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发言稿
发言稿
各位老师同学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xx大学土木工程2010届的学生xxx。我的毕业设计题目是:某市财贸学院培训楼,下面由我来对自己的设计成果做一个简明扼要的介绍。在设计中,我认真贯彻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在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我进一步的掌握了建筑与结构设计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
本设计主要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两部分。建筑设计,包括平面定位图设计、平面功能设计、立面设计、剖面设计等。结构设计主要包括:结构选型,梁、柱、墙等构件尺寸的确定,荷载计算、横向水平作用下框架结构的内力和侧移计算、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内力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内力组合、截面设计、基础设计。其中基础设计又包括基础选型、基础平面布置、地基计算等。
在毕业设计前期,通过熟悉《中小学教学楼建筑设计规范》、《宿舍建筑设计规范》、《建筑结构抗震规范》、《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建筑制图标准》等相关规范和图集,复习《房屋建筑学》、《混凝土结构》、《结构力学》、《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等专业课程,对本次设计有了很好的了解;在设计中期,运用所学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设计,建筑设计要求细化到施工图阶段,结构设计采用了手算与电算相结合的方法;在毕业设计后期,主要进行设计计算书的输入、排版和图纸的细部修改;此次设计得到了老师细心指导,在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本建筑为某市财贸学院培训楼工程,总建筑面积为5062.92平方米,建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 筑基底面积为843.82平方米。建筑层数为六层,主体建筑高度由室外地面算起为22.35米,该建筑一层高为3.9m,二至四层层高均为4.2m,女儿墙高0.9m。建筑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按其使用性质,火灾危险疏散和扑救难度本设计建筑为多层中学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墙体均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外墙厚300mm,内墙厚200mm。外墙均贴80mm厚复合酚醛泡沫保温板。屋面贴120mm厚。另外,根据《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的要求,在建筑物次入口处设计有无障碍坡道,坡度为1/12,建筑物入口门均采用平开门,坡道均采用直线型坡道,在坡道两侧设有扶手,且在扶手下设有50高的安全挡台,一层卫生间内设无障碍厕。
本工程具体功能分布如下:
一层首先根据规范中对于学校疏散的要求布置有封闭式楼梯间两部,并有两个安全出口,另外设置有一个男厕一个女厕,并在两个卫生间内均设置有无障碍的残厕。根据毕业设计的要求,一层设置有教室9间,综合办公室一间,值班室一间,库房一间,电井一间。
二层-四层均设置有楼梯间各两间,卫生间各两间,大小会议室各有一间,库房各两间,大小办公室各十间。
五层及六层均设置有楼梯间各两间,卫生间各两间,活动室各一间,宿舍共计各21间。
立面设计部分,整个立面采用简洁的现代建筑风格,以局部墙面突出,色彩搭配等建筑处理手法,形成具有现代气息的立面设计,并在檐口及雨篷部分加入一些简单的藏式风格元素。进行明暗、虚实对比,使整个校园体
现出学校特有的活泼与朝气。
本工程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类别属乙类,建筑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耐火及防水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按照8度设防采取构造措施。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采用独立基础,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选用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垫层采用C15素混凝土垫层。本工程结构形式采用框架结构,屋面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形式。属重点设防乙类建筑,填充墙砌筑等级为B级,建筑物合理使用年限为50年,抗震等级为二级。墙体:外墙采用3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内墙为200mm厚加气混凝土砌块,非承重隔墙采用砌块、并用钢筋拉结。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楼板。场区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类别为II类建筑场地,环境类别地下为二b类,地上为一类。屋盖及楼盖结构型式均采用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础坐落在卵石层上,基础型式为柱下独立基础。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设计地震分组为三组,标准冻土深度-1.16米,最大冻土深度-1.34米。
大学生活,在这短短的三个多月的时间里得到了提炼和升化。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我掌握了设计一幢建筑物的过程和基本方法。毕业设计在紧张而充实的短短的几个月中轻轻划过。在大学中,我在学业上获得的点滴进步凝聚着各位老师的汗水和心血,各位老师对我的教诲和培养我将都铭记在心,老师们的丰富教学经验和在教学时的精益求精的态度给我留下了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毕业设计 深刻的印象,同时也是我学习的榜样。本次设计一定存在不少缺点,敬请各位老师同学批评指正,并提出宝贵意见。
最后,在毕业离校之际,深深地向培养和教诲我的所有老师们表达我内心深处最真诚的谢意!我的陈述完毕,谢谢大家。
