲,居住为一体的综合性开敞空间,这是在景观规划中很值得学习的,单一功能的公共空间总归要趋于衰败,结合多样的地区规划,使得空间可游,可玩,可住。满足不同人群对开敞空间的多样化需求,达到景观与城市生活紧密的结合。最后,是针对细节的处理,细节往往反映的是品质。金鸡湖在这方面的处理是

第 11 页 12 很让人欣慰的。这是在实地拍到的的休息座椅,很人性化。护栏的设计也很独具匠心,不会破坏观赏景观的同时有保障了安全,且给人以亲和感。

3、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

坐在大巴车上,从苏州新城到老城区内,是明显不同的城市风貌。

下面针对老城区做一些自己的看法。几天里的走街串巷让人感触最深的是随处可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路灯,路牌,垃圾桶,标志牌等,而且会随着不同街区而有所改变,这对认识和保护当地文化具重要的意义。街头绿地的设计也结合融入的苏州园林的造园特色,使得路人在行走或短暂休憩时便能体验到古典园林的特色,这也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发扬。很让我诧异的是公交车上会播报一遍苏州方言版的提示语,后来渐渐听得愈加欣喜,这也是一种城市设计,一种文化传承。行走在小巷里纯粹的是古城的宁静,优雅。苏州自古就是水乡,后来的苏州规划也是尽量恢复并保持原样,不做擅意的改变,让游客能体验到原汁原味的水乡。

第四部分:总结

第 12 页 13 通过这次实习,了解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和造园艺术手法,并掌握了我国现代城市园林各类绿地的规划设计内容,形式,规划和特点,并希望以此为契机更多地了解景观学这一门学科的意义。

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书本上的平面图终于生动起来,以后的设计中就会在心中有一个感性的认识。拿与设计中相关的植物搭配来说,我们可以利用其遮挡视线,用来引导游客,营造隐约神秘之感,还可以做背景以烘托园林建筑,使其更丰富生动。图纸设计中我们重视不在乎细节的处理,但实际观察中出彩之处往往是巧妙地细节把握,脚下铺地材料的选择,一株灌木的选择,一个垃圾桶的位置等等。实践给了我们专业学习一个很好的指引,是一个认识自己不足的课堂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培养我们对景观的感情,通过我们的视觉,嗅觉,触觉等去欣赏景观,并能通过自己主观处理得出对景观喜恶之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成为以后设计中值得借鉴或者避讳之处。

这是一趟美妙的学习旅程,虽然很累,却真正觉得学到了东西。也知道了自己在实践中的不足之处。实习结束了,对我感触最深的是:课本上所学到的,在实际中得到了印证;而对实践的学习,又丰富了课本所学。感谢此次旅程!

第 13 页 14

第 14 页

第三篇:苏州生态文明建设调研报告

标题:苏州生态文明建设

调查时间:2013年1月下旬 至 2013年2月上旬 调查地点:苏州工业园区

调查对象及范围:苏州工业园区(金湖湾花园)生态文明建设实例和数据:

苏州工业园区,以占苏州市4%左右的土地和人口、7%左右的工业用电量以及 1%的 SO2和 2%的COD排放量,创造了全市15%左右的GDP、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25%左右的注册外资、到账外资和进出口总额。这是苏州工业园区一直以来引以为傲的一组数据,而它背后所代表的是园区高标准的环保要求和良好的循环产业配套。2008年5月,园区成为了国家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园。对于这个称号,园区人有更深刻的理解。生态工业只是一个方面,而这里要建造的,是一个生态的工业园区。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金湖湾花园,是园区相当有名的一个楼盘。说它有名,不在于是所谓的高档小区,而在于在整个小区建设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绿色环保主题。

在金湖湾花园,每幢楼层地下室都抬高了50cm,开设采光和通气窗。这样使得6000多平方米的半地下室得以较为正常地采光通风。而小区会所半地下室布置成下沉式广场,增加居委会办公室、活动室的通气透光。这样的做法相比全封闭的地下室,可大大节省能源。小区高达50%的绿化率也颇有讲究。小区在整体较高绿化率的基础上加强垂直、立体绿化。会所部分外墙、车库通风井、车库入口等处设置了垂直绿化,整个小区的绿化布置达到了层次分明、高低有序的效果。金湖湾花园在确保窗墙比符合规范要求的基础上采用了双层中空玻璃,不设凸窗,采用墙体加贴伊通保温板的做法,确保围护结构综合节能达到先进水平。

而且,由于整个小区全部都是精装修房,在装修设备和器具的选用上也颇有讲究。中央空调选用了比同类产品耗电可节省30%的产品。公共部位和室内筒灯全部采用节能型灯泡,座便器选用节水型座便器等。为加强隔音、隔声效果,金湖湾花园采用了在楼板上加贴35mm细石砼,再在细石砼上铺设木龙骨、木地板的做法,确保室内噪音大大小于国家规定的标准。

而最特别的是,小区在生活垃圾的处理上。小区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垃圾处理站。生活垃圾通过分类处理以后,将生物垃圾集中在专用设备中,利用活性菌进行分解,达到去除异味、缩小体积的效果,为资源的再利用做好基础性工作。这样就使得小区的垃圾在进入区域垃圾处理系统之前,就得到了妥善处理,减少了公共处理成本。

苏州工业园区未来展望:

自1994年开发建设至今,苏州工业园区已走过了16个年头。16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最引以为豪的,并不是曾“一天创造一个亿的GDP,一天上缴一千二百六十万元的财政收入,一天引进四百万美元的外资”,而是开发建设16年仍保有清新的水和空气。当然,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据介绍,园区将加大在再生能源利用、绿色建筑、雨水收集与中水回用、垃圾分类等方面的实施力度,建设生态结构合理、服务功能完善、环境质量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除了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在产业引进上,中新科技城将发展高新产业、生态技术研发示范为支撑的生态经济系统,并建设基础设施功能完善、生活质量较高、生态意识健全的生态人居系统。中新科技城将成为园区节能环保、绿色生态理念体现最集中、最全面的区域,并将其成功经验进行推广。

