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
头脑风暴法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激励思维,进行发散联想,形成创造性设想的方法。头脑风暴法简称“BS”法,也有人称之为“脑轰法”、“智力激励法”、“献计攻关法”。头脑风暴这一词原是神经学一术语,指神经病患者胡思乱想、白日作梦的状态。奥斯本借用来形容人的创造思维自由奔放和激烈涌现的特点。奥斯本说:“1938年我首次在我所领导的协会范围内,采用了小组集中思考问题的方法。首批合作者给这种会议取名为‘头脑风暴”’。他又说:“这种讨论问题的方式完全不是什么新的方法。400多年以前,印度宗教团体已经使用了类似的办法传教。„„这种形式的会议既无争论,也没有评论。对设想价值的判断留在以后的小组会议上进行。”
1949年奥斯本曾在布法罗大学开办夜校,传授头脑风暴法。到50年代,他又提出延迟批判的原则,并总结多年实践的经验,以著作的形式公布了《头脑风暴法》这一发明。1954年他创立了《创造性教育基金会》。头脑风暴法得到了心理学界及其它学术界的肯定,一些著名的心理学家参加到头脑风暴法的完善、发展和应用活动中来。C.W泰勒、S·J帕内斯及W·J戈登等人都曾为它的发展做出过贡献。由于头脑风暴法的科学性及由它所取得的显著的社会效果,使它在美国及世界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促进了全球性创造学热的形成,头脑风暴法也由此被称为创造学最著名的方法。奥斯本被誉为“创造工程之父”。
头脑风暴法被各国学者改造后,形成了许多类型的”BS”法,并在技术革新、管理、预测、发明及专项咨询多种领域得到了应用。正如奥斯本所说:“只要遵循头脑风暴会议的原则,这种会议几乎可以解决各方面的问题”。
联想与想象是创造的源泉,要激发人的想象力除了个体激励外,还存在群体激励的问题,奥斯本认真研究了这一问题,提出了人能产生更多设想的两条原则及集体活动中应遵循的四条原则。
奥斯本指出,如果人们能够按照下面两项基本原则去思考,就能产生更多的设想:①保留判断,通过保留判断,人们在同一期限内就能够提出比通常多大约两倍的,有用的设想;②数量提供了质量,人们越是提出更多的设想,就越有可能走上解决问题的正确轨道。
人类在长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企图走捷径,因而经常会批判一些“无用的”想法,以利于问题的迅速解决。这样,人们养成了一种习惯:遇到问题时习惯于本能地过早进行判断。但这种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呢?它经常是由于我们先前经验而形成的定势,所以批判的结果总是指向原先行为相同的思路和方式。这样我们就无法突破定势,无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因此,在发明的过程中,我们要控制这种批判。克服或削弱这种批判的好方法,就是追求数量。人们的思维追求一定数量时,就会有意识地减少批判。这样做思维的界限就会放开了。联想也会丰富了,有价值的想法就可能相续而生。
奥斯本还认为,近代的科学研究都是集体进行的,所以需要创造一种供集体研究使用的创造方法。首先,他说:“我认为,集体活动具有许多好处,因为这能形成一个集体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集体活动中,你可以把自己融合在这个想象的环境中来充实自己的设想。人们在这个环境里,可以获得心理学家所称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人们完全可以摆脱外部对价值判断的压力,可以不必担心被别人讥讽为疯子,甚至可以去掉个人的偏见,因为人们要求你去尽可能地提出一些突然的设想。为了达到这些速度和数量方面的要求,你根本就不会有时间细致地考虑自己的设想„„。这种集体的环境对于每个从事创造的人都是极重要的。”
在日常生活中,因种种条件限制,要保证人们思考的“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是难以做到的,但这在某一特定空间和时间内又是可以实现的,头脑风暴会正是创造了这样的一种局部环境。头脑风暴会除了能提供保证“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的环境外,还有另一
个作用,即:激励联想。
在头脑风暴会上,当一个与会者提出一种设想的时候,他几乎会自然地将其想象引向另一个设想,他提出的设想会激励组内其他成员。当第二个人提出设想时同样会激起另„些人的联想,随着每个人的发言,人们的联想之间形成震荡就好象人们被卷入头脑风暴的洪流,或者就像放鞭炮一样,只要点燃一个爆竹,势必引爆一串爆竹。实验证明,当进行集体联想时,成年人的“自由联想”可以提高65~93%。除相互激励极作用外,在头脑风暴会的群体环境中,还会引起竞争意识,从而更提高了它的作用。
我们可以作一个量的分析,若参加会的是6人,当第一个人提出设想后,会促使其他人形成设想,我们假设其他人提出的设想为3条,当第二个人提出设想时会再次激励成6条以上的设想。在绝对无人干扰、打断的情况下,第三人提出设想时会激励出更多的设想。当6个人第一轮发言后,会形成的设想应为20—30条,当这20~30条设想提出后,又会激发出i00~200条设想;而当这100条设想提出后又会激发出数百条至上千条的设想。
为开好头脑风暴会,奥斯本制订了四项原则。
①自由联想。这是说,在头脑风暴会上,人们提出的意见越新颖,越离奇越好。奇异的想法不一定切合实际,但它的作用是可激发想象,突破习惯的思维模式,意见本身不一定有价值,但它会激发出有价值的设想。例如,尽可能地消灭树挂问题。开始有人讲用嘴吹、用杆子打,这一意见不可行,但会使人们引起联想。人们会想到吹可以用气流吹,于是想制造风,强风可以刮下树挂或由用杆子打想到振动,引起振动也可以使树挂消除,但到这里问题并不能解决。也许有人讲用飞机进行人工降雨,这时,有人会想到将降雨的飞机与风结合,想到能否搞人工降风呢?从而想到用直升飞机飞行时行的气流将树挂吹掉,若前面的意见否定了,后面的正确的好办法也就不会出现了。
