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统数码冲印设备的数字化改造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传统数码冲印设备的数字化改造
作者:刘仁普
来源:《电子世界》2005年第11期
近几年来,数码相机越来越普及,但是与其相对应的数码照片冲洗费用却很贵,究其原因,是数码冲印设备非常贵,富士的一套数码照片的冲印设备需要人民币130多万元。从原理上讲,数码照片的冲印设备原理与普通胶片照片的冲印设备没有特别大的差别,仍旧是银盐感光原理,唯一添加的是把数字影像转变成为曝光影像的装置。
第二篇:数码冲印营销策划书
新影丽数码冲印营销推广策略
.1 品牌主名优缺点:
“新影丽”名字具有所从事行业的特征——影、丽,同时,能体现“数码”新技术的特点,有一新字;白话念非常上口,普通话含则不太上口。
其品牌联想是:
.2 品牌名称选择:
经过对众多方案反复评价,最终选择了“新影丽数码冲印——柯达数码顶级店”作为目前阶段落的品牌宣传全称
.3 新影丽品牌定位设计:东莞数码冲印权威,东莞地区影像服务资深专家。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最先进、技术最好、价格最优、图像更清晰,色彩更艳丽,新影丽数码冲印背后,是柯达一流的技术与品牌支持,是柯达完美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同时,新影丽是大众化数码照片输出的质优价低者,新影丽将为生活带来更艳丽色彩。
新影丽的宗旨是让更多的人尽快享受数码冲印的乐趣。
新影丽给消费者的最大好处就是:重印生活美好时光。新影丽形象宣传口号
.1 花园新村新影丽,数码冲印更艳丽——其优点是通俗,易记,含地点信息,并能突出数码冲印的技术优势,同时,具有打破消费者在新芬路冲印的习惯的能量。该口号适合开业初期使用:
.2 技高、影丽——新影丽,冲印技术新一代;该口号适合在开业半年后使用;或者是“数码、影丽”也是可以的:
.3 数码演译,美好生活
.4 重印精彩一刻,数码演译,时尚生活:
.5 眼前一亮新影丽
.6 新影丽数码冲印,眼前一亮的感觉
.7 新影丽数码)中印,传统价格,数码效果
.8 新影丽照片,重手一点。
.9 传统价格,数码效果新影丽vis中应用到一些辅助设计元素
.1 柯达“分享此刻,分享生活”标识
.2 柯达“重印保证”标识——需要找资料,扫描,加工处理
.3 柯达公司“全部使用皇家相纸”标识——需要找资料,扫描,加工处理
.4 “柯达皇家相纸”标识
.5 “柯达皇家相纸识别方法”图标
.6 “柯达数码影像质量检定系统”标识
.7 “digitalservices poweredbykodaktechnology"标识新影丽vis基础元素设计项目及要求
.1 标识设计:新影丽标识,待设计
.2 标准字体设计:“新影丽”——标准字体为汪国真题书法体,已有
.3 新影丽数码冲印品牌“新影丽+数码冲印“——组合设计
.4 加注品牌名组合设计:“新影丽+数码冲印——柯达数码影像顶级店”
.5 主打宣传口号1标准字体设计:花园新村新影丽,数码冲印更艳丽
.6 主打宣传口号2标准字体设计:眼前一亮新影丽
.7 主打宣传口号3标准字体设计:传统价格,数码效果
.8 其它宣传口号标准字体设计:略
.9 加注品牌名组合与主打宣传口号1/2的组合设计
第三篇:液压设备传统改造技术研究
液压设备传统改造技术研究
