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生物复习方法指导
高中生物复习方法指导
现在已经到了高三的第一轮复习了,如何再复习中快速提高高中生物的成绩,是一个难题,下面是有关生物的复习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学习。
1.仔细了解课本内容,理解和记忆基本概念。
(1)根据每单元的学习目标,联系各个概念进行学习。
(2)不要只记忆核心事项,要一步一步进行深入的学习。
(3)要正确把握课本上的图像、表格、相片所表示的意思。
2.把所学的内容跟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理解。
3.把日常用语和科学用语互做比较,确实理解整理后再记忆。
4.把内容用图或表格表述后,再进行整理和理解。
5.实验整理以后跟概念联系起来理解。(把握实验目的,把结果跟自己的想法做比较,找出差距,并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
6.以学习资料的解释部分和习题集的整理部分为中心进行记忆。
7.根据内容用不同方法记忆。
(1)把所学的内容联系起来整理进行记忆。把想起来的主题不管顺序先随便记下来。把中心主题写在中间位置。按照知识间的相互关系用线或图连接起来完成地图。
(2)利用对自己有特别意义或特殊意思的词进行记忆。
(3)同时使用眼睛、手和嘴、耳朵记忆。
8.不懂的题必须解决。(先给自己提问,把握自己具体不懂哪部分后再请教其他人。)
9.通过解题确认所学内容。
(1)整理做错的题,下次考试前重点复习。
(2)不太明白的题查课本和学习资料弄清楚。
(3)以基本题——中等难度题——难题的顺序做题,理解内容。
10. 时间比较宽松的时候,如假期可先从自己感兴趣的部分开始重点学习。(相联系的部分也能培养兴趣)
第二篇:浅谈高中生物复习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复习的内容多,为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发挥其复习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收到较好的复习效果,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浅谈高中生物复习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谈高中生物复习方法
一.结合教材图文,归纳要点,突出重点。
对于教材内容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因为每本教材中都有重要的章,每章甚至每节中,都有重点内容,这些内容是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必须重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正确理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的基础上,及时总结归纳教材的要点重点,要求学生能根据要点把所要复习的内容展开复习,不一定每次复习都要阅读全教材,只需阅读要点、掌握重点就可以了,这样可以节约时间,提高复习效率。例如复习《呼吸作用》一节时要求学生把课本中的“呼吸作用过程图解”不仅要记住,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呼吸作用的每个过程,并且能复述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这种结合图文展开复习,不但复习了教材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掌握的知识比较牢固。
二、重视“双基”复习,构建学科内知识网络
生物学科应把精力放在“双基”教学和能力培养上。因此,第一,注重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复习,充分使用好能体现生物学学科特点的“双基”题。通过“双基”题的训练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查缺补漏,以扎实的“双基”教学使学生打好牢固的基础。第二,加强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中得出结论显然不是最主要的,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过程才是至关重要的。可采取有序的多种课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理解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第三,注重生物学科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内综合知识网络。在教学中将生物学科内的知识依据其内在联系加以综合,帮助学生逐步建立起一个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再由面到体的生物知识网络体系。
三、让学生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
复习课内容对学生来说已失去新鲜感,甚至认为已全部掌握,因而往往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失去对知识的进一步渴求。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求知欲,我尝试变换课的结构,让学主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每堂课开始五分钟,让学生上讲台讲解和复述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上台的学生讲解不当之处,其余学生可随时提出疑问和修改补充;然后教师再将本节课所需复习的基本知识点有重点地进行点拨,让学生明确疏漏和不足之处,以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的知识网络。这样既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进一步巩固所学基本知识,又可以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这一活动的开展,将会使学生上台讲解的系统性越来越强,不仅能够较系统地复述基本知识,而且还能做些归纳,深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短短五分钟,能促使学生在课外刻苦钻研,网罗信息,勇于实践,积极为课堂上上讲台演说准备素材,还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总之,让学生课前演讲进行复习导入,能很好地恢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复习课真正形成巩固、提高、拓展的崭新局面。
高考生物复习备考建议
1、全面复习,把握主干知识,构建知识网络,建立前后知识联系?
由于生物课有三本教材,信息量大造成复习难度大。若能在学习过程中,把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建立前后知识联系,将有助于学生扎实地掌握各个知识点,有助于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能快速、准确地提取到有关的知识,并有助于他们形成学科能力。因此,老师在生物学教学过程中,必须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方法,使学生学会把所学的生物学概念、原理、规律、方法等知识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构建成知识网络。在第二轮复习当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时间,让他们自己来梳理所学生物知识的联系并建立起自己的知识网络。?