②延迟批判。奥斯本说,“如果设想同时从一只水龙头里获得冷水和热水的话,那么得到的是温水。假设你想批评又想创造的话,结果是你既不能冷静地进行批评又不能创造。”因此应在整个头脑风暴会议期间,集中精力去提设想,而放弃对设想的批评。批评会使良好的气氛破坏,心理安全、心理自由无法保证。
③追求一定的数量。奥斯本发现,头脑风暴会议中,提出设想的数目和设想的质量之间存在着某种正相关性。在开会的前10分钟所提的设想一般质量较低,随着思维的互相启发,特别是大量设想源源不断地提出后,这时所提的新设想往往会带有综合性,并会考虑到各种情况,各种角度。因此,为了保证会议的质量,追求一定的数量是必需的。
④探索、研究、组合和改进设想。除了与会者本人提出设想以外,要求与会人员提出改进他人设想的建议,将几个人的设想综合起来,形成新的设想。评价别人的想法,批判别人错误的设想是已形成的习惯,那么不准批判的场合如何使人们讲出自己的意见呢?被别人看来不合理的意见总可找出可吸取之处,可在这个可吸取的设想基础上进行改善、组合,将其变为你感到是合理的。这就是综合性新设想。
奥斯本曾经这样介绍过,“我们一个最好的会议主持人对我说:“我终于使我的一个小组感到我们在这种游戏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东西。我们每次召集会议,应像游戏活动那样形成一种竞争的气氛”,在我们积极努力探索的时候我们就能产生更多的设想。”“一个好的办法是创造野餐的气氛,我们一些比较成功的会议是在冷餐之后,在办公室里召开的。喝过咖啡后,我们围坐在桌边,大家提出了基本原则定了问题,然后一些建议便自发地涌现出来。人们将所有的设想,包括那些平庸、荒唐古怪的设想全部记录下来。这些设想将成为我们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线索。”
头脑风暴会之所以获得成功,是因为它实现了想象与批判的分离,并创造了一个既具有心理安全与心理自由、又能相互激励、相互竞争的群体环境,这种环境在现实生产、生活中都是不可能存在的。
头脑风暴会的组织及头脑
风暴法的实施步骤
一、头脑风暴会的组织
头脑风暴会要开得成功,必须有适当的组织形式。合适的小组应有一个优秀的会议主持人及合适的参加人。
1.会议主持人
会议主持人是至关重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选择一个理想的会议主持人就等于会议成功了一半。对会议主持人的要求是:
①以平等的态度参加会议,友好地对待每一个与会者,善于创造一个融恰和谐的环境。②对于违反会议原则的现象,能够及时加以制止,善于调动与会者都积极思考,造成一个自由畅想的局面。
③主持人应在讨论前对问题有所了解、分析,以便会上能引导发问,发问时应注意从多种角度出发。
④主持人应选好记录员,用各种记录方式将大家的发言完整记录下来,以便事后整理。
2.会议参加人
对会议参加人有如下要求。
①参加人数以5~15为宜,人数过多则每人发言机会少,问题的讨论不易深入。
②与会人员的专业结构要合理。应保证大多数与会者是精通该问题的专家同时还应有其它行业有关的人员参加,也可有少数外行,目的在于既能保证问题讨论的深度,又能突破专业习惯的束缚。
③参加会议者应为同一等级的。即,要求与会者的知识水准、职务、资历级别等应大致相同。
④与会者中应让对头脑风暴会有一定经验的人占一定的比例,最好能从提设想能力强的人中挑选这种小组的核心成员。
⑤与会者应事先参加过有关培训,并对要讨论的问题有所了解和准备。会上,每人每次只谈一个设想,不准私下交谈和批判别人,也不允许一言不发。
3.讨论的问题
①头脑风暴法要研究的问题是特殊的,而不是一般性的。集体活动仅能用来解决一些要求探索设想的问题,而不能用来解决那些事先需要作出判断的问题,比如“是否应采用新的烹调方法”等。
②问题要限定范围,使组内每个成员集中一个目标提出设想。例如,一个厂家要求我们给他的新产品提出有关商标、包装及销售问题的设想。如果在会议时我们一会儿讨论商标,一会儿又讨论包装,这样的会议收获肯定不会大。所以,应将问题分开,每次会议只讨论一个问题。
③在会议的初期必须明确问题。如果在会议的初期不能够明确问题的话,会议就将偏离方向。
④会议讨论问题的时间一般为30~60分钟,若想在这样短的时间内完成上百种设想,必须阻止无休止的争论,最好的办法是事先讲清问题、目的。
二、头脑风暴法的步骤与实施
1.准备。准备阶段应包括产生问题,组建头脑风暴小组、选择主持人,并事先向与会者通知问题的内容,及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请大家有所准备。
2.热身。热身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与会者能迅速放松心理,大脑进入畅想使会议很快进入高潮。热身活动可采用“动物游戏”、“互相介绍”、讲幽默故事,说相声等各种形式,使气氛和谐、宽松、热烈,并引起大家的各种话题使思维活跃起来。
3,明确问题。
①介绍问题。由主持人向大家介绍要讨论的问题。
②对问题进行分析,并将问题分为几个小问题。
③主持人或问题的提出者对问题发问并做引导性发言。发问的目的是激发想象发问,可结合奥斯本检核表进行。
4.自由畅想。根据“自由联想,延迟批判,以量求质,结合改善”四原则围绕上述问题进行讨论,自由畅谈各种创造性设想。
5.评价与发展。会后可组织专门的小组,召开专门的会议来评价头脑风暴会上形成的各种设想,对其中一些荒诞的设想可暂时放弃,对富于创见的想法可再进行加工完善,以便形成方案。并且,在加工整理过程中还会形成许多更有价值的设想。这种做法常称为“二次会议”法。
下面举例进行说明。
某冶金厂召开会议,讨论新的移动式吊车线的设计及安装问题,其中路线起重量、工期、造价已经明确。一个青工突然提出:“我们只不过轧制小型片料,用不着吊车,用传送带就可以了。”结果遭到大家的反对。厂长认为新观点还要重新讨论;总设计师因为他的设计受到批评而不满;运输车间主任认为这个青工侵犯了他的职权范围;设备科长听说传送带很难买到;总会计师怕重新计算麻烦;其他人则怕提不同意见会引起领导的不满。结果是这个青工以后再也不敢随便发言了,其他人不敢再提任何建议了。
头脑风暴会与上面的情况正好相反。下面是一段讨论砸核桃的头脑风暴会的记录片段: 组长:我们的任务是如何砸核桃,要求多、快、好,大家有什么办法?
