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4 15:5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

第一篇: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

金阊区关于医改三年的变化发展及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苏州金阊区卫生局黄赟

●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健康和卫生事业的改革发展。为逐步缓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问题,2009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不利影响的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相继发布,正式启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确立了改革的近期和长远目标。随后,国务院公布了医改实施方案,正式实施五项重点改革。工作任务内容包括五大类:加快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中国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的数据,发现医保的覆盖面实现了从2003年的29.7%到2008年的87.9%再到2011年的95.7%的飞跃(摘自2012年3月3日《柳叶刀》)。2009年以来,我区按照中央和省、市的部署,积极稳妥、扎实有序地推进医改工作。2010年初,我区召开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动员大会,出台了《金阊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我区的改革重点和改革任务。目前,各项改革顺利实施并稳步推进,区级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进一步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进一步规范,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全区卫生工作335框架基本形成,医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整体水平处在城区前列,人民群众普遍受益。

●三年来主要工作成效

一、医改成效初步显现

(一)、保障力度不断加大。为切实保障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区不断加大对卫生事业的投入,2009年至2011年全区累计投入达8390万元,2011年较2008年增长78.53%,其中基本建设投入累计达到2500万元;新增事业单位7家,新增国家公务员编制2名、参照国家公务员管理编制10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30名。财政投入力度和机构数量创历史之最。

(二)、服务能力持续提升。三年来,我区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启动了金阊新城医院和金阊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先后建成了彩香、石路、虎丘、白洋湾街道4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元一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三城区率先实现了公立中心的全覆盖。2011年末,全区登记注册的医疗卫生机构78个,区级卫生职工1013 人,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总量72.07万人次,占辖医疗机构门急诊总量的22%以上,医疗卫生服务综合能力持续提升。

(三)、公益性质充分体现。我区认真落实市医改精神,通过提高基本医疗保障水平、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落实基本和特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等,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努力维护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2008年到2011年,全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从260元提高到550元,实现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从25元提高到35元,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全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急诊均次费用从78.32元降至66.74元,下降14.79%,基本药物与国家零售指导价格相比平均下降28.9%;全区传染病总发病率从159.51/10万降至128.40/10万,产妇死亡率从5.18/10万降至4.10/10万,居民平均期望寿命从80.39岁提高到81.10岁,主要健康指标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居全国领先地位。

(四)、惠民工程落到实处。2009年以来,我区按照上级部署,组织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母婴阳光工程、重性精神病免费服药和老年居民免费健康体检等政府实事工程,深入开展“学习白求恩、敬业为人民”主题教育和“三好一满意”窗口服务、专家下社区和双向转诊等活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人民群众满意度普遍提高。

二、医改目标实现预期

根据国家2009-2011年深化医改五项重点任务的要求,我区明确改革重点有三项,即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推进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我区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的要求,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达到预期目标。

(一)、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一是全面落实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积极实施10大类41项基本、重大和特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逐步覆盖到30万常住人口,逐步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的均等化。三年来,先后组织开展了母婴阳光工程、15周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0-8岁儿童麻诊强化免疫、脊髓灰质炎疫苗强化免疫、特困人群高血压病和糖尿病基本药物免费供给、重性精神病免费服药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控,有效控制甲型H1N1流感和儿童手足口病的流行,加强艾滋病综合防治,开展历史有螺地区血吸虫病预防。三年来,全区共报告法定甲乙类传染病11种3119例,死亡3例(其中艾滋病2例,甲型H1N1流感1例),报告丙类传染病6种1534例,无死亡病例,全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暴发。三是加快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分别晋升为副科级单位,实现平稳分设,并按标准完成扩编;新设区社区卫生服务管理中心并独立开展工作;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如期实施。建成江苏省卫生监督体系建设达标示范区和江苏省城市社区“药品两网”建设示范区。四是深入推进爱国卫生和健康城市建设,先后建成了彩香一村四区、彩虹社区2个健康教育园和白姆桥西弄健康里弄,社区健康教育阵地进一步扩展。

(二)、着力完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按每街道一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3-5千服务人口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设置要求,以“增量建公立、存量调结构”为原则,积极推进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布局。继2007年留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使用后,先后建成了彩香、石路、虎丘和白洋湾街道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三元一村公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在三城区率先实现了公立中心的全覆盖,公立机构数量大幅提升,建设任务实现进度过半。三年来,区级财政累计投入建设经费达到1590万元,建设面积超过1万平米。2011年,留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率先荣获苏州市唯一的国家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全区有国家级示范中心1家,省级示范中心1家,市级示范中心和站5家,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达80%以上。