第二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毕业设计-某多层办公楼的设计
一、设计资料(1)设计标高:室内设计标高±0.000,室内外高差450mm.(2)墙身做法:采用加气混凝土块,用M5 混合砂浆砌筑,内粉刷为混合砂浆 底,纸筋灰面,厚 20mm,“803”内涂料两度。外墙采用贴面砖,1:3 水泥砂浆底厚20mm。(3)楼面作法:楼板顶面为水磨石地面,楼板底面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 面,外加V 型轻钢龙骨吊顶。(4)屋面作法:现浇楼板上依次铺 20mm 厚水泥砂浆找平层、300mm 厚水泥 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和SDC120 复合卷材,下 面依次为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和V 型轻钢骨龙吊顶。(5)基本风压:ω o =0.3KN/m 2(地面粗糙度属C 类)。(6)基本雪压:S 0 =0.3KN/m 2。(7)抗震设防烈度:八度(0.2g)第二组,框架震等级为二级。地质条件 : 全套CAD 图纸,计算书,联系153893706 由上至下: 人工添土:厚度为1m 粉质粘土:厚度为7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500KPa 中风化基岩: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3.6MPa 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无地下水及不良地质现象。活荷载:上人屋面活荷载2.0KN/m 2 ,办公室楼面活荷载2.0KN/m 2 ,走廊楼面活荷 载2.5KN/m 2 ,档案室楼面活荷载2.5KN/m 2。
二、结构布置及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 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 所示。各梁柱截面尺寸确定如下: 主梁:取h=1/9l=1/9×7200=800mm,取h=800mm,取b=350mm, 次梁:取h=1 /16l=1/16×7200=450mm,取h=500mm,取b=250mm, 柱子:取柱截面均为b×h=600×600mm,现浇板厚为100mm。取③轴线为计算单元,结构计算简图如图2 所示??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 离室外地面为500mm,由此求得底层层高为4.7m。各梁柱构件的线刚度经计算 后列于图 2 中,其中在求梁截面惯性矩时考虑到现浇楼板的作用,取 I=2I 0(I 0 为不考虑楼板翼缘作用的梁截面惯性矩)。梁柱均采用C30 混凝土。由于后面梁 的组合弯矩过大,相对受压区高度超过了界限受压区高度,所以改用 C40 混凝 土,因为梁柱刚度成比例增加,不会引起后面分配系数的改变。地震作用下的弹 性侧移将更小,一定符合要求。图2.框架计算简图 注:图中数字为各杆件的线刚度,单位为1.0e10 N*mm 框架刚度计算: 1.边跨框架梁线刚度: i b =2Ec×I。/l =2×3.0×10 4 ×350×800 3 /(12×7200)=12.44×10 10 N·mm 2.中间跨框架梁线刚度: i b =2Ec×I。/l =2×3.0×10 4 ×350×800 3 /(12×2400)=37.33×10 10 N·mm 3.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c×I。/l =3.0×10 4 ×600×600 3 /(12×3600)=9.00×10 10 N·mm 4.首层框架柱线刚度: ic=Ec×I。/l =3.0×10 4 ×600×600 3 /(12×4700)=6.89×10 10 N·mm 在计算内力时,柱的线刚度取框架实际柱线刚度的0.9 倍。即:首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6.89×10 10 = 6.20×10 10 N·mm 二~五层框架柱线刚度:ic=0.9×9.00×10 10 = 8.10×10 10 N·mm
三、荷载计算 1.恒载计算(1)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SDC120 复合卷材 0.15KN/m 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 2 300mm厚水泥砂浆珍珠制品隔热找平层 1.2 KN/m 2 20mm厚水泥砂浆找平层 0.4 KN/m 2 100mm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2.5 KN/m 2 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 0.26 KN/m 2 V 型轻钢龙骨吊顶 0.12 KN/m 2 屋面恒载 5.03 KN/m 2 框架梁自重 0.35×0.80×25=7.00 KN/m 梁侧粉刷2×(0.80-0.1)×0.02×17=0.48KN/m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g 5AB1 =g 5CD1 =7.00+0.48=7.48 KN/m g 5BC1 =7.48KN/m g 5AB2 =g 5CD2 =5.03×3.6=18.12 KN/m g 5BC2 =5.03×2.4=12.07KN/m(2)楼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地面 0.65 KN/m 2 100mm厚现浇混凝土楼板 2.5 KN/m 2 15mm厚白灰砂浆天花抹面 0.26 KN/m 2 V 型轻钢龙骨吊顶 0.12 KN/m 2 楼面恒载 3.53 KN/m 2 边跨填充墙自重: 0.20×(3.6-0.80)×7=3.92KN/m 墙面粉刷:(3.6-0.80)×0.02×2×17=1.90KN/m 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g AB1 =g CD1 =7.48+3.92+1.90=13.30KN/m g BC1 =7.48 KN/m g AB2 =g CD2 =3.53×3.6=12.71 KN/m g BC2 =3.53×2.4=8.47 KN/m(3)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连系梁自重: 0.35×0.80×7.2×25=50.40KN 粉刷: 2×0.02×(0.80-0.10)×7.2×17=3.43KN 次梁自重: 0.25×0.50×7.2×25×0.5=11.25 KN 粉刷: 2×0.02×(0.50-0.10)×7.2×17×0.5=0.98KN 1.5m高女儿墙自重: 1.5×7.2×0.20×7=12.10 