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时间:2019-05-15 09:0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 灵教〔2012〕21号

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学校,各学区、乡(镇)中,民办学校:

8月19日,灵寿县教育局召开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局长马进伟同志做了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马局长针对教学工作、学校安全、行风建设和信访稳定进行了安排部署,提出准确把握教育形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关注教学两个环节和牢记学生至上五点重要意见。他的工作部署思路清晰,见解深刻,言简意赅,指明了干事创业的轨迹和方向。他的“五点意见”,情真意切,针对性、指导性强。现将《讲话》印发给大家,各学校、机关各科室要认真组织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促进各项工作目标的圆满完成,推动教育事业改革发展取得新突破。为深入贯彻落实《讲话》精神,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讲话》精神。各学校要把传达、学习、宣传、落实《讲话》精神作为当前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采取多种学习形式,把教育系统广大干部师生对发展教育的认识统一到《讲话》精神上来。学校主要领导要通过宣讲《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教育发展形势,明确发展目标,明晰发展思路。

二、把《讲话》精神落到实处。在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过程中,各学校要不断研究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应对挑战,坚持文化立校,加强制度建设,提升教师专业素质,构建高效课堂,促进教育事业全面发展。

三、努力开创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贯彻落实《讲话》精神,要认真落实《讲话》提出的任务目标和工作措施。通过深入学习,全县广大教育工作者增强进一步加快教育事业发展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奋发向上、积极进取,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各学校学习贯彻《讲话》精神中好的经验和做法,要及时上报。教育局将对各学校贯彻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组织不力的追究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二篇:邵琪伟在2011全国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邵琪伟在2011全国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云南省丽江市召开全国旅游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多年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发展,恩培书记、光荣省长近期对云南省旅游业发展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制定了把云南建设成为旅游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推动云南省旅游业进行“二次创业”。我们有理由相信,云南省旅游业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必将取得大发展、大繁荣,也必将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旅游行风建设的先进经验,研究部署今年的行风建设工作。刚才,金平同志所作的工作报告,我完全赞同。昨天和今天有16个单位做了经验交流发言,还有48个单位提供了书面经验材料,这些发言和材料讲得都很好,各具特色,各有侧重,听了很受启发,对各地的工作都很有借鉴意义。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坚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落实到旅游行风建设工作之中,贯彻于旅游业发展的全过程

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明确指出,必须进一步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贯彻落实到党和国家全部工作中,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前不久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他再次强调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国务院提出的“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同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和要求。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最重要、最根本、最核心的是要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精神实质、科学内涵,切实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落实到旅游行风建设,乃至旅游业发展各项工作之中。

(一)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把维护群众利益作为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群众看我们党和政府是否代表他们的利益,关键是看我们党和政府是否切实维护群众的利益。群众判断我们是不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直观的标准是看他们的关切是否得到了足够重视,他们的呼声是否得到了及时回应,他们关心的问题是否得到了切实解决。坚持以人为本,说到底,就是坚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要强调人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强调要尊重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坚持执政为民,就是要坚持权为民所赋,权为民所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和评价标准。旅游行业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自觉坚持以

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怀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满怀热情地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

(二)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搭建平台,畅通渠道,听取民声,了解民意。当前,一些损害游客利益的问题不断发生,有的还比较严重,还没有得到根本治理,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群众利益无小事。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坚持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集中力量一件事一件事地抓,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确保工作的连续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要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检验我们各项工作的试金石,确保人民群众更广泛地分享到旅游业发展的成果。

(三)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必须加强作风建设。良好的作风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保障。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大力弘扬实事求是的作风,实实在在干工作,扎扎实实求发展。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一线,努力做到问题在一线发现、矛盾在一线解决、经验在一线总结。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行政越位、错位、缺位的问题,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要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努力把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建设成为清正廉洁、务实高效的服务型机关。

二、今年行风建设要突出抓好两项重点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按照今年旅游行风建设工作总的要求,下面我再重点强调抓好两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下大力气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王岐山副总理指出:“旅游市场秩序长期失范是困扰我们的老问题。要特别加强对法不责众问题成因的调研、分析与思考,从‘疏’、‘堵’两方面辩证地寻找标本兼治之策,在准入与退出、服务与监管上下功夫。”岐山副总理的指示,既指出了旅游市场秩序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也指明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方向。旅游行业要贯彻落实岐山副总理的指示,围绕解决“零负团费”、挂靠承包经营和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突出问题,以规范旅游企业经营和员工服务行为为基础,大力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力求做到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力争见到成效。

首先,要在“疏”上下功夫。所谓“疏”就是抓引导,抓导向。要通过法规政策引导旅游企业诚信经营、规范管理。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在依法行政、科学管理和主动服务上做表率,要依据《旅行社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及时做好旅行社设立许可及其分社和服务网点设立备案,按照标准和规范及时受理饭店和游船评定星级、景区评定等级等申请,认真组织好导游、领队考试发证等工作,目的在于畅通旅游经营服务的准入渠道,主动为企业投资、经营、发展和员工劳动就业提供服务,为解决旅行社挂靠承包经营、企业无许可无资质宣传招徕和经营等问题做好基础工作,也为遏制、扭转低价竞争和治理强迫消费或变相强迫消费创造前提条件。要运用标准化手段引导旅游企业提高质量、优质服务。要下功夫抓好旅游标准化工作,通过认真开展旅游标准化试点等工作,以今年发布实行的16项新国标为重点,加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的执行和落实,切实发挥旅游标准规范经营管理和旅游服务、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引导作用。要继续组织开展好“品质旅游、伴你远行”的旅游公益宣传活动。各级地方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协会,特别是客源地的城市和地区,在旅游旺季前,应采取多种方式,及时向游客和人民群众宣传旅游知识,提供主要目的地和线路的价格、项目、服务信息,提示游客防范“零负团费”、强迫消费等陷阱,引导广大游客理性消费、文明旅游、健康旅游。

其次,要在“堵”上出效果。所谓“堵”就是强调严格执法,该禁止的必须禁止,该处罚的必须处罚。要突出抓好执法监督和违法查处工作。旅游市场失范问题长期解决不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一些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不愿作为、不会作为、不敢作为。当前,法规不健全的问题确实存在,但现在已有的法律法规必须要严格执行。治理“零负团费”、挂靠承包、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包括重点城市的“一日游”,都有充分的法律依据,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不但不能袒护违法行为,更要敢于较真碰硬,希望各地对这些违法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国家旅游局在《关于加强监督管理规范旅游市场秩序的工作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建立重要违法违规案件督办台账,一案一账,跟踪督办,不结案不销账,必要时要派员现场督办;要建立旅游监督与旅游监察互动联动机制,就是要让旅游行政管理及其监督机构认真负责地履行旅游服务质量和市场秩序监督管理工作职责,让旅游纪检监察机关督促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履行职责,前者“管事”,后者“管人”,主要是政府机关的责任人,旅游部门的责任人。国家旅游局还制定了《2011年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十大重点任务督察工作安排》,已经印发各地,希望引起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和旅游纪检监察机关的重视,进一步发挥作用。所有这些部署安排,目的都是要加强执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加强旅游行风建设方面的作用。

按照王岐山副总理的指示精神,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研究旅游市场失范的原因,提出更多“疏”和“堵”的思路和办法,寻找根本解决长期影响旅游市场秩序失范标本兼治之策和促进行风好转的办法,这就需要包括各级旅游纪检监察部门在内的旅游行业全体同志共同参与、共同努力。今年把这项工作提出来,实事求是地讲要准备打持久战,但是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地推进向好的方面发展,否则广大游客就不满意。当前旅游市场发展非常迅猛,如果各项管理工作跟不上,市场秩序将来规范起来就更难,所以我们必须要下大力气去抓这项工作。

(二)探索导游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导游队伍建设。今年2月20日,王岐山副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的导游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导游是旅游服务的重要环节。要坚持以人为本,从学习培训、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导游队伍素质,加强组织制度

创新,促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岐山同志的要求,积极探索导游体制改革,切实加强导游队伍建设。