在生态文明社会构建上,园区将实现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全覆盖。通过跳蚤市场、EHS协会、环保监督员等将生态环保观念进一步传播。“我此前对园区一无所知,以为一个工业园区就是工业、厂房,我也不懂技术、企业,所以接到邀请时还稍有犹豫,但是来了以后真是大吃一惊,我已经找到了心目中最理想的城市模式——一个不大不小的地方。”著名学者易中天曾在参观完苏州工业园区后如此感慨。为什么把生态工业园区理解为生态的工业园区?因为,园区是作为一个现代化新城来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区,仅仅发展好生态工业就足够。园区还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现代化新天堂。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园的称号对于园区来说,是整个区域的生态衡量,而不仅仅只是从工业的部分考虑。为此,园区是以生态工业为基础,将环保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教育、绿色建筑、绿色社区,所有的“绿色”都代表着园区将整个区域生态化的特别做法。

同时,为了更多利用中新合作的优势,园区将进一步加强国际环保合作,推动新的生态示范点建设。园区将积极引导和鼓励与新加坡环保机构与园区开展合作,还将建立由新加坡环保专家组成的咨询委员会,在生态示范区建设过程中寻求新方专家在技术与管理等方面的支持。除了与新加坡的合作,园区还将加强与欧洲先进国家在循环经济、绿色建筑、环境教育等方面的环保合作。

园区是作为一个现代化新城来建设,不同于一般的工业区,仅仅发展好生态工业就足够。园区还是一个适宜居住的现代化新天堂。因此生态工业园区示范园的称号对于园区来说,是整个区域的生态衡量,而不仅仅只是从工业的部分考虑。为此,园区是以生态工业为基础,将环保生态的理念融入到发展的方方面面。绿色教育、绿色建筑、绿色社区,所有的“绿色”都代表着园区将整个区域生态化的特别做法。

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建议和政策:

苏州作为已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正在迈向基本现代化的城市,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试点城市之一,有良好的基础,也有能力和责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为我们大力推进以生态文明建设为核心的新一轮发展确立了方向,明确了要求。针对苏州实际,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切实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社会的一项伟大工程,政府承担着重要责任。因此,首先要增强政府建设生态文明的意识:思想定位,环境竞争力就是核心竞争力;生态首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首位;工作上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紧迫、突出的工作;成果到位,既做到位,又宣传到位,不断增强信心,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从思想意识上实现三大转变:从传统的“向自然宣战”、“征服自然”等理念,向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转变;从粗放型的以过度消耗资源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增长模式,向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模式转变;从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向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的发展理念转变,形成全社会共建生态文明的氛围,让全体公民全面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参与共建共享活动。

2.制定规划,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包含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内容、最终实现人的一切活动与自然和谐的宏大战略目标,既包括物质进步,也包括人们精神的升华,必然是一个有宗旨、有目标、有标准、有秩序推进的过程。因此需要制定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明确目标,突出重点,确定标准,规定步骤,统筹资源,落实组织和财力保障,循序推进。

3.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富民优先、科教优先、环保优先、节约优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技术改造升级力度,大力发展精密制造业,大力发展高科技含量、高技术密集度和高附加值的产业。推动企业加快创新投入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引导社会资源合理优化配置,促进我市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坚持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结合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坚持增量带动与存量调整相结合原则。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强化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体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构筑产业整体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大力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苏州创造的品牌产业和产品。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不断推进清洁生产。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的原则,从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在企业层面,以清洁生产为基础,建立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对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省排放标准的污染严重企业,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或者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实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在区域层面,通过加快传统工业园向生态工业园的转变,整合、提升现有的各类工业园区,着力构建工业生态循环链,努力实现区域污染最小排放。在社会层面,以创建生态市为契机,在全社会建立节能节水机制,鼓励使用清洁能源。推行生态化垃圾管理,建立垃圾分类收集和分选系统,改善苏州城市垃圾管理与处置的现状。构建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和区域组团式水、热、能综合利用网络,建设静脉产业园综合示范工程和电子废物资源化示范工程。

5.建立健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支持体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地方立法,规范和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有序推进。市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列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长,主要用于生态文明建设。制定完善鼓励和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政策,发改、经贸、国土、金融、电力等部门要在立项审批、办理建设用地手续、资金信贷、保证用电等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并积极支持和鼓励申报国家级、省级重点项目。多渠道筹集资金,鼓励企业自筹资金投入,或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6.加强环保行政执法和管理,用法律、经济和行政手段控制污染。一是严格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制度,严把环评入口。开展新开工项目清理工作,严格执行化工行业实行新的排放标准,整顿、淘汰各类违法违规化工生产企业。二是加强污染控制。将纳入环境统计的重点污染源作为削减主要对象,将关停污染企业、淘汰高污染工艺及设备、工业污染治理和生活污水处理作为削减的主要措施。

第四篇:苏州烟草网上订货调研报告

苏州烟草网上订货调研报告

市局(公司)网上订货调研组

2009年8月

网上交易以便捷,自主性强、节约交易成本等特点受到各行各业的青睐。卷烟商品作为快速消费品,需要在烟草公司和零售客户之间频繁的交易才能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无论是烟草公司,还是零售客户,频繁的交易都会消耗大量的时间、人力和财富。因此烟草公司借助电子商务来提升交易效率、节约交易成本并为零售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是未来烟草行业卷烟流通的趋势。2008年,在全国烟草行业现代物流建设会议上,国家局副局长何泽华指出,要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推行针对零售客户的网上订货和网上配货工作。烟草行业有许多企业正在践行何局长提出的这一工作,其中走在前列的是江苏省苏州市烟草公司。8月11-12日,孙维亚副经理带领营销、信息一行11人,对苏烟草网上订货工作进行了专项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苏州市共有1200万人口,其中拥有本地户籍的人口600万,外来人口600万。2008年全市卷烟销量32.62万箱,2009年预计全年卷烟销量将在2008年的基础上增长3%,达到33.6万箱,利税预计增长15%。经过2003年到2009六年的

