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大班孩子培养5种学习习惯(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9:57:3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幼小衔接——大班孩子培养5种学习习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幼小衔接——大班孩子培养5种学习习惯》。

第一篇:幼小衔接——大班孩子培养5种学习习惯

幼小衔接需培养5种学习习惯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刚结束学前教育、进入新学校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家长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3.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4.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

能力,不能着急。

5.规范书写的习惯。

尽管电脑日益普及,但硬笔书写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递信息和知识的技能,写一手好字或者写一手规范的汉字仍是一个优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之一。

第二篇:幼小衔接中孩子需要培养哪些习惯

“幼小衔接”中孩子需要培养哪些习惯?

1.注意调整孩子作息

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作息时间的变化,家长可以利用暑假,慢慢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培养早睡早起的习惯。

一般而言,幼儿园的孩子午睡时间很长,会在2~3个小时,9月份入学后,有些学校只会安排1个小时左右的午睡时间,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安排午睡时间,所以从暑假开始,家长要适当地减少孩子睡眠的时间,但减少的过程只能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操之过急。

2.培养孩子阅读习惯

每天抽出一定时间与孩子一同阅读。给孩子一些可以自己读的书,和孩子一起大声朗读,并仔细地倾听孩子对故事的描述,问一些和故事有关的问题,知道孩子到底对故事理解了多少,从而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

3.为孩子创造学习环境

家长应该开辟出一方学习小天地,给孩子一个独立的学习房间或一个角落,要求安静、简洁,因为东西过多会分散学习注意力。灯光应柔和,左侧取光。孩子写作业时一定要专心认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养成磨蹭的坏习惯,必要时,家长可以陪孩子一段时间,但不要过多指导或唠叨,以免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

4.生活中引导孩子学习

从周围生活中引导孩子对形状、数量关系等的感知和学习。可以利用超市的排队长龙、屋顶的模样、餐前餐具摆放等事情来和孩子一起学习,最重要的是要保持孩子对数学世界的好奇、兴趣和探究的冲动。

第三篇: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进入小学后,影响孩子学业成绩的第一因素不是知识的储备问题,而是孩子是否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是否有学习的兴趣、对知识的好奇心,是否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良好的习惯会使孩子终生受益,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养成,关键期在5—7岁。现在谈谈培养幼儿学习习惯的一些做法。

一、培养幼儿热爱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要热爱学习, 善于思考。热爱学习, 就是明确学习的重要性,有主动学习的愿望。但对于衔接班的孩子来说,要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显然有些太深奥,成人应了解儿童的需要,适时地开展一些活动,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

一次在和幼儿一起玩遥控赛车时,由于赛车是新买的,开始大家都不会,这时我向孩子们推荐说明书,并念给他们听,孩子们和我一起按照说明书上的步骤一步步做,最后赛车动起来了,孩子们欢呼雀跃。我趁机告诉他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汉字,鼓励他们多识字,不久也会像老师这样能看懂说明书。孩子们立即对认识汉字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俗话说:“好的兴趣影响孩子一生。”孩子能具有热爱学习的好习惯 , 就能为一生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善于思考,也就是在学习时善于动脑筋,多想。“吃饭要细嚼慢咽,学习要深钻细究”。细细地咀嚼能品出滋味,细细地想能爆发出智慧的火花。教小学时常碰到这样的情景:全班学生都在认真看书,看完书提问,有的同学回答得非常好,有的同学一问三不知,一个重要的原因前者边看书边思考,而后者仅是走马观花,不善于思考。善于思考的同学,往往还能从无疑处生疑。语文老师在布置学生写自读笔记时,有一个部分即“质疑”,会思考的同学在这一部分提了许多问题,不善于思考的同学就在这一部分写上“无”字,是真的没问题吗?显然不是的。宋朝的思想家张载曾说:“于无疑处生疑方是进矣!”可见善于思考的重要。思考不但能促进理解,而且能增强记忆,所以说从小培养孩子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以后的学习是大有益处的。

二、培养幼儿倾听的习惯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倾听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幼小衔接班是刚从大班升上来的孩子,其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上课好动注意力分散。往往不知道该如何做,而作为课堂的组织者。

首先,成人要对幼儿作出听的要求:

1、认真听老师讲课,理解讲课内容;