在网络中的知识不是一盘散沙,而是一个相互间具有清晰逻辑关系的整体,其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特定的位置,从而使大脑对知识的提取、应用变得较为容易。每个知识点都可以通过不同的连线与其他多个知识点相联系(如由叶绿体可联想到色素的种类、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光合作用的过程等),同时两个知识点之间也可以有多种联结方式(如叶绿体和线粒体,既可以通过“都含DNA和RNA”联结,也可以通过“都能产生ATP”联结,或通过“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机物的合成和分解”等联结)。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新的知识源源不断地补充到原来的网络中,使网络中的知识点不断增加,知识点间的联系更广泛、更优化。?
2、提高学生实验设计和动手实验能力?
生物学本身就是一门实验性的科学,因此生物实验一直是生物学高考试题中必考的内容,近几年的高考理综测试题中,生物部分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即第Ⅱ卷中必有一道生物实验题,主要包括观察实验、实验分析和设计实验等形式。每年在高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分数比值都相当大,而且考生在此失分也比较多。由此反映出:在教学过程中,实验还是比较薄弱的。?
所以要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析、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本项能力要求,实际包含三层含义:一是理解教材中实验和实习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二是要求考生能利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实验思想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三是具有开放性的考查实验思路和实验方案的设计能力。?
另外,纵观近几年高考理综试题,生物部分实验试题的分值逐年提高,生物实验试题已不仅仅限于教材中的实验,由于素材来自生活、生产和高新科技,其特点是具有广泛性、新颖性,这主要是对学生实验理念和实验能力的测试。所以在平时复习实验的过程中,还要理解实验程序,分析实验中每一步骤的作用,以及各步骤之间的联系,从中学时就会研究事物、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要善于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并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通过实验能力的培养,形成善于开展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
3、提高知识应用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考纲中要求能应用学过的知识和术语,正确阐述基本的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生活、生产、科学技术发展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些相关生物学问题。因此老师在复习过程中需收集些相关素材,让学生按能力要求分层训练。?
4、关注社会热点,收集近年来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材料
《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关注“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相关重大热点问题”。这些热点或者说是人们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都是联系生活、生产、社会、自然和前沿科学实际等社会发展中的新问题,自然科学进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这些问题一直是近几年来高考命题素材的热点,对于这些热点问题要理性看待。试题素材框架几乎就是用这些问题打造的。“处处留心皆学问”,学生平时就要注意多从各种报刊、杂志及电视网络上收集近来生命科学发展中的热点材料,以备在高考中出现。
5、注重知识小结?
有很多学生在复习中高密度的做大量练习题,却很少停下来做一些有效的小结。其实小结非常重要。通过小结,学生可以发现做题规律和技巧,可以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缺陷,从而能及时查漏补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高考生物第三轮复习方法
1.回归课本,梳理基础知识。高考题目年年都有变化,但考查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灵活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一直都没有变化。学过的知识究竟有哪些?这就需要大家按照《考试大纲》中的知识体系把散落在课本中的知识的框架整理清楚。
2.看纠错本。检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失误,找到自己知识的漏洞,思维方式的偏差,解题规范的疏漏,错误集中的点作为训练重点,有目的的精选一些材料进行训练,不让同样的错误在高考中重现。
3.加强记忆。对于生物学的学习来说,仅有对知识的理解是不够的,大家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记忆。复习的最后阶段,大家一定要注意记牢课本中的一些重要结论。
