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访婚姻调查专家
专访婚姻调查专家:外遇证据链的重要性和合法性
婚姻问题,不仅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如果不能及时的、正确的、有效的处理问题,会影响生活质量,会影响事业成功,会影响社会安定,会影响国家经济发展。
婚姻本当是美好、温馨、幸福的代名词。如今婚姻问题越来越多,而且情况越来越复杂,导致的后果也越来越严重,“婚外情”已成为夫妻感情的最大杀手之一。
那么,在对方有外遇的离婚诉讼中,如何取证,如何有效地从法律上处罚负心人?今天,深圳王海调查就王海调查民事调查部负责人,深圳市资深的调查专家,知名婚姻家庭指导师,就婚外情调查取证等问题进行集中解答。
主持人:王军先生,关于婚外情的咨询和调查,您这十几年接触颇深,可以说是资深的婚外情调查维权的专家了,今天很荣幸能请到您为我们的网友解疑释惑。
王 军:(微笑)专家倒是谈不上,但是我本人及我的团队在这方面是专业的,我们王海公司开设的民事调查部倒是有不少专家,他们有退役公安,知名律师,侦查老兵,计算机工程师等等。
主持人:您倒是很谦虚的呢,那么我们开始切入正题吧,我们的互动新浪微博上有网友发来了第一个问题,请问王军先生,我最近一直怀疑我老公出轨了,而且有了一些蛛丝马迹,请问我该怎么办?
王 军:很多前来我们公司咨询的当事人,特别是女当事人,跟您的情况很类似,一上来就会问,我该怎么办?其实这个问题的答案在你的心里,这个答案不一样,我们提供的服务就会不一样,具体应该怎么办呢?是调查真相就可以了,还是必须取得出轨证据,还是想做一定的挽回,这个需求你一定得考虑清楚。
主持人:确实,从常人的角度来理解,遇上这种事的女人我想大多数会有一种慌乱的感觉,法律维权是理性的,但是婚姻家庭是感性的。
王 军:对,你必须告诉我们,对于这段出现问题的婚姻,你打算该怎么走下去,是挽回,还是放弃,相当于你站在一个人生十字路口。
主持人:刚刚我代您给这位网友回复了,她继续说,我们结婚快7年了,最近半年以来,他老是不回家,一点小事都会严厉地责怪我,我感觉是挑刺,这是不是就是人们常说的7年之痒?我很了解他的为人,想好了,如果他真的已经出轨,我也不想再做什么挽回了,因为我觉得如果那样的话,再挽回有什么意义呢?我只想争取到孩子的抚养权,分割财产的时候,法院能多照顾我一点,毕竟孩子还那么小,他的成长和成才都需要一个比较好财产保障。当然如果没有,我会好好的跟他过下去,也会试着改变自己,多给他一些谅解和温暖。
王 军:7年之“痒”,到底是谁“痒”了?还是将近7年夫妻双方都不“痒”了?我看是不痒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你们的婚姻生活基本上已经程式化了,每天就那么几件事,生活的平淡,事业的稳定,已经让你们双方都已经没有了新的期待,所以我说应该是不痒了。
主持人:您这个说法倒是很有意思,那么就这个网友来说,具体该怎么办呢?
王 军:我建议他先做一个婚姻真相的调查,王海公司在这方面是很专业的,刚刚这个网友自己也说到,她做了两手的准备,无论他老公是否出轨,都需要证据来支撑,都需要专业的调查公司的调查资料来证明对方到底有没有出轨,出轨有出轨的证据,没出轨也有没出轨的证据,我曾经接过一个案子,那个女当事人相当肯定老公出轨了,一定要拿到证据,但是后来我们的调查员带回来的资料显示,他老公完全没有出轨的印象,晚上不回家,是去了哪里呢,去了一家音箱店,他是发烧友,经过深入的调查,这个男人在公司任高管,但是公司最近人事变动,工作中承受了一系列的挫折,本来就爱好音乐的他,去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方式让心情得到释放,他不愿意把公司琐碎的事带回家里,我们拍到了他听到一首叫命运交响曲的时候泪流满面,这个女当事人看了当场就哭的很伤心,自责不已,我当时给她做了将近一个小时的心里辅导,前天她打电话过来说,按照我给她的建议,他们现在很好,我本人也感到很欣慰。
主持人:看来您对这个案子,还是挺有成就感的,我给您总结了关于婚姻的两个关键词,一是信任,一是沟通。
王 军:你说得非常好,但如果不能信任,或不敢信任,就只有调查,所以刚刚网友的诉求,其实是想了解真相,再打算做下一步的,你别看她说的如果一旦出轨,就怎么样,其实心里还是想着最好不要是那样的不好的结果。
主持人:我注意到,您刚刚反复提到了证据这个词,那么究竟应该有什么样的证据呢,这也是刚刚连续3位网友新的发问。
王 军:对于婚外情的取证一直以来都是难点,一方面要拿出婚外情的证据,另一方面又不能侵犯包括第三者在内的他人隐私权,否则取证就不合法。
要想让此类证据被法院采信,要有一套完整的证据链,让它们互相印证。
主持人:您所说的这个证据链,可以有哪些证据组成?