(三)、稳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按照上级要求,我区为首批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单位。2010年1月20日起,辖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其中公立机构按照“统一目录、统一品规、统一价格、统一采购”方式执行基本药物目录,停止使用国家和省规定的599种基本药物以外的其他药品;民营机构按“统一目录、统一品规、统一价格、自主采购、政府补贴”的原则执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以来,我区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积极配合,稳步推进,进展顺利并取得了良好成效。基药实施两年来,市区两级财政累计补贴达1546.13万元。针对居民反映的个别药品减少等情况,通过积极争取,省厅已先后作了两次调整,实施品规达3253种,基本满足基层医疗服务需求。2011年,全区共采购基本药品994种,金额3125.50万元,门诊病人72.07万人次,比前年同期增长20.98% 左右,门诊均次费用53.23元,比前年同期下降16.78%左右。药品零差率销售后,大部分药品价格降幅较大,老百姓得到了更多实惠。

(四)、逐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随着医改的深入,我区加快推进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针对当前改革重点和难点,在全市率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区社区卫生服务综合改革的意见》,对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投入、建设、管理以及民营机构退出进行了政策明确,建立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岗核员、财政补偿和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目前,我区社区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组织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按《苏州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办法》落实了财政投入机制,并于2011年7月1日起实行公立机构的收支两条线管理;核定社区

卫生服务机构工作人员363名,并对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人员、标识、药品、财务、服务、信息、制度和考核的“八统一”管理,初步建立了协调、统一、高效的管理体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综合改革稳步推进并取得一定成效。

(五)、努力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全面覆盖。按照《苏州市关于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的意见》要求,积极推进职工医保、居民医保、医疗救助“政策制度、基金管理、待遇水平、信息系统、经办流程服务标准”的“五统一”实施工作,不断提升基本医疗保障水平。2011年底,全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企业4815家,参保职工9.6万人(在职职工4.81万人,退休人员4.79万人),其中农民工参保1.47万人;全区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1.2万人,其中居民参保0.6万人,少儿参保0.55万人,大学生参保0.05万人。实施农民健康工程,2008年即出台了《金阊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员参加居民医疗保险的试行办法》,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并轨,参保人数2172人,人均筹资标准达到550元,为全省最高。

(六)、加快构筑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按照苏州“一卡通”建设标准,累计投入约200万元搭建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管理平台,全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信息化硬件和网络建设全部到位,通过区信息中心实现与市卫生信息平台的信息共享。同时,各机构全面推行对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绩效考核等社区卫生服务“一卡通”信息化管理,健康档案、基本药物、慢病管理、妇幼保健等各项工作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为辖区66%居民和95%老年居民建立了电子健康档案;全科门诊100%使用电子病例、电子处方,并通过信息化实现了与市级医疗机构的双向转诊和资源共享,其中留园中心成为全市推广样板;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部实现电子化绩效考核,社区卫生信息化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七)、合理布局区域医疗卫生资源。根据《苏州市医疗机构设置规划(2011~2020年)》,结合我区城市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石路商圈西扩及虎丘地区综合改造等规划要求,合理调整和完善辖区医疗机构设置,金阊新城医院列入市政府卫生重点项目,建设规模为300床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总建筑面积3.45万平方米,由金阊新城建设、苏大附二院管理,目前已进入规划报批阶段,预计年内开工建设。金阊医院迁建计划总投资约3亿元,建筑面积约4万平方米,建设规模为300床左右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由金阊医院投资并管理,目前已确定选址,正在进行拆迁协商和新机构建设前期准备。规划新建虎丘街道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确定选址,计划投资约1500万元,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预计“十二五”中期建成使用。

●三年医改以来出现的瓶颈

三、医改难点有待破解

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改革的综合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特别是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社区卫生服务公进民退和基层医疗卫生综合改革等方面,涉及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等一些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并且逐步显现。

一是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区还有6家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需要实施公进民退改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十分匮乏,涉农地区居民看病难问题依旧存在,要建立完善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实现中心带站一体化管理和十五分钟健康服务圈的目标尚有差距,还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

二是公共卫生应急防控能力有待提高。随着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推进,人口流动日益频繁,不仅对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公共卫生管理和应急防控带来难度,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有待完善,重大疫情的防控能力有待提高。

三是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滞后。当前食品药品监管形势严峻、任务艰巨,疾病控制、卫生监督专业力量严重不足,青黄不接现象尤其突出。街道一级虽已明确职能、明确编制,但尚无专业人才,基层督管基础依旧薄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核编虽已完成,但全部实用编

外聘用而且待遇较低,现有用人机制难以吸引和留住高水平人才,人员流动性大,影响服务能力的提高。

这些困难和问题,需要逐步解决的同时也需要相应的政策。

四、医改推进需要深化

当前,医改已进入攻坚克难的新阶段,人民群众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领导、强化措施、强化要求,全力以赴保证各项改革任务的落实。下一阶段,将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一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金阊新城医院年内开工建设,力争2013年建成使用;金阊医院迁建年内完成前期准备,力争2014年完成。二是抓好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白洋湾街道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今年4月对外运行,原民营中心同步撤销,石路中心附楼上半年建成使用,6个民营社区卫生服务站分两年改造完成,虎丘街道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3年启动建设,积极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的一体化管理,力争2014年底建成完善的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开展先进区争创活动。在2006年获省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快机构标准化和示范化达标创建,力争年底建成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二、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按国家和省、市要求,开展新一轮基本药物采购、配送、使用等调整工作,进一步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依法加强对基本药物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好公众的宣传解释工作,促进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

