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学习感悟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学习感悟
今天是国培计划第二阶段课程开放,今天我学习了《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下面我来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首先我了解了什么是体育教学评价,其含义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针对体育教学内容的非逻辑性和学科目标多样性的特性以及体育学科没有统一的考试,所以我们所要求的标准也不一样,只有从新课程的理念入手介绍教学评价的一般知识;掌握体育教学评价的一般方法;了解体育教学的过程性评价,以及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
从本节课中我又学到了老师们该如何利用评价的作用去发觉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他们的练习积极性,利用评价的杠杆作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我觉得本节课给我带来了很多有用的知识,我会认真的去学习
第二篇: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精选)
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评价的特点与方法
上传: 郭清泉 更新时间:2012-5-19 7:22:27 专题讲座
祁永红(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小学,小学高级)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的原则,对体育教学中的“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化工作。教学评价的目的,是通过客观、公正、及时、可靠地评定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发现教学活动中的优点和不足,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促进体育教师认真分析教学中的成败得失,帮助其改进教学工作,促进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体育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但是,由于体育教学内容的非逻辑性和学科目标的多样性,没有统一的考试等因素,体育教学评价一直是体育教学中的难题。
体育教学评价需要决的问题是“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
为什么评?----评价的目的; 谁来评?----评价主体; 评什么?----评价的内容; 怎样评?----评价的方法。
一、什么是体育课教学的评价
评价泛指衡量人或事物的价值。“体育教学评价是把体育教学系统作为客观存在的认识对象,在教学分析的基础上,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其进行相应的价值判定”。它包括对体育教师的评价和对学生体育学习的评价。
“体育教学评价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体育教学原则,对体育的教与学的过程及其结果所进行的价值判断和量评工作”。
尽管在概念的表述上有细微的差别,但体育教学评价包含三个基本含义:
(一)是依据体育教学目标和教学原则进行评价。教学目标是对体育教学是否完成了教学任务、是否达到了预先设定的目标的评判依据;教学原则是对教学是否科学合理、是否符合教学要求的评判依据。有着很强的客观性和规范性。
(二)体育教学评价的对象是“教与学”的过程和结果(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体育教学评价的重点对象是学生的“学习”,包括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品德行为的评价;体育教学评价也对教师“教”进行评价,也包含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师德行为。
(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工作内容是“价值判断和量评”。“价值判断”是定性的评价,评价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是否恰当;“量评”是定量评价,用可以量化的指标评价学习效果。
二、体育课教学的评价的目的
(一)选拔目的: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潜力,选拔学生
根据选拔的要求和标准进行的选拔性的评价。选拔学生参加体育竞赛、评选体育优秀生、三好生等。以这种目的进行评价是选优性的,是面对少数学生的,评价的依据也不是教学目标,因此,这种评价不是体育教学中评价的主要评价。
(二)甄别目的: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成绩
主要判断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评定学生成绩,如:期末成绩评定、体育考核、体质健康测试等,这种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评价的重要部分,占有重要地位,但不是唯一的评价。
(三)发展目的: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进步 发现学生的体育学习问题,帮助学生进步的评价,发现和了解在运动技能的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学习的方向,明确学习目标,这种评价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评价的重要部分(这个目的过去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
(四)激励目的: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进步,激励学生
反馈学生的学习进步,激励学生学习的评价。帮助学生获得自信,体验成功,发现自己的学习潜能,明确努力方向,这种评价是评价的重要部分(过去没能重视,今后应加强和深入研究)。
三、体育教学评价的基本特点
(一)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体育教学评价提出更高要求
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思维、注意、分析、判断等智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没有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显现出的在身体条件、运动技能、体能、运动兴趣爱好等运动素质方面的先天性差异明显。在体育教学中经常出现有的学生无论怎么努力,运动成绩或“达标测试”也不能及格,而有的即使不练,也可以达到较好成绩的现象。这就对体育教师组织体育教学和进行教育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进行体育评价就必须激发每一位学生学习体育的积极性,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体育学习潜能,重视综合评价,实现全体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二)强调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和可选择性