KN 粉刷: 2×0.02×1.2×7.2×17=5.88 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A、D 点相同:(3.6×3.6+1.8×1.8)×5.03=81.49 KN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 5A =G 5D =165.53KN 中柱连系梁自重: 0.35×0.80×7.2×25=50.40KN 粉刷: 2×0.02×(0.80-0.10)×7.2×17=3.43 KN 次梁自重: 0.25×0.50×7.2×25×0.5=11.25KN 粉刷: 2×0.02×(0.50-0.10)×7.2×17×0.5=0.98 KN 连系梁传来屋面自重: B、C 点相同:[0.5×1.2×1.2+2.4×1.2+0.5×1.8×1.8+1.8×3.6] ×2× 5.03??117.70 KN 顶层中间节点集中荷载: G 5B =G 5C =183.76KN(4)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边柱连系梁自重: 0.35×0.80×7.2×25=50.40KN 粉刷: 2×0.02×(0.80-0.10)×7.2×17=3.43 KN 次梁自重: 0.25×0.50×7.2×25×0.5=11.25KN 粉刷: 2×0.02×(0.50-0.10)×7.2×17×0.5=0.98 KN 钢窗自重: 2.1×2×1.8×0.45=3.40KN 窗下墙体自重: 0.2×1.00×6.6×7=9.24KN 粉刷: 2×0.02×1.00×6.6×17=4.49 KN 窗边墙体自重: 1.8×(6.6-2.1×2)×0.2×7=6.05 KN 粉刷: 2×0.02×1.8×(6.6-2.1×2)×17=2.94 KN 框架柱自重: 0.60×0.60×3.6×25=32.4 KN 粉刷: 1.8×0.02×3.6×17=2.20 KN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A、D 点相同:(3.6×3.6+1.8×1.8)×3.53=57.19 KN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G A =G D =183.97KN 中柱连系梁自重: 50.40 KN 粉刷: 3.43 KN 次梁自重: 11.25 KN 粉刷: 0.98 KN 内纵墙自重: 6.6×(3.6-0.80)×0.2×7=25.87KN 粉刷: 6.6×(3.6-0.80)×2×0.02×17=12.57KN 扣除门洞重加上门重:-2.1×1.0×(7×0.2+17×2×0.02-0.2)=-3.95KN 框架柱自重: 32.4KN 粉刷: 2.20KN 连系梁传来楼面自重: B、C 点相同: [0.5×1.2×1.2+2.4×1.2+0.5×1.8×1.8+1.8×3.6] ×2×3.53=82.60 KN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G B =G C =217.75KN(5)恒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 所示, 其中:G 5A = G 5D =165.53KN G 5B = G 5C =183.76 KN G A = G D =183.97 KN G B = G C =217.75 KN g 5AB1 = g 5BC1 = g 5CD1 =7.48 KN/m g 5AB2 = g 5CD2 =18.12 KN/m g 5BC2 =12.07KN/m g AB1 = g CD1 =13.30KN/m g BC1 =7.48KN/m g AB2 = g CD2 =12.71KN/m g BC2 =8.47 KN/m 2.屋、楼面活荷载计 屋、楼面活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4 所示。图中各荷载值计算如下 P 5AB = P 5CD =3.6×2.0=7.20 KN/m P 5BC =2.4×2.0=4.80KN/m P 5A =P 5D =(1.8×1.8+3.6×3.6)×2.0=32.40KN P 5B = P 5C = [1.2×1.2+4.8×1.2+1.8×1.8+3.6×3.6 ]×2.0=46.8 KN P AB =P CD =2.0×3.6=7.2 KN/m 走廊:P BC =2.5×2.4=6.00KN/m P A = P D =(1.8×1.8+3.6×3.6)×2.0=32.40KN P B = P C = 〔1.2×1.2+4.8×1.2〕×2.5+〔1.8×1.8+3.6×3.6〕×2.0=50.40KN 3.风荷载计算 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为: ω=β z ·μ s ·μ z ·ω o 因结构高度H=18.600m<30m,可取β z =1.0;对于矩形平面μ s =1.3;μ z 可查荷 载规范得到,当查得得μ z <1.0 时,??μ z =1.0。将风荷载换算成作用于框架每 层节点上的集中荷载,计算过程如表 1 所示。表中 A 为一榀框架各层节点的受 风面积。计算结果如图5 所示。风荷载计算 表1 层次 β z μ s Z(m)μ z ω o(KN/m 2)A(m 2)P w(KN)五层 1.0 1.3 19.1 0.78 0.3 24 7.30 四层 1.0 1.3 15.5 0.74 0.3 28.8 8.31 三层 1.0 1.3 11.9 0.74 0.3 28.8 8.31 二层 1.0 1.3 8.3 0.74 0.3 28.8 8.31 一层 1.0 1.3 4.7 0.74 0.3 33.2 9.58 4.地震作用计算(1)计算框架梁柱的线刚度: 框架梁线刚度:边跨:i b1 =12.44×10 4 KN·M 中跨:i b2 =37.33×10 4 KN·M 框架柱线刚度:首层:i c1 =6.20×10 4 KN·M 其他层:i c2 =8.1×10 4 KN·M(2)本设计仅考虑水平地震作用即可,并采用基底剪力法计算水平地震作用 力。为基底剪力,先要计算结构各层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顶层: G5= g 5AB1 ×16.8+(3.6+7.2)×(g 5AB2 + g 5CD2)×0.5+ g 5BC2 ×2.4×0.5+ G 5A + G 5B + G 5C + G 5D +4×G 柱/2+0.3×7.2×16.8×0.5 =7.48×16.8+10.8×18.12×2×0.5+12.07×2.4×0.5+(165.33+183.76)×2+4 ×0.5×(32.4+2.20)+0.3×7.2×16.8×0.5=1121.36KN G4 = G3= G2= g AB1 ×14.4+ g BC1 ×2.4+ 0.5×g AB2 ×(3.6+7.2)×2+0.5×2.4× g BC2 +G A +G B + G C + G D +4×G 柱×0.5+[(3.6+7.2)×(p AB + p CD)×0.5+ p BC ×2.4× 0.5+P A + P B + P C + P D ] ×0.5 =13.30×14.4+7.48×2.4+10.8×12.71+0.5×2.4×8.47+(183.97+217.75)× 2+2×34.6+[10.8×0.5×14.8+1.2×6.0+(32.4+46.8)×2] ×0.5 =1352.30KN G1= G2+4×(2.35-1.8)×G 柱/3.6=1352.30+4×0.65×34.6/3.6 =1373.44 KN 质量重力荷载代表值见图6。