2、注意听同学发言,同学在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听,边听边想,他回答的对或是不对,如果不对,错在什么地方;如果让自己回答,该怎样说好。边听边思考,同意的可以轻轻点头表示赞同,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时要积极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其次,孩子处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时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教师要充分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激起幼儿听的兴趣。并利用激励性的语言促进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如:“XX小朋友真会听!”“认真听的孩子就是不一样!”„„

三、培养幼儿良好的书写习惯

幼儿进入衔接班,开始有少量的作业练习,很多孩子还是第一次比较正式地写作业,书写时仍然是涂鸦或卷面不整洁。我认为好的习惯一开始就养成远比犯错后再不断纠正效果好。孩子虽小,但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非常重要,应在开始作业时就让幼儿知道书写的要求,以至于习惯成自然。

四、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

孩子从进学校起,就要独立安排时间,准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在幼儿园时所有的活动都是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下完成。进了小学,老师就不是时时处处跟着学生,从这时开始,学生就要有独立支配时间的好习惯。知道什么时间完成作业,什么时间看书,什么时间活动, 因此,合理安排时间这也是不可少的学习习惯。刚接触这个班的孩子发现他们没有时间概念,同样一起布置的任务,有的能已经写到100,有的东磨西蹭才写到10,幼儿园没有具体的目标任务,一般没对幼儿作强制要求,写到哪算哪。因此写作业时边写边玩的现象很普遍,作业想写就写,想玩就玩,一会儿要解便,一会儿要想喝水。

首先让幼儿有上课下课的概念,如孩子还不认识钟表,我指着时钟告诉他们,长针指着12我们开始上课,等指到6的时候我们才下课,现在还没有上课,要解便要喝水的抓紧时间,上课就不允许了,那样会耽误学习知识的时间。现在孩子在下课休息的时候眼睛会时不时的盯着钟表,一些接受比较快的孩子还会提醒其他孩子快上课,要怎么怎么样。

其次,培养孩子任务意识,有的孩子一写作业就说老师我不想写字了,我想玩玩具。遇到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告诉孩子,写作业是爱学习的表现,不断表扬写作业认真的孩子,对开始写的不太好的孩子给予鼓励,让其充满信心。同时,作业也不是写到哪算哪。如布置了任务后,根据作业量要求幼儿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如当时钟的长针指到哪里时必须写完,其实刚开始时随便时间怎样宽裕,始终有些孩子是完不成的,这样做让大部分幼儿有了一种时间的紧迫感,想边写边玩的小朋友要少些了,而且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孩子不但可以获得小小的奖励(如小红花),还可以去自己玩玩具。有部分喜欢边写边玩的幼儿,没了玩的氛围(看别人都很认真),也开始写作业了,尽管速度慢,但慢慢地边写边玩的习惯没了,一段时间后,取消奖励,让幼儿逐步养成习惯,同时觉得按时完成作业是自己的学习任务。

再次,让幼儿适当有自己的空间,学会安排时间。我给幼儿创造独立安排时间的机会,如前面提到的先完成作业的孩子,可以自己自由活动,刚开始让孩子在规定区域内活动,教师在旁边悄悄观察,教孩子一些和小朋友沟通、玩耍的方法,并教一些不用老师带着耍的游戏。慢慢地扩展范围,教师也慢慢放手。我想这样进入小学后,孩子能更快适应课间生活。这种合理安排时间的习惯,不只于学习有益,对今后工作、处世都将大有好处。

另外,写字的姿势、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爱护书本保持书本清洁的习惯,对初入学的学生来说都十分重要。整洁,有条理性,不仅是一个人的纪律性和内心修养的表现,而且还是安排好学习的重要条件。如果一个学生做任何事情都随随便便,那他多半就会记不住规则、定理。由于动不动就要寻找没有及时放回原处的书本、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就很容易使孩子们情绪急躁,妨碍他集中思想

搞好学习。这些看起来是些琐碎小事,但不能“因善小而不为”,因为它也是搞好学习的基本保证。

各种良好的习惯其实是一个有机整体,如课堂上,“听”“说”“思”三者是相辅相成联系在一起的,只有认真听了、积极思考,才能更好地说。孩子的习惯和性格,是积年累月而逐渐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更是如此。我们在平时要从点点滴滴抓起,对孩子多一点启发,多一点鼓励,多一点帮助,日积月累孩子的良好学习习惯一定会养成。从孩子的终生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来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才是为孩子打下了良好的成长基础,这些远比教给孩子具体的知识更重要,这才是真正的使孩子赢在了起跑线上。