探索与发展,苏州市现有3.5万个零售客户实行了网上订货,占其零售户总数4.05万户的86%,成为网上订货率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苏州烟草网上订货概况

(一)苏州市烟草公司网上订货发展历程

1.第一阶段(2003-2005):以手机为媒介的网上订货 2003年下半年,为落实加快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转变的上海网建现场会精神,苏州烟草着手开展手机上网订货工作,鼓励零售户通过手机登陆市烟草公司网页进行订货。零售客户可以在每周订货截止时间前的任意时间提交和修改订单,改变了电话订货模式中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订货的“双规”订货方式。客户在利用手机登陆订货界面后,可以清楚地看到烟草公司提供的各种卷烟商品,准确选择自己需要的货源,减少了电话订货可能引起的误解。

市公司在市区选择了300个优质零售客户进行试点,到2004年发展了600户手机上网订货零售客户。这次试点让苏州市公司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网上订货对提高订货效率的重要作用。

随着县级公司法人资格的取消,要求电话订货也要全市统一。当时苏州烟草公司有电话订货员90多人,若将90多位电话订货员全部集中在市公司,将给市公司的管理和运营带来一定压力。于是苏州烟草决定在试点初步成功的基础

上,加快推进手机上网订货,到2006年初,手机网上订货零售客户达12000户,占零售客户总量的30%以上。

2.第二阶段(2006-2009):以电脑为媒介的网上订货 手机订货提升了苏州市公司的订单工作效率,但随着上线客户数量的逐步增加,手机上网页面小、速度慢、信号不稳定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零售客户要求采取电脑上网订货的呼声也越来越强。这种情况下,苏州市公司初步尝试开展电脑网上订货工作。2006-2007年,苏州市开展城市信息化建设,宽带上网普及率逐步提升,为苏州烟草开展大规模的网上订货工作提供了硬件支撑。电脑上网订货更具稳定性,订货界面更直观,也促进了烟草公司与零售客户的互动。电脑上网订货所拥有的相对优势促使网上订货客户比重不断攀升,到2008年达到了80%,并在2009年达到86%以上,全市共有3.5万名客户开通了网上订货。

(二)网上订货带来的影响

苏州市卷烟网上订货工作的推广为苏州市公司带来了多种便利,对苏州市烟草公司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确保了订单的真实性

零售客户根据自身经营能力在网上填写订货需求量,从而更能反映零售客户的真实需求,并通过需求传导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消费者的真实需求。

2.为客户提供了便捷的订货服务

苏州市公司实行网上订货后,零售客户可以在每周订货的截至时间前的任意时间提交和修改订单,改变了电话订货模式中必须在规定时间、规定地点订货的“双规”订货方式。同时电脑上网订货直观、快捷、稳定性强的特点让零售客户享受到了优质的订货服务。

3.减轻了公司的管理运营负担

实行大规模的网上订货后,苏州市公司订单部的成员由90多人减少到了17人,且人员还略有富裕。这意味着苏州烟草开展网上订货,在节省了人力成本和话费支出的基础上,并没有为公司增加新的经济负担。据苏州烟草介绍,网上订货工作的推进让苏州市公司每年能够减少200-300万元的费用支出。

4.带动了营销模式的转变

网上订货的模式让订货工作更加细化和专业,提升了营销部门应变市场的能力。同时苏州市公司借助网上订货这个平台,进行需求预测、满意度调查、品牌宣传和培育等多种工作,使市公司对打牢基础有更大的空间,对提升水平有更多的作为。

二、苏州烟草网上订货的主要做法

1、与全省统一平台实现对接

08年11月份,国家局何泽华局长在江苏烟草考察期间,对苏州市公司网上订货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推动江苏省

公司统一下发文件、统一开发平台在全省推进网上订货工作,目前江苏全省已有三分之一的客户开通了网上订货。在省公司统一规范要求下,苏州烟草网上订货平台与全省统一的网上订货平台实现对接,统一进行维护,以达到在服务零售户、加强互动方面实现规模效应。

2、采取“后确认”供应流程

网上订货模式下,客户登陆网上订货平台,自主选择、直接提交订单,但苏州烟草对零售户网上提交的订单并没有采取实时确认的做法,而是实行由客户经理、市场经理、营销中心自下而上结合库存层层修改的“后确认”方式。(不符合国家局货源供应规范)

3、高度重视订货平台的安全性

安全问题是网上订货面临的最主要威胁,苏州烟草对这一问题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从网络、软件、硬件三个维度进行严密防护。网络方面,采取密码认证和防火墙隔离,构建网络隔离带,客户只能对隔离带进行单向访问,而无法深入服务器;软件方面,采用linux和AIX操作系统(社会上对linux和AIX操作系统了解的人不多),增加破坏难度;硬件方面,采用三层服务器架构,各由两台pc服务器组成且互为热备:一是代理服务器,主要用来处理页面请求;二是应用服务器,主要用来处理应用请求以及生成动态页面,比如生成数据存取的应用请求等;三是数据服务器,主要是接收

应用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做出相应反应,从而增强了系统的安全性。

4、平台功能得到高度拓展

苏州烟草网上订货平台在满足订单功能的同时,拓展了品牌推介功能、经营指导功能和信息交流功能,将网络优势充分应用到营销服务活动中,具体功能模块如下图(根据记录模拟):

三、与苏州烟草做法比较

1、我市需要改进的方面(1)安全性

我市目前网上订货采用的是Windows操作平台,相对Linux平台受攻击风险更大。同时,在我市实时确认订单流

程模式下,信息进行双向传递,服务器受入侵的风险也更大,有必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加大网络安全防范力度。

