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年度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写写帮推荐)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报告
(2009年度)
xx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二○○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2009年度管理评审报告
一、评审目的、范围
1、目的:分析2009年度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评价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明确2010年度工作目标,提出改进措施、建议,确保质量方针、目标的实现和满足客户要求。
2、评审范围:质量管理体系覆盖的所有部门。
二、评审类型和方式:
1、评审类型:年度常规评审。
2、评审方式:会议评审。
三、评审时间、地点
2009年度评审时间安排在2009年12月29日,地点:本中心三楼会议室。
四、会议组织:
组织者及主持人:中心主任xxx记录:xxx 参加人员:中心领导、质量负责人、相关部门负责人、内审员、质量监督员参加。
五、评审输入材料
1、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管理体系的适用性分析报告
2、质量管理体系实施运行情况的报告
3、质量监督情况和开展新业务情况的分析报告
4、仪器设备配置和使用情况
5、人员培训计划落实情况和效果分析报告
6、人力资源充分性和需求性的分析报告
7、客户反馈意见和投诉处理的分析报告
8、纠正、预防措施的效果分析
9、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分析
10、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结果的分析报告
11、内部审核报告
12、监督评审评审组意见
13、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六、评审意见和结论:
1、本中心按照《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编制的管理体系全面覆盖了检测实验室通用要求的所有内容。从运行以来,特别是通过计量认证监督评审,管理体系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完善,总体运行情况良好。
2、《质量手册》规定的本中心的质量方针、目标符合准则要求和本中心实际情况,通过努力正在逐步实现。
3、本中心的检测能力(164项参数或指标)是真实的。与之相关联的机构和岗位设置是合理的,机构及岗位的职责分工明确,切实可行;与之相关联的人力资源和仪器设备资源配置是充分的、合理的;与之相关联的实验室环境条件是符合要求的;各个要素、各个程序和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循环是封闭的。
4、管理体系运行以来,管理及监督人员开展了有效的工作,监
督管理工作有明显成效。2009年共进行了1次内审,内审覆盖了本中心所有管理活动和技术活动,共发现7个不符合项,这些问题均已得到了纠正;计量认证监督评审中发现的9个不符合项都得到了有效的整改,纠正措施执行情况良好,整改报告已发送。全年没有预防措施,预防能力有待加强。
5、参加的 9 个项目的能力验证和实验室之间的比对工作、留样再测和内部质量控制考核样品,都得到满意的结果。平行样、空白对照试验符合检测方法的要求。、本中心 2010 年度工作类型不会发生重大变化,工作量将会进一步增加。为了进一步加强为客户的服务,提高自己的竞争能力,委托监测企业也将增加;随着人民群众防病意识的提高以及疾病风险隐患的凸现,应急监测的工作量将会增加。
7、客户反馈的意见,如对检测数据提出异议以及尽可能缩短检测服务周期等,均按文件中的相关规定贯彻实施;2009年未接到客户投诉。
8、内部质量控制活动正常,但信息网络还需进一步通畅,职工自觉学习的氛围还没有形成,培训的方式要不断改进。
9、现场监测的质量管理存在问题较多,需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员的作用需要加强并充分发挥。
综上所述,本中心的管理体系文件是一套文件化的完整的受控的体系文件;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设置了相应的岗位、配备了相应的人员,其机构、岗位和人员的职责明确,合理确定了164个参数的检测技术能力,配置了相应的仪器设备、采用符合要求的标准、方法标准、标准物质(试剂)和有效服务。由此建立的一个为达到质量方针和目标而相互关联的要素进行了系统优化整合的质量体系,对本中心开展检测活动是适宜的、充分的和有效的。
会议作出以下决议:
1、现行实施的管理体系文件是本中心质量体系运行的唯一的指导性文件。
2、本中心各部门和全体检测人员都必须按照体系文件的规定,指导、约束自己的行为,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应注意利用质控、审核、验证实验的信息,不断确定持续改进的措施,实现本中心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3、中心主任应带领全体检测人员积极营造创建一流实验室的环境和氛围,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4、由中心主任及时完成本次管理评审报告;质管办负责整理本次管理评审记录并归档,同时传递给业务技术室,输入下一年度计划。
5、分发范围:中心管理层、质量负责人、内审员、各部门负责人。
对今后工作的改进要求:
1、应不断提高实验室全员的质量意识,保证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提高体系文件的运行效率,通过实验室认可监督评审。
2、加强对新版管理体系文件的宣贯和学习,讲究方式,提高效率;加强对专业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加大对新上岗人员的培
训和监督,确保他们具有与其所承担任务相适应的工作能力。加强对应急检测、大型仪器岗位人员的培训。