三、深化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岗核员、财政补偿和绩效考核等配套制度。落实补偿机制,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人员经费和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全面实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人员聘用制和绩效考核制,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逐步提高。稳步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收支两条线管理,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一般诊疗费制度。完善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四、加强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严格人员准入,扩大用人渠道,按标准逐年配备疾控、卫监、妇幼机构人员,确保实现公共卫生均等化目标。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探索和培养一支具有专业业务能力和综合管理能力的中心主任队伍,努力提高人员整体素质和综合服务能力。

五、提高卫生信息化服务水平。加强药品“两网”建设与完善,以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为核心,以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重点,建立并完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推进卫生信息化建设,实现卫生行政部门、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医改前景展望

2014-2020年,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食品安全综合协调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明显提高,建成城乡15分钟健康服务圈;各类医疗机构主体地位更加平等,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卫生信息化体系初步建立,区域信息共享得到加强;居民健康、卫生服务、疾病控制、医疗保障等指标达到领先水平,基本实现卫生现代化。

实现七个方面提升:

—提升城乡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居民生命质量和健康意识,倡导树立正确健康观,居民期望寿命等主要健康指标同步提高。

—提升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政府免费提供的基本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努力实施特色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加快实现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有效控制艾滋病、结核病、乙肝等重大传染病,各项控制指标达到国家防治标准。实施儿童

优先、母亲安全发展战略,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城市的快速发展是非传染性疾病的一个社会经济学危险因素,成为我国的第一健康威胁。促进医保覆盖、节约成本、应对非传染性疾病的巨大挑战,这些都是真正的世界难题。慢性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三者之间密切相关,有着共同的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案,因此预防和控制之间也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共同受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完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规划。按每个街道设置一个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要求,全区共设5个公立中心和7-10个站,通过“增量建公立,存量调结构”方式,逐步实现中心带站一体化管理,力争到“十二五”中期建成较为完善的以公立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站的一体化管理,社区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普及率达100%,争创省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

—提升卫生科技人才水平。引进和培养一批卫生重点人才,重视业务团队建设,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建好区级实验室,争取完成3至5个科技项目。

—提升卫生信息化水平。全面推进医疗便民服务“一卡通”工程,构建区级卫生信息平台,与市卫生信息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指挥、医疗服务、药品管理等信息平台相通,达到远程就诊,远程治疗,做到突发疾病一键网上报警,网上自动联动120紧急出动上门救治,边远湖泊岛屿空中紧急救援等等。

—提升爱国卫生与健康促进水平。实施健康促进百千万工程,健康促进普及率达95%以上,全面达到健康城市相关指标。做好预防疾病的全面宣传、指引工作。

―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管理水平。食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餐饮服务行业食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意识普遍增强,有效降低食品安全事故发生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关人民群众健康,事关千家万户幸福。我们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以创新为动力,以改革为抓手,认真落实医改各项任务,温暖民心,惠泽民生,不断满足城乡居民医疗卫生和健康保障需要,为建设“三宜”现代化城区,构建和谐新金阊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三年医改总结

Xxx医改工作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医改工作的决策部署, 三年来,我区坚持把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区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实施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工作部署和有关会议精神,扎实推进医改试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区领导高度重视,成立医改组织机构。首先,2010年11月份根据区委、区政府的要求,为加强对医改工作的领导,区政府调整医改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医改领导机构,负责整个医改工作组织与领导,同时还配备专门力量,抓好具体工作的落实。其次,明确了各部门的任务,要求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区卫生局发挥主力军作用,积极落实医改各项工作任务。根据区医改工作的要求,区卫生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工作小组,成立局医改办,明确专人负责医改工作。第三,根据我区2010年12月20日制定下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全力促进我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全力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收入分配、补偿机制等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切实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和服务模式,按时实现我省、市、区的工作目标。第四,行署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后,我区由区长杨刚主持召开了我区医改领导小组会议,对当时我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进行了调度,会议结果经区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后召开了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并对基层医改责任制进行具体部署。我区卫生局领导班子深入到乡镇指导推动医改工作的落实。建立一级包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医改工作包保责任制,确保我区医改各项任务按照规定的工作程序和时限要求扎实推进。