(2)稳定性

在我市实时确认订单流程模式下,每笔订单都需要服务器实时开展识别和判断运算,对硬件平台的要求非常高。以一个客户生成并保存一个含有10个品牌卷烟的订单为例,如果苏州方式对服务器的要求为1,那么武汉方式对服务器的要求为:10*0.5+10*0.5+1=11(前一个0.5是指对某一品牌库存的查询及处理,后一个0.5是指对该品牌的货源策略的查询及处理,苏州没有这两种查询及处理)。也就是说我们对服务器的要求是苏州的至少10倍,这也就是我们两台小型机加两台PC服务器处理五千个网上订货客户很吃力,而苏州6台PC服务器就能处理三万五千个网上订货客户的原因。当前,随着网上订货开通客户的激增,系统的稳定性面临考验。据客户反映,目前我市网上订货平台在集中登陆期间,由于访问量加大系统容易瘫痪。这在后期工作中要特别重视,因为随着推进力度的加大,稳定性会要求越来越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硬件和软件的升级和整合,以确保网上订货平台功能的充分发挥。(3)平台建设

苏州烟草网上订货平台,其信息供给、信息搜集功能以及平台的服务性、亲和力和趣味性给人印象深刻。特别需要

提到和学习的地方:一是信息供给充足。平台涵盖网上订货、品牌推介、经营指导、信息交流、通知公告、货源公示、政策法规等模块,这对于客户的经营提供了技巧、经验和信息,尤其是在政策法规中将“货源供应方法”臵顶显示并打印成册做到客户人手一册;二是信息搜集简便。在信息交流模块的客户调查子模块中,定时或不定时的设计网上满意度调查等问卷,客户自主答题选择、信息搜集客观真实;三是客户服务到位。在经营指导模块中专门设计了客户指导模块,在该模块中引入了分析软件,个性化提供客户数据分析,给予经营指导。

(4)后台维护

在电话订货大规模向网上订货转变的过程中,苏州烟草在精简电话订货员的同时,保留了部分人员专门从事网上订货平台的维护工作,协同采供部、品牌部、客服部等部门进行平台内容更新和客户交流工作。在我市网上订货客户数量不断增加,以及网上订货平台功能不断完善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在武汉中软提供技术支撑的基础上,配备一定数量的后台维护人员。

2、我市目前值得肯定的方面

(1)网上货源供应流程符合国家局规范

在业务流程上,我们严格遵从国家局20号文件的要求,在网上订货系统与电话订货系统同步设定供应策略,并在客

户提交定单时进行实时确认,从而保证客户提报订单的独立性,为按订单组织货源工作奠定基础;而苏州烟草实行客户提交订单后,由客户经理进行后期确认,容易出现客户经理干预订单的现象,其在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上未能充分符合国家局的要求。

(2)推进中高度重视规范经营工作

我们在运作网上订货之初,就充分考虑到网上订货对我们实际经营可能带来的问题和挑战,并明确强调不允许强迫客户开通网上订货功能,不允许借用网吧等公共场所进行网上订货操作,避免出现信息不安全和客户不规范经营的隐患出现;而苏州烟草在其3.5万个网上订货客户中有15%左右(约5300户)是在网吧中操作,这在信息的安全性、经营的规范性上存在风险,苏州烟草目前也在逐步考虑替代模式。(3)拥有系统整合优势

苏州烟草的营销业务平台和网上订货平台分属两个不同的公司开发,平台整合的难度相对较大;而我们的综合业务平台和网上订货平台都是由武汉中软开发,两个平台的整合对接更易操作。

(4)拥有后发优势

苏州烟草在其由传统商业向现代流通的六年间的演进过程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和突破,为我们的推进工作提供了一些借鉴和经验,从而使得我们在时间的把握上、系统的

稳定性上、信息的安全性上等很多方面可以有更充分的思考和运作,从而规避了风险和隐患,缩短了推进的进程,缩小了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将会更好地提升经营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

四、下一步工作建议

1、积极稳步推进

网上订货因为其便捷性、自主性、功能强大等优势获得客户的认可和青睐,同时大规模的推进也带来公司管理成本、人力成本的降低,因而随着网上订货工作不断推进,越来越大范围的客户要求开通;但是同时要看到网上平台的网络特性,对于安全性、稳定性、应急性要求也更为明显和迫切,硬件和软件的滞后却大规模的推进,会导致规范经营和管理方面产生相应的负面影响和后果。因此,在网上订货推进过程中,我们既要积极主动加以推介,又要把握稳步推进这一原则,不在系统条件不完备的情况下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

2、充分尊重零售客户的意愿

是否进行网上订货,需要考虑客户自身的意愿。对于尚未拥有电脑、无网络的客户,从安全性、便捷性的角度考虑,应暂缓其网上订货的进程,尤其要避免因追求客户上网订货率而强制客户去网吧订货,或者要求客户立刻购买电脑进行网上订货的行为。对于具备网上订货硬件设施但不愿参与网

上订货的零售客户,应对其加以引导,向客户宣传网上订货的便捷性,鼓励客户参加网上订货。

3、升级硬件设备

鉴于我们目前网上订货系统在安全性和稳定性方面存在的风险,如果我们将来网上订货规模达到万户左右的规模,普通服务器架构是不能满足要求的。我们初步建议采用三层服务器集群架构:代理服务器,由3台低档次小型机或6台高档PC服务器组成集群,主要用来处理页面请求;应用服务器,由至少4台高配臵小型机或者6到10台刀片服务器组成集群,主要用来处理应用请求以及生成动态页面;数据服务器,由至少4台高配臵小型机或者6到10台刀片服务器组成集群,主要是接收应用服务器提出请求,并做出相应反应。(具体要求以技术人员论证结果为准)

此外,目前我市网上订货平台的接入方式为通过省局的外网端口接入市局,若继续使用此链路,在目前有限的网络带宽下,随着网上订货客户规模不断的扩大会影响零售客户使用网上订货平台的效率以及省局其它业务运转。建议使用2M专线接入的方式并且最好有备份线路。