体育教学评价重视对学生体育学习进行全面的评价,主要表现在:既评价学生在体育课中学习运动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又要评价他们的具体表现;既评价学习的结果,又评价学习的过程;既评价体育学习中的能力,又评价学生的情感等等。通过全面的评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体能和运动技能,而且还能完善和健全学生的人格品质。在确定评价内容时,除了注重评价内容的全面性外,还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选择性。例如有关运动技能的评价内容,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参与评价,使学生有更多的体验成功的机会。这样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又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体育教学具有“即时评价”的特点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行为实际上也是被正式或非正式的评价着,如一个学生的动作做得好与不好,同学们都看在眼里,挂在嘴上,具有很强的外显性和即时性,这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因为其他学生的教学成果主要是头脑中的认识和理解,不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外显性。因此,那些在运动能力方面较差的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经常会感到难堪,这也是一些学生对体育课有畏惧心理的原因之一。因此,恰当的运用和调整对学生学习表现的即时评价,扬长避短,是体育教学评价发挥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四)注重过程,关注进步和发展
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是面向过去的评价;关注过程的形成性评价(过程性评价),是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评价。评价应更多的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探求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关注学生、教师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和教师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
四、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内容
关于学生体育学习评价内容在《体育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采用绝对性标准和相对性标准相结合的方法,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评定。
(一)体能。主要以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参考《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和提高的幅度进行评定确定体能测试的指标,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
(二)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知识和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和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和运用情况。可以采用定量评定和定性评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三)学习态度。主要对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出勤率、课堂表现、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探究问题,以及课外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参与体育与健康活动的行为表现等进行评价。
(四)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主要对学生在体育学习与锻炼中的情感表现、自信心和意志品质、人际交往与合作行为等进行评价。
五、学生体育学习评价的方法
对学生的评价不是给出学生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而是为了让学生在现有的基础上谋得实实在在的发展,通过评价的形式让学生形成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能力。依据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方法不应是单一的,而应是多元的;应该是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应该是终结性评级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
(一)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 过程性评价也称为形成性评价,是指在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及时了解情况,明确活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修改或者调整活动计划,以期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所进行的即时性评价。过程性评价重视发挥评价的反馈功能,通过采用各种方法和工具经常对学生进行评估,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因而能够实现对教学和学习的有效控制。因此,过程性评价具有直接、具体、及时和针对性强的特点。
过程性评价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行为态度(包括创新意识、参与意识、努力程度、出勤与表现等),行为能力(包括锻炼和学习的方法、良好习惯的养成、自控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知识(包括所学项目的健身价值、基本技术要求、锻炼方法),学习目标,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主要方法有:表扬、批评、抑制、激励;经常采用的评价手段为:口头指示、手势、眼神、问卷、测验、评语等。
现行的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有课堂中教师的即时性评价、学生成长记录袋等方法。例如,“双手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一课中,教师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就有学生展示和依次练习展示的过程,每一位学生通过学习和练习,在展示过程中汇报自己的学习效果,教师即时对学生的动作掌握进行点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促进学生进一步改进动作方法。
(二)学生自我评价
