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任务及要求
潍坊科技学院
建筑工程学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
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是人才培养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和初步科学研究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促进我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保障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我院围绕“潍坊科技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条例”,把与毕业设计(论文)有关的规定及相关式样标准、表格等作了统一要求,以指导我院专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工作。
望各参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指导教师、同学及相关人员认真阅读要求,真正了解并熟悉要求中的各项规定和要求,扎实认真地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各环节的工作,切实保障我院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任务
(1)使学生复习、巩固所学过的理论与专业知识,并予以适当的深化;
(2)强调理论联系实际、严肃认真、高度负责的工作态度,从事调查研究和进行分析论证;
(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如:搜集资料、整理数据、制表绘图、发现与分析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撰写学术论文等);
(4)训练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技术,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数据处理分析、文档整理等。
二、毕业设计(论文)选题
选题是撰写毕业论文和进行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标志着毕业论文和科学研究的正式开始,在整个论文写作和科学研究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题应遵循如下原则:
(1)选题要体现建筑工程类各专业特点和教学计划中对能力知识结构的基本要求,达到毕业论文综合训练的目的。
(2)选题应符合建筑工程类各专业学科的理论发展,解决学科建设、学科发展的理论或方法问题,解决应用性研究中的某个理论或方法问题,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3)选题贴切,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
(4)选题应力求有益于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有利于培养学
生的独立工作能力,并且可跨学科交叉选择课题。
(5)课题的工作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能够完成。
(6)每班每个题目限报1名学生。
三、论文要求
论文必须经过开题报告经指导教师、教研室、系部确认后方可开始撰写,且论文格式必须严格按照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学生撰写的论文不能通篇从网上下载,某些章节要结合毕业实习、实践论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填写建筑工程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论文提交后指导教师根据论文数据库对学生论文进行查新和重复率,重复率达40%者,直接定为不及格。每篇论文的字数不得少于1.5万字,且正文部分不得少于20页(含图和图表)。
四、成绩评定
指导教师必须全程监控学生论文撰写的全过程,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研究方向进行指导,成绩的评定参照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评分表。
五、论文的打印与装订
论文编辑使用word或Wps字处理软件,打印一律采用A4纸张,格式要求详见《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封皮使用深蓝色封皮纸,封面内容必须打印。论文经指导老师指导确认合格后可进行装订,装订顺序为:封皮-答辩记录-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毕业设计(论文)中文摘要-毕业设计(论文)外文摘要-目录-正文-结论-致谢-参考文献-开题报告-中期检查表-毕业论文评分表。
六、附录
1、建筑工程学院专科毕业论文诚信承诺书
2、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3、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格式要求
4、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中期检查表
5、建筑工程学院毕业论文评分表
第二篇: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及要求
一、流水灯
利用单片机的P1口控制LED的发光闪烁,再利用编程实现模拟广告灯和霓红灯的电路。
具体要求:
控制P1口的8个LED发光管可实现先左移,再右移,然后全亮,再全灭,连续闪烁三次,再从右开始,依次点亮1个LED灯、2个LED灯、3个LED灯……最后全部点亮,再全亮全灭闪烁一次。
二、8路抢答器
利用74LS373锁存器数字集成电路制成的数字显示8路抢答器。具体要求:
利用数字集成电路的锁存特性,在开关的控制下,实现优先抢答、音响提示和数字显示等功能。
三、交通信号灯模拟控制
利用单片机的P1口控制LED的亮灭,以每组有绿、黄、红3支共两组发光二极管表示交通信号灯。以按动键表示车辆的到达。
具体要求:
利用软件延时,对相应信号灯点亮时间加以控制。在双干线上,东西向为主线路,通行时间为60s,而南北向为支线路,通行时间为40s。
四、声光双控节能灯
利用一块时基电路及少数外围元件组成声光双控节能灯。
具体要求:
