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现代文阅读指导材料(议论文阅读指导)
现代文阅读指导材料——考前指导
三、议论文章阅读专题
考前指导
利辛县王市中学:樊瑞
考点
一、把握、区别论点与论题
考题类型:A、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B、请简要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并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的文字框内;C、选文作者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考点讲析:
(一)论题的判断
论题就是议论类文章中的“话题”,即谈话中心,对于议论类文章而言就是作者论述的对象或范围。议论类文章的“论题”在形式上一般是一个词语、短语,甚至是表示一个现象的一小句话。论题是组成论点的一个关键部分,但不是一个论点。论题一般在文章题目或者开头出现。
(二)论点
1、论点,就是作者在文中对论题(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文章的灵魂。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某些文章还围绕中心论点提出几个分论点,两者是从属关系。注意:A、中心论点的位置:在标题中;在文章开头;在文章中间;在文章结尾;在文章中没有明显的语言表述中心论点,要通过概括全文获得。B、中心论点的特点:是一个表示肯定陈述语气的判断句;要有明显的倾向性,并旗帜鲜明地表述观点;语言简洁;有些文章既有分论点,也有中心论点,但是只有一个中心论点。
2、围绕“论点”,归纳命题形式——要注意将“中心论点”与分论点、论题区别开来;弄清文章(或者某段)的“论点”是什么,如何找到它。等等。
考点
二、论据的补充,概括以及作用
考题类型: A、本文第2、3段列举了()和孟非从高考落榜生成为著名的记者、节目主持人两个事例,证明了()这一中心论点。B、概括选文第2段中除“古人‘三上’读书”以外的两个事实论据(每个论据的概括不超过10个字),并分别分析其论证作用。C、概括第3段的具体事例,这一事例证明的观点是。
D、请为第6段画线句补写一个具体的事实论据。E、下面的材料,可用作本文第4段的事实论据,请说明理由。E、第6段论证的是什么内容?举康有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考点讲析:
(一)论据是证明论点的理由和证据。论据有两类: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史实);道理论据(自然科学的定义、定理,名言警句、俗语谚语等)。
(二)围绕“论据”归纳命题形式。
1、概括事实论据。方法:概括事实论据必须包括两个要点——人物、事件(必须紧扣中心论点)。
2、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道理论据。要求:补写的道理论据必须是名言警句。
3、为文中某个观点补充(补写)事实论据。要求:事实论据要典型、真实、简洁,与论点要一致。
4、事例(论据)的作用——引出中心论点(或论题);充当文中论点的论据,增强说服力;增添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读者。(此类题目一般是考查文章开头所列举的事例的作用)
5、论据(事实或道理)能否删去(是否多余)?为什么?——不管是什么论据,它都要证明论点的成立,也就是说论据要与论点保持高度一致。论据是否删除或者是否多余,都要看看论据的有无会不会影响论点的成立。
考点
三、论证方法的判断和作用分析
考题类型:A、本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例说明。B、运用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作分析。C、本文第2段所使用的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什么?有何作用?D、文章第4段论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E、文章第3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考点讲析:
(一)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论证方法主要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围绕“论证”的一些命题形式,主要是对文章所运用的论证方法的认识和作用的理解。
1、区别论证方法:A、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典型、有代表性的事例或史实来证明论点的方法;B、道理论证——用经过验证的真理、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及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等来证明论点的方法;对比论证——即把两种矛盾或对立的事件(事理)加以对照比较,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说理,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使所阐述的事理更加深刻,更有说服力,使论证更加全面。(词语标志如“相反地”“从另一方面来说”等等);比喻论证——即用打比方的方法来讲道理。运用比喻的方法可以把道理讲得更形象生动,更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论证方法的作用(议论文阅读的重点和难点):
解答时,要注意——A、先说某种论证方法的一般作用(即典型、有代表性、有很强的说服力);B、再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解说;C、分析其作用要和论点联系起来。
答题范式:[举例论证]——引用确凿典型的XX事实,论证了什么什么道理,使论证更具有说服力;[道理论证]——引用了XX道理,论证了什么道理,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论证更有力;[比喻论证]——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什么什么道理,使论证通俗易懂(或者增添文章的趣味性,使文章生动活泼等等);[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什么什么
道理,使论证更全面、更具有说服力。
考点
四、论证的过程分析
考点
五、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分析
考题类型:A、文章第2至4段已经把道理阐述得非常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写第5段?请简要分析。B、全文围绕中心论点,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证的?C、简述第4段的论述过程。D、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梳理选文的论证思路——第1段亮出论点,第2、3、4段分析“善言是一种美德”的原因:、、,第5段:总结全文,重申论点。E、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的论证过程。F、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证明中心论点的?
考点讲析:
(一)论证的过程分析
议论文一般是按照“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思路来安排论证的过程的。考生答题要按照这样的思路来整理文章的论证过程,在论述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顺序。答题规范最好按下面的范例进行(注意加点词):
例
1、首先提出“一个人读书怎么样关键在读书习惯、读书能力和读书情趣的培养”..的观点,然后指出孩童时期是一个人开发心智、引导情趣、培养习惯和技能的最佳年龄..
段,最后举钱钟书父亲钱基博先生因童年受到良好的传统读书教育而一生勤奋读书的事..
例来印证自己的观点。
例
2、首先提出“匠人较单一,大师善综合”的观点;然后展开分析,具体阐明匠....
人和大师的区别;最后又举出牛顿、爱因斯坦、马克思、恩格斯和毛泽东等人的事例具..
体论述,有力地佐证前面提出的论点。
以上两个“答题规范”形式,用“首先”“然后”“最后”的逻辑顺序,叙述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这不仅能使自己的思路明确,条理清晰,而且能给阅卷教师一个极好的印
象,这是获得高分的一个基础。
(二)议论文的文章结构分析
议论文的结构,一般来说,议论文最基本的结构是“提出、分析、解决问题(即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具体说来,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逐层深入的论述结构,叫“纵式”;一是并列展开的论述结构,叫“横式”。这两种结构形式一般用在文章主体部分,首尾一般都有引论和结论部分。所以从全篇看又是“总—分—总”式的,或简称“总—分”式的。
考点
六、议论文的语言分析
考题类型;A、品读下面这个句子,说说它是如何巧妙地表达出“我们”当时的心情的?B、读第3段加点词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C、第3段“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商界精英李宁”中的“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D、阅读第4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考点讲析:
在议论类文章的阅读中,对于议论文语言的考查题,一般包括区别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词义的辨析,一词多义的辨析,赏析句子,仿写,甚至还有对人称变化的效果的辨析等。这些题型在说明类、记叙类文章阅读的考查题目中也会出现,所以这类考题是对考生语文综合素养的考查。
当然,议论文的语言要求严密,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准确周密;逻辑性强;形象生动。
在议论类文章中,表示准确、严密性以及生动形象的关键词语,是考试的热点。如“第6段加点的词‘似乎’能否删除,请说明理由。”
对这类试题的解答方法是:
1、解释词语的本意;
2、结合语境,发掘词语的深层含义、引申义以及比喻义;
3、根据题目要求,从“准确周密”“逻辑性”“生动形象”等角度回答。答题规范举例。——不能去掉。“似乎”表示一种猜测的意味。在文中,“似乎”强调“知”与“不知”并无两样,因为“知”仅仅是懂得了道理,并没有化为习惯而形成能力。所以不能删除。
考点
七、主观表述,开放试题
考题类型:A、你如何看待佛山“小悦悦”事件?B、生活中,“房间里的大象”并不少见,请你举一个例子,并谈谈对此的看法(80—100字)。C、本文与我们所学过的《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都启示我们在求知的时候要运用创造性思维,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调动你的知识积累,试举一个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事例。
考点解析: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要求学生对文章主要内容要有完整准确的把握。要求考生关注文中所提供的信息的隐含信息,调动生活积累,进行推测和想象。
探究性综合试题(阅读的最后一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文本的基本理解(不是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用语言文字准确表达出来的能力。答题要求“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言之有文”“言之有序”“言之有我”。
言之有理,即主观表述要合乎道理;“言之有据”即主观表述要有事实和理论的根据;“言之有文”,即主观表述要有文采修辞和美感;“言之有序”即主观表述要条理清晰,注意规范和步骤;“言之有我”即主观表述最好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
3、举例说明:例如——哲人说:“金钱是一个债主,借给你一刻钟的欢悦,让你付上一生的不幸。”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解答要求:第一,明白此题的考查意图是考查学生对哲人的话的理解认同,将深刻的语言用简单干净的语言表示出来,考生的表述和哲人的语言应该在认识上是一致的。
第二、解释哲人的话,说清楚“借给你一刻钟的欢悦”和“让你付出一生的不幸”的含义。(金钱能够带来物质的享乐,但是如果一味沉湎于物质的享乐,甚至为了物质的享乐铤而走险的话,金钱将让你的人生误入歧途,不幸将陪伴你的一生)。
第三、联系实际,印证你对关键意思的理解。
第四、一句话总结自己的阐述。
第二篇:议论文指导
第二单元
议论文的写作技能
【单元目标】
技能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分析,了解议论文的写作知识;
2、初步掌握议论文的写作步骤及方法,包括论点的确立,论据的选择与运用,论证结构的安排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对社会现象、人生问题的深入思考,并能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较为分明的表达自己的态度与观点。【目标分解】
(一)小作文的训练目标
1、小作文一:针对生活的一种现象或舆论发表自己的见解。
2、小作文二:综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二)大作文的训练目标 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写作导航】 小作文训练
(一)写作技能一:一事一议的议论文的写作 【教材链接】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一文,先摆出了一道应用问题:“从下列四种图形中,找出一个性质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来”,然后通过对几种不同答案都具有
合理性的分析(“由于看图形的角度不同,四种答案全都正确”),引出“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这一观点,并进而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逐层展开论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篇驳论文,作者冷峻的目光首先注视着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并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谬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作者笔锋犀利的纵论古今之后,明确的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污蔑”的正确观点。【理论指导】
“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就是对生活中的某件事情、某种现象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并阐述理由的文章。就事论事,就事析理是这类文体的突出特点。这类文章的写法是:
(1)要选一件较为典型的事,能“以小见大”,从中悟出某一道理,给人以启示和教育。
(2)文章一般从叙述事件开始,叙事要简明扼要,不必进行具体描写。字数在全文中只占极小比例。然而叙事虽简,却要说清楚,讲明白。
(3)在叙述事件的基础上,要把这件事所包含的意义揭示出来,做到就事论理,而所揭示的这个“理”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
(4)围绕这个理——即文章的中心论点展开论述,指出这个道理的普遍意义或现实意义。
怎样写好一事一议的议论文呢?