4.选做真题。在冲刺阶段,大家一定要正确处理研究高考试卷与选做模拟卷的关系。两类卷相比,前者由专家命题,科学性问间联系欠紧密;前者答案紧扣题意,应用双基分析问题既全面又突出重点、逻辑性强,后者科学性较差。如客观题:前者难度适中,规范性强,后者或过难或过易,不一定都非常规范;主观题:前者设问角度巧妙、设问间联系密切,后者有的设问常常过于直白、设后者有的过于庞杂,主次不分、有的扣题不紧且有疏漏。这一阶段,大家应慎选或不再做新的模拟题,但应该选做一些近3年的高考真题,以便进一步明确高考题目的命题思路和方式,也可以检测一下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在审题、解题的能力方面是否还有欠缺,方便最后的复习巩固。
5.调整状态,进入考试时间。建议大家在复习时要看练结合。可以把做真题的时间放在与高考理科综合或者生物科同步的时间去做。这样除了可以保持高考复习所需要的训练量,还可以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保证高考时良好的精神状态。看纠错本的时候,也要注意不仅仅是用眼去看,必须随时记录一些感想、体会,思考自己当初出现问题的原因,必要的时候还要回归课本,澄清一些概念。高考虽然迫在眉睫,但复习仍需贴近考纲、教材和自己的实际。只有扎实灵活,科学得法,冲刺就能事半功倍,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三篇:中考总复习方法指导
学生的中考总复习方法指导
(2010-04-11 07:59:27)转载 标签: 分类:他山之石
考研 教育 中考 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
研究研究样题考什么,看一看这些会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在薄弱环节下功夫,对不会的重点突击。
数学:规律意识类试题将成主流。将会事半功倍。
中考数学命题“抓基础,重过程,渗透思想,突出能力,强调应用,着重创新”的指导思想不会改变。试题立足于学生发展,考查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以及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的考查。通过科学地设置开放性试题、动态探究性试题、阅读理解题等新题型,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的考查,加强对数学活动、数学知识发生过程的考查。
目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命题新特点主要有:
(1)在数与代数式领域中,规律意识类试题将成为主流。规律意识类试题有助于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进行自觉的探索,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代数式的意义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近年来,规律意识类试题在各地中考数学试题中都有体现。
(2)在几何证明的领域中,试题难度降低,将从以往的论证为主转向发现、猜测和探究为主。让学生从常见的几何图形中提出问题,并通过对问题的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代数方面,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日渐普及,运算能力的要求有所降低,尤其是一些较为繁、难的计算题目没有出现,中考数学试题的计算量都很小,这也是中考命题的一个趋势。
(3)考查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试题将成为命题的方向。开放性、探究性试题有利于考查学生的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增加创新题型,突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成为最具热点的问题之一。(4)关注实际生活,重视课题学习。近年来,许多试题都不是局限于对知识本身的考查,而是重在创设一个新颖的情境,考查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用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复习以教科书为蓝本,几点建议:
1、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方法的巩固和提高。
尽管近年来中考数学有许多新题型,但所占分值比例较大的仍然是传统的基本问题。在备战中考的第一阶段,应以教科书为蓝本。特别是对基础题的复习,应该通过典型例题、习题的变式复习达成目标。
2、重视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的活动,通过比较、分析、归纳、类比、抽象等思维过程,完成知识的猜想和证明。这样既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学习到创造的策略和方法。
3、加强模拟练习,强化对知识的掌握和答题速度、节奏、经验等方面的积累训练,训练考试能力。
有的学生平时成绩很好,但考试时发挥不出来,这个问题可通过加强训练来解决。用与中考试卷结构相同的试卷进行模拟训练,在复习中要注意规范训练,严格按照中考要求答题,按标准格式答题,纠正答题过程中的不良习惯。
4、正确对待新课标删减的内容。
一方面,新课程标准删去了利用弦切角定理、相交弦定理和切割线定理进行有关的证明;相应地,平面几何试题转而考查学生对几何事实的理解和合理的推理能力,明显地降低了几何试题的难度。另一方面,代数中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专项考查削弱了,只要求解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但知识点可以减少,思想方法并没有减少,同学们应正确对待。