4、提高客户经理的认知和感悟

网上订货工作的推进需要客户经理在零售客户中宣传网上订货的优势,引导客户参与网上订货工作,帮助客户学习如何网上订货。因此客户经理的工作方式与网上订货工作 的开展质量密切相关。客户经理要充分理解公司开展网上订货工作的方针和目的,熟悉网上订货的流程,逐步推进网上订货工作。同时,在网上订货规范经营的问题上,也要以客户经理提高认识、加强自律为主,以系统控制为辅。

第五篇:苏州文化单位转制改制调研报告

苏州文化单位转制改制调研报告

一、苏州市文化单位转制改制工作的基本情况

苏州市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2002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2080亿元,占全省比重的19.6%,GDP在全国城市的位次已跃升至第五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按现行汇率折算达到了4300美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4倍。

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根据苏州市委、市政府“抢先半步,组织实施产权制度改革”的指示精神和《中共苏州市委、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决定〉》(苏发〔2002〕31号,2002年9月14日)、市政府〔2002〕81号(注:有关市属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2002〕110号(注:有关经营性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等文件的规定,以及该局与市政府签订的转制改制责任状中的承诺,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于2002年11月全面启动了文化单位的转制改制工作。

苏州市文化单位转制改制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国有(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第二阶段是经营性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第三阶段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体制改革。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产权制度改革为“国退民进”、挂牌上市、公开转让。第一阶段工作已结束,第二阶段将于2003年6月底结束。第三阶段的体制改革目前正在研究、积聚和造势之中。

苏州市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的转制改制工作,以文化单位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围绕产权人格化、投资多元化、劳动力市场化、经营者职业化,加大改革力度。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通过文化单位的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领域全部退出,使之能够主要集中在公益性为主的文化单位,做大做强宣传文化阵地,实现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机构

建立了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改革领导小组,由高福民局长任组长,局改革领导小组下设改制办公室和改制监督办公室,分别由陈嵘副局长和朱永南书记任主任。改制办公室由产业处牵头,文物处(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办公室)、计划财务处(审计处)、外事处等处室参加,抽调部分同志集中办公,分头负责指导协调相关单位的改制工作。改制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局属各单位的转制改制工作的总体方案的研究制定工作,指导、协调局属各单位的转制改制工作,对转制改制单位职工进行政策、法律法规的培训,负责转制改制总体方案和局属各单位实施方案的审核、报批工作。

改制监督办公室由局纪委(监察室)牵头,政策法规处、组织人事处、工会等处室参与。改制监督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负责提供政策法律服务,对转制改制全过程实施法律监督和纪律监督,监督国有资产的剥离和处置,保护转制改制中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转制改制工作的稳定,保障转制改制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

改制办公室和改制监督办公室依据职责,分别研究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纪律。

(二)摸清家底

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按照市政府下发的转制改制单位名单和与市政府签订的转制改制目标责任状中规定的目标任务,对局属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转企改制的12家单位进行了调研,测算了改革成本。这12家单位中3家企业已经完成了改制任务,其余9家参与转制改制单位中,有在职职工431人,其中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职工有191人,需要安置的职工有240人。经初步测算,总的转制改制成本为3670万元(不包括需要一次性交纳而

计算的系数)。经初步审计,局属转制改制单位总资产为12335.54万元(其中无形资产51

2.43万元),盘盈资产684.4万元,总负债为7483.6万元,坏帐、盘亏等需核减的资产156

5.34万元,净资产3971万元。

由于文化单位的特殊性,局属转制改制单位的资产主要集中在固定资产上,特别是房屋(而同时具备产权证和土地使用权证的又不多),固定资产净值为5420.6万元,超过了净资产,这使得在具体的转制改制中的“变现”相对困难,同时还可能会使净资产进一步“缩水”。

(三)制定方案

苏州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和国有资本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的原则,针对局属文化单位的不同特点,采用“一企一策”办法,从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出发,研究制定了转制改制总体方案,对剧场等半公益性事业单位在转企的基础上,暂留保持国有资本独资或控股地位,保留一些宣传文化阵地。

局属各转制改制单位按照总体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各自的转制改制方案,强调转制改制的过程和结果必须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四)方法步骤

1、文化国旅。原为全民企业,正式职工59人,其中固定制职工7人,合同制职工52人。总资产688万元,净资产7.9万元。该单位于2001年就开始着手改制工作,但由于行业特殊,往来帐目很多很复杂,主管局的注册资本也无法全部到位,一直未能完成较为完善的改制方案。按照市政府〔2002〕81号文件改制,国有资本全部退出,转为民营。在2002年11月份完成资产评估,完善方案并报市改制办预审,12月初召开职工大会通过方案,12月中旬通过市改制办的会办,至2003年春节前报市工商部门预登记,春节后完成验资,正式向工商部门注册。

2、文艺用品厂。为集体企业,已经停产6年,总资产272.34万元,净资产186.23万元。由于职工基本上都是剧团转业人员,思想波动相对较大。套用停产半停产企业改制政策,并按此政策制订方案。2002年10月已经完成了审计,11月完成资产评估,完善方案上报预审,12月初召开职工大会,12月中下旬通过市改制办的会办,2003年春节前完成职工安置,并办理注销手续,多余资产调作市文化系统内改革成本的平衡。

以上两家单位取得市改制办的批复后,筹集安置经费,落实职工安置计划,资产内部转让进入产权交易所挂牌,工商预登记;2003年1月完成验资和工商正式登记。

3、电影公司。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总资产3452.06万元,净资产857.9万元,在职职工162人,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职工101人,需要支付的提前退休人员“社保”补偿金368万元,提前退休人员至法定退休年龄需支付的工资892万元,其余职工安置费164万元,离休干部医疗费22.5万元,合计1446.5万元。转企改制成本严重不足。