导游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旅游服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导游又是旅游业的形象和窗口,是旅游服务质量和行风优劣的重要体现者。规范导游从业行为,提升导游服务质量,既是市场监管的重要内容,也是行风建设的重点工作。截止去年底,全国考取资格证的导游为78.6万人,领取IC卡导游证的执业导游为60.1万人。目前,我国导游员每天约服务5万个旅游团队、30万至40万名游客。总体看,这是一支充满朝气、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队伍。但同时,导游队伍建设也存在着整体素质还不够高、结构还不尽合理、激励和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社会导游管理缺位、社会地位和队伍稳定性下降等问题。

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改变目前大部分社会导游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固定薪酬、没有劳动保险的状况,推动建立更加合理、公开透明的导游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导游的保障机制,切实解决导游人员的后顾之忧。要探索建立导游人员合理的薪酬制度,研究借鉴目前部分地区导游薪酬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实际,先行先试,创新导游管理体制机制,为在国家层面改革导游管理体制积累经验。

要加强导游资格考试和导游等级考试工作,推动形成与之相衔接的导游晋升机制,并与相关部门协调研究,推动建立健全导游职称体系和职业技术等级制度。要研究并建立导游职业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与现行《导游人员管理条例》相适应的特聘导游制度。要加强导游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工作,加强导游队伍的管理,全面提高导游的整体服务水平。

三、做好今年行风建设工作的几点要求

今年的行风建设工作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任务艰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实际抓好落实。在此,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要加大执法力度。当前在旅游执法中仍然存在着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现象,这是在某些地方造成法不责众的重要原因之一。《旅行社条例》自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已近两年,有些省区市的旅游监管和执法部门至今没有认真查处一起违规案件,不是没有案件,是有违规案件而没有去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执法队伍建设,配齐执法人员,配备执法装备,通过培训学习,提高执法人员整体素质。今年,各地要切实加强执法力度,重点查处并向社会曝光一批“零负团费”、非法经营、强迫或变相强迫消费等方面的典型案件。

二要加强行业监管。各级旅游监管和执法部门要依法加强市场监管,并及时向社会公告监督检查的情况。要善于运用现代科技和信息手段,开展对重点部门、重点企业、重点环节的监管工作。要进一步强化对各旅游企业的监管和服务。要创新完善区域之间的监管、执法等协作机制,提高行业监管效率和行政执法力度。要将违法违规的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信息

记入诚信档案,通过建立 “黑名单”制度,使不良从业者在旅游行业无法立身。要加快推进行业协会改革,创新市场经营主体自主管理、互相监督、严格自律的方式方法,使行业协会真正成为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社团组织。

三要加强重大投诉处理。旅游投诉是发现问题的重要渠道,也是改进工作、纠正不正之风、深化行风建设的重要依据。能否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和稳妥高效的方式处理好游客投诉,是我们落实以人为本理念的具体行动。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要按照新出台的《旅游投诉处理办法》,使投诉处理过程更加透明,坚决杜绝推诿扯皮、敷衍塞责、地方保护等现象的发生。对游客的投诉要做到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要警惕面对游客诉求的“制度休眠”。对行业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由国家旅游局直接督办,并通过媒体及时或定期公布重大案件办理情况。

四要创新工作手段。在行风建设工作中,要创新工作手段,形成合力,整体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赋予行政监察机关廉政监察、效能监察和执法监察三项职能,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行政监察机关在行风建设中的地位和任务。各级旅游纪检监察机关要依法履行职责,与旅游行业监管部门相互协调、相互配合,将规范市场秩序工作与行风建设工作结合起来,建立工作任务目标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要积极主动开展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坚决纠正发生在旅游监管执法部门不作为的不正之风,坚决查处包庇袒护违法违规旅游企业等行为,并依法依纪严肃追究责任。

五要切实抓好工作落实。行风建设工作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涉及到旅游业务工作的方方面面,而且已进入攻坚阶段,这就要求我们往深处抓,往实处抓,在有所创新、有所突破、有所作为上下功夫,不能浮在表面,浅尝辄止,仅仅停留在口头上。我们既要廉政,还要勤政,更要善政。要明确工作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发挥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切实做到层层落实。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敢做敢为,把主要精力用到求深入、求实效上,工作既不要急躁冒进,更不能畏首畏尾,以解决几个重点、难点问题的实际成效推动整个行风建设工作的发展。刚才金平同志讲每年要着重解决一到两个重点难点问题,我很赞成这个观点。现在要一口气解决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既不实事求是,也不可能做到。但是我们又必须有所作为,不要怕有难度,每年针对

一、两个问题,把力量集中起来,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每年不断向前推进,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旅游工作的满意度。

前几天,国务院召开了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政府机关2011年反腐倡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们全国旅游行政管理部门的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和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国家旅游局2011年的工作部署以及行风建设工作部署,锐意进取,扎实工作,为实施“十二五”规划开局起好步,为把我国旅游业早日建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市政务公开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政务公开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三年来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和去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情况,研究部署今年这两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刚才,市财政地税局、市土管局、市工商局等三家单位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做法,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行风建设工作一、三年来行风建设工作的回顾与分析

我市于2003年对公安、工商、教育、卫生、金融、国税、地税、供电、邮电、规划等十部门实施了行风建设三年目标责任制。三年来,我们围绕目标责任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外评内纠,纠建并举,使市级部门和行业风气有了进一步好转,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实践,归纳起来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纠风工作与行风评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听取汇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行风建设工作,要求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十大重点部门从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高度,认真抓好行风建设,切实纠正部门与行业的不正之风。03年初市政府与十大重点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行风建设三年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抓行风建设的目标与责任,落实“谁的行业谁负责,谁纠风,把纠风纳入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之中”的工作机制。为督促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履行职责,市政府每年召开二次专题会议,听取市纠风办关于行风建设情况的汇报;每年底,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亲自参加行风评议大会,促进了全市的行风建设的有序发展。总的说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都比较认真负责,常常放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参加市纠风办召开的每次会议,汇报本部门所做的工作。工作中,把纠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管理之中,与本部门、本单位的改革措施、行政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起动员、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表彰。并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会、机关中层干部会、行风建设动员会、主题教育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在行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主动抓好下属部门行风责任的落实情况。由于各级干部认识统一,领导到位,目标责任明确,基本形成了抓系统、系统抓,抓领导、领导抓的行风建设格局。

2、齐抓共管,突出重点。行风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纠风办主抓组织协调,各行业部门具体实施,市人大、政协参与监督,各新闻单位配合支持,使行风建设工作稳步发展。市政府与各行业部门签订责任状后,把责任状分送市人大、政协,请他们参与监督。市人大、政协每年安排2-4个责任状签订部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执法评议与行风工作视察,为我们抓好行风建设,搞好行风评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每年行风评议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围绕“创文明行业,让人民满意”这个目标,搞好监督检查。市纠风办还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全市“窗口”行业开展“万人评行风”活动,扩大了群众的参与面。在行风评议中,根据责任状每年一评的要求,对责任部门实施一般评议的同时,有选择地开展重点评议。市纠风办还建立了十个联系点进行重点指导和帮助,推动各部门抓好面上工作。在文明行业创建中,通过开展评选“十佳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十佳行风建设标兵”等活动,促进了行风建设的开展。

3、加强监督,狠抓提高。为使行风评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市纠风办采取专项检查、明查暗访和跟踪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部门行风建设、行风评议活动的监督、指导,解决了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是注意发挥新闻舆论监督作用,通过“一报二台”开辟“廉政之窗”、“行风建设巡礼”等专栏,及时正面宣传一些在行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并注重加强对热点问题的跟踪报导,对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曝光。二是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建立和完善了全市各级各部门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网络,市纠风办加强同义务监督员的联系,及时沟通和了解行风建设情况,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积极支持他们开展监督工作。与此同时,还组织24名特邀监督员,分6组对口联系十个行风责任状签约部门,开展明查暗访,定期集中汇报。这样,一方面从正面渠道听取各部门抓行风建设工作的汇报,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这些监督员了解掌握一些正面渠道难以听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抓好查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全民参与,以纠促建。加强行风建设,开展行风评议,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眼点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使群众更加满意。三年中,市纠风每年7-8月组织召开行风半年分析会,9月份在新闻媒体中开展舆论监督活动,10月份通过《余姚日报》组织开展“万人评行风”、“行风问卷”调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突出了全民参与,从而达到了影响大,了解深,评得准,纠得正的效果。市纠风办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团、政府综合监督部门、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中挑选42名政治素质好、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代表组成行风督查组与行风评议组,每年一次对评议部门的行风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由评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搜集与整理出有关评议材料,保证了行风评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促进了各行业部门的行风建设。