一是要紧扣文中的“事”选好“评论点”。一个事件或一种现象,往往可以
反映出许多问题。但一篇议论文只应当有一个中心,不可能面面俱到,怎样确定文章的“评论点”呢?最主要的,是要考虑从哪个角度议论最能反映问题的本质。还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考虑从哪个角度入手最有把握、最容易展开议论,就选择哪个角度,而要避开自己感觉比较难的,说不清楚的问题。
二是要处理好“叙事”与“议论”的关系。一事一议的文章属于议论文,要
以议论为主,而前面的叙事是议论的基础。因此,在叙述事实、介绍现象时,既要做到概括扼要,避免叙述过多过繁,以“叙”代“议”;又要做到清楚明白,不能出现叙述内容不明、失真的情况。在评议时,要注意紧扣所叙述的内容展开议论,不能出现二者分家、互不相干的毛病。
三是在就事论理、提出观点之后要展开议论。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选择恰当的论据安排好论证的层次,充分说理,对中心论点进行阐述证明。学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要从评议自己身边的事情入手。比如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以及理想、进取、实践、成败、礼貌、风度、自信、乐观等各方面的内容都可以成为话题。进而还应该把眼光放远一些,去关心诸如社会风气,社会公德等问题。要想做到有内容可写,有议论可发,重要的是要认真观察生活、进行深入思考,并且锻炼提高自己的分析推理能力。【范文示例】
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
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双目失明。春夏秋冬: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时,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能走路啊!”
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谓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浸润,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而不群;即便是遇到挫折“行到水穷处”,也要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坐看云起云涌”。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要想自己幸福,就要首先具备乐观的精神。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的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这种生活态度,去发觉美,发觉幸福吧。【点拨】
该文属于议论文范畴,文章由一个具有启发性的哲理故事切入,然后旁征博引,用有力的说理论证,最后再次归结出“幸福原来就是一种乐观的态度”的论点。文章语言颇具文采,结构清晰,说服有力,是一篇很成功的文章。【实践操练】
1、国外有一项调查:某一调查小组到幼儿园和小学里在黑板上画一个圆,问学生像什么?这些孩子的答案多种多样,有说像月亮;有说像人头;有说像硬币;有说像月饼……不一而是。到初中学校里,学生的答案几乎千篇一律,它是一个圆。到高中学生里竟没有一个学生敢回答这个问题,对此现象请你发表一下自己的见解。
2、对校园的热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题目自拟。【经验积累】
(二)写作技能二:综合运用各种论证方法 【教材链接】
《敬业与乐业》一文在论证上的最大特点,就是大量使用道理论证,引用了许多格言、警句。《礼记》、《老子》等古籍,庄子、孔子、朱子等的名言,都被作者拿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此外,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百丈禅师“一日不作事,一日不吃饭”的例子进行举例论证。《谈读书》一文的作者培根更善于使用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例如,“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栽”,来证明读书对人的天赋的作用。这样写,生动形象、通俗易懂。而运用对比论证,正面说了以后,再从反面来说,则能使说理更加全面、有力。例如,文章开头从正面说了读书的目的,接着又从反面说了读书的三种偏向。又如,文章的最后一个层次,先从正面说读书可以塑造人的性格,又从反面说读书可以弥补性格、精神上的缺陷。【理论指导】
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四种: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突出论证了观点,使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作用:生动形象地论证了观点,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范文示例】 追 赶 梦 想
我们都有属于自己的梦想,它们在我们年轻而不安的心中激烈地跳动着,它们成为了我们生活的目标和动力,就像蛋壳里已成型的小鸡,随时准备破壳而出,迎接太阳的第一缕阳光。
如果说梦想是每个人筑起的城堡,那么,现在的我们正在为城堡的坚固而打下第一根地基。我们正在学校中吸取知识的甘露,填充自己空余的大脑,为梦想的画卷勾勒第一笔色彩。我们乐此不疲地学习,乐此不疲地追赶着梦想,信念是我们的支柱,毅力是我们的良药,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通道上披荆斩棘,勇敢坚强,任何困难在我们面前都成了追赶的动力,只会让我们愈战愈勇,击不倒我们追赶梦想的心。我们就如同离弦的箭羽一般朝着靶心射去,勇往直前。
自人类创始以来,人们就在不停地追逐梦想。大禹为了百姓安康的梦想而努力治水;刘备为了兴复汉室的梦想而三顾茅庐,求贤若渴;陈胜、吴广为了反抗秦的暴政而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他们都在努力地追赶梦想,用自己的双手一点一点开辟梦想的道路,用坚定的脚步为后人证明了梦想的力量。
听着震撼人心的《命运交响曲》,不得不让人想到一个人,为梦想而努力与命运抗争的英雄——贝多芬。贝多芬有着自己的音乐梦想,他曾求教于莫扎特、海顿,虚心学习着音乐知识,他有着无尽的才华,只可惜天妒英才,让他过早地接受了命运的不公。他身患耳疾,却仍然不放弃心念的梦想,他与疾病顽强地作斗争,借着超人的乐感和音律的震动书写着一首又一首惊世之作。他在耳朵全聋、健康情况恶化和生活贫困,精神上受到折磨的情况下,仍以巨人般的毅力创作了《第九(合唱)交响曲》,为他光辉的、史诗般的一生作了最好的总结。他在追赶梦想的旅途上勇敢向前,没有什么能熄灭梦想的火焰,只会让这全红色熊熊燃烧,越来越旺,不可阻挡。
我们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难免会遇到困难,可这与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遭遇相比,又算得了什么。他在病重期间,仍然坚持写作,继续他的文学梦想。终于,一部难得的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他的笔下诞生。他用毅力向我们诠释了他的梦想,他追赶着自己的梦想,至死而已。
有一首歌中唱到:“我有一个梦想,用年轻的心去拼去闯,用生命让它发光,汗水,是我们的年少痴狂。”朋友,如果你的心中已有梦想,那么,请不要停止追逐梦想的脚步,勇敢地向前奔跑,总有一天,梦想会遇见成功,光芒绽放!【点拨】
小作者引经据典博古通今阐述了追赶梦想过程中追究会碰到困难,但只要不放弃追赶梦想终会成功的道理。文中恰当的使用了比喻论证、举例论证等论证方法,结尾引用歌词作结再次强调每个人都有梦想要去追赶梦想。从全文看小作者文才飞扬,有巧妙的驾驭语言的能力。已经很好掌握了议论文的基本写法。【实践操练】
1、“风雨”是大自然的杰作,她让我们欢喜,让我们悲伤……在生活中,我们会经历各种各样的风雨。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请以“风雨”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铅笔即将被装箱运走,制造者很不放心,把它带到一旁跟它说:“在进入这个世界之前,我有三句话要告诉你:
①你将来能做很多大事,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你不能盲目自由,你要允许自己被一只手握住。
②你可能经常会感受到刀削的疼痛,但这些痛苦都是必须的,它会使你成为一支最好的铅笔。
③不管穿上什么样的外衣,你都要清楚一点,你最重要的部分总是在里面。
如果你能记住这些话,就会成为最好的铅笔。”
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经验积累】
(三)口头作文题目设计
1、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名言警句。
人生的价值,你在哪里?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从中国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的至理名言:“ ”,到南宋文天祥的激昂高歌:“ ”,从古希腊晚期杰出的思想家伊壁鸠鲁所设想的“最精美”、“最合意”的人生,到十九世纪匈牙利革命民主主义诗人裴多菲的题为《自由与爱情》的壮丽诗篇:“ ”。多少人在思索着、寻找着人生的价值!