图6.重力荷载代表值 G1 G2 G4 G3 G5(3)用“D 值法”计算柱的侧向刚度,框架各构件线刚度如图7: 其中:i 5 = i 4 = i 3 = i 2 =8.1×10 10 N*mm i 1 =6.2×10 10 N*mm i 51 =i 41 =i 31 =i 21 =i 11 =12.44×10 10 N*mm i 52 =i 42 =i 32 =i 22 =i 12 =37.33×10 10 N*mm 除底层外,其余柱的D 值: 边柱 由K=(i 51 + i 41)/(2 i 5)=1.536 α =K/(2+K)=0.434则D 5 边=12α i c /h j 2 =0.414×12×8.1×10 4 /3.6 2 =32550KN/m 中柱 由K=(i 51 + i 52 + i 41 + i 42)/(2 i 5)=6.144 α =K/(2+K)=0.754 则D 5 中=α ×12 i c / h j 2 =56550KN/m 底层柱的D 值: 边柱 由K= i 11 / i 1 =2.006 α =(0.5+K)/(2+K)=0.626 故D 1 边=α ×12 i c / h j 2 =21083 KN/m 中柱 由K=(i 11 + i 12)/ i 1 =8.027 得α =(0.5+K)/(2+K)=0.850 故D 1 中=α ×12 i c / h j 2 =28628 KN/m 从而得各层的侧向刚度如下: K 1 =2(D 1 边+ D 1 中)=2×(21083+28628)=99422KN/m K 2 = K 3 = K 4 = K 5 =2(D 边+ D 中)=2×(32550+56550)=178200KN/m T u 图7.框架各构件线刚度 i51 i5 i52 i51 i5 i5 i5 i41 i4 i4 i42 i4 i41 i4 i3 i2 i21 i3 i31 i32 i22 i2 i2 i3 i31 i21 i3 i2 i1 i11 i1 i12 i1 i11 i1(4)用顶点位移法求结构基本周期T 1 : 将各层的重力荷载代表值当作水平力,产生的楼层剪力为: V 5 =G 5 =1121.36KN V 4 = G 4 +G 5 =1352.30+1121.36=2473.66KN V 3 = V 4 +G 3 =3825.96KN V 2 = V 3 +G 2 =5178.26KN V 1 = V 2 +G 1 =6551.70KN 求顶点位移,则: U 1 = V 1 / K 1 =0.0659m U 2 = U 1 + V 2 / K 2 =0.0659+0.0291=0.0950m U 3 = U 2 + V 3 / K 3 =0.0950+0.0215=0.1165m U 4 = V 4 / K 4 + U 3 =0.1165+0.0139=0.1304m U 5 = V 5 / K 5 + U 4 =0.1304+0.0063=0.1367m= U T 故T 1 =1.8 =0.6655s 由于要考虑填充墙对基本周期的折减,故取折减系数为0.6, 则T 1 =0.6×0.6655=0.3993s 由于T 1 <1.4 T g =1.4×0.4=0.56s,故不考虑顶层附加作用。查抗震设计规范得:α max=0.16 由于T 1 =0.3993s< M 2=“131.33” ×6.41×7.2 12 边·l边2=“1” 5 P BA AB 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6.0=“3.75KN/m” 8 5BC=“5” 中=“g” m KN ×7.2=“6.41” 64 5AB=“M” 边=“g” C B A(b)6.41KN 3.75KN 7.2KN D 6.0KN 图30.二~四层活载分布图及计算简图 28 姓名:余雪祯 某多层办公楼设计 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 ??二~四层,其荷载分布情况如图30.所示: 140 215 645 22.34 0.73-0.72 CB-1-22.34-4.85-7.45-0.16 1.13-0.24-0.73 8.39 27.69 B5-1.44 BC 606-3.73 0.05 1.47 0.07-0.12 2.26 10.91 A5 16.78-27.69 1=“α” 22.35-5.01 29.52-24.51 12.43-12.43 图29.活荷载作用下顶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故其弯矩分配过程如图29.所示: ×3.00×1.2 6 中·l中2=“1” 3=“188.30KN” ×4.8=“3.00” 3.00KN 4.8KN(a)图28.顶层活荷载分布图 27 并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如图(b)所示。图示(a)结构内力较复杂,可将梯形荷载等效为均布荷载计算,同样利用弯矩分配法计算, 对顶层,其荷载分布情况如图28.所示: 由于顶层活载大小和标准层不一样,所以分开算。活载分布按满布荷载法,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分层法。(1)2.楼面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图27.恒载作用下的轴力图 26 图26.恒载作用下的剪力图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简图为:剪力图(图26.)、轴力图(图27.)。(6)+V 柱+V +G 2C=“G” +N 1C=“G” G GC=“217.75” N2C V2 V1 N1C 底层中柱轴力 底层中柱 2D=“G” 1D=“G” N 25 GD=“183.97” N2D N1D 底层边??轴力 底层边柱 3C=“G” 二层中柱轴力 N3C 二层中柱 3D=“G” N3D 二层边柱轴力 二层边柱 4C=“G” 24 N4C 三层中柱轴力 三层中柱 4D=“G” N4D 三层边柱轴力 三层边柱 5C=“G” 四层中柱轴力 N5C 四层中柱 23 5D=“G” 四层边柱轴力 N5D 四层边柱 顶层中柱轴力柱G=“34.60” G5C=“183.76” 五层中柱: 顶层边柱轴力 G5D=“165.53” 22 五层边柱 柱子轴力计算:(5)V ×8.47×2.4×1.2=“0” V·2.4-7.48×2.4×1.2-8.47KN 64.71 7.48KN 底层中间跨 对首层中间跨: 同理:V ×12.75×1.8×7.2-58.06+91.83=“0” ×7.2-13.30×7.2×3.6-12.71×3.6×3.6-91.83 12.71KN 13.30KN 58.06 底层边跨 对首层边跨: 57.86 二层中间跨 ??