3、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强对现场监测的质量控制,确保监测数据的代表性。
4、了解管理部门和社会各界需求,做好检测扩项。
5、日常监测工作的安排要提前,加强计划性,使各项工作开始之前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人员、器具、设备检查等),降低忙中出错的几率。
6、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管理,提高检测工作质量。
7、加强对预防措施、客户反馈处理的学习,重视投诉意见的收集,加强投诉的分析、处理能力,增强重点项目、重点客户的关注程度。
8、全面了解各实验室分析能力,统一方法、规范,加强交流、联系,减少数据上的争议。对职业卫生监测中超标企业的监测数据由卫生股及时通知超标企业,以利于这些企业及时进行整改。
编制:xxx审核:xxx批准:
二00九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二篇: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通知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通知
公司总经理决定于2013年月日召开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会议,根据管理评审的要求,请各部门提供书面的管理评审输入信息,并于月日报品管部提交管理评审。
1.2012年内部审核,外部审核结果的报告,以及不合格项跟踪验证的结果。(品管部)
2.顾客满意度结果,顾客投诉信息的出来及分析报告。(营销部)
3.采购外协进场检验合格率,成品实验合格率,产品符合性趋势以及售后服务分析报告。(品管部)
4.各部门在执行程序中存在的问题及纠正预防措施。
(人事部、品管部,生产部、采购部、仓库、营销部、技术部)
5.上次管理评审决定事项的完成情况及跟踪结果。
(人事部、品管部,生产部、采购部、仓库、营销部、技术部)
6.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需求建议。(人事部)
7.生产加工存在的问题及需求建议。(生产部)
以上问题请各部门负责人准时提交
品管部2013-1-23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出报告汇总
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出报告汇总
(节选)
实验室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
质量方针、目标的完成情况报告检测报告是公司的产品,产品质量的优劣可以充分体现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有效性。针对检测报告尤其是职业卫生检测报告存的问题如报告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公司今年多次召开会议进行分析研讨,寻找问题的症结,从源头抓起,明确部门和岗位职责,完善管理规定,采取有力措施,协调各部门做到无缝衔接,要求各部门严格执行程序文件,按时限完成任务。同时加大质量监督的力度,每2-3个月按20%的比例对检测报告的质量进行抽查。抽查的结果通过部门负责人或员工大会及时反馈并以此作为对部门工作考核的一个指标。在市安监局201X年12月10日召开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工作会议”上,我公司获得“职业卫生检测报告专家盲审第二名”的好成绩。
今年2月6日市卫生局组织专家对我公司申报的公共卫生检测和评价资质进行了现场评审,X月16日和X月19日市质监局分别对我公司进行实验室资质认定的专项监督检查和扩项现场评审,X月1日市安监局派人对我公司进行现场质量抽查。政府主管部门组织的现场评审和监督检查对我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都给予充分认可,但也指出存在的不足和问题,通过积极整改,进一步完善公司质量体系,有力促进质量提升。
工作量和工作类型变化的报告
一.职业卫生检测:
201X年截至到11月底,完成职业卫生检测报告919家,到年底,估计比去年全年550家几乎翻倍,营业额407万,比去年全年250万提高60%余。
二.公共场所、饮用水和空调检测:
公共场所检测、饮用水检测和空调卫生检测等,截至到11月底,完成1203家,比去年全年1800余家有所减少,营业额也从去年的250万降到140万。这里有几个原因:
1)公司的经营策略有变化,重点抓效益较好的职业卫生检测,主动放弃了成本过高利润太低的小型公共场所的检测,所以单位数有所下降;
2)发现市场上有假冒、伪造我公司的公共场所检测报告,可能对我公司的公共场所检测这方面业务有较大破坏作用。具体情况有待评审后抽空去处理。
三.评价:
今年初,我公司获得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资质。全年开展空调评价6家,营业额22万。由于许多项目是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和空调评价打包做的,我们暂未获得公共场所卫生学评价资质,所以业绩不高,但是这是零的突破。
总的营业额,截至11月底,570万元。预计到12月底,超过600万,比2012年全年500万元增加20%以上。
根据今年质量控制计划安排,采取人员比对、仪器比对、盲样考核等形式在检验部和采样部开展了质量控制工作,从而对检测质量进行了有效地控制,确保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职业卫生类别的质量控制计划六项,其中人员比对三项和仪器比对三项都已完成,其结果是满意的。检验部饮用水的PH比对,测定值分别是7.36和7.35结果满意。公共场所、饮用水类别的仪器、人员比对均按计划完成,其结果是满意的。微生物检测方面的质控计划有两项,也圆满完成且对购进的每一批培养基都进行了质量控制。
今年7月,根据X质技监认[201X]212号的要求,参加了XX市环境监测中心开展实施的“空气中铅的测定”能力验证,样品为滤膜,每份两盒,为A、B样,分析方法为《工作场所空气中铅及其化合物的测定方法GBZ/T160.10-2004》。监测中心派专家组来我实验室进行现场抽查和现场确认。我们检验部在规定时间内上报了检测数据,经评价实验室间Z比分数(ZB)-0.22;实验室内Z比分数(ZW)-0.74,最终评价结果为满意。