2、有的同学以《谈友谊》为题,用到了这样几则材料A.少先队员在街头扶老携幼的行为 B.马克思与燕妮的真挚感情 C.恩格斯给马克思的无私资助 D.李白与杜甫结为挚友 E.林黛玉与贾宝玉的绵绵情意 F.国共合作 G.为孤老服务。你认为这些材料哪些适合论题的需要?为什么?
3、口头列举一两个事实证明“业精于勤而荒于嬉”的观点。
4、用道理论证的方法口头阐明“要珍惜时间”的观点。
5、组织小型的辩论会。
辩题: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吗? 大作文写作指导 【作文题目】
高尔基曾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见读书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以“读书”为话题写一篇作文,从中阐述自己的观点或对读书的看法。【思路点拨】
1、关于“读书”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例如,可以谈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可以谈谈读书的收获,也可以谈谈对读书的态度看法见解等。因为本单元是对议论文的训练,所以本文应避免写成记叙文。
2、首先要认真阅读书籍,有一定的阅读体验,才能写出关于“书”的、关于“读书”的感悟与体会。其次,文章要有新意,可从多角度多方面进行挖掘,让自己的感受点有新颖之处,切忌千人一面。比如以《孙权劝学》为例,我们可以从吕蒙接受别人的意见角度来写,也可以从孙权善于劝说引导来谈,还可以从学习的内因外因、鲁肃重学识等角度来写。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观点和见解不至于落入俗套。【佳作引路】 读书伴我成长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我爱书,我常常站在书架前,这时我觉得我面前展一个广阔的世界,一个浩瀚的海洋,一个苍茫的宇宙。” ——题记 先哲曾将书喻为“灵魂的壮游”,一卷在手,明山川,兴衰,变迁,悲欢离合便如沿途的风景扑面而来,铸就人类仰望的姿态,从而达到精神新境界。
高尔基曾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假如世上没有了书,人生就没有快乐可言。神秘的金字塔就不会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就会与我们失之交臂,更不知什么是《物种起源》,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整个世界将笼罩在愚昧、野蛮之中。没有了书,就像精神失去了阳光,思想无法传播,知识不能保有,语言也失去了意义......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书能够给我们多种选择:生命的选择,思想的选择,生活的选择。读书可以增长见识,开拓视野,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让我们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要明白是“我要读书”,而不是“要我读书”。读书重在过程,我们要学会享受读书的过程,享受读书的乐趣,仔细感悟书中折射出的哲理,让书发挥出真正的价值。通过读书我们可以参透做人的道理,可以深入了解社会的现状。我在《祥子》和《名人传》这两本书中,读懂了社会的残酷现实的,在残酷的社会中,要学会在逆境中成长,培养坚强的毅力,决不能像祥子一样经过几次失败就自甘堕落,浑浑噩噩;而要像鲁滨逊一样,心中永存坚强的信念,自强不息。在《名人传》中我被贝多芬,米开朗其罗,托尔斯泰的精神和毅力所折服,提升了我的精神境界,使我能够积极面对人生,敢于挑战!
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读书要善于选择,否则一生也读不完,这样读书就失去意义和价值。当然,我们更要选择一些好书,来满足我们精神需求,激发我们内在的才智。美国著名作家弗格森说:“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晓之以理,都不能替别人打开这扇门。”所以,成长靠我们自己,读书也靠我们自己。
读书伴我成长。“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让我们努力打开读书之门,向更高的方向发展吧!【满分欣赏】
本文是一篇随笔,看似松散,实则都是围绕着一个主题――读书而展开,每段都以引用的名言开始,写出了读书的好处、读书的感受,以及选择好书的重要性。语言生动优美,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让读者也充分感受到读书是一种享受,一种乐趣,感染力极强。【佳句积累】
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2、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3、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5、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6、读书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这样的读书使我获益不少。——卢梭
7、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暴十寒。——郭沫若
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饱食、暖衣而无书教,则近于禽兽。——孟子
10、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刘向
11、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我们必须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别林斯基
1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1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4、当我灰心丧气时,书教我“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于是我有了重新奋斗的勇气;当我与朋友惜别时,书告诉我“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于是我擦干了惜别的眼泪;当我放下手中的书放纵生活时,书告诉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于是我认清了自己的使命,认真奋斗……正是因为书,我才学会了坚强不屈,学会了思索未来,懂得了新世纪的青年应该积极向上,勇于承担历史使命,因为我们是祖国的未来。(学生习作)【实践操练】
1、读书的苦与乐
2、感受读书
3、风景这边独好(“风景”指书、读书)【经验积累】
第三篇:现代文阅读答题指导
现 代 文 阅 读 答 题 指 导
光泽一中
付郁樱
中考现代文阅读一直是很多考生惧怕的考察内容之一,冲刺复习期间,就中考现代文的考点和答题方法进行以下归纳。
中考对现代文阅读的要求
1.理解文中重要的词语和句子。
2.把握文章的结构好,理清文章的思路。
3.归纳文章的内容要点,概括文章的中心意思。
4.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能有自己的信得,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2010年市纲:有效提高阅读效率和解答问题的准确性
一是要注意文体的特点; 二是要把题目带到文章中去(即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寻找答案); 三是要掌握一些答题技巧;
记叙文考点及答题技巧
一、考点聚焦:
1.体感知,理清思路,把握文文意,概括要点。
2.结合具体语境,品析重点词语、句子、段落的含义及作用。
3.分析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表达方式的作用,赏析文学作品的表现手法及技巧。
4.分析、评价人物形象。5.拓展延伸,创意表达。
二、命题角度:一般从:
1.整体感知概括故事情节 2.物形象分析概括 3.语言品味 4.主旨把握
5.作品感悟等方面命题。
三、题型及答题指导: .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构成记叙文线索的常有:
(1)以时间推移、空间的转换为线索:《济南的冬天》。(2)以具体的人、事、物为线索:《背影》。
(3)以人物的思想感情(或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阿长与山海经》 题例:
2009年湖南娄底中考试卷《母亲》第一题:本文是以“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的,请根据这条线索在方框内填上恰当的词语。□→□→□
思路分析:本题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线索。题干中明确了行文线索,细读文章段落,体会“我”对继母的感情变化,提炼词语概括作答。(赞美、感激、怀念)2.概括文章或某一段的主要内容或故事内容 解答的常用格式:某人因为„„做了„„事情,最后„„
(1)记叙类:记叙了谁(指人、单位、集体或事物)+做什么事(发生什么情况)注意点:这谁通常指主要人物即主人公,因此要分清文章中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2)描写类:描写了什么景物+什么的特征。(3)抒情类: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题例:
2009年我市中考试卷《你有多重要》第一题:阅读全文,将故事情节补充完整。(用四字词语或句子概括):失意回家—— —— 遭遇车祸 —— 指挥逃生——悄悄离开。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概括故事的能力。概括时要注意地点、主要人物、事件。3.品析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包括:人物性格;×××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命题角度:
(1)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2)概括指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对人物进行客观公正的评析(包括作者对人物的态度和读者对人物的评价)。
(1)对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及作用 答题方法:
a.外貌描写(包括神态):交代人物××身份、××地位、××处境、经历以及××心理状态、××思想性格等情况。
b.语言(对话)和行动(动作)描写:形象生动的表现出人物的××心理(心情),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
c.心理描写:形象生动地反映出人物的××思想,揭示人物的××性格或××品质。
(2)概括人物性格或评价:
对策:性格+情趣+思想品质+身份(职业、职务)模式:我觉得×××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①根据人物身份、职业分类理解,比如:农民,勤劳、朴实、善良、憨厚等。②根据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细节描写分析。
至少要从不同角度答两点。如果要求摆出理由和举例,就从原文中概括例子来证明。
题例一:
2009年三明市卷《永不录用》第22题: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
思路分析:评价人物要抓住关键词,本题中对班主任的评价可抓他的“有爱心和责任心,工作耐心细致,对沉迷网络的学生不放弃,讲究策略的好老师”加以分析,并能结合事例分析。
题例二:
2009年兰州市中考卷《悠长的铃声》第三题:读了文章你一定会喜欢文中的那位老师傅,请你对他作点评价。
思路分析:评价人物要抓住关键词,本题中对打铃老师傅的评价可抓他的“善良、宽厚”加以分析。
4.体会文中的细节描写,用一段话描写(或揣摩)人物此刻的心理活动。
答题方法:联系前后文,揣摩人物心理活动,紧扣语境展开描写或揣摩人物 心理活动。
题例一:
2009年我市卷《你有多重要》22题:从全文看李刚在车祸前后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前: 心灰意冷,对生活失去信心 后:轻松自信,对生活重新充满希望 变化的原因:微不足道的自己挽救了全车人的性命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物的心理活动变化。题例二:
2009年三明市卷《永不录用》第20题:类型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6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揣摩人物心理活动,联系内容1分,揣摩心理活动2分。(1)沉迷网络游戏被开除,让父亲四处求人,他为此感到惭愧和自责;得知能到镇中学旁听,内心十分欣喜。(2)得知班主任为了挽救自己而煞费苦心,被深深感动,他流下感激的泪。同时也为自己对班主任的误解而感到内疚。5.环境描写作用(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答题方法:
(1)社会环境:为(人物活动、故事发展)设置了背景。预示人物 命运。
(2)自然环境:环境特点+渲染 气氛+烘托人物
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题例:
2009年沈阳市中考《敲雪》第五题:选文第(18)段的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景物及其作用。其作用应该是写出杏、李、桃的丰收景象,体现父亲的辛苦命运白费,烘托人物心情,对父亲的敬仰与感激。6.词语的理解与赏析
考点:
(1)同一词语在文中不同的意义;(2)反映具体语境意义;(3)反映深层含义的;(4)带有比喻意义的;(5)有一定强调作用的;(6)有一定指代意义的;
(7)对文章结构起连接照应作用的;(8)表现文章主题思想的。
答题方法:词语本意+句子内容(语境)+写出人物(事物)什么性格(特点)。
(1)动词、形容词:这个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人或物的精神、品质)(2)反复强调的词语:突出强调了××。
(3)感情色彩变化的词语: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表达作者的××感情。题例:
2009年我市卷《你有多重要》一文23题第(2)小题:分析加点词的表达 效果:就剩下他最后一个了,汽车轻轻晃动着,每一次晃动,都揪着大家的心。.....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动词作用的理解:三个动词生动细致地写出当时危险的情形,体现乘客为李刚的安危而担忧。7.重点句子内涵及赏析 考点:
(1)理解句子的含义。
(2)分析句子的语言特色:修辞、表现力。
(3)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或人物的个性特征)答题方法:
(1)哲理句:这个句子告诉了××的道理(或让我们体会到作者××的情感)(2)主旨句,抒情议论句,全文总结句:这个句子起到了点题(画龙点睛、卒章显志、升华主题)的作用。
(3)过渡句:这个句子起到了承上启下(或引出下文)的作用。(4)修辞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修辞的作用。
(5)描写句:写出人物(对象)+性格(事物)特征。题例:
2009年我市卷《你有多重要》一文23题第(1)小题:请说说下面划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
(1)车子悬在路边的半空中,晃晃悠悠,犹如被折断翅膀的大雁随时可能跌落山崖,而下面,是一个深深的峡谷!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修辞句的作用: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汽车悬在山崖随时可能坠落的险情。8.归纳主题(概括中心思想)答题方法:
(1)从题目入手(有的题目也是线索、本身也起到点题作用)(2)从关键句子入手(从开头、结尾、过渡、抒情、议论句里找)(3)概括中心:文章记叙(描写)了(人)或(事),表现了 精神,表达了 思想感情,或领悟(体会)到 道理。
例题:2009年黑龙江哈尔滨卷《心灵折旧费》第2题:你是如何理解文题“心灵折旧费”的?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标题的理解,实际上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20元的自行车折旧费是大哥的人品打了折扣,着让他自责,作者借此呼唤人与人之间的真诚与信任。
9.写作手法与技巧赏析
(1)布局谋篇的技巧:如开门见山、首尾呼应、伏笔照应、设置悬念、详略得当等
(2)表现手法及作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以小见大、动静相衬、虚实结合、以物喻人;象征、对比、烘托、先抑后扬等。
题例:
2009年甘肃兰州卷《悠长的铃声》第4题: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进行回答。(4分)
(1)这篇小说的结尾有怎样的特点?请作简要评析。
(2)这篇小说讲究运用伏笔的手法。文章最后交代“我”喊错老师傅姓氏的事情,这其实在前文就埋下了伏笔,请从文中找出来。我选 题。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小说的鉴赏能力。(1)这篇小说的结尾道出真相,出人意料又合情合理,突出老人的宽厚、朴实,又让人回味无穷。(2)题要求体会小说中运用伏笔这一艺术技巧,前文有多出,不难作答。10.对作品感受(认识、理解)
(1)感受启示题:结合原文谈认识或联系自己的亲身经历谈感受。注意点:观点+认识(道理论据)+事例(事实论据)(2)合理想象题:有创意但必须与语境和主旨相吻合 题例:
2009年武汉卷《父爱陷阱》第4题:文中父亲教育孩子采用的是怎样的教育方式?结合文章内容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看法。
思路分析:此考点灵活多变,把握的关键是:(1)准确读懂原文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树立自己明确的观点或态度,不能模棱两可;(3)答题时,语言要流畅,有层次性,没有病句。
说明文考点及答题指导
一、中考知识考查点:
1.对说明对象、对象特征、说明内容的理解 2.对说明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的理解 3.说明顺序
4.说明语言的准确
二、命题角度:
1.整体感知(概括说明内容),2.文意把握(筛选信息),3.说明方法及作用,4.说明语言准确性,5.结合语境具体理解词句,6.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三、题型及答题方法
1.文章(语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答题方法:事物或事理(常常在标题、中心句中)题例:
2009年河南省卷说明文语段第1题: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思路分析:要求是拟标题,其实考查的是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本文的说明对象是速冻食品,特点是:新鲜。2.它有什么特征?
答题方法:总说句或总结句或过渡句 题例:
2009年我市卷《有趣的记忆》一文18题:根据③④段内容,说说遗传记忆和免疫记忆各有哪两个特点?
遗传记忆:①有顽强的惰性,难以改变 ;② 信息容量很大。
免疫记忆:①有良好的记忆 ;② 能轻易地将异己分子区别开来。思路分析:解答此题主要抓关键句子。从第3段找遗传记忆的特点,从第4段找免疫记忆的特点。
3.用一句话概括这段文字的说明内容
(1)抓关键语句。在一篇说明文中,说明的中心内容有时集中在一两句话,这些关键句有可能出现在文章的开头、结尾和中间。
(2)提取关键词语。有时文章的某一内容要点分散在一些段落中,提取这些段落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归纳总结。
答题方法:说明对象+对象特征 题例:
2008年沈阳市卷《飞向太空》第1题:选文说明的中心的内容是什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说明文中心内容的概括能力。载人航天飞行面临的险境。
4.文章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
答题方法:
(1)时间顺序:有时间词;(2)空间顺序:有方位词;(3)逻辑顺序:(主要——次要,概括——具体,整体——局部,现象——本质,原因——结果)的逻辑顺序。词语有:“因为”、“所以”、“首先”、“其次”、“总之”、“综合所述”等。
题例:2008年沈阳市卷《飞向太空》第2题:选文的说明顺序是说明?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对说明顺序的把握。步骤:找出各段的中心句——纵向比较——得出结论:逻辑顺序。
5.画线的句子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1)下定义:运用下定义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来了××事物的××特点。(2)举例子:以××为例,具体而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3)列数字:以具体的数字,准确的说明××事物的××特点。
(4)打比方: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的××特点,增强了完整的趣味性。(5)作比较:通过××和××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点(地位、影响)
(6)分类别:条理清楚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
(7)作诠释:更详尽更通俗地介绍或解说事物或事理的性质与特点。
(8)画图表:使读者一目了然,非常直观形象的说明××事物的××特点。(9)摹状貌:具体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显得生动活泼。(10)引用(引资料):引用„„突出了„„,既增强了说明的效果,有增强了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答题方法:一般作用+说明对象+对象特征。题例:
2009年我市卷《有趣的记忆》一文19题: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 说明免疫记忆具有良好记忆的特点。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识及其作用。
6.说明文中词语作用的认识与辨析 :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1)××词语有什么作用?