该节能灯在白天,该灯始终处于关闭状态,一到晚上,该灯只要收到一个猝发声响(如脚步、击掌声),灯自动点亮,而后延迟一段时间又会自行熄灭,达到节能目的。
五、工厂流水线模拟计数器
利用红外线传感器对工厂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计数。
具体要求:
该模拟计数器用于工厂流水线计数打包,马达的转动表示传送带传送物体通过红外线,在数码管上计数。当所需打包物品计满12个时,传送带停止传送并发出警报,提醒工作人员打包。几秒后,打包完成,传送恢复工作,报警声停止工作,计数器重新计数,如此循环。
第三篇:毕业设计(论文) - 南京工程学院
关于毕业设计(论文)范本的下载说明
该范本是我校汪木兰老师指导2006届胡艳艳同学的毕业设计(论文)。该论文获江苏省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二等奖。现经指导老师同意制作成毕业设计(论文)范本。该范本不仅做好了学校相关规定所要求提供的资料,而且根据课题特点做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使得该毕业设计(论文)的资料更加充实。
该范本供各位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和同学在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时做参考。希望大家依据《南京工程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毕业设计(论文)实施细则》的相关要求,在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认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附件1: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附件2:附录(注:因文件较大,不提供“附录9:样机运行录像”)附件3:审阅表、答辩及综合成绩评定表
第四篇:毕业设计课题及论文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本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科研、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得到工程设计方法和科研能力的初步训练。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思想方法,树立严谨的治学态度,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为加强对我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特制定本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
毕业设计是工科类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前夕按课题要求所做的设计,大体分为三个阶段:(1)调研阶段:深入全面了解设计目标及实现目标所要解决的问题。收集有关信息并进行加工、整理、分析解决问题的关键要素。
(2)转换阶段:构思可能实现设计目标并解决目标所涉及问题的各种方案,分析比较设计方案。
(3)收敛阶段:将设计者构思的多种设计方案收敛到给定条件下的最佳设计方案并完成课题设计。
毕业论文是高等学校学生毕业前夕所撰写的学术论文。大体经历调研、立论、论证和结论几个阶段。毕业论文具有学术论文共有的一般属性,它的构成与展开严格按照立论、本论、结论的逻辑思维方式,以事实为基础,严谨的推理过程为依据,得出可靠的科学结论。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
1.选题
选题的基本原则是:
(1)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必须符合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基本要求,体现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训练等内容,并有利于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其创造性,使学生得到全面的训练。
(2)课题有明确的任务或研究对象,且工作量和难易程度适当,使学生在规定的教学时段内,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努力能独立完成。大型的课题可由几个学生共同完成。
(3)课题的类型可多样化,但应尽可能结合社会、生产、科研或实验室建设。对工科类的学生,工程实际型的课题应占绝大部分。但须防止偏离培养目标、忽视教学要求,把学生单纯作�“劳动力”使用的课题。
2.课题的来源和分配方法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可从科学研究、工程设计、新产品研制中选出符合选题要求的题目,或将社会、生产实践中的项目进行剪裁、组合、采取假题真做的题目,亦可由学生在科技实践中自立符合选题要求的题目。题目确定后由指导教师提出报告,阐明题目的目的、意义、要求、主要内容、前期工作及应具备的条件,经教研所(室)集体审定报院(系)教学负责人批准后列入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计划。
课题的分配应遵循:每生一题、独立完成;因材施教、全面训练;双向选择、教师引导。对需要由几位学生共同完成的课题,必须明确每位学生独立承担的部分。对综合训练不足的实际课题,指导教师应适当增补课题内容。
毕业设计(论文)课题计划在毕业设计(含毕业实习)开始前五周向学生公布;学生申报选择意向;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根据学生情况、课题的性质和难易程度,结合指导教师的意见,综合平衡分配课题,报院(系)负责人审批报教务处备案。最后以书面形式将课题任务书于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三周下达到学生。学生毕业设计题目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
改。
3.课题的调研
课题调研的目的使学生围绕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全面了解有关知识,收集、加工有关信息,分析关键要素或立论依据,为完成课题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学生调研前应拟定调研提纲;调研中尽可能了解本课题涉及的研究、生产、销售、使用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及有关数据图表、文献资料;调研后撰写课题调研报告,其内容包括课题的提出、调研的对象或范围、涉及课题的现实情况及资料摘编、调研总结等。