摘要:对液压成形设备进行改造,为解决传统液压系统中液压油对液压系统的冲击和振动问题提供依据。目的在于优化系统的设计,提高机器的整体性能。关键词:液压成形;设备液压成形的实用化与迅速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用设备的开发与普及。美国、日本及一些欧洲国家都已开发出了专业的液压成形设备。国际上能够提供成套技术与设备的制造商多数集中在欧洲。其中,以德国舒勒公司、SPS公司和瑞典AP&T公司为主要代表。此外,还有日本的川崎油工,美国的ITC、HydroDynamicsTechnology,德国的GrabenerMaschinentechnik、S.DUNKES,加拿大的ValiantMachine&Tool等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液压成形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的单位,燕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高校也相继开展了此技术的研究。本文所改造的液压机为合肥锻压机床总厂的YH28-100/180-SM双动薄板拉伸液压机,它主要用于不锈钢及其它各种金属薄板的拉深成形,具有结构紧凑、速度快、效率高等特点,有较先进的液压和控制系统,操作方便,功能齐全。该机有独立的动力机构和电气系统,并采用按钮集中控制,可实现调整、半自动、自动三种工作方式,液压系统采用二通插装阀,结构紧凑,安装维修方便,动作灵敏可靠,传动效率高,密封性能好。1
该机拉伸油缸采用快速缸,速度可达280mm/s,拉伸力可达1000KN,压边力可达800KN,速度和压力都可在规定范围内调节,用户可根据需要把拉伸速度和压边力选择到最佳工作状态,可拉深出质量较高的不锈钢等各种制品,是薄板拉深的理想设备。液压室供油系统要求满足液压成形的工艺要求,同时系统不会过于复杂。现设计其液压原理如图1所示。其动作说明如下:电机启动,泵来油经换向阀中位流回油箱,泵卸荷。当1DT通电时,油经过换向阀、单向阀进入注油板将板料压入凹模而成形。在成形的末期,1DT断电,2DT通电,油经过增压缸进入注油板,在超高压的作用下,板料进一步紧贴凹模而成形其小圆角。该液压系统中的关键是变频器5与增压缸10.在液压成形中,根据工艺的需要,液压系统提供给液压室的工作流量和工作压力应该是不断变化的,因此液压系统所消耗的功率也应该是随着工作流量和工作压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的。液压泵是液压系统的动力源,液压机中的液压泵大多是定量泵,拉深工序中不同动作所需的液压油工作流量和压力是通过一系列阀门及相关回路来调节的。由于泵的流量一定,也就意味着在工作周期的各个阶段其流量均为最大工作流量,在不需最大工作流量的工序上,多余的压力油经溢流阀回路流回油箱,而驱动液压泵的电机始终保持着维持最大工作流量时的转速,因此电机所消耗的功率也始终维持在工作周期中的最大功率上,造成了大量的电能浪费。
在液压回路上加装变频器回路,根据工作周期中所需的压力的变化,利用变频器的变频功能改变驱动电机的电源频率,使周期中的每一个确定的液压工作流量都对应不同的电机转数(频率),使电机的转数根据工作要求的变化而实时变化,从而可达到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流量和工作压力进行实时控制和节约电能的目的。增压缸是在成形的最后阶段为成形工件的小圆角而为液压室提供高压的一种措施。由于所需压强较高,一般的液压元件难以满足,若整个系统采用超高压泵和耐高压液压元件,势必会增加制造成本,所以采用了增压缸来满足成形后期所需的高压。由于在加工前后注油板需要升降,所以我们的成形力液压系统采用了软管与注油板相连接。在液压成形过程中,由于需要很高的液压,因此,本文采用组合密封的形式。组合密封通常由一个聚四氟乙烯制造的主密封环和一个辅助弹性密封元件组成,属接触型自紧式密封。弹性密封元件一般采用O形圈,安装时,主密封环和弹性体密封环放置于同一沟槽中,并给弹性密封环一定的压缩量。由于弹性密封环受压缩产生的初始应力作用在聚四氟乙烯环上,既阻止了低压流体可能通过,同时通过主密封环把接触力传递到主密封环与金属接触表面之间的通道,起到初始密封的作用。当密封压力增加时,流体压力把O形密封环推向低压侧,与槽壁紧密接触。在高压流体作用下,O形圈发生变形,并挤压四氟乙烯主密封环,使主密封环与金属表面的接