答题方法:用了××词准确(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某一特点+体现了说明 语言的准确性。
(2)句中加点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答题方法:不能,去掉就不能准确地说明+关键词(事物的某一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体现说明语言准确、严密的常用词: 表示范围:
有的(些)——表部分,还有大部分、大多数
一切、所有——表全部,无一例外
唯一——表只有一个,没有别的 表示程度:比较、很、稍微、最、几乎 表时间:在当时
表猜测:可能、也许、据推测
表估计:估计、大约、左右、大概、至少 表依据来源:据说、研究表明、据„„推测
题例:2009年宁德市卷阅读
(三)第18题:简要点评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3分)
我们现在骑的自行车较为笨重,一般重达10千克,即便是最轻便得折叠自..行车也有五六千克。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准确杏的特点。答:“一般”一词说明普通自行车通常为10千克,但也有例外,这符合客观事实,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的特点。
7.提出说明文说明的问题的解决办法。命题形式有:
(1)应如何正确看待或防范„„?请你略作分析。(2)从上文对„„的说明中,你能得到说明启示?
(3)针对文中所提到的„„问题,请你提出几条合理的建议。答题方法:
在原文中找答案。作者有时会提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可以直接摘录。
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去题建议。这样会更加正确、快捷。依照常识回答。
题例:
2009年上海卷《漫谈桂文化》第5题:你对文末提到的专家的建议(画线部分)(在桂花的故乡举行奥运会,何不用真正的桂枝来编织“桂冠”?)有什么看法?请简述理由。
思路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答理由。观点(1分)理由(4分)
赞成的理由:桂花是光荣称号的代名词,2008年奥运会在桂花的故乡举行,等等。
不赞成的理由:桂花未必能代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上届奥运会已经用了橄榄枝,我们仿效就缺乏新意,等等
议论文考点及答题方法
一、命题角度:
1、概括中心论点、分论点。
2、找出论据并说明作用。
3、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4、补充事实论据或理论论据。
5、结合语境理解词句。
6、谈作品感悟(拓展延伸)。
二、题型及答题方法
1.找论点或归纳论点。
答题方法:标题;开头;结尾;过渡句;主要词语连接成句。(要防止误把分论点当作中心论点,误把结论当成论点)
题例:
2009年义乌市中考卷《人生可以创新》第11题: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题例:
2009年福州市卷《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第1题:阅读全文,说说作者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
思路分析:此两题考查找中心论点,文章标题即是中心论点。
2.找论据(事例和道理)。
答题方法:事实论据(能用一句话概括事例论据:什么人+做什么(怎样)+结果怎样;知道事实的代表性――古今中外、不同领域、不同职业等)
题例:2009年三明市卷《伟大的证伪》第16题:通读全文,概括文中用来证伪的例子。(6分)
(1)天下乌鸦不是一般黑。
(2)鸵鸟把头埋进沙子里用嘴挖洞是准备孵蛋。(3)历史上的“阿房宫”其实并未建成。(4)从太空看不到万里长城。
思路分析:本题要求考生能从全文中查找事实论据。3.文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和作用?
(1)举例论证:通过举××的例子,具体、生动地论证了
的中心论点。
(2)道理论证:通过引用×× 的话,具有权威性,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有力地论证了 的论点。
(3)比喻论证:把××比作××,证明了××的观点,从而把深奥的道理说得浅显,把抽象的道理说得形象,通俗易懂,使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4)对比论证:将××和××比较,突出强调××(中心论点)的重要性。(正面:重要性;反面:危害)
题例:
2009年义乌市卷《人生可以创新》第14题:本文主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回答)(3分)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及作用。通过学生创新与成人创新不同特点的比较来证明“人人可以创新”。(3分,没有结合文章内容,答成“通过比较来证明观点”等给1分)
4.议论文词语的表达效果:严密准确;生动形象。
多用表示时间、空间、范围、程度、频率等限制副词准确严密地表达(往往、常常、一般、许多)使说话留有余地,避免绝对化。答题方法:
(1)确定回答词语在语境中中的(表层)含义;
(2)词语对表达中心或阐明观点的作用(深层、比喻或引申)。
题例:
2009年江苏镇江卷《思念是人生的彩虹》第2题:联系上下文,说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和作用。
(1)却也会发现这些现代化的东西,对人类精神上的思念形成了一种撕裂。..(2)王安忆在回答读者提问如何面对纷繁的时尚表演时,她的回答是“我向往古典。”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1)这种认为相见不如怀念。思念这种美好的情感,需要彼此间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距离,有了距离才能产生美。(2)古典的而能流传至今的东西,必然是美的,能禁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因而也必然是经典的。5.文章开头第一段有什么作用? 两种情况:(1)开头讲故事: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引出论点(或论题),充当事实论据。(2)开头引用名言:提出论点,同时充当道理论据。题例:
《市初中学业考试说明与指导》P97-98页《每一只小狗都有一个目标》第1题:作者用一对夫妇训练小狗的故事开头,其作用是什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开头运用故事的作用。①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论点;③充当事实论据证明论点
6.选文① ②段(句)顺序能否对调?请说明理由。两种答法:
(1)不能,因为这几段和第×段的××句是一一对应关系。(2)不能,因为这几段存在着逻辑顺序或时间上的先后关系。(或不符合人们的认知习惯)题例:
2009年南京卷《论友谊》第2题:第②段画线的AB两句顺序能否颠倒?为什么?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结构的严密性。具体答法:不能。因为A句对应“不要求他人做不道德的事”,B句对应“被人求你,你页不要做”。7.请你简析××段的论证过程。
(1)先(正反两方面)举出××事例或道理论据,然后得出××结论(或证明说明观点)(分——总)
(2)首先提出什么观点,接着用××事例(从正反两方面)或者道理论据进行论证,最后得出××结论(或说明了××道理)(总——分——总)题例:
2009年泉州市卷《圈子决定你的未来》第13题:在②—⑤段中,作者是这样发分析说理的:首先引用古话、名言、谚语及名人的经验之谈从道理上进行论证——再例举科学实验中研究成果作事实论证——最后练习生活实际,从正反两面进行对比论证。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过程。8.补充论据。注意事项:
(1)论据要有说服力,要能很好地证明论点;
(2)论据要有代表性。力求大众化,尽可能是人所共知的;(3)表述力求简洁流畅,不能超过规定的字数;
(4)必须真实,人物与事实要相符,不能张冠李戴、瞎编乱造。题例:
2009年福州市卷《现代人需常存敬畏之心》第17题:.缺乏敬畏心的行为在生活中常有,请举一例并说说其危害。(5分)
思路分析:此题考查论据的补写,首先写的理解要能证明论点;其次,所举的事例要真实,有代表性,最好是大家所熟知的。如:示例一:在食品中添加有害物质牟利,危及消费者的健康。示例二:在建筑工程中偷工减料,威胁人们生命安全。
示例三:生活中有些人乱扔垃圾,污染环境,危害健康。(举例子2分,谈危害2分,表述1分。言之有理即可。共5分)9.迁移拓展,阅读感悟。
(1)仔细审题,明确答题方向。要弄清题干是要求对文中涉及的某个观点作评价,还是对全文的思想内容提看法,还是谈写作上的心得,还是联系实际或“相关链接”作探究。
(2)紧扣选文中心和材料。不管是谈启示,还是作探究,都不能脱离文本。紧扣主旨,走进文本,这是答题的基础。
(3)联系生活,有感而发。整理思路,形成观点。同时连接生活,找到自己生活中与文章的切口。把自己最有感受、体会最深的一点,提炼出来,做到有理有据,内容准确全面。
(4)表达明确,语言通顺。表达时观点要鲜明,同时注意表达层次清楚。
题例:
2009年宁德市卷《车道山前没有路》第23题:有人认为,“车到山前必有路”能给人信心与勇气。这样看来,“车到山前必有路”与“车到山前没有路”仅有一字之差,却体现出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你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一个具体事例加以解释。(稳重事例除外,4分)
思路分析:本题考查了多方面内容:既要明确表态,又要补充事实论据,再加以有理分析。
如:我赞同“车到山前必有路”的观点。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人民子弟兵火速赶赴灾区,抱着必胜的信念,克服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取得抗灾的胜利。
或:我赞同“车到山前没有路”的观点。为了备战2009年世乒赛,中国乒乓球队认真研究对手,做了精心准备,取得骄人成绩。
以上是现代文阅读的主要题型和答题的方法归纳。在中考冲刺复习中要抓住题型,进行有指导性的答题方法指导,相信会有较好的效果
第四篇:议论文作文指导
纵深开掘,柳暗花明 ——发现幸福,学会纵向展开议论(人教版高二必修四作文指导)
【原题回放】
一、话题探讨
人生有不同的追求,但最终的目标只有两个字——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在哪里?