数学新课标与原来义务教育时的教学大纲相比,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今年的中考必然会加强这些方面的分量,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第一,从试题的题型来看,总题量减少,主要是减少了客观性试题中选择题的题量,但主观性试题的题量有所增加,以此能更好地考查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和利用数学语言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
第二,从各知识板块所占比例来看,将《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运用》单独列成一个知识领域,明显地增加了这两块内容的分量,从中也可以看出,实用性、综合性将是今年命题的方向;
很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在复习过程中,必须改变忽视统计内容的错误观念,加强从图、表、文字等题设条件中,通过准确阅读信息,进行去伪存真的信息筛选、整理的训练,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
第三,从考试目标来看,在《空间与图形》这一知识领域中,降低了几何证明的要求,而增加了《尺规作图》、《视图与投影》、《图形与变换》等需要动手操作的内容,以此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解题要有思路
下面举例讲讲解题思路。
例:通过实验研究,专家们发现:一个会场听众听讲的注意力指标数是随着演讲者演讲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演讲开始时,听众的兴趣激增,中间有一段时间,听众的兴趣保持平稳的状态,随后开始分散。听众注意力指标数y随时间x(分钟)变化的函数图像如下图所示(y越大表示听众注意力越集中)。当 0≤x≤10时,图像是抛物线的一部分,当10≤x≤20和20≤x≤40时,图像是线段。
(1)当0≤x≤10时,求注意力指标数y与时间x的函数关系式;
(2)王标同学竞选学生会干部需要演讲24分钟,问他能否经过适当安排,使听众在听他的演讲时,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若能,请写出他安排的时间段;若不能,也请说明理由。
分析:这是一道结合实际情境的函数阅读题,联系生活实际,强化数学的应用意识是新课标的最大改革之处,必然是中考的重点。而且这类试题不仅联系实际,更能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观察分析能力、抽象概括能力等各种能力,因此成为近几年中考的热点。
本题要求学生根据函数图像对数据作出分析与计算,主要考查的数学知识是函数的相关知识,比如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图像上点的横、纵坐标的意义等。
虽然知识点很基础,但是本题的得分并不高。一方面学生对题意理解不清,无法理解条件中“24分钟”、“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的含义,不能正确应用到分段函数中;另一方面(2)问中“注意力的指标数都不低于36”写成“y≥36”后,计算也遇到了困难,许多学生不会求解相应的不等式,其实如能结合图形,把y≥36转化为函数图像上的点的纵坐标何时不小于36,问题就很容易解决。
在解此类问题时,首先一定要认真阅读、理清材料的脉络,然后再寻找数量之间的关系,并建立恰当的数学模型(如方程、不等式,函数),在复习中必须改变只重形式题、证明题,忽视实际情景的状况,加强解实际问题的适当训练。
此外,开放题、探究题等等题型都是必须要掌握的,限于篇幅就不讲了。只要我们在中考前的冲刺阶段,严格按照《考试实施细则》、紧密依靠课本、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练习,夯实基础,重视能力,每一位考生都一定能在今年数学中考中取得优良成绩。
初三中考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在短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复习的效率和质量,是每位初三学生所关心的。为此,针对数学中考总复习,我谈一些自己的想法,供大家参考。
防止走偏(一)研读《命题细则》,数学中考,会延续这几年的命题思路,重视从整体上把握数学,灵活应用数学,重应用、重能力、重创新,实现和新课程标准的无痕迹的“软对接”。在整个总复习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细则》和样卷,反思自己的复习内容,防止走偏,随时、及时调整复习的方向。不留隐患
(二)梳理概念,夯实基础,形成结构
在中考总复习时,一定要归纳和梳理教材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数学≠做题,千万不要忽视最基本的概念、公理、定理和公式的记忆和辨析。特别是选择题,要靠清晰的概念来明辨对错,如果概念不清就会感觉模棱两可,最终造成误选。因此,要把教材中的概念整理出来,对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彻底搞清,不留隐患。有的同学恰恰在这方面不注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虽然教材中没有专门的章节介绍,但却渗透在初中三年数学的全过程之中,是以数学知识为载体的更高层次的数学。近几年杭州市数学中考试题非常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考查,包括:数形结合思想、函数与方程思想、转化思想、类比联想类比归纳的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统计思想和换元法、配方法、待定系数法、消元法、降次法、参数法、构造法等。
忽视数学思想方法的复习和整理,这是很多同学复习中成绩总是上不来的根本原因之一。同学们在总复习时,应该对每一种思想方法的实质,它所适用的题型,包括解题的步骤都要熟练掌握。
联系现实(四)综合运用知识,提高自身各种能力