一、基本公共卫生

2011基本公共卫生项目资金已拨付119万元,目前,已着手制定2012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方案,居民健康档案:截止2012年1月底,已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0245份,建档率87%,其中65岁以上老人3972份,建档率90%以上。健康教育:各基层医疗机构已经利用宣传栏、举办科普讲座等形式对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健康宣讲。为全区适龄儿童按规定接种疫苗,五种疫苗接种率达100%。传染病防治:全区传染病疫情报告率100%,及时率100%; 2011年,登记传染病病人和及时报告传染病病人55人,管理结核病人40人,管理艾滋病病人1人,感染者1人。儿童保健:2011年辖区内新增活产数72人,建立新生儿保健手册80册,接受1次及以上访视的新生儿72人。儿童保健覆盖率达100%。妇女保健:为孕产妇建立保健手册,开展规范的孕产妇保健服务,系统管理率达100%以上,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100%。2011年新增孕产妇69人,新建孕产妇保健手册(卡)69册,在孕期接受5次及以上规范的产前检查服务66人,产后28天内接受过1次及以上产后访视的产妇72人,老年人保健:开展老年保健服务,定期为65岁以上老年人做健康检查。对65岁以上老人健康管理3972人。慢性病管理:加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35岁以上人群实行诊首诊测血压制度,实行高血压健康管理2592人,实行糖尿病健康管理477人。重性精神病管理:开展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登记管理、工作,辖区登记重性精神病人109人。

二、基本药物制度改革 我区于2011年4月1日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2011年2月28日,区医改办下发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工作方案》的通知》。基层采购单位要严格按照药品网上招标采购和配送工作的有关要求,规范操作、认真签约、履行合同、确保供应,做好药品网上采购计划、验收、付款、使用等各项工作。2011年,区财政共安排药品零差率补贴431674元,已全部拨付到位。

三、乡镇卫生院综合改革

1.财务制度改革 一是,对全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进行会计核算和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建设与管理。二是严格落实收支两条线的规定,确保乡镇卫生院规范正常运转,区财政支付中心开设了核管中心专门账户,用于各卫生院经营收入和费用拨付,落实了网采药品中心直接结算。三是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相结合,督导各卫生院按要求落实各项财务制度。

2.人事制度.改革区编办共下达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编制数为76人,根据《公开竞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工作实施方案》,于5月底完成了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的聘任工作,并完成了专业岗位人员的聘任工作,共计76人。并建立了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门听取了乡镇卫生院人事制度改革工作汇报。对已聘用人员严格落实目标责任制管理,定期进行绩效考核。

3.分配制度改革.制定了《关于落实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的实施办法》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绩效考核办法》,建立以服务质量为核心、以岗位责任与绩效为基础的考核激励制度和绩效工资制度。乡镇卫生院绩效工资已经全部兑现。改革后,乡镇卫生院工作人员收入较改革前人均增加1.5万元左右,极大地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区医改还存在一些不足,离上级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基层医疗机构要求全部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药品后,部分需要使用非基药品才能治疗的病人无法在乡镇卫生院就医,而区级医院只要求按比例配备使用基本药物药品,故部分病人只能进入区级医疗机构就医,导致乡镇卫生院的业务量出现下滑。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编制少,工作人员均是兼职,业务量大,而各种培训和医改任务繁重,沉重的工作和心理压力得不到有效缓解和疏导。宣传工作滞后。医改政策性强、社会影响广泛、广大群众期望值高,需要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但由于宣传工作滞后,没有合理引导广大群众的预期,社会各界的知晓程度不高,因此,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不能积极主动地理解、支持和参与医改,影响了医改的顺利推进。

五 针对上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深入学习、调研、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就我区的医改提出如下措施建议:

1.深化认识,扎实搞好医改工作。各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特别是各医疗卫生单位要进一步深化对医改工作的认识,按照上级的要求和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增强工作的主动性,认真做好医改的各项工作,全力推进医改工作。

2.切实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切实组织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核心是建立补偿机制,关键是基层医务人员要正确引导患者用药。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力度,让广大的基层医务人员充分认识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目的意义,掌握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政策措施及方法,积极主动地引导患者用药,彻底消除不合理用药和不良用药习惯。各卫生院必须全部严格使用基本药物。

3.加大宣传力度,主动引导舆论。针对宣传工作滞后的问题,建议各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加强沟通协作,把握舆论宣传的主动性,结合实际,采取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进一步加强政策解读,重点宣传改革进展和初步成效,客观反映政策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提高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对医改的知晓率,争取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理解、支持和参与医改,合理引导社会舆论。六2012年医改主要任务和工作目标

总体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深入推进新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为主线,以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发展、深入开展创先争优、“三好一满意” 为契机,全面稳步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及措施:

1.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药品零差率销售,让利百姓,完成医改各项工作任务。

2.开展医院管理年及“三好一满意”活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

3.加强人才技术培养与引进。

4.进一步加强卫生队伍的政治思想建设、医德医风建设、业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卫生队伍整体素质和服务水平。做好医患矛盾纠纷的化解调处,确保卫生行业稳定。

2012年2月22日

第三篇: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关于____县深化的思考 自____9 年我县实施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在政府主导下,着力实施了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全民医保体系的建设,建立起了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推进了公立医院的改革。通过 6 年来的改革,医保、医药、医疗三者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得到了重新调整,广大基层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得到了一些缓解,政府的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得到了切实履行,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初步建立,特别是农村医疗保障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医改工作健康、有序、稳步推进。

(一)机构改革顺利推进,县级层面整合初步完成。去年 12 月份,按照省、市机构改革方案要求,成立了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两个单位均在短时间内整合到位,实现了合署办公,完成了职责调整,做到了人员融合、责任融合、平台融合,在整合的形式和内容上,走在了全市前列。