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评价是新的教育理念和新《课程标准》提倡和重视的评价,是教师对学生评价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主体性的体现,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观察事物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这种评价也包括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两个方面,主要形式有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两种。学生自我评价的内容有:学习目标、参与程度、拼搏精神和学习效果等。具体方法有自省、自评、自我反馈、自我暗示等,操做的手段包括对学习目标的回顾、学习卡片、对成绩前后的对比等。学生对学习的“自我评价”有助于帮助学生进行针对体育学习态度和表现的“自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学生互评是指学生对小组里的成员自评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学生对学习的“互相评价”可以起到“同伴的镜子”和“同行者的激励”的特殊作用,有利于帮助学生提高观察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与交流,同时有助于团队意识的增强。互评的方法主要有互评、互议、学习同伴优点、指出同伴不足等。具体的有段有观察、记录、讨论等。
现行的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例如中学生自我评价等级法、小学生“笑脸”自我评价法、锻炼日志自我评价法等。在“双手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课例中,教师通过学生观察同伴的向后仰头、顶髋动作的完成情况,以竖大拇指和 v字手势进行即时的评价,使学生能够理解动作的重点并且即时了解自己的动作掌握情况,提高学生的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的意识和能力。学生的自我评价应从学生的年龄阶段的实际出发,如果学生年龄过小则不宜使用这种评价方法。因为学生在进行自我评价的过程中,由于难免会受到自尊心的驱使、与成绩评定等级的挂钩等因素的影响,势必会影响“自我评价”的客观性和可靠性。所以我们既要强调和重视学生的评价,又不要完全依靠学生的评价。
六、对教师体育教学过程的评价
前面说过,要全面的对体育教学进行评价既要在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评价的同时,还要注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的评价。
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新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思路不断涌入。体验、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已占主体,已经成为新的课程教学模式,经常看到课堂气氛活跃、自主练习、分组讨论、小组合作的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变化,使得教学评价也随之变得形形色色。如何去评价一节体育课,如何去提高一节课的教学质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否应该全盘否定呢? 在以前对体育课的评价中,评价的标准很明确,评价的内容也很清晰,评课者可以从运动量、运动密度、运动强度、学生技能掌握状况、教师教态、口令以及队伍调动等方面进行评价。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教师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那课堂评价的方法是否也应有所变化呢 ? 体育课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完善体育教学系统的重要环节。体育课教学评价是以通过注重发挥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为目的,一方面要对整个教学过程的展开进行评价,另一方面更要注重对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及教学活动对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程度进行评价。因此,对于体育课堂教学的评价,就不但要注意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如教学、组织、教育的行为进行评价,更要注重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学习前后发生的变化进行评价。
(一)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
“ 教育的艺术不在传授 ,而在鼓舞和唤醒 ”。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是否得到激发主要体现在学生喜欢体育课和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程度。学生是体育课堂的主体,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适应努力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的乐趣,并在愉悦的学习中获得进步和发展。例如,二年级“持轻物掷远”一课,教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运用学生喜欢的动画片,通过创设“小鲤鱼穿过网”、“小鲤鱼跳龙门”等情景,引领学生学习,使学生的情绪不断高涨,让学生在满怀强烈学习欲望的状态下积极练习。
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自觉地、主动的参与体育活动,并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只有这样学生体育课程的目标才能实现,学生的健康才能得到保证。因此,只有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课才是好课。
(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否得到体现 传统上,对一堂体育课的评价首先是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内容安排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讲解是否清楚、动作示范是否正确等等,做好这些方面似乎已经无可非议。然而,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加关注在体育课上学生学到了什么?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是否考虑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在体育课堂得到充分的体现?
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现代教育理念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应得到体现。“以学论教”的发展性体育教学评价,更加关注学生是否全员全程参与学和练;是否积极主动的参与学和练;学生之间在学和练过程中能否友好地分工与和合作;学生遇到困难时是否主动的与他人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学生与教师之间交流时是否言语得体;整个课堂教学气氛是否民主、和谐、活跃等。学生学和练的过程中的情绪体验;看学生在学和练过程中是否积极地投入观察、分析、对比、探究等等。比如:记得我听了一节公开课,听得最多的是这个队形怎么变?你该怎么做?看得最多的是老师如何指挥,忙得不亦乐乎;教师的语言、组织等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但学生却像机器一样被动的听任调动,一点自由没有,这样不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样的一节课能算是一节好课?