三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的行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利用行业特权“吃、拿、卡、要、报”等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过去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如对用电难、装电话难、办工商营业执照难等问题,群众的投诉意见较之过去有了明显减少,群众满意程度在提高,行业部门的形象在进一步改善。三年来,各部门拒贿却礼、上交礼品数量逐年增加,群众对十个部门的评议平均综合满意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提高了为民服务意识。随着行风评议的逐步深入,各部门的内部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与规范,率先在服务窗口推行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公开办事。各部门全面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改善了窗口的服务形象。如金融系统窗口单位推出服务承诺制,窗口实行规范服务。市建行规定“服务员与顾客争吵”视为违诺要扣罚奖金;市邮政局推行“星级营业员制”,市供电局实行电话“业扩报装制”,市卫生局开通了医疗“绿色通道”,提高了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以市公安“110”报警台为龙头,各有关公用事业单位共同参与的社会紧急救助网络工程的建立,使“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的服务承诺,落到了实处。

3、促进了业务建设的发展。通过行风建设,各部门的业务建设与各项事业有了较快发展,如金融,三年来各项存款增加了51亿元,增幅101.6%,贷款余额为61%,达到57.7亿元。市供电部门的年供电量,净增2.5亿度,设施投资1.6亿元,供电能力大为提高。

4、完善了监督机制。各部门改过去仅靠来信反映为群众广泛参与,并有组织地对行风建设进行监督,充分体现群众监督的广泛性。如市税务部门取消了专管员制度,实行窗口服务、微机管理,实行税收征、管、查三分离,在稽查中实行选案、稽查、审理、执行四分离,并推行税务干部工作联系单与廉政反馈卡制,强化了监督机制。又如市工商局积极探索行风建设新路子,在办理证、照、摊、费等环节上用制度加以规范,在办案中实行调查、审理、处罚“三交叉”,防止了乱收乱罚,办人情案、关系案的发生。

二、今年行风建设工作的主要任务

今年,行风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党的十六大和中纪委三次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标本兼治,纠建并举的方针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行风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扎实工作,坚持不懈地推进我市的纠风与行风建设建设,为我市经济、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年我市行风建设着重要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1、认真抓好十大行业的行风评议回头看。市政府与十个部门签订的三年行风建设目标责任状已经考评结束。通过考评,在总结经验的同时,也发现了不少问题,如“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效率、工作作风、行业垄断、规范执法”等方面,群众满意程度还不够理想,个别行业部门中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尚未完全解决。为巩固与深化行风建设已取得的成果,促进十大行业对评议反馈的意见落实到位,市里决定今年要重点抓好行风评议回头看。各部门要围绕行风评议反馈意见,重点解决1-2个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分步落实。对个别由于客观条件限制一时难以落实的,也要做好说服与宣传工作,以求得群众的理解。上半年,市纠风办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十大重点部门进行暗访与督查,年底将再次有重点地组织行风复评,以看整改效果。做到整改不到位,评议不停止。

2、切实做好社会服务承诺的规范与深化工作。近年来,我市各行业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制,为我市的行风建设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特别是以公安“110”为龙头的社会紧急救助网络有诺必践,已成为树立党和政府形象的重要举措,受到了群众的好评。但是,确实也存在着个别承诺服务过滥、过杂,诺而不践,失信于民的情况。因此,今年要搞好服务承诺的深化和规范。各地各部门推出的服务承诺要突出重点,真实可信,凡是群众比较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都要作出有效承诺,言必信,行必果。同时,也要解决好过滥过杂问题,精简承诺内容,调整好适度的诺践标准,确保承诺“一诺千金”,力戒承诺上的形式主义。并要积极完善内外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监督体系,把推行社会服务承诺与干部职工的工作实绩挂钩,与单位的评优挂钩。

3、以文明服务示范单位为突破口,积极开展创文明行业活动。开展创建文明行业活动,一要行风正,以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为宗旨,规范行业行为,树立行业新风,坚决纠正违背职业道德,侵害群众利益的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二要从办实事入手,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盼望解决的问题做起,重在行动,贵在落实,真正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取信于民。三要通过深入的思想发动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干部职工的认识,真心实意地取得他们的理解、关心和支持,引导他们积极参与到创建活动中来,使群众在参与中接受教育,在实践中得到提高。今年市里确定十二个与群众关系密切的行业和部门,率先开展以创建文明服务示范单位为突破口的文明行业创建活动。各部门要根据活动内容,制订规划,提出分步实施的方案,今后市纠风办会同市文明办,对各行业部门的创建情况进行验收,特别是创建“文明服务示范单位的窗口”,好的要推出,不合格的要摘牌。已推出的10家文明服务示范单位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提高,其他窗口服务单位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创文明示范窗口,争取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市能有更多单位跨入文明行业的行列。

4、继续抓好清费减负工作。清费减负工作中央一再三令五申,需要引起各级各部门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做好清费减负工作,不仅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的精神的需要,同时也是维护党和政府形象的需要。因此,市里要对各地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发现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的情况,要坚决查处,决不能随意侵占和损害农民和企业的利益,增加农民和企业的负担。市级各部门不得强制向企业摊派、收费,强制企业参加会议、培训、检查、评比,对顶风违纪、刁难企业的,一经发现,市纠风办要坚决从严查处,追究单位领导的责任。同时,要加大力度治理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如在药品购销中的回扣风,公款吃喝玩乐风,发行与使用“代币购物卷”等。公、检、法、工商等部门要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加强罚没款的管理,依法行政,严格执法;各中小学校要规范收费,巩固行风建设成果。

第二个问题:关于政务公开工作

一、我市开展政务公开工作的简要回顾

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是在前几年开展“两公开一监督”、社会服务承诺制和“窗口”行业行风建设活动实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去年7月下旬宁波市委、市府召开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动员大会后,我们认真加以贯彻,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施方案,并于8月初召开了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动员大会,确定了33个市级部门(邮政与电信分设后,实际为34个部门)率先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半年多来,经过各推行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初步显露出一些成效。34个推行单位在去年年底前已全部完成政务公开方案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其中33个单位还通过《余姚日报》将政务内容公诸于众。经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综合考评,34家推行单位中,市工商局、市土管局和市公安局等3家单位的考评成绩“良好”,29家为“比较好”单位,2家为“基本合格”单位。

回顾半年多来的推行实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推行单位都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它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动员大会后,各推行单位也先后召开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会议,层层统一思想认识。房地局、民政局等单位还召开全市性会议,在本系统内进行全面发动和部署,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明确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提高推行政务公开的自觉性。在推行过程中,《余姚日报》、市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积极配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题报道,为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是建立专门组织机构。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各推行单位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推行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力量组成专门的办事机构,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制,进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三是认真研制实施方案。在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时,各单位都比较慎重,通过几上几下,几易其稿,力求使公开的政务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四是狠抓督促检查。市里在制定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施方案》、《考核验收办法》和《监督实施办法》的同时,着重抓了阶段性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分期分批组织召开了两次经验交流会、汇报交流会和两次的实地检查考核,有力地促进了面上推开工作。

(二)面向群众,突出重点。政务公开能否搞好,关键在于能不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市里在研究推行工作时,十分明确地提出要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筛选确定了34个市级部门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重点单位,并对这些单位进行了重点督促、指导和帮助。从各单位的公开内容看,绝大多数单位能针对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反映强烈、利益密切,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问题进行公开。如市教委针对群众对学校收费、教师进城调配问题反映较多的情况,就把公开收费标准以及教师进城调配的政策规定、办理程序等作为重点;市劳动局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安置的有关劳动政策作为公开的重点,汇编成册,免费发送;通过突出重点内容,较好地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公开。从各单位的公开项目看,重点落实了“七个公开”,办事职责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纪律公开,投诉方法公开。