(二)公立医院改革攻坚克难,试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我县自____3年 12 月 31 日实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两处县级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同步实施补偿机制、人事分配制度、内部运行机制等综合改革,今年 6 月 1 日进行了新一轮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改革以来,各级财政

投入有所增加,医药费用过快增长势头得到遏制,公益性运行机制初步建立。全力推进新华医疗与县中医院合作,新中医院迁建项目目前已基本完工,具备验收条件,到位三期出资 1.87 亿元,在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公立医院改革方面,我县公立医院改革为全国基层医药体制改革探索了新路。

(三)信息化建设抢抓机遇,为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提供了强力支撑。县人民医院电子病历通过国家卫计委 6 级评审,达国家目前评级最高水平,开通了“玫城网医”。在此基础上,联合市中心医院申报了市科技局重大民生科技专项,获 500 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在前期各医疗单位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整合建立区域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县级医疗服务机构、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互联互通,建立市、县、乡三级联网,联教、联科、联研、联医的“三级四联”信息化网络,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大医院专家的诊疗服务。

(四)医疗服务实现新提升,硬件软件建设不断加强。一是不断优化基础设施。县中医院新院迁建项目进展顺利,孔村精神卫生中心 7000平米综合楼建设项目正式启动。二是加强医联体建设。省千佛山医院、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分别与县医院、中医院,县医院、中医院分别与 6 处镇卫生院,组建了医疗联合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三是加强中医药管理。继续开展了五级师承和薪火传承工作,东阿镇中心卫生院顺利通过了五级师承省级考核工作,孔村国医堂投入使用。我县被列为山东省中药资源普查和中医药传统知识调查研究

项目试点县。四是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县医院通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孝直卫生院入选国家卫计委首批“建设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活动申报医院。老年乡村医生摸底调查和生活补助发放前期工作稳步推进。五是着力打造平安医院。将医疗纠纷纳入全县__8 调解体系,建立起警医、司法、信访联动,相互协作、信息互通、快速反应的对接机制;实行“第三方”调解机制,在全市率先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实现全县一级以上医疗机构全覆盖。

近几年来,虽然医改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还是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与人民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受经济利益和医疗服务质量以及医疗服务模式等多重影响,加之医改又进入了攻坚区和深水区,深层次的机制体制矛盾、复杂的利益调整等难点问题亟待解决。因此,在深化医改中还面临一些具体问题。

(一)医疗方面 一是县乡医疗机构定位不明晰,存在县内竞争问题,造成医疗资源重复、浪费。上级医院依然人满为患,群众到上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原因就是这几年医改强基层力度不大,基层医疗机构担当不起应有的职责,一味追求医疗实施“高大上”,而人才、技术等方面却不相匹配,服务能力没有明显提升,而上级医院干了基层该干的事。

二是县乡村医疗设备更新购置问题。由于经费保障不足,部分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陈旧、老化,难以满足当前群众的就医需求,导致一些

病人不得不到上级医疗机构看病住院。同时,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有待加强,由于有些医务人员年龄偏高,存在操作技能不熟练等问题。

三是县级医疗机构债务问题。医改前,基层医疗机构实行市场化运作,进行了一些基本建设和设备投资,目前普遍有债务问题。医改后,由于执行药品零差率,基层医疗机构的收入减少,直接导致了债务化解能力的弱化。

四是基层卫生机构保障问题。一方面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偏低、待遇不高,与其他行业相比,心理不平衡,极大挫伤了基层医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另一方面,由于村医办公经费无保障,比如,水电暖、网络、笔墨纸张、租赁费等日常开支,只能在个人收入中垫付,有的村医把看病救人当做第二职业,业余时间从事驾驶、开商店等职业,心思和精力不能全部投入卫生事业。

五是村医后继乏人问题。全县共 575 名村医,其中,35 岁以下 68 名;35 至 60 岁 359 名;60 岁以上148 名,8 月底,到达退休年龄 128 人。由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高度重视,门槛相对较高,明确了大学生必须取得从业资格,才能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加之村居医疗办公环境较差、福利待遇保障少、风险高压力大等原因,导致了村医人才队伍匮乏,呈逐年减少趋势。(二)医药方面

一是基本药物招标采购机制问题。部分药价虚高,加重了群众就医负担。特别是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许多低价、高效的药物未列入基药,导致乡镇卫生院无药可用,病人只好往上输送。

二是药物定价机制问题。医保政策调整后,实行了“限额、起付线、签约”等政策,很多病人对医保政策不理解,甚至有抵触情绪,不少群众直接到药店看病买药,导致医疗机构病号明显减少,营业收入随之减少。

三是药品配送问题。部分药品配送不全、不及时,尤其是采购量少的药品或者价格低廉的药品,不能及时配送到位,影响了诊疗活动的正常开展。同时,一次采购后多家、多次配送,配送方式不一,增加了基层医疗机构负担。

