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计划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计划
1、评审目的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评审内容
a、内、外部质量审核情况。
b、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效果。
c、过程控制的情况。
d、产品质量状况(包括重大质量问题)。
e、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以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f、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实施情况及其适宜性。
g、质量手册及其支持性文件(主要是程序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h、组织结构、管理职能是否合适和协调。
i、资源是否配置得当。
j、有无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环境。
k、改进的建议。
3、管理评审的方式
采用召开管理评审会议的方式,对评审的内容进行讨论、分析、评价,最后确认结果并形成管理评审报告。
4、评审人员及分工
a、管理评审会议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者代表协助。
b、各部门部长/主管参加管理评审。
5、管理评审的时间安排及地点
时间:2008年12月9日下午15时到16时30分。
地点:公司会议室
6、评审输入的准备
各部门/人员准备下列资料,并在12月6日前提交给总经理/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代表提供的《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于12月10日提交总经理。
A、品管科
? 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
? 各车间质量统计分析报告(包括过程监控、重大质量事故、客户退货等情况)。? 品质异常处理、分析状况
? 产品改进的具体落实情况。
? 改进建议、部门质量目标达成及实施情况。
B、技术部
? 工艺技术情况及发展动态。
? 新产品开发情况。
? 检验标准文件执行情况。
? 改进建议、质量目标达成及实施情况。
C.办公室
◆ 组织机构、职责分配、人力资源的总体分析。
◆ 全公司人员培训情况。
◆ 改进建议(包括员工合理化建议)、质量目标达成及实施情况。
D、销售部
◆ 服务情况报告(包括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投诉处理的情况及顾客反馈的其他信息等)。
◆ 本年度销售及市场分析(包括市场环境的变化等)。
◆ 合同的执行状况。
◆ 新产品开发建议。
◆ 运输服务现状与改进
◆ 改进建议、质量目标实施及达成情况。
E.生产科
◆ 各车间生产计划达成及产品报废情况。
◆ 生产过程质量控制情况。
◆ 现场5S管理实施及具体措施情况。
◆物料消耗、设备管理及现场工艺控制状况。
◆改进建议、质量目标实施及达成情况。
F、供应科
◆仓库管理(包括呆滞料处理,不良品等处理情况)。
◆合格供方考核评估情况。
◆.原辅材料、成品存储和防护中存在的问题
◆采购物料交期达成情况。
◆仓库物料盘存分析情况。
G.管理者代表
管理者代表会对各部门提交的报告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编写“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 公司总体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
◆ 纠正与预防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
◆ 内部质量审核的总结、分析与评价。
◆ 质量体系文件的变动、组织结构的变动以及其他内外部环境的变化。◆ 改进建议。
第二篇: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制度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制度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方式、时间间隔、评审内容及评审程序。本标准适用于大连惠腾机车焊材有限公司。2 职责
2.1 技术部
a)负责制定质量管理评审计划及质量管理评审会的召集;
b)负责组织起草、审定质量管理评审会所需的资料,包括:专项报告、综合报告等资料;
c)负责起草质量管理评审会议纪要(质量管理评审报告),制定专项改进计划,并组织落实。
2.2 经销部、生产部等职能部门及各生产单位
a)参加质量管理评审,并按需要负责起草质量管理评审专项报告(准备本部门体系运行的汇报资料);
b)负责在相关方面提出改进建议;
c)负责落实质量管理评审中提出的与本单位有关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的实施工作。3 评审方式
3.1 质量管理评审以质量管理评审会议的方式进行。3.2 质量管理评审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不超过12个月),但在下列情况下应适当增加:
a)连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
b)公司组织机构发生较大变化;
c)公司适用的质量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发生较大更改; d)产品或生产工艺发生较大变化; e)顾客及相关方有严重抱怨等。4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内容
4.1质量管理体系目标实现情况及方针目标是否适宜可行。4.2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情况(内部审核、外部审核)。4.3 顾客满意情况。
