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宁市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南宁市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2008年3月30日)
一、指导思想
遵照党的十七大关于深化教学内容方式改革的要求,以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坚持教育创新,通过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我市中小学教师成长与发展,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技术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
1.以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2.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4.注重评价的可信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关注教师的起点,体现出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主观武断;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及时回馈评价信息,允许教师有不同意见。
三、教学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具体要求是:
1.紧扣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
2.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控与优化,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4.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通过教师的自评及同事、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渠道收集体现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实证和数据,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1.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科学、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等。自评应注意教学个性(风格)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特别要突出帮助学生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的方法的反思。
2.互评。听课的同事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他评。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哪些收获,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课堂教学评价工具是《南宁市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附后)。
五、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及运用
1.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优秀;B等:良好;C等:一般;D等:不合格。
2.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它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及发展的多样性,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回馈,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这一理念出发,评价中应鼓励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评价的结果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让教师看到自己发展变化和成长进步的轨迹。
3.评价结果除了提供给教师本人参考外,也可作为教师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由学校教师评价工作小组核定后,进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晋级和年度评先、评优的参考。
本方案适用于南宁市中小学校,由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解释。
南宁市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年级:班别:学科:教学内容:任课教师:
总分合计:评分等级:评 分 人:日期:200年月日 附: 分数与等级的比照
— 85分:优秀;84 — 75分:良好;74 — 60分:一般;59分以下:不合格。
第二篇: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方案》(试行)
一、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
1、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要发挥教学评价的教育功能,必须“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确定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出发,注重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和主体作用的发挥,强调尊重学生人格和个性,鼓励发现、探究与质疑,以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注重考察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特征的基本要素
课堂教学是一个准备——实施——目标达成的完整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系统,要全面反映这个过程,需要罗列相当多的因素。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着眼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又不能面面俱到,要突出体现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不可缺少的基本要素,以利于在评价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诊断和正确的导向。
3、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侧重评学
课堂教学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过程,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共同实现具体发展目标的过程。“评教”,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这样才有利于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评学”,建立评价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以具体评价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评价要以“评学”为重点,坚持“评教”与“评学”相结合,以此来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改进教学。
4、体现开放性
课堂教学具有丰富的内涵,学科、学生、教师、教学条件诸方面的不同,使课堂教学情况千变万化。确定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既要体现课堂教学的一般特征,又要为不同学科和不同条件的课堂教学留有可变通的余地。提倡创新,鼓励特色教学。
5、坚持可行性
可行性是实施评价的前提。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要符合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评价标准是期待实现的目标,但又必须是目前条件下能够达到的,以利于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评价要点必须是可观察、可感受、可测量的,便于评价者进行判断;评价办法要注重质的评价和综合判断,力求简单、易于操作。
二、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
本方案中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共设置7个评价项目,其中前6个评价项目有14个评价要点,学科特色评价项目的评价要点由各个学科决定,原则上不超过4个要点(见表1)。
“评价项目”,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要素出发,设置项目。“评价要点”,列出了对各个项目进行评价的主要内容。“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采用描述性语言对评价要点中典型性的特征进行列举描述。
“学科特色”, 是前6个评价项目的14个评价要点不能充分涵盖的并且体现本学科教学特色的评价指标。具体评价要点与特征描述请参阅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评价表。