二层中间跨: 21 ×12.75×1.8×7.2-64.69+89.57=“0” 89.57 64.69 二层边跨 对二层边跨: 三层中间跨 对三层中间跨: ×12.71×1.8×7.2-64.40+89.65=“0” 89.65 64.40 三层边跨 对三层边跨: V×2.4-7.48×2.4×1.2-20 57.19 四层中间跨 对四层中间跨: ×12.71×1.8×7.2-65.82+89.20=“0” 89.20 65.82 四层边跨 对四层边跨: ×12.07×2.4×1.2=“0” ×2.4-7.48×2.4×1.2-顶层中间跨 73.13 12.07KN 对顶层中间跨: 19 ×18.12×1.8×7.2-44.29+91.37=“0” ×7.2-7.48×7.2×3.6-18.12×3.6×3.6-顶层边跨 91.37 18.12KN 44.29 对顶层边跨: 按简支跨计算: 剪力计算:(4)图25.恒载作用下弯矩图 18 值。调幅后的弯矩,跨中弯矩为调幅后的端弯矩的平均值减去跨中弯矩组合 的折减系数如图25.所示,括号内为 弯矩调幅:将梁各固端弯矩值乘以0.85(3)故梁的跨中弯矩即等于梁端弯矩的平均值减去跨中弯矩组合值。=“891.03” 边中=“=” *M 9.46 4.07 5.39 * 179.39 93.21 86.18 标准层: 11.18 5.79 181.35 132.88 48.47 顶层: 跨中弯矩组合:(其它层中跨)×1.2×8.47×1.2×(顶层中跨)=“1” KN·M ×1.2×12.07×1.2× M中=“1” 对于:(其它层边跨)4=“245.26” ×12.71×2×(顶层边跨)=“12.71×2×3+” ×18.12×2× ×13.30×7.2(中跨)=“1” ×7.48×2.4(五层边跨)=“1” ×7.48×7.2 ql 17 将固端弯矩简化为简支端计算,同时将荷载叠加,如图24.所示: 跨中弯矩计算:(2)12.40-5.82 柱A、D: 柱B、C: 24.79-11.64 图23.一层传至柱底的弯矩 一层传至柱底的弯矩为(图23.):-16.10-5.12+0.97=“-20.25”-12.39+0.75=“-11.64”-80.62+4.49=“-76.13” 27.55-2.59-0.17=“24.79”-63.53-5.18+0.75-0.35=“-68.31” 35.98+11.15-3.38-0.23=“43.52” 图22.一层弯矩传递图 109.12-2.59+1.50=“108.03” 一层(图22.):-76.85+8.78=“-68.07”-66.89-10.04+1.47-0.64=“-76.10” 图21.二层弯矩传递图 33.45+11.15-6.55-0.42=“37.63” 33.45+11.99-6.55-0.42=“38.47” 107.47-5.02+2.93=“105.38”-15.37-5.37+1.91=“-18.83”-15.37-5.12+1.91=“-18.58” 16 二层(图21.): 107.47-4.84+2.85=“105.48” 图20.三层弯矩传递图-15.37-5.12+1.85=“-18.64”-76.85+8.54=“-68.31” 33.45+11.15-6.31-0.40=“37.89”-66.89-9.68+1.43-0.62=“-75.76” 三层(图20.):-76.85+9.57=“-67.28” 107.47-5.73+3.20=“104.94” 33.45+11.15-7.47-0.45=“36.68” 33.45+15.23-7.47-0.45=“40.76” 图19.四层弯矩传递图-66.89-11.45+1.60-0.69=“-77.43”-15.37-5.12+2.08=“-18.41”-15.37-6.06+2.08=“-19.35” 四层(图19.): 109.26-3.38+1.83-0.28+0.06=“107.49”-45.70-6.76+0.92-0.56=“-52.10” 45.70+11.15-4.39-0.36=“52.10” 图18.顶层弯矩传递图-91.06+4.84+0.18=“-86.04”-18.19-5.12+1.05+0.04=“-22.22” 顶层(图18): 点重新分配,从而得到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整个结构的弯矩图。传递,并将叠加后的各个不平衡的节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柱子按 35.98 27.55-12.39 109.12-16.10-80.62 71.43 图17.底层弯矩图-63.53 15 底层(图17.): 33.45-15.37 107.47 67.66-76.85-66.89 图16.标准层弯矩图 标准层(图16.):-18.19 45.70-45.70 109.26-91.06 80.19 图15.顶层弯矩图(顶层)顶层(图15.): 各层弯矩图为: 72.85-3.06-12.12 B下-6.13 097 583-72.85 1.64-0.27-1.64 126-15.74 B上 2.82-24.24 106.36 24.73 194 24.68 2.81 A下 232 5.64 49.46 3.67 32.23 A上 303-106.36 465-0.36-0.55 0.06-0.28 0.13 0.08 图14.底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底层除柱子的线刚度不同外,其它同二至四层,故其弯矩分配过程如图14.所示: 69.79-15.17 123 566-69.79 0.93-0.20-0.93 1.65-23.31 23.08 189-11.66 30.10 3.30 283 5.06 46.16 434-0.31 图13.标准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14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图13.所示: ×12.77×1.2 g=“0.4s,故” ×24.62×7.2 ×8.47=“12.77” BC2=“7.48+” + BC1 ×12.71=“24.62” 57 AB2=“13.30+” AB1 同理,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二至四层荷载作用如图12.:-3.62 2.64 81.09-7.24 102.04 30.92-2.64-0.09-0.88 4.10-0.57 0.14-0.03-0.02-27.03-17.60-81.09-102.04 61.84 40.20 8.19-0.44 0.27 5.33 0.17-13.52 图11.顶层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13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图11.所示: ×15.09×1.2 5EB=“1” 5BE=“1” ×23.62×7.2 5BA=“1” 图示结构内力可用弯矩分配法计算,并可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 ×12.07=“15.02” 5BC2=“7.48+” 5BC1 ×18.12=“23.62KN/m” 5AB2=“7.48+” 5AB1 Q , 7 ABQ)(图10.所示: 梯形分布荷载及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公式如 图中,梁上分布荷载由矩形和梯形两部分组成,可根据固端弯矩相等的原则先将 倍。刚度取框架柱实际线刚度的0.9 中的柱子线 所示。图9 中取出顶层进行分析,结构计算简图如图9 顶层:由图3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