幼小衔接并不只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因为儿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能力、身体素质、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言传身教。

一、家长首先要激发孩子入学的愿望

孩子上小学,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大的转折点。除了在物质上帮助孩子做好准备外,还要营造入学的情境,让孩子对小学产生向往,盼望早一点上小学。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确了解学校,知道小学是学习的地方,小学生是以学习为主的,要认真学习,要做作业,还要考试。

二、学习上的准备

1、阅读的能力。阅读能使孩子接触并掌握大量的词汇,提高其分析能力,所以有必要每天和孩子阅读半小时,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习惯,来帮助幼儿学习。

2、倾听的能力。听的习惯与能力是衡量孩子学习能力的标准之一,大人在与孩子说话时,不要罗嗦反复地说。一句话说的多了则成了可听可不听的话。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不要过多重复自己的话。

3、关于拼音学习问题。家长可利用大班下学期或暑假这段时间适当地做一些铺垫工作,可以让孩子听听拼音的磁带,配合儿童图书,学习认识拼音字母,将拼音的学习融入孩子的生活中。

4、提高孩子对语言的理解水平。有时会发现孩子不做作业,可能是因为孩子不理解老师的语言。语言要逐渐规范、精炼、复杂。阅读故事时,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要让孩子能听过全文,自己根据情节消化体味其中的语句、语汇,多让孩子谈谈所见所闻,给孩子适当地布置一些小任务,为理解任务性、指令性语言打好基础。

5、培养孩子的注意力。要完成学校的学习活动,靠的大多是注意力的训练。在入学以前,应该帮助孩子发展注意力,使孩子逐步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

三、社会适应准备

1、交际能力。进入小学,进入一个新的交际圈,表达自然就显得重要起来。通常一个善于表达的人,容易获得别人的肯定;获得了别人的肯定,自然就获得了充分的自信。在学校闷声不响的孩子,很难让老师、同学在短时间内了解他、喜欢他;表达能力差的孩子,别人很可能会觉得他笨,认为他懂的少。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孩子不自信,对学习提不起兴趣,甚至害怕到学校去。在入学前,给孩子机会表达,帮助他组织语言,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家长责无旁贷的。

2、规则意识和任务意识。上小学后,孩子每天要面临不同的学科,带回不同的作业。为了帮助孩子树立任务意识,家长可以每天布置一个任务给孩子,如扫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看孩子的执行情况,让孩子从开始的被动接受任务过渡到主动完成任务。

四、生活上的准备

幼儿园的孩子,生活上处处要依赖成人。而入小学后,情况一下子发生变化。因此生活能力上的培养和逐步过渡,也是很重要的。平时,每天让孩子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尤其是吃饭和穿脱衣裤一定要让他自己来,逐步建立自己科学、方便、习惯的生物钟,几点睡、几点起等。少看电视,可以教会孩子认识钟点,使他养成时间概念,学会掌握时间,以后上学不迟到。

五、物质上的准备

主要是准备好必要的文具用品如书包、铅笔盒、铅笔、橡皮等。一切用品以舒适、简单、实用为主。

总之,让孩子顺利地由幼儿园进入小学,是幼儿园、学校、家长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篇: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如何在“幼小衔接”阶段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

摘要:幼小衔接不仅对幼儿尽快地适应小学生活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会影响幼儿一生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加强对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不仅能有效的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且对儿童未来与人交往、合作等有良好的帮助。而由于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任务、形式等方面有明显差异,使得幼儿在从幼儿园到小学过程中会面对很多困难。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幼小衔接教育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了简单探讨。