甲:平时我们在家里,是用牙嗑、用手掰、用门掩、用榔头砸、用钳子夹等。
组长:几十个核桃用这样的办法还可以,核桃多了怎么办?
乙:应将核桃大小分类,然后放在压力机上砸。
丙:可以把核桃粘上一层粉末,使它们变成一般大小,就用不着分类了。
丁:核桃上粘的粉末可以是铁磁性的,经过粉碎后,加一磁场作用,皮与仁就会自然分离。
组长:很好,大家想的很好。还可再想一下用什么样的力才能把核桃砸开,用什么办法才能得到这些力?
甲:需要一个集中挤压力。用某种东西冲击核桃,或者相反,用核桃冲击某种东西。丙:核桃壳很硬,应该先用溶剂加工,使它们软化,溶解或使它们变得较脆。还可以用冷冻的方法。
组长:如果我们用拟人类比的方法应如何解决任务呢?
丙:不应该从外面,应该从里面把核桃破开。把核桃钻个小孔,往里面加压打气。丁:可以把核桃放在空气室里,往里加压打气,然后使空气室里压力锐减,这时,内部气压使核桃破裂,或者使空气室里的压力剧增与锐减,这时核桃处于交变负合状态下。
戊:我是核桃,准确地说是核桃仁,外部是核桃壳。我用手脚对它加压,使核桃壳破裂。应该不让核桃壳长,只让核桃仁长,自身就会使核桃破裂。为此,可以对核桃壳照射。
这样,不到10分钟,就得到了近40条设想,其中有的设想形成了很好的方案。经发展完善后,制成了砸核桃机,获得了专利。
在创造学方面很有造诣的克汉德瓦拉教授,组织学员们为一位全国性周刊的编辑讨论如何大大提高发行量的问题。学员们仅用40分钟就提出了150条意见,其中的意见有:改为六边形、编入园艺、食谱;手工艺、儿童专栏等活页封面或几页使用遇水显色的幻术色彩;
杂志采用折叠不用装订,以便展开可做糊墙纸;书页洒香水;有奖征求解说词和标题;刊登有关独立经营者、残疾者、艺术家、发明家、企业家的文章;每期要有一篇调查研究性的、宣传性的通俗文章和每期要有一篇不用文字说明的作品;注意封面艺术,重视农村、青年和儿童文化;出售以周刊名字命名的冰淇淋;让读者设计出版一期;出售农村版并在农村广播中播出;用另一种语言;用电视及广播介绍内容;制成音像资料将周刊中有趣的文章印成书等等。大量意见雪崩似地滚动而来。
“头脑风暴法”在日本应用也很广泛。如松下公司运用此法,在1979年内获170万条设想,平均每个职工三条。日本著名创造工程学家志村文彦,将这一方法用于他发明的价值革新中,1954年使日本电气公司获得58项专利,降低成本210亿元。
我国近年来也开始在发明革新、产品改造、合建工作等方面使用这种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例如,华北地区铁道委员会联合秘书组曾使用过这种方法一个小时获得31条意见;北京二七车辆厂曾应用这种方法半小时获得近百条创造性设想;上钢三厂采用“风暴会”的方式组织工人提合理化建议,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又如,二汽铸造二厂有一座露天生铁仓库,由于立柱倾斜,造成轨道变形导致天车无法运行,使7000吨生铁取不出来,积压流动资金280万元达5年之久,每年要付利息2万元。他们组织了攻关组,采用“风暴法”获得了16种建议,经过整理形成了二种可行性方案,实施后很好地解决了7000吨生铁的运出问题,恢复了正常生产。该厂总工说:“创造技法确实能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篇:头脑风暴法简介
头脑风暴法简介
前言
在公司于2010年5月30日召开的以“群策群力,实现公司管理质的飞跃”为主题的2010战略研讨会上,将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方式,组织与会者对公司本次战略研讨会的议题展开自由、无拘束的讨论,以获得员工对公司管理改进的创新性观念,并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找到解决公司管理创新、管理飞跃的实用性方案;同时通过头脑风暴这种信息自由交流方式,鼓励打破思维局限、建立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思路开阔、有创造力的人才。而头脑风暴法所形成相互激励、感染的氛围以及其所提供的自由交流平台也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为了使所有参会者能够尽快了解头脑风暴法的来龙去脉及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以便在公司组织的学习和训练中尽快进入角色,将头脑风暴法做一简单介绍,并鼓励相关参会人员在了解基本知识后继续通过网络及书籍,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原则、适应和逐步建立相应思维方式,通过积极参与,共同实现公司本次战略研讨会的目标。
一、头脑风暴法的由来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它是一种通过会议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每个人毫无顾忌地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让各种思想火花自由碰撞,好像掀起一场头脑风暴,引起思维共振产生组合效应,从而形成宏观的智能结构,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定性研究方法,它是对传统的专家会议预测与决策方法的修正。在各种定性决策方法中,头脑风暴法占有重要地位。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头脑风暴法是管理决策中一种非常重要的定性分析方法,它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会议决策法的缺陷,让所有参加会议的人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通过相互之间的信息交 流引起思维共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决策方法,对于提高整个组织的决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头脑风暴法的原理及应用
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的激发机理:头脑风暴何以激发创新思维?根据A·F·奥斯本本人及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联想反应。联想是产生新观念的基本过程。在集体讨论问题的过程中,每提出一个新的观念,都能引发他人的联想。相继产生一连串的新观念,产生连锁反应,形成新观念堆,为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热情感染。在不受任何限制的情况下,集体讨论问题能激发人的热情。人人自由发言、相互影响、相互感染,能形成热潮,突破固有观念的束缚,最大限度地发挥创造性的思维能力。