四是药品储藏、分送、损耗费用问题。药品具有其特殊性和高质量性特点,科学地储存和保管药品,才能保证药品的有效性和治疗的安全性。如不按规定储存和保管,即使在有效期内药品效能也会逐渐下降,疗效逐渐丧失,甚至会产生毒性,因此,只有科学分类管理,才能保证安全,而这也需要一定的费用。

(三)医保方面 一是新农合、居民医保整合需要消化。由于机构合并,基层计生办与卫生院存在脱钩现象。医疗患者期望值过高造成盲目消费,由于缺乏医学知识,治疗心切,往往提出一些不合理的医疗需求,认为越大型的检查越准确越放心、越贵的药疗效越好,造成医疗费用的增长与浪费。

二是医保药品目录和基药目录衔接不够,使惠民政策打了折扣。医保经办机构对医疗机构医疗费用的控制采用了定额包干的办法。医院主观上不可能作亏本生意,结果这笔帐需转到医保对象身上。

三是医保政策调整频繁,不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平稳运行。由于近几年医保政策调整变动频繁,相应的医保政策宣传也不到位,群众对此不是很了解,影响了医疗机构健康平稳有序发展。

深化医改工作,总的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强化顶层设计,勇于探索,勇于改革,勇于创新,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落实政府责任和发挥市场作用,采取更加有力的手段,积极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能够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路子,把医改不断推向深入。

(一)找准定位,增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把强基层放在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县”的原则,除了重大疑难疾病之外,常见病、普通疾病应该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治疗,这方面的业务量要占 90%以上。一是做强龙头。县级医院要大力发展龙头科室和特色专科,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二是建设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三级医疗服务网的中心。要在按照建设标准填平补齐的基础上,提高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基本医疗、中医治疗等综合服务,特别是要加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以及急诊急救能力建设,开展一般普外和妇科手术,做到“中病不出镇”。三是打好基础。把村(居)卫生室全面纳入乡镇卫生院统一管理,统一价格和收费,医疗费纳入医保报销。对由乡村医生举办的卫生站由政府提供一定补助。其它卫生站由政府举办,纳入卫生院编制,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有执业资格的人员执业。四是扩大补充。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依法举办民营医疗机构,适应市场需求,锁定债务,避免新债,积极化解债务积压问题。同时,加强医院经营管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加强基层医疗网络建设,提高业务操作水平。

(二)提升内功,加快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引进机制,按规定严格核实人员身份编制,加强对基层医疗单位的人员支持,按照实际需求适当按程序增加医疗人员,切实解决看病难问题;同时,建立竞争性的用人机制,实行竞争上岗、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二是服务创新、技术创新,健全以服务质量、数量和患者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体系,落实精细绩效管理,按业务量给予适当补贴,把对每一个科室、每一项工作的要求都体现在绩效中,避免“大锅饭”,坚决禁止将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的做法。三是加强医院道德和文化建设,强化以人为本,患者至上,提供真诚、优质、无微不至的服务和关心。四是加强业务素质培训,对医务人员继续教育培养,选派骨干人员到上级医院进修

学习,鼓励个人自学,提升业务水平,调动医务卫生工作人员钻研技术、增长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大限度释放潜能,争取事业不断发展。五是保障待遇。依法保障基层医疗工作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对困难基层医疗单位给予适当补助或倾斜,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基层医疗单位健康发展。探索建立村医合理报酬补偿机制,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解决村医后顾之忧,同时为建设发展村级卫生服务网络创造条件。

(三)统筹推进,优化乡村医生队伍 一是合理配置乡村医生。随着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深入开展和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制度的逐步建立,综合考虑辖区服务人口、服务现状和预期需求以及地理条件等因素,重点实施面向村卫生室的 3 年制中、高职医学生培养,县级医疗机构适当下派帮扶。二是加强继续教育。切实加强乡村医生教育和培养工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在岗村医进入中、高等医学(卫生)院校(含中医药院校)接受医学学历教育,提高整体学历层次。对于按规定参加学历教育并取得医学相应学历的在岗乡村医生,对其学费予以适当补助。同时,联合职教中心委托培养村医。三是拓宽乡村医生发展空间。在同等条件下,乡镇卫生院、县级医院优先聘用、招录获得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乡村医生,进一步吸引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和医学院校 毕业生到村卫生室工作。同时,对已退休的优秀医务人员进行返聘。四是切实落实乡村医生补偿政策。以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方式设立专项