初中数学能力层面上主要考查:数感和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初步的推理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中考将更重视对数学与现实联系的考察,关注对获取数学信息能力,数学交流能力,以及“用数学”,“做数学”的意识的考察,开放型、应用型、信息获取型、实际操作型、规律探索型等新问题可能出现更多,对能力有更高的要求。平时做题时应做到深刻理解知识本质,加强审题能力的锻炼,适当练习热点题型,才能做到变更命题的表达形式后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复习过程中要特别注重反思总结,如复习的经验教训,解题的心得体会等等。编制错题集深入纠错,是被很多同学证明行之有效的复习方法。把你历次考试,特别是初三下学期来的重要考试、模拟考试中不会做的题、做错了的题进行认真的分析,查找原因,改正错误,可以将试卷进行重新剪贴、分类对比,从中发现自己复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对其中那些反复出错的问题可以考虑再做一遍,以绝后患。在中考前,特别是临考的前几天就不必系统地对每门课再复习了。
老师在课堂上讲的都是中考最重要的东西,最基础的东西,充分利用这45分钟,就是把中考最重要、最基础的东西抓住了。
教师的中考总复习通常会分为三个阶段:全面基础复习、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阶段。第一阶段的目标是夯实基础,必须全面复习,练习要覆盖所有的考点,落实双基;第二阶段侧重于重点和难点的复习,强化能力和数学思想方法;第三阶段主要是进行适应性训练,避开难度过大的问题,增强自信。同学们应明确每一阶段的重点,掌握复习节奏与进度,配合好教师,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语文
现在训练“审题能力”:拿到一道题,先思考它要考你什么,再思考你要答什么
语文:每一道题都有“考查点”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关键,语文是中考的第一门学科,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在中考总复习阶段,我们发现学生同样用功,但收效却各不相同。究其原因,有的学生把复习重心仅仅放在搜集各种资料,做大量模拟试题上,结果事倍功半。
分析以往中考和模拟测试题,其实丢分的原因通常不在知识积累上,而在不清楚“考查点”:某道题究竟要考什么,自己要答什么,怎样答才合乎要求。我们认为比较好的做法是:
一、明确“考查点”,探索解题思路。
复习时要十分清楚中考“考查点”,每做一次练习,都要清楚这次训练和《考试说明》中哪一部分有关系,弄清楚中考语文的试卷结构,清楚每一部分的考查重点,清楚每一道题的“考查点”。也就是经常问问自己这道题考查什么,进而想一想针对这样的“考查点”,相应的解题思路是什么,解答的要求是什么,避免出现的问题是什么。
一定要把自己的复习与《考纲》联系起来,自觉地把每一次解题过程和“考查点”联系起来。经过训练就会形成这种能力,在见到一道考题时就容易做到“第一反应迅速到位”,并且在解题过程中借助以往对应考点的解题思路来推知未知。尤其是在中考复习的最后阶段,能够既“学”又“思”,就能不“惘”不 “殆”。
例如课外文言文的考查,是以课内文言文阅读为基础的,它是课内文言文学习的延伸和扩展,是课内知识在新的语言环境中的再现。我们要把课本上的文言文读熟、读懂,最好能达到看到一个文言实词就能想起在哪篇文章接触过的程度。与此同时,选取一些浅显的课外文言百字短文作训练。
特别要关注《考纲》中新的“考查点”,研究新试题的特点,针对性地设计一些训练来提高自己做这类试题的能力,从而有效提高复习实效。如今年的“古诗鉴赏”内容,其实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复习中可借鉴其复习方法。
注意你的“失分点”
二、关注“失分点”,制定“个性化复习方案”。
我们平时的语文复习,基本上是按照学校统一的复习计划进行。临近中考,还应该根据自己经常的“失分点”,有针对性地复习。
如把自己平时做过的若干卷子作一番分析,找出自己丢分频率较高的类型题,进行重点突破。如果觉得自己平时在现代文阅读上丢分较多,就重点突破现代文阅读,通过多做几次现代文阅读训练,摸清自己解题思路上存在的问题,积累一些解题经验,增强阅读题突破。
又如作文,平时我们训练的重点往往在怎样打开作文思路上,这无疑是有道理的。但是,如果我们忽视了减少“失分点”,也会让成绩在一点一滴中流失:有的同学不注意作文试题是否有“自拟题目”的要求,造成丢分;有的同学无视作文的字数要求,结果被扣字数分;有的同学不注意作文的卷面要求,字写得让阅卷教师看不清楚,会大大影响作文成绩。这些看似小问题,其实中考无小事,这里丢一点那里丢一点,就会发生“木桶效应”,导致成绩上不去。
中考在即,我们应该找到能够收到最大实效的复习领域,在这些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三、重视心理训练。
中考复习训练不要只关注解题训练,还要重视心理训练。临近中考,有些同学可能会产生一种焦虑心态,这个时候,要多给自己发出一些正面的暗示:“工夫不负苦心人”“中考和平时的考试没什么大的区别,只要正常发挥就可以了”等等,从而稳定学情绪,增强信心。
“夫战,勇气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语文:鉴赏,就是去判断每一首诗歌的情感
词语配对用,信息要筛选逻辑分析和意境分析都要会
从历年中考及近阶段模拟考试情况看,学生在语文考试中表现出的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如下:
基础题:缺少语境分析意识。
阅读题:信息筛选不准确,概括不完整。
诗歌鉴赏题:分析鉴赏能力薄弱。
写作题:审题立意能力薄弱。
解题过程分析:
(1)分析语境:与选项对应的词语是“愿望”一词。(2)理解词语含义:“怀抱”意为“心中装有”,“拥抱”意为“搂抱”。(3)在理解词义基础上确定两者的不同点。(4)确定答案:与“愿望”一词搭配的宜为“怀抱”一词。同理,与“精神食粮”搭配的宜为“滋养”,与“身心发展”搭配的宜为“健全”。
得分要领:先选择有把握的两项,再用第三项作为验证,提高选择的准确性。如:先确定“怀抱”和“滋养”两个选项,初步确定答案为“C”选项,然后用“健全”一词作为验证。现代文阅读:准确筛选信息
试题分析:“两个人的谎言”具体含义是什么?