第三,竞争意识。在有竞争意识情况下,人人争先恐后,竞相发言,不断地开动思维机器,力求有独到见解,新奇观念。心理学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有争强好胜心理,在有竞争意识的情况下,人的心理活动效率可增加50%或更多。
第四,个人欲望。在集体讨论解决问题过程中,个人的欲望自由,不受任何干扰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头脑风暴法有一条原则,不得批评仓促的发言,甚至不许有任何怀疑的表情、动作、神色。这就能使每个人畅所欲言,提出大量的新观念。
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找到一组切实可行的方案,因而头脑风暴法在军事决策和民用决策中得出了较广泛的应用。
与其它管理决策方法相比较,头脑风暴法具有如下优点 :
(1)简便易行。头脑风暴法没有高深的理论,对环境没有特殊要求,实施起来简单易行。
(2)集思广益。头脑风暴法能够使与会人员通过交流信息、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起到集思广益的作用,从而极大地提高管理决策的质量与效率。
(3)创新性强。头脑风暴法由于使用了没有拘束的规则,使与会人员没有心理压力,能在短时 间内得到更多创造性的成果。
(4)培养人才。由于头脑风暴法采用了自由畅谈、禁止批评等规则,这样不仅有助于创新,并且还可以发现并培养思路开阔、有创造力的人才。
(5)增强团队精神。头脑风暴法为参加会议的人员创造了一个无拘无束的信息交流平台,大家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从而增进与会人员的交流与了解,有利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三、头脑风暴法的实施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1、头脑风暴法的基本要求:
①组织形式
参加人数一般为5~10人(课堂教学也可以班为单位),最好由不同专业或不同岗位者组成(为便提供一个良好的创造性思维环境,应该确定专家会议的最佳人数和会议进行的时间。经验证明,专家小组规模以10-15人为宜,会议时间一般以20-60分钟效果最佳。专家的人选应严格限制,便于参加者把注意力集中于所涉及的问题);会议时间控制在1小时左右;设主持人一名,主持人只主持会议,对设想不作评论。设记录员1~2人,要求认真将与会者每一设想不论好坏都完整地记录下来。
②会议类型
设想开发型:这是为获取大量的设想、为课题寻找多种解题思路而召开的会议,因此,要求参与者要善于想象,语言表达能力要强。
设想论证型:这是为将众多的设想归纳转换成实用型方案召开的会议。要求与会者善于归纳、善于分析判断。
③会前准备工作
会议要明确主题。会议主题提前通报给与会人员,让与会者有一定准备;
选好主持人。主持人要熟悉并掌握该技法的要点和操作要素,摸清主题现状和发展趋势;
参与者要有一定的训练基础,懂得该会议提倡的原则和方法;
会前可进行柔化训练,即对缺乏创新锻炼者进行打破常规思考,转变思维角度的训练活动,以减少思维惯性,从单调的紧张工作环境中解放出来,以饱满的创造热情投入激励设想活动。
④会议原则
为使与会者畅所欲言,互相启发和激励,达到较高效率,必须严格遵守下列原则:
——禁止批评和评论,也不要自谦。对别人提出的任何想法都不能批判、不得阻拦。即使自己认为是幼稚的、错误的,甚至是荒诞离奇的设想,亦不得予以驳斥;同时也不允许自我批判,在心理上调动每一个与会者的积极性,彻底防止出现一些“扼杀性语句”和“自我扼杀语句”。诸如“这根本行不通”、“你这想法太陈旧了”、“这是不可能的”、“这不符合某某定律”以及“我提一个不成熟的看法”、“我有一个不一定行得通的想法”等语句,禁止在会议上出现。只有这样,与会者才可能在充分放松的心境下,在别人设想的激励下,集中全部精力开拓自己的思路。
——目标集中,追求设想数量,越多越好。在智力激励法实施会上,只强制大家提设想,越多越好。会议以谋取设想的数量为目标。
——鼓励巧妙地利用和改善他人的设想。这是激励的关键所在。每个与会者都要从他人的设想中激励自己,从中得到启示,或补充他人的设想,或将他人的若干设想综合起来提出新的设想等。
——与会人员一律平等,各种设想全部记录下来。与会人员,不论是该方面的专家、员工,还是其他领域的学者,以及该领域的外行,一律平等;各种设想,不论大小,甚至是最荒诞的设想,记录人员也要求认真地将其完整地记录下来。
——主张独立思考,不允许私下交谈,以免干扰别人思维;
——提倡自由发言,畅所欲言,任意思考。会议提倡自由奔放、随便思考、任意想象、尽量发挥,主意越新、越怪越好,因为它能启发人推导出好的观念。
——不强调个人的成绩,应以小组的整体利益为重,注意和理解别人的贡献,人人创造民主环境,不以多数人的意见阻碍个人新的观点的产生,激发个人追求更多更好的主意。
⑤会议实施步骤
会前准备:参与人、主持人和课题任务三落实,必要时可进行柔性训练。
设想开发:由主持人公布会议主题并介绍与主题相关的参考情况;突破思维惯性,大胆进行联想;主持人控制好时间,力争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创意性设想。
设想的分类与整理:一般分为实用型和幻想型两类。前者是指目前技术工艺可以实现的 设想,后者指目前的技术工艺还不能完成的设想。
完善实用型设想:对实用型设想,再用脑力激荡法去进行论证、进行二次开发,进一步扩大设想的实现范围。
幻想型设想再开发:对幻想型设想,再用脑力激荡法进行开发,通过进一步开发,就有可能将创意的萌芽转化为成熟的实用型设想。这是脑力激荡法的一个关键步骤,也是该方法质量高低的明显标志。
2、头脑风暴法的决策程序:
(1)准备阶段。CI策划与设计的负责人应事先对所议问题进行一定的研究,弄清问题的实质,找到问题的关键,设定解决问题所要达到的目标。同时选定参加会议人员,一般以5人~10人为宜,不宜太多。然后将会议的时间、地点、所要解决的问题、可供参考的资料和设想、需要达到的目标等事宜一并提前通知与会人员,让大家做好充分的准备。
(2)热身阶段。这个阶段的目的是创造一种自由、宽松、祥和的氛围,是大家得以放松,进入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主持人宣布开会后,先说明会议的规则,然后随便谈点有趣的话题或问题,让大家的思维处于轻松和活跃的境界。如果所提问题与会议主题有着某种联系,人们便会轻松自如的导入会议议题,效果自然更好。
(3)明确问题。主持人扼要的介绍有待解决的问题。介绍时须简洁、明确,不可过分周全,否则,过多的信息会限制人的思维,干扰思维创新的想象力。