4.学生完成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应包括设计图纸(可含设计实物)、资料、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应包括论文、有关佐证材料和实物。毕业设计说明书和毕业论文大致内容和要求如下:
(1)标题:标题应确切、简捷、富有概括性,让人看后能大致了解课题的学科范畴、内容和特点。
(2)摘要:也称内容提要,扼要叙述本课题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于设计应反映其特点,对于论文应简述论点结论。摘要须有中、外文对照,中文摘要约300字为宜,外文摘要一般不超过250字。
(3)前言或引言:毕业设计说明书的前言应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要求。简述本课题国内、外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本设计的指导思想、所解决的主要问题和采用的方法。
毕业论文的引言主要包括立题的依据、对本课题已有研究的评述、本课题所要解决的问题和采用方法、成果及意义。
(4)正文: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包括:设计方案论证、设计计算、结构设计说明、试验或实测数据分析、设计方案的校验等。毕业论文正文包括:本课题的基本前提、设定条件及其合理性、课题的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等)、研究结果的论证等。
(5)结论:结论是对整个设计或论文的归纳和总结。包括本设计或论点的特点、长处和创新之处,可能存在的问题和继续工作的方向。
(6)谢辞:简述自己通过本次毕业设计(论文)的收获和体会,并对指导教师和协助完成设计的有关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及附录:列出主要参考文献并将试验或实测纪录、计算机软件、有关实物等附上。
三、指导教师的条件和职责
毕业设计(论文)实行指导教师责任制。指导教师应对整个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过程全面负责。
1.指导教师的条件
由学术水平较高且有较丰富实践经验的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指导教师应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初级职称人员一般不单独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但可协助指导毕业设计(论文)。
可聘请理论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生产科研部门的专家或技术人员(须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指导工作,但必须有我校的专业教师参与指导。指导教师确定后,不能随意更换,不得随意出差,确需出差者,须经院长(系主任)批准,并报教务处备案。
2.指导教师的职责
(1)提出选题报告,包括选题的依据、课题的特点、主要内容、进行方式、工作量及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包括已具备条件和需要提供条件),供教研室(研究所、学科组)集体审定和学生选题。题目确定后,指导教师应提供设计(论文)任务书及指导书,准备学生实践环节并指导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2)认真做好毕业设计(论文)全过程的指导,尤其对设计或实验方案的选择、设计计算、结构设计、数据分析、论文的立论依据、论证方法、结论等环节应仔细检查,要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独立工作能力。
(3)指导学生制定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要安排足够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要随时掌握学生的进度和动态。
(4)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考核。要为人师表、公正廉洁、诲人不倦,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5)指导学生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或毕业论文。答辩前,向答辩委员会提交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表现、工作能力、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及水平等方面的书面材料。并督促和指导学生做答辩前的准备。
(6)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把毕业设计(论文)材料整理归档,至少保存三年。
四、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充分认识毕业设计(论文)教学环节的重要性,端正态度,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质按量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工作。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制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和进度,并分阶段实施。如调研前需拟定调研题纲,调研后撰写调研报告;设计(论文)一开始,先制订设计(论文)方案、技术路线等,设计(论文)完成后,认真准备答辩。
(3)学生应定期向教师汇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主动接受教师的指导和检查。在设计(论文)中,要刻苦钻研、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必须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严禁抄袭他人设计(论文)或请人代做毕业设计(论文)。对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目标和工作量均应按计划定期完成。