由于电影是特殊行业,进口影片由国家专营,按国家政策规定电影经营单位国有资本应占51%,其他资本不得超过49%。因此,在转企的基础上,与中影公司等供片商协商,将历年所欠电影片款改为参股投资,占股份的40%,不足部分现金投入,苏州文化部门占股份51%,公司职工(主要是管理层)占股份9%,建立起有限责任公司。由于职工身份置换到位,加上各影片供应商参股,应能搞活内部机制,从而使苏州电影业走向繁荣。

4、演出管理处。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总资产6222.93万元,净资产2208.74万元,在职职工164人,其中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82人。经测算,演出管理处总改制成本约为1493万元,其中提前退休人员成本为1271.1万元,其他人员安置费为206.99万元,离休干部医疗费15万元。

为了保留剧场这块宣传文化阵地,对演出管理处采用先转企,将开明大戏院、人民影剧院转为独立核算单位,保持国有资本独资或控股地位,其它部分全部改制,人员全部按照

市政府〔2002〕81号和〔2002〕110号文件进行提前退休和身份置换,其中距退休年龄不足10年的职工(有13人),全部进入开明大戏院和人民影剧院,签订劳动合同至法定退休年龄。同时,两个剧院的资产与经营分离,采用国有民营的方式,在留企和已安置的原干部职工中挑选一些素质较好、技术较高的人员组成民营经营班子来经营这两个剧场,采用资产租赁或风险抵押承包的办法,搞活经营、搞活内部机制。

5、艺术中心。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总资产30.58万元,净资产26.02万元。在职职工7人,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3人。经测算,总改革成本为62.82万元。由于该单位为演出中介机构,具有承接涉外演出团体的资质,注册资本金要求很高。因此,在转企的基础上,改制有两种方案,一是寻找有实力的单位参股,并且占大股,组成有限责任公司(文化不出资,只占干股);二是简单地注销牌子或拍卖无形资产。

6、古建工程处。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有古建三级资质。总资产1092.28万元,净资产198.32万元,在职职工19人,符合提前退休条件的5人,总改革成本125.2万元。由于苏州市古建筑众多,抢救维修任务很重,而且文物维修有相当的政策性和很高专业技术性,故实施一步到位的改制方法,暂时保留20%的国有股。

7、文化局房管站。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与古建工程处一套班子,无人员、无资产,与古建工程处一同转企改制,并注销牌子。

以上5家单位2002年11月日完成人员情况调查和改制成本的测算,制定转企改制初步方案。11月份完成审计,开始资产评估。2002年12月下旬至2003年春节,完善各自的转制改制实施方案,报市改制办预审。

苏州市根据以上5家单位的实际情况,在确定转企改制方向的前提下,对有的单位采取了“一步到位”的方法;对有的单位采取了“两步走”的方法,先转制后改制。2003年2月中旬,以上5家单位召开职代会,讨论通过了各单位的转企改制方案。2003年3月完成方案的会办。实行“两步走”的单位2003年4月至5月完成转制工作后,立即着手开展改制工作。实行“一步到位”的单位2003年4月,完成确定提退人员、安置改制人员、确定股东、协调签订和国资剥离报批等工作,6月份进行工商预登记和验资。

8、演出有限公司。为文化系统内部公司制企业,有承接涉外演出资质,无人员。按照文化部新修订的《演出管理条例》,今后承接演出业务,需要具有演出中介资质。因此,要积极寻找合作伙伴投资参股,归还原投资者的投资,文化在其中占干股40%左右,便于今后政府及文化部门组织民族优秀文化活动。

9、文华音像超市。为文化系统内部公司制企业,无人员,必须清盘,经营场所(房屋)归还电影公司和演出管理处,作为这两家单位的改革成本,撤销或转让牌子。

以上两家单位都是有限责任公司,改制的重点是切实做好国有资本退出、撤销、内部转让、社会招标等工作。

(五)主要措施

为了吸引民间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苏州市采取的主要措施,一是政策扶持。制定出台了《苏州市第一步加快文化强市建设若干经济政策》,提出了加快文化产业改革与发展的6条措施,加大给予民间资本、外资进入文化产业必要的政策扶持。苏州市明确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放宽文化产业市场准入条件,鼓励和吸收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这一政策鼓励民间资本、外资加快进入苏州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企业投资主体多元化进程。二是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快速发展的苏州经济,使广大市民对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需求空前发展,形成了巨大的市场空间。2002年苏州市区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人均支出1197元,与此同时,苏州旅游总收入198.38亿元。苏州文化市场和旅游业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前景,吸引了民间资本、外资对苏州文化旅游业、文化产品流通业和文化服务业的投入。

(六)主要问题

苏州市文化单位转制改制工作面临以下四个主要问题。

1、净资产不足以支付改革成本。按照审计结果,表面上看净资产为近4000万元,改革成本约3670万元,可以支付,其实由于资产都沉淀在房屋等固定资产上,评估时会减少一块,“变现”时还会折损一块,加上还想保留如剧场的宣传文化阵地,需要留下一块资产,因此净资产不足。

2、“变现”困难。房屋“变现”需要整体出让,这些房屋功能不一定符合其他经营的需要,而有的房屋又较大,且又不能分割出让,这不仅使出让“变现”不易,而且会使留企的职工丧失生产要素。

3、转企容易改制难。企业单位改制、事业单位转企操作均相对容易,但事业单位转企后再改制却相当困难。由于转企后留下了一大批提前退休人员的“包袱”,改制后企业每月需要支付一大笔提退人员生活费,在现金流量上入不敷出,使得事业单位转企后再改制时出现了无人敢接盘的局面。因此必须在转企时将提退人员的问题一次性解决,这不仅需要相当大的成本,而且关键是需要现金。