(4)重新表述问题。经过一段讨论后,大家对问题已经有了较深程度的理解。这时,为了使大家对问题的表述能够具有新角度、新思维,主持人或书记员要纪录大家的发言,并对发言纪录进行整理。通过纪录的整理和归纳,找出富有创意的见解,以及具有启发性的表述,供下一步畅谈时参考。
(5)畅谈阶段。畅谈是头脑风暴法的创意阶段。为了使大家能够畅所欲言,需要制订的规则是:第一,不要私下交谈,以免分散注意力。第二,不妨碍他人发言,不去评论他人发言,每人只谈自己的想法。第三,发表见解时要简单明了,一次发言只谈一种见解。主持人首先要向大家宣布这些规则,随后导引大家自由发言,自由想象,自由发挥,使彼此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真正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畅所欲言,然后将会议发言纪录进行整理。
(6)筛选阶段。会议结束后的一二天内,主持人应向与会者了解大家会后的新想法和新思路,以此补充会议纪录。然后将大家的想法整理成若干方案,再根据CI设计的一般标准,诸如可识别性、创新性、可实施性等标准进行筛选。经过多次反复比较和优中择优,最 后确定1~3个最佳方案。这些最佳方案往往是多种创意的优势组合,是大家的集体智慧综合作用的结果。会议提出的设想应由专人简要记载下来或录在磁带上,以便由分析组对会议产生的设想进行系统化处理,系统化处理程序如下:
1.对所有提出的设想编制名称一览表;
2.用通用术语说明每一设想的要点;
3.找出重复的和互为补充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综合设想;
4.提出对设想进行评价的准则;
5.分组编制设想一览表。
3、影响头脑风暴法效果的因素
头脑风暴法在管理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是应用者忽视了头脑风暴法的影响因素。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效果的因素主要有:
(1.)主持人的个人素质
头脑风暴法的主持工作,最好由对决策问题的背景比较了解并熟悉头脑风暴法的处理程序和处理方法的人担任。头脑风暴主持者的发言应能激起参加者的思维“灵感”,促使参加者感到急需回答会议提出的问题。通常在“头脑风暴”开始时,主持者需要采取询问的作法,因为主持者很少有可能在会议开始5-10分钟内创造一个自由交换意见的气氛,并激起参加者踊跃发言。主持者的主动活动也只局限于会议开始之时,一旦参加者被鼓励起来以后,新的设想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这时,主持者只需根据“头脑风暴”的原则进行适当引导即可。应当指出,发言量越大,意见越多种多样,所论问题越广越深,出现有价值设想的概率就越大。
头脑风暴法成功关键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持人的素质,一般来讲一个合格的头脑风暴法主持人需要具备下列条件:了解召集会议的目的;思想敏锐,表达归纳能力强;掌握头脑风暴法的原则;善于引导大家思考和发表观点;善于阻止相互间的评价和批评。
(2.)与会人员自身的素质
头脑风暴法的所有参加者,都应具备较高的联想思维能力。在进行“头脑风暴”(即思维共振)时,应尽可能提供一个有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所讨论问题的环境。有时某个人提出的设想,可能正是其他准备发言的人已经思维过的设想。其中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已提出设想的基础之上,经过“思维共振”的“头脑风暴”,迅速发展起来的设想,以及对两个或多个设想的综合设想。因此,头脑风暴法产生的结果,应当认为是专家成员集 体创造的成果,是专家组这个宏观智能结构互相感染的总体效应。(3).环境因素
一个良好的环境是头脑风暴法成功的重要条件。选择的会议地点应该具备下列条件:(1)准备一间安静、光线柔和的办公室或会议室。(2)严禁电话或来人干扰。(3)准备录音机把畅谈的全过程都录下来。(4)一块白板以及相应的书写工具,便于记录员记下所有与会人员的观点。
(4).问题的难易程度
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也与所要讨论的问题的性质、范围、难易程度有关,如果问题过于敏感,或者与专家有利害关系,或者专家不熟悉,或者问题范围太大、时间跨度过长,或者问题太难于把握,这些因素必然会对专家产生影响,使其过于谨慎而不敢畅所欲言,从而影响头脑风暴的效果。
4、.运用头脑风暴法应注意的问题
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除了在程序上要科学以外,更为关键是与会人员是否克服了心理效应和从众行为,是否进行了充分、无偏见的交流,是否在头脑中产生了思维共振而出现了组合效应。为了提高头脑风暴法的使用效果,在运用过程应注意以下几点:
(1)禁止批评和评论。与会人员在头脑风暴的第一阶段不能对任何人提出的任何设想进行评价,既不能肯定也不能否定某个设想,也不能对某个设想发表评论性的意见。同时,也禁止发言人的自我批评,因为自我批评同样会破坏会议气氛,影响自由畅想。也不准参加者私下交流,以免打断别人的思维活动。这样做一方面可以防止因为评判方案会约束与会人员的积极思维,破坏自由畅谈的会场气氛。另一方面可以使与会人员精力集中,促进创造性方案的大量产生,从而提高会议的质量与效率。
(2)追求数量。头脑风暴法的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设想,追求数量是它的重要任务。每个与会人员都要抓紧时间多思考、多提设想。至于方案的质量问题,可留到设想处理阶段去解决。在某种意义上,设想的质量和数量密切相关,产生的设想越多,其中的创造性设想就可能越多,可行办法出现的概率就越大。
(3)异想天开。参加者不应该受任何条条框框限制,放松思想,让思维自由驰骋,思维越狂放,构想越新奇越好。要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大胆地展开想象,尽可能地标新立异、与众不同,提出独创性的想法。“没有任何一个创意是愚蠢的”这是头脑风暴的金科玉律之一。有时看似荒唐的设想,却是打开创意大门的钥匙。
(4)鼓励综合。在头脑风暴法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与会人员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 补充、改进和综合。全新的创意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些时候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仅仅只是需要对原有创意进行改进和综合。
第三篇:头脑风暴法机制