王 军:邮件、聊天记录、保证书、照片、录像、同居或开房地点、现场捉奸视频、户外亲密镜头、与第三者小孩的出生证明等等,都可以作为这个证据链条中的元素,所有这些单个的证据如果是合法取得,证据显示事实充分,才叫完整的证据链。
第二篇:专访管理专家曾仕强
什么是“中国式管理”
——专访管理专家曾仕强
首倡“中国式管理”的先驱者国际管理基础会董事、台湾交通大学教授曾仕强,日前带着毕生的学问到广州与众多民营企业管理者交流。面对着上千双求知的眼睛,曾仕强语出惊人:“我仔细研究过中国历史,每七个世纪便会有一次兴衰,从汉朝到唐朝用了700年,由唐朝至今也正好相隔7个世纪,21世纪是属于中国的,21世纪的管理更是属于中国。”
讲座后,记者在本次讲座组织者聚成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的协助下,能有机会与曾仕强教授面对面。
管理人才本土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记者:现在国内的管理学基本都是照搬美国的一套,然而却难以适应中国国情,中国需要一套属于自己的管理方法吗?这是不是也是“海归派”人才不断掉价的原因?
曾仕强:目前,在企业管理人才中“海归派”身价的下降,可以说明国内管理观念的变化。在前一段时间里,我们高呼学习西方式的管理方法,西方管理所侧重的是“物化”,全世界对物的管理都是一样的,无论一块木头还是一个人头,都是运用对待木头的方法去管理。
而事实上,对人的管理要复杂很多,此外中国与美国、日本的文化沉淀不同,所以用管理美国人和日本人的方法来管理中国人多半行不通。我们中国的管理则是注重“人性化”管理,中国的管理从来都是更多地以人为中心,而不是像西方那样以物为中心。
西方管理,首先把事情分门别类分析清楚,划分不同的部门职位,然后招聘合适的人员。中国的管理也在学习西方的这种方式,也显示出效果,但在最本质上,中国管理依然是“因人设事”。
举例说,中国人开始做事常常采取大家一起来的方式,没有分工、没有职位,让大家在这种含混不清的情况下展示个人的特性与才能,再因人设事,建立初步的组织架构。
经常的情况是,有两个人适合当主管时,先分成两个单位,等到有第三个人具有担任主管的能力时,再变成三个单位。如果只是一味的学习西方的管理方法,而不从实际出发的话,我们的学习很可能就是“邯郸学步”,最后自己到底该怎么走,可能自己也不清楚了。
中国式管理重弹性
记者:既然西方的管理学并不适合中国国情,您一直以来也在提倡中国式管理,它能否在现代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中经得起考验,能否找到其良好的生存空间?
曾仕强: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意识到管理在企业中不可或缺的地位。我们管理的是人,而人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社会动物。所以我们在分析被管理群体的时候,就需要对所处的社会环境做一定的分析。中国有着几千年的文化习俗,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对于企业管理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针对不同的人而采取的不同的管理方法就是我在“中国式管理”中所推崇的。管理方法的有效性是要用企业的效益来说明的。西方人认为“中国人没有原则,几乎每件事情,都采取个案处理的方式,有不同的答案,令人难以预料。”
许多人也因此认为中国人没有原则,甚至说“没有原则就是最好的原则”,但中国人实际上有原则,但“重视因时、因人、因事而做出合理的调整,既不是一成不变地死守原则,也不是随意乱变没有原则。”
“中国式管理”简单地说就是变动性,或者说弹性,这很适合中国人的特性,但它已经具有通用的价值,超越了文化与传统。
这是由于不确定性和内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完全没有弹性的科学管理或制度化管理不足以适应环境的快速变迁,西方也不断出现弹性较大的管理理论,如情境领导、权变理论等等,强调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而不是固守单一的方式或预先确定的制度。
管理中的地域意义
记者:您刚才也提到了所说的能否概括成“管理存在地域差异性”呢?