四、内力计算 ]×0.3=“7.02” 雪C=“[1.2×1.2+4.8×1.2+1.8×1.8+3.6×3.6” 雪B=“P” ×0.3=“4.86KN” 雪D=“(1.8×1.8+3.6×3.6)” 雪A=“P” 雪BC=“0.3×2.4=0.72” 雪CD=“0.3×3.6=1.08” 雪AB=“P” 5.屋面雪荷载(分布同屋面活荷载)位移,肯定能够满足。由于风荷载远小于水平地震作用,故不必验算风荷载作用下框架的弹性水平满足要求。550 887 =“1” 19.1 10 21.53 H U=“1” 顶点位移验算: 满足要求;450 787 3.6 4.576 二层: 524 4.7 8.962 层间位移验算:底层:-3 +1.406×10 +2.783×10 +3.839×10 +4.576×10 K F EK=“6455.17” 地震作用下的水平位移的弹性验算: F5 F3 F4 F2 F1 图8.地震力的水平作用 11 故地震的水平作用力如图8.所示: 同理: ×891.03=“75.53KN” 76150.26 j E=“0.85×0.16×(1121.36+1352.30×3+1373.44)” 1G 1Geq=“0.85α” FEK=“α” max=“0.16” α>
第三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目录
绪论………………………………………………………..………………..…………….1 1.1 工程背景……………………………………………………………………………1
1.1.1 设计资料……………………………………………………………………..1 1.1.2 材料…………………………………………………………………………..1 1.2工程特点…………………………………………………………………………….1 1.3 本章小节…………………………………………………………………………….2 2 框架结构计算………………………………………………..............................................3 2.1 工程概况………………..…………………………………………………………...3 2.1.1 设计资料……………………………………….…………………………....3 2.2 梁柱截面、梁跨度及柱高度的确定……….………………………………………..4 2.3 何载计算……………….…….……………………..................................................7 2.3.1 屋面均布荷载……………………………………….………………………7 2.3.2 楼面均布恒载……………………………………………………………….7 2.3.3 屋面均布活载……………………………………………………………….7 2.3.4 楼面均布活荷载…………………………………………………………….7
2.4 梁柱自重……………….…….……………………...................................................8
2.5 墙体自重……………….…….……………………...................................................9
2.6 荷载总汇……………….…….…………………….................................................12 3 水平地震作用下框架的侧向位移验算…………………………...…………………….15 3.1 横向线刚度………………………………………………………...........................15
3.1.1 横向框架柱的侧移刚度D值……………………………………………..15 3.1.2 横向框架自振周期………………………………………………………...15 3.2 横向地震作用计算………………………………………………...........................17 3.3 横向框架抗震变形验算…………………………………………………………...18 3.4 水平地震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19 3.5 竖向荷载作用下横向框架的内力分析…………………………………………...20 3.5.1 荷载计算…………………………………………………………………...20 3.5.2 用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弯矩……………………………………………...22
3.6 梁端剪力及柱轴力的计算…………………………….…………………………26 4 内力组合计算…………………………………………………........................................28 4.1 框架梁内力组合………………………………………….....................................28 4.1.1 柱内力组合……………………………………………...........................32
4.1.2 截面设计……………………………………………................................33
4.2 内力计算…………………………………………………………………………...34
4.3 柱截面设计………………………………………………………………………..35
4.3.1 底层D柱截面设计………………………………………………………..35
4.3.2 本章小节…………………………………………………………………..39 5 楼板计算 ………………………………………………………………………………40 5.1 基本数据………………………………………………………………………….40 5.2 计算结果………………………………………………………………………….40 5.3 跨中挠度验算…………………………………………………………………….41 5.4 裂缝宽度验算…………………………………………………………………….42 6 楼板设计……………………………………………………………………………….46
6.1 基本数据…………………………………………………………………………..46