“其他”,是留给评价者列出自己认为所需要补充的评价项目和要点。“符合程度”,是根据特征描述,对课的评价要点是否符合所作的判断。包括三个等级,“完全符合”、“基本符合”和“不符合”。
“评价等级和评语”,是评价者依据评价标准,评定等级,再写出评语。
对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一)教学目标
⑴符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的程度
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 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的差异 ⑵可操作的程度 教学目标明确、具体(二)学习条件 ⑶学习环境的创设
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⑷学习资源的处理
学习内容的选择和处理科学 学习活动所需要的相关材料充足 选择恰当的教学手段(三)学习指导与教学调控 ⑸学习指导的范围和有效程度
为大多数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景 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⑹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程度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难度进行适当调整 合理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四)学生活动
⑺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
对问题情景关注 参与活动积极主动 ⑻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适度 ⑼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
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 能按要求正确操作 能够倾听、协作、分享(五)课堂气氛 ⑽课堂气氛的宽松度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得到鼓励 学生的质疑问难得到鼓励 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⑾课堂气氛的融洽度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 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六)教学效果 ⑿目标的达成度
基本实现教学目标 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 ⒀解决问题的灵活性
有些学生能灵活解决教学任务中的问题 ⒁师生的精神状态
教师情绪饱满、热情 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对体现中学语文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创设语文学习情境
①针对教学内容,合理有效地设计课堂环境。
②针对教学重点和难点,采用辅助手段呈现教学情境。③针对学生的理解和感受组织学生的情景活动。(2)教师范读及学习示范
①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文章范读,声情并茂,入耳入心,有感染力,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积极学习的欲望。
②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需要的时候,自然而有意识地展示自我阅读、写作等语文学习的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语文学习,深入浅出地教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规律。(3)教学语言面貌
①普通话标准、规范,语音、词汇、语法达到教师普通话测试较高等级。
②教学语言丰富,富有文化含量,具有独特的风格,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形象性。
对体现中学数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数学思维活动的体现 ①提出有数学特点的问题 ②学生拥有足够的思维时空 ③准确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 ④注重学习过程的质疑与反思(2)数学思想方法的学习
①领悟数学知识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②准确地提炼与揭示数学思想方法 ③有意识地运用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3)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①感受数学的美学价值
②灵活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数学本身的问题
③有意识地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解决社会实践中的问题 ④数学建模的教学恰当有效对体现中学英语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师的专业素质
①语音准确,语调流畅;语言应用规范、得体,适合学生水平。②熟练、恰当地使用英语组织教学,进行授课。(2)语言训练的有效性
①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活动,活动的形式和目的和谐一致。
②控制性语言训练和开放性语言训练比例恰当,为学生自主运用所学语言提供时间和空间。
(3)师生活动的比例
①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严格控制教师的讲授时间,主要时间应用于学生的活动和训练。②在各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100%的学生都能参与。
对体现中学思想政治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理论与实际结合程度
①能引用与教学内容相符的典型实例 ②事例时代感强、具有启发性。.③结合事理对理论问题的分析准、透、活。(2)课堂教学资源利用的效度
①创设符合德育课程特点和要求的学习情境,关注学生的体验,引发学生深入思考。②针对学生的实际问题开展教学,充分发挥育人的功能。(3)活动组织与成果利用程度
①能组织学生开展有价值的课堂活动并进行有效的指导。②能挖掘和利用学生课内外活动的成果,深化教学。(4)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程度 ①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
②学生自主地投入课堂活动之中。对体现中学历史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叙事清楚,线索明晰
叙事清楚生动,基本线索明晰,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2)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精选史实材料,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史料得出认识和结论,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理交融,明理启智
寓理于情,以情感人,情理交融;引导学生从历史中寻求借鉴,启迪学生的历史智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对体现中学美术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审美能力的培养
①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审美能力。
②有助于提高对艺术品及自己周边环境的审美评价能力,激发美化生活的愿望。(2)美术实践能力的培养
①有助于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产生美术学习的兴趣。②有助于培养学生形成设计意识和提高动手能力。(3)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①学生能否大胆地进行想象,并表达自己的创意。②学生能独立或合作进行美术创作活动。
对体现中学生物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注重生物实验教学
①能恰当的根据教材内容和实际情况安排实验教学。②能根据实际情况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③能有效地组织学生完成实验。
④能具体、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2)联系学生身边的科学
①能恰当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②能自觉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3)教学资源的直观性
①能根据教学内容准备相关的实物、模型、挂图、电子课件等。②直观材料的展示、运用恰当准确。对体现中学地理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读图、用图、绘图的技能训练
①教师指导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正确有效。②能充分利用地理图像,创设问题情境。