有人说:“幸福就是没有痛苦的时刻。”(毕淑敏 《提醒幸福》)
有人说:“幸福来自我们内心,而不是外界。”(约瑟夫•纽顿 《人生何求》)
爱尔兰作家巴克莱则对幸福做了这样的阐释:
幸福的生活有三个不可缺的因素:一是有希望,二是有事做,三是能爱人。
有希望。
亚历山大大帝有一次大送礼物,表示他的慷慨。他给了甲一大笔钱,给了乙一个省份,给了丙一个高官,他的朋友听到这件事后,对他说:“你要是一直这样做下去,你自己会一贫如洗。”亚历山大回答说:“我哪会一贫如洗,我为我自己留下的是一份最伟大的礼物。我所留下的是我的希望。”
一个要是只生活在回忆中,却失去了希望,他的生命已经开始终结。回忆不能鼓舞我们有力的生活下去,回忆只能让我们逃避,好像囚犯逃出监狱。
有事做。
一个英国老妇人,在她重病自知时日不多的时候,写下了如下的诗句:现在别怜悯我,永远也不要怜悯我,我将不再工作,永远永远不再工作。
很多人都有过失业,或者没事的时候,他就会觉得日子过得很慢生活十分的空虚。有过这种经验的人都会知道,有工作不是不幸,而是一种幸福。
能爱人。
诗人白朗宁曾写道:“他望了她一眼,她对他回眸一笑,生命突然苏醒。”
生命中有了爱,我们就会变得焕发、谦卑、有生气,新的希望油然而生,仿佛有千百件事等着我们去完成。有了爱,生命就有了春天,世界也变得万紫千红。
最美的祷告应该是:主啊,求你让我有力量去帮助别人!
(巴克莱 《幸福》 余也鲁译)
读了上面的文字你有什么想法?赞成这些说法吗?如果赞成,你有类似的体会吗?如果不赞成,你是怎样认识的?
二、写作练习
第四题:如有条件,小组分工合作,进行一次“幸福指数”问卷调查活动,然后就调查结果写一篇评论文章。
要求:
1、设计调查问卷(例如,一:○时常感到幸福;○偶尔感到幸福;○极少感到幸福;二:○喜欢学习;○感到安全;○父母爱自己„„)。调查项目应包括不同社会身份的人。
2、在适当范围展开调查。
3、统计调查数据。
【写作指导】
本单元写作训练的话题是“发现幸福”,这样的选题,显然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把握幸福的人生航向;写作知识训练点是“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属议论文选材整合、结构布局方面的训练立项。这样的选点,也是针对我们议论文写作的现状,帮助我们提高透析社会现象、认识客观事物、把握规律的能力。故此,我们要吃透文本内容,激励幸福情志。把握以下要点:
一、读题取要、强化目标
写作是一种情绪的艺术凝聚、生活的理性思辨、心灵的美好祈祷,本该是大海般的自由奔放,但作为标准化考试背景下的作文就另当别论了。一有其“大纲”“考纲”之别;二有其命题考评之别。有人戏称应试作文皆为“两分钟、两个人”(针对评卷人和评卷用时)而作,也算是一语中的。因此,在我们的单元写作训练中,理应落实“课标”所示的三维目标,聚焦选题的知识点和能力点。
本单元选题四,是材料背景下的定体作文,选题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幸福指数”调查的社会实践活动,认真做好写作前的调查整理工作,要学会归纳调查材料、整合材料信息,明确评论体式,选择评论角度、锁定评论焦点、阐明幸福观念。
首先,我们要解读题目关键词“幸福指数”的内涵,“幸福指数”是一个多维度、多视角地反映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观念的调查体系,是有关国计民生的考查体系,也是对经济发展、民生福祉的关注。
其次,作为中学生,可在适当范围内展开调查,如在中学生范围内展开幸福指数问卷调查,以下提纲供参考:
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
1.你是¬¬¬年级学生?□初中□高中;你的性别:□男□女
2.你的兴趣、特长是什么?
3.你对你的幸福生活有明确的认识吗?
□有□没有
有的话请具体描述。
4.你对你的人生目标有明确的规划吗?
□有□没有
有的话请具体描述。
5.你觉得你的幸福人生由哪些元素构成?
□家庭富有□家庭和睦□走读有父母接送
□老师的奖励□勤奋读书□国富民强
□学习进步□帮助同学□考上理想的大学
□朋友的相知□吃美味大餐□体育锻炼
□捐助贫困儿童□见义勇为□找到满意工作
□父母的疼爱□穿上漂亮衣服□资助残疾人
□外出旅游□健康平安、平淡□参加公益活动
□每天上网玩游戏□和同学相处关系融洽
6.你常常感到不幸福的事有哪些?
□老师要求严格□家长太唠叨□作业太多
□学习成绩下降□每周上体育课□参加义务劳动
□早晨7点以前起床□和同学闹矛盾□不受老师关注
□老师讲课枯燥□早操和课间操□每周一次团班活动
□前途迷茫□学习压力大□父母不和
7.你是否愿意将自己的幸福与人分享?
□愿意□不愿意
8.请列出你认为人生必然幸福的5个理由。
9.请列出你认为幸福的人必须要做的10件事:
10.你感到幸福的时刻:
□时常□偶尔□极少
11.如果幸福人生的满分是100分,你给自己的幸福生活评分是多少呢?
我的幸福生活是分。
二、解析材料、选点突破
(一)、从总体上看,本单元给我们提供了三类材料。第一,话题背景材料;第二,类文阅读材料;第三,写作命题材料。
这里重点谈谈对类文阅读材料《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解读,初步感知纵向层进式的论证结构。(论点内涵的递进)
《读书人是幸福人》的论证结构:
1.读书人是幸福人,拥有物质以外的精神世界。(引论,提出问题。)
2.读书人超越时空的经历与经验。
3.读书人崇高精神的感化与陶冶。(本论,分析问题。)
4.读书人避恶扬善的高雅情趣。
5.读书是幸福人,回扣总结。(结论,解决问题。)
分析上述结构形式、结合文本内容,显而易见,第二至四段的论述不是并列的,而是逐层深入的,属阐释论点内涵的递进,从“为什么”的角度,由浅入深;从粗泛的人生经验,到具体的阅读体检;从一般的阅读体验到“更为重要的”“避恶扬善”的品格。其纵向开掘的材料顺序体现了严密的逻辑性,不可颠倒。
只要我们把握了这样的阅读知识点,以读领写,我们也就能立足于单元写作轻松快乐的支点,感受到习作本身的创意与幸福。
(二)、针对“写作练习四”我们还要掌握评论文的体式特征,依据调查结果选择评论的聚焦点。作为幸福指数所反映的一种幸福观念或幸福感觉,更多的是针对思想行为、价值观念的评论。应符合思想评论的要求,一要有事理性,二要有针对性,三要有逻辑性,所谓“事理”是指要言事成理,不可泛泛而谈,罗列各种幸福感觉而不能体现作者的观点立场及审美观、价值观。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评论文要有的放矢,针对不同的幸福观,确定某一典型的观点展开评论。
本题写作要针对调查问卷就“幸福理由”归纳整理出评论点。
例如:我们可以按递进式的结构思路整理“幸福指数问卷”结果,归纳出如下评论切入点:物质上的满足心灵上的愉悦奋斗的收获奉献的充实平凡的伟大
有了上述切入角度,我们就可以联系思想实际、选择其中某个评论点,表明自己的立场观点,旁征博引、有的放矢,阐明积极向上的幸福观和人生观。
三、纵深开掘,拓展思维
作为一种作文的结构方式,所谓“纵”是针对人物表现、事物发展、事理推演呈现出的自身规律或线性特征、固有时序等范畴而言的,其基本特征是文章的论理考据、结构铺排必须遵循时序或逻辑上的规律性或关联性,不可自行其是或颠三倒四。其表现形式为:
1、从观点内涵的角度层进:由浅入深、由小而大、由近而远、由表而里等。
2、从论证步骤的角度递进:引证,回答是什么;本论,回答为什么;结论,回答怎么样。例一:评论焦点:读书就是幸福
递进结构:《读书人是幸福人》的第二至四段的递进结构便是论点内涵的分解中体现出的纵深开掘的方式。
例二:本单元写作训练题
(三)中心论点:幸福在我心中
递进结构:
1、幸福是一种乐观的思维。(幸福是什么?)
2、乐观是一种崇高的境界,是放大快乐的睿智。(为什么是幸福?)
3、不卑不亢、知足而知不足便能乐观豁达、幸福永远。(怎样才能幸福?)