考查要点:重要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
易犯错误原因分析:信息筛选不准确,表述不够简洁扼要。
解题过程分析:
(1)确定阅读范围。词语的具体含义往往在上下文中可以找到。只要确定阅读范围,找准相关句子,进行一定的改造即可。解答该问,在第三段中找到“女生手背上居然在流血”,“是他,不小心用纸划的”两句。
(2)改造筛选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谎言”是指“男生不小心用纸划破了女生的手”。得分要领:在上下文中找到与“重要词语”内容相一致的词语或句子,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情感
试题分析: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考查要点:分析诗歌表现的思想感情。
易犯错误原因分析:分析能力薄弱,概括不完整。
解题过程分析:
(1)筛选关键语句。抓住“始盛开”三字。(2)分析意境。在分析关键句子基础上,思维层层推进。通过分析,得出结论:在“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情况下,山寺桃花盛开时间之晚,表现了作者在不经意间发现山寺桃花的“惊喜”之情。用同样的方法,发现:作者在意境描写之后,紧接着在抒情句中用一个“恨” 字流露了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答案:表达了作者发现桃花的惊喜之情,以及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得分要领:从意境分析和抒情句中分析思想感情。
写作:注意审题立意
试题分析:以“收获”为话题,写一篇话题作文。
易犯错误原因分析:审题立意不到位。
解题过程分析:(1)分析材料,审清话题内涵。概括材料,分析得知:男孩幻想下一个蘑菇会比前一个蘑菇大,于是一路丢弃,最终一无所获;(2)确定角度:可以从“过程”与“结果”关系等角度阐述话题“收获”的内涵。(3)用相应的材料表述自己对话题的见解。得分要领:审题立意为先,相应材料紧跟。
语文:重文本•重语言•重表述
洋溢人文精神•细节决定成败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中考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对中考的特点和难点进行分析,并相应地运用策略,各个击破。
1.突出能力考核。
试题材料以课外为主,重在考查语文能力。材料完全出自课内,只有辨认字音和名句默写,各3分;课内外结合的,也只有辨析别字(3分)、成语使用(3分)和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理解(4分)。其余均来自课外。
语言运用的考查要点为字音辨认、别字辨析、词语选用、成语使用、句子连贯、标点运用、名句默写、关联词填空、语病修改、句子仿写。重双基、重积累、重运用、重综合。现代文阅读的考查要点为筛选重要信息、理解词句含义、概括内容要点、归纳文章中心、分析写法作用、评述作者观点。重文本、重语言、重整体、重表述。
2.洋溢人文精神。
无论是现代文阅读还是文言文阅读,都非常强调和突出人文精神,2005年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井绳》,写父亲“打捞水中的月亮”的事,强调人要有美好的精神向往,要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从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享受的角度命题。科技文《“神木”的奥秘》,科学家用现代科学技术解开神木之谜,从科普知识、科学认识、科学态度的角度命题。文言文阅读《墨翁传》,写墨翁临财不拘,洁身自好,鞭挞弄虚作假、追名逐利,赞赏洁身自好,讲究道德品质。无一不洋溢着人文的关怀。近几年考试难点分析 从近几年阅卷的结果来看,在语文知识运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和作文四大块内容中,失分率比较高的是现代文阅读,其中的词语筛选、要点概括、写法分析、观点评述等题,得分率最低;失分率次高的文言文阅读中,虚词理解、文意理解,得分率比较低;而平均得分率比较高的语文知识运用题中,标点运用、语病修改又是其中失分率最高的两题。
主要问题:
1.基础不够扎实。比如“语言运用”块,常用标点符号的使用和常见病句的类型,有的同学没有掌握,在判断和改错的时候,自然就不够敏感,往往发生错误。再如常见文言文虚词的用法,也需要扎实地掌握,才能正确地翻译和判断。对这类题目的内容,该整理的整理,该归类的归类,亲自动手,动手就是复习、巩固的过程。
2.忽略语境的提示。语文材料的特点是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语境的暗示作用对成语运用、句子连贯、仿句写作、虚词理解等,都有积极的提示作用,可是有的同学却往往忽略语境的提示,在答题时常常抓不住主要内容,出现偏题情况。对此,我们要善于正确理解、分析具体语境,从语境中把握题目要领,找到问题答案。
3.忽视文章主题的存在,这是阅读扣分的主要原因。对此,我们除了要具有原文意识和主题意识外,还得有主题意识,就是要了解每一道题的分析都要和主题联系起来,这样的思考才有的放矢,才不会偏离文本。首先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其次,应当注意挖掘文章的主旨,如散文阅读,应特别注意文章的题目和议论抒情性文字的提示。
4.转述概括能力较弱,表述不够规范。常见情况一是要点缺失,应当注意对阅读的整体把握。二是表述不规范,应当注意阅读表述的要求,如是要求 “分点概括”,还是要求“用原文阐述”;有的题型如观点评述题,往往要求结合原文评述,可是这个要求却往往被学生忽略;另外表述应尽量避免繁琐,力求简洁明了。
复习的相应策略
1.时间控制策略。