(三)形式多样,务求实效。大多数单位通过设置政务公开栏,将有关办事程序、手续、承办科室以及承办人员的姓名、照片等上墙公布,群众一看便知;不少单位印制《办事须知》、《办事指南》、《政务公开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和指导性资料,免费供办事对象随时选取,群众一读便知;国税局、地税局、土管局、技监局等单位建立了值班长制度,由值班长负责接受办事对象的各种咨询,指路释疑,群众一问便知;土管局、供电局、电信局、国税局、地税局、海关、商检局等单位安装了电脑咨询触摸屏,将大量政务输入其中,群众一摸便知;城乡建委、人事局、劳动局、教委、地税局等单位还开通了3168语音信息台,群众一拨便知;计委、水利局等单位将政务内容纳入电脑信息网,群众一查便知。多种多样的公开形式,使政务公开上下成线、左右成网,达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开。与此同时,各单位还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很多单位已经建立了首问责任制、两次办结制、限时服务制、AB角制和文明办公制等各种制度,较好地配合了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

(四)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各单位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中,着重在畅通投诉渠道上下功夫,主要建立了五项制度:一是实行公示制,将办事部门的职能、人员与岗位职责等内部上墙,对外公开;二是实行了亮牌办事制,统一制作桌牌和胸牌,工作人员佩证上岗;三是实行了监督员制,聘请了一些有威信、责任性强的同志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政务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实行领导接待日制,有单位领导定期接受群众信访或举报;五是实行监督联系制,采取了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发放意见反馈卡或投诉卡等办法,多渠道的收集各种意见。如电信局设立了服务质量监督中心,每季度向用户发征询意见函或电话采访,随时掌握群众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对用户反馈不满意的内容,及时通知责任单位整改,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我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已经收到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

一是办事由暗变明,促进了廉政建设。以前办事没公开,“暗箱操作”多,办事随意性大。对一件事怎样才能办、应当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办的结果如何等等,当事人常常不很清楚,“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政务公开了,把办事依据、程序、标准、纪律、结果等一一向社会公开,让群众明白知情,从而使权力行使从封闭状态下的随意性转变为公开状态下的规定性。这样对工作人员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压力,对办事群众来说,既能做到心中有数,又能直接参与监督,较好地减少了以权谋私和乱办事的现象。有的单位还积极探索了一些好的办事方法,使办事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如市工商局对市场摊位的租赁采取了公开拍租的办法,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避免了不廉行为的发生。

二是环节由繁变简,方便了群众办事。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中,不少单位在“简”字上做文章,能减则减、能并则并,梳理和精减了原有的许多办事环节。市卫生局、人事局、农业局等单位将原由几个科室分开承办的有关事项归并到一个科室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市人行积极推行“银税一体化”,减少了企业解税环节,方便了纳税人;不少单位还建立了办事大厅,做到本单位的对外业务能在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办理和办结。市土管局以政务公开为契机,建立了业务受理大厅,开设了4个服务窗口,实行“窗口式”办文,办事群众只须将申请文件和必备资料从相应窗口递入,便可按规定的办文时限到原窗口领取办理结果,其他中简环节均由该局内部协调解决,减少了办事群众的往返次数。市工商局的企业注册大厅,公安局的办证中心、车辆管理中心,国税局、地税局的办税大厅,交通局的征费大厅,商检局的报验大厅,劳动局的劳动力交流大厅等各类办事大厅的有序运转,较好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

三是节奏由慢变快,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政务没公开,办事缺乏标准,办快办慢一个样,工作人员没有压力,现在政务公开了,很多单位对原先没有时限的,明确了办事时限,有时限的,压缩了办事时限,并向社会作出了公开承诺,自加压力,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性和紧迫感,有效地减少了办事推诿、积压延误现象。如房地局的房产初始登记从原来的60天缩短到现在的30天;工商局的企业登记从原来的一个月减至现在的1至2天;环保局对一般项目的审批由原来的二级审批改为现在的一级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邮政局实现了服务窗口的微机化,服务效率明显提高。

四是观念由权变责,增强了服务主动性。以前,行政机关的管理,习惯于从方便管束的角度出发,对被管理者设置了种种限制,管理者是当家人的意识过强,滋长了少数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有的甚至把义务当权力,对群众“冷、横、硬”,对企业“吃、卡、拿”。通过政务公开,明确了公仆与主人的位置,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逐步得到体现,“繁事简办、难己便民”的服务意识也随之得到深化和具体化。不少单位在研究政务公开工作时,更多的是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方便群众,如何减少群众的麻烦,不惜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和难度。市技术监督局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做法,主动上门开展计量器具检验、企业代码年检等工作,企业很欢迎。市供电局推出了电力用户电话业扩报装和电力“110”紧急救助等服务举措,把原来需要跑多次才能办结的事情,简化为用户只需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

回顾半年多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时间还不长,经验还不足,范围还不广,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不足,认为是一种形式,是“一阵风”,是老套套,工作出于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存在着政务公开只停留在纸上、墙上,而没有落实到干部的实际工作中的现象;二是公开的质量有待提高,群众反映有的单位公开的政务内容复杂,难理解,办事程序繁琐,记不牢,少数单位公开内容重点不突出,缺乏完整性,公开的部分政务中存在着概括性内容多、具体内容少,原则性内容多、可操作性内容少的现象;三是监督、查处的力度不够强,群众反映有的单位制度订得很严,操作却很宽松,真正对工作作风差、态度不好的人动真格的不多;四是公开的进度不平衡,各单位之间的差距较大,一些单位工作起步早,抓得紧,干得实,成效比较明显,个别单位的工作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公开形式和政务公开的氛围。所有这些,都是今后工作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今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任务

按照市委、市府提出的总体部署,今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全市所有行政机关(包括各镇政府)和社会公用事业部门中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上半年为全面推开阶段,下半年为规范提高阶段。根据这一要求,今年,我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四方面工作任务:

(一)扩大范围,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是一项利民、便民措施,群众对此有要求,而且去年34家单位实行后,群众总体反映良好。因此,今年要抓好扩面工作,同时要加快工作进度。具体来说: 一是要抓好市级各行政机关、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的政务、事务公开。6月底前,市级行政机关要全部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市级社会公用事业服务部门、单位包括移动电话公司、寻呼公司等都要根据各自行使的社会公用事业管理职能,全面实行事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今年推行的市级部门、单位要学习借鉴34家先行单位的好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特点,认真做好各类业务梳理、文字资料印制、硬件设施建设、投诉网络设置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出实施方案,并在5月底前将实施方案报送市推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阅。市级各部门、单位在抓好自身公开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向下延伸工作,指导、督促分支机构、下属单位积极推行政务、事务公开制度,时间上要求同步进行。去年先行的34家单位,今年要抓巩固、抓完善、抓提高,要在认真检查、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考评后的反馈意见,开展一次“回头看”,搞好查漏补缺工作,并提出本单位延伸、深化和规政务公开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已经做了一些延伸工作的单位,要继续抓紧抓好,去年没有搞的,今年要也要补上。二是要抓好各镇政府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工作。镇级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镇级政府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市里要把各镇政府的政务公开作为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项工作分两步走,先试点、再推开,市里确定由浒山和附海两镇先行一步,时间上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其他各镇在6月底前完成。镇级政府的推行工作也可参照去年34家单位的做法,具体可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组织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搞好调查研究、确定政务公开的项目,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第二阶段是建章立制阶段。要组织所属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对公开的事项逐项制定制度,对办事权限、依据、程序、标准和结果等作出明确的规范;第三阶段是实施公开阶段。要组织所属部门根据拟公开事项的特点(阶段性的或经常性的),采取建“公开墙”、上电视、上广播、印手册等多种形式公开。第四阶段是总结提高阶段。在公开的基础上,广泛听取干部群众的意见,做好补课完善工作,并搞好工作总结材料。各镇要切实加强对推行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抓出实效。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要加强督促、指导和协调,市级各有关部门要大力支持和配合,推动政务公开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要抓好基层组织、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的公开工作。农村村民委员会的村务、财务公开,全国各地都抓得很紧,这项工作一直由市农经委牵头在抓,今后还按此进行,关键是要抓紧抓实抓好,促进农村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城镇的居民委员会也要参照村民委员会的做法,全面实行居务公开、财务公开。这项工作由各镇负责督促落实。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和群众自治组织,要根据各自的法规、章程,参照政务公开的做法,对与群众生产生活相关的事项,自觉实行公开制度,搞好便民服务。

