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假若记忆可以移植
身形憔悴的屈子行吟汩罗江畔,向我们蹒跚而来;衣袂飘飘的李白持酒仰天放歌,向我们狂奔而至。古老的历史与文化的流程中,我们的民族曾有着太多的辉煌与记忆。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甘愿让我的父老乡亲们永远铭记中华民族的苦难与辉煌。记住我们神色庄重的祖先,如何从绿草如茵的古黄河流域,踏遍荆棘跋涉到今天的艰难历程,以及在今天依然值得我们引以自豪的远古文明和中华儿女……
掩卷沉思时,首先从记忆的湖面泛起的,便是历史尽头那一道道光彩的背影。穿越时空的苍凉与沉重。抵达我们刻骨铭心的记忆深处。三国时的羽扇纶巾,先秦两汉的明月关,长安城上的紫气辉云,江河两岸的饿殍哀鸿,都在历史的书页中栩栩如生。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情愿在这一段凝重的记忆中感受民族的盛衰交替和前进之路的坎坷崎岖。当唐宋的民景一片歌舞升平,当忽必烈的铁骑驰骋中亚的土地,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灿烂的记忆中激动欢呼喜极而泣,当大清帝国的势力衰微,列强的屠刀残杀我中华儿女,我们可以在那一段痛心疾首的记忆中,唤起民族的觉醒,奋发图强,一雪国耻。正是这一串串凝血含泪的记忆给了我们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我们没齿不忘。
假若记忆可以移植,我们还要记住近百年天翻地覆的变化,记住如今的繁荣昌盛。即便历史终究成为历史,一去永逝,我们也要在仅存的记忆中留下一幕祥和安静的图景,尽管我们的民族在这个世界里有着血与泪的创痛,有过骨肉离散,有过奇耻大辱,毕竟记忆中的刀光剑影和滚滚硝烟,曾让我们痛定思痛,铸就了一批民族的精魂,我们会在记忆中用苦难的血泪擦亮智慧的善良的眼睛,让我们自己以及后代,生生世世懂得我们的民族有着苦难的遭遇和不屈的尊严。烈士的鲜血染红了他深爱着的土地,也染红了亿万民众的记忆;使馆的废墟再也无法唤醒长眠于此的纯情儿女,却唤醒了炎黄子孙的爱国激情,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就让我们把这一段记忆,涂得最浓最重。
我们的历史,除了记忆不能再留给我们什么,我们的民族除了奋发图强不能再蹉跎等待什么。留住记忆可以给我们更多的自信和自强的理由,我们要记住的不仅是远古的文明与辉
煌,更需记住我们的民族饱经苦难,她渴盼着她的儿女能够扬眉吐气,能够被人敬重和尊崇!
第二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想用记忆移植给大家带来“美好”。
把科学家的记忆移植给我,我会为国家发明更多高科技,把盲人的记忆和正常人交换,盲人就能知道天空原来还是那么的美,有了好多高科技,正常人就能知道盲人原来是那么辛苦啊!
把宇航员的记忆和潜水员的记忆交换。那么宇航员就能知道海底是多么的美,多么的生动。潜水员就能知道天空跟海底的美“不分上下’。
你看记忆移植让人是多么“美好”啊!
新路口小学五年级111班五年级:姜劭雄
第三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教学设计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接”、“出类拔萃”、“博士”、“硕士”等词语的意思。
3教学重点
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课文想象的神奇,受到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教育。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释题
1植》。
2题:移植的意思是:①把播种在苗床和秧田里的幼苗拔起或连土掘
——《假如记忆可以移
起种在田地里。②将有机体的一部分组织或器官补在同一机体或另一机体的缺陷部分上,使它逐渐长好。
3二、按自学要求自学课文
1字,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之意。
4—启迪”的顺序,理解诗歌内容。
活中的启迪到大胆假设,你体会到作者的什么思想?
三、检查自学效果,交流讨论 迪?
4考:记忆可以移植,好吗?为什么?过渡:记忆移植能实现吗?能。这来自于生活的启迪。
6的想象成为现实。8
四、指导朗读
诗歌的朗读,要注意诗的特点。要通过恰当的停顿,读出鲜明的节奏,不能读破诗句,还要注意把韵脚读得响亮,读出诗的韵味。这首诗押的是“i”韵。
如第一、二诗节的朗读: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生活/该是/多么有趣——
把爷爷的记忆/移植给我,我/就能看到/爷爷的爷爷/
长的/是什么模样,把我的记忆/移植给爷爷,爷爷/也会看到我/
在操场上/是多么顽皮。
五、作业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你还会想些什么?试着用笔写下来,写成诗的形式也可以。
5~7诗节。思考:怎样才能实现记忆移植,让这种神奇
很多年以前,我还是一个顽童。在一个炎炎夏日,我曾经不止一次一丝不挂地跳进这池塘,追逐过游鱼,捉过青蛙,逮过蝴蝶,摘过莲蓬,挖过莲藕,也掐过荷叶,采过荷花。那时候仿佛爱什么就追什么,喜欢什么就要什么,心里要求不高,没有那么多的欲望,也没有那么多顾虑,似乎与世无争,仿佛无欲无求,心里纯洁得像白云,感情简单得如白纸,天真无邪得好像我就是一个主宰者,而池塘就是整个世界。这里是那么神秘,又是那么神奇,这里既有幽静的诗情画意,又有热闹非凡的花鸟虫鱼。水是流动的诗,鱼是水中的鸟,荷是纯情的少女,蝶是多情的公子,黄鹂和燕子是行吟诗人,青蛙和知了是不倦的歌手。我曾经在水里静静地观看那柔若无骨的荷花,也曾经把莲蓬里的莲子想象成一位位神童,曾经趴在岸边对着泥洞里的青蛙默默地观望,也曾经把莲叶当遮阳伞顶在头上观察那飞来飞去欲停未停的美丽蜻蜓。我曾经把荷花当成天上的仙女,也曾经把荷叶上的水珠当成未经定型的珍珠
第四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常常听到同学们在闲谈时这样幻想,“要是高考时我能和英语老 师换换脑袋就好了,我要有他那样的水平,考上名牌大学绝对没问题!” 随之而来的多半是大家的一阵大笑。
假如,有一天记忆真的可以移植,那会怎么样呢?克隆?移植? 然后大甩卖?