触应力增加。流体的压力越高,挤压应力也就越大,以此达到自紧式密封的作用。密封组合大多用于液压缸密封。但液压成形所需密封形式不同于液压缸密封,因此在用于液压成形的密封时,其安装形式需要改变,但其密封原理仍然不变。本文采用聚四氟乙烯环与O形圈组合,此种密封结构又称斯特封,耐压程度达60MPa.至此,对传统液压成形设备改造完毕。在液压成型过程中,液压系统的压力设定、控制和密封对于板料成形的影响较大,而且各参数之间有很多组合,加上液压系统在成形瞬间对模具的冲击,振动等对板料的成形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一种零件的板料成形,其各参数的确定都比较困难。目前为得到一种具体零件的液压成形过程中液压系统各参数的设定都采用反复试验的办法,既繁琐又不经济。利用该系统的动态特性进行动态仿真,分析一些主要的参数对板料成形性能的影响,可以在模拟之中得到液压系统各参数变化对成形工艺的影响,并获得所需参数。对液压系统的仿真可以使设计人员在设计阶段预测机器的性能,避免因重复试验及加工所带来的昂贵费用,可以优化系统的设计,提高机器的整体性能。为解决传统液压系统中液压油对液压系统的冲击和振动问题提供依据。参考文献:[1]张德明。液压平衡回路应用实例分析[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7,(6)。[2]何梦辉。液压系统中电磁比例阀振动的解决方案[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7,(3)。[3]杨乃乔,液力
传动油的现状与发展[J]。液压气动与密封,2004,(5)。[4]周志红。基于功率键合图方法的液压锤动态仿真[J]。凿岩机械气动工具,2002,(2)。[5]郭世伟。基于功率键合图的MATLAB建模仿真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煤矿机械,2001,(2)。
第四篇:创业做起数码冲印 Microsoft Word 文档
创业做起数码冲印 有苦有乐-
拥有帝国一切,皆有可能。欢迎访问phome.net
没有退路下的选择“说起来是头口水,其实第一口是没有水的。”作为杭州第一家经营数码冲印的图片社,汪菁华对自己喝头口水是这么看的。现在他的业务早已超出了杭州的范围,在上海、无锡、苏州甚至在国外也有他的业>务群体。
1985年开始,汪菁华就在杭州国际大厦与照像器材打交道,一直做到了这个部门的副总。到了1999年,已经颇有些经验和网络的汪菁华辞职,做起了富士公司在浙江的总代理。雄心勃勃的他做了一段时间,才发现这个市场并不像他想像的那样容易。公司连续亏损,仓库里库存如山,他也想过把库存清理掉以后另谋出路。可惜的是,这一点都没能让他如愿以偿。尤其是其中一台160多万元的数码冲印设备,无论如何都卖不出去,没有退路的他一下狠心:自己开冲印店吧。想起当初的开店初衷,汪菁华说“那是迫不得已埃想不到却是无心插柳柳成荫。”
店像模像样地开起来了,人员也整整齐齐地招进来了。可是,顾客呢?“当时那个急埃”汪菁华说。当初他在考察上海等地的市场时,觉得数码摄影是一个趋势,但事实上在杭州当时这个市场还是很小的。但是剑已出鞘,已经没有退路了,他所能做的只有培育顾客。当初一般的数码冲印要2元多一张,他发起了“寻找1000名拥有数码相机的人”的活动,并让他们享受8毛钱一张的会员价,这样一来,比传统的冲印还具有优势,业务一下子激增。
对话――
庆幸自己走得快了一步
问:你辞职的时候想到过这么困难吗?
答:没有。当时觉得做总代理应该是高枕无忧的,没想到这一行变得这么快。其实想起来也是很后怕的,如果不是转向快,找到了新的发展模式,我无法想像现在在做什么。
问:许多人认为,数码相机现在取代了传统的相机,这个市场似乎是很大的,你认为是这样吗?