头脑风暴法机制
1.确定1名主持人、1名记录人员;
2.确定1个明确的主题;
3.头脑风暴的4个原则:
①自由思考: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无拘无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离经叛道”或“荒唐可笑”; 不准参加者私下交流,以免打断别人的思维活动。
②延迟评判:禁止与会者在会上对他人的设想评头论足,排除评论性的判断。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在会后进行。
③以量求质: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质量较高的设想的存在,设想多多益善。
④组合改善:鼓励与会者积极进行智力互补,善于利用别人的思想开拓自己的思路,在增加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注意思考如何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组合成另一个更完善的设想。
4.主持人须知:在参加者发言气氛显得相当热烈时,可能会出现许多违背四大原则的现象,如哄笑别人意见、公开评论他人意见等情况,此时主持人应当立即制止。5.记录员:记录员应依照发言顺序标号记录点子,发言内容过长时,仅记录要点即可。字迹要清晰,确保每位参与者都能看清。
会议结束后应该对所作记录进行分类整理,并加以补充,发给所有的参会人员,一般第二天进行筛选。筛选应主要从可行性、应用效果、经济回报率、紧急性等多个角度进行,以选择最恰当的点子。
6.必须确定结论或方案(一般不当天确定,第二天确定)。
7.会议一般在30分钟,问题较难或创意较多时,可以延长到60分钟,但不能超过90分钟。
第四篇:管理方法-- 头脑风暴法
管理方法--頭腦風暴法
头脑风暴法
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幺,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幺,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肖伯纳(英国大文
豪)
直升飞机扇雪
美国北部某地区冬季格外严寒,大雪纷飞,电线上积满冰雪,大跨度的电线常被积雪压断,严重影响了通信。
过去,许多人试图解决这一问题,但都未能如愿以偿。后来,电信公司经理尝试着解决这一难题。他召开了一次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是不同专业的技术人员,同时他要求与会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四项原则:
——自由思考
即要求与会者尽可能解放思想,不受拘束地思考问题并畅所欲言,不必顾虑自己的想法或说法是否符合常规做法和逻辑。
——延迟评判
即要求与会者在会上不要对他人的设想品头论足,不要发表“这主意好极了”、“这种想法太离谱了”之类的贬抑或赞誉之词。至于对设想的评判,留给会后组织人员来考虑。
——以量求质
即鼓励与会者尽可能多地提出设想,以大量的设想来保证有价值的设想的产生。
——结合改善
即鼓励与会者积极进行智力互补,自己提出设想的同时,注意考虑如何把两个或更多的设想结合成一个更完美的设想。
按照这种会议规则,大家纷纷发表意见。有人建议设计一种专用的电线清雪机;有人想到用电热来化解冰雪;也有人建议用振荡技术来清除积雪;还有人提出能否带上几把大扫帚,乘坐直升飞机去扫电线上的积雪。对于这种“坐飞机扫雪”的设想,大家心里尽管觉得滑稽可笑,但在会上无人提出疑义。
有一位工程师在百思不得其解时,听到用飞机扫雪的想法后,突发奇想,一种简单可行且高效率的清雪方法就此产生了。
他想,每当大雪过后,出动直升飞机沿积雪严重的电线飞行,依靠高速旋转的螺旋桨产生的风力即可将电线上的积雪迅速吹落。于是他马上提出“用直升飞机扇雪”的新设想,这个设想又引起其它与会者的联想,有关用飞机除雪的主意一下子又多了七八条。不到一小时,与会的10名技术人员共提出90多条新设想。会后,公司组织专家对设想进行分类论证。专家们认为设计专用清雪机、采用电热或电磁振荡等方法清除电线上的积雪,在技术上虽然可行,但研制费用大,周期长,一时难见成效。那种由“坐飞机扫雪”激发出来的几种设想,倒是一种大胆的新方案,如果可行,将是一种既经济又高效的好办法。
经过现场试验,公司发现用直升飞机扇雪果然奏效,一个悬而未决的难题,终于巧妙地得到了解决。而这家电子信公司经理提出参加会议的四项原则就是头脑风暴法的主要思想。
让头脑卷起风暴
所谓头脑风暴法(Brain Storming,简称BS法),实际上是一种智力激励法。它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方法。
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如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如奥斯本智力激励法、默写式智力激励法、卡片式智力激励法等等。
这种方法的英文原文是brain storming,直译为精神病人的胡言乱语,奥斯本借用这个词来形容会议的特点——让与会者敞开思想,使各种设想在脑海的相互碰撞中激起创造性的“风暴”。
头脑风暴法一般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直接头脑风暴法是在专家群体决策的基础上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一种方法;质疑头脑风暴法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进行质疑,并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在群体决策中,群体成员的心理往往会受到相互作用的影响,它常常导致人们的意见倾向权威或大多数人的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罹不但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而且也损害了决策的质量。
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有效性,提高决策质量,头脑风暴法先后经历过数次改善。在实际应用中,头脑风暴法仅是一个产生思想的过程,而不是一个决策过程。
与肖伯纳交换思想
创新从何而来?可以来自冥思苦想之后的茅塞顿开,也可以来自外部刺激所激发的灵感。在工作、生活中往往存在个人、他人、集体三种萌生创意的源泉。来自于个人的创新关键在于超越自己,更准确地说是超越过去的自己,这是最困难的事情之一。来自于他人的创新就是超越他人,站在别人的肩膀上,以求