曾仕强:我们在管理中是不分个别和管理对象,我们仅仅是对管理的结果有所要求。我们追求的是企业的效益。我们是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当作我们的重要目的。美国式管理的哲学基础是个人主义,日本是集体主义,而中国是交互主义。
交互主义用通常的话说,就是“一切看着办”。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你对我有礼貌,我没有理由对你没礼貌。“一定”当中包含着“不一定”与“一定”,拿“不一定”的心情,来寻找此时此地“一定”的答案,从“不一定”到“一定”,便是中国式管理的决策过程。
美国式管理强调专业性,重视专业知识;日本式管理关注一致性,重视团体精神;而中国式管理注重变动性,一切看情况。以上例子仅是说明管理的区域性是根据其所在地的文化
环境来区别的。
(全文完)
第三篇:专访校车标准起草专家
专访校车标准起草专家:真正的校车学校都买得起索引号:430S00004/ 主 题 词:校车 发布日期:2011-09-19 所属主题:教育
所属机构:省教育厅 公开责任部门:省教育厅
公开方式:政府网站 公开范围:全部公开
近1个月来,已有4个无辜的孩子相继被校车夺走了生命。
8月2日,安徽省安庆市3岁女孩朱颜在幼儿园校车中滞留长达8个小时后死亡;8月29日,幼儿园校车闷死幼儿事件又在海南省三亚市重演。而悲剧并未就此结束,9月13日下午,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紫荆花幼儿园两名幼儿被遗忘在校车内一天,直至当日下午放学时才被发现,但已离开了人世。
如何才能让这样的人间悲剧不再发生?中国青年报记者就此采访了我国校车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的起草专家和业界人士。
发生事故的多为“山寨校车”
“其实大家都混淆了概念,目前出事故的校车,基本是一般巴士客车,甚至更加不规范,有相当大的安全隐患。这和正式的校车有很大的区别。”我国《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第一起草人、国家客车检测中心碰撞试验室主任李弢说。
目前,我国使用专用校车的地区还是少数,如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广东省顺德市、山东省青岛市等。其他大部分地区还是“山寨校车”和标准校车混杂运营,包括微客(封闭的厢式货车——记者注)、普通公路客车、公交车等。而李弢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普通车是针对成年人设计的,少年儿童是很特殊的乘客,所以真正的校车必须有加强保护的配置。”
如果是一辆专业的校车,在设施配备方面能尽量避免悲剧发生吗?专家的答案是肯定的。
和前述3起校车悲剧相关的第一条安全技术标准是,校车驾驶员的车内视野。
“在车内视野上,普通客车只需要几个固定位置设监控,但因为少年儿童好动,可能会躲藏、车内打斗,驾驶员作为车上的监护员,要求视野能够监控到车上的每个角落。同时,校车标准里也专设监护员座位。”李弢说。
校车悲剧常常与老师等照管人员的人为责任有关,但在专用小学生校车上,就必须特设至少一个照管人员座位。“当座位数超过40个时,应至少安装两个照管人员座位。照管人员座位的布置应靠近通道,分别位于车辆前部、中部或后部。照管人员座位应有永久性标志。”
“车外视野也是特殊的,少年儿童下车时打闹,他可能往车底下跑,所以校车规定了更广的驾驶员车外视野,而普通客车只要求能看到前后左右的车辆、行人,能避让即可。”李弢说。
去年12月,一名15岁的女学生在前往深圳市坪山新区培英学校的校车上与随车老师起了争执,两人动手打了起来,女孩一气之下从车窗跳出车,头部重伤,家长悲痛欲绝。
“孩子有时是不冷静的。按照我们的校车标准,在车辆结构设计上,校车玻璃必须是下半部固定的,或者是全封闭玻璃,就是为了避免这样的惨剧再发生。”李弢说。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是校车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之一。该公司校车部经理张强说:“遇到危险时,成年人使用安全锤敲砸玻璃,小学生没有这种自救能力,遇险时丧失了自我保护意识,不知道该怎么办。我们研制的专用小学生校车,对窗户玻璃有特殊设计,到时候就可以不用敲打,直接一推,整个玻璃就自动脱落了。”
真正的专用校车,逃离通道也比通常客车多。“因为通常客车上成年人逃离和救援是双向的,既有乘客要出去,也有救援人员要进来。但是校车里的孩子遇到翻车等危险情况,很可能躲在车里、不敢往外逃,这就需要双倍的人力进去救援。”张强说。
在《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这一强制性标准里,还有唯一一条“推荐性”的意见:“推荐安全带集中解锁装置”。