6.2 计算结果…………………………………………………………………………..46 6.3 跨中挠度验算……………………………………………………………………..47 6.4 裂缝宽度验算……………………………………………………………………...48 7 楼梯钢筋计算…………………………………………………………………………..52
7.1 荷载和受力计算…………………………………………………………………...52
7.2 配筋面积计算………………………………………………………………….......53
7.3 配筋结果…………………………………………………………………...............54 8 屋面板设计…………………………………………………………………................56
8.1 基本资料…………………………………………………………………...............56
8.2 计算结果…………………………………………………………………...............56
8.3 跨中挠度验算………………………………………………………………..........57
8.4 裂缝宽度验算………………………………………………………………..........58 结论…………………………………………………………………………………………..62
致谢…………………………………………………………………………………………..63 参考文献……………………………………………………………………………………..64
第四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定稿)
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情况和要求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环节教学工作是专业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加强土木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对于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切实保证教学质量,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土木工程专业综合实践环节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
重点介绍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情况和要求。
中央电大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要求
毕业设计(论文)是完成和达到开放教育土木工程专业培养目标所必须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对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在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之前,必须修完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全部课程(即规定的学分),毕业设计(论文)安排在最后一学期,毕业设计时间约8周,毕业设计(论文)计8学分。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和要求
(一)毕业设计(论文)的目的
1.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这些知识独立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2.掌握建筑工程专业设计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建设方针和政策,正确使用相关专业技术规范、规程与规定。
3.通过搜集并阅读国内外相关资料,了解国内外的发展水平和状况。
4.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理论联系实际、从经济与技术的角度全面分析和解决问题及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毕业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1.学生应在教师指导下按时独立完成所规定的内容。
2.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与设计有关的阐述说明及计算,要求内容完整、计算准确、简洁明了、文字通顺、写作规范、装订整齐。计算中不宜大量采用手算,提倡应用电算技术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毕业设计说明书应包括目录、前言、正文、参考文献 及附录。
3.毕业设计图纸应能较好地表达设计意图,图面应布局合理、正确清晰、符合制图标准及有关规定,用工程字注文,主要图纸应基本达到施工图深度。图纸一般为4~6张(按1号图计),可以包括部分墨纸图。
4.毕业论文为5000字以上。论文应力求:研究计划和方案合理、论点正确、论据可靠、层次清楚、文理通顺、写作规范。
5.毕业设计(论文)文本按规范化要求装订。
二、指导教师职责
1.指导教师应由具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具有3年及以上相应专业教学经历或实际工作经历、具有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丰富的专业知识、熟悉电大教学工作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专业教师或工程技术人员担任。
2.每位教师指导毕业设计学生,专职教师不得超过15 人,兼职教师不得超过10人。
3.指导教师负责指导毕业设计的全过程,并对学生的设计成果与设计表现作出评价。
4.指导教师应认真负责,树立正确教育思想,认真指导学生查阅文献、做好开题报告、制定毕业设计进度计划,及时检查学生工作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并对实际完成情况做好记录。
5.指导教师应加强对学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撰写方面的指导,做到条理清晰、逻辑性强,符合科技写作规范。并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文本格式打印和装订。指导教师要对论文及设计说明书、图纸认真审阅,并及时将问题反馈给学生,要求学生进一步修改,保证毕业设计质量。
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
(一)选题原则