4.4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4.5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4.6 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4.7 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
4.8 质量管理体系要改善的领域及努力方向。5 评审准备
5.1 制定评审计划
5.1.1 技术部编制质量管理评审计划,内容包括: a)质量管理评审的目的; b)评审会议时间; c)评审主要内容;
d)需审议的报告及汇报人员; e)参加人员及相关事项。
5.1.2 质量管理评审计划由质量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5.2 准备会议报告或资料
5.2.1 以下单位负责准备相关资料,根据管理评审计划安排,提报报告编制部门。
a)技术部负责提供产品实物质量评价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b)经销部负责提供产品合同履行及配件采购情况; c)生产部负责提供配件采购情况; d)办公室负责提供人员培训情况。
5.2.2 技术部负责在评审会议召开日7天前,将评审计划、会议报告发给参加会议人员。6 评审实施
6.1 技术部按照质量管理评审计划通知相关人员。
6.2 质量管理评审会由质量管理者代表组织,总经理主持。
6.3 体系主管部门和相关部门领导按照评审计划规定,汇报专项及综合情况报告。6.4 参加会议人员对专项及综合情况报告进行评审,并提出方针、目标的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等方面的改进。6.5 总经理组织与会人员针对会议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评审、论证,明确体系需改善的领域及努力方向。
6.6技术部形成会议纪要,经总经理批准后,下发给与会人员及相关单位。纪要内容包括:
a)评审目的;
b)评审会议参加人员; c)评审时间; d)评审主要内容;
e)评审主要结论和措施及可改进的领域等。
6.7 相关单位按照质量管理评审会议纪要中提出的改进方案组织实施改进。7 资料管理
质量管理评审计划、评审报告、会议签到单、会议纪要等资料,由技术部统一归档管理,保存期3年。8 记录表单
Q/HCG 005-035-2008 管理评审计划 Q/HCG 005-036-2008 管理评审报告
第三篇:质量管理体系中的管理评审计划
管理评审会议议程
1. 陈总主持会议,说明管理评审的有关事项(8:30—8:40) 宣布管理评审正式开始。
请与会人员签到。
总裁向与会人员说明评审的目的:确保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2. 各部门负责人报告本部门负责的事项,在部门报告后,与会者对该部门工作的有效性、充分性和适宜性及其提出的改进建议进行评价并作出改进决策。
管理者代表(汇报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公司质量方针、目标实施情况,前次管理评审跟踪措施的落实情况和效果评价,内、外部质量审核的总结及分析,可能引起质量管理体系变化的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以及改进建议。(8:40—9:00)
品管部(汇报纠正和预防措施实施情况,产品质量统计分析情况,改进的建议以及本部门质量目标实施的情况)(9:00—9:20) 制造一部(9:20—9:35)
制造二部(9:35—9:50)
工程部(9:50—10:10)
物流中心(10:10—10:30)
总务部(10:30—10:40)
总裁办(10:40—10:50)
产品营销部(10:50—11:10)
研发部(11:10—11:30)
3. 对质量管理体系实施和保持的整体效果进行评审(11:30—11:40) 对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评审。 对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进行评审。
对组织结构、职责分配、资源配备是否适宜进行评审。
对质量手册及其支持性文件是否需要修改进行评审(备注:体系文件已修改完毕,可征求一下有无更改意见)。、4. 总裁总结评审结果(11:40—12:00)
质量管理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的结论。
组织结构是否需要调整,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是否需要改进? 质量体系文件是否需要修改?
资源配备是否充足?是否需要调整增加?
产品是否需要改进(可根据生产部、市场部的报告进行总结)?
质量方针、目标是否适宜?是否需要修改?
根据各部门报告及讨论情况提出相应的改进、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 说明管理评审报告分发部门和时间(与会部门,一般是评审一周后分发)。
5、会议结束。
注:管理评审会议可酌情增删内容和调整时间分配。
第四篇: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下)
www.xiexiebang.com 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下)
课程描述:
质量管理体系真的是通过认证后就能顺利运行吗?
为何许多企业拿到了认证证书,质量管理工作依旧难开展,产品质量还是上不去?
这一切的症结就在于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对质量体系进行评审,验证体系文件的有效性、符合性和实用性,并进行改善,维持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
怎样才能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呢?
本课程将结合实际案例,为您一一阐述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方法与技巧。
解决方案: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虽然不同行业或不同企业在做质量管理体系评审时,都会有一些差异,但万变不离其宗!下面我们从实战经验中给大家总结一些方法流程,以便大家参考借鉴!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结果无非就是通过或不通过两种结果,但要做好评审工作,还得下足功夫!