“因为校车绝不是只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里行驶的,在平原的农村、山区,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坐校车的权利。”李弢说,“万一校车翻到河里、山沟里了,少年儿童还不成熟,遇到这种情况,很可能第一时间就吓懵了,或者手脚软了,打不开安全带,逃不出去,这样的话,安全带反而可能害了他。”
“如果有配备安全带集中解锁装置的校车,遇到紧急情况时,驾驶员一按按钮,全车的安全带都会解开,孩子就可以及时逃生。或者救援时车辆已经变形,救援人员进不去,也可以按按钮解开被绑住的孩子。”
解锁装置是新生事物,连比较权威的北美校车体系也还没有将其纳入,对安全是非常有意义的。“但有成本问题,一辆车会多花几千元。”李弢说。
“真正的校车不豪华,学校都买得起”
由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联合发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专用小学生校车安全技术条件》,已于2010年7月1日正式实施,那么,为何现在众多中小学、幼儿园依然任“山寨校车”横行?家长看不清的,是校车的账本。
校车的价格,真的比普通客车贵很多吗?“真正的校车不是什么豪华旅游车,其实,我们制定标准时接触过很多一线厂家、学校,可以说一般学校完全能买得起校车,一点也没有问题。”李弢说。
记者向业内人士了解到,购买一辆普通中型客车,价格在12万元左右,12米长的普通大客车约40万元。与此对比,校车行业目前在我国是起步阶段,厂家在初期产量较小,价格区间在20万元到50万元之间,一辆校车的售价会比同类普通车增加10万元~20万元。“增加的成本主要是安全装置上,包括座椅的阻燃要求、安全逃生窗口,还有,校车上必须配备发动机灭火弹,而且‘长鼻子校车’的发动机是外置的。‘长鼻子’是为了在正面碰撞时缓解冲击。”张强解释说。
而李弢告诉记者,购买校车比购买一般客车需要多付的钱,10万元~20万元“已经是不得了了,不会再高到哪里去了”。
在全国率先引进“长鼻子”美式校车的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购置的79辆“长鼻子”校车,能承担5000多名12周岁以下小学生的接送任务,包括两所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购车总费用为2000万元,而2010年德清的教育经费支出为5.5亿元,仅占该县GDP的2.34%,而2012年全国的平均目标是4%。
校车应成为政府补助的社会服务
“目前校车是‘买得起、养不起’,这才是学校不买校车最大的原因。”李弢说。
他详细给记者算了一笔“校车账”:
一辆公交车可以全天运营,但校车在正常8小时工作时间是封存的,只有在上下学时开动。而且送完孩子上学,回程跑的就是空车了。“周六日不上学,‘五一’、国庆长假不上学,更不要说算上几个月的寒暑假,都要花钱养着空置的校车和司机,运营成本非常高,可以说没法盈利。”
张强也坦言,养护是校车在我国推广时遇到的最大困难。“校车只在早上7~8点及下午5~6点工作,问题是,在这么短的工作时间内,如何创造利润?如何保证资金不流失或保值,能维持学校的成本?”
“如果要家长出钱,这样算下来,一个孩子坐一趟校车至少得交20元。每天花40元坐车,长此以往,请问家长您愿意吗?”李弢问。
学者和厂商都认为,校车是有公益性质的,因此,对于这个难解的死结,第一步,应由政府补助解开,第二步,应成立专业机构管理。
以浙江德清为例,这里采取的是开设公司专营校车的解决办法。校车由政府购买,然后委托专业客运公司代管。校车的收益并不足以维持公司运营,由政府出资补足亏损部分。全县乘车学生每人每次支付1元钱,贫困学生免费。这样的“特权车”引来了网上的一片叫好声。
“这好比是修盲人用的盲道和腿脚不便的人需要的电梯,政府理应为公共设施买单,但残疾人上了车总要付车钱。家长也应承担一部分学生坐车的费用。”李弢说。
“第二步,成立专业机构必不可少。”李弢说,“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出行的时候有专门的客运公司,可以买两元钱的人身保险。我们旅游时旅行公司也会代买这个保险。我们在乘坐团体班车的时候,在路上的安全由企业承担。校车也需要有这样一个责任方,即校车公司。这样,在运营及安全方面,才可能畅通无阻。”张强说。
“一旦有了这个机构,在学校里,责任归学校,出了校门,责任就归校车公司,到家以后的责任归家长。这样明确责任,正规校车才能够更方便地推广。”张强说。
其实,校车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被政府纳入了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比如在美国,已通过了校车安全立法、校车安全管理法律、校车制造安全技术强制性标准,规定校车拥有的路权高于消防车、救护车等。
“学校作为车辆的采购方,需要在一些政策上得到政府的认可,给予一定的补贴或补助。据我们了解,在美国,每个孩子每年的校车补助是近600美元,这可以大大减轻学校的负担。”