资金,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保障乡村医生合理的收入水平。(四)形成合力,建立科学沟通协商机制 改革制约医院发展、制约医院提高服务能力的相关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加强卫计、财政、人社、发改、物价等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强监管和指导,发挥职能,积极推进医改。一是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步伐,医保、医药、医疗互为条件,密切相关,应做到同步建立、综合互动,才能实现“用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服务”的目的,降低因其它两项改革不到位给医保基金带来的过重负担和风险,满足群众基本医疗服务的需要。二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除了组织、人事部门要支持医院建立全员聘用、能上能下的机制外,对基层医疗卫生技术人才要加大委托高等医学院校代培的力度,加快全科医生、专科医师的培养,尽快出台本科院校毕业生到三级医院进修后返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全科医生、专科医师培养的政策。三是加强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严格控制药占比,现在医疗服务价格不合理,特别是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偏低,未能体现医护人员的技术和劳动价值,或多或少引发“大处方”、“过度检查”等不合理的医疗行为,调整理顺医药价格,注重体现医务人员的技术劳动价值。四是建立医疗帮扶机制。利用“大手拉小手”工程,出台相关政策,制定具体的帮扶工作计划,将完成情况列入全方位目标考核细则,满足群众就近就医需求。

(五)大力宣传,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一是加强医保政策宣传,明确参保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积极探讨个人医保资金使用管理办法,让全体参保人员了解医保政策和就医的各项规定,积极支持医保,避免违规行为的发生。二是让参保患者了解“基本医疗”的含义,树立合理医疗消费的保障意识和费用意识,摒除参保患者医疗旧观念。三是加大对违规就医行为查处力度。凡有不当就医造成医保基金损失或恶意骗取医保基金的违规行为,经查实后,按规定从严查处,促使参保人员规范就医行为。四是探索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凡是国家批准的合格药物都可以进入市场竞争,借助电子商务等手段进行运作。并允许地方和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方式的探索,解决药品和医用耗材价格虚高,医院与药品商店价格相差悬殊的问题,使更多的药品加入医保报销范围。五是营造尊医重卫的社会环境。通过网站、报纸、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卫计系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弘扬正气,努力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医学科学、尊重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良好氛围。

(六)完善机制,提高区域医疗市场服务能力 一是完善药品供应保障管理制度。根据国家医药发展战略、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要求提出工作规划、明确任务分工,建立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协调联席会议制度,及时研究解决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常用低价药品供应保障工作。二是加强基层医疗单位医疗设备更新,满足临床需求,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疗安全的必要性也使得一般检查治疗设施尤为重要,以便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

第四篇: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通信0801班翟建华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家对医改的大力推进,湖南省积极响应,并对市区及望城县在内的12个地区,进行了试点,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二、调查目的1、在医改的大力进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关心的医药费问题,是本次调研的关键目的。

2、现状,目前消费者无一不抱怨看病难看病贵,那么,看病的难和贵,究竟体现在哪里呢,从医院

医生开出的处方来看,其85%的消费金额出资药品。而近期,各媒体大量曝光了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就

长沙湘雅二医院的“芦笋片”事件,浙江宁波“回扣门”事件,广泛引起人们的关注和舆论.其中,“芦

笋片”事件中,药品出厂价为15.5的芦笋片,尽然被医院卖出213元的高价。因此,药价高,成为看病难

看病贵的首要原因。

三、湖南医改的方案

1、本次医改的大致方向为:低药费高诊费。即降低药品的价格,提升诊断的费用,以改变长期以来,中国以药养医的状况。

2、大力整治医疗商业贿赂,调查报告《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药品从厂家到医院途中的配送,成为关键。其中,医药代理商、医药代

表、医药公司、药品监察局等,到底是哪个环节提高了正常价格。无论从哪个环节,都是整治的对象,以

保证药品的价格合理。

3、在药品的配送期间,实行“阳光配送”,由某一医药公司,直接从厂家送货到医院,阻断途中的一些利润被分享,从而降低药价。

4、直接降低药品的价格,先从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疗保险用药开始。直降到3-4成。

5、提高全民基本医保质量,添增医保药物,加大人们参保,由国家承担人民的医药费用,以降低人

们看病的消费。

四、消费者的看法

1、在国家医改推进的前期,并没有实在的得到优惠,在药品价格大量下降的同时,部分药品又在悄悄涨价,并且虽不是国家基本用药,但是确实人们的必须用药,同样没能得到优惠,在药品价格下调的同时,诊费的提高又造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

2、对于一些处方,开出来的药品都是些不对症的,数量多,价格高,又导致了看病难看病贵,人们对医疗的不懂,又成了医改的漏洞。

3、一些药品在进入国家医保基本药物之前,以行贿等多种方式,大幅度提高药品的价格,为后期的降价作准备,也使看病的费用难以下降。

4、有些医院在“阳光配送”后,对一些用药的价格没有得到降低,反而提升,并且阻断了其他同种药品的进入,致使该配送中心,成为垄断企业,想要降低药品的价格,更是难中之难。

五、调研结果

1、在国家实行医改以来,部分地区部分医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大部分地区没有得到改变,仍然呈现看病难看病贵这以现状。

2、那么究竟该如何改革呢,发改委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太多、太杂、太大了,药品的价格高,各级受贿严重,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了。这不仅仅是作风的问题了,问题大了、普及了,就成了制度的问题。

3、中国医生的工资是由医院开出的,从国家培养一个医生的费用和医生的正常工资相论,医生拿回扣就很正常了。从以药养医的角度来看,医生的回扣最终来自药品的高价。只有国家出资够多,扶持医疗事业这一块,才能缓解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