看得更远。学习、借鉴,再到思考,提出“怎样做得更好”的创意——这种方法即便对不习惯创新性思维的个人也是适用的。
创新的发展历程,创新方法的研究,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起步,40年代奠基,50年代发展,60年代飞跃,70年代盛行,80年代普及。由于创新工程的复杂性,其理论体系至今尚不完善,但这并不影响其开发、普及和发展。据统计,目前已提出创新方法340余种,其中头脑风暴法是其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到的方法。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经说:“倘若你有一个苹果,我也有一个苹果,而我们彼此交换这些苹果,那幺,你和我仍然都只有一个苹果。但是,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而我们彼此交流这种思想,那幺,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肖伯纳的名言,与头脑风暴法有如同出一辙。头脑风暴法的缔造者奥斯本,则倡导在智力激励中开展创造!
发明创造的实践表明,真正有天赋的发明家,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平常人所不及的。但即使普通人,如果能相互激励,相互补充,引起思维“共振”的话,也会产生出许多闪光的新创意或新方案,正如俗话所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奥斯本的头脑风暴法也就是“集思广益”。“集思广益”本身并没有什幺高深的道理,问题在于如何做到这点。开会是一种集思广益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形式的会议都能达到让人敞开思想、畅所欲言的效果。
奥斯本的贡献,就在于找到了一种能有效地实现刺激和信息增值的听任规程。头脑风暴法问世以后,在美国迅速得到推广,日本企业也开始纷纷效仿。有一家汽车生产企业在一次有关新型车辆转达向架设方案研讨中,前两天的发言尽管很热烈,在讨论在有价值的新创见并不多,后来,会议组织者试用头脑风暴法再次研讨,结果很快获得30多条有创见的新设想,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碰撞思想的火花
创造力人皆有之。但是,由于个人的知识、经验、思维方式等的局限性,创造力的发挥往往会受到各种阻碍。如果将许多不同的意见和想法聚集在一起,使之在一种热烈、活跃和自由的气氛下交流和碰撞,便会打破由单一模式形成的思维障碍,扩大新创意产生的可能性。
头脑风暴的主持者应尽可能激起参会者的思维“灵感”,让他们在无形中感到有一种急于回答的追切性。一般情况下,主持者在“头脑风暴”开始时采取询问的做法,因为主持者几乎不可能在会议开始5分钟内创造出一种能自由交换意见,并使参与者踊跃发言的气氛。
因此,主持者的一些主要活动也仅局限于会议开始时,一旦气氛活跃起来以后,新的设想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
此时,主持者只管根据“头脑风暴”的原则进行适当引导即可。同时需注意,发言越多,意见就可能越多,所论问题也会越广越深,出现有价值设想的概率也就越大。
会议提出的设想应由专人做记录,并在会后由分析组对会议产生的设想进行全面、系统地处理,以便下一个环节的使用。通常,系统化的处理程序是指如下几条:
——针对所提出的设想制定名称一览表;
——用简单易懂的语句描述每一设想的主旨;
——从中寻找一再出现的和互为补充的设想,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综合设想;
——提出对设想进行评价的准则;
——在决策过程中,针对上述方案和设想,还需采用质疑法进行质疑和完善。对设想和方案进行质疑,这是头脑风暴法中必不可少的过程。这一过程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
首先,要求参加者对提出的每一个设想都要进行质疑,进而全面评论。评论的重点是有碍设想实现的所有不利因素。在质疑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一些可行的新设想。
其次,是对每一组或每一个设想,制定一个评论意见一览表,以及可行设想一览表。质疑头脑风暴法禁止对存在的设想提出肯定意见,而鼓励提出批语和新的可行设想。
再次,对质疑过程中提出的评价意见进行全面分析,以便最终形成一个对解决所讨论问题切实可行的设想一览表。对评价意见的评估,在质疑过程中是相当重要的。因为在质疑阶段,重点是研究有碍设想实施的所有限制因素,而这些限制因素即使在设想产生阶段也是被放在首要地位予以考虑的。
最后由分析组负责处理和分析质疑结果。分析组最好要吸收一些有能力对设想实施作出较准确判断的专家参加。若须在很短时间就重大问题作出决策时,吸收这些专家则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不可忽视的一点是,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同时,头脑风暴法要求参与者在各方面都要有较高的素质和一定的知识水平。所有这些因素的满足程度都会影响头脑风暴法实施的效果。
延迟对他人的评判
作为一种创造能力的集体训练法,头脑风暴法将一个组的全体成员组织在一起,使每个成员都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的观念,既不怕别人的讥讽,也不怕别人的批评和指责,是一个使每个人都能提出大量新观念、积极发挥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如下四条基本原则:
——排除评论性批判
即针对提出的观念发表评论要在以后进行,此前不能对别人的意见提出批评和评价。认真对待任何一种设想,而不管其是否适当和可行。在此过程中不裁判,强调“宽松”。
──鼓励“自由想象”
提出的观念越荒唐,可能越有价值。欢迎各抒己见,自由鸣放。创造一种积极的气氛,激发参加者提出各种新厅的想法。头脑风暴法是为了克服从众压力的一种相对简单的方法。它通过一种思想产生的过程,鼓励提出不同种类的方案设计思想,同时禁止对各种方案进行任何批评。在这里,它追寻的是“奇”,也是“新”。
──要求提出一定数量的观念
提出的观念越多,就越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观念,从而产生有价值观点的有性就越大。不应忽视来自任何微弱声音中的建议,所有的主张都应被记录下来并予以考虑。
──探索研究组合与改进观念
除了要求会者本人提出设想以外,还要求与会者考虑,按照他们的想法怎样做才能将几个观念综合起来,以便产生一个新观念;叹得探索取长补短和改进办法。除提出自己的意见外,鼓励参加者对他人已经提出的设想进行补充、改进和综合。