我们说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并不排除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学生实际上是在教师的组织下进行活动,教师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而不是根据自己的需要组织教学。我们常说“离开实践的认识是不可能的”。如果一节 40或 45分钟的体育课,教师占用了 20-25分钟做精彩的讲解示范,合理吗?教师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术,而这些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主要是通过学生反复地练习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学生必须有充足的时间来做练习,否则他不可能掌握技术动作,更不用说熟练运用技术动作了。
(三)体育教学目标是否得以实现
《课程标准》是在“健康第一”思想的指导下,依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制定,并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颁发的关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及对中小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课程管理和评价的基础。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必须在目标的确定、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课堂的组织实施、评价等各个方面,真正体现“健康第一”的要求,以达到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全面提高。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操作性强,对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否可以进行检查和评价。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是指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作为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维目标的载体,新课标下的体育教学是以目标的达成来统领一切的,它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是绝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达成的,是评估教学效果的重要依据,对课堂教学的实施起着导向和激励的作用。例如,三年级“双手从体前经头上向后抛实心球”一课的教学目标:(1)学习双手持球经头上向后抛实心球的顶髋、仰头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力量及投掷能力;(2)通过抢险救灾的游戏发展学生的持轻物协同走,快速通过障碍物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及积极进取、对工作认真负责的优良品质。简洁、明了、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与发展需要,从而促进该阶段学生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是否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性质、特点和价值;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是否考虑了学生相应水平的学习目标;是否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给学生留有充分的余地,使得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平等受益。例如,“从体前经头上向后抛实心球”一课,授课教师就是在分析三年级学生的力量、协调素质的发展状况后,确定进行此内容的授课,为以后学习学生更难掌握的“从头上向前抛实心球”动作做好全身协调用力,特别是加强腰腹力量素质和动作基础。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否科学,教学分段是否合理,教学组织是否严密,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教学步骤是否清晰;运动负荷是否适宜,对各项练习的时间、次数及强度是否能做出科学的具体安排;场地、器材、教具及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利用,是否经济、实用、有效,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
很多体育教师在上体育评价课、公开课、示范课时,占用大量的场地、器材,认为场地多、器材多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如有的公开课,占用了学校大约 2/3的场地,从准备活动到课的结束变换了各种不同的队形,准备活动动作变换多样。整堂课看起来内容丰富多彩,但仔细想一下,在正常教学情况下,全校几个班级一起上课,并不允许一个班占用那么多场地,从表面上看这堂课达到了目的,但这样的课谁敢借鉴?再好的老师,也无法达到原上课者的那种水平。评课并不是为了看场面,而是要注重实用性,要向学校的日常教学靠近,只有这样的公开课、示范课才有可能推广开,起到榜样的作用。像“从体前向后抛实心球”,将实心球的使用贯穿这个课堂,从准备活动到游戏,达到一物多用的效果。通过两条横绳的运用,加大对投的距离避免安全隐患,提高了练习的密度,同时便于教师、学生的观察和指导。
4.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教师是否以学生为主体,重视激发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情感和体验,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参与体育活动,引导和鼓励他们自主的进行体育锻炼;是否强调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而不仅仅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传授,并能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他们在探究中提高运动技能水平;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是否充分指导学生“动体”与“动脑”相结合,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使之真正受益终身;是否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努力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体育学习和活动的成功感,使所有学生都取得进步和发展;是否创设了合理的、和谐的富有挑战性的,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体验的情景,并为学生展示自我、表现自我提供一个广阔舞台。
5.教学手段。教学手段要灵活多样,方法得当,教学方法循序渐进,讲解语言精练、生动、突出重点,动作示范准确优美,吸引力强,教学手势规范、准确,有号召力,能够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效果好。教学手段选择和应用是否合理要看教学时效性。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又应采用那些教学手段呢?通常教学手段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而制定的。教学手段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教师的讲解、示范、挂图、自制教具等方法。像 “从体前经头上向后抛实心球”一课,教学的重点是顶髋、向后仰头。为了让学生便于观察和理解瞬间的顶髋动作,所以利用挂图进行直观讲解,收效明显。
(四)体育教师的课堂实践能力
新课标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是教学实施的服务者,是学习内容的提供者,是学生消除困惑的帮助者,教师的角色也应相应地发生转变。