www.xiexiebang.com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工作一般要经历三个大阶段,具体如下:
1.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策划阶段
2.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阶段
3.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持续改善阶段
本研修班分为上下两集,本节课是下集。
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实施阶段的一部分内容,以及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持续改善阶段。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实施阶段,现场审核的实施。现场审核是按照审核表审核的方式之一,之二叫文件审核。其实,依照审核表审核只是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审核手段之一,这里还有另外一个手段,就是分组评审。
下面我再谈下质量管理体系评审实施阶段余下要点。
1.组织召开审核小组会议,对审核发现的问题进行说明,在组内展开讨论,确认不符合项。
2.召开体系评审末次会议,做好会议前的人员召集和签到工作,会议中介绍审核发现的优点和审核情况,并提出不符合项及对应的改善要求。
www.xiexiebang.com
质量管理体系评审的持续改善阶段,基于内审基础上的体系持续改善。
这里再讲两点。
第一点是基于外审基础的体系持续改善,包括追踪责任部门改善,及检讨改善内审机制。
第二点是评审后体系的动态管理,可以通过新流程机制的需求和相关部门参与的讨论来开展管理。
最后,我们把这几块导图内容串起来,就形成了“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下)”的完整流程。
或许文字的话大家并不是很清楚,我们可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能让你更加形象的理解和明白该如何做好质量管理体系评审(下)。
www.xiexiebang.com
相关课程:
如何对供应商进行质量考核 如何做好质量目标分解和绩效考核 如何制定质量目标 如何进行质量统计分析
如何控制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异常问题
想学习以上课程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里面有详细内容及海量课程
第五篇:质量管理体系适用性评审报告
质量体系文件的有效性和适应性报告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以来,我中心不定期开展质量体系文件的宣贯工作,重申了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并及时进行了宣贯,使中心员工均能了解体系文件要求。我中心能做到及时完善质量体系,将中心的政策、制度、程序和作业指导书制定成文件,发放给员工,这些文件的建立对规范检测工作及日常管理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从社会环境及市场需求变化来看中心管理体系:
随着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检测要求的提高、检测项目的增加,市场竞争也愈加激烈。我中心领导带领全中人员坚持贯彻中心管理方针目标,严格执行程序文件,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提高服务意识,认真执行服务程序,提高中心的社会信誉,抓牢重大重点工程及市政工程服务工程的检测业务。现今市场占有率在同行业中有优势。通过以上分析,中心建立的管理体系是适应中心面临的市场情况等变化的,运行也是有效的。
二、从服务质量来看中心管理体系:
1、中心这二年来顾客满意度达到99%以上;
2、中心连续十二年获得市优秀检测机构;
通过管理体系的运行,中心各项质量指标均达标。通过以上,可以说中心的管理方针、目标是适宜和有效的。
三、从组织机构和资源配置来看中心的管理体系
1、中心各个层级人员均制定了各类人员的管理职责、权限、并处于动态管理之中,各级各类人员管理职责、权限均及时地根据工作人员的变动进行了调整改善。
2、对标准条款和程序文件均进行了职责落实和分配并及时进行了补充完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明确;
3、用于体系运行的资金始终得到保证。如今年中心专门拨出资金用于开展新项目。2013年我中心开展了5个新项目:①建筑玻璃;②混凝土管片;③盾构法隧道管片用橡胶密封垫;等。
4、中心材料、设备、人员的培训能力均能满足中心监测方面的需求;
以上分析,中心的组织机构和各种资源配置能适应中心管理方针、目标和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四、从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结果来看中心的管理体系 *年*月*日至*日我室按照*内审计划进行了内审。此次内审是对体系运行工作成效的一次综合大检查。本次内审是依据《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对管理体系进行的内审,是对管理体系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以及标准的所有要素的一次全面审核。监督评审及不定期评审采用抽样审核的方式,对我室的管理体系和检测质量进行了监督审核。这次内审共开具*项不符合报告,均属于实施性不符合,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整改。
通过内审和监督评审,充分验证了本中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持续的运行;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符合实验室的实际,能够坚持贯彻质量方针,很好的完成质量目标,达到稳步提高的效果。实验室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的可操作性较强,符合实验室认可准则的要求,适合于中心的体系运行。
五、从外部审核结果来看中心的管理体系
1、*年*月
2、我中心还通过了交通行业检测机构资质评审工作、建设行业检测机构资质延期评审工作。专家对我中心的管理水平、现场操作均十分满意。
六、中心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意见
此次内审工作,发现了不少体系文件的不适宜性。这说明体系的完善是个动态的过程,不是一个人或某几个人的事,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需要全员参与并且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接下来我中心将花大力气将体系文件的全面评审及修订工作做好。
质量管理体系在中心运行过程中,需要我们了解工作中的进展情况和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需要各位子人人和员工的鼎力支持和大力配合,才能不断改进和提高,逐步走向规范、完善和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