8月24日,教育部启动了关于中小学校车运营管理试点的会议,敲定德清县等六个试点县市。
“如果指望一个要营利的机构去修盲道,然后过一个盲人,就收他5元钱,那么,这条盲道就永远也修不起来。孩子们的校车也是同样的道理。”李弢说。(庄庆鸿 翟璐)
第四篇:婚姻调查总结
农村婚姻调查总结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物质的不断提高对现在婚姻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寒假之机对农村现代婚姻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的主体主要包括:结婚的当事人、结婚当事人的父母、参加婚礼的人、纯粹的旁观者、其他。调查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农村婚礼中低俗的现象、婚后“同财同居”
一、农村中婚礼中的低俗现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彩礼,彩礼是我国传统的婚嫁习惯,然而现在婚嫁所要的彩礼已经丧失了原来的意义。用一句话形容就是漫天要价,变相卖女儿。通过一些让人苦笑不得借口、理由,不管男方家庭是否能承受索要彩礼给男方家庭造成了极为沉重的债务负担。因彩礼问题引起纠纷更是数不胜数,虽然《中华人和共和国婚姻法》以及《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对彩礼问题作出了相关规定,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彩礼纠纷案件裁判尺度,给人民法院审判工作带来了方便。但因规定过于简略和原则,也带来了很多社会非议,不能满足现实生活的需要,影响社会的和谐。因此对彩礼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规范。
2、铺张浪费,在农村结婚最少要摆三天流水席,来招待亲朋好友。三天的流水席造成了很多的酒菜因为吃不完浪费掉,据统计婚礼所准备的酒菜有60%是浪费掉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年我国又大力提倡节俭之风。希望将来树立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观念,自觉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节约每一粒粮食,抵制和反对浪费粮食的行为,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风尚。
3、闹洞房,闹洞房的本来意义是新婚男女送上自己最为真诚的祝福,然而现在的闹洞房就是低级乏味无聊的恶搞。再闹洞房时要新婚双方做一些几位难堪、尴尬的动作或行为,让人产生很大的反感。从而让人很容易产生一种误会这是一场新人的婚礼还是一场极为低俗的闹剧。
4、迷信,迷信在封建社会的婚礼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在古代结婚双方除了要经过父母媒人外,还有一个人也是在这婚礼中起到决定性作用那就是风水先生。经过几百年的变迁这种习俗仍然没有从根本上摒弃。在现在的农村婚礼中结婚时男女双方要拿着新人的生辰八字和属相找风水先生进行推算,看这对新人生辰八字是否先冲,属相是否不合。还有在结婚当天要进行一系列的烧香拜天的繁琐仪式。简直就是在上演一场愚昧无知的闹剧。
5、买卖婚姻,这种情况仍然存在主要发生在女方家庭极为特殊的情况。例如,女孩的父母早亡或父母病重家庭经济困难的,就会逼迫女孩嫁给一些家里富裕丧妻或者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娶上媳妇的男子。这是严重违反了我国《婚姻法》中自主的基本原则,断送了女孩的一生幸福而产生了一桩又一桩的爱情悲剧。
6、事实婚姻,由于收旧习俗的影响,我国几千年以来流传下来的通过举行婚礼便得到承认的结婚习惯在我国至今仍然存在。,许多男女对举行婚礼情有独钟,而对结婚登记却都不屑一顾。尽管我国从第一步《婚姻法》颁布实施以来一直强调结婚必须进行登记,才能确立夫妻关系。但社会实践证明事实婚姻并没有因此减少,他一直普遍存在。“事实婚在我国长期大量存在,在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地区,事实婚甚至占当地婚姻总数的百分之六、七十。
同时我们发现有些事婚姻中的很多家庭的户籍证明或者户口登记他们为夫妻关系,这就产生了户籍登记与婚姻登记的矛盾。当然在现实中与事实婚有关的很多民事,刑事问题在不断涌现。例如有些人在已经有事实婚的情况下又与另一人去进行婚姻登记,或者有两个事实婚姻,那么是否构成重婚罪呢,又该如何处理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对妇女的人身权利的一种严重侵害。