2010年6月22日

第五篇: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一、调查背景

随着国家对医改的大力推进,湖南省积极响应,并对市区及望城县在内的12个

地区,进行了试点。

二、调查目的1、在医改的大力进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人们关心的医药费问题,是本

次调研的关键目的。

2、现状,目前消费者无一不抱怨看病难看病贵,那么,看病的难和贵,究竟

体现在哪里呢,从医院

医生开出的处方来看,其85%的消费金额出资药品。而近期,各媒体大量曝光了药

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就

长沙湘雅二医院的“芦笋片”事件,浙江宁波“回扣门”事件,广泛引起人们的关

注和舆论.其中,“芦

笋片”事件中,药品出厂价为15.5的芦笋片,尽然被医院卖出213元的高价。因此,药价高,成为看病难

看病贵的首要原因。

三、湖南医改的方案

1、本次医改的大致方向为:低药费高诊费。即降低药品的价格,提升诊断的费用,以改变长期以来,中国以药养医的状况。

2、大力整治医疗商业贿赂。药品从厂家到医院途中的配送,成为关键。其中,医药代理商、医药代

表、医药公司、药品监察局等,到底是哪个环节提高了正常价格。无论从哪个环节,都是整治的对象,以

保证药品的价格合理。

3、在药品的配送期间,实行“阳光配送”,由某一医药公司,直接从厂家送

货到医院,阻断途中的一些利润被分享,从而降低药价。

4、直接降低药品的价格,先从国家基本药物,国家医疗保险用药开始。直降

到3-4成。

5、提高全民基本医保质量,添增医保药物,加大人们参保,由国家承担人民的医药费用,以降低人

们看病的消费。

四、消费者的看法

1、在国家医改推进的前期,并没有实在的得到优惠,在药品价格大量下降的同时,部分药品又在悄悄涨价,并且虽不是国家基本用药,但是确实人们的必须用

药,同样没能得到优惠,在药品价格下调的同时,诊费的提高又造成了看病难看病

贵的状况。

2、对于一些处方,开出来的药品都是些不对症的,数量多,价格高,又导致

了看病难看病贵,人们对医疗的不懂,又成了医改的漏洞。

3、一些药品在进入国家医保基本药物之前,以行贿等多种方式,大幅度提高

药品的价格,为后期的降价作准备,也使看病的费用难以下降。

4、有些医院在“阳光配送”后,对一些用药的价格没有得到降低,反而提升,并且阻断了其他同种药品的进入,致使该配送中心,成为垄断企业,想要降低药

品的价格,更是难中之难。

五、调研结果

1、在国家实行医改以来,部分地区部分医院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大部分地

区没有得到改变,仍然呈现看病难看病贵这以现状。

2、那么究竟该如何改革呢,发改委知情人士透露,目前医疗卫生事业存在的问题太多、太杂、太大了,药品的价格高,各级受贿严重,已经是公开的事实了。

这不仅仅是作风的问题了,问题大了、普及了,就成了制度的问题。

3、中国医生的工资是由医院开出的,从国家培养一个医生的费用和医生的正

常工资相论,医生拿回扣就很正常了。从以药养医的角度来看,医生的回扣最终来

自药品的高价。只有国家出资够多,扶持医疗事业这一块,才能缓解目前看病难看

病贵的现状。

2010年6月22日

下载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州金阊医改三年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

    湖南省医改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随着国家对医改的大力推进,湖南省积极响应,并对市区及望城县在内的12个地区,进行了试点。二、调查目的1、在医改的大力进行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三年医改公共卫生回头看

    三年医改公共卫生工作 一、公共卫生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组织管理,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一是精心设计了考核指标体系。根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服......

    宁乡三年医改总结

    宁乡县三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探索与思考 宁乡地处湘中东北部,是已故国家主席刘少奇的家乡,面积2906平方公里,人口135.4万人,辖33个乡镇。“十一五”期间,财政总收入由7.1亿元增......

    山海关医改三年总结

    山海关区医改工作汇报 (2012年2月10日)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医改工作的决策部署, 三年来,我区坚持把深化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作为全区的中心工作来抓,认真贯......

    县医改工作调研报告

    县医改工作调研报告xx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规范我县医疗机构职能,改进公立医院服务方向,推进我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县......

    苏州调研报告

    苏州调研报告 上星期,理学院组织了去苏州两天一夜的调研活动,共有5个班一起参加,收获颇丰。 苏州,中国城市,古称吴,现简称苏,拥有姑苏、吴都、吴中、东吴、吴门和平江等多个古称和......

    鸡东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5篇

    鸡*县三年医改工作总结 我县医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卫生局的指导下,按照省、市对医改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紧紧围绕医改五项重点工作,加强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强化领导......

    太和卫生院三年医改总结

    太和镇地界村卫生室2011年工作总结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省、州、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加快我院医改工作,我院在县医改领导小组及卫生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采取了切实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