实践经验表明,头脑风暴法可以排除折衷方案,对所讨论的问题通过客观、连续的分析,从而找到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因此,它在企业决策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头脑风暴法的实施
当组织中的人员在会议中各抒己见,相互启发时,要遵从的重要原则是,让每个人畅所欲言,不要轻易批驳别人的设想。在典型的头脑风暴会议中,许多人围桌而坐。
群体领导者以一种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要讨论的问题,然后让成员在一定的时间内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不允许其间存在任何批评,并且所有方案都尽可能记录下来,留待稍后讨论或分析。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扼要说明要进行决策的主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创造一种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
智力激励法是一种通过会议的形式,让所有参加者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或意见,并以此激励与会者的创意及灵感,从而产生更多、更新颖的方案。举行头脑风暴会议时应该明确以下几项内容:
──对象:一般员工、管理者、监督人员领导干部都可参与,并根据需要,可以从各阶层人员中分别抽几名。
──目标:培训参加人员的创造性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得到创造性的构想。
──内容:根据各企业的需要来确定,如给产品命名、生产新产品需要进行大量的构想。
──方式:会议讨论方式。
──时间:会议时间一般为30分钟左右。
──过程:在一个小姐或者大组中选择一名主持人和一名记录员。通过集体讨论来定义问题或者概念,确保每人都对将要探索的问题做到心中有数。
开始时可以集体自由讨论。记录员记录下所有的响应,使得每个成员能够看到这些反映。确保在讨论结束以前不要评价或批评任何回答。
一旦集体讨论结束,马上检查记录结果,并开始对各种响应进行评价。检查这些响应记录的时候,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包括:
──找出重复或者相似的答案;
──将相似的概念归结在一起;
──剔除明确不合适的响应。
精简了记录清单以后,继续通过小姐讨论的方式,讨论剩余的响应内容。同时,还应要求头脑风暴法的所有参加者都具备较高的联想思维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进行“头脑风暴”时,应尽可能创造一种有利于把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环境。一些最有价值的设想,往往是在别人提出设想的基础上,加上自己的设想而形成的。
所以,头及风暴产生的结果往往可认为是专家组成员集体“智能的结晶”,是专家组这个宏观智能团互动作用的总体效应。
20世纪30年代美国普及创造发明学教育,其中“头脑风暴法”的影响尤为突出,该方法首先在大学、工厂得到普及,后来推广到军队、公司。通过培训,美国大众知道如何用创造性的方法来工作,因此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日本把21世纪作为创造力开发的世纪,日本战后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就是借鉴了美国的经验普及创造力教育的结果。此外其它一些国家也陆续采用了这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据有关专家预测,不久的将来这股风暴还会“席卷”世界的每一个地方。
第五篇:头脑风暴法观后感
头脑风暴法的观后感
头脑风暴法又称智力激励法、BS法、自由思考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A·F·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此法经各国创造学研究者的实践和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了一个发明技法群,深受众多企业和组织的青睐。
头脑风暴法出自“头脑风暴”一词。所谓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最早是精神病理学上的用语,指精神病患者的精神错乱状态而言的,现在转而为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其目的在于产生新观念或激发创新设想。在群体决策中,由于群体成员心理相互作用影响,易屈于权威或大多数人意见,形成所谓的“群体思维”。群体思维削弱了群体的批判精神和创造力,损害了决策的质量。为了保证群体决策的创造性,提高决策质量,管理上发展了一系列改善群体决策的方法,头脑风暴法是较为典型的一个。
头脑风暴法又可分为直接头脑风暴法(通常简称为头脑风暴法)和质疑头脑风暴法(也称反头脑风暴法)。前者是在专家群体决策尽可能激发创造性,产生尽可能多的设想的方法,后者则是对前者提出的设想、方案逐一质疑,分析其现实可行性的方法。
采用头脑风暴法组织群体决策时,要集中有关专家召开专题会议,主持者以明确的方式向所有参与者阐明问题,说明会议的规则,尽力
创造在融洽轻松的会议气氛。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会议的自由气氛。由专家们“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方案
它的优点是:
1、培训过程中为企业解决了实际问题,大大提高了培训的收益。
2、可以帮助学员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3、培训中学员参与性强。
4、小组讨论有利于加深学员对问题理解的程度。
5、集中了集体的智慧,达到了想到启发的目的。缺点是:
1、对培训顾问的要求高,如果不善于引导讨论,可能会使讨论漫无边际。2培训顾问主要扮演引导的角色,讲授的机会较少。
3、研究的主题能否得到解决也受培训对象水平的限制。
4、主题的挑选难度大,不是所有的主题都 适合用来讨论。利用好头脑风暴法可以集思广益、博采众长,集合大家的智慧,在以后的工作学习当中我们可以采用此法,集思广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