(4)毕业设计(论文)结束后,学生应及时交回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材料(包括设计图纸、说明书、论文、实验记录、计算机软件、调研资料和制作的实物等),并对毕业设计(论文)内容负保密责任。
(5)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总结。
五、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评分、评阅人评分及答辩委员会评分三部分组成(各类评分标准见附表一、二、三(见本手册末页),文科英语专业毕业论文评分标准参照《“高等学校英语专业高年级英语教学大纲”中毕业论文评分标准》执行)。各自所占比例为3:3:4。1.指导教师评阅:
指导教师应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全面审查。对学生的外语水平、毕业设计(论文)的完成情况及水平、工作能力及态度写出评语,并依照附表一作出评分。2.评阅人评阅
由答辩委员会聘请评阅人对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认真仔细的评阅,写出评语并依照附表二对毕业设计(论文)作出评分。
学生应在答辩前五天将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送答辩委员会。3.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毕业答辩由各院(系)毕业答辩委员会主持。答辩委员会由领导和专家5-7人组成。其成员必须具有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学生人数多的专业还可成立专业答辩委员会,专业答辩委员会在院(系)答辩委员会领导下工作。根据需要答辩委员会可下设若干答辩小组,开展答辩工作。有条件的专业可适当聘请少量中级或中级以上职称的校外专家参加答辩工作。
答辩委员会的主要职能和工作程序为: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评阅,审定学生毕业答辩资格,组织学生毕业答辩会,评定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撰写评语。
(1)答辩委员会综合指导教师和评阅人的意见确定学生是否具备参加答辩的资格。对于不具备答辩资格的学生,答辩委员会应指出原因及处理意见。(2)学生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取消其答辩资格: ①未完成指导教师规定的任务和要求; ②说明书有严重错误或极其潦草; ③图纸有严重错误或极其潦草;
④设计(论文)期间有l/3时间不在设计场所,或擅自离校、旷课达五天以上; ⑤查明有抄袭或代作者。
(3)答辩一律在毕业设计(论文)环节的最后一周进行。各院(系)应将学生答辩的名单及日程安排提前向学生公布,并于答辩前报教务处备案。毕业设计(论文)答辩会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主持。会上学生逐个进行答辩,答辩时先由学生介绍自己的毕业设计(论文),时间一般为20分钟左右,然后回答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成员提出的问题,依据评分标准(见附表三)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集体讨论决定每个学生毕业答辩的评分及评语。
4.毕业设计成绩的确定
(1)毕业设计(论文)成绩(x)采用五级计分制:优(90≤x≤100分),良(80≤x≤90),中(70≤x≤80),及格(60≤x≤70),不及格(x<60)。总成绩按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组成原则计算。对于指导教师、评阅人、答辩小组评分相差悬殊的学生,其成绩由答辩委员会复核、审定。
(2)为保证毕业设计(论文)水平,院、(系)答辩委员会须控制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分布符合正态规律。各级成绩比例应控制在:“优”不超过15%;“优和良”之和不超过 60%;成绩比例应按专业总体控制,不可下达到答辩小组。凡申报“优”等成绩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由答辩委员会主持公开答辩。
六、毕业设计成果的知识产权
我校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成果、发明权、专利等均按《广东工业大学知识产权保护条例》执行。
七、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与评估
1.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监控
指导教师、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和学校共同控制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教师除经常辅导、答疑和了解情况外,应根据毕业设计(论文)进展要求定期检查学生的毕业设计,如实记录检查情况,并向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汇报。
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开始前两个月,院(系)应检查承担毕业设计(论文)任务的研究室、学科组或教研室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准备情况,包括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要求、组织安排等。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院(系)和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应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多种形式的检查,如设计(论文)现场查看、召开学生座谈会和教师汇报会、个别了解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毕业设计(论文)完成后,院(系)或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成立答辩委员会组织毕业答辩。院(系)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写出总结报告。