体育课堂教学能够较好地体现教师教学基本功。如口令清晰、宏亮;示范准确、优美;讲解简明、易懂;保护合理、到位;指导练习与纠正运动错误有效、得法;队形调动便捷、合理;课堂常规贯彻认真、得当;安全措施得力、有效;突发事件处理正确、及时。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正确体现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能否正确地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的关系,既要做到面向全体的学生,解决好教学中的共性问题,使全体学生都能达到体育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又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到因材施教,区别对待,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能否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特点和教学的实际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接受式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使教与学的积极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设问是否合理、科学、准确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水平并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空间,解疑是否及时、到位;在课堂教学评价中,能否正确地运用激励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及其他评价方法,给学生以及时、真实、明确的学习反馈信息;在现有条件的基础上,是否能够合理充分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帮助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收到良好的的教学效果。教与学的一切活动是否以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目的。
(五)课堂教学的创新程度 没有两个完全相似的学生,也不会找到适合所有学生的一种教学方法。我们有些教师,曾经盲目追求新的教学时尚,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能力一味的“追风”,为了合作而合作、为了探究而探究,总是让听课人感觉整节课热热闹闹,可是就是觉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身体练习的密度和强度有些被忽略,忽略了体育课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有的教师照搬照抄一些优秀课例来对自己的学生进行教学。可以将优秀课例中的理念和好的经验加以梳理,融会于自己的教学中,鼓励教师开展不同模式的创造性的体育教学,但一定要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一节好课,因该有新意,令人耳目一新。
七、教师体育教学评价的方法
(一)即时性评价与阶段性评价相结合
课堂教学评价主要是通过发展性的评价来促进体育教学工作的不断进取,课堂教学评价既可以针对某一堂课进行即时性评价,也可针对阶段性的课堂教学或整个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
即时性评价可采用每堂课后有教师在教学日记或教案上作简要评述的方式进行,从而起到即使回忆课堂教学活动全过程,发现问题与不足以便及时纠正的作用。即时性评价也可以有领导、同行或专家、学生进行评课讨论的方式进行,以便于相互指导、交流与沟通、反馈信息、激励教师扬长避短。即时性评价是最直接、最具体、最及时的评价方法,因此也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形式。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以采用随机的方式在每学期进行若干次的即时性评价,可以激励和促进体育教师不断的追求进步与发展。在进行即时性评价的基础上,学校或者教研组还应组织进行阶段性或总体评价,对体育教师进行的体育课堂教学进行帮助与指导。经评价的结论和建议及时反馈给授课教师,以便教师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有更大的进步。
(二)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进行定性评价,还可以进行定量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通过评课活动进行讨论、分析和评述,也可定评价指标进行等级制评定。定量评价则是通过评价量表的形式进行评价,给出客观分数,以判定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在使用上各有优劣,定性评价在很大程度上缺少量的判断,主观随意性加强,但能给教师提出建设性意见;定量评价则强调量化,可以提供客观的数量上的标准,但必须要在两画的数据进行定性分析后,才能给教师提那个改进建议。如果把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则能够科学准确地对课堂教学做出评价。
(三)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以他评为主要的方法,评价主体有领导和同行。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发展性课堂评价则注重教师对评价的积极参与,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将教师自评与领导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有机的结合起来,有效评价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真正起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紧紧地围绕课程改革的方向,以关注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运用恰当的评价理论和评价形式,遵循即时评价与阶段性评价、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出切合实际情况的评价方法,科学地、全面地并具有激励性地进体育课教学评价。
第三篇: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与方法
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与方法
作者:张友肃 文章来源:语文探究学习更新时间:2007-12-10 8:26:4
5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就是通过研究性学习在整个学校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判断,系统地收集、分析有关信息,对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方案、课程计划、实施过程和研究结果做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通过对研究性学习的评价,能鼓励学生对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究心,激发学生对科学研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培养学生合作和分享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社会责任心和自信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同时也能帮助学校和教师掌握和提高课程教学的质量,促进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的完善。