“语文知识运用”这块内容,虽然分值不大,但却有相当多的一部分记忆的内容,这块内容虽然不能决定差距,但如果不把握,就会和其他同学拉开差距,所以应尽量争取掌握。在掌握这块内容时,推荐大家从认知规律着手来进行复习。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报酬递减率”的规律,记忆的内容如果在第6天和第14天再次得到强化,人脑往往就不再忘记,或者忘记得比较少。所以在这部分内容的掌握时,应注意控制好复习的间隔时间。
2.“少就是多”策略。
3.合作商讨的策略。教师应该成为你最有价值的合作伙伴,同学应该成为你最方便的合作伙伴,相互商讨,有助于发现典型问题,对彼此的积累和掌握都有好处,信任和合作,将使你获得双赢的学习效果。
4.细节决定成败——写作提高的策略。
写作宜从小处、细处着眼,小题大做,以小见大。语言要生动,也要注意细微处的描述,运用多种描写,包括细节描写,是提升写作分值的重要方法。
真情作文,感动阅卷老师
语文学习,重在平时的积累和领悟。很多考生在进入初三总复习阶段后,总是觉得找不到复习的头绪,无从下手。其实,只要考生在复习阶段能够突出重点,在模拟训练中强化正确的审题意识,并注重发挥自身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是完全可以提高语文成绩的。
下面是我们总结的“三轮复习法”。
第一轮:纵式复习
即分册复习。这一轮的复习目的是以教材为本,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对语文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过好课本关,掌握好课本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一轮复习时间15天左右,我们采用以下方法:大胆取舍复习内容,把每册书作为一个复习体系,按照注音、同义词辨析、成语解释、标点符号、修改病句、古诗文默写、文言文实词与虚词等分类进行复习。学生进一步明确要求,同时就这些内容会出现哪些问题及怎样应对,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和方法,用以避免盲目复习。
第二轮:横式复习
也就是以《教学指南》为复习范本,复习时间是30天左右。此轮复习是专项复习,按照《教学指南》知识点的分项进行复习,是中考复习中最关键的一轮复习。
1、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
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上的知识点多,考点也多,但只要复习到位是最有成效的。因为在第一轮的复习时已进行了分册复习,所以第二轮的复习只需将各册的知识分门别类进行训练即可。
2、阅读训练(现代文阅读与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是中考复习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通过复习学生要提高认读能力(对文字的感知认识和辨析能力),理解能力(这是阅读的核心),质疑、迁移和创新能力。
我们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研究发现:中考现代文阅读体裁以散文为主,题材丰富,意蕴深刻,强调整体感悟。《课程标准》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因而我们在复习时要让学生涉及到每一类型,但又不能面面俱到。
学生在复习时做到突出重点,抓住难点,授予方法。具体方法如下:精心选取阅读材料,主要选取意蕴深刻、对学生有情感教育作用的、能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有引导作用的文章;精心挑选问题,着重是具有层次性、能考查学生对整篇文章融合贯通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着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文言文阅读在中考命题中除了取材课内的文言词句外,还有故事性强、有一定启发意义、难度适中的课外阅读文段。在试题设计上“言”“文”并重,即既考查学生文言基础知识,也考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和把握。
近几年来,文言文的阅读开始重视对文意的理解、分析、概括、评价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阅读训练时的重点也就在这一方面。
3、作文训练
我们主要训练学生“看材料、命题目、找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解读“话题”的能力,做到能够把握“话题”的指向性,能够深入挖掘话题的内涵,进而作文可能的、可行的立意范围,然后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的经历、感悟确定具体写作框架,最后就可以沉浸其中,组织语言缀连成文。
作文贵在“真情”。尽力使文章饱含深情或充满激情,做到感动自己,感动读者!同时,我们还让学生限时作文,养成迅速作文的好习惯。
第三轮:总复习
即通过综合训练,查漏补缺,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英语
每天抽时间精做1至2篇阅读理解及完形填空; 120分的试卷预计平均分值87分
英语:最近两个月一直保持良好语境
把握题型特点,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二、复习安排三个阶段:
系统复习阶段
时值4月中旬,大多数的学校、同学已完成这一复习过程。同学们可以根据自身基础与这一阶段的复习反馈情况,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入专项复习阶段。专项复习阶段
在系统复习的基础上,把握题型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一些薄弱的、易失分的地方重点训练。
第四篇:初三英语复习方法指导
初三英语复习方法指导