二、对于“同居同财”这种观点现在并不是按照原来的风俗习惯来进行划分,婚后受否继续与父母同居和在经济上是否独立并没有必然的关联性。因为在农村现在“同居不同财”多如牛毛,我认为是否定婚后子女与父母“同居同财”的主要因素有;婆媳之间相处是否融洽、家里是否独子。
如果婆媳之间的关系十分僵,为了避免矛盾的激化分家是必然的结果。即使婆媳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如果公婆还需要为次子结婚准备安排,这也会导致分家和经济上的独立。
分家后新婚夫妻双方在财产的指出开销完全由自己来承担,在使用分配上也是由夫妻双方自己决定。至于债务问题的分配要根据家庭里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如果说家里经济条件优越分家后父母不会分给夫妻双方任何的债务,同时可能会在日常生活的开销,购置一些金额比较巨大的财产时可能父母会无偿的支付。还有在结婚准备阶段在财产上的支付也会有父母承担。
没有分家经济独立的夫妻双方自己的收入根据家里经济情况确定是自己存起来还是交给父母,然而日常的生活开销、债务负担、还有在结婚准备阶段在财产上支出的包括:婚房、婚车、聘礼等等都是由父母和夫妻双方共同承担。
以上是我在寒假期间针对农村婚姻中低俗的婚礼现象与“同居同财”根据以上调查发现农村婚姻问题也是在不断受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引导农村婚礼的是一项关于未来社会发展文化进步的问题。同时能促进法律的进一步健全和进步。来解决农村婚姻问题纠纷促进民族的和谐进步。
第五篇:农村婚姻调查
本次调查主要针对四十多岁的村民,一是对农村婚姻习俗了解很多;二是经历了改革开放后的农村变化,有代表性。通过问卷和访谈两种方式获得了一些相关资料,经过一些整理以求对课题组的研究有益。调查于2009年1月在山东费县农村进行。
一、调查问卷结果
1、被调查人状况:男,已婚,40~50岁,中学文化,家庭年收入2万元,育有一男一女,未外出打工,初婚22岁以上。
2、该被调查者认为本村结婚年龄平均在22岁以上,他认为合适的婚龄大约是:男25岁,女23岁。
3、该被调查者认为彩礼数额大约为5000~10000元,并认为彩礼有无并无所谓,彩礼给家庭带来了经济负担的情况比较多。虽然有女方不要彩礼的情况,但是不多,他认为原因不是由于男方家里经济困难、破除传统习俗的束缚、只要爱情,不图钱等原因,而是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给彩礼的男女双方意味着双方订婚,但可以反悔。
4、该被调查者认为订婚仪式很重要,婚姻程序中最重要的是登记。该村出现不登记就举行婚礼的情况但不多。该被调查者认为既没有登记也没举行婚礼,但已经订婚而同居的情况就是夫妻关系。并且没有登记只举行婚礼而同居的形象认为就是夫妻关系。仅举行婚礼没有登记而结婚的人发生纠纷要求解除关系,一般由村干部调解。
5、该村有早婚现象,但是这样的情况不多,被调查者认为原因是随大流。
6、该被调查者认为该村有悔婚的情况,但是不多。悔婚由男方或女方提出的情况都差不多。主要原因有男方个人问题、女方个人问题、男方家庭经济困难。订婚后又悔婚时,一般由村干部出面调解。订婚后一方提出悔婚的,提出悔婚的一方放弃彩礼。
7、该被调查者认为解决订婚、彩礼、事实婚姻等纠纷的方法是双方个人协商解决。
8、该村有为数不多的男方入赘女方家的现象,他认为是正常现象。
9、近几年该村没有转亲换亲的现象。
二、访谈调查结果
1、该村男青年到外地打工或经商的不多,一般都是在本地婚恋,女方是当地人;女青年到外地打工或经商的也不多,男友或丈夫都是本地人。被调查者认为由于受本地的传统的影响,男孩子要回家赡养自己的父母,到年龄后都要回家结婚不再外出打工;女孩子受到的约束少一些,但在家长的要求下大多都回家结婚、生活,女孩嫁到外地被认为不能赡养父母,是不孝的。男女青年最终都要回家结婚生活,因此他们暂时外出打工或经商不会对本地的婚姻状况有太多影响。本村现在男女青年比例基本平衡,男青年稍多。因此有些找不到老婆的男青年要打光棍活到其他地方买老婆。
2、据被访问者讲,近三十年来彩礼的的数额有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几十元到现在的上千元甚至万元。嫁妆的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十年前主要是橱柜、写字台、桌子椅子等,今天的嫁妆多种多样,主要有大组合、小组合、彩色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摩托车、太阳能热水器,甚至还有电脑。
3、被访问者认为本村男女青年主要通过媒人介绍认识后交往一段时间结婚,基于自由恋爱而结婚的情况越来越少了,主要原因有:自由恋爱双方比较盲目,家长对双方的情况了解后不同意。男女青年多在外打工或在本地打工,自由的时间少,很难能有时间自由恋爱,多是在父母要求下通过它人介绍恋爱结婚,通常时间较短。