一、研究性学习评价的特点
1.主体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目标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主动学习和探究。在课程实施中,学生将自主地决定研究学习的课题,设计课题研究方案,选择学习的场所,聘请研究的指导教师,自主撰写研究报告。这就改变了以往只有教师对学生单向参与评价的状况,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的主体,又是自我评价、相互评价的主体。这样,使教与学在评价中得到和谐的统一。
2.多元性特点
以往学科课程的评价者主要是各科教师或班主任,以“分数的高低”或升入“重点学校多少”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不能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给予学生全面完整的评价。在实施研究性学习中,评价者是学生个体,或是学习小组和整个班级;或是单个指导老师和课题指导小组教师们;或是学生家长和与研究性学习有关的部门、社区组织和各行业人才。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评价网络,形成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的内容包括学生发展的基本素质,既有对学生把学到的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并运用到实践中探究新知的评价,也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各种非智力因素的评价,比如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态度、方法、体验和品质的评价。还有对学生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能力、收集和加工信息能力、人际合作交往能力、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评价。这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评价内容的丰富性、灵活性、综合性和多导向的特征。
3.形成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强调研究全过程的评价,即做好开题阶段、实施阶段和结题阶段评价。
开题评价要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评价前期的资料收集工作,如何确定好研究课题,制定好课题研究方案,进行开题论证和报告,促使学生以积极态度投入问题解决中。
实施阶段评价要注重检查课题研究方案的实施情况。研究中要评定资料的加工和分析,掌握课题研究的活动进程,认定阶段研究目标的达成等。对评价结果要及时反馈,重视对学生课题活动的指导。
结题评价要关注学生参与过程情况。给予学生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知识的整理与综合、资料的收集与加工、结题报告与答辩、人际交流与小组合作、研究成果的评定与展示等进行评价。在学生选取课题、开题阶段、实施研究和结题阶段等环节通过评价进行诊断,逐步调整完善,按研究方案科学实施,探索最后在全过程基础上形成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内部导向,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激励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以激励性评价为主。一是团队评价的引入,激发学生具有共事合作、尊重他人意见、发现别人长处、遇到挫折相互鼓励、群策群力的精神;二是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取向强调每个学生都有充分学习的潜能,具有创新的精神和创造能力,为他们进行不同层次的研究提供学习条件,激励学生全员参与;三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用发展的眼光去评价研究性学习成果,要纵向地评价他们的发展和提高,肯定他们的成绩和优点。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自觉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个性特长,展示自己的创造才能。
5.实践性特点
研究性学习评价强调的是学生把学到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基本技能应用到实践中去,关注在问题解决或跨学科、综合性学习中对科学研究一般方法、过程、原理的体验。学生在实践中获取大量的感性知识和情感体验,也培养了观察、思维、表达和操作的能力,因此,研究性学习评价应注重实践性。
二、研究性学习评价的方法
根据研究性学习评价的主体性、多元性、形成性、激励性和实践性等特点,从有利于课程目标完成,有利于充分调动师生参与,有利于课程实施管理出发,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评价时,只有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才能充分发挥评价的诊断、调控、激励、管理功能。
1.档案袋评价法
档案袋评价法,是收集学生某一科目学习过程的作品,以学生的现实表现作为判断学生学习
质量依据的评价方法。其关键是建立学生的档案记录,实事求是地汇集学生在研究性学习的全过程和成果的档案材料,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真实性,充分表现了学生在较长时间内在实施课程标准的一个或多个领域所做的努力、进步和学习成绩等,展示某个人独特的风格。
档案袋的内容,可以记录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的时间、次数、内容和行为结果,它包括观察日记、访谈记录、开题报告、活动记录、社会调查表、实验记录、各种原始数据、学习体会、结题报告等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各种信息资料。档案材料的积累为学生获得研究性学习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对研究性学习进行调整和反思提供依据。
2.小组评价法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大多采用小组研究策略,课题研究组一般由对同一研究问题感兴趣的5~8位学生组成,课程学习主要是小组合作的方式。小组评价法的基本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就是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关心,尊重别人意见,遇事商量,学会以团队的集体力量去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群策群力,相互鼓励,争取课题研究的成功。自己的伙伴合作帮,自己的成绩自己争。
“小组评价法”的运用,首先,教师根据各研究小组课题研究情况,分阶段地对学生团队合作进行目标管理;其次研究小组认真填写研究性学习活动情况记录表,如实反映每次活动同学间团队合作情况和小组成绩;再次进行阶段性总结和评价。根据预定目标,对小组开展研究情况和个人表现给予评价,运用小组间互评及课题组指导教师阶段性总结,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对影响小组团队合作和研究任务的因素进行分析,指导今后研究工作。通过学生自评、互评的体验和验证,可以全面地反映团队合作精神在课题中发挥的作用,及时获取小组和个人的成绩。
3.参与评价法
参与评价法,就是把学生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家长评价及社区评价纳入评价的主体范畴。参与评价的主要做法如下:
(1)学生的自我评价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应抓住评价前准备、评价中诊断和评价后改进等重要环节,由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表现,提出自己评定的等级与特长认定,在课题组内相互交流与评定,指导教师与学生的认定建议,以使学生自己对研究性学习活动不断地反思,看到自己优势,发现自己的不足,对课题研究进一步自主探索,获得研究的能力和情感的体验,激发学生自觉、积极发展,使研究性学习评价成为学生自我评价、亲身实践、自我改进、鼓励别人的过程。
(2)学生互相评价
研究性学习课程学习方式主要是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在研究性学习课程评价上,应以课题组为单位,兼顾个人的表现。通过课题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组织总结会、讨论会、分析会、交流会、评审会等,让学生开展个人研究成绩的自评与互评,给出每个学生的参考分,最后由课题评定组或班主任认定,评定出等级。学生在互评中实际上也提高了自我评价能力。
(3)家长或社区的评价
学生家长或社区组织是研究性学习重要的校外教育资源。向家长或社区进行宣传教育,争取支持和帮助,是搞好研究性课程学习的重要方面。在学生自我评价基础上,组织家长或社区组织参加学生开题评审和结题答辩、研究性学习主题班会和评审会,对学生研究性学习课程实施某方面环节进行诊断和评价,能够使学生抱着正确的动机和态度,积极认真地参与全过程研究,保证课题研究方向和学生学习方式沿着正确轨道前进。
采用学生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家长或社区评价相结合,以学生的自我评价为主。
4.定量与定性评价法
教育评价中常凭借直接计数、工具测量等,进行定量评价,根据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进程,可按开题、过程、结题三个阶段量化指标制成量表,分阶段考核,权重积分以百分制测量。但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的动机、态度、能力、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很难进行定量测定,大多采用定性的方法。定性评定是把评价对象的表现与某种标准做比较,然后做出价值判断。对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认识和态度,学生在活动全过程中的表现,对小组研究结果贡献的大小,研究性学习中的收获体会和情感体验,给出等级、评语、学分制结果表达。
采用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
5.作品与技艺展示法
通过评选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的作品和文章,评价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最终成果。先由学生在完成作品的基础上,自评能代表自己水平的作品和文章,然后采用他评方式,评出最?/td>牌罚怀浞终故竞徒涣餮?a href=“http://www.xiexiebang.com” target=“_blank” class=“keylink”>研究性学习的技能技巧和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在其他观众面前进行直观演示或生动表演,相互间交流与学习,获得启示和成功感。
6.评审答辩法
在研究性课程学习的评审答辩中,通过评审教师或相关专家对照评价指标与标准,做出直觉判断,然后再折算出各项具体指标的得分或等级。在评审答辩中,通过教师或有关专家直接与学生质疑和追问、肯定或指导,提出改进意见,写出成果综合评价,记载答辩成绩,进行师生互动
性的直觉评价,充分展现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并进一步引发学生反思、探索和创造。
第四篇:谈谈体育课的评价方法
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常用的的评价方法。
答:体育课,作为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课,它的评价与其它课同等重要。要让学生喜欢体育课,有兴趣上好体育课,就要很好的发挥体育课的评价作用。下面结合实际,来谈谈我上体育课的评价方法。
一、在实践活动中评价
体育课,要让学生亲身实践,要让学生得到有效的锻炼。这种锻炼是在学生亲身实践中进行的。学生所亲身经历的时间锻炼,体育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适当的评价。在体育那个项目中,比如50米、100米、50×4往返跑,、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既要看学生的最终成绩,还要看学生在整个活动中是否真正投入到运动中,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是否是尽力去完成某个项目。所以在实践中评价时,不能单看成绩,还要看运动的过程,在实践中去评价学生。
二、教给学生学会自我评价
语文课,数学课让学生自评是经常的。而体育课也要让学生学会自评,对自身能力作出评价,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让学生的自主精神得以体现。通过自评,使学生能自觉地投入到再次训练中,并自觉地去矫正自己的动作,使动作逐步达到标准。有时学生自评后,还会自觉地去模仿动作做的好的学生,使自己的动作逐步变好,这样也会提高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
三、让学生相互评价,小组合作评价
在体育运动项目中,有些项目要分组才能完成,或分组运动来提高运动效率。这时的分组运动,就要注重学生的相互评价或是小组评价。通过学生的相互评价和小组评价,学生与学生的关系更融洽,通过小组评价也体现了班集体民主,使课堂上的气氛更活跃,更和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也提高了欣赏水平。提前布置了评价任务,学生会有意识的观察别人的运动,会从同伴的运动中感受到运动的力美、形美。学生观察多人的运动,好会进行比较,也就有了自己的鉴别能力。
四、进行综合性评价
综合性评价时期末对学生这一学期的体育知识进行的一次较全面的评价。我在综合性评价中,既要看学生临近期末所测得的体育运动项目成绩,还要看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以及上体育课时的出勤情况,还有个别学生的特长情况,包括个别学生运动时的耐力、速度、爆发力、平衡、灵敏、适应等情况来全面进行考核,给学生一个较实际和客观的评价,通过综合性评价,目的就是鼓励学生积极向上,今后更好的投入体育锻炼,增强体质,达到人人健康。
五、批评性评价
在体育课教学中,当学生不按老师的要求完成任务,违反常规纪录时,我就抓住时机,及时进行评价,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
六、肯定性评价
我讲解示范本节课所要完成的技术动作后,学生在练习中,非常认真,对所学技术完成得较好,取得好成绩时,我就对学生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在感受成功喜悦的同时,更加积极向上。
七、激励性评价
在课中学生练习时由于动作上的失控或者做错了事等原因,表现出情绪低落而产生挫败感,这时候我就立即给予评价,激励学生,让学生心理上得到安慰。没有缺点的人是没有的,当后进生有了一点点进步时,我会及时发现其“亮点”,及时给予评价使其受到鼓励,此时他的心里会乐滋滋的。
八、针对性评价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中进行游戏和比赛时,他们表现得非常积极,兴致也最高,都想表现自己,都想取得胜利,此时也更容易暴露学生的性格特征,这个时候我就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评价学生。
九、剖析评价
在课中学生完成任务取得了好成绩,表现出沾沾自喜、得得意洋洋的样子时,这个时候我就对其进行剖析评价,让学生明白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的道理,激发学生不断进取。
十、即时评价