③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④问题情境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空间思维。⑤能根据教学任务和进程选择恰当的地理图像。
(2)教师结合手绘板图、示意图(或计算机制作教学软件)组织学生开展探究 ①注重绘图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②对图像和软件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③能够依据图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促进学生探究。④能够指导学生依据地理图像和软件提出可以进行探究的问题。⑤能够指导学生有根据的进行猜想和假设。
⑥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思维活动。(3)能够独立、安全地组织学生的实践活动。
①能够指导学生准确规范地操作。
②能够指导学生在演示过程中与人合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③能够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维。④能够根据问题,引导学生恰当地进行科学的回答。
对体现中学化学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化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①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社会实际。
②问题情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2)化学演示实验的运用
①实验装置设计合理,操作规范、熟练,现象鲜明,紧密结合教学。
②指导观察方法,启迪思维,注意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3)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指导
①能为学生的实验探究活动提供必要的各种学习资源。
②能设计与指导学生开展与其实际水平相符的各种实验探究活动。对体现中学物理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创设物理问题情境的水平
①要充分利用各种物理现象创设问题情境 ②问题情境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③问题情境有利于学生体验学习
④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⑤问题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高水平思维
⑥能根据学习任务和进程创设必要的问题情境(2)实验探究活动的正确指导
①能提供必要的材料和工具的支持 ②能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③对实验探究任务提供必要的提示和说明
④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探究任务的难度采用不同类型的指导 ⑤能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组织方式,促进学生合作探究
⑥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维、实验和概括 指导学生安全规范操作,培养安全意识(3)学生的实验操作和思维活动水平
①学生能够安全规范地操作
②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能够分工合作互相配合 ③学生思维积极主动
④学生能够根据问题情境或探究任务运用适当的思维方法
对体现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技术运用
能够根据教学内容恰当地选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技术运用取得明显效果。(2)实践操作
教学注重实践,教师示范操作熟练规范,指导范围大、效果好,学生练习充分。(3)信息意识
挖掘教学内容,有意识地适时渗透信息道德教育、养成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良好习惯,综合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对体现中小学综合实践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⑴教师指导下学生反思性、批判性和探究性的活动 ①行动与反思间的相互作用
②在社会生活情境中与学生一起建构 ③学生创造性的体现 ⑵活动中学生的体验程度
①在特定的情景中,内心反省、内心反应和内在感受 ②在体验基础上的自我觉醒,对人的生活意义的内在追问 ⑶在教师指导下的互动
①合作互动关系
②围绕一定主题多向交往活动的情况 ⑷成果展示
①收集、分析、处理信息 ②问题的解决 ③动手操作成果 ④表达与交流
对体现中学劳技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1)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具有学习价值 ①有利于学生学习劳动技能,提高实践的能力。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2)课堂教学结构设计
①突出实践性,“做中学”。
②教师讲解、示范与学生实践时间比例适当。③强调安全,有安全措施。(3)技术操作能力的培养
①识图(制图)、材料加工、组装、调试(修饰)的能力有提高。②使用工具安全、正确、协调。对体现中小学体育学科特色的四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⑴讲解与示范及保护与帮助
①讲解应简明扼要,重点突出,难点明确。示范位置正确,动作准确、美观,节奏感强。讲解与示范的针对性强,时机合理,效果好。
②从学生练习心理、安全和效果出发,练习时既要保护,又要帮助学生。方法正确,时机适宜。
⑵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
根据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预防与纠正错误,防止错误动作的产生,加速学生掌握运动技能。
⑶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
根据学生生理与心理特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练习密度和运动负荷适宜,符合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⑷场地器材的布置与使用
符合实用、安全、整洁、合理的要求,有利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
体现中小学音乐学科特色的三个评价要点的特征描述
⑴音乐音响活动的指导 ①活动的时间比例恰当 ②活动的种类选择合理 ③活动的艺术效果理想 ⑵音乐听觉能力的培养 ①听觉判断及时准确 ②听觉训练巧妙得法 ③听觉能力有所提高 ⑶音乐审美情感的激发 ①情感体验的状态积极 ②情感表现的形象生动
第三篇:西关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西关中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新课程理念和学科课程标准为导向,坚持教育创新,通过对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行为,指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促进我校教师成长与发展,为造就一支师德高尚、教学技术精良的教师队伍,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评价的主要原则
1.以国家课程标准对各学科、各学段的教学要求为依据,体现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不同要求。
2.注重学生的学习成果,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通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不断提升教师的思想素质和专业素养,使教师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个性和教学风格。
4.注重评价的可信度,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关注教师的起点,体现出教师成长、发展的过程;尊重客观事实,切忌主观武断;采取多元评价的方式,及时回馈评价信息,允许教师有不同意见。
三、教学评价的内容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内容分为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和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具体要求是:
1.紧扣教学内容设定教学目标,体现《课程标准》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基本要求。
2.有效地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对教学过程进行合理调控与优化,尽可能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3.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氛围。
4.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动口、动脑、动手,学到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使教学效益最大化。