4、通过每人介绍结婚的现象很普遍也很正常。但与过去包办婚姻有本质的不同。媒人只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至于到底能不能结婚还是有双方决定。现在已经没有包办婚姻的情况了。媒人介绍婚姻主要是给另一方介绍另一方的个人情况,家庭情况。
5、被访问者认为本村青年多是按照当地习俗结婚,年轻人举行婚礼要按照双方父母的要求办,一般不能自行其是。有些有地位的人在外地结婚就不会要求必须遵循本地的传统,按照当地习俗结婚一方面是一种良好的秩序或善良风俗的要求,另一方面是对长辈的尊重。
6、三十多年来婚姻习俗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比如,结婚前男女双方互动多了,婚礼上有了更多的程序,比原来更铺张浪费了。积极的快速发展也深刻的影响着本地的婚姻,彩礼数额发生了变化,嫁妆更丰富了,婚礼红包的数额也增加了,酒席花样也是越来越铺张了。
7、男方入赘女方家的主要原因是女方家没有男孩,男方入赘可以帮助女方赡养老人。
三、资料分析
1、从调查结果看,农村对结婚年龄的观念相对于法定婚龄(男22岁,女20岁)要高一些。彩礼的数额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增加,彩礼仅作为一种结婚前的程序,在农村成为必有的形式,只是意味着订婚,没有实质上的意义可以反悔。对于夫妻关系,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已订婚或者举行婚礼就被认为成了过门的媳妇,是夫妻关系的开始。在农村,男方入赘女方已被普遍接受。转亲换亲现象已经消失。在解决纠纷上一般是由村干部和当事人一同协商解决,打官司是例外。
2、根据调查显示,本地区民风淳朴,有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的良好传统,在外打工或经商的男女青年一般都回乡成亲,在家长和长辈的要求下也大都按照本地习俗举行婚礼。也正是由于打工上班的人越来越多,媒人介绍婚姻成为了主流,但与包办婚姻有本质的区别,婚姻最终的决定权属于男女双方。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改变了当地的结婚习俗,一般都是轿车接送,家俱一应俱全,大到洗衣机电冰箱,小到锅碗瓢盆。结婚程序上也比以前正式了许多。男方入赘的主要原因是女方家里没有男孩。
从媒人上门提亲起就开始花钱
近年来,农村青年谈婚论嫁,从男女双方见面、相家(看人户)、下彩礼、定婚到结婚典礼,每走一步都得花几百甚至数千元,加上盖新房的花销,至少也得两三万元。在一些村组,农民为了早日结婚娶媳妇,有的农村小伙初中毕业或未毕业,就外出打工攒钱。
建始县三里乡高峰村地处高山,通过州县扶贫工作队几年的真情帮扶,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不少农户建起了水泥楼房,在村里格外显眼。村民李某告诉笔者,他有三个儿子,去年拉钱负债修新房,目的就是为了早日娶儿媳妇。今年74岁的退休教师李老汉说:“我结婚是在上世纪60年代,没有举行结婚仪式,就是单位同事和几个弟兄姊妹在一起吃了顿便饭。那时,大家不送钱,时兴送‘革命礼物’,我们收到的结婚贺礼就是几角钱一面的镜子,上面印着毛主席像和毛主席语录。根本就不谈修房子,当时物质匮乏,好多东西凭票供应。哪里像如今,小伙子找媳妇,要是没有一栋新房,没有钱,就只有打光棍的命。”
10月初的一天,笔者下乡乘坐电麻木去建始小溪口,看到几位农民手里提着大包东西忙忙碌碌往回赶,一名叫刘中恩的农民介绍说,在农村娶个媳妇要花两三万块钱。“你说多少,为什么要那么多钱?”记者怕听错了反问道。刘中恩扳着指头算账,娶媳妇首要的是要盖三间平房,买砖买水泥、钢筋,加上请人搬运,吃喝招待,至少要花两万多元。按当地风
俗,有栋好房子,才会有人给你介绍媳妇。
媒人上门提亲就得花钱。男女双方见面,见面礼至少要四五百元,如果双方都如意,媒婆就约时间邀女方到男方相家,男方除了摆酒席招待,还要给女方1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相家费(打发钱),如果女方对男方各方面的条件都满意,男方才提出下聘礼(定婚),聘礼至少要4000元。女方收下聘礼,这门亲事就算基本落实。然后,男女双方开始商定结婚的日子,连钱带物,又得花两三千元,婚期一旦定下来,男方就得邀女方去商场买大婚时穿的衣服,即使是随便买,也得花费一二千元。结婚那天的花样就更多,找陪男,接亲队伍浩浩荡荡几十人,仅包车费就要数百元,还有婆媳见面礼等等,每个环节至少要算100元。
如果男方条件较差,又想娶媳妇,那花钱就更难说了。
在农村,男女从相识到结婚,一般要经过相家、定婚、结婚三个环节。相家时男方送给女方几套衣服、现金,定婚时男方送给女方的衣服和现金要比相家时的多些,女方才满意。有的家庭还送金耳环、金戒指、金手链等“三金”,一般花费约 3000元;结婚时,男方要购置“席梦思”床、家具、彩电、洗衣机、摩托车等大件商品,加上宴请宾朋,需花费约1.