学校检查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从准备到答辩的全过程。毕业答辩后,学校审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成绩并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复查。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
(1)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见附表四(2)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关键要素 ①德育的基本要求
主要评价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教育、国情教育、敬业与职业道德教育以及心理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②导向性的选题原则
课题的选择应符合教学基本要求,同时力求结合科研、生产或实验室建设等项实际任务。鼓励学生选择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实际课题。
课题的选择应注重综合基本训练。对于设计、绘图、实验、情报检索与外文翻译以及计算机应用等训练内容应综合考虑,以获得综合基本训练的实际效果。在确定综合基本训练内容时,不同专业应有所侧重。
课题的选择应有适当的深广度。由于思维的深广度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条件,因此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以课题的深广度为基础。(3)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
指标体系中规定评价毕业设计教学效果的要素是能力水平、毕业设计质量以及创造性。其评价内容确定为: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含设计内容涉及的学科范围与内容的深广度以及问题的难易程度);
工程基本训练的效果(含设计与计算、计算机应用,其中有数模的建立、程序编制、运行结果;绘图;实验研究;文献检索与外文翻译,其中有译文字数与参考价值);
设计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分析(含方案对比与择优;综合分析,其中有技术经济分析;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设计说明书的撰写质量(含技术要求;书写格式;术语、符号、单位;各种图表;参考文献);
图纸质量(含结构与工艺性、制图标准、图面质量和图的工作量)。
设计的实用性与创造性(理论价值、技术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
毕业论文教学效果的评价:
毕业论文的能力水平考核,含有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科学实验能力、数据处理能力、文献检索与外文翻译能力。对于论文质量的评价主要依据论文的撰写质量与图表质量,同时,仍需考核其论文的创造性。
(4)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工作的组织实施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质量评估的组织工作分为四个阶段,即评估准备工作阶段、中期检查阶段、后期检查阶段及总结阶段。
首先组织校级评估专家组。专家组受学校的委托,对被评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检查与评估。专家组成员应由本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学术上有较高造诣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督导员和校内有关教学研究与教学管理部门的人员组成。
八.专家组的工作安排
第一阶段,即评估准备工作阶段。主要工作是:检查师资力量的配备情况,审查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检查教学文件与物质条件是否符合教学要求。
第二阶段,即中期检查阶段。主要工作是深入教学现场(设计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工程现场)进行实地检查。了解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映,同时,检查教师工作状况及院(系)、研究所(室)、学科组或教研室组织管理情况,及时总结、提出教学质量监控的具体建议和改进教学工作的措施。
第三阶段,即后期检查阶段。实地考察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情况;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评定,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抽审。
第四阶段,即总结阶段。专家组审查专业的自评报告,教师、学生、答辩委员会成员的评议意见,依据评估指标体系逐项评分,得出评议结果,并提出书面总结报告。报告的重点是总结经验,提出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第五篇:建筑系毕业设计要求
建筑系毕业设计要求
1、转发教务处谢莹老师通知:毕业设计阶段的《指导教师工作记录》延用实习阶段的工作记录,麻烦老师自行将“主要实习内容”改为“主要设计内容”,“实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改为“设计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2.3.开题报告统一时间:2017年3月27日
4.毕业设计任务书统一时间:2017年1月4日 5.时间节点: 1-4周毕业实习5-12周毕业设计
6月7日中期答辩(除打印工作外,完成所有毕业设计内容)6月14日毕业答辩
6.备注:所有文件中不得出现“科技工程学院”字样,一律统一为沈阳城市学院。7.字数要求:
(1)学生周总结,1-16周,每双周1份,共8份,字数要求为300字。(2)教师周总结:字数要求为200字。
(3)开题报告字数:每一栏内字数饱满,参考文献15篇;注意表格不要串页。(4)任务书字数:每一栏内字数饱满,参考文献15篇;注意表格不要串页。(5)毕业论文字数:正文部分不少于20页纸。格式参照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