(二)突出重点,大力加强服务窗口建设。根据外地的成功经验和我市的具体实践,实行窗口服务制度是政务公开的一种有效载体,深受群众欢迎。为此,各地各部门要切实加大服务窗口的建设力度,为群众和基层单位办事提供最大的方便和最好的服务。一是要把服务窗口建设作为推行政务公开的一项主要工作来抓。要全面掌握全市服务窗口建设的基本情况,了解群众对窗口服务的实际需要和具体要求,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全市建设、完善服务窗口的规划和具体措施。各镇各部门要把服务窗口建设作为推行和落实政务公开的一个实实在在的措施来抓。要新建一些对外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原则上,凡是群众、基层企事业单位办理一项有政务内容的事务,需要跑两个以上科(室)的,都应建立对外服务窗口,由几个科(室)在一个场所统一办理,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办事的各个环节内部协调处理;确实没有条件实行窗口式服务的,要尽量将相关科室安排在同一楼层,相邻设置。对涉及两个部门、单位以上办理的事项如何实行联合办公的问题,要在借鉴兄弟县市的一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作一次专题研究。二是要立足于便民服务,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来抓窗口建设。窗口式办事是一种文明、先进的行政管理模式,在一些经济发达国家早已广泛运用,这种模式的最大也是最直接的优点就是方便群众办事。我们每一个部门都应当把为民服务放在第一位,只要群众办事需要的,实践上基本可行的,就要积极创造条件,开设服务窗口;只要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就要从方便群众办事出发,以改革的意识和手段,破除那些群众不满意的办事习惯和方式,清除那些人为的“关卡”,简化办事程序,精减办事环节。即使因此削减了一些部门的权力和利益,或者因此增加了某些单位、某些岗位的工作压力和工作量,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些部门的领导和工作人员要正确对待、积极落实。三是要着力抓好一批重点示范窗口建设。去年先行的34家单位中,有不少单位在窗口建设方面下了功夫,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今年,市里要着重抓好几个重点服务窗口,以示范和带动其他各类窗口的建设。在市级部门首先提出窗口建设计划的基础上,确定今年建设和管理的重点示范窗口,这项工作由市政务公开办公室和市级有关部门共同为主落实。现有的各类窗口及新的窗口建成后,要不断加强管理,着重在规范制度、规范操作和方便办事、提高效率上做文章,还要特别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思想教育,提高窗口工作人员的素质,保证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尽最大的努力为群众提供便利,让群众满意和放心,使每个窗口真正成为具有良好形象和信誉的为民服务窗口。

(三)注重实效,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监督机制。搞好政务公开工作,需要我们全市上下不断提高认识,增强做好这项工作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这是做好政务公开工作的重要前提。但光靠主动性和自觉性还不够,还必须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机制,保证政务公开制度落到实处。今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在建立监督制约机制和开展日常监督检查上多做些文章。一是要建立一套比较完整的监督制度。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各种监督制约制度,在公开办事制度、公开投诉办法的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畅通监督投诉渠道,全面推行工作人员亮证、佩证服务,完善投诉举报网络,设立群众意见反馈箱,实施群众直接评议和意见反馈。组织推行内部督办制度,各单位要确定相应的组织机构(如人事、监察机构)执行内部督办任务,对办事全过程实行全程跟踪和监督。二是要保证监督机制的经常性运行。市监察局、市纠风办等单位要切实加强行政监督和行风监督,根据去年出台的《政务公开监督实施办法》要求,研究制订今年的具体工作计划,提出加强政务公开的具体办法和措施,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多搞几次明查暗访活动,督促各单位落实各项公开制度,兑现各项服务承诺。同时,还要督促、指导各单位重视聘请一些基层群众和种类工商企业的职工担任义务监督员,以保证监督的群众性和有效性。三是要充分依靠多方面的力量,加强监督力度。要积极争取人大、政协的支持,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检查政务公开工作,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的批评、监督;积极借助司法机构力量强化监督力度,全面促进推行工作。同时,还要特别重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加强正面宣传和反面曝光,让全社会及时了解政务公开动态,有效地把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制度置于人民群众的注视和监督之下。市委宣传部要牵头建立一个由各新闻单位参加的政务公开舆论监督中心,针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监督,真正起到舆论部门“为政府提个醒,为百姓搭个桥”的作用。规范运行,把政务公开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

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是树立政府形象、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规范行政行为的重要举措,不是一年半载就告段落的,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政务公开制度在全市全面推开以后,也就是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工作的重心要转移到抓规范化上来。一是要根据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实践,通过全面、认真的总结分析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并在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着手制订一套政务公开工作的运行机制,努力使政务公开制度化;二是要结合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把政务公开列入各级各部门的职责范畴,努力使政务公开经常化,并使之成为每个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三是要从公开的内容、形式、操作程序、监督保障机制等各个方面入手,不断深化和完善各单位的政务公开制度,努力使政务公开规范化。今年下半年,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要组织力量对市级部门的政务公开制度,进行认真的审核和论证,并采取适当的形式,将各部门的政务公开制度相对规范和固定下来,以保证这项工作的长期持久。第三个问题:强调几点工作要求 政务公开和行风建设这两项工作是我们政府自身建设的重要内容,现在已经有了良好的工作基础,下一步工作的关键是要狠抓落实,把政务公开和行风建设工作推向深入。首先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认识问题很重要,是工作能否深入下去的一个保证,认识上不去,工作就不可能深入。对这两项工作,我们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全局的高度、历史的高度和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行风建设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愿望,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它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在要求,是防止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治本之策,也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世纪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领导是关键,各级领导务必从思想上、行动上都给以足够的重视,切实把这两项工作摆上应有的重要位置,强化一把手负总责的领导责任制,加强工作力度,不要当“名誉组长”、“挂名组长”,要经常过问,随时检查,督促落实,这样,工作才能有保证。第二是要进一步强化宗旨观念,提高服务质量。推行政务公开、开展行风建设是我们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需要。各级各部门要不断强化宗旨观念,增强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意识和义务意识,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服务。要突出重点,采取积极有效措施,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把老百姓满意不满意、支持不支持、赞成不赞成、方便不方便作为衡量、检验工作的最高标准。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让老百姓真切体会到,我们的政府和工作人员是确确实实在为老百姓服务,为老百姓办事的。第三是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开展行风建设应当作为加强政府机关全面建设的重要抓手和载体,长期抓下去,绝不能虎头蛇尾,搞一阵风。要把这两项工作与办公无休日制度、政府采购制度、创建文明机关及当前正在开展的以“三讲”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等各项活动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定期检查,不断总结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还要十分重视健全监督机制,鼓励和吸引广大群众来监督我们的工作,十分诚恳地请群众来找我们工作的不足和问题甚至对于群众的“吹毛求疵”,我们也应当虚心接受、认真思量,以提高工作水平。总之,我们要扎扎实实、持之以恒地开展政务公开和行风建设工作,真正抓出实效来。同志们,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加强行风建设,事关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大局,我们要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针,按照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提出的要求,认认真真地做好这两项工作,推动我市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到来。

第四篇:在全市政务公开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市委、市政府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政务公开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主要目的是总结回顾三年来行风建设工作情况和去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情况,研究部署今年这两项工作的主要任务。刚才,市财政地税局、市土管局、市工商局等三家单位介绍了他们的主要做法,希望各地各部门认真学习借鉴。下面,我讲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关于行风建设工作一、三年来行风建设工作的回顾与分析我市于~年对公安、工商、教育、卫生、金融、国税、地税、供电、邮电、规划等十部门实施了行风建设三年目标责任制。三年来,我们围绕目标责任内容,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外评内纠,纠建并举,使市级部门和行业风气有了进一步好转,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回顾三年来的工作实践,归纳起来主要做了四方面工作:

1、领导重视,责任落实。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纠风工作与行风评议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专题听取汇报,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行风建设工作,要求政府各部门尤其是十大重点部门从密切党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良好形象的高度,认真抓好行风建设,切实纠正部门与行业的不正之风。03年初市政府与十大重点部门的主要负责人签订了行风建设三年目标责任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抓行风建设的目标与责任,落实“谁的行业谁负责,谁纠风,把纠风纳入行业管理和行业建设之中”的工作机制。为督促各部门切实负起责任,履行职责,市政府每年召开二次专题会议,听取市纠风办关于行风建设情况的汇报;每年底,邀请市人大、市政协领导亲自参加行风评议大会,促进了全市的行风建设的有序发展。总的说来,各行业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都比较认真负责,常常放下手中的工作,坚持参加市纠风办召开的每次会议,汇报本部门所做的工作。工作中,把纠风工作纳入部门和行业管理之中,与本部门、本单位的改革措施、行政与业务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一起动员、一起部署、一起检查、一起落实、一起表彰。并通过召开班子成员会、机关中层干部会、行风建设动员会、主题教育会等形式进行宣传发动,统一思想,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同时,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解决本部门、本单位在行风建设中出现的一些疑难问题,主动抓好下属部门行风责任的落实情况。由于各级干部认识统一,领导到位,目标责任明确,基本形成了抓系统、系统抓,抓领导、领导抓的行风建设格局。

2、齐抓共管,突出重点。行风建设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是一项系统工程。三年来,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市纠风办主抓组织协调,各行业部门具体实施,市人大、政协参与监督,各新闻单位配合支持,使行风建设工作稳步发展。市政府与各行业部门签订责任状后,把责任状分送市人大、政协,请他们参与监督。市人大、政协每年安排2-4个责任状签订部门,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开展执法评议与行风工作视察,为我们抓好行风建设,搞好行风评议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和建议。在每年行风评议中,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积极参与,围绕“创文明行业,让人民满意”这个目标,搞好监督检查。市纠风办还会同市委宣传部联合在全市“窗口”行业开展“万人评行风”活动,扩大了群众的参与面。在行风评议中,根据责任状每年一评的要求,对责任部门实施一般评议的同时,有选择地开展重点评议。市纠风办还建立了十个联系点进行重点指导和帮助,推动各部门抓好面上工作。在文明行业创建中,通过开展评选“十佳文明服务示范单位”、“十佳行风建设标兵”等活动,促进了行风建设的开展。

3、加强监督,狠抓提高。为使行风评议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市纠风办采取专项检查、明查暗访和跟踪检查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各部门行风建设、行风评议活动的监督、指导,解决了行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提高建设水平和服务质量。一是注意发挥新闻~监督作用,通过“一报二台”开辟“廉政之窗”、“行风建设巡礼”等专栏,及时正面宣传一些在行风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并注重加强对热点问题的跟踪报导,对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选择地进行曝光。二是充分发挥监督员作用,建立和完善了全市各级各部门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网络,市纠风办加强同义务监督员的联系,及时沟通和了解行风建设情况,广泛听取各种意见,积极支持他们开展监督工作。与此同时,还组织24名特邀监督员,分6组对口联系十个行风责任状签约部门,开展明查暗访,定期集中汇报。这样,一方面从正面渠道听取各部门抓行风建设工作的汇报,另一方面能够通过这些监督员了解掌握一些正面渠道难以听到的情况,不失时机地抓好查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4、全民参与,以纠促建。加强行风建设,开展行风评议,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着眼点是为了提高服务质量,使群众更加满意。三年中,市纠风每年7-8月组织召开行风半年分析会,9月份在新闻媒体中开展~监督活动,10月份通过《余姚日报》组织开展“万人评行风”、“行风问卷”调查活动,在这些活动中,突出了全民参与,从而达到了影响大,了解深,评得准,纠得正的效果。市纠风办从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群团、政府综合监督部门、行风建设义务监督员中挑选42名政治素质好、有参政议政能力的代表组成行风督查组与行风评议组,每年一次对评议部门的行风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了解,由评议组成员根据各自的工作特点搜集与整理出有关评议材料,保证了行风评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有效地促进了各行业部门的行风建设。三年来,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我市的行风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解决了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利用行业特权“吃、拿、卡、要、报”等的现象有了明显改观,过去群众反映强烈的一些“老大难”问题,如对用电难、装电话难、办工商营业执照难等问题,群众的投诉意见较之过去有了明显减少,群众满意程度在提高,行业部门的形象在进一步改善。三年来,各部门拒贿却礼、上交礼品数量逐年增加,群众对十个部门的评议平均综合满意率提高了12个百分点。

2、提高了为民服务意识。随着行风评议的逐步深入,各部门的内部管理机制日益完善与规范,率先

大会后,我们认真加以贯彻,结合实际提出了我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施方案,并于8月初召开了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动员大会,确定了33个市级部门(邮政与电信分设后,实际为34个部门)率先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半年多来,经过各推行单位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政务公开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也初步显露出一些成效。34个推行单位在去年年底前已全部完成政务公开方案的制定工作,并组织实施,其中33个单位还通过《余姚日报》将政务内容公诸于众。经市政务公开领导小组的综合考评,34家推行单位中,市工商局、市土管局和市公安局等3家单位的考评成绩“良好”,29家为“比较好”单位,2家为“基本合格”单位。回顾半年多来的推行实践,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推行单位都把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把它当作“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广泛进行思想发动。全市推行政务公开动员大会后,各推行单位也先后召开了不同形式、不同层次的会议,层层统一思想认识。房地局、民政局等单位还召开全市性会议,在本系统内进行全面发动和部署,教育广大干部职工明确政务公开的重要意义,提高推行政务公开的自觉性。在推行过程中,《余姚日报》、市电视台等新闻单位也积极配合,集中一段时间进行专题报道,为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二是建立专门组织机构。为加强对政务公开工作的领导,各推行单位都成立了由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推行工作领导小组,并抽调力量组成专门的办事机构,建立健全了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的领导责任制,进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格局。三是认真研制实施方案。在制定政务公开实施方案时,各单位都比较慎重,通过几上几下,几易其稿,力求使公开的政务简明扼要,一目了然。四是狠抓督促检查。市里在制定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实施方案》、《考核验收办法》和《监督实施办法》的同时,着重抓了阶段性的指导、检查和督促,分期分批组织召开了两次经验交流会、汇报交流会和两次的实地检查考核,有力地促进了面上推开工作。

(二)面向群众,突出重点。政务公开能否搞好,关键在于能不能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此,市里在研究推行工作时,十分明确地提出要把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的重点部门、关键环节和热点问题作为工作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来抓,筛选确定了34个市级部门为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重点单位,并对这些单位进行了重点督促、指导和帮助。从各单位的公开内容看,绝大多数单位能针对群众和企事业单位反映强烈、利益密切,容易引发矛盾和滋生~的问题进行公开。如市教委针对群众对学校收费、教师进城调配问题反映较多的情况,就把公开收费标准以及教师进城调配的政策规定、办理程序等作为重点;市劳动局针对下岗职工再就业难的问题,把就业安置的有关劳动政策作为公开的重点,汇编成册,免费发送;通过突出重点内容,较好地带动了其他方面的公开。从各单位的公开项目看,重点落实了“七个公开”,办事职责公开,办事依据公开,办事程序公开,办事标准公开,办事结果公开,办事纪律公开,投诉方法公开。