4、落实文化优惠政策难。要完成本次转制改制任务,苏州市需要出让大量的房屋产权、土地使用权来平衡改革成本,江苏省和苏州市的文化优惠政策规定,文化单位出让房屋,土地出让金的10%上交,90%留归文化单位。苏州市政府转制改制政策与江苏省和苏州市的文化优惠政策的有关规定不一致。苏州市文化系统本来资产就不足以支付改革成本,如按照苏州市政府转制改制政策再上交40%,无疑是雪上加霜。因此,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建议市政府,在全市文化系统的转制改制中,凡是因房屋出让涉及到的税、费和应上交款的,都应按江苏省和苏州市的文化优惠政策执行。

二、苏州市文化单位转制改制的主要成果

苏州市对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进行的转制改制,加速了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进程,在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中起到了领跑的作用。它的主要成果是,积极推进了文化领域的改革,进一步放宽了文化市场的准入条件,文化产业领域对内、对外开放出现了新局面,民间资本、外资进入苏州文化产业的趋势明显加快。从2002年苏州古吴轩书画艺术公司率先进行转制以来,国有文化企业单位改革和国有资本的退出,为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拓展了空间,也进一步增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

一是民间资本、外资逐步进入文化艺术业。近年来,苏州市以昆曲等优秀传统艺术为依托,积极拓展香港、台湾等演出市场,特别是2003年,苏州走合资、合作之路保护和弘扬昆曲艺术取得了重大突破。由著名美籍华裔作家白先勇牵头,台湾新象艺术传播公司董事长樊曼浓、香港著名昆曲专家古兆生等与苏州昆剧院联手打造的新版《牡丹亭》,将于2004年5月在台湾举办的纪念昆曲列为世界文化遗产3周年活动中首演,之后在苏州、南京等地陆续公演。台湾石头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投资500万元与苏州昆剧院、中国昆曲博物馆(筹)、苏州昆曲传习所联手重排全本昆剧《长生殿》,并组建江苏苏州长生殿艺术团。该剧实行的是完全意义上的市场化运作,将推向世界演出市场。在苏州演艺业走对外合作之路的同时,民间资本也以投资文化中介和文化产品流通等形式加快进入文化产业的步伐。2002年,仅吴江市民营中介公司兰茗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策划承办了吴江市撤县建市1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吴江市新年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活动,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民间资本快速进入文化旅游业和娱乐业。有“民间博物馆之乡”美誉的昆山市锦溪镇目前对外开放和正处于筹备阶段的博物馆已达12家,全部为私人投资兴建。吴江市一家民营企业在古镇同里首期投资近3000万元,兴建私家园林“近思园”,将于年内对外开放。继苏州古典园林怡园去年率先尝试经营权承包,引入民间资本盘活园林资产后,吴中区西山镇近期对部分景区经营权进行了公开拍卖,苏州、上海、山东等地的民营企业家以1.42亿元的价格竞得石公山、太湖西山梅园、古樟植物园、罗汉寺、禹王庙等五个景区10年的经

营权。苏州一家民营企业还注资1008万元,准备在西山古樟园旁建成一个占地5.3亩、以洞庭(山)碧螺春茶为龙头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区。与此同时,民间资本进入娱乐和艺术培训业的进程继续加快,近几年苏州市迅速崛起的飙歌城、网吧、演艺吧、娱乐总汇等大型文化娱乐场所大部分为民间投资。

三、苏州市文物商店改革的总体思路

我国国有文物商店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在国家高度行业垄断的情况下,它承担了为国家博物馆征集、收购文物的重任和文物监管品的保管与销售工作。本应作为营利性市场主体存在的经营性机构存在于事业单位之中,并由政府进行组织,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随着社会开放和改革的不断加快,国家博物馆征集、收购文物的渠道不断拓宽,多元化的格局已初步形成。从总体上说,国有文物商店的上述职能正在逐步弱化和萎缩。由于我国现有的文化管理体制从导向上过于注重社会效益的最大化,管理有余,推动乏力,使得众多的文物商店和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成了我国计划体制的最后堡垒。

那么,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国有文物商店能否“破壁”转制改制呢?首先,它遇到的是法律法规障碍。尽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76号,2002年10月28日)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国务院令第377号,2003年5月29日)等法律法规对国有文物商店的上述职能没有进行重新确定,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中遗存的一切文物,属于国家所有”。如果按照“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没有明确禁止的就是允许的”思路,对国有文物商店进行转制改制,那么就要对其包括文物在内的全部资产进行评估,再经过转制改制,将国有文物商店包括文物在内的全部资产转为企业资产或个人资产,这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其次,就是国有文物商店可以转制改制,那么由哪个具有文物资质的资产评估中介机构来运作呢?据我们通过互联网检索,还没有搜索到我国有这样经过国家行政许可的中介机构。第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第十一条规定:“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文物价值是无法用市场价格来确定的。就是有中介机构来运作,对国有文物商店的文物,价格估高了,无人敢接盘,造成流标;价格估低了,造成国有资产的严重流失,将给国家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

正是鉴于上述原因,上海市、苏州市政府在这次转制改制工作中都没有将市属国有老字号文物商店列为改革单位。但是,成立时间较晚、国家等级文物不多的苏州市文物商店常熟分店已完成了转制工作。其做法是,将店藏的国家等级文物剥离出来,送到常熟博物馆收藏,将文物监管品和其它资产经中介机构评估等等一系列法定程序后,以300万元的价格,由该店职工认购,完成了转制工作。

我们在调研中了解到,苏州市认为,国有文物商店的转制改制是历史的必然,但目前时机和条件尚不成熟,因此,对其今后的改革还没有相对完整的总体思路。目前,所能做的是加快内部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加大企业化管理的力度。

四、苏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总体思路

苏州市现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3个,其中局属5个院团6个剧种,均属中小型院团,在职在编人员320名,离退休人员176名,在职在编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的比例是1.8:1。我市局属6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编制数500人,实有人数403人,在岗人数377人,离退休人数146人,在岗人员与离退休人员的比例是2.6:1。