答:数码摄影出现后,国内一些机构认为,数码相机的拍摄量将会是原来的3倍。而事实上美国的一份资料显示,数码设备所拍摄的照片中,最后只有18%会用于冲洗。所以这一块蛋糕可能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
应付竞争不停出招
汪菁华刚刚想松口气,但竞争也随之而来。或许是数码相机渐渐普及,或许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似乎是一夜间,杭州一下子开出了数十家数码冲印店。“价格越来越低,开店的成本却越来越高,我觉得这样靠一个店做下去肯定死路一条。”汪菁华又想出了一招:与连锁超市合作,卖充值冲印卡。这样一来,客户在各个超市里就可以就近取件。一下子发展起来的几百个服务点扩大了冲印店的服务范围,同时也打响了名气。
激烈的竞争丝毫没有给人一点喘息的机会。好在汪菁华一直从事这一行,对这一行既熟悉又喜欢。他知道许多发烧友都是夜猫子,对他们来说,拿着相机跑到冲印点去输图片是一件很麻烦的事,于是他决定建一个网站,同时开通24小时服务。虽然一开始他必须花很多时间去教别人怎样使用网站,让大家知道24小时的服务,但当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这种方式时,他的效果就出来了。
网站建好不久,正好遇上了非典,这突好其来的病魔袭击了不少行业,却给汪菁华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机会,非典期间,网上冲印的业务量翻了好几番。
天马行空的网络给了他无比宽广的天地,“网络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汪菁华说。当他有一天突然发现他的顾客中有不少是来自上海时,他惊讶了,同时他也坐不住了。他知道他必须用新的思维去建立一种新的模式。他马上拉了一支队伍到上海去维护客户,同时扩大了与上海各家便利店的合作,现在他的业务中有1/3是来自上海。去年年底,他又发起了一次国外留学生给家人寄照片的活动,效果也非常好,“在互联网的概念下,天下是一家。”如今,海外的留学生也是他努力培养的客户。
对话――
竞争很无奈也很有乐趣
问:你能做的其他人也会去做,竞争是不是很痛苦?
答:确实。我做了网站,别人也可以建。我做了充值卡,别人也一样做。我不能阻止别人。但我不能因为害怕别人学而停止不前。我现在天天关注互联网,学习它的特点,关注它的发展,时刻关注是不是有新的招数。竞争给了我们压力,也让自己不停地进步,虽然无奈但也很有乐趣
学会坚持学会思考问:这几年的经历你感触最大的是什么?
答:俗话说行行出状元,全身心地投入到你熟悉的,你热爱的行业中,我相信一定能找到办法。这些年很多次我觉得快支撑不住了,但最后我坚持了下来,因为我在困难的时候找到了解决困难的办法。每一个自己在闯的人都要学会坚持,学会思考。
在创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同样想法和实践也是大不一样的。我们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创业中灵活的掌握分寸,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慌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不会让自己作出不理智的判断。
第五篇:数码印刷助力集团数字化转型
数码印刷助力集团数字化转型
2014年是集团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之年,作为集团的重要生产部门,设计制作中心发挥自身优势,在创新印刷技术手段,特别是数码印刷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设计制作中心已成功构建数码印刷加工完整流程,并逐步投入实际操作,进行各环节间的对接磨合,力争早日实现集团图书产品按需印刷目标。
一、数码印刷技术及应用情况
数码印刷是利用印前系统将图文信息直接通过网络传输到数码印刷机上印刷的一种新型印刷技术。与传统印刷相比,数码印刷省去了出片、制版环节,图文信息经计算机处理后通过静电成像或喷墨的形式转移到承印物上,打样后如需改动内容,替换文件即可,不会增加成本。同时,数码印刷通常是逐一印刷的,后期加工时无需配页,可以做到一本起印,非常适合短版或可变数据印刷,可以实现按需印刷。数字印刷使出版企业具备如下优势:实现零库存销售,大大降低仓储、销售费用;实现以销定产,减少报废损失;使众多断版、绝版图书复活,增加动销品种,实现长尾效应;④实现按需出版、个性化出版;⑤作为数字出版的必要补充,实现数字出版物的纸质化。
国内最早应用数码印刷、成立数码印刷部门的是专利文献出版社,已有十余年的历史。至今,已有凤凰出版传媒、化学工业出版、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科技出版社和中国铁道出版社等成立了自己的数码印刷部门,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质检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以