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相邻教育阶段之间在教育上的互相连接。

[1]在这段时期里学前儿童将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开始接受系统性正规课程的小学教育,因此这是幼儿心理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对幼儿未来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而长期以来,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普遍存在一个明显的误区,即把学前儿童入学后在知识储备量能否与小学教学接轨视为衡量幼小衔接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把会拼音、能看书、会计算100以内加减法、30以内的乘法等能力作为幼小衔接的首要目标,而忽视了幼小衔接的核心要求:儿童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这直接导致了很多儿童学习兴趣缺失,而由于缺乏学习习惯的培养,许多儿童的身心在适应新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困难,使他们的认知兴趣迅速下降,自尊心、自信心不断的减弱。因此,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就成为幼儿园教育关键的一环。要做好幼小衔接,那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不能光注重知识的传授衔接,更重要的是注重培养幼儿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一、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当从良好的生活习惯抓起,培养幼儿的自理。这一点需要家长和老师之间相互配合。如坚持让孩子按时自己吃饭睡觉、早晚刷牙、自己穿衣服、叠被子等等。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更有利于孩子的未来发展。此外,由于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模式的不同,因此,幼儿的自律能力训练也是不可或缺的。在幼儿教育时期,幼儿园老师时时刻刻关注着幼儿的一举一动,从上课、游戏、吃饭、上厕所到午休等等活动都随时有老师在旁边引导和督促,而小学教育则给了儿童更多的空间和自由。除了上课之外,儿童的其他时间都是自己支配和管理。这时儿童的自律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当更加注重幼儿自律能力的培养,如要求孩子在上课铃声响之后立刻停止讲话并坐好;课前把将要上课的课本准备好放在桌上提前做好上课准备;下课之后有序离开教室等。这可能需要教师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这对于提高幼儿的自律能力无疑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二、开展科学教育和兴趣培养

毫无疑问,我国的应试教育模式使得家长和老师们“分数至上”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也是我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力相对较弱的主要原因。幼儿和儿童期是培养儿童科学兴趣和创造力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幼儿形成的科学素养、学习兴趣和思维行为模式等将会伴随其一生。因此,家长应该摒弃“分数至上”的错误观念,了解新的教育思想,和教师加强沟通交流,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与此同时,家长还应具备一定的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的引导孩子,当幼儿被某一事物或现象吸引而表现出强烈的探索欲望时,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去探索,并且积极地参与到儿童的探索行为中,为孩子提供一定的帮助和指导。例如,当儿童问为什么船能在水上航行时,作为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船的模型,一起观察船在水上航行的过程,并引导孩子进行思考,让孩子去寻找答案。这无疑有利于培养儿童的科学兴趣和思维能力。日常生活中只要家长把握时机就能开展科学教育。例如在入睡前,家长可以选择一些图文并茂的科普读物开展亲子阅读;在节假日带领孩子参观科技馆、博物馆、动物园等休闲学习场所,或者为孩子选择具有科学探索意义的玩具,如有轮轴的机械玩具,不同尺寸的磁铁、放大镜、棱镜;[2]也可以抽空和孩子一起种种花、养养小动物等等。这些活动将大大丰富幼儿的科学探索经验;不仅扩大了幼儿的知识面,还能培养儿童的科学探索兴趣与习惯,增强孩子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将会直接影响到儿童未来的学习生活。幼小衔接的主要目的应当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在培养儿童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培养他们良好的书写习惯、听讲坐姿等学习习惯。这一过程同样依赖教师和家长的有效配合。

(1)从教师层面来看,在幼小衔接阶段教师应当采取正面引导的方式,尽量避免批评和惩罚教育,着重培养儿童的主观能动性。如我们在教授拼音时,应当采取情境教学法,加强与儿童的沟通和交流,充分引导孩子去说、去感知。然后再让孩子们写,而在书写之前我们应当明确的告诉孩子们正确的坐姿和书写姿势。提醒孩子们时刻保持良好的坐姿,保护好眼睛;其次应当注重及时鼓励,对于那些敢于读、读的好、写的好的孩子我们应当充分的给予其肯定,在班里进行表扬,给上100分并给予肯定的笑容,以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这将有效的增强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从家长层面来看,家长应当及时的与老师沟通,配合老师的教育,做到步调一致。