1.毕业设计(论文)应按照教育部“三个面向”的要求,选题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能达到综合训练的目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当有利于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选题要尽量选取既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又能联系生产和科研实际的题目,提倡“真题真做”。选题也可模拟实际工程。
3.选择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要适中,以学生能在规定时间经努力可以完成为宜。
4.鼓励一人一题,若多人同做一个工程,每人应完成不同的设计内容。
(二)选题类型
1.建筑工程课群组参考选题
(1)建筑工程设计型
(2)建筑工程施工型
2.道路、桥梁课群组参考选题
(1)道路与桥梁工程设计型
(2)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型
3.建筑管理课群组参考选题
(1)施工技术型
(2)建筑管理型
4.其他参考选题
(1)专题研究型
专题研究型题目原则上要求来源于工程实践,通过调查研究、科学试验、文件检索等方法,采用合理的统计、计算手段,分析工程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学生可以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基础且结合本身工作实际的选择这种类型题目。
(2)软件开发型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土木工程诸方面的广泛应用,如:结构分析程序设计、有限元程序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教学辅助(CAI)、信息管理自动化、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学生可以选择以本专业所学知识为基础且结合本身工作实际的软件开发类型题目。
毕业设计(论文)的一般步骤和成果要求
本专业毕业设计大体分为四个阶段:选题与收集资料;方案比较;设计计算与绘图;编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毕业论文可分为三阶段:选题、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提出论点、阐述论据;撰写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的成果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最后提交毕业设计(论文)文本,包括施工图图纸。
(一)文本的结构
1.毕业设计(论文)的任务书;
2.毕业设计(论文)的摘要;
3.毕业设计(论文)目录;
4.毕业论文或工程设计说明书;
5.参考文献;
6.附录;
(二)文本内容的要求
1.任务书:包括设计(论文)题目、工程或研究课题的原始数据,如:主要参考资料、重点内容、设计指标;
2.摘要:一般为400汉字,其内容包括介绍设计(论文)的研究课题、本人见解和主要结论;
3.目录:按论文章节次序编好页码,设计图纸要有编号;
4.论文或说明书要求论证严谨,层次分明,语句通顺,表达确切、写作规范,论文报告及设计说明书一律用专用报告纸书写;
5.参考文献按以下格式列出;
【序号】作者姓名,期刊、名称、卷号、期数、页码(年份)
【序号】作者姓名、书名、出版单位、页码(年份)
6.附录:与论文有关的数据表、计算机程序。
论文完成后按照
(一)条所列文本结构的顺序排列好,加以封皮,进行装订。
毕业设计的组织领导及成果评定
1.本大纲及根据本大纲所制定的毕业设计任务书,是毕业设计工作的具体依据,指导教师必须在毕业设计工作开始前阅读并领会大纲的含义;学生要认真阅读毕业设计任务书,熟悉资料并明确自己的任务;
2.毕业设计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进行,指导教师对学生应严格要求,启发诱导,全面负责;
3.指导教师应根据毕业设计的内容由有关单位选派,必要时还应指定有关课程的其他教师作为答疑教师;
4.指导教师的业务领导人应分阶段检查毕业设计的进展情况,并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
5.毕业答辩
(1)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后,经指导教师评阅,并给出评语和平时成绩,方可进行答辩;
(2)答辩委员会由本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5~7人组成,其中高级职称不少于两人,答辩小组成员报省电大备案;
(3)答辨过程包括:设计情况介绍(10分钟),基本问题(5分钟),追加问题(15分钟)。
(4)成绩评定:
毕业设计(论文)成绩采用结构评分的办法。先按百分制评分,然后折算成五级分(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
6.毕业设计由省电大统一安排,相对集中进行。各教学点应随时接受中央电大和省电大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篇:土木工程毕业设计参考文献
东南大学毕业设计
参考文献
1. 单健 吕令毅主编.结构力学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龙驭球 包世华主编.结构力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 曹双寅主编.工程结构设计原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4. 邱洪兴等编.建筑结构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 李爱群 高振世主编.工程结构抗震与防灾.东南大学出版
社,2003
6. 石名磊 龚维明等编.基础工程.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 郭正兴 李金根主编.建筑施工.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
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规
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1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
范.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2. 建筑结构静力计算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3. 建筑结构构造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