就是在上课时教师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行为立刻用多种表达方式进行评估的一种行为。是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对学生个体、群体完成学习的情况进行及时反馈。即时评价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正确的分析自己,调整学习行为,激励学生主动学习,促进学生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第五篇:中小学体育课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中小学体育课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与技巧
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授课之前,虽然教师精心预设了问题,设计了教法手段,但学生在整个学习与练习的过程中仍然会产生许多新问题。由于体育教学课堂的开放性、教学的态性、方法手段的多样性,所以课堂教学易受外来因素的干扰。
体育课的突发事件通常是由以下几种因素引发的: 教师因素 1.口令错误:
特别是新教师和经验不足的教师,往往会因为紧张而发错口令,即使是优秀的教师,也会出现一些口误。
对策:加强口令的练习,课前要熟悉本课的教学流程,心态要放松,平时注意积累经验。如果已经出现口令错误应立即纠正,勇于承认错误。2.示范失误:
示范是体育教师的基本功之一,在给学生做动作示范时,难免会偶尔出现一些技术上的失误。此时,学生对教师出现的失误,可能会表现出多种不同的反应。有的可能有为教师表示担心的并对动作产生恐惧感,有的则不以为然的,还有的可能有取笑和起哄。对策:
①.对待示范失误教师首先应该保持冷静,克制自己的情绪,不可意气用事,也不要惊慌失措,要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积极思考对策,力求变被动为主动。②.坦诚承认自己示范失误,然后分析原因并再次给学生以正确的示范。这样不仅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还会更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正确动作的印象和理解,便于掌握。
③.教师对自己实际能力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在上课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包括热身活动和对所要做的示范动作的反复练习;保持良好的体能和身体素质。3.被学生问倒
随科技的飞速发展,学生看到或接触到的运动项目越来越多,学生的兴趣也是多方面的,经常会问一些连教师都陌生的问题,教师也很难一下子讲清楚,有的问题或许根本不知道,回答不出。体育教师如若不认真对待会就会闹出笑话,降低教师威信,影响教学效果。对策:
①.实事求是的回答,知道就说知道,不知道也不要不懂装懂,回答不出也不要紧,可以请了解的同学回答。
②.或者对同学说“这个问题我不太了解,等我回去查阅资料后下次课回答大家”。
4.保护与帮助的失误 保护与帮助的失误一般发生在体操教学中,造成失误的原因很多。如疏忽大意,判断失误,保护与帮助方法不当等。出现失误后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以免造成学生的恐惧心理,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对策:
①.指出失误的原因,简述保护动作的要领,让身体素质较好和身体素质较差而完成动作比较好的学生分别示范,以鼓舞信心,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②.再次讲解示范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和手段,可以让动作完成较差的学生试作,教师演示正确的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让学生充分相信教师保护帮助能力。③.为了预防保护与帮助的失误,教师应认真备课,反复练习保护与帮助的手法,熟悉动作过程,掌握动作的用力顺序,了解动作的重点、难点,预计容易发生危险的环节与时机。
④. 上课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万一发生意外应当机立断,采取急救措施,切不可犹豫、不知所措。学生因素
1.违反课堂常规: 迟到、未换好运动服、擅自离队、练习不认真。对策:
首先了解情况,不盲目批评,问清原委,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其次,教师要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对待错误不姑息,不迁就,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课堂成规的习惯。
2.练习失误: 练习失误在体育教学中比较常见,由于一些体育运动项目的技术动作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有一定的危险性,学生在课上准备活动不认真,或者敷衍了事。在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练习要求和保护帮助时个别同学没有认真的听讲,练习时也会造成比较严重的失误,甚至造成身体的伤害。对策:
① 教师应该保持镇静、更不可惊慌失措。小的失误可以分析原因,鼓励学生再次尝试,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不能置之不理。由于动作失误,学生的紧张心理一时无法消除时,教师则可以变换教学手段和条件。②当出现比较严重的伤害事故时教师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救护措施,但这要求教师掌握一定的医学知识,懂得一般运动损伤和一般运动性疾病的处理方法,不能不懂装懂,瞎指挥。
由于失误造成损伤的可以按以下方法处理:
①首先停止练习,检查受伤同学的伤势情况,轻者可由同学陪伴到校医室进行处理,必要时马上送医院救治。
②要继续组织和安排好其余同学的内容,妥善地消除或控制意外事态的发生和发展。
③如果需要长时间离开课堂,则要向有关领导讲清事情的原委,请其他老师代理管理,防止再次出现问题,切不可放任不管。④教师要掌握必要的运动损伤急救知识,了解皮肤擦伤、手指挫伤、肌肉拉伤、关节扭伤、骨折、中暑、低血糖、重力休克等损伤的急救处理方法,防止由于处理不当而带来的严重后果(扭伤冷敷、骨折固定等)。体育教研室最好能配备一些物品,以备不时之需。例如,创可贴、冷喷剂、绷带、砂糖等。场地、器材因素
1.器材的难度不适(严格讲也是由于教师的安排不合理):
难度过高,学生完不成,或强行完成动作就会容易出现伤害事故难度过低,学生没兴趣,导致纪律松散,教师难以管理也会出现问题。
对策: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体能以及“弱生”的情况,制定好教学计划,安排教材要循序渐进,因人而异,预防为主。
2.器材与教具破损、松动:山羊、肋木、单杠、健身器等器材维护不力,年久失修,开焊、螺丝松动丢失,造成学生练习时摔倒、滑落等事故。对策:
定期检查器材,对破损的体育器械、设施、教具要及时修护,不能修复的要及时更换,确保教学中学生的安全。环境因素
教学环境的变化影响体育课究其原因主要是学校管理不善。例如,有天空中突然出现的飞机、飞鸟、风筝等都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可能会引起课堂的混乱,迫使教学中断,引起课堂的混乱、教学的中断,学生也会因突然走神导致动作失误出现伤害事故。
对策:教师及时提醒,外界噪音嘈杂时可以用哨声提醒学生集中注意力,干扰过大时教师可以停止练习,等事件过后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学生进行教育,防患于未然。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并不断总结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使自己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这样就会创造出一个比较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