201X年X月20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的专家组对我公司申报的职业卫生和饮用水扩项参数进行现场评审,除进行了一些参数的现场演示、现场操作外,发放了饮用水盲样7个,工作场所盲样5个(其中氨和汞的盲样有高、低两个浓度。涉及的方法有原子荧光、原子吸收、气相色谱、离子色谱,经实验室努力,按规定时间发出了报告,经专家们确认:结果均为满意。
公司应XX市XX安全技术有限公司的要求与我公司进行实验室间比对,经双方友好协商,于11月底签订了实验室间比对的协议。评价依据检测数据与真值的相对偏差应≤5.0%为满意。配制的乙酸乙酯和锰的真值分别为118ug和1.0ug。我实验室测定的乙酸乙酯为118ug;锰的测定值为1.0ug。结果满意。
实验室的环境、扩项及资源配置情况报告
公司实验室原面积有800平方米。201X年初,为适应乙级资质的要求和业务扩大的需要,新租用并装修了450M2的办公室,用作评价部工作场所和档案室。公司总面积从800
M2增加到1250
M2。
今年10月,公司完成了计量认证扩项评审。在原有的基础上,又新增了62项参数。目前获得职业卫生检测、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生活饮用水、水和废水、环境空气与废气、公共场所卫生检测、空调通风系统卫生检测、一次性卫生用品检测、幼托机构卫生、灭菌效果和环境噪声11大项252个参数的计量认证许可。
根据职业卫生乙级资质申报对仪器设备的配置要求,近一年来,公司投资150万元购买各类仪器设备,从去年底的260套到今年年底的360套,仪器到货后及时验收、建档、检定,做到随时满足工作开展的需要。
为满足资质申报对各类人员的要求,公司引进和招聘了一大批具有专业背景的新员工,公司员工人数从48人增加到76人。主要是工程技术人员和安全评价师。公司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培训、学习,尽快掌握职业卫生检测与评价工作要点,并参加了XX市安监局的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试。现在公司有27张职业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证书,其中评价方向15张,检测方向12张,已满足职业卫生乙级服务机构的要求。招聘了16名安全评价师,其中一级安评师4名,二级安评师4名,三级安评师8名。这些安评师中,同时具有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有8名,已满足安评机构申报的要求。
2013公司制定的培训计划均按要求实施完成,并根据业务管理部门的具体要求参加了很多专业性很强的岗位培训。为完成今年申报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乙级资质的评审,由资深的吴XX老师分别多次讲授职业卫生专业知识,为参加安监职业卫生培训考试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参加XX安监安排的《职业卫生服务机构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考试》中,我公司分两批共28人参加培训,31人参加考试,通过考试27人获得培训证书。外派参加各种、各类学习培训有14批,62人次。参加学习培训其范围、内容、培训的力度都较往年有很大的提高,投入培训经费61,388元,是去年的2.68倍。
今年外请专家来公司授课两次,五月份请职业卫生专家吴XX主任医师来公司讲授的内容为“GBZ/T189《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十一月份请了江苏XXXX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XX来公司讲授的内容为“安全评价的程序和评价工作的风险”。受到了全公司检测人员的欢迎,有效地提高了员工卫生技术服务的技能。同时选派员工外出参加了市质量检测协会、市计量协会、市安监、市卫生、市环境保护、市技术监督和CCAI(国家认证认可委)等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学习培训班。涉及的内容也很广泛,如:环境检测技术(采样、检验);生物安全;实验室认可最新准则、规则、要求;不确定度的评定及能力验证;实验室质量监督员;实验室文件资料及档案管理;小容量器具的校准;检测校准设备的核查:特种设备的使用管理和化学危险品的使用和管理等内容。有效的提高了全公司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检测技能。为公司业务工作的发展和质量管理体系更加有效地运行提供了技术与人员保证。
公司有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各部门工作职责明确。公司注重质量管理工作,不断的加大人力的投入,本的质量工作相比去年有了很大的进步,公司的程序文文件、质量手册也能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和修订,根据公司发展要求,我司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已于201X年底通过修订改版,并经总经理在201X年12月16日批准,新版将于201X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版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根据公司业务拓展需要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细化了岗位职责和分工。从而更好的为公司的发展提供可靠的质量保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能随着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有效运转。
第四篇:质量管理体系管理评审输入报告撰写提纲
质量管理体系
管理评审输入的报告提纲
一、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工作中,你部门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绩。
(1)质量目标达成程度如何?