四、教学评价的方式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师成长的发展性评价,强调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反思,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评价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教师的综合素质,关注教师个体的差异,通过教师的自评及同事、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方式,多渠道收集体现教师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的实证和数据,对教师进行全面评价,促进教师素质的自我提升和完善。
1.自评。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进行反思:教学设计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是否科学、有序地组织、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等。自评应注意教学个性(风格)的自我评价与反思,特别要突出帮助学生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的方法的反思。
2.互评。听课的同事对执教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评价:主要从教学目标、教学行为、学习方式及教学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
3.他评。教学管理者、学生、家长对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评价:包括教学能否激发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哪些收获,教学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等。
课堂教学评价工具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附后)。
五、课堂教学评价结果及运用
1.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分为A、B、C、D四个等级。A等:优秀;B等:良好;C等:一般;D等:不合格。
2.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它重视被评价者的起点与发展过程,重视被评价者的差异及发展的多样性,并根据评价的结果进行回馈,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从这一理念出发,评价中应鼓励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评价的结果主要用来进行纵向比较,让教师看到自己发展变化和成长进步的轨迹。
3.评价结果除了提供给教师本人参考外,也可作为教师业绩评价的重要依据之一,由学校教师评价工作小组核定后,进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职称评定、晋级和评先、评优的参考。
附:
初中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南宁市中小学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表
学校:年级:班别:学科:教学内容:任课教师:
总分合计:评分等级:评 分 人:日期:200年月日 附: 分数与等级的比照
— 85分:优秀;84 — 75分:良好;74 — 60分:一般;59分以下:不合格。
第四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学习心得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学习心得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教改理念,强调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每一个学生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关注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发展中的需要,突出评价的激励与调控的功能,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促进其不断进步,实现自身价值。自从参加《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培训以来,我一直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业务,以更好地投身到教学实践中。下面我就新课程下,课堂教学评价中需要重点关注的几个问题谈谈看法。
一、关注教师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教材是教师教学的唯一依据和资源,课堂上,教师只是依据教材传授知识。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选择和处理教学内容时,要多方面地开发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除了教材,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是一种资源。一堂课的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整合。因此,在课堂评价时要关注教师在教学时,是单纯教教材,还是以教材为主线,科学、有机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二、关注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
新课程要求教师必须培养和增强新的课程意识,转变传统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进行教学改革,打破积习已久的教学习惯,自主寻求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并促使学生由单向思维转化为多向发散性思维,实现对课程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因此,在课堂教学评价上,要关注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是否尊重和信任学生,是否创设了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同时关注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符合教学内容、适合教学对象的需要。
三、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焦点。传统的学习方式忽视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独立性,其结果是,学生虽有很强的认知能力,却不能在真实情境中灵活运用知识。因此,课堂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的转变,比如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情绪状态等等,使得师生之间有较多的信息交流和信息反馈,学生能自我控制与调节学习的情绪,从而得到意外的收获。
四、关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影响学生个性成长的重要因素。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这种评价一定是以对学生真诚的爱为基本出发点,以激励性为基本表达方式,以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为最终目的。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表现为一些鉴定性的语言式的评价,更多的应是教师的一种手势、一个眼神、一种默许、一种认可、一种赞同、一个微笑,等等,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提高自我发展的信心。我相信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课堂教学的评价形式和方法会不断发展,会最终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五篇: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
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是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的保证。为了使我市广大教师在课程改革中有一个“路标”,使课堂教学尽快与新课程改革相适应,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特修定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望广大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再提改进意见。
一、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理念
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学习状态评价课堂教学,即以“学”评“教”是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改革的核心理念。新课程课堂教学应从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和有效性,从学生在课堂上的认知、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发展程度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师教学基本功情况,具体表现在学生课堂中呈现的参与交往状态、思维状态和学习达成状态。