及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等均已在图书生产中采用数码印刷来实现按需印刷。同时,中科大恒集团、北京京华虎彩印刷公司、东莞中编印务有限公司等印刷企业也建立了现代化的数码印刷生产线,印刷设备以柯达、惠普、佳能以及富士施乐等品牌为主。
二、数码印刷的发展优势
据权威机构统计,从2010年到2015年,传统胶版印刷所占市场的份额将下降到30%,数码印刷将上升到32%。可以说数码印刷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
1.技术优势
数码印刷机与传统印刷机比较,有以下优点:
(1)生产周期短
数码印刷无需菲林,印刷机直接提供打样,省去了传统的印版;不用软片,简化了制版工艺,并省去了装版定位,水墨平衡等一系列的传统印刷工艺过程。
(2)数码印刷的快捷灵活是传统印刷无法做到的由于数码印刷机中的印版或感光鼓可以实时生成影像,档案即使在印前修改,也不会造成损失,甚至可以一边印刷,一边改变每一页的图像或文字。
(3)便于进行数字连接
印刷作业被制成电子文件,所有文件的传输都是通过高速远距离通讯进行传递,其中包括Internet方式,将客户和印刷服务有机地连接起来,这是已往从来没有的现象。
2.市场优势
(1)按需印刷市场
POD即按需印刷英文缩写,全称为Print on Demand。主要针对频繁修订和需要被更新的出版物,如使用手册、文件和政策宣传册等都可以通过该系统轻而易举的完成。而且它还特别适于印刷编入了很多图片的出版物,例如包含图表、照片和软件在内的科技类出版物。
(2)可变数据输入印刷
数码印刷中,每一页上的图像或文字可以在一次印刷中连续变化,这称为个人印刷,此需求在传统印刷中根本无法解决。
(3)下游发行环节
数码印刷技术确保了再版印刷品与第一版的效果相同,因此没有理由要求一份公文同时在同一地点印出。每一家公司都希望将储存和运输的费用降到最低:例如,一家公司可在总部制作出一份新的产品目录,然后把文件发到各地的分公司在当地印刷。
三、数码印刷与集团图书出版业务的结合4月初,设计制作中心经过潜心调研后,与7家资质优秀的数码印刷公司签署合同,初步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后又制定了一系列数码印刷工作流程及操作规范,初步构建了数码印刷生产体系。在这两个多月中,一些特急件图书就是采用了数码方式完成的,产品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产品质量同传统印刷差别不大,圆满完成了编辑作者的各类需求。
今年4月底,财经图书中心2012年出版的《沟通心理学》、《经济
心理学》、《职场心理学》等三种图书被选中作为武汉市新华书店某培训会的指定教材,每种急需300册。面对紧迫的用书时间,设计制作中心决定采取数码印刷方式,从调取电子文档,到成书送达会场,前后总共花费不到72小时,较传统印刷方式节约了4-5天时间,保障了此次会议的顺利举行。
目前,设计制作中心正在全力配合出版管理部,准备逐步推广集团图书数码印刷的规模化应用,现正进行前期调研论证工作。数码印刷有助于解决集团图书生产面临的一些问题:
1、库房存放问题:
新书开包后封面易脏易发翘;厚度较薄的书(如骑马订)易丢失、移位;若长期无动销的品种,占用库位面积大,报废比例偏大,产生资源浪费现象。
2、重印问题:
ERP统计显示,重印书的重印次数逐渐增多,但每次印量不一,一般在500-3000册区间内浮动。若重印数量低于1000册,使用传统印刷方式周期长,费用高,出现明显的结构性问题。
由此可见,数码印刷对于解决现存的部分问题是大有裨益的,但仍存在一些值得注意并加以解决之处:
1、责任编辑对首印量的把控:
目前除部分重点、特殊图书外,一般书籍的首印量均为3000册,但根据后期销售统计,其中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滞销现象,造成滞压库存现象。这就需要责编根据不同情况,对首印量进行个性化区别制定。
2、重印书的定价问题:
重印书由于可能较首印时间相距甚远,定价已不能反映当前各类生产成本状况,建议编辑注意酌情进行价格调整,以弥补由此带来的价格损失。
3、老旧图书的电子文档问题:
对于8-10年之前出版的老旧图书,设计制作中心的电子档案可能无法做到全面覆盖,那么,采取样书扫描还是重印录入的方式获取该书电子文档也是一个需要有关部门共同协商解决的问题。
最后,十分感谢《我们》电子杂志编辑部能够给设计制作中心同大家分享数码印刷工作相关经验的机会。作为印刷行业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数码印刷必将成为今后行业发展变革的催化剂,因此只有正确把握发展规律,顺势而为,才能在日益激烈的行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设计制作中心愿意成为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排头兵,探索出一条更为务实创新、精益高效的图书生产加工之路。