2万至1.5万元。农村家庭的孩子结婚,不包括盖房的费用就要大约2万元,相当于一个家
庭正常年景收入的4至5倍。
婚礼的各项花费越来越高
据记者对该县长梁、龙坪、三里乡的孙家坝村等6个村的10多个农户进行调查得知,目前,经济条件稍好的农民家庭为一个男孩筹备婚事的总费用大概在1.8万元至4万元之间,经济条件稍微差点的也少不了1.2万元至2万元,其中建房1.5万至2万元不等,给女方送礼金加上置办婚礼酒席0.8万元至1.2万元不等。据县统计局2005年的统计报表
显示,农村人平现金纯收入才1342.51元。
建始长梁乡龙潭、三宝村等地,前些年,女青年出嫁男方打发钱多钱少都无所谓,但近年来,随着当地与外乡、外县、外省结亲的人逐渐增多,女方索要彩礼的不良现象随之而来,少则三五千,多则上万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青年说,他的兄弟在外娶媳妇,没有彩礼根本莫想结婚,就是没得钱凑也要凑齐,所以,“我们谈婚论嫁彩礼是不要白不要。”
农村青年张某,24岁,今年8月初与邻村20岁的女青年刘某结婚,从相家到订婚、结婚共花费4.5万元,张某4年的打工所得和全家多年的积蓄花费殆尽。举办婚礼的前三天,女方父母又要求给5000元作为女方弟弟结婚的费用,否则到时就“不发亲”。张家通过媒
人说和,最后拿了3000元才“一次性了断”。
长梁乡天生片卸甲坝村农民胡某,儿子结婚前,女方索要彩礼1.2万元,又要了摩托车、手机等物。婚礼当天,女方送亲者达20多人,除了酒席招待,每人打发一件价值40多元的衬衫。槐坦村某农民,儿子订婚三年,近日办了喜事,因家里经济条件差,已负债1万余元,为避免引起家庭矛盾致使儿子婚姻破裂,把借债、贷款的事对儿媳瞒得紧紧的。
亲朋好友的负担越来越重
2005年,一份建始县农村住户的调查资料显示,全县农村居民婚丧嫁娶等其他人均支出65.50元,全县农村居民人均总支出2898.26元。该县上世纪80年代农村居民送“人情”平均一次5-10元,90年代涨至30-50元,本世纪初开始上升到50-100元。三里乡孙家坝村农民孙家祥说,去年他家婚丧嫁娶等“人情”支出高达2100元。高坪镇一位农村老太太说:“过去哪家有个红白喜事,送三五块还勉强拿得出手,现在30元都觉得有些丑,一年四季,这亲戚、那街坊邻里,月月都有办喜事的,愁人情钱比欠债还狠!”
高额的花费既影响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影响了农民的生产投入。
建始县三里乡农民向某有4个儿子,个个结婚都要建新房,把老两口“奋斗”10多年的积蓄全部花光了。二儿子结婚住了祖上留下的两间房子,老两口只好请人搭茅棚度日。结
婚前拼命向父母要东西,也使部分年轻人养成了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有限的资金用在了奢侈消费上,势必挤占生产资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投入。三里乡凉风村的陈某,家里为筹办他的婚事,债台高筑,买种子、肥料都靠赊欠。这种情况在农
村无处不有。
有的农村小伙子十几岁时就外出打工攒钱,二十多岁了还娶不上媳妇。据建始县红岩寺镇一位告老还乡的干部说,因为风气不好,娶媳妇花销大,有男孩的家庭,往往从孩子十四五岁起父母就开始忙着准备盖房子。也有些家庭,为了给孩子攒钱娶媳妇,干脆让孩子早早辍学,外出打工挣钱。不仅影响了当地群众文化素质的提高,而且造成当地换亲、转亲、买卖婚姻现象增多。
11月25日,记者回老家在叔父家吃喜酒,偶遇10多位好友,大家在一起聊到了农村青年结婚花钱的事,有一朋友说:当前农村青年结婚的费用越来越高,主要是比阔气、讲排场所致。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奋斗多年,只为儿女办一场婚事,日常生活消费却不敢花钱。等子女全部完婚后,父母大都一无所有,有的还得背着偿还不尽的债务。这种铺张办婚礼的风
气,对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带来了不利影响。
探索新对策,引导婚育新风
对策之一,中央提出建设新农村,农村正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农村青年的婚姻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现象,关系着农村的和谐与稳定,关系着家庭的美满和幸福。笔者认为,一是大力倡导新风尚,引导农村青年建立正确的择偶标准。大力推进婚育新风进万家宣传活动,引导农村青年摒弃“闺婚找不到,二婚不愿要”、“门当户对”、“郎才女貌”、“传宗接代”和不愿意当上门女婿等陈旧观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逐步树立正确的婚姻理念;二是引导农村青年移风易俗,针对农村青年婚嫁铺张浪费的现象,引导广大农村青年新事新办,通过组织集体婚礼等形式,在广大农村青年中倡导健康婚礼、文明婚礼、节约婚
礼、时尚婚礼,让新的婚嫁风尚成为农村婚俗的主流。
对策之二,倡导文明新风,宣传现代生活观念,引导青年农民确立现代的恋爱观,打破农村男女之间交往受传统观念束缚的现象,塑造一个农村男女青年自由交往的社会环境。教育农村青年树立现代婚姻恋爱观,逐步改变农村中带有商品性的婚姻观,树立自由恋爱的思想。逐步去除农村结婚的繁杂仪式和昂贵的彩礼聘金,提倡节俭合理地举办婚姻。使以注重对方的财富和家庭条件为主的传统婚姻择偶观逐步转变为以注重对方个人能力和双方感
情为主的现代婚姻择偶观。
对策之三,引导农村青年正确对待婚姻家庭。美好的婚姻、和谐的家庭是农村青年干事创业的基础。公开选出一批五好家庭、模范夫妻典型,在社会上营造弘扬家庭美德、倡导社会新风的氛围。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解决农村独生子女户、两女户的农村家庭养老问题。以奖励少生代替处罚多生,引导人们转变生育观念,教育群众生男生女一样好,减轻下一代
人的婚姻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