苏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总体思路是,遵循艺术生产和市场经济两个规律,以质量取胜,品牌立身;加大社会运作力度,跨出多形式“文企联姻”的步子;“一团一策”,不断深化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生存和发展能力。2003年4月5日至9日,文化部副部长陈晓光一行来苏州就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进行专题调研时,充分肯定了苏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成功的经验。苏州市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文企联姻

一是演艺与旅游的“联姻”。苏州市确立了把旅游业建成支柱产业的发展目标,文化是苏州旅游业的灵魂,以文化引领旅游业,形成了富有丰富内涵的特色品牌。首届昆剧节在苏州举办之后,苏州市文化主管部门全力支持昆山市以“先贤精神、昆曲瑰宝、水乡古镇”打造“特色文化之乡”,昆山市投资1600万元在周庄建造了一座占地6亩的仿古戏台。2001年9月,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与昆山市合作共建昆山市昆剧艺术团,推出了周庄古戏台昆曲演出,已演出近千场。2003年3月,又开辟了世界文化遗产拙政园昆曲演出点。非物化世界遗产与物化世界遗产、江南水乡交相辉映,古老的昆曲与旅游有机结合,终于走出了“象牙之塔”。市歌舞团与网师园合作的夜花园文艺演出,市锡剧团与吴江旅游公司合作成立同里水乡艺术团的演出也成为园林、古镇旅游的特色项目。

二是演艺与企业的“联姻”。苏州有着知名度高、经营状况好、重视文化建设的企业集团。2001年,市滑稽剧团在单位、人员性质不变,行政业务、隶属关系不变,政府拨款投入不变,作为精神产品生产单位的主要目标任务不变等“四不变”的前提下,与江苏梦兰集团合作组建了梦兰喜剧艺术团,取得了良好的合作效果。

三是演艺与媒体的“联姻”。苏州演艺业与媒体在打造文化苏州、建设文化强市方面有着共同的目标,演艺业与媒体联手极大地扩大了艺术产品的影响。在与广电办好每周五期的电视书场、每周一期的昆曲星期专场的基础上,2002年市滑稽剧团与电视台、报业以项目合作形式共同出资推出了苏式滑稽戏《钱笃笤求雨》,该剧被列入2002年第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全国12台参演剧目之一。

(二)一团一策

近年来,苏州市加强了对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工作的分类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剧种的院团采用不同的方法,“一团一策”,不搞“一刀切”,也不成立“演艺集团”,积极鼓励和支持各院团边探索边尝试边总结,使苏州市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形成了各自的模式。极赋有代表性的有:曲艺类的市评弹团“冻结工资,以档核算,收入分成,费用自理”的改革模式;戏剧类的市滑稽剧团“出戏、出人、出效益的团队精神”的改革模式;音舞类的市歌舞团“签约制”改革模式。这些成功改革模式都是各院团根据自己的实际探索创立的,而不是苏州市文化广播电视管理局“钦定”的。

苏州市对下一步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人事部、文化部《关于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3〕14号,2003年1月23日),在以社会效益为首位的前提下重点扶持优秀传统文化和代表地方特色高水准的院团和项目,充分发挥他们在多出优秀作品和人才,打造文化品牌方面的示范导向作用。同时发挥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优化资源配置和人才组合,对文艺院团实施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影响其结构和发展布局,引导专业艺术表演团体遵循艺术生产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找准演艺业的“切入点”。改革投入机制,建立多渠道有效的投资和筹资机制,激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内部活力。一是在继续保持财政投入逐年增长的情况下,进行“拨”改“投”的试点。强化项目管理和成本核算,把握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对于商业性演出活动坚决将其推向市场,由各演出公司或专业艺术表演团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二是争取政府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积极鼓励企业、个人和外资投资演艺业,形成以代表苏州文化品牌的表演艺术团体为骨干,合作、股份、民营、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演艺团体共同发展的演艺业。大力推进苏州文化法制建设,争取在非物质遗产保护、民间文化保护等方面加强地方立法。在管理好国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同时,指导、扶持民间的、行业的文艺社团,营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作者:樊小林 杨建平(南京市文化局)(2003年6月20日)

下载苏州评弹昆曲调研报告[大全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评弹昆曲调研报告[大全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赴苏州学习考察的调研报告 5月19日至24日,按照省委党校统一安排,我随同支部到苏、沪、浙一带参加培训。培训期间,听取了苏州市有关领导和专家教授对苏州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功经验......

    苏州工业园区写字楼项目调研报告(精)

    置业商务大厦 置业商务大厦平米·月; 位居园区湖东商务核心区,空置率不高; 租金80-90元/入驻企业12家,均为大型企业,以中新置地及相关企业为主, 涉及行业以房地产、金融业为主,房......

    城市规划专业苏州博物馆调研报告[精选]

    一、 实习时间、地点 时间: 地点:实习专业及班级 专业: 班级: 实习人数: 二、 实习指导教师 *************** 三、 实习内容及要求 1、了解建筑空间环境组成: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 2......

    苏州 美丽村庄建设调研报告(大全)

    苏州美丽乡村建设调研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做法,进一步提升我市美丽乡村建设水平,5月底,市委农工委组织部分基层干部赴苏州市进行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题学习调研。现......

    苏州文化产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精选合集)

    苏州文化产业基本情况调研报告 目录 一、 目前苏州文化产业单位基本概况 二、 文化产业规模化发展,形成了四个文化基地 三、 四大文化节展示了文化艺术和产业运作的完美结合......

    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

    金阊区关于医改三年的变化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苏州金阊区卫生局黄赟●背景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和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为逐步缓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苏州实习报告

    专 姓 学 指 导日 实习报 告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名:号: 教 师: 期:2014/4/3 苏州 实习报告 在大四即将毕业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老师带领我们先后参观......

    苏州实习报告

    苏州实习报告 苏州实习报告1 苏州园林是中国江苏苏州山水园林建筑的统称,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以私家园林为主,起始于春秋时期吴国建都姑苏时(吴王阖闾时期,公元前5),形成于五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