(三)形式多样,务求实效。大多数单位通过设置政务公开栏,将有关办事程序、手续、承办科室以及承办人员的姓名、照片等上墙公布,群众一看便知;不少单位印制《办事须知》、《办事指南》、《政务公开手册》等多种宣传资料和指导性资料,免费供办事对象随时选取,群众一读便知;国税局、地税局、土管局、技监局等单位建立了值班长制度,由值班长负责接受办事对象的各种咨询,指路释疑,群众一问便知;土管局、供电局、电信局、国税局、地税局、海关、商检局等单位安装了电脑咨询触摸屏,将大量政务输入其中,群众一摸便知;城乡建委、人事局、劳动局、教委、地税局等单位还开通了3168语音信息台,群众一拨便知;计委、水利局等单位将政务内容纳入电脑信息网,群众一查便知。多种多样的公开形式,使政务公开上下成线、左右成网,达到了全方位、立体式的公开。与此同时,各单位还十分注重制度建设,很多单位已经建立了首问责任制、两次办结制、限时服务制、AB角制和文明办公制等各种制度,较好地配合了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

(四)建章立制,强化监督。各单位在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中,着重在畅通投诉渠道上下功夫,主要建立了五项制度:一是实行公示制,将办事部门的职能、人员与岗位职责等内部上墙,对外公开;二是实行了亮牌办事制,统一制作桌牌和胸牌,工作人员佩证上岗;三是实行了监督员制,聘请了一些有威信、责任性强的同志担任义务监督员,对政务公开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四是实行领导接待日制,有单位领导定期接受群众信访或举报;五是实行监督联系制,采取了公开举报电话、设立举报箱、发放意见反馈卡或投诉卡等办法,多渠道的收集各种意见。如电信局设立了服务质量监督中心,每季度向用户发征询意见函或电话采访,随时掌握群众对电信服务的满意度,对用户反馈不满意的内容,及时通知责任单位整改,提高了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我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已经收到初步成效,主要体现在:一是办事由暗变明,促进了廉政建设。以前办事没公开,“暗箱操作”多,办事随意性大。对一件事怎样才能办、应当怎么办、办到什么程度、办的结果如何等等,当事人常常不很清楚,“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现在政务公开了,把办事依据、程序、标准、纪律、结果等一一向社会公开,让群众明白知情,从而使权力行使从封闭状态下的随意性转变为公开状态下的规定性。这样对工作人员是一种约束,也是一种压力,对办事群众来说,既能做到心中有数,又能直接参与监督,较好地减少了以权谋私和乱办事的现象。有的单位还积极探索了一些好的办事方法,使办事程序更加科学合理。如市工商局对市场摊位的租赁采取了公开拍租的办法,真正体现出公开、公平、公正,避免了不廉行为的发生。二是环节由繁变简,方便了群众办事。在推行政务公开

制度工作中,不少单位在“简”字上做文章,能减则减、能并则并,梳理和精减了原有的许多办事环节。市卫生局、人事局、农业局等单位将原由几个科室分开承办的有关事项归并到一个科室办理,方便了群众办事;市人行积极推行“银税一体化”,减少了企业解税环节,方便了纳税人;不少单位还建立了办事大厅,做到本单位的对外业务能在一个大厅、一个窗口办理和办结。市土管局以政务公开为契机,建立了业务受理大厅,开设了4个服务窗口,实行“窗口式”办文,办事群众只须将申请文件和必备资料从相应窗口递入,便可按规定的办文时限到原窗口领取办理结果,其他中简环节均由该局内部协调解决,减少了办事群众的往返次数。市工商局的企业注册大厅,公安局的xx、车辆管理中心,国税局、地税局的办税大厅,交通局的征费大厅,商检局的报验大厅,劳动局的劳动力交流大厅等各类办事大厅的有序运转,较好地方便了群众办事,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三是节奏由慢变快,提高了工作效率。过去政务没公开,办事缺乏标准,办快办慢一个样,工作人员没有压力,现在政务公开了,很多单位对原先没有时限的,明确了办事时限,有时限的,压缩了办事时限,并向社会作出了公开承诺,自加压力,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性和紧迫感,有效地减少了办事推诿、积压延误现象。如房地局的房产初始登记从原来的60天缩短到现在的30天;工商局的企业登记从原来的一个月减至现在的1至2天;环保局对一般项目的审批由原来的二级审批改为现在的一级审批,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邮政局实现了服务窗口的微机化,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四是观念由权变责,增强了服务主动性。以前,行政机关的管理,习惯于从方便管束的角度出发,对被管理者设置了种种限制,管理者是当家人的意识过强,滋长了少数干部的官本位思想,有的甚至把义务当权力,对群众“冷、横、硬”,对企业“吃、卡、拿”。通过政务公开,明确了公仆与主人的位置,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逐步得到体现,“繁事简办、难己便民”的服务意识也随之得到深化和具体化。不少单位在研究政务公开工作时,更多的是站在群众的角度来考虑如何方便群众,如何减少群众的麻烦,不惜增加自己的工作量和难度。市技术监督局改变过去坐等上门的做法,主动上门开展计量器具检验、企业代码年检等工作,企业很欢迎。市供电局推出了电力用户电话业扩报装和电力“110”紧急救助等服务举措,把原来需要跑多次才能办结的事情,简化为用户只需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回顾半年多来的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我们应该看到,由于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时间还不长,经验还不足,范围还不广,我们的工作才刚刚起步,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一是个别单位对政务公开的认识不足,认为是一种形式,是“一阵风”,是老套套,工作出于被动应付,流于形式,存在着政务公开只停留在纸上、墙上,而没有落实到干部的实际工作中的现象;二是公开的质量有待提高,群众反映有的单位公开的政务内容复杂,难理解,办事程序繁琐,记不牢,少数单位公开内容重点不突出,缺乏完整性,公开的部分政务中存在着概括性内容多、具体内容少,原则性内容多、可操作性内容少的现象;三是监督、查处的力度不够强,群众反映有的单位制度订得很严,操作却很宽松,真正对工作作风差、态度不好的人动真格的不多;四是公开的进度不平衡,各单位之间的差距较大,一些单位工作起步早,抓得紧,干得实,成效比较明显,个别单位的工作力度不够,缺乏必要的公开形式和政务公开的氛围。所有这些,都是今后工作中必须正视和解决的问题。

二、今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基本任务按照市委、市府提出的总体部署,今年推行政务公开制度的主要工作目标是:在全市所有行政机关(包括各镇政府)和社会公用事业部门中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上半年为全面推开阶段,下半年为规范提高阶段。根据这一要求,今年,我市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工作,主要完成以下四方面工作任务:

(一)扩大范围,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推行政务公开制度,是一项利民、便民措施,群众对此有要求,而且去年34家单位实行后,群众总体反映良好。因此,今年要抓好扩面工作,同时要加快工作进度。具体来说:一是要抓好市级各行政机关、单位及其分支机构的政务、事务公开。6月底前,市级行政机关要全部实行政务公开制度,市级社会公用事业服务部门、单位包括移动电话公司、寻呼公司等都要根据各自行使的社会公用事业管理职能,全面实行事务公开和服务承诺制度。今年推行的市级部门、单位要学习借鉴34家先行单位的好的做法和经验,结合本部门、本行业的工作特点,认真做好各类业务梳理、文字资料印制、硬件设施建设、投诉网络设置等各项前期准备工作,抓紧研究制定出实施方案,并在5月底前将实施方案报送市推行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审阅。市级各部门、单位在抓好自身公开的同时,要认真做好向下延伸工作,指导、督促分支机构、下属单位积极推行政务、事务公开制度,时间上要求同步进行。去年先行的34家单位,今年要抓巩固、抓完善、抓提高,要在认真检查、总结的基础上,结合市政务公开办公室考评后的反馈意见,开展一次“回头看”,搞好查漏补缺工作,并提出本单位延伸、深化和规政务公开的工作计划和具体措施。已经做了一些延伸工作的单位,要继续抓紧抓好,去年没有搞的,今年要也要补上。二是要抓好各镇政府政务公开制度的推行工作。镇级政府是最基层的政权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直接、最密切,镇级政府推行政务公开制度很有必要,也很重要。市里要把各镇政府的政务公开作为推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这项工作分两步走,先试点、再推开,市里确定由浒山和附海两镇先行一步,时间上要求在4月底前完成,其他各镇在6月底前完成。镇级政府的推行工作也可参照去年34家单位的做法,具体可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组织准备阶段。主要任务是建立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搞好调查研究、确定政务公开的项目,广泛开展宣传发动、统一思想认识;第二阶段是建章立制阶段。要组织所属部门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对公开的事项逐项制定制度,对办