例
三、评论焦点:平淡也是幸福
递进结构:
1、平淡是一种求真务实的态度,处事不惊的作风,立世修身的品格。
2、只有平淡才能抵制世俗物欲诱惑,才能感受美丽人生,追求幸福生活。
3、我们不应该将平淡看做一道过时的风景线,恰恰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将个人理想与民族利益联系起来,才能拥有一份平淡宁静。
四、链接生活、凸显本质
近年来,高考作文卷不乏内容空泛、人云亦云、远离生活、浮光掠影之作,究其原因,在于题例训练脱离生活实际,读而置身文本之外,写而囿于俗套之中,因此,我们的单元写作宜立足话题、渗透考点、链接生活、拓展思维。
本单元写作话题“发现幸福”为我们开启了人文的视角,拓宽了生活的视野。幸福蕴于纷繁芜杂的生活之中,淡褪了五彩缤纷的生活,就远离了快乐幸福。只有深入生活,面对生活细节才能发现幸福,分享幸福。
古圣先贤在“侍坐”中“各言其志”,分享自由幸福。“采菊东篱下”的惬意、“千里共婵娟”的温馨是幸福;“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忠勇亦是幸福。如此生活似乎雅而不俗,转换视角我们会发现:独处陋室、心系天下寒士,关爱家人朋友,捐助贫困儿童,帮助残疾人是幸福;攻克学习难题,考上理想大学,获得满意工作也是幸福;同学相聚,家人团圆,赏山川之美、品诗画之妙更是一种幸福。有了生活的源头活水,便能激起无尽的艺术想象,获得无限的审美愉悦,从而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在本次写作练习中还得注意的问题是:
第一、在评论文中,要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不得机械罗列问卷结果,就事论事,解说现象,推介个人喜好。如有人说“学好数理化,幸福遍天下”,就此展开评论,若仅从学科内容和特征上评论,那是就事论事、舍本逐末;若从学习目的、人生理想的角度展开评论,则是由表及里、透过现象论本质。根据“幸福指数”展开评论,首先要在调查对象中理出体现幸福观念的现象特征,然后根据个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或个体体验,选定评论的焦点问题,从人生观、价值观的角度剖析不同的幸福观,从调查对象的客观表象透析其思想本质,表达各人的立场观点。
第二、要学会阐述论点、发散思维,从而链接生活细节,不得泛泛而论、云山雾海。如论“幸福是一种心态”,就得让人明白一种怎样的心态,让人体验到幸福是奉献,是奋斗,是自信,是自足,还是淡泊宁静、无私宽容的心态,取其一,便能以点带面,纵深开掘。
【佳作展示】
拨动幸福的心弦
——也谈中学生幸福观
沙市中学陈欣
正如“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显示的那样,“家庭的富有”“漂亮的衣物”“味美的大餐”„„这个纷挠的世界中,幸福不一而足,形形色色的元素轻而易举的就能击中我们的幸福感。然而相比而言,有的幸福似有实无,即便失去也在所不惜;而有的存在却只关乎本心,惟有誓死捍卫,不舍追随。
也许一顿“味美的大餐”,曾让我们尽享口福,顿添生活的美色,但拥有相知之友难道不是一种永恒的幸福?是谁会在你胃疼时,不用过多询问便能送来药和热水?是谁总能在你生日时打来电话,寄来你最愿收到的生日礼物?是谁会像父母一样关心你的晚餐是否干净,昨夜有无失眠?这些陪伴帮助我们的人,将我们挂于心中,让我们不知什么是寂寞。可是,这些体贴,这些关怀并非我们幸福感的全部,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当钟期既遇,从那一曲荡气回肠的《高山流水》中,我们听到了答案;当向秀走入山林,来到嵇康身边,同他打铁时,我们听到了答案,那山的巍峨,水的奔腾里是无言的理解,是认同是相知;那呼呼的风箱里吞
吐的是默许、是支持、是相守。春风拂及大地,受惠的何止是地表的草木,还有叶底的黄莺,还有地底的熔岩,而朋友就如春风一般,我们受其滋养的何止肉体,更有精神与灵魂,而其间的幸福,惟有相知之人才能体会,岂可言传?
可相知从来都是两个人的事,当我们沉浸于“被知”的幸福中,我们不也该尽已之力去读懂他人吗?友情虽不是功利的付出并企求回报,但惟有双方同等适时添加筹码,这架幸福的天平才可长久平衡,而当我们为之增添柴薪时,幸福的火焰只会更加温暖。
也许一个“富有的家庭”,曾给我们些许浪漫温馨或幸福的瞬间,但从事热爱的事业难道不是一种真实的幸福?当今社会科技迅猛发展,竞争日渐激烈,在许多人心中能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已是一种幸福,或许,一小块立足之地,一小片容身之所更是求之不得。然而,去看那些匆匆忙忙的上班族,那些朝九晚五的行路人,又有多少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太多人因不愿舍那“五斗米”而失去了自己的“东菊”与“南山”。再去看那鲜艳欲滴的《向日葵》,去看《阿凡达》,去看那些将热爱的事业当作生命的人们笔下、手中阐释的幸福。或许,你所热爱的事业本身就是你的幸福之源,但又并非全部,还有一种幸福来源于永不放弃的追随,每人都有自己倾心之物,但并非每人都有勇气有骨气去呵护它,去捍卫它,惟有那些不言舍弃之人才能以此为骄傲,为幸福的来源,这种幸福是一种不可告人的秘密,它深藏于心,为拥有之人提供源源不断的热情与力量。
可见,只有当我们真正明白了自己最在意什么,真正了解自己后,才蓦然发现家庭是否富有,衣着是否光鲜,亦或饭菜是否可口,生活是否安逸似乎不在那么重要了,就像当“贾君鹏”一帖在网上飞速蹿红后,许多人才发现真正的幸福并非肆无忌惮的网游之乐,而是细水长流的家庭之暖。那一刻,某种不可名状之物拔动了多少“虚拟人士”的心弦,而这种拔动悄然无声,惟有慢慢去体会,去辩识,去懂得。
【可圈可点】
本文入笔于“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剖析幸福理由,诠释幸福内涵,为时而著,纵深开掘,首尾相应,表达了一个中学生诚挚的幸福情怀。也拨动了读者幸福的心弦,“而这种拔动悄然无声,惟有慢慢去体会,去辩识,去懂得”。
一、结构的层进式
作者开篇引入源于“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的幸福感,提出了幸福的存在“关乎本心”的观点,然后以多维的视角,恬淡的心态,闲适的笔调,链接幸福指数,点击不同的幸福质感,开启了正文。第一层,从物质享受与精神文明的角度阐明“拥有相知之友”的幸福观;第二层,从持家(“富有的家庭”)与立业(“热爱的事业”)的角度阐明“爱岗敬业”的幸福观。主体层次从语言形式上看是并列的,但从“一箪食”到“一个家”,从“交友”到“立业”,其内涵是渐进而深入的。其次,一、二两层的段内层次又呈递进式,如第一层,首先是在生活细节、历史文化中感悟关乎友情的幸福感,其次是简述我们怎样才能拥有这份永恒的幸福;第二层,从“日常工作”到“热爱事业”再到“执着追求”更是一个层进的思路。
二、评述的多角度
全文立足于“幸福指数调查问卷”结果,采用正反对比立意的方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围绕某个观点拼贴多个所谓的“经典素材”,而是以多维的视角、审视生活、捕捉生活细节,如“生日电话”“温药热水”及“温馨问候”等,字里行间洋溢着幸福的热情,而“琴台之友”等历史典故的自然引入又让人感受到一种真实永恒的幸福,也让我们更深刻的领悟到“作文,是心灵的律动,也是内心的抚慰”,不是千篇一律的板块拼凑,而是情理自然表达的优美线条。
三、语言的灵动感
本文语言运用小有个性,初显风格。可谓俗中见雅、平中见奇,整散结合、娓娓而道。一句话用例高度概括,精警词句蕴涵丰富;大量排偶句、比喻句的运用、自然贴切、“荡气回肠”;
恰到好处的问句点醒、形象而充满理性、让人笃信不疑。
【更上层楼】
从文章的开头看,全文的评述是针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展开的,在正文中本应对文首提及的“中学生幸福指数调查问卷”显示结果作深刻的剖析,展开评论,然后阐明自己的幸福观。可在正文的两大部分,作者只以“首括句”的形式,列举了关于“美味大餐”“热爱事业”的对比项,并未作有针对性的评述,然后在正面立论中深化,这也是作者构思上的失误。文章第三段,在“家庭”“事业”的论述中,虽从社会现实“上班一族”“网游之乐”等实际生活中剖析,但并未清晰地体现“家庭”——“工作”——“事业”的递进思路,从而体现“呵护捍卫”“不舍追求”的亮点。在语言运用方面,若从凝炼的角度多加锤炼,将更具表现力。
第五篇:议论文写作指导
议论文写作指导(学案)
上石桥高中语文组
学习目标:
学会对议论文的论据进行分析
一、导入新课
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刘伟,1987年生于北京,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伤愈后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2002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成绩优秀的他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在书画及其他文艺才能方面也有过人的表现;2010年10月10日获得“中国达人秀”冠军.他的座右铭是: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因此要想人生有意义,就必须不停地奋斗.观点+事例=说服的失败!事实更需雄辩 议论段五步法
(1)第一步,写观点句:段的首句设置本段的分论点.开门见山,让你的读者明白你本段要论
证什么问题.(2)第二步,写阐释句:从理论上对分论点进行论证解说(理论论证),为引出的材料起定向作用.(3)第三步,写材料句:列举典型事例,古今中外,正反事例均可.所举事例要紧扣分论点.写
法上简要叙述即可.(4)第四步,写分析句:分析说理.这是本段最重要的一步,因为光列举一个两个事例,不进