对于广大的初三学生来说,中考已在慢慢走近,而随着期中考试的结束,学生们也对自己目前的英语水平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理解,认识到了自己和中考的差距。相信他们迫切需要掌握行之有效的办法,在短短的半年时间内较快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接下来,笔者就初中英语学科复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吃透现有教材
很多教师到了初三,就将重点全部放在了做练习、做试卷上,而对新课课文匆匆带过,甚至忽略不教,笔者认为这是不可取的。因为初三的课文不但题材多样,而且课文中包含了大量有用的短语和初中阶段所有的语法点,因此,学习课文的过程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都是围绕《大纲》编写,吃透一套教材,让复习在有的放矢的环境下进行。
巧过单词关
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应该做个有心人,在当前既要学好课本,丰富自己的词汇量,又要对所学词汇做一点区分。首先,对课文中出现的新单词,可以用笔在书上圈出,了解其意思和用法;其次,在《新课标》中规定达到的1800—2100个单词中,有1400—1600个是核心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熟练掌握运用的词汇。这些词汇应被视为“重中之重”,考生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而针对这些词汇,可以用荧光笔在课本上划出单词及其相关的结构,熟练掌握其用法;毕业生也可回顾近几年的中考,对已涉及的词语及其用法可用红笔在课文中以着重号划出,做到“心中有底”。相信经过以上这“三步走”的步骤,考生们对于词汇的复习应该有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吧!学习英语语法的方法
1、学习语法规则
尽管儿童没有意识的学习语法规则(subconscious learning grammar rules)而习得了母语,但大多数成年外语学习者需要理解语言的规则。因此,一定要背会、记熟语法规则。
2、善于发现自己的错误
不要等别人去指出你的语法错误,你要自己去发现它。有时,你自己发现错误比别人指出或在书上发现对你更有帮助。另外,你自己发现了错误,就会记得更牢并能很好的纠正它。
3、避免重复错误
尽量弄明白为什么你一直犯同类的错误,是因为你不很清楚这个规则,还是你根本就不理解这个规则?或者说你就没学过这个并非常用的规则,也就是说是个例外(特殊情况)。你可以多问问老师,多看看语法书和教科书,从而避免出现重复的错误。
4、通过文章学语法
学习者可以阅读大量的文章,从文章中总结语法规则和复习、巩固已学过的语法规则。
5、学语法要有耐心
尽管有些语言的语法规则比其他语言规则要简单得多,但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没有语法规则的语言,在有限的时间内不可能学习全部的规律。如果达到你不出现语法错误的程度,这需要花时间、下苦功学习外语语法,但切不可操之过急,一定要有耐心。一次学一个语法规则(one rule at a time),多实践、勤复习是最好的行动准则。
第五篇:小学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小学数学复习方法指导
复习一定要有高效的复习方法,才能达到好的复习效果。下面五种复习指导,希望对郑州小升初的同学们有帮助。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并认真执行计划
为使复习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和可行性,找准重点、难点,大纲(课程标准)是复习依据,教材是复习的蓝本。复习时要弄清学习中的难点、疑点及各知识点易出错的原因,这样做到复习有针对性,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分类整理、梳理,强化复习的系统性
复习的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体体系,这样有利于知识的系统化和对其内在联系的把握,便于融合贯通。做到梳理——训练——拓展,有序发展,真正提高复习的效果。
三、辨析比较,区分弄清易混概念
对于易混淆的概念,首先抓住意义方面的比较,再者是对易混概念的分析,这样能全面把握概念的本质,避免不同概念的干扰,另外对易混的方法也应进行比较,以明确解题方法。
四、一题多解,多题一解,提高解题的灵活性
有些题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得到不同的解题方法。一题多解可以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灵活解题的能力。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式不同,结果相同,收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同时也给其他同学以启迪,开阔解题思路。有些应用题,虽题目形式不同,但它们的解题方法是一样的,故在复习时,要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要对各类习题进行归类,这样才能使所所学知识融会贯通,提高解题灵活性。
五、有的放矢,挖掘创新
机械的重复,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是复习大忌,复习一定要有目的,有重点,要对所学知识归纳,概括。习题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要正确评估自己,自觉补缺查漏,面对复杂多变的题目,严密审题,弄清知识结构关系和知识规律,发掘隐含条件,多思多找,得出自己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