(2)体系策划的适宜性和充分性有什么新的进步?
包括:部门职责/岗位职责/岗位能力要求
部门作业指导书/管理规定
质量记录
(3)过程活动的控制情况
包括:个案受理评审;供方和采购管理;
个案办理执行的实施完成过程;
个案材料、法律文书,顾客财产的交接、传递的有效控制。
(4)产品和过程的监测实施
包括:材料和证据的检验,接收;办理执行过程和结果的检验(包括自查互查,社会监督,领导督查,主管部门跟踪检查,如期限执行,现场视频,有关文书卷宗的文字,事实和程序的检查);以及顾客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发改个案的分析;内审活动等。
(5)过程、结果和质量体系的改进。
包括:过程实施规范化程度的提高,执行现场安全管理的进步;成本的控制;目
标达成的趋势;顾客满意度提高;各级人员素质的提升;不合格服务/不符合项有效纠正;过程和结果差错的减少等。
二、从实际运行情况显示,你部门最突出亟需解决的问题在哪里?
问题的表现
原因分析
拟采取的措施
三、从体系控制完善的角度出发,有哪些改进的计划和措施?
土地资源相关人需求有何新的变化特点
适用的法律法规有没有新的要求
部门间的协调配合方面的突出问题
本局的体系文件从适宜性到充分性有无改进的需要或建议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评审报告
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报告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我中心不定期开展质量体系文件的宣贯工作,重申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及时进行了宣贯,使中心员工均能了解体系文件要求。我中心能做到及时完善质量体系,将中心的政策、制度、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成文件,发放给员工,这些文件的建立对规范检测工作及日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从社会环境及市场需求变化来看中心管理体系:
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检测要求的提高、检测项目的增加,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我中心领导带领全中人员坚持贯彻中心管理方针目标,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提高服务意识,认真执行服务程序,提高中心的社会信誉,抓牢重大重点工程及市政工程服务工程的检测业务。现今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有优势。通过以上分析,中心建立的管理体系是适应中心面临的市场情况等变化的,运行也是有效的。
二、从服务质量来看中心管理体系:
1、中心这二年来顾客满意度达到99%以上;
2、中心连续十二年获得市优秀检测机构;
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心各项质量指标均达标。通过以上,可以说中心的管理方针、目标是适宜和有效的。
三、从组织机构和资源配置来看中心的管理体系
1、中心各个层级人员均制定了各类人员的管理职责、权限、并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各级各类人员管理职责、权限均及时地根据工作人员的变动进行了调整改善。
2、对标准条款和程序文件均进行了职责落实和分配并及时进行了补充完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明确;
3、用于体系运行的资金始终得到保证。如今年中心专门拨出资金用于开展新项目。2013年我中心开展了5个新项目:①建筑玻璃;②混凝土管片;③盾构法隧道管片用橡胶密封垫;等。
4、中心材料、设备、人员的培训能力均能满足中心监测方面的需求;
以上分析,中心的组织机构和各种资源配置能适应中心管理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从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来看中心的管理体系 *年*月*日至*日我室按照*内审计划进行了内审。此次内审是对体系运行工作成效的一次综合大检查。本次内审是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管理体系进行的内审,是对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标准的所有要素的一次全面审核。监督评审及不定期评审采用抽样审核的方式,对我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质量进行了监督审核。这次内审共开具*项不符合报告,均属于实施性不符合,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整改。
通过内审和监督评审,充分验证了本中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持续的运行;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符合实验室的实际,能够坚持贯彻质量方针,很好的完成质量目标,达到稳步提高的效果。实验室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强,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适合于中心的体系运行。
五、从外部审核结果来看中心的管理体系
1、*年*月
2、我中心还通过了交通行业检测机构资质评审工作、建设行业检测机构资质延期评审工作。专家对我中心的管理水平、现场操作均十分满意。
六、中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此次内审工作,发现了不少体系文件的不适宜性。这说明体系的完善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全员参与并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接下来我中心将花大力气将体系文件的全面评审及修订工作做好。
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心运行过程中,需要我们了解工作中的进展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各位子人人和员工的鼎力支持和大力配合,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逐步走向规范、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