第五篇:在教育系统2004年纪检监察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如何在新的形势下,切实加强和改进纪检监察工作和行风建设,是全区教育系统今年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刚才,钱建忠同志在认真总结2003年有关工作的基础上,对今年的教育行风建设作了全面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今天会上还对“2003教育行风建设先进学校”进行了表彰,命名了44所“教育收费规范学校”,借此机会,我向全区教育系统广大教职工多年来为我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的辛勤努力表示衷心的感谢,并对受表彰和命名的学校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我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问题再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重要意义首先,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客观要求。教育事业是关系民族复兴和祖国富强的千秋伟业,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息息相关。现在,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主动适应全社会提出的新要求,更好地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好地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服务。其次,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是提高教育服务水平和能力的客观要求。切实抓好教育行风建设,广泛接受社会各界对教育行风的评议,有利于促进教育系统党风廉政建设,提高教育部门依法行政水平,提高教育系统队伍素质,提升教育系统在社会上的形象;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教育与社会的沟通,赢得社会对教育事业的理解、关心和支持。为此,教育局和学校领导,要把深入开展教育行风建设和行风评议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形成制度,作为今后机关建设和学校建设的一项常规性工作。再次,加强教育行风建设,是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教育系统是传播科学知识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对社会文明起着重要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行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标准应该更高,要求应该更严。作为教育系统的每一位同志,都应主动自加压力,强化依法治教观念,加大行风建设力度,努力向关心支持教育的全区广大干部群众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二、肯定成绩,正视问题,不断增强行风建设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近年来,全区教育系统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围绕教育工作中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教育行风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摆上了位置。全系统把行风建设工作作为提升办学水平,促进武进教育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的重要工作来抓,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在实践中不断明确工作目标,把握工作重点,严格责任考核,逐步实现了行风建设工作的正常化和规范化。二是创新了机制。教育系统动员和组织有关方面,积极开展了“校长评机关、社会评教育、家长评学校、教师评校长、学生评教师”的教育“五评”活动,把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纳入服务对象的监督之下,较好地促进了教育行风建设。三是加大了力度。针对存在的问题积极配合区财政、物价等部门开展了大规模的专项整治工作,使教育乱收费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同时,教育局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为抓手,严肃查处教师队伍中的违法违纪行为,师德师风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应该说,经过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努力,教育行业作风已有所改善。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严峻的现实,在去年“万人评”活动中,教育局得分倒数第一。这其中虽然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足以说明存在问题的严重性,说明教育系统行风建设还远远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远远没有达到群众满意的程度。对存在的问题,刚才钱建忠同志已作了深刻剖析。现在的关键是,要对这些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狠抓不放、逐个解决。同时,教育系统各部门、各学校要对照这次会议的要求,深入做好新情况、新问题的排摸工作,并要努力做到四个“不放过”:存在问题排摸不彻底不放过、解决问题没有对策措施不放过、问题没有得到彻底整改不放过、预防问题产生的制度不健全不放过,从而以明确的目标、扎实的工作、健全的制度,不断深化教育系统行风建设的内涵和载体,努力改变面貌,树立新的形象。

三、突出重点,加大力度,全面落实民主评议和行风建设的各项任务现在,全系统行风建设目标任务都已明确,关键要狠抓落实。必须努力把握好以下四个重点:一是要严格执行制度,努力在规范教育收费方面取得新进展。治理教育乱收费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仍然是教育行风建设的重要工作,教育收费情况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教育行风评议的结果。教育局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教育收费的管理。要坚持依法收费、公开收费,坚定不移地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坚持实行教育收费公示制,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认真落实好“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的收费管理责任制。对不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和纪律的,继续违规收费的,要严肃纪律,发现一起坚决查处一起。二是要增强示范意识,努力在机关作风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群众看领导,基层看上级。切实加强局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质量,对于推动全系统的行风建设,有着积极的示范作用。教育局及其直属单位工作人员要以身作则,大力发扬表率作用,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基层做到的机关首先做到。在这次行风建设活动中,局机关各部门、各科室也要与各学校一样,逐个排查问题,逐项制定对策,切实把行风建设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有效载体,努力抓出新的成效。同时,要转变管理方式,牢固树立为学校、为教职工、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广大教职工和学生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学习环境。三是要主动开门评议,努力在民主评议教育行风中取得新成效。行风建设的成效明显不明显,要由群众说了算。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开展了多少活动、做了多少工作,而是要看实际解决了多少群众不满意的问题。为此,就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主动接受方方面面的监督,及时发现问题,采取切实措施,认真进行整改。要广泛发动,开门评议,主动接受下级机关、基层单位、学生、家长、教职工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尤其要重视群众来信来访、重视行风监督员反映的问题,凡是署名反映的,必须及时向反映人反馈调查处理的结果,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在组织和接受评议中,还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个关系,即评与被评的关系。不要把被评看成是被人挑剔,而是要看作群众对我们的关心、爱护和帮助。不可否认,群众评议的结果有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被评单位的实际,但也不会有大的偏差,作为参评部门首先应该从自己身上找差距、找原因,决不能有不服气的态度,更不能产生埋怨消极情绪,而应正确对待群众评议,并以此作为压力和动力,切实搞好行风建设。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不能把行风评议看成一阵风,被动应付走过场,而是要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高度,主动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评议与建设的关系。不要把行风评议视为短期行为,不要指望通过参评前搞些突击、造些声势就会取得所谓的“理想”效果,而要从思想深处真正重视,在行动上常抓不懈,坚持边评边改、以评促改,不断纯洁教育行风,真正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四是要坚持教育为主,努力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取得新提高。教师是灵魂工程师,良好的师德师风是教书育人的首要前提。要认真组织广大教职工深入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教师职业道德专题教育,通过树立典型、表彰先进、营造氛围等多种途径,努力促使每位教师都争做敬业爱岗的表率、遵纪守法的表率、文明诚信的表率,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在大力弘扬高尚师德的同时,要加大对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等违背师德行为的查处力度,按照《教师法》和教师管理的有关规定,坚决将少数品行差、素质低、不适合担任教师的人员清理出教师队伍,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今后,教育局要进一步把师德建设的情况,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纳入到对学校的各项考核和评估;学校也要把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的情况,进一步纳入到对教师的各项考评中,真正发挥好考评的引导和激励作用。同志们,加强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是社会的要求,群众的呼声,也是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一定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认清形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扎实工作,全面提高教育系统行风建设水平,为我区实现“两个率先”作出更大的贡献。

下载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认真学习《马进伟同志在2012年教育教学学校安全暨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讲话》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教育局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

    很高兴参加今天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我认为这个会议开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时,2003年全区行风评议调查活动的实施,以及评议结果的全面公开,在全社会引起了很大反响,也给各有关部......

    在教育局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

    在教育局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讲话很高兴参加今天教育系统行风建设工作会议,我认为这个会议开得很有必要,也很及时,××年全区行风评议调查活动的实施,以及评议结果的全面公......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在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在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下,我校安全工作开展得扎实有效,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安全工作组织更加健全,制度更加完善,管......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安全工作从细节做起 王绍锋 各位领导,各位教师: 大家中午好!“生命不保,何谈教育”,安全工作是学校发展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全体师生的生命财产、家庭幸福等。所以,做好安全工作是我......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最近,我校接连发生了几起溺水、交通安全事故,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反响,引起了旗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也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学校安全工作的警钟。在当前我旗教育事业改革与发......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学校安全工作牵涉到千家万户,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当前,我校安全工作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依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现状不容乐观(如外校学生到我......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学校安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最近,甘肃、河北学生、幼儿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尤其是新泰楼德化工发生的爆炸事故,在社会上造成极大的反响,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也再一次给......

    在教育局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大全]

    绩展现新时代人民教师的新的精神风貌。(三)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着力解决好教育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系统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对社会关注的教育质量问题、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