行分析说理,那举出的事例就不能成为分论点的论据,也就没有说服力了.(5)第五步,写结论句:本段小结,照应本段开头,对分论点的延伸,升华.可加上“因此”或“所
以我认为”“可将”“由此可知”等字样.这样本段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说理板块.负重的人生才有价值.()古往今来那些让人敬仰的名字往往都带着沉重的使命感铸就了人生的辉煌普罗米修斯一心要为人类带来光明,为了给人类盗来火种,即使被绑缚在高加索的绝壁上,忍受着巨鹰天天吞噬心肝的痛苦,也无怨无悔.()为什么普罗米修斯虽九死其犹未悔 普罗米修斯靠的是什么 靠的是无比强烈的使命感——把人类从蒙昧状态中拯救出来的信念:人不再是神游戏的产物,而是可以主宰自己命运的生命.()可见,谁能担负起人类的苦难谁就被后人铭记,谁把自己的苦难编织成人类的幸福花冠,谁就能让自己的名字化为众人心中的纪念碑分析事例的方法:
第一:
含义:“事出有因”.在自然界和社会中,各种现象之间是普遍联系的,因果联系是现象之间普遍联系的表现形式之一.没有一个现象不是由一定的原因引发的,原因与结果的关系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关系.在议论文写作中揭示原因以说明会得到某种结果或披露结果以证明其原因的正误,探求事例的根源,发现其本质,使内容逐步深化.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因为……
正因为……,所以…… 之所以……,是因为……
示例::
【论点】逆境出人才
【事例】司马迁受宫刑之后,承受着身心的巨大折磨,感受着世态人情的炎凉,奋笔疾书,用充满血泪的文字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得以一雪前耻青史留名.【分析】为什么司马迁在逆境中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因为他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认准自己的目标,绝不放弃自己的理想.坚信千秋功罪自有后人评说,但求无愧我心.奋斗不止,最终用困厄中的坚持改变了自己的命运,青史留名,把自己的苦难化成了人生的诗行.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司马迁的人生际遇给了我们宝贵的人生启示: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练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结论】由此可见,逆境让生命闪光,让生命升华,让生命变得更有价值!牛刀小试
【论点】人生只有奋斗才能成功.【事例】刘伟,1987年生于北京,10岁时因触电意外失去双臂,伤愈后加入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2002年,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上,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2005年,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19岁时,成绩优秀的他放弃高考,开始学习钢琴;在书画及其他文艺才能方面也有过人的表现;2010年10月10日获得“中国达人秀”冠军.他的座右铭是:摆在我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去死,要么精彩地活着.【分析】
【结论】因此要想人生有所成就,就要不停的进取.生活的车轮不会为谁的悲哀而有片刻的停留,只有用不停的奋斗粉碎人生的障碍,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赢得生命的荣光!第二:
即假设材料中能达到的某种结果的条件不存在,将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还可以同时与原条件下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论证论点的成立.这种方法就是举例后再向其相反的方向作假设的方法.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 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标志性词语:假如……, 那么…… 如果……, 怎能…… 试想……倘若 示例:
【论点】有志者事竟成.【事例】方文山原是一位不得志的青年,为了圆梦而在台北市苦苦打拼.他做过防盗器材的推销员,还曾帮别人送过外卖,生活的艰辛让他更懂得立志的重要性.他拼命创作歌词,梦想成为一个优秀的音乐人.他把自己的作品分寄到各大小唱片公司和音乐人手中,每次都要寄出上百份这样的“求职信”,但一直都是石沉大海.经过无数次失败之后,方文山终于成为周杰伦的黄金搭档,被誉为华语流行乐坛第一词人.【分析】假如方文山根本没有想过要当什么音乐人,只是平庸过日子,那他绝不可能有这么坚强的意志去写歌词.那么,方文山绝不会有今日的成就.【结论】正如苏轼所说“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由此可见,立志对一个人的成功来说是多么重要呀!类型一牛刀再试
【论点】人生要经得起诱惑.【事例】陆俊曾是中国最好的国际级足球裁判员,在中国顶级足球赛事中担任主裁场次超过200场,并当选为甲A联赛10年最佳裁判,两度当选亚足联颁发的最佳裁判,是中国足坛首位在世界杯和奥运会决赛阶段执法的裁判,可谓功成名就.可是在中国足坛的打假风暴中,因收受贿赂操控比赛结果而沦为阶下囚.昔日让人尊敬的“金哨”蜕变为今日让人不齿的“黑哨 【分析】
【结论】可见,人生的路虽长,紧要处只有几步,尤其在面临诱惑的时候.只有经得起诱惑才能踏踏实实走好人生之路.类型二【论点】宽容的力量
【事例】 1991年曼德拉当选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在就职典礼上,曼德拉的一个举动震惊了全世界:职仪式开始后,年迈的曼德拉站了起来,恭敬地向当初在罗本岛监狱看守并虐待他的3名白人狱警致敬.曼德拉的这一举动令在场的所有人肃然起敬,也使全世界的人们为曼德拉的博大胸襟和宽容精神所感动.南非种族冲突的坚冰从那一刻开始融化了.有人问曼德拉,如何保持一颗博大,宽容的心 曼德拉意味深长地回答:”当我走出囚室,迈出通往自由的监狱大门时,我已经清楚,自己若不能把悲痛与怨恨留在身后,那么我其实仍在狱中.“
金大中的政治对手几次险些置他于死地,给他本人及其家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反对金大中的人不止一次地预言,一旦金大中掌权,必将进行无情的政治报复.无可争辩的事实是,金大中当选总统的第二天,就在记者招待会上声明:绝不会进行政治报复!金大中曾说:”我始终如一保持自己的良知.要憎恨的不是人,而是罪恶本身.“ 自此,韩国经济进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分析】为什么曼德拉和金大中能用宽容来消融仇恨的坚冰,化干戈为玉帛,让过去的一切成为新的拥有 是因为无法忘掉仇恨,就等于是把自己关在了自造的狱中.宽容是他们在苦难和痛苦之中种下的一棵花,是毅力与勇气磨炼出的果实.假如曼德拉和金大中睚眦必报斤斤计较,仇恨只会”春风吹又生“,他人就是就是自己的地狱,又怎么会有民族的和解社会的发展
【结论】他们的宽容让我们想起了纪伯伦的名言: ”人有两颗心,一颗心用来流血,一颗心用来宽容.“ _ 用流血承担自己的苦难,用宽容让这世界闪耀着悲悯的光芒._ 第三:
这种分析方法就是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思路:分析正反事例——突出论点
【论点】一个善于自省的民族才值得尊敬
【事例】二战中犯下滔天罪行的德国在战后用反省的态度来弥补他们的罪过——修建集中营纪念馆,全力处理战后的善后问题,更有德国总理在犹太人纪念碑前的惊世一跪!然而同样在那幕惨剧中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日本,战后某些右翼势力不顾史实修订历史教科书,文过饰非,美化侵略罪行,妄图为二战罪行翻案;一些政客年年参拜靖国神社;大肆鼓吹”中国威胁论“,甚至霸占我领土钓鱼岛,强行抓捕我渔民……【分析正例】同样作为二战中的侵略国家,德国人在不断地反思,不停地纪念,用自省的方式向世人展示他们虔诚的忏悔的灵魂.从而赢得了世人的尊敬.【分析反例】而某些日本人却从不自省,一意孤行,遭到了各国人民的一致谴责.【结论】有句话说得好:”跪着的德国人比站着的日本人更高大!"可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一个善于自省的民族才可以避免历史悲剧的重演,才能赢得世人的谅解,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牛刀三试
【论点】人生必须有正确的选择.【事例】比尔盖茨,微软帝国的创造者,曾13次蝉联世界首富,他是技术天才,他的windows操作系统几乎装进了每一台个人电脑,他2008年退休后用自己580亿美元的财产创建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比尔与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投身慈善事业,获得了世人的的敬仰.然而三次荣膺中国首富的黄光裕,国美帝国的创造者,却在2010年被法院认定犯非法经营罪,内幕交易罪,单位行贿罪,三罪并罚,决定执行有期徒刑14年,罚金6亿元,没收财产2亿元,令人扼腕叹息.【分析正例】
【分析反例】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