为培养孩子自主学习的习惯,学校应当及时召开家长会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教师的要求和方法,家长则应当积极配合老师的要求,尤其家长应当注意的是,在孩子做作业时不要在一旁指手画脚,给他们提高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他们独立完成作业。刚开始家长们可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例如孩子刚写一个字或一个题就跑过来问对不对,写的不对怎么办等,这时候应当让孩子先独立完成作业,然后自主检查思考,最后完成之后再过来由家长检查。这样等时间长了以后,孩子们慢慢习惯了自己作业,就能安静的独立完成作业了。此外,家长应当及时检查作业,及时督促。教师布置完作业不等于就没事了,有的孩子经常因为贪玩而忘记写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及时的检查,及时给予评价,这样才能保证学习的效果,如果我们对布置的作业不闻不问,孩子们就会放松警惕,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总之,通过各种不同的方式和方法,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做好幼小衔接的关键。幼小衔接是一项系统而全面的工程,不能一蹴而就。儿童的良好习惯,更是一点一滴积累和培养起来的。它需要教师、家长和学校相互配合,共同努力,这样才能培养出儿童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从而为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顺利进入小学打下坚实的基础,顺利而有效的度过幼衔接阶段。

参考文献

[1]陈景凡.浅析我国幼小衔接中的问题与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54~551 [2]叶 钟.家园互动开展幼儿科学教育活动[J].学前教育研究,2006,(1):42~43.[3]薛 辉.在幼小双向互动中谈幼小衔接教育[J].教育管理,2011,(4):72~74.[4]陈丽雅.幼小衔接教育:培养科学素养[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5):106~108.[5]邬春芹.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幼小衔接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3,(2):28~31.[6]刘晓颖.浅谈幼小衔接阶段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8,(6):142.[7]沈慧芬.浅谈小学一年级新生学习习惯的培养[J].中国校外教育,2012,(6):14~15.[8]孟繁慧,张代玲.国内幼小衔接研究综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7):90~91.

第五篇: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淮阴实验小学幼儿园

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是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由于活动环境、生活习惯上的骤变,以及课业的繁重,使许多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出现疲劳、消瘦、厌学等不适应现象。因此,孩子是否能很快地适应小学生活,幼小衔接是关键。那么如何让孩子愉快地进入小学,自信独立地面对小学生活呢?这需要幼儿园、家庭和小学共同重视;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努力才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为此,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具体措施:

(一)幼儿园方面:

1.带领幼儿参观小学,熟悉小学的环境,参加小学的升旗仪式,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兴趣与愿望。

2.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3.对幼儿进行知识、能力的培养。

①数学能力——加减运算、时间、空间方位、形体、人民币、等分及自编应用题等能力的训练。

②语言能力——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③社会适应能力——与同伴的交往能力、良好个性的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及独立性的培养。

④动手能力——举行各种竞赛活动,如:整理图书、整理玩具柜、、整理小书包、写数字等比赛。

4.注重幼儿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及10以内加减运算的训练,班级开展看图说话、晨间说新闻、续编故事、绕口令及儿歌朗诵比赛;举行写数字、口算能力等比赛训练幼儿的思维能力。

5.进行幼儿园教师与小学教师专题研讨活动:《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

7.向小学一年级教师展示幼儿园的语言、数学及英语的教学活动。

8.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9.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在各环节实行“限时制”,让孩子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各项活动。如:吃点心、穿衣服、洗手、吃饭等。

10.召开家长会,向家长介绍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二)、幼儿方面:

1.会在田字格里正确的书写数字1—10。2.会正确的书写自己的名字。

3.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4.有时间观念,能在相应的时间里完成规定的任务。5.会看课程表、作息时间表。

6.能用符号记录老师布置的任务,并能及时完成。

(三)、家长方面:

1.帮助孩子树立自信,鼓励孩子独立,做好上小学的心理准备。

2.让孩子树立时间观念,训练孩子早睡早起,在规定的时间内吃饭,改变无节制看电视的不良习惯;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能帮助家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3.在家里给孩子准备一个安静、固定的地方,供孩子学习,准备合适的桌椅、台灯及必须的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

4.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及学习习惯。5.提醒并督促幼儿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二、具体时间安排: 三月份:

1.制定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2.召开大班年级组老师会议,商讨有关幼小衔接的措施。

3.开展晨间说新闻活动,幼儿听故事、讲故事、阅读图书等活动,增强幼儿的口语发展及阅读的能力。

4.幼儿自理能力培养——整理图书、玩具柜。四月份:

1.向孩子介绍小学,带领孩子参观小学,激发幼儿向往上小学的愿望。2.加强习惯培养,利用主题活动帮助幼儿树立时间观念,形成规则意识。3.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开展写数字比赛活动。五月份:

1.举行幼小衔接专题研讨活动。2.叠被子、整理床铺

3.进行幼小衔接家长学校授课活动,召开幼小衔接家长会,向家长开放半日活动。4.开展幼儿写数字、看图编故事竞赛活动。5.举行穿衣服、系鞋带比赛。六月份:

1.适当延长上课时间(35分钟),上课期间尽量减少幼儿入厕及喝水的次数,加强课堂常规的训练。(认真倾听别人说话、举手发言等。)

2.组织幼儿参观小学,认识小学的教室、操场,进入一年级的教室和哥哥姐姐一起上课,看他们的作业,参加小学升旗仪式。

3.组织幼儿讨论“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通过讨论对他们提出较高的要求,督促他们养成小学生应有的行为习惯。

4.开展幼儿口算能力及儿歌朗读比赛。

5.认识文具,能说出各种文具的名称,会收拾、整理并保管自己的小书包和文具用品。6.背小书包入园,体验背书包上学的兴趣。

已经开展的活动:

1.幼儿自理能的养成——整理图书、玩具柜。2.规范幼儿的握笔姿势,开展写数字比赛。

3.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折衣服、叠被子、整理床铺。

4.参观小学校园,了解校园的设施、公用活动室、上课及课间活动。5.观摩小学生升旗仪式。

6.请一年级的学生介绍小学生活,讲述书包的用途,了解书包的结构。六月份幼小衔接的内容

主题名称:我要上学了 活动时间:六月份

活动目标:帮助幼儿了解小学、小学生以及他们的学习活动,激发幼儿上小学的愿望,为他们顺利进入小学做好准备。

活动内容

活动一:参观小学

让幼儿了解小学的环境,知道一年级教室的位置,观摩一年级小学生的的活动,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可带孩子去社区内的小学参观,熟悉小学的环境。

活动二:我心中的小学

幼儿能用多种方式表现自己心中的小学,大胆想像自己未来的学校。老师在区域中提供多种材料让幼儿构建自己心中的小学。

活动三:走进小学

参加小学生的升旗仪式,走进小学一年级的课堂,引导幼儿幼儿认真倾听小学老师的话,按小学老师的要求转移自己的注意。回幼儿园后教师组织谈话,并模拟小学生上课。

活动四:我的小书包

让幼儿知道书包夹层、口袋的功能,学习分类摆放学习用品,会整理自己的小书包。活动五:作息时间表

让幼儿使用数字、图画等方式制作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在家中、在幼儿园让孩子执行小学生的作息时间表。

活动六:拍毕业照、召开毕业典礼。

下载幼小衔接——大班孩子培养5种学习习惯(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幼小衔接——大班孩子培养5种学习习惯(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班幼小衔接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总结 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本学期,大班的孩子即将升入小学,从幼儿园到小学肯定会经历一个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因此为了让孩子更快的适应,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小学模拟课堂”教育内......

    大班幼小衔接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总结幼儿园时代是人生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步入一个更加独立自......

    大班幼小衔接家长会

    张集幼儿园大班 幼小衔接家长会活动方案活动时间:2012年3月8日下午3:00——4:30活动地点:幼儿园教师办公室活动目标: 1、让家长更好的了解本学期班级中的基本情况、具体措施以及......

    大班幼小衔接方案

    2016年大班幼小衔接活动方案 一、情况分析: 再过一个学期,孩子们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学习生活升上小学,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对学前幼儿来说是人生的一大转折,有教育家甚至认为这种转变......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计划1 一、任务目标1.有入小学的愿望和意思,向往小学的生活,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具有主动的情感体验。2.初步了解小学的学习活动特点......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 大班幼小衔接工作总结1 本学期各项工作即将结束,在孩子们即将完成大班上学期学习任务之际,我们班级全体教师坐在一起,对照本学期初制定的班级工作计划,回......

    幼小衔接---学习习惯的衔接(5篇材料)

    学习习惯有哪些? 我们幼小衔接班开办以来,让我意识到学习习惯的培养尤为重要,现在孩子都非常的聪明,知识的学习,通过努力都不会成为他们的学习负担,好的学习习惯培养没有养成,会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