如果真的有一天,记忆可以在医院里像买感冒片一样轻松地得到,我想,这个社会就真的乱套了——人人都会去占有伟人的记忆。
学校再也没有存在的必要,公司招聘时再也不用看学历,只需要 问一问,你的记忆是爱因斯坦的还是牛顿的;所有的家庭,室内装饰 都会与牛顿故居一模一样……人人都成为了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人,那 么那个过去纯真、无知的“我”到哪里去了?
诚然,能拥有伟大人物的记忆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伟人们的处世 方法、伟人们的高深思想都可以为我所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有他的两 面性,一旦“我”的思想越来越受到伟大思想的压制后,迷失自我便 不可避免了。
事物总是不断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总会向深度和广 度不断延伸。伟人的思想,在他们的时代或许是峰顶,甚至可以“透 过几个世纪的迷雾,看到遥远的未来”,但对于我们来说,更需要的 应该是一种强烈的自信和勇敢的创新精神。
面对着日新月异的世界,对任何昨天的东西,我们都需要有“扬 弃”的态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待“记忆”,也应如此。我们 既应看到过去的人们在当时的条件下取得成功所用的科学方法、求是 态度,认识吸取前人总结的经验和探索的规律,更应该更上一层楼,力争看得更高更远。如果只是一味地躺在记忆中,就算“公式”知道 再多,也只能说这是前人的东西。对于“我”而言,依旧是没有什么 新玩意,顶多只是个出色的“古董商”罢了。
站在21世纪的门槛前,我们每个人更应该体会到拥有创新精神的 紧迫性。假如有一天,记忆真的可以移植,有人向我兜售牛顿的记忆 时,我一定会拒绝。因为我希望成为牛顿式的人物,而绝不希望成为 一个活在他的记忆中的人。
(选自湖北省)
第五篇:·假如记忆可以移植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移植记忆在小动物身上已取得了成功,于是科学家的目标转向了 人类。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有一天记忆可以移植,那些因未完成科研项目而与世长辞的 科学家们将不再遗憾。他可以将自己全部的知识理论完全地转移到另 一个人身上,让另一个人继续他的事业。这样能使信息的传递速度大 大提高,人们不必再日积月累,只要一个手术,就会得到别人一生积 累的知识,再加上自己一辈子积累的知识一并传给后人,这样人类的 知识会快速地丰富起来。学生不必花十几年来读书,工人也不必积累 工作经验,这样会大大节省时间。
然而记忆移植也有很多弊端。假设爱迪生在进行灯丝试验的中途 因故去世了,他的记忆带着“钨不能作灯丝”的结论移给了另一位科 学家,这位科学家记得钨是不能作灯丝的,于是便向钨以外的金属寻 求合适的材料,那么电灯还能不能发明就很难说了。因为记忆是死的,人是活的,人类移植的是记忆而不是思维,这样就会出现问题。比如,知识到了另一个人那里能不能被灵活地运用?另一个人能不能认同他 的想法?二者能不能达到协调统一?记忆中还有一部分属于非知识的,应该属于个人隐私,如何过滤这些只保留知识部分,也是科研人员需 要研究的一个课题。
如果记忆可以移植,这也是对人性的一大挑战。生物的进化告诉 我们:恶劣的环境能加快生物进化速度,优良的环境反而能导致物种 的退化甚至灭绝。如果人类真的那么轻而易举地得到知识,那人类还 会有进取心和意志力吗?而这两样又是成功不可或缺的。事物的发展都有两面性,而且是 矛盾的,其发展速度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人们常常注意了事物的 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记忆移植也是这样。
如果哪一天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也要考虑一下如何使其利大于弊,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选自山东省)
评点:
单纯从议论文的角度看,本篇作文是非常幼稚的。但是今年高考 作文的内容假如要写成议论文的话,对于一个中学生来说也确实有点 儿勉为其难——本来对记忆这类心理学概念便不是太了解,何况对记忆移植带来的后果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呢?不过,许多考生仍是按照平时的训练,抱着保险的想法写成了议论文,这样,难以出彩也是正常的。
这也使我们在挑选一篇优秀的议论文时感觉非常困难。理论深度不够,表达与文采常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一下,但本篇的文采也嫌不足。我们选中本篇的主要原因是它在讨论记忆移植给人带来的后果时,不是一味赞颂,也不是简单地否定,而是辩证地分析其利弊,主张扬利去弊。能有这样全面而辩证的视点,对现在的中学生来说,也算是难能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