二、新课程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操作说明(-)参与交往及思维状态状态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交往的课堂,就谈不上是有效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既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的氛围,又要为每个学生创设能够充分参与学习和表现自己的机会,使知识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在教学中应该尽可能的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使学生始终处于积极思考、积极参与的学习状态。
(1)师生、生生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平等。每个学生在集体中都能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对于每个学生提出或回答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对错,都能够得到同样的尊重与正确的回应;每个人在集体中都能感受到别人的重视、关心和支持,没有出现个别学生被冷落、歧视、讽刺、讥笑的现象。
(2)学生对学习感兴趣,全员、全程参与各项学习活动。
学生对所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感到兴奋、愉悦,上课时注意力始终比较集中,表现出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能保持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学生全员、全程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只通过少数学生的发言来维持师生之间的交往。
(3)课堂上有丰富、和谐、多向、有效的信息交流活动
在学习活动中,每个学生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与任务,有合理的分工和愉快的合作,有表达个人意见、展示个人才能的时间和空间,能够充分调动手、眼、口、脑等多种感觉器官,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整个学习进程活而不乱、紧张有序。(4)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学生和教材之间围绕学习目标对问题进行有效的分析与讨论
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善于分析问题,在分析讨论中大胆质疑,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有层次、有条理的展开,不出现偏离学习目标,只追求形式上的热闹,而造成无效学习的现象。
(5)学生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发现、提出问题
课堂上出现了适当的疑难情境,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类比、自主学习、相互讨论、实践操作等多种方式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发现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找到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借助旧知识的迁移作用学习新知识。
(6)有的学生能出色地参与“教”的活动,课堂上出现了生动有效地“兵教兵”场面
这里指课堂上出现了较高水平的参与状态,有的学生能够在对所学知识内化的基础上,充当“小先生”参与“教”的活动,课堂上出现了生动有效地“兵教兵”场面。
(二)学习达成状态
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参与交往、积极思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并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动力。学生课堂学习效率高,课容量适当、知识掌握好,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
(1)90%以上的学生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的见解,踊跃发言,认真读书、书写或做实验
学生总体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和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倾听老师或同学的见解,踊跃发言,认真读书、书写或做实验,学习方法得当,完成课堂练习。
(2)学生在课堂上学会了必要的基础知识,每个学生都能用不同的方式再现所学的基础知识
一节课下来,与上课前相比学生有了变化,基本掌握了教学目标要求的基础知识,每个学生能用自己的方式不同程度的再现所学的基础知识。
(3)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了有效的训练,90%以上的学生按要求完成了基本训练(实验)内容
为巩固所学知识,课堂上对学生的训练体现了分层要求,90%以上的学生按教学目标要求当堂完成了基本的训练(实验)内容,形成了一定的技能。
(4)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其他方式、方法对所学知识以及蕴涵其中的思想方法进行不同层次的梳理、归纳、表述,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定的问题,获得了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5)课堂上学困学生得到了适当的帮助,有所进步
课堂上学困学生得到了有效的指导和帮助,有发表见解、板演、提出问题的机会,学习动机被有效的激发,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和进步愿望。
(6)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课已完成,意未尽的感人场面
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生命的涌动与激情,焕发了活力,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喜悦和成功的体验——感到自己“行”,出现了没学够,下课后还不愿离去的现象。
(三)教师行为状态
教师的基本素质、基本功情况是通过课堂教学行为展现出来的,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教师的行为决定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了学生对知识的兴趣。(1)语言准确、生动、简洁,贴近学生实际 课堂上教师必须对自己的语言进行认真推敲,尽量缩短讲解的时间,像读题、读课文等能让学生做的事情要尽量激发学生自主完成,语言要准确、生动、简洁,贴近学生,不出现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枯燥乏味的现象。
(2)板书简洁工整,有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具和学具 教师的板书应该是为了展示知识线索,使学生便于回顾整节课的内容,使新知识纳入知识系统,教师板书过多也是浪费课堂时间的因素之一,所以板书要简洁、工整、科学合理;现代教育技术永远是提高教学效率和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辅助工具,它不能代替教师合理的板书,现代教育技术及直观教具、学具的使用要有实效。(3)专业知识扎实,引导学生探究知识及实验操作的过程准确无误
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有灵活处理知识的能力,上课时在知识的讲解、对学生回答问题的分析以及引导学生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无科学性错误。实验操作及指导准确无误。
(4)三维目标定位准确,教学设计合理,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教师在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基础上,确立与学生实际相适应的三维目标,灵活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材处理、情境创设及过程设计构思合理,能结合学生实际灵活使用教材。
(5)了解学生,课容量及难度适当,基本体现分层教学要求,灵活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
教师了解学生,课前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到位,课容量及难度安排适当,能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基本体现分层教学要求,正确处理课前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关系,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根据实际情况活用教案,灵活处理问题。
(6)课堂教学体现课题研究及校本教研过程及成果,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教学效果好。
积极参与课题研究及校本教研活动,课堂教学体现课题研究(校本教研)成果,形成了与研究课题(小问题)相关的课堂教学风格,在教学结构设计、教学方法、学法指导、